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4710      Online Users : 6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81


    Title: 性別與認同——李清照其人其詞的創作與接受研究
    Authors: 葉祝滿
    Contributors: 鄭文惠
    葉祝滿
    Keywords: 
    李清照
    女性主義
    接受美學
    性別與創作
    性別與書寫
    性別與認同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04-24 18:08:07 (UTC+8)
    Abstract: 在中國文學史上,李清照非但是一個能完整為自己發聲的女作家,也是文學史上少數未曾缺席的女性創作者,通過詞作,她向世人呈現出屬於自己的姿態,也經由詞作在歷代的傳播、接受,她獲得「婉約詞宗」的地位,更成為文學史上「女性經典」的重要代表人物。若從女性主義及接受美學的觀點來看,李清照女性經典地位的確定,有三個主要可以探討的重點:首先是「李清照女性性別與其創作關係」,二則為「李清照女性性別與詞書寫的關係」,三則為「李清照女性性別在接受與認同上的影響」。
    因此本論文從「性別」角度切入,先探討李清照女性身分與創作主體的關係,從李清照家庭教育與婚姻,思考李清照女性主體性之所以型塑、建立的原因,並以其創作中最能抒發個人情感的詞作為主,輔以其他相關詩、文,作為解讀其女性意識的載體,試著重構出李清照在不同階段的女性創作意識,及自我形象刻畫的獨特性。接著以詞體為主,追溯詞學上「男子而作閨音」的特殊現象;再由男女性別認同的差異,分析男、女在不同文化的期待影響下,性別意識對詞作書寫的影響,並以「愛情、離亂」兩大主題,比較李清照與宋代重要男性詞家在書寫方式上的異同,更深入的探析性別意識在詞書寫上的影響。
    最後再從「性別與認同」的角度,從文學接受史中文化規範和預期形塑對李清照「敘述認同」(ipse identity)所產生種種現象作分析,先依歷代詩話品評、筆記摘要、或是序跋評點的紀錄,分析文學接受史中「易安詞的經典化歷程」,再依李清照個人所形成的「召喚主題」,來分析李清照個人接受史上主要被關注的是哪些面向,又是以何種女性形象被接受、塑造。最後再將評論者在敘述上所採取的敘述主題、策略作分析,從評論中關於「再嫁、才女認同、詞之評價」等接受狀況,探討「性別」議題在李清照接受史上的影響為何?
    Reference: 專書 :古籍以作者時代為順序,現代作者依出版時間之先後為順序
    論文依發表時間之先後為順序。
    一、古籍
    (一)宋朝以前
    戴德著,高明注:《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初版
    范曄:《後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第2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王粲:《歷代三十四家文集˙王侍中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版
    蕭統編,李善等註:《增補六臣註文選》,臺灣:華正書局,1974年台一版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再版
    長孫無忌等:《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版
    鄭處誨:《明皇雜錄》,田廷柱點校:《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版第2刷
    趙崇祚編:《花間集》,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第1版
    (二)北宋
    司馬光:《溫公書儀》,見《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715 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
    晏幾道著,王雙啟編:《晏幾道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7年第1版
    歐陽修著,邱少華編:《歐陽修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1年第1版
    柳永著、薛瑞生校註:《樂章集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第1版
    秦觀著,徐培均、羅立剛編:《秦觀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第1版
    鄒同慶、王宗堂著:《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1版
    周邦彥:《清真集》,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初版
    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初版
    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初版
    范祖禹:《范太史集》,《四庫全書珍本‧初集》249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1935 年第1版
    陳師道:《後山居士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版
    趙明誠:《金石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初版
    陸游:《渭南文集》,輯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259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版
    (三)南宋
    周煇著,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輯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版第2刷),卷8,頁332
    莊綽:《雞肋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李孝中,侯柯芳輯注:《王灼集》,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第1版
    謝伋:《四六談麈》,《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初版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世界書局,1976年3版
    朱弁:《風月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一版
    朱敦儒:《樵歌》,臺北:河洛出版社,1979年再版。
    張元幹:《蘆川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第14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葉夢得:《石林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第14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陳與義:《無住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第14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頁551-552
    朱熹:《詩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1版
    洪適:《隸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洪邁著,夏祖堯、周洪武奌校:《容齋隨筆》,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第2版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目錄類˙經籍之屬》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朱熹著、黎靖德編輯:《朱子語類》,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3版
    辛棄疾著、鄧慶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版
    張端義:《貴耳集》,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初版
    陳振孫著,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魏仲恭:《斷腸詩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初版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史資料萃編》第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初版
    趙彥衛:《雲麓漫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雜家類》第8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初版
    陳郁:《藏一話腴》,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初版
    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羅大經:《鶴林玉露》,《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7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
    劉辰翁著,蕭逸校點:《須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初版
    周密:《齊東野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8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袁采:《袁氏世範》,《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47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初版
    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李燾著,秦緗業、黃以周等輯:《續資治通鑑拾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王炎:《雙溪類稿》,《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子部˙雜家類》第26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羅燁:《醉翁談錄》,東京:文求堂1940年
    (四)元
    袁桷:《清容居士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楊維楨:《東維子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脫脫:《新校本宋史並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初版
    伊世珍:《瑯嬛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20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陸輔之:《詞旨》,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五)明代
    葉盛:《水東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04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曹安:《讕言長語》,《叢書集成‧初編》第298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北京第一版
    郎瑛:《七修類稿》,《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初版
    楊慎:《詞品》,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茅暎《詞的》,《四庫全書未收書輯刊》第捌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版
    董穀:《碧里雜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小說家類》第240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張綖:《詩餘圖譜》,《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425冊,台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初版
    陳霆:《渚山堂詞話》,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王世貞:《藝苑卮言》,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田藝蘅:《詩女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21冊,台南 :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初版
    徐火勃:《筆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劉士鏻:《古今文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73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初版
    趙世杰等著:《詩女史》(哈佛燕京圖書館攝製微捲),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2001年
    陸雲龍:《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第37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初版
    陳宏緒:《寒夜錄》,《叢書集成續編》第3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台一版
    毛晉編:汲古閣本《漱玉詞》,清光緒七年,四印齋重刊本
    毛晉編:《宋六十家詞‧女蘭窟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初版
    卓人月,徐士俊輯:《古今詞統》,《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詞類》第172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徐伯齡:《蟫精雋》,《四庫全書珍本˙二集》第2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初版
    宋徵璧:《倚聲初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172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陳子龍:《安雅堂稿》,《明論著叢刊》第三輯,臺北:偉文書局,1977年初版
    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宋長白:《柳亭詩話》,《叢書集成續編》第201 冊,臺北:新文豐,1989年台一版
    葉紹袁:《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初版
    陳繼儒:《安得長者言》,《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大精裝)》第127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初版
    陳宏謀:《教女遺規》,《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版
    王世貞:《藝苑卮言》,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14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初版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明末刊本)
    吳琯:《古今逸史》,《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4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初版
    宋存標等撰,陳立點校:《雲間三子新詩合稿》,瀋陽:遼寧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初版
    周明初、葉曄:《全明詞補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六)清朝
    毛先舒:《詩辨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45冊,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第1版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沈謙:《填詞雜說》,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朱彝尊著:《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社,1990年第1版
    朱彝尊:《詞綜》,《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第173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王士禎、鄒祇謨:《倚聲初集》,輯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士禎:《花草蒙拾》,輯入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王士禎:《香祖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初版
    王士禎著,張士林點校:《分甘餘話》,《清代史料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版
    彭孫遹:《金粟詞話》,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孫默編:《十五家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賀裳:《皺水軒詞筌》,《叢書集成續編》第21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台一版
    徐釚著,王百里校箋:《詞苑叢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田雯:《古歡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初版
    褚人穫:《堅瓠集》,《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第12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初版
    趙翼著,李學穎,曹光甫校點:《甌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版
    章學誠:《婦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55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初版
    章學誠:《丙辰剳記》,《叢書集成續編》第2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台一版
    田同之:《西圃詞說》,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樂鈞:《青芝山館詩集》(清嘉慶二十二年刊本)
    李調元:《雨村詞話》,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初版
    葉申薌:《本事詞》,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陳文述:《頤道堂詩選》,《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別集類》150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俞正燮:《癸巳類稿》,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初版,
    許昂霄:《詞綜偶評》,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十六輯,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5年影印版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北京第1版
    沈曾植:《菌閣瑣談》,唐圭璋主編:《詞話叢編》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徐乃昌輯:《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臺北:富之江出版社,1997年初版
    況周頤著,屈興國輯注:《蕙風詞話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銘:《林下詞選》,《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第172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毛承霖纂修:《山東省續修歷城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第四號》第二冊,臺北:成文書局,1968年臺一版
    羅大經:《鶴林玉露》,《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74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顧太清著,盧興基編:《顧太清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第1版
    王國維:《人間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
    薛紹徽:《薛紹徽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版
    唐圭璋、繆鉞等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唐宋五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8刷
    二、專書
    (一)李清照作品及相關研究
    余雪曼:《女詞人李清照》,臺北:文光圖書公司,1968年,再版
    何廣棪:《李清照研究》,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第1版
    王學初:《李清照集校註》,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初版
    張壽林:《李清照評傳》,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1984年初版
    曹樹銘校釋:《李清照詩詞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初版
    徐培均:《李清照》,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1992年初版
    黃墨谷:《重輯李清照集》,山東:齊魯書社,1992年第1版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年第1版2刷
    于中航:《李清照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初版
    陳祖美:《李清照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3刷
    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初版
    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第1版
    褚斌傑、孫崇恩、榮憲賓編:《李清照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版第2刷
    諸葛憶兵:《李清照與趙明誠》,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版
    鄧紅梅:《李清照新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初版
    施議對編纂:《李清照全閱讀》,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第1版
    (二)女性相關論述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新1版
    黎活仁等主編:《女性的主體性:宋代的詩歌與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第1版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文學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初版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1版
    陳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臺北:敦煌文藝出版,1992年第1版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硏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初版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臺初版
    格蕾‧格林(Gayle Greene) 考比里亞‧庫恩(Coppelia Kahn)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1版
    托里‧莫伊(Moi Toril)著,陳潔詩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第1版
    譚正壁:《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臺北:華嚴出版社,1996年再版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臺北:生智文化出版社,1997年初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台一版11刷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初版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硏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初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初版
    陳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版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初版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臺北:探索事業出版社,2000年初版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再版2刷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初版4刷。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3刷
    張小虹主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初版2刷
    鄧紅梅:《女性詞史》,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2刷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初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初版
    伊沛霞著(Patricia Ebrey),胡志宏譯:《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舒紅霞:《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梁巧娜:《性別意識與女性形象》,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高彥頤著(Dorothy KO),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曼素恩著(Susan Mann),定宜莊、顏宜葳譯:《內閨——宋代婚姻與婦女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初版
    (三)文學史/詞學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開明書店,1956年第5版
    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再版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4年第5版
    劉若愚著,王貴苓譯:《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初版
    楊海明:《唐宋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初版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初版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出版,1992年初版
    繆鉞、葉嘉瑩著:《詞學古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2年初版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台初版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1995年初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版
    葉嘉瑩:《詞學新詮》,臺北:桂冠出版公司,2000年初版
    張仲謀:《明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丁放、余恕誠:《唐宋詞概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邱世友:《詞論史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丁放:《金元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王兆鵬:《唐宋詞史的還原與建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四)其他
    黑格爾著(G..W.F Hegel),朱孟實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1-1983年初版
    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1987年第1版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初版
    E˙Jerry Phares著,林淑梨、王若蘭、黃蕙真譯:《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1991年初版
    江慶柏:《明清蘇南望族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1版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白政民:《黃庭堅詩歌研究》,銀川:寧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等譯:《認同的力量》,臺北:臺山出版社,2002年初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Viven Burr著,楊儀憓、高之梅譯:《性別與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第1版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2004年初版
    Anne Moir & David Jessel 著,洪蘭譯:《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2版
    林美和:《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初版
    三、論文
    (一)國內學位論文
    李栖:《漱玉詞研究》,臺灣省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
    白禎喜:《南渡三詞人生平及文學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金容春:《李清照詞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張星美:《李清照〈詞論〉研究》,高雄師大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賴珮如:《《花間集》的女性形象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松宜:《清代接受宋詞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平盛:《李清照詞及其修辭技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年
    徐秀芳:《宋代士族婦女的婚姻生活─以人際關係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林昱貞:《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際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01年
    郭錦蓉:《易安詞中的愁》,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郭曉菁:《南渡詞人李清照─—其詞作與詞學主張》,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靜宜:《性別與書寫─—以周邦彥與李清照詞為例》,彰化師大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陳怡君:《李清照的性格思想及生活情趣探究》,彰化師大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美智:《漱玉詞藝術探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曾文琪:《易安詞前後期詞彙句法特點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程汶宣:《李清照詞篇章意象析論》,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林增文:《李清照詩詞中的譬喻運作:認知角度的探討》,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
    陳則錞:《李清照詞生命意境之研究——以生死觀點探討》,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在職專班,2006年
    (二)大陸學位論文
    楊健:《李清照詞英譯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王沛:《論李清照個性心理的複雜性》,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王曉芳:《試析《漱玉詞》的藝術風貌》,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張麗:《李清照和秦觀詞差異性比較》,遼寧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李燕:《易安詞英譯之意境再現》,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酈青:《李清照詞英譯對比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王朝霞:《論清照詞與中學生文學素質的提升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連慧英:《易安詞論》,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龐雪:《李清照詞學接受轉折期的批評與辨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藍海龍:《李清照與徐燦比較研究》,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謝玉珍:《從闡釋學角度分析宋女詞人李清照詞的翻譯》,上海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付美華:《論李清照的「小歌詞」》,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谷英姿:《論李清照創作中的女性本體意識》,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于麗新:《李清照、朱淑真詩詞意象比較》,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侯麗枚:《從歸化、異化角度看李清照詞的英譯》,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三)單篇論文
    1、關於李清照部分
    鄧魁英:<李清照的「易安體」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于中航:〈李清照的夢——〈漁家傲〉記夢詞詮解〉,《中國國學》,1996年第24期
    宋佳東:〈淺談李清照的女性主體思想性格〉,《農墨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
    冉利華:〈水做的骨肉 心血成歌——淺論性別對李清照創作的影響〉,《臨沂學報》,1997年,第19卷第1期
    張遠東:〈李清照創作心態探索〉,《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
    黃雅莉:〈談易安體如何自成一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9年第10卷第2期
    楊昌年:〈願將血淚寄山河——一代詞宗李清照〉,《歷史月刊》,1999年第135期
    丁世潔:〈以菊自況,寄託哀怨——說李清照的菊花詞〉,《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第15卷第3期
    李衛東:<易安詞的心路歷程極其獨特風格>,《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7卷2期
    劉小燕:〈跨越時空的對話——我看李清照詞中的女性視角、話語與內涵〉,《廣西師院學報》,2002年第23卷3期
    諸葛憶兵:〈李清照前期行蹤與詞作評述〉,《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卷第3期
    傅興林:〈從飲酒詞看李易安的情感歷程─—兼論其飲酒詞的特點及文化成因〉,《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0卷第4期
    蘭香梅:<獨把新詩誦奇句——論李清照在宋代的角色定位>,《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1期。
    李麗華:〈女性自傳文學的書寫意識與書寫特質以李清照——〈金石錄後序〉為剖析的文本〉,《漢學論壇》,2003年第2期
    蘭香梅:<綠肥紅瘦有新詞——論宋人對李易安詞的接受>,《貴州社會科學》,2003年第182期
    潘碧華:<陰陽變調中的女性角色——談唐宋男詞人的女性書寫>,《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22卷第1期
    王福美:〈論李清照創作的女性文學品格〉,《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譚新紅:<李清照詞的經典化歷程>,《長江學術》,2006年第2期
    閔定慶:<文學作品的傳播方式與評論向度——以宋明兩朝李清照詞接受史為中心>,《東亞人文學報》,2006年第9期
    2、關於女性議題
    陳志紅:〈走向開闊的人生──對新時期『女性文學』的再思考〉,《當代的文學研究》,1987年第5期
    趙孝萱:〈宋代才女詞人女性書寫的非「陰性」特質〉,黎活仁等主編,《女性的主體性:宋代的詩歌與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第1版
    陳康芬:〈試以詞體中的婉約風格與擬女性話語觀看宋代女詞家〉,黎活仁等主編:《女性的主體性:宋代的詩歌與小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第1版
    董家遵:〈從漢到宋寡婦再嫁習俗考〉,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再版
    聶崇岐:〈女子再嫁問題之歷史的演變〉,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再版
    樂詩:〈寄宿在一間自己的房間裡——論傳統女性文學中的女性的意識〉,《文藝爭鳴》,1995年第2期
    唐婭輝:〈性別意識與婦女地位〉,《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葉嘉瑩:〈論詞學中的困惑與《花間集》詞之女性敘寫及其影響〉,葉嘉瑩著:《詞學新詮》,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初版
    宋素鳳:〈女性主義與文學話語的再造〉,《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潘碧華:<陰陽變調中的女性角色——談唐宋男詞人的女性書寫>,《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22卷第1期
    倪志娟:<論西方女性主義的書寫理論>,《孝感學院學報》,2006年第26卷第2期
    3、其他
    郭英德:<論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戲曲小說的審美趣味>,《文學遺產》,1982年第5期
    朱崇儀:<閨怨詩與豔詩的「主體」>,《中興大學文史學報》,1999年第29期
    楊大春:〈主體形而上學解體的三個維度——從20世紀法國哲學看〉,《哲學研究》,2002年6期
    程繼紅:<辛詞接受史導論>,《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2卷5期
    王璦玲:〈情亦不情:私欲的敘寫、展演與超越〉,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初版
    王璦玲:〈私情公化:清代劇作家之自我敘寫與其戲劇展演〉,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 :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初版
    鄒小南:〈「內外」之際與「秩序」格局:宋代婦女〉,杜芳琴、王政主編:《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白貴、李世前:<詞話與女性詞的保存和傳播>,《河北學刊》,2006年第26卷1期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1912011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12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11101.pdf45KbAdobe PDF2979View/Open
    12011102.pdf113KbAdobe PDF21286View/Open
    12011103.pdf87KbAdobe PDF21026View/Open
    12011104.pdf1925KbAdobe PDF211779View/Open
    12011105.pdf383KbAdobe PDF22118View/Open
    12011106.pdf129KbAdobe PDF2101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