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21322      Online Users : 77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77


    Title: 桃的神話與文學原型研究
    Authors: 張史寶
    Chang, Shi-Bao
    Contributors: 高莉芬
    張史寶
    Chang, Shi-Bao
    Keywords: 
    原型
    神話思維
    桃意象
    聖樹崇拜
    peach
    archetype
    peach imagery
    holy tree worship
    Date: 2004
    Issue Date: 2010-04-24 17:59:57 (UTC+8)
    Abstract:   在世界文學發展過程中,有一種顯而易見、又不容忽視的現象:即某一種典型意象,在不同主題的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某一種表現手法,在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中被有意無意的再現。即使在一些經典性的文學作品中,深刻的思想、錯綜複雜的感情,總表現在有跡可循的模式或象徵符號中,成為人類深層的經驗圖式,隱含著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其實,這些主題早就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甚至神話傳說,並成為文藝創作特別是文學意象和象徵的一個重要泉源。在中國文學作品中普遍可見的「桃」,就是這種象徵符號。它的花開在文學的莖脈中,它的果結在信仰的枝枒上,它的根更是深深扎進民俗的土壤□。它的繁衍,不僅是初民的食物來源之一,也是人們寄寓美好奇麗想像的對象;它的成長,不僅須經歷四時寒暑風雨,也經受了千年來變動不居的文化風暴。舉凡個人的愛情、婚姻、生子與壽夭,團體的禳災、辟邪、除禍與祝禱,這些眾所熟悉的象徵與作用,都是它一圈又一圈向外擴張、深深烙印在人類文化中的年輪。本研究即試圖從神話古籍以及中國少數民族創世傳說等神話材料著手,抽繹出初民在桃身上所寄託的無意識心理,並參驗相關文學作品為佐證,檢視桃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象徵文化意涵,以呈現其跨越時空持續存在的背後力量。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literature, there is one phenomenon that is apparent and cannot be ignored: certain typical imagery repeatedly appears in the literary works among various topics; certain way of expressing ideology has been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re-used in the literary works at different times in the history. Even in some classic literary works, profound thoughts and intertwining and complicate emotions are always embedded in the traceable models or symbolic symbols. This approach has become an empirically mental imagery of humankind and implicitly carried the everlasting value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In fact, these themes have long been existed in the lives of humankind even in the mythology and fables. They have also become very important sources of literary invention, especially in the literary imagery and symbolization. "Peach", commonly seen i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is a symbol of this symbolization. It blooms on the stem of literature, is ripe on burgeon of belief, and deeply roots in the soil of folk customs. Its gradual increase in number is not only a source of food for ancient people, but also has become the object which people will relate their wishes and imagination to. Its growth not only needs to go through four seasons, cold, hot, wind and rain, but also it has to withstand the cultural storms that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unstable over thousands of years. These well-known symbolizations and effects such as personal affection, marriage, delivery, birthday and death, group`s praying for eliminating catastrophe, driving off evils, avoiding disasters, and benison, are all its continuous extensions and they are deeply imprinted in the growth rings in the culture of humankind.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tart with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including mythological classic books and world creation legends among China`s minority races to deduce the unconscious men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peach that antiquity has put into. We will also use evidences in literary works as a supplemental proof and study the symbolic,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peach imagery in Chinese literary works to reveal its continuously existent and sustaining strength behind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Summaries of each chapter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Research Motivation, Scope and Methodologies
    It starts with the motivation and steps of this research. It also define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o help effectively accomplish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and provide a macroscopic view of this research. The method uses "Psychological Archetype" of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and "Literary Archetype" of Northrop Frye (1912-1991) as the base vision, and uses the literature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sources supplementing with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 i.e. a methodology of using multiple sources of evidences. By adopting this approach, we will identify and deduce the metaphorical role of "Peach Imagery" and explicate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Peach Literature".
    Chapter 2, Primitive Thought and Plants Worshipping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hinking of antiquity`s creation of ancient mythology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creating mythology and explica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 thought (or myth thought). This will help cap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itive thought to facilitat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in the mythology and archetype. The "peach", the primary role in this research, is a holy tree second to hibiscus tree in China. Therefore, we will also investig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plants worshipping based on the views of ancient people`s reliance on plants and the primitive thought of treating every thing to be a living being. At the same time, we zoom in the worshipping of holy trees in China to depict the origins of plant`s holy and sacred imagery.
    Chapter 3, Deification and Mythology of Peach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s absolutely not an invention of any individual.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entire scope of literature. The study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concludes that literature, as an organic entity, is rooted in the primitive culture: the model of initial literature must trace back to the religious ceremony, mythology and legend in ancient society. This chapter will mainly study the "peach" in the mythology. In Chinese mythology, though there is no mythology and legends centered around the peach, yet peach often shows up in activities or events associated with figures in the mythology and in some research as well.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will base on a different angle of symbolization of symbols – use peach as the primary theme supplementing with figures in mythology or events – and use the method of reviewing mythology and archetype to re-investigate the mythological imagery of peach and to depict the cumulative and settling original imagery of peach in the mythology.
    Chapter 4, Displacement: Peach Imagery in the Poem and Literature
    Due to the attraction of Tao Yuanming`s "Peach Blossom Shangri-la", the "arcadia" becomes the pronoun of Chinese Utopia and has displayed strong strength of life in Chinese culture. It also deeply influences the consciousness and conducts of Chinese scholars. Though the topic of this chapter is "Peach Imagery in the Poem and Literature", the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the article of "Peach Blossom Shangri-la", supplementing with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Peach Blossom Shangri-la", and continue to adopt the method of reviewing mythology and archetype to explore and reveal its implicit, inhibitive, and profound meaning.
    Chapter 5, Displacement: Peach Imagery in Fable and Drama
    Based on the angle of archetype review, the clue to induce the law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archetype. The original mythology and literature will be displaced into a new literary genre along with the progressing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society. Therefore,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origins of peach and mythology, and the "arcadia" imagery, this chapter will use more literary works – mainly focusing on novels, dramas (for example, "Journal to the West", "Peach Blossom Fan"), and fables (for example, the story of Emperor Wu of Han China and the story of Liu、Ruan) to reveal peach`s model of mythology and its consciousness of archetype in the literary works, as well as how does it stimulate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concern toward life.
    Chapter 6, Conclusion: Archetype of Life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symbolic implication of peach from mythology to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will draw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 using the symbolic implication of peach to depict humankind`s resisting mentality against death. Even until nowadays, we still can see various cultures of symbolization appearing in the folklore events that use peach imagery. The common mentality behind may be explained as that humankind`s strong denial against death over many generations and the unchanging longing for eternal life.
    Reference: 一、專書
    (一)古代典籍
    1.《老子》,朱謙之 校釋:《老子校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10月10日初版。
    2.《詩經》,朱守亮 評釋:《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初版。
    3.《尚書》,〔清〕孫星衍:《尚書含古文注疏》,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
    4.《左傳》,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3月初版,1982年4月再版。
    5.《國語》,〔清〕董增齡:《國語正義》,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1月初版。
    6.《山海經》,袁珂 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1月出版。
    7.《竹書紀年》,〔梁〕沈約 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臺一版。
    8.《穆天子傳》,〔晉〕郭璞 注,洪頤煊 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2月臺一版。
    9.《管子》,謝浩範、朱迎平 譯注,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10.《列子》,嚴捷、嚴北溟 譯注:《列子譯注》,臺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11.〔戰國〕屈原:《離騷》,游國恩 主編:《離騷纂義》,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9月初版。
    12.〔戰國〕屈原:《天問》,游國恩 主編:《天問纂義》,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9月初版,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授權。
    13.〔戰國〕莊周:《莊子》,〔清〕郭慶藩 集釋:《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9月初版。
    14.〔戰國〕荀卿:《荀子》,《荀子集解》,〔唐〕楊倞 注,〔清〕王先謙 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1月三版。
    15.〔戰國〕韓非:《韓非子》,《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5月初版。
    16.〔秦〕呂不韋 編:《呂氏春秋》,陳奇猷 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17.《禮記》,孫希旦 校注:《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再版。
    18.《大戴禮記》,高明 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9月初版,1984年3月修訂初版。
    19.《周禮》,林尹 註譯:《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9月初版,1974年11月二版。
    20.〔西漢〕伏勝:《尚書大傳》,〔清〕王闓運 補注:《尚書大傳補註》,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一版。
    21.〔西漢〕賈誼:《新書》,饒東原 注譯:《新譯新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初版。
    22.〔西漢〕劉安:《淮南子》,〔東漢〕高誘 注,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初版。
    23.〔西漢〕司馬遷:《史記》,〔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3月1日出版。
    24.〔西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台一版。
    25.〔西漢〕劉向 集錄:《戰國策》,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1月臺一版。
    26.〔西漢〕劉向:《列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初版(與《神仙傳,疑仙傳,列仙傳》合刊)。
    27.〔西漢〕劉向:《列女傳》,張敬 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6月初版。
    28.〔西漢〕劉歆:《西京雜記》,曹東海 注譯:《新譯西京雜記》,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出版。
    29.〔西漢〕東方朔 撰:《神異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臺一版。
    30.〔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出版。
    31.〔東漢〕王充:《論衡》,劉盼遂 集解:《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初版。
    32.〔東漢〕班固:《漢書》,《漢書一百卷》,出版項不詳。
    33.〔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清〕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增訂七版。
    34.〔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周春生:《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35.〔魏〕吳普 等述:《神農本草經》,收入《黃氏逸書考》(〔清〕黃奭 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36.〔魏〕王肅:《孔子家語》,《孔子家語譯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37.〔晉〕張華:《博物志》,《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出版(與《世說新語》合刊)。
    38.〔晉〕王嘉:《拾遺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出版。
    39.〔晉〕干寶:《搜神記》,汪紹楹 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10日初版三刷。
    40.〔晉〕葛洪:《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
    41.〔晉〕葛洪:《抱朴子》。何淑貞 校注:《新編抱朴子.外篇》,臺北:國立編繹館,2002年2月初版;《新編抱朴子.內篇》,2002年3月初版。
    42.〔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43.〔劉宋〕劉義慶:《幽明錄》,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出版(與《玉函祕典》合刊)。
    44.〔劉宋〕范曄:《後漢書》,〔唐〕李賢 等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5月三版。
    45.〔梁〕蕭統 編:《昭明文選》,〔唐〕李善 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46.〔梁〕任昉:《述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與《前定錄》等十一種書合刊)。
    47.〔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一版。
    48.〔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劉九洲、侯迺慧 注譯:《新譯洛陽伽藍記》,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3月出版。
    49.〔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繆啟愉 校釋:《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1月初版。
    50.〔隋〕杜臺卿:《玉燭寶典》,〔清〕楊守敬 校訂。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八八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51.〔唐〕房玄齡 等撰:《晉書》,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晉書附編六種一》,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出版。
    52.〔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3月初版。
    53.〔唐〕歐陽詢 等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8月出版。
    54.〔唐〕徐堅:《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初版。
    55.〔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2月初版。
    56.〔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錄自《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江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57.〔宋〕莊綽:《雞肋編》,上海:商務書局,1936年12月初版。
    58.〔宋〕羅泌:《路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出版。
    59.〔宋〕陳景沂:《全芳備祖》,《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41,類書類,V.93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
    60.〔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一版一刷, 1997年12月湖北二刷。
    61.〔宋〕李昉:《太平御覽》,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2000年3月第二次印刷。
    62.〔宋〕陳彭年、邱雍 等奉敕撰:《廣韻》。《宋本廣韻》,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10月初版,1991年10月三版。
    63.〔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3月24日出版。
    64.〔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4月初版。
    65.〔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66.〔明〕吳承恩:《西遊記》,繆天華 校訂,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5月初版,1976年12月再版。
    67.〔明〕臧晉叔 編:《元曲選》,臺北:啟明書局,1961年4月初版。
    68.〔明〕余紹魚:《東周列國志》,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15日出版。
    69.〔明〕文震亨:《長物志》,〔清〕金忠淳 輯:《百部叢書集成》金氏硯雲書屋刊本,V.515,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出版。
    70.〔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盛明雜劇初二三集》,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6月初版。
    71.〔明〕毛晉 輯:《增補津逮祕書》,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
    72.〔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第1版,1999年12月湖北第二次印刷。
    73.〔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1994年6月三版一刷。
    74.〔明〕張自烈 編:《正字通》,〔清〕廖文英 補,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1月出版。
    75.〔清〕王夫之 等著:《清人楚辭注三種》(王夫之《楚辭通釋》、蔣驥《山帶閣注楚辭》、戴震《屈原賦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75年4月初版,1980年9月三版。
    76.〔清〕聖祖 敕編:《廣群芳譜》,《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V. 139-14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臺一版。
    77.〔清〕聖祖 敕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4月5日初版。
    78.〔清〕孔尚任:《桃花扇》,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 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10月15日初版。
    79.〔清〕嚴可均 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3月初版。
    80.〔清〕龔自珍:《定盦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第一版。
    81.〔清〕袁枚:《子不語》,臺北:中興圖書出版社,1975年出版。
    82.〔清〕孟稱舜:〈桃花人面〉,郭漢城 主編:《中國十大悲喜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83.〔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世界書局,1952年2月出版。
    84.〔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初版。
    85.〔清〕梁章鉅:《楹聯叢話》暨附二冊之《楹聯續話》,《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V.24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臺一版。
    86.〔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第三版。
    87.〔清〕王筠:《文字蒙求》,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3月第五版。
    88.〔清〕黃奭 編:《漢學堂知足齋叢書》(下冊)輯《河圖括地象》附地圖(河圖括地圖),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7月北京第一版一刷。
    (二)近人著作
    1.中文著作
    1.黃石:《神話研究》,收入 茅盾 編:《神話雜論》,世界書局,1929年6月初版。
    2.陳寅恪:《桃花源記旁證》,出版時地不詳,三國史料研究,姚季農 主編;又收入《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冊(臺北:文理出版社,1974年出版)。原刊於《清華學報》,11卷1期,1936年1月。
    3.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2月初版。
    4.楊家駱 編:《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1月初版。
    5.林惠祥:《文化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2月臺一版。
    6.董康 輯編:《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正光書局,1969年初版。
    7.李福清:〈從文學角度看《穆天子傳》〉,馬昌儀 編:《中國神話故事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3月初版。
    8.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8月第一版。(原刊於《文物》雜誌。)
    9.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下冊,臺北:三人行出版社,1974年5月30日出版。
    10.耿湘沅:《孔尚任桃花扇考述》,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叢書,1975年出版。
    11.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初版。
    12.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9月初版,1979年7月五刷。
    13.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初版。
    14.李達三:〈神話的文學研究〉,蔡源煌 譯,古添洪、陳慧樺 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圖書,1977年2月初版。
    15.小川環樹:〈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張桐生 譯,林以亮 等編:《中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8月再版。
    16.河北省博物館、文管處台西考古隊、河北省藁城縣台西大隊理論小組 合編:《藁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10月出版。
    17.方祖燊 編:《陶潛詩箋註校證論評》,臺北:蘭臺書局,1977年10月二版。
    18.《元明清戲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1月初版。
    19.黃永武:〈古典詩中的桃與柳〉,《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20.夢花主人:《桃花女鬥法》,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3月初版。
    21.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6月香港第一版;1988年8月臺灣初版。
    22.王孝廉:《花與花神》,臺北:洪範書店,1981年第二版。
    23.李達三:〈文學與神話〉,《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4月再版。
    24.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
    25.郭沫若:〈釋祖妣〉,《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初版一刷。
    26.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27.殷登國:《中國的花神與節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出版。
    28.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初版。
    29.唐長孺:〈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臺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30.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4月初版。
    31.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5月1日初版一刷,1987年9月1日初版二刷。
    32.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10月再版。
    33.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34.李劍國 輯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35.葉舒憲 選編:《神話-原型批評》,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36.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9月初版。
    37.袁珂:《神話論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1月20日出版。
    38.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臺北:木鐸書局,1987年6月初版。
    39.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上冊)──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6月30日初版,1992年二版。
    40.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下冊)──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6月30日初版。
    41.王孝廉:〈桑樹下〉,葉慶炳 編:《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8月1日出版。
    42.谷德明:《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43.張春榮:〈花的情思〉,《詩學析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11月出版。
    44.梁啟超:〈陶淵明〉,《飲冰室專集》第八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
    45.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一版。
    46.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1988年2月初版。
    47.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
    48.潛明茲:《神話學的歷程》,北方文藝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
    49.楊昌鑫:《土家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50.陶陽、鍾秀:《中國創世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
    51.陳炳良 等 合譯:《神話即文學》,臺北:東大圖書,1990年初版。
    52.陶陽、鍾秀:《中國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
    53.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1996年4月三刷。
    54.陳器文:〈一齣禁忌系統的婚姻類型劇──《桃花女破法嫁周公》〉,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出版。
    55.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5月20日初版。
    56.董芳苑:《原始宗教》,臺北:久大文化,1991年10月再版。
    57.蕭兵:《楚辭的文化破譯──一個微宏觀的研究》,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
    58.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再版。
    59.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壹)──射手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初版。
    60.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貳)──棄子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初版。
    61.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伍)──靈智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月初版。
    62.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63.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月一版一刷,1993年3月二刷。
    64.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1992年1月初版一刷,1996年4月一版二刷。
    65.王小盾:《神話話神》,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2年5月初版。
    66.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5月初版。
    67.鄭志明:《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臺北:谷風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
    68.靳之林:《生命之樹》,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4月一版。
    69.李勉民.主編:《常見藥草圖說》,臺北:讀者文摘遠東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
    70.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5月初版。
    71.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1996年5月二刷。
    72.陳建憲:《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1月初版,1995年8月二版。
    73.王志健 編:《民間文學:神話流金》,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74.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1998年11月二刷。
    75.王孝廉:〈西王母與周穆王〉,《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3月出版。
    76.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77.傅道彬:《晚唐鐘聲:中國文化的精神原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
    78.王秋桂 等編:《神話,信仰與儀式》,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79.袁珂:《袁珂神話論集》,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80.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初版。
    81.楊治經、黃任遠 合著:《通古斯──滿語族神話比較研究》,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4月初版。
    82.聶華苓:《桑青與桃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
    83.李福清(B. Riftin):《從神話到鬼話: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臺北:晨星出版社,1998年初版。
    84.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
    85.何小顏:《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86.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出版。
    87.寧業高、夏國珍:《中國吉祥文化漫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88.魯迅 輯錄古籍叢編:《古小說鉤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7月初版。
    89.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90.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2月15日初版
    91.聞一多:《神話與詩》,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4月10日初版二刷。
    92.呂宗力、欒保群:〈門神〉,《中國民間諸神》,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93.李曉偉:《昆侖山──探尋西王母古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94.蕭兵:《神話學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出版。
    95.王宏剛、于國華:《滿族薩滿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初版。
    96.王德保:《神話的意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2.外文翻譯著作
    1.〔德〕埃利希.諾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 譯,東方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2.衛姆塞特、布魯克斯 合著:〈神話與原始類型〉,《西洋文學批評史》,顏元叔 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7月再版。
    3.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1942):《巫術、科學與宗教》(Magic, 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朱岑樓 譯,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9月初版。
    4.〔日〕白川靜:《中國神話》,王孝廉 譯,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初版。
    5.〔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國家的神話》,黃漢青 譯,臺北:成均出版社,1983年5月初版。
    6.〔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臺北:弘文館,1985年10月初版。
    7.〔美〕塞.諾.克雷默(Samucl Noah Kramer):《世界古代神話》(Mythologies of The Ancient World),魏慶征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3月初版。
    8.〔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人論》(An Essay on Man,或譯「論人」),甘陽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一刷, 1997年11月再版四刷。
    9.佛德芬(Frieda Fordham):《榮格心理學》,陳大中 譯,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3月25日初版。
    10.〔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符號,神話,文化》(Symbol, Myth, and Culture),羅興漢 譯,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4月25日出版。
    11.〔德〕容格(Jung, Carl Gustav, 1875-1961):《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鴻鈞 譯,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9月5日初版。
    12.〔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語言與神話》(Sprache und Mythas),于曉 等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出版。
    13.〔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符號學原理〉,《寫作的零度》,李幼蒸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1998年2月初版二刷。
    14.〔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汪培基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2001年4月初版二刷。
    15.〔英〕喬納森,卡勒(Culler, Jonathan):《索緒爾》(Saussure),張景智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初版。
    16.〔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神話思維》(《象徵形式哲學》第二卷),黃龍保、周振選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17.〔英〕愛德華.泰勒(Edward Taylor):《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連樹聲 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
    18.〔美〕坎伯(Joseph Campbell, 1904-1987):《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朱侃如 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7月初版一刷,2000年7月初版三刷。
    19.艾德蒙.李區(Edmund Leach):《李維史陀》(Lévi-Strauss),黃道琳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4月二版六刷。
    20.愛笛絲.赫米爾敦(Edith Hamilton):《希臘羅馬神話故事》(Mythology),宋碧雲 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4月新版一刷,2003年10月六刷。
    21.〔加〕諾思洛普.弗萊(Northrop Frye, 1912-1991):《批評的剖析》(An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陳慧、袁憲軍、吳偉仁 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2002年4月第三次印刷。
    22.〔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archétypes et répétion),楊儒賓 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6月初版。
    23.〔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楊素娥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
    24.〔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Brűhl):《原始思維》,丁由 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2月初版。
    25.〔日〕西江清高 主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4月第一版。
    26.〔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神話學》(Mythologies),許薔薔、許綺玲 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初版二刷。
    27.〔法〕凡爾農(Jean Pierre Vernant, 皮埃爾.韋爾南):《宇宙、諸神、人:為你說的希臘神話》(L’univers les Dieux les Hommes),馬向民 譯,臺北:貓頭鷹出版社(城邦文化),2003年5月初版。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1.國內期刊
    1.楊景鸘:〈方相氏與大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1本,1960年12月,頁123-165。
    2.凌純聲:〈昆侖丘與西王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66年秋季,頁215-255。
    3.伍真:〈從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的出入談起〉,《幼獅月刊》,第32卷,第4期,1970年10月,頁39-42。
    4.方善柱:〈崑崙天山與太陽神「舜」〉,《大陸雜誌》,第49卷第4期,1974年10月15日,頁153-162。
    5.王藩庭:〈李香君血染桃花扇〉,《藝文誌》,第143期,1977年8月,頁24-26。
    6.顏崑陽:〈桃花源記研析〉,《明道文藝》,第39卷,1979年6月,頁142-164。
    7.廖炳惠:〈嚮往、放逐、匱缺──「桃花源詩幷記」的美感結構〉,《中外文學》,第10卷第10期,1982年3月1日,頁134-146。
    8.楊仲揆:〈關於桃花源的文和詩〉,《藝文誌》,第119期,1982年4月,頁47-53。
    9.齊益壽:〈論「桃花源記」的現實背景〉,《文季》,第2卷,第4期,1984年12月,頁32-41。
    10.阮昌銳:〈花草樹木的的民俗〉,《海外學人》,第152期,1985年3月,頁42-47。
    11.齊益壽:〈「桃花源記幷詩」管窺〉,《臺大中文學報》,第1卷,1985年11月,頁285-319。
    12.吳久桐:〈桃枝仙〉,《民俗曲藝》,第39期,1986年1月,頁140-144。
    13.林鋒雄:〈臺灣懸絲傀儡戲桃花女探研──兼論桃花女故事的流傳和演變〉,《漢學研究》,第8卷,第1期,1990年6月,頁523-534。
    14.方光珞:〈「桃花女」中的生死鬥──元人雜劇現代觀之四〉,《中外文學》,第4卷,第9期,1991年6月,頁64-74。
    15.江寶釵:〈陶淵明「桃花源」的締造歷程與象徵意義〉,《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2卷,第1期,1991年10月,頁63-90。
    16.江舉謙:〈陶淵明桃花源記〉,《明道文藝》,第192期,1992年3月,頁28-36。
    17.宋輝:〈最後一頁滄桑──從《桃花扇.入道》看孔尚任的悲劇意識〉,《國文天地》,第8卷,第5期,1992年,頁37-41。
    18.計秀中:〈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看息夫人〉,《臺中二中學刊》,第2期,1992年12月,頁72-80。
    19.謝佩芬:〈淺談李維史陀《神話之結構研究》〉,《中國文學研究》(臺灣大學),第7期,1993年5月,頁73-90。
    20.廖玉蕙:〈孔尚任《桃花扇》命意之探索〉,《東吳中文學報》,第1期,1994年5月,頁288-310。
    21.盧明瑜:〈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神話運用及文學內蘊之探討〉,《中國文學研究》,第8期,1994年5月,頁261-294。
    22.廖棟樑:〈試論孟棨《本事詩》〉:《中外文學》,第23卷,第4期,1994年9月,頁172-184。
    23.華唐:〈人間何處「桃花源」──「桃花源」的原型與變體〉,《明道文藝》,第233期,1994年10月,頁50-60。
    24.浦忠成:〈神話中之變形〉,《花蓮師院學報》,第5期,1995年,頁47-64。
    25.彭元岐:〈桃源不遠歸去來──從「心形對比」與「內外之別」看陶公兩篇名作旨意〉,《國文天地》,第11卷,第9期,1996年2月,頁80-85。
    26.楊鴻銘:〈陶潛桃花源記等文字義論〉,《孔孟月刊》,第34卷,第7期,1996年3月,頁47-48。
    27.陳鴻綺:〈西王母──漢代民間信仰舉隅〉,《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6卷,第4期,1996年8月,頁26-49+頁110(英文摘要)。
    28.鄭月梅:〈「桃花源記」的時代背景及其寓意〉,《嘉義農專學報》,第49卷1996年12月,頁123-138。
    29.莊美芳:〈仙鄉傳說故事中的不死藥〉,《雲林工專學報》,16期,1997年6月,頁253-279。
    30.廖玉蕙:〈論歷史劇《桃花扇》的寫作手法〉,《歷史月刊》,114期,1997年7月,頁120-129。
    31.歐麗娟:〈唐詩中桃花源主題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89-131。
    32.孟慧英:〈北方民族的托若神樹〉,《民俗曲藝》,第111期,1998年1月,頁189-210。
    33.蕭兵:〈建木、壽麻與蘇摩〉,《民俗曲藝》,1998年1月,第111期,頁139-153。
    34.郝譽翔:〈「桃花女」中陰陽鬥與合:一個儀式戲劇的分析〉,《中外文學》,第26卷,第9期,1998年2月,頁71-94。
    35.魏淑珠:〈孔尚任的扇裡乾坤〉,《中外文學》,第26卷,第9期,1998年2月,頁55-70。
    36.林湘華:〈悲劇還是悲情?──從悲劇美學觀點分析《桃花扇》〉,《雲漢學刊》,頁191-206。
    37.陳靜宜:〈孟稱舜《桃花人面》結構及深層意蘊之探討──以桃花為線索〉,《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3卷,1998年7月,頁140-154。
    38.張建軍:〈歌盡桃花扇底風──秦淮名妓李香君〉,《國文天地》,第14卷,第4期,1998年9月,頁68-71。
    39.楊玉成:〈世紀末的省思:「桃花源記并詩」的文化與社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79-199。
    40.邱春美:〈論「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的發展軌跡〉,《大仁學報》,第17期,1999年5月,頁373-379。
    41.黃郁博:〈末世的樂園──陶淵明《桃花源詩》試探〉,《中文研究學報》,第2期,1999年6月,頁69-85。
    42.鄭志明:〈元雜劇《桃花女》的婚姻儀式探究〉,《鵝湖》,24卷,第12期,1999年6月,頁15-26。
    43.劉德玲:〈關於《桃花源記》的兩個問題〉,《中國語文》,第85卷,第3期,1999年9月,頁86-90。
    44.胡懿勳:〈亙古的愛戀──西王母與東王公〉,《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9卷第10期,1999年10月,頁21-23。
    45.周策縱:〈扶桑為榕樹考〉,《嶺南學報》,新第1期,1999年10月,頁45-118。
    46.郭淑雅:〈「喪」青與「桃」紅?──試論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國族認同〉,《文學臺灣》,第32期,1999年10月,頁252-275。
    47.楊永智:〈灶馬桃符話春禧〉,《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10卷,第2期,2000年2月,頁5-10。
    48.黃雅莉:〈陶潛筆下桃源世界及其隱含的心理訊息〉,《中國語文》,第86卷,第3期,2000年3月,頁67-75。
    49.魏子雲:〈《桃花源詩》說〉,《明道文藝》,第288期,2000年3月,頁66-69。
    50.朱棟霖:〈中國文學研究新趨勢〉,《華岡藝術學報》2000年,第5期,頁15-34。
    51.王琅:〈從「桃花源記并詩」試探陶淵明的理想社會〉,《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4期,2000年8月,頁149-152。
    52.吳雅慧:〈六朝仙鄉奇遇故事之初探──以「劉晨阮肇」為討論文本〉,《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5卷,2000年9月,頁127-140。
    53.許秀美:〈桃的民俗信仰與文化意義〉,《國文天地》,17卷3期,2001年8月,頁45-49。
    54.楊玉成:〈田園組曲:論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國文學誌》,第4期,2000年12月,頁193-231。
    55.曾珍珍:〈桑青與桃紅:七十年代前衛女性身體書寫〉,《文學臺灣》,第37期,2001年1月,頁63-68。
    56.陳昭昭:〈后羿射日除害神話及其象徵意義〉,《嘉南學報》,27卷,2001年11月,頁227-245。
    57.鍾宗憲:〈中國神話的敘事性與象徵性〉,《輔仁國文學報》,第17期,2001年11月,頁245-279。
    58.張谷良:〈鄉愁路上的一次頓挫──試論《桃花源詩幷記》中神話情節所透顯的意涵〉,《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1期,2002年3月,頁89-100。
    59.沈宗霖:〈由《桃花源記并詩》檢視陶淵明筆下的現實虛構與時空重設〉,《東華中國文學研究》,創刊號,2002年6月,頁107-133。
    60.張珮娟:〈宋詞中「桃花」的象徵意涵〉四篇,《中國語文》,之一:2002年5月,頁70-75;之二:2002年6月,頁56-62;之三:2002年7月,頁75-87;之四:2002年8月,頁58-65。
    61.林靜怡:〈虛擬空間的時空書寫──以「劉晨阮肇」、「袁相根碩」、「黃原」為例〉,《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7卷,2002年9月,頁120-130。
    62.李錦山:〈西王母神話與西王母圖像〉十篇,《故宮文物月刊》。(一)20卷5期,2002年8月,頁106-119;(二)20卷6期,2002年9月,頁18-21;(三)20卷7期,2002年10月,頁114-119;(四)20卷8期,2002年11月,頁78-85;(五)20卷9期,2002年12月,頁94-97;(六)20卷10期,2003年1月,頁110-117;(七)20卷11期,2003年2月,頁72-81;(八)20卷12期,2003年3月,頁64-66;(九)21卷1期,2003年4月,頁106-112;(十)21卷2期,2003年5月,頁108-113。
    63.高莉芬:〈原型與象徵:漢魏六朝詩歌中的採桑女及其多重文化意涵〉,《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5月,頁11-42。
    64.吳賢妃:〈論唐詩中桃源意象的宗教化與情愛化〉,《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5期,2003年5月,頁59-81。
    65.江明翰:〈封禪的起源──西王母說的提出〉,《史苑》(輔仁大學歷史系學會),第63期,2003年6月,頁1-33。
    66.顧關元:〈《桃花扇》傳奇的誕生〉,《國文天地》,第19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62-63。
    2.大陸期刊
    1.郭沫若:〈桃都、女媧、加陵〉,《文物》,1973年,第1期,頁2-6。
    2.翁銀陶:〈西王母為東夷族刑神考〉,《民間文學論壇》,1985年,第1期,頁77-82。
    3.龔維英:〈原始人「植物生人」觀念初探〉,《民間文學論壇》,1985年,第1期,頁83-86。
    4.陳賢發:〈楚人對桃的崇拜源流考略〉,《民間文學論壇》,1985年,第6期,頁19-24。
    5.趙志輝:〈《三仙女傳說》與《玄鳥生商》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1期,頁24-29。
    6.覃桂清:〈苗族古代的生殖器崇拜〉,《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3期,頁9-14。
    7.彭兆榮:〈「變形」考辨〉,《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5期,頁47-52。
    8.呂繼祥:〈關於西王母傳說起源地的探索──也說西王母傳〉,《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6期,頁89-93。
    9.羅漫:〈桃,桃花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頁145-156。
    10.張勁松:〈太陽樹神話與瑤族長鼓〉,《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頁75-80。
    11.于乃昌:〈珞巴族神話與生殖崇拜〉,《民間文學論壇》,1991年,第5期,頁15-25。
    12.星舟:〈神桃五題──中神話敘事結構研究二〉,《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總第18期),頁84-90。
    13.劉明華:〈桃源望斷無尋處──論「桃花源」及其變體〉,《殷都學刊》,1994年,第1期,頁58-62。
    14.徐君:〈試論樹神崇拜〉,《宗教學研究》,1994年,第2-3期,頁58-64。
    15.葉舒憲:〈國學方法論的現代變革〉,《文史哲》,1994年,第3期,頁44-51。
    16.李國強:〈論桃民俗〉,《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總第3期),頁102-107。
    17.譚步雲:〈對聯考源〉,《中山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頁125-127。
    18.李欣復:〈卡西爾的神話與藝術哲學〉,《西北師大學報》,1994年5月,第31卷,第3期,頁23-28。
    19.施祖毓:〈桃花扇小札〉,《鷺江大學學報》,1994年,第3-4期,頁39-41。
    20.彭明瀚:〈談德安吳疇妻周氏墓桃枝〉,《南方文物》,1994年,第4期,頁65-66。
    21.星舟:〈夸父追日的深層敘事原型〉,《雲夢學刊》,1994年,第4期,頁47-51。
    22.陳慶惠:〈《桃花扇》二題〉,《復旦學報》,1994年,第5期,頁73-78。
    23.金寶忱:〈淺析中國桃文化〉,《黑龍江民族叢刊》,1995年,第1期(總第40期),頁105-109。
    24.趙俊玠:〈「人面桃花」的衍變〉,《西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25卷,第1期(總第86期)。頁89-92。
    25.趙海菱:〈感時花濺淚──論杜詩桃花意象的感傷色彩〉,《東岳論叢》,1995年,第1期,頁96-100。
    26.廖明君:〈植物崇拜與生殖崇拜──壯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中)〉,《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26-31。
    27.張曉德:〈原始思維探幽〉,《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頁45-51。
    28.張開焱:〈崇桃風俗與桃之神性〉,《烟台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頁20-23。
    29.葉舒憲:〈西方文學人類學研究評述〉(上)、(下),《文藝研究》,上:1995年,第3期,頁150-154。下:1995年,第4期,頁150-153。
    30.曾繁仁:〈容格「原型論」美學評析〉,《山東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頁1-5。
    31.梁燕:〈《桃花扇》及其改編的美學意蘊──兼論悲劇意識的多元特徵〉,《文藝研究》,1995年,第4期,頁78-86。
    32.閻慶生:〈比喻與尋根:神話和神話思維〉,《人文雜誌》,1995年,第6期。頁106-112。
    33.翟江月:〈淺析羿的神話及其蘊涵〉,《淄博師專學報》,1996年,第1期,頁40-41。
    34.邱建國:〈穠桃豔李──唐代審美心態的外在表徵〉,《瀋陽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頁98-101。
    35.鍾年:〈論中國古代的桑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1期,頁115-122。
    36.鄧寧辛:〈入木三分的刻畫──談《桃花扇》中《卻奩》一齣的人物形象塑造〉,《甘肅社會科學》,第4期,頁72-74。
    37.鍾仕倫:〈論巴蜀樹神崇拜──兼論司馬相如等人的「賦家之心」〉,《文明探索叢刊》,1996年7月,第六期,頁33-47。
    38.劉勇剛:〈從《桃花人面》看晚明的才子佳人戲曲〉,《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報),1996年9月,第12卷,第3期,頁30-32。
    39.傅道彬:〈文學人類學: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方法?〉,《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頁81-83。
    40.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田野與文本之間〉,《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頁84-86。
    41.蕭兵:〈文學人類學:走向「人類」,回歸「文學」〉,《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頁93-97。
    42.彭印川:〈桃木崇拜漫談〉,《文史雜誌》,1997年,第2期,頁35-36。
    43.蔣明智:〈桃鎮鬼辟邪說〉,《廣西師院學報》,1997年,第2期,頁85-89。
    44.王盛:〈再論《春桃》〉,《南京師大學報》,1997年,第3期,頁107-112。
    45.齊紅偉:〈桃花意象與阿妮瑪原型〉,《江蘇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頁138-143。
    46.廖開順:〈桃花文與與中國女性、中國文人〉,《懷化師專學報》,1997年8月,第16卷第3期,頁297-301。
    47.鄧惠明:〈神話-原型批評三家述評〉,《西藏大學學報》,1997年11月,第12卷第2期,頁28-35。
    48.陳家倫:〈文學研究的人類學視角〉,《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頁70-75。
    49.吳立甫:〈中國最早的春聯──桃符〉,《國文天地》,1998年2月,第13卷第9期,頁24-25。
    50.孟慧英:〈北方民族的托若神樹〉,《民俗曲藝》,1998年1月,第111期,頁189-210。
    51.夏維波:〈中國古代祈豐儀式原型初探〉,《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1期,頁21-25。
    52.高國藩:〈論樂府民歌《桃葉歌》──兼談宋詞咏金陵桃葉渡〉,《鹽城師專學報》,1998年,第2期,頁35-37。
    53.王諾:〈原始思維與神話的隱喻〉,《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第3期,頁125-131。
    54.劉弘:〈若木.神樹.鷄杖〉,《四川文物》,1998年,第5期,頁7-10。
    55.朱立元:〈弗萊的原型批評美學〉,《人文雜誌.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6期,頁128-133。
    56.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在中國的傳播〉,《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1月,頁116-121。
    57.劉雪梅:〈論陶詩中「松」、「菊」、「桃源」意象的道教神話原型〉,《理論與創作》,1999年3月,頁38-40。
    58.黃劍華:〈三星堆青銅神樹探討〉,《四川文物》,1999年,第2期,頁40-44。
    59.潘宇廣:〈「桃花源」的取名與桃花源理想的淵源〉,《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23-25。
    60.梁德智:〈倫理衝突中的一女二男──讀許地山短篇小說《春桃》〉,《天中學刊》,1999年8月,第14卷增刊,頁26-27。
    61.劉愛東:〈一個封建文人的家園之夢──陶淵明和他的世外桃源〉,《淮陰師範學院》,1999年9月,第14卷增刊。頁14-17。
    62.王輔羊:〈細說桃符春聯與門神〉,《臺灣博物》,1999年12月,第18卷,第4期,頁60-63。
    63.翁敏華:〈論《桃花女》雜劇及其蘊含的「桃木辟邪」意象〉,《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8卷,頁66-71。
    64.潘莉:〈古籍中的桃意象〉,《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增刊,頁36-37。
    65.李道和、韓光蘭:〈生命樹、不死藥與巫的關係〉,《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1月,第16卷第1期,頁73-77。
    66.王玉金:〈從漢畫看漢代辟邪風俗〉,《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河南省南陽漢畫館,頁90-99。
    67.陳建華、萬晴川:〈談元雜劇《桃花女》的習俗研究價值〉,《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17-20。
    68.陳建華、萬晴川:〈談元雜劇《桃花女》的習俗研究價值〉,《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17-20。
    69.趙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結〉,《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5期,頁18-25。
    70.劉長煥:〈略論對聯和桃符的文化內涵──兼與谷向陽先生商榷〉,《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總第61期),頁56-59。
    71.楊劍龍:〈「一種文學中的人類學」──論原型批評方法及其操作〉,《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第16卷,頁26-31。
    72.李曉暉:〈后羿形象探源〉,《福州大學學報》,2000年7月,第14卷,第3期,頁73-75。
    73.張春生:〈夸父神話和逐日巫術〉,《上海大學學報》,2000年8月,第7卷第4期,頁12-15。
    74.萬家星:〈夸父逐日新解〉,《孝感學院學報》,2000年8月,第20卷第3期。
    75.梅曉云:〈文學中神聖植物意象的比較研究〉,《西北大學學報》,2000年11月,第30卷,第4期,頁51-55。
    76.王焰安:〈論少數民族民間文化中的桃文化〉,《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總第67期),頁24-27。
    77.邱登成:〈三星堆文化太陽神崇拜淺說〉,《四川文物》,2001年,第2期,頁17-22。
    78.張曉平:〈文學意象的文化積澱與創造──兼評神話-原型批評〉,《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第17卷,第2期,頁28-32。
    79.王寧:〈弗萊:當代文化批評的先驅者〉,《外國文學》,2001年5月,第3期,頁39-45。
    80.徐治堂:〈「桃花源」理想的深層意蘊〉,《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5月,第16卷,第3期,頁20-23。
    81.王永健:〈「從此看去,總是別有天地」──《桃花扇》批語初探〉,《藝術百家》,2000年,第4期,頁23-31。
    82.張維慎:〈「桃林塞」位置考辨〉,《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9卷第5期,頁71-77。
    83.查曉波:〈仕途,田園,桃源──陶淵明田園思想述評〉,《江淮論壇》,2001年,第6期,頁100-102。
    84.慕麗麗:〈試論許地山《春桃》中的生命意識〉,《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6期,頁59-61。
    85.白春超:〈原型批評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11月,第18卷,第6期。
    86.楊曉林:〈神話-原型批評芻議〉,《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12月,第16卷,第4期,頁38-42。
    87.李紅霞:〈論唐代桃源意象的新變〉,《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月,第1期(總23卷),頁119-123。
    88.王澄霞:〈擔一肩不俗的塵緣──再評許地山《春桃》〉,《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3月,第20卷,第1期,頁36-39。
    89.楊甫旺、馬粼:〈彝族樹崇拜與生殖文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90.羅偉國、陳琪:〈迎新年重換門神桃符〉,《中國道教》,2002年2月,頁30-32。
    91.楊雅麗:〈桃茢考辨〉,《辭書研究》,2002年,第2期,頁145-148。
    92.董健麗:〈中國古代桃紋瓷及文化內涵〉,《陶瓷研究》,2002年6月,第17卷第2期,頁42-44。
    93.劉仲宇:〈劉晨阮肇入桃源故事的文化透視〉,《中國道教》,2002年6月,第6期,頁15-19。
    94.李成甲:〈桃符,春聯,對聯〉,《尋根》,2003年,第1期,頁81-83。
    95.張中載:〈原型批評〉,《外國文學》,2003年1月,第1期,頁69-74。
    96.王焰安:〈中國桃文化衍生試論──以唐宋元明清為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1月,總24卷,第1期,頁87-94。
    97.張懷銀、何耀鵬:〈桃林塞、胡關歷史地名考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2卷第2期,頁50-01。
    98.高莉芬:〈春會的儀典與象徵:「邂逅採桑女」的文學原型分析〉,《中州學刊》,第3期,2003年5月,頁68-74。
    99.王焰安:〈桃文化衍生試論──以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為例〉,《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頁32-36。
    100.王焰安:〈咏桃賦初探〉,《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13-16。
    101.王焰安:〈《桃賦》疏〉,《巢湖學院學報》,2003年,第5卷第4期(總第61期),頁76-79。
    102.王焰安:〈試論桃花詩詞具象之組合〉,《學術交流》,2003年9月,第9期(總第114期),頁151-154。
    (二)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1.許又方:《虹霓的原始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表現及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5月。
    2.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
    3.盧明瑜:《三李神話詩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2.碩士論文
    1.金善子:《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悲劇英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2.謝麗淑:《桃花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7月。
    3.鍾宇翡:《詠植物詩中的吉祥觀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7月。
    4.魯瑞菁:《說相:桑樹崇拜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5月。
    5.鹿憶鹿:《傣族史詩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4月。
    6.劉惠萍:《「桃花女鬥周公」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7.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8.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7月。
    9.李瑋菁:《后羿射日神話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2月。
    10.金洪謙:《中國上古神話與民間信仰:一個神話思維的考察》,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11.魏光霞:《西王母信仰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12.張素美:《中國太陽神話傳說研究──遠古的文化、觀念、信仰與崇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13.陳靜俐:《詩經草木意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2月。
    14.余懷瑾:《元雜劇「桃花女」之婚俗儀式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6月8日。
    15.林恭億:《六朝志怪樂園意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16.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17.蔡碧芳:《南朝詩歌中柳意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2年8月。
    18.顏素足:《漢族「桃」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0912023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1202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23101.pdf41KbAdobe PDF21296View/Open
    12023102.pdf119KbAdobe PDF21123View/Open
    12023103.pdf132KbAdobe PDF21741View/Open
    12023104.pdf376KbAdobe PDF22733View/Open
    12023105.pdf831KbAdobe PDF29920View/Open
    12023106.pdf705KbAdobe PDF26116View/Open
    12023107.pdf619KbAdobe PDF25895View/Open
    12023108.pdf879KbAdobe PDF23711View/Open
    12023109.pdf283KbAdobe PDF22231View/Open
    12023110.pdf426KbAdobe PDF2216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