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34946      Online Users : 5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83


    Title: 一個「英雄」的誕生──多元文本下的廖添丁敘事差異與文化政治意涵
    Authors: 吳勇宏
    Contributors: 黃美娥
    吳勇宏
    Keywords: 廖添丁
    敘事
    多元文本
    文化政治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04-24 18:11:52 (UTC+8)
    Abstract: 廖添丁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日據時期至今,相關資料在官方與民間、史料與傳說、雅與俗等方面皆呈現豐富而多樣的面貌,而在學術圈中,關於廖添丁的研究蠭起,更指出「廖添丁」背後必然有其意涵,值得深入研究。
    「劫富濟貧」是廖添丁最為民眾所熟知的事蹟,人們將其視為俠盜、義賊甚至是抗日英雄,深受民眾崇敬;而在官方檔案中,廖添丁卻是個嚴重違反社會秩序的人物,是不折不扣的盜賊。不難發現,兩者間的認知存在極大差異,民眾將盜匪視為英雄,本身即是一種自我道德的顛覆,蘊藏著對整體社會的不滿,這對擁有統治權的官方無疑是一大挑戰,亦使得官方必須審慎應對,故本篇論文從官方與民間敘事文本為基礎,結合文化研究理論,試圖分析箇中隱含的意涵。
    第一章為緒論,針對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等方面,做完整的陳述,並對現今的相關論文做一番檢視,藉以發現研究課題,從而確立論文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以民間文本為研究方向,選取民間傳說故事與歌仔冊為研究材料,而以歌仔冊為主,探究民間賦予廖添丁何種形象?運用何種方式塑造?並分析民間文學所展現的教育、娛樂與社會等功能。
    第三章從作家文學出發,以小說為研究範圍,運用敘事理論,分析作家如何塑造廖添丁的形象與描摩其內在心理?並分析作家在創作中所要傳達的意涵。
    第四章則從民間信仰的角度做為出發點,首先說明現今民間信仰的概況,再從文獻資料中記載的神化事蹟,探究神化的方式、神化的原因與其中蘊含的心理。
    第五章則透過前三章從民間文學、作家文學與民間信仰所得到關於廖添丁的塑造與呈現的意涵,再加上官方資料,試圖分析廖添丁的定位問題,進一步探討官方面對此現象,如何運用政治、經濟、社會等力量進行控制,而民間又如何運用「廖添丁」所產生的文化資本進行反統治,藉以釐清「廖添丁」背後的文化政治意涵,以及法律、正義與社會秩序如何達到平衡狀態,以確保社會結構不至於瓦解。
    第六章則為結論,希望歸納出廖添丁這個「英雄」的誕生,其產生的因素乃是時代下的產物,是官方與民間角力之後的結果,是一個具備強烈社會時代性的「英雄」。
    Reference: 一、廖添丁的傳記故事
    (一)歌仔冊
    1.梁松林編《臺灣義賊新歌廖添丁》,新竹:興新書局,1955.05。
    2.林有來編《義賊廖添丁歌》,新竹:竹林書局,1959.11。
    3.黃勁連編註《義賊廖添丁》,臺南新營:南縣文化,2000.08。
    4.楊秀卿、楊再興彈唱,洪瑞珍編註《廖添丁傳奇》,台北市:台灣台語社,2003.04。
    (二)民間傳說故事
    1.李季樺採錄〈廖添丁傳說一則〉,《臺灣風物》第39卷第4期,1990.12。
    2.劉枝萬〈廖添丁托夢〉,《公論報.臺灣風土》第一九二期,1955.01.03四版。
    3.胡萬川、黃晴文總編《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臺中豐原;中縣文化,1996.06。
    4.胡萬川、黃晴文總編《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二)》,臺中豐原:中縣文化,1997.06。
    5.胡萬川、陳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雲林斗六:雲縣文化,1999.12。
    6.漢民祠管理委員會編《漢民祠簡介》,台北八里:漢民祠管理委員會。
    7.蔡民奕編《廖添丁傳記》,臺中清水:妙聖宮漢民祠。
    (三)小說
    1.廖毓文著、葉宏甲畫《台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台北市:南華出版社,1955.12。
    2.吳樂天著《臺灣英雄廖添丁》,台北市:時報文化,1989.02。
    3.心岱著《俠盜正傳一廖添丁》,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08。
    二、相關報紙、期刊論文
    1.徐婷婷著〈羅賓漢VS.廖添丁一俠盜傳奇中的永恆公義〉,《中央日報》第26版,1988.06.22。
    2.李季樺著〈從日文原始檔案看廖添丁其人其事〉,《臺灣風物》第三十八卷第三期,1988.09。
    3.陳雅玲著〈掀開廖添丁的傳奇面紗〉,《光華》,1994.04。
    4.李豐楙著〈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1994。
    5.韓云波著〈中國民間文化中的遊俠精神〉,《新東方》第六期,1995。
    6.周慶華著〈墮落與救贖一俠客的兩重命運〉,《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七期,1997.03。
    7.紀肇聲著〈〔清水〕傳奇人物廖添丁〉,《源》,1998.01。
    8.翁慧雯著〈歷史真相與信仰圖像一記廖添丁崇拜〉,《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998.05。
    9.陳文達主持,傅秀英記錄〈八里的民間信仰與祭典-台北縣八里鄉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記錄〉,《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998.05。
    10.劉還月著〈臺灣民間信仰的特色〉,《文化視窗》第十期,1999.04。
    11.翁慧雯著〈廖添丁的人格與神格〉,《歷史月刊》,1999.08。
    12.劉還月著〈人能造神,也能毀神一臺灣民間信仰中的造神運動〉,《臺灣風物》第四十九卷三期,1999.09。
    13.李福清著〈中國小說與民間文學的關係〉,《嶺南學報》新第一期,1999.10。
    14.傅才武著〈煮酒論英雄一中國古代英雄標準探微〉,歷史月刊,2000.03。
    15.林文寶著〈敘述、敘事與故事〉,《兒童文學學刊》第三期,2000.05。
    16.傅正玲〈從《水滸傳》七十回本及一百二十回本探究兩種悲劇類型〉,《漢學研究》第十卷第一期,2000.06。
    17.汪聚應著〈諸子思想與中國俠的人格精神〉,《中國文化月刊》第254期,2001.05。
    18.李季樺著〈當廖添丁碰到伊能嘉矩一臺灣生活感覺中「迷信氣氛」的考察〉,《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市:樂學書局,2001.11。
    19.李全生著〈布迪厄場域理論簡析〉,《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2.04
    20.黃飛著〈《水滸》的民間釋讀及意義闡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0
    卷3期,2002.06。
    21.鄭亞捷著〈試論敘事學中全知視角和「跳角」的關係〉,《昌吉學院學報》,2002.06。
    22.張瑞楨著〈俠盜廖添丁傳奇說不盡真偽漸分明〉,《自由時報》第ll版,2003.02.06。
    23.洪喬平著〈關於小說美學思潮方法學上的檢討與建議〉,《育達研究叢刊》第四期,2003.03。
    24.沈游振著〈論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哲學與文化》第卅卷第十一期,2003.11。
    25.林美容著〈拜神與信神的空間〉,《行天宮人文發展中心通訊》第十二期,2004.07
    26.胡萬川著〈亡命好漢的生與死一莊芋、曾切、廖添丁傳說之研究〉,《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4.11.13-14。
    27.柯榮三著〈「迷信兇賊の靈」-論廖添丁死後傳說的原始樣貌〉,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06.04-05。
    28.駱香芸著〈廖添丁的傳說與信仰-以台北縣八里漢民祠為研究對象〉,《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06。
    三、相關博、碩士論文
    1.周啟松著《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2.蘇姿華著《台灣說唱黃塗版歌仔冊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6。
    3.柯榮三著《有關新聞事件之台灣歌仔冊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7。
    4.林博雅著《台灣「歌仔」的勸善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12。
    5.陳慧勻著《台灣《廖添丁》劇場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6。
    四、一般論著
    (一)官方資料
    1.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北市志稿卷十‧雜錄叢錄篇》,台北市:台北市政府,1962.12。
    2.陳瑤塘主編《清水鎮志》,臺中:清水鎮公所,1998.08。
    (二)文學理論
    1.愛爾渥(Elwood , M.)著,丁樹南譯《人物刻劃基本論》,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
    2.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1。
    3.陸志平、吳功正著《小說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
    4.劉世劍著《小說概說》,高雄市:麗文文化,1994.11。
    5.傅騰霄著《小說技巧》,臺北市:洪葉文化,1996.04。
    6.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
    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7.09。
    7.董小英著《敘事藝術邏輯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06。
    8.趙毅衡著《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01。
    9.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大林南華管理學院,1998.06。
    10.馬振方著《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01。
    11.魏飴著《小說鑑賞入門》,台北市:萬卷樓,1999.06。
    12.吳風《藝術符號美學:蘇珊.朗格符號美學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01。
    13.佛斯特(E.M.Forster,1879-1970)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2.01。
    14.王陽著《小說藝術形式分析》,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02。
    15.譚君強著《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09。
    16.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3.05。
    17.傑哈.簡奈特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三)》,臺北市:時報文化,2003.01。
    18.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04。
    19.蔣曉蘭著《小說寫作藝術與技巧》,貴州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06。
    20.詹姆斯.費倫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06二刷。
    21.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07二刷。
    22.胡亞敏著《敘事學》,湖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2。
    23.華萊士.馬丁(W.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03。
    (三)民間文學
    1.高國藩著《中國民間文學》,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5.09。
    2.李惠芳著《中國民間文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08。
    3.江帆著《民間口承敘事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02。
    4.曾永義著《俗文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2003.06。
    5.胡萬川著《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市:清大出版社,2004.02。
    (四)宗教
    1.呂理政著《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縣板橋市:稻香出版社,1992.12。
    2.侯杰等著《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02。
    3.鄭志明著《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臺北縣中和市:大道文化,1996。
    4.李富華著《神鬼之間:民間信仰面面觀》,臺北市:萬卷樓,1999.08。
    5. (美)韓森(Hansen ,V.)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浙江:浙江人民出版,1999.09。
    6.謝宗榮著《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05
    7.鄭振滿、陳春聲主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08。
    8.鄭志明著《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市:大元書局,2005.04
    (五)其他
    1.臧汀生著《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04二版。
    2.龔鵬程著《大俠:拔刀七命的英雄,歷史世界的神話》,臺北市:錦冠出版社,
    1987。
    3.劉若愚(美)著、周清霖、唐發饒譯《中國之俠》,上海:三聯書店,1991.09。
    4.俞建章、葉舒憲著《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市:九大文化,1993.05。
    5.朱樺《文學社會化的當代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08。
    6.陳平原著《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臺北市:麥田文化,1995.04。
    7.布爾迪厄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7.01。
    8.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市:桂冠圖書,1997.11再版。
    9.呂宗麟著《權力與社會正義: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亞太圖書,1998.03。
    10.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鄭明萱譯《盜匪一從羅賓漢到水淳英雄》,台北市:麥田文化,1998.04。
    11.王齊著《中國古代遊俠》,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12。
    12.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楊德睿譯《原始的叛亂:十九至二十世紀社會運動的古樸形式》,台北市:麥田,1999.11。
    13.弗里德里希‧包爾生(Friedrich Paulsen)著,何懷宏、廖申白譯《倫理學體系》,
    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9。
    14.王立著《偉大的同情一俠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2。
    15.布勞(Peter M. Blau)著,孫非譯《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臺北市:桂冠圖書,1999.02修訂一版。
    16.湯瑪斯‧戴依(Thomas R.Dye),柯勝文譯《權力與社會》,台北市:桂冠圖書,2000.01。
    17.布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03。
    18.巫漢祥著《文藝符號新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12。
    19.高宣揚著《布爾迪厄》,台北市:生智出版社,2002.06。
    20.克利福德.格爾茨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01第二版。
    21.約翰‧羅爾斯著、何懷宏譯《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0(重印)。
    22.龔鵬程著《俠的精神文化史論》,台北市:風雲時代,2004.08。
    23.黃華新、陳宗明主編《符號學導論》,河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2
    24.李偉俠著《知識與權力》,台北市:揚智文化,2005.01。
    25.汪涌豪著《中國遊俠史》第一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版,2005.04。
    26.汪涌豪、陳廣宏著《俠的人格與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04。
    27.朱國華著《文學與權力:文學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0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191201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1201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15101.pdf42KbAdobe PDF21527View/Open
    12015102.pdf79KbAdobe PDF21468View/Open
    12015103.pdf82KbAdobe PDF21389View/Open
    12015104.pdf104KbAdobe PDF21613View/Open
    12015105.pdf467KbAdobe PDF22908View/Open
    12015106.pdf527KbAdobe PDF23771View/Open
    12015107.pdf734KbAdobe PDF23074View/Open
    12015108.pdf793KbAdobe PDF25398View/Open
    12015109.pdf558KbAdobe PDF23041View/Open
    12015110.pdf142KbAdobe PDF21734View/Open
    12015111.pdf142KbAdobe PDF22697View/Open
    12015112.pdf1181KbAdobe PDF215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