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34946      Online Users : 5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79


    Title: 交換、窺視與文化消費--《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的互文研究
    Authors: 鄭淑文
    Contributors: 鄭文惠
    鄭淑文
    Keywords: 交換日記
    多向文本
    文圖互文
    閱讀反應
    窺視
    後現代
    文化消費
    次文化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04-24 18:03:4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交換日記》前十一集為研究對象,分別就外緣與內容以及當中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作探討。
    第一章分為三小節,分別對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前人研究等內容作一說明。
    第二章就《交換日記》外緣的文本類型與編排設計作探討。第一節先就繪圖部分的定位作分析,與漫畫、繪本相比較,確立其插圖的定位。第二節就文字部分與日記、散文相比對,界定其為隨筆。第三節則就文本的編排與設計入手,觀察此文本特殊的風格、隨性的書寫與繪畫風貌。
    第三章就《交換日記》中的主題內容與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作探究。第一節的主題內容首先歸納出愛情、親情的話題;其次梳理出與異地見聞相關的話題;再其次對與生活省思有關的論述作一整理。在不同的話題範疇中,可以看見當代人們生活的現象、矛盾與進步。第二節以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加以探討,可以瞭解《交換日記》無始終、去中心、非因果、非線性、互動開放的書寫風格如何擄獲讀者的喜愛。
    第四章針對《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二者,瞭解在大量插圖的隨筆敘述中,圖畫與文字的互動關係。第一節對插圖的形式與功能,分別就敘事性質、抒情性質與幽默嘲弄等三方面作分析,瞭解插圖在此文本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二節,就文字與圖像二者的互文關係進行討論,可以看出文、圖互足的敘述方式、藉圖畫改變敘述的氛圍、以及藉由圖畫來區分現實與想像。
    第五章進入閱讀心理的討論,藉以了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反應。第一節討論此文本中獨特的現象--作者/讀者的重疊,在此重疊、開放的空間下呈現的特殊景觀。第二節則以讀者的一般性心理現象為討論焦點,分別就窺視心理的動機與滿足;閱讀行為中涵蓋的交換行為與作者與讀者密切互動的行為等三方面進行討論。
    第六章針對《交換日記》與文化消費作討論。第一節探討《交換日記》呈現的後現代現象;第二節探討《交換日記》中呈現的消費文化;第三節則探討存在於《交換日記》中的次文化現象。
    第七章對本研究提出總結論述。
    當前的文學研究不斷朝向東、西方的對話、多學科的融合發展,並轉移到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文學研究也從傳統的文字閱讀、解釋層面,衍生為對整個文本在社會的作用與地位的關注,這正是本研究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文本及其所呈現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的出發點,希望藉此對書寫文本的變化作一觀察,在當代眾多文本形式大量出現的世代中,記錄其一斑,以填補文本創作改變歷程的一角。
    Reference: 一、 研究文本
    1.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台北:大塊文化,1998年10月初版
    2.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2》,台北:大塊文化,1999年7月初版
    3.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3-請問法國在哪裡?》,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4月初版
    4.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4》,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10月初版
    5.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5》,台北:大塊文化,2001年8月初版
    6.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6》,台北:大塊文化,2002年6月初版
    7.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7》,台北:大塊文化,2003年11月初版
    8.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8》,台北:大塊文化,2004年12月初版
    9.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9》,台北:大塊文化,2005年12月初版
    10. 徐玫怡、張妙如 著,《交換日記10》,台北:大塊文化,2006年6月初版
    二、 中文參考資料
    (一) 專書
    1. 陳晉 著,《文藝的觀念世界》,廣東:花城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2. 錢谷融、 魯樞元 主編,《文學心理學》,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1990年台初版
    3. 陸榮之 著,《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0年5月
    4. 簡政珍 著,《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二版
    5. 葉維廉 著,《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1年初版
    6. 王運熙、顧易生 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年二版
    7. 鄭明娳 著,《通俗文學》,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初版
    8. 陳鈞 著,《通俗文學散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1版
    9. 王岳川 著,《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10. 王岳川、胡經之 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11. 劉紀蕙 著,《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初版
    12. 彭吉象 著,《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13. 王先霈、於可訓 主編,《80年代中國通俗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版
    14. 楊小濱 著,《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初版
    15. 王立 著,《中國文學主題學‧母題與心態史叢論》,山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6. 王立 著,《中國文學主題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山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17. 夏鑄九 著,《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2,1995年第三版
    18. 狄其驄、王汶成、凌晨光 著,《文藝學新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19. 何三本 著,《幼兒故事學》,台北市:五南圖書,84年4月初版
    20. 王其敏 著,《視覺創意:思考與方法》,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6年臺初版
    21. 李美蓉 著,《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圖書公司,民國86年7月
    22. 鄭明萱 著,《多向文本》,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
    23. 龍協濤 著,《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初版
    24. 張小虹 著,《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
    25. 徐玫怡 著,《姊姊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初版
    26. 張妙如 著,《在地球表面漫步》,台北:大塊文化,1997年10月初版
    27. 李闡 著,《漫畫美學》,台北:群流出版社,民87年1月
    28. 杜書瀛、黎湘萍、應雄 著,《文藝美學原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版
    29. 金元浦 著,《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30. 張妙如 著,《光合作用》,台北:大塊文化,1998年6月初版
    31. 范伯群 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32. 張妙如 著,《瞎拼三人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初版
    33. 胡經之 著,《文藝美學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版
    34. 林敏宜 著,《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年11月
    35. 劉紀蕙 著,《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年初版
    36. 張妙如 著,《愛情與婚姻5﹪的差異》,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12月初版
    37. 楊颺 著,《90年代文學理論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年初版
    38. 葉乃靜 著,《後現代與圖書資訊服務》台北:文華圖書館管理, 民90年7月
    39. 張郭強生 著,《在文學徬徨的年代》,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1年初版
    40. 邱天助 著,《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二版
    41. 徐玫怡、張妙如 等著,《m&m Mook (1)來我家》,大塊文化,2003年4月初版
    42. 張雙英 著,《文學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
    43. 范伯群、孔慶東 主編,《通俗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初版
    44. 劉紀蕙 著,《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評》,台北:中央研究院, 2003年初版
    45. 朱光潛 原著,童學潛 改編,《文藝心理學》,台北縣:漢湘文化,2003年出版
    46. 羅鋼、王中忱 主編,《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47. 廖炳惠 著,《關鍵詞 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48. 錢中文 著,《文學新理性精神》,台北: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初版
    49. 劉其偉 著,《藝術零縑》,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二版
    50. 陳平原 著,《文學的周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51. 陳坤宏 著,《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二版
    52. 張妙如、徐玫怡 著《family 002 m&m Mook(2)》,台北市:大塊文化,2005年4月初版
    (二) 翻譯專書
    1. RUDOLF ARNHEIM 著,李長俊 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2年再版
    2. 〔美〕戴維‧霍伊 著,張弘 譯,《闡釋學與文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1版
    3. 星野克美等 著,黃恆正 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初版
    4. 伊格頓 著,鍾嘉文 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民國80年再版
    5. 瓦倫汀 著,潘智彪 譯,《實驗審美心理學(上)〈繪畫篇〉》,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台灣初版
    6. 〔荷蘭〕佛克馬、伯頓斯 編,王寧、顧棟華、黃桂友、趙白生 譯,《走向後現代主義》,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初版
    7. Robert C.Holub 原著,董之林 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縣:駱駝出版社,民國83年初版
    8. 邁可‧潘恩 著,李奭學 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5年1版
    9. 迪克‧赫布迪齊(Dick Hebdige)著;張儒林 譯《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台北: 駱駝出版社;1997年9月初一版
    10.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 著,王逢振等 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11. 〔美〕保羅‧德曼 著,李自修等 譯,《解構之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2. Sherry Turkle 著,譚天、吳佳真 譯,《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13. 大衛‧寧等 著,常昌富、顧寶桐 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14. 肯尼斯‧博克等 著,常昌富、顧寶桐 譯,《當代西方修辭學:演講與話語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15. 法‧讓-弗利利塔等 著,趙一凡等 譯,《後現代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6. 米米.懷特 著,羅柏特‧c、艾倫 編,麥永雄、柏敬澤等 譯,《重組話語頻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7. 邁克.費瑟斯通 著 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8. Storey John 著,張君玫 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
    19. 阿瑟‧阿薩‧伯杰 著,姚媛 譯,《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20. 克雷‧卡佛特(Clay Calvert) 著,林惠娸、陳雅汝 譯《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1月初版
    21.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 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初版
    (三) 學位論文
    1. 葉慧君 撰,楊裕富、呂永富教授 指導,《敘述性設計方法應用在繪本創作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碩士班,91年
    2. 楊珮芬 撰,盧秀菊教授 指導《台北市國民中學圖書室提供漫畫書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91年
    3. 陳冠華 撰,邱炯友教授 指導,《網路使用者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印刷式及電子式小說文本為例》,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91年
    4. 童琬芬 撰,張建成教授 指導,《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91年
    5. 吳奕賢 撰,莫季雍教授 指導,《運動漫畫內容與價值觀意涵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92年
    6. 冀文慧 撰,潘麗珠教授 指導,《幾米繪本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文教學碩士論文,92年
    7. 李美月 撰,張慶勳教授 指導,《高中生課外閱讀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92年
    8. 張漪珮 撰,鄭束芬教授 指導,《我與漫畫的生命之旅》,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92年
    9. 陳筑筠 撰,林紀慧教授 指導,《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92年
    10. 劉珍妮 撰,林素珍教授 指導,《《台灣真少年》圖畫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93年
    11. 董宛諭 撰,顧世勇教授 指導,《我。失語的。異想世界。──以思考歷程為導引之繪本創作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12. 許慧珍 撰,林素珍教授 指導,《遠流版圖畫書《繪本童話中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93年
    13. 林瓊玉 撰,陳信行教授 指導,《再現、主體建構與自我敘事:台北市內湖區國中生漫畫創作內涵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14. 周代玲 撰,鄭同僚教授 指導,《愛情的海市蜃樓--羅曼史小說對國中女學生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93年
    15. 邱麗香 撰,吳奕芳教授 指導,《幾米繪本插畫之新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93年7月
    16. 蔡宛珊 撰,蕭湘文教授 指導,《成人讀者對圖畫書的解讀:以幾米作品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17. 熊培伶 撰,趙惠玲教授 指導,《幾米景觀:成人繪本影像消費現象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94年7月
    18. 謝仁進 撰,方念萱教授 指導,《從現代性的反思看網路日記──以鄉村部落格及愛情國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94年7月
    19. 廖思逸 撰,黃厚銘教授 指導,《公開的秘密──從網路日記看網路上的公開與私密》,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95年1月
    20. 陳筱茹 撰,林富美教授 指導,《文化商品價值網之分析-以幾米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5年7月
    21. 楊芳瑜 撰,林秀玲教授 指導,《書寫與閱讀的焦慮──李昂小說中的女/性主題意識建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95年7月
    (四) 研討會單篇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雜誌/報紙
    1. 羅青 著,〈說插畫〉,《藝術家》,1975年11月
    2. 陳鵬翔 著,〈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陳鵬祥 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初版
    3. 周杉 著,〈文學聲譽的涵義〉,《九州學刊》三卷二期,1989年
    4. 郭麗玲 著,〈在畫中說故事的「圖畫書」〉,《社教雙月刊》,46期,80年12月
    5. 孟樊、林耀德 著〈總序:中間地帶的幽然浮現〉,《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1年初版
    6. 鄭明娳 著,〈總論‧通俗文學與純文學〉,《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1年初版
    7. 蘇蘅 著,〈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48期,民83年1月,頁123~144
    8. 徐素霞 著,〈插畫--獨立而完整的藝術〉,《雄獅美術》302期,1996年4月,頁11~20。
    9. 徐素霞 著,〈插畫是綜合所有藝術表現方式的藝術〉,《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市:天衛文化,85年11月初版
    10. 徐素霞 著,〈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月刊》,91期,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年1月,頁31~36。
    11. 丁希如 著,〈網路時代的創作與出版〉,《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台北:民88年5月
    12. 鄭文惠 著,〈後個人主義的集體性遊戲--台灣當代生活美學的趨向與反思之一〉,《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論文集》,台北法鼓山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
    13. 劉鳳芯 著,〈台灣之圖畫書批評語言與討論語彙〉,《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富春文化出版,2000年10月,一版
    14. 潘榮飲 著,〈現代消費理論的轉折與超越-從阿多諾馬庫色到布西亞〉,《思與言》第39卷第1期,2001年3月
    15. 劉維公 著,〈當代消費文化社會學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90年12月
    16. 夏春祥 著,〈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盧建榮 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初版
    17. 鄭文惠 著,〈文學的轉喻與歷史的重構--元代桃花源題詠的文化想像〉,台北故宮博物院「文學與繪畫名著研討會」,2001年
    18. 聶欣如 著,〈對傳播媒介系統的多元化理解〉,《文學文化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9. 鄭文惠 著,〈空間形式與文化權力--武氏祠漢畫石刻研究之二〉,李豐楙、劉苑如 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初版
    20. 沈游振〈析論布迪厄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第三卷 第二期,2004年6月
    21. 鄭文惠 著,〈身體、慾望與空間疆界--《唐詩畫譜》中女性意象版圖的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5年1月
    22. 王璦玲 著,〈「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3月
    23. 周文鵬 著,〈論漫畫的定位與定義〉,《問學集》第十三期,台北縣: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出版,2007年6月初版
    24. 〈散文漫畫Comic Essay襲台〉報導/陳燕書 攝影/楊少帆、高凱新,蘋果日報 2006年2月7日 E1版,新閱讀風潮
    25. 《中國時報》民國97年2月24日星期日,E8版
    三、 網路資料
    1. 《大塊文化網站》: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
    2. 《時報悅讀網》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detail.asp?pclassid=FA&prodid=FA0312&descid=3767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1912007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12007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07101.pdf77KbAdobe PDF21513View/Open
    12007102.pdf42KbAdobe PDF21217View/Open
    12007103.pdf126KbAdobe PDF21501View/Open
    12007104.pdf674KbAdobe PDF22300View/Open
    12007105.pdf821KbAdobe PDF22907View/Open
    12007106.pdf1957KbAdobe PDF24171View/Open
    12007107.pdf968KbAdobe PDF22949View/Open
    12007108.pdf865KbAdobe PDF21958View/Open
    12007109.pdf750KbAdobe PDF22179View/Open
    12007110.pdf261KbAdobe PDF21431View/Open
    12007111.pdf3826KbAdobe PDF21489View/Open
    12007112.pdf403KbAdobe PDF2226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