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34983      Online Users : 5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68


    Title: 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
    Authors: 羅淑芬
    Contributors: 陳芳明教授
    羅淑芬
    Keywords: 五○年代
    女性散文
    張秀亞
    艾雯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0-04-24 17:45:29 (UTC+8)
    Abstract: 五○年代一個巨變的時代,在以往都以單一論述與觀點審視之,如今多元文化的出現,必將為其開發不同面目的思考,張秀亞與艾雯就是一個例子。在五○年代的女性散文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範式,分別是張秀亞所建立的「詩化散文」,追求散文的「純粹性」與艾雯建立的「私密散文」,追求散文的「私密性」。她們都以「美文」的方式書寫散文,成績有目共睹。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將概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方法,提供台灣文學史的書寫另一視角,且開拓女性散文的美學新版圖。
      第二章兩位作家的生平與文學中,試圖以時代背景為經、個人生平為緯,劃出二位女性作家的歷史座標,並介紹這兩位作家的文學生命。
      第三章將就張秀亞散文的藝術造詣深入探討,分別以主題類型、散文創作的理論與實踐、及散文藝術技巧的錘鍊建構之。張秀亞的主題類型大抵以身邊近物或個人經歷著手,展現了她對人生的關懷。張秀亞的散文文本中有很多對於文藝問題的探討,將其彙整分析,可建構其散文文學觀,並以其散文觀驗證其文本。張秀亞散文的藝術技巧可從四點分析,一為使用凝鍊的文字經營散文。二為多用獨語式的告白用語,屬自我的靈魂對話。三為多採靜態、微物的述寫視角,細膩深刻。四是則是她將意識流小說的概念引入散文,使得傳統散文開始產生質變。
      第四章則以艾雯的散文為對象,分析她的散文主題,大抵不出在地的人生小景,刻劃出台灣的風土民情;溫柔敦厚的母愛,散發出母性的光輝;詠物寄情,闡發哲理;田園牧歌,展現恬淡的心境;懷舊憶往,表現對故鄉的眷戀;旅遊書寫的嘗試,為女性散文旅遊書寫留下了楔子。第二節將討論艾雯的散文創作意念與實踐。艾雯少有專論散文的篇章,但其散文觀可從其散文文本中琢磨而出。艾雯散文技藝的追求中,將提及其以詩為文的精神,強調美的內蘊。而閑話式的晤談用語,讓讀者更貼近作者,讀其文章有如與老友話家常。至於詠物溶化哲理的述寫視寫,可以看出艾雯將哲理化入生活的用心。
      第五章將以這兩位作家的書寫特質與意涵成為分析的焦點。張秀亞與艾雯在書寫上有其共同的特質與意涵:永恆的鄉愁指的是她們對往過歲月的依戀,而家鄉與往過歲月成為一個特殊的時空,任何的事物都有它特殊的意涵。「在地化」與「家台灣」的寫作視角,「在地化」表現出女性特有的「空間感」,而「家台灣」使台灣成為女性寫作空間的隱喻,其背後的意義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在尚屬於女性主義初萌期的五○年代,兩位作家利用母性的暈開與渲染,使得傳統的「母性」與前衛的「女性」,得到了兼容並蓄的調和。最後是真實生命的感悟,在她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她們對「真善美」境界的追求,而這些都透過對真實生命的感悟表現出來。
      最後結論將提出在五○年代女性散文中的兩個範式,這兩個範式在美文的基礎分別由張秀亞與艾雯所建構而出。張秀亞的美文書寫為其建立起一個範式,這種詩與散文結合的「詩化散文」,是美文最極至的表現。而艾雯在寫作散文時大量運用日記體與書信體,這種私密性極高的散文體裁,為其建立了「私密散文」的範式。
    Reference: 一、文本
    (一)專書
    1、張秀亞散文集:
    張秀亞,《三色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
    張秀亞,《牧羊女》,台中:光啟出版社,1960。
    張秀亞,《湖上》,台中:光啟出版社,1967。
    張秀亞,《愛琳的日記》,台北:三民,1958。
    張秀亞,《北窗下》,台中:光啟出版社,1962。
    張秀亞,《曼陀羅》,台中:光啟出版社,1965。
    張秀亞,《我與文學》,台北:三民書局,1981。
    張秀亞,《心寄何處》,台中:光啟出版社,1969。
    張秀亞,《書房一角》,台中:光啟出版社,1980。
    張秀亞,《水仙辭》,台北:三民書局,1973。
    張秀亞,《天香庭院》,台北:先知出版社,1973。
    張秀亞,《寫作是藝術》,台北:東大出版社,1978。
    張秀亞,《詩人的小木屋》,台北:光啟出版社,1978。
    張秀亞,《人生小景》,台北:水芙蓉出社,1978。
    張秀亞,《我的水墨小品》,台北:道聲出版社,1978。
    張秀亞,《石竹花的沉思》,台北:道聲出版社,1979。
    張秀亞,《湖水•秋燈》,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
    張秀亞,《白鴿•紫丁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
    張秀亞,《愛的輕歌》,台北:論壇出版社,1985。
    張秀亞,《杏黃月》,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
    張秀亞,《與紫丁香有約》,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
    2、艾雯散文:
    艾雯,《青春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
    艾雯,《漁港書簡》,台北:水芙蓉,1983。
    艾雯,《生活小品》,高雄:三信,1972。
    艾雯,《曇花開的晚上》,台北:水芙蓉,1974。
    艾雯,《浮生散記》,台北:水芙蓉,1975。
    艾雯,《不沉的小舟》,台北:水芙蓉,1978。
    艾雯,《艾雯自選集》,台北:黎明,1980。
    艾雯,《倚風樓書簡》,台北:漢藝色研,1990。
    艾雯,《綴網集》,台北:大地,1986。
    艾雯,《明天,去迎接陽光》,台北:漢藝色研,1990。
    艾雯,《花韻》,台北:雅逸圖書,2003。
    (二)報紙
    《中央日報》,1952年至2001年,微捲資料。
    《中華日報》,1951年至1988年,微捲資料。
    《青年戰士報》,1972年至1983年,微捲資料。
    《中國時報》,1962年至1974年,微捲資料。
    《聯合報》,1980年至2000年,微捲資料。
    《臺灣時報》,1985年9月7日至9月12日。
    (三)期刊
    《自由中國》,1949年11月至1960年12月。
    《文壇》,1957年11月至1985年11月。
    《新時代》,1961年1月至1977年11月。
    《文訊》,1983年7月至1997年7月。
    《皇冠》,1962年。
    《中央月刊》,1950年9月至1997年7月。
    《文學時代》,1983年。
    《藝文生活》,1960年至1961年。
    二、研究專書、單篇論文及報紙
    (一)台灣文學史及評論類
    1、專書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2、單篇論文
    王德威,〈五○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97年。
    司徒衛,〈五十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1984年3月。
    司徒衛,〈泛論自由中國小說〉,《晝評續集》,台北:幼獅書店,1960。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1984年3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2001年5月。
    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六○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末世情緒下的多重時間-再論五○、六○年代的文學〉,《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1998。
    齊邦媛,〈從灰濛凝重到恣肆揮灑-五十年來的台灣文學〉,《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1998。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1984年3月。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1998。
    薛茂松,〈五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三十九年至四十八年的文學回顧專輯》,1984年3月。
    龔鵬程,〈台灣文學四十年〉,《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二)文學理論類
    1、專書
    任一嗚,《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書局,1993。
    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北:九歌,1989。
    吳裕民,《女作家自傳》,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
    李春林,《東方意識流文學》,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李瑞騰主編,《評論二十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
    周麗麗,《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2000。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1998。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2000。
    高□文,《京派文人:學派的風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張雪茵,《散文的寫作與欣賞》,台北:學生書局,1977。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巿:麥田出版,2000。
    淡江大學中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1986。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許道明,《京派文學的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陳敬之,《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陳敬之,《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黃曉紅譯,《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維金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純文學出版,1973。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復文圖書,1995。
    鄭明娳、林燿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出版社,1991。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1993。
    鄭振偉編,《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嶺南學院,1996。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1999。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的表現》,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
    嚴明樊琪合著,《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蘇雪林編,《女作家自傳》,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
    鐘麗慧,《織綿的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
    2、單篇論文
    王小琳,〈張秀亞散文論〉,《第五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2003。
    王小琳,〈青春與家國記憶-論五○年代大陸遷台女作家的憶舊散文〉,《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
    王泉,〈詩化的散文—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中國語文》,545期。
    王堯,〈「美文」的「閑話」與「獨語」-關於現代散文話語的一種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1期。
    朱嘉雯,〈推開一座牢固的城門-林海音及同時代女作家的五四傳承〉,《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
    何寄澎,〈當代散文的蛻變〉,《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0。
    余崇生,〈從鄉愁到現實—略論台灣現代散文風格的變遷〉,《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7期。
    辛金順,〈烏托邦的祭典-解鑟鍾怡雯《河宴》中的童年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9期。
    林耀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132期。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敍述〉,《台灣文學研究室》。
    范銘如,〈「我」行我素-六○年代台灣文學的「小」女聲〉,《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年代女性小說〉,《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范銘如,〈京派•吳爾芙•台灣首航〉,《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13卷1期。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999年9月。
    張瑞芬,〈文學兩「鍾」書-徐鍾珮與鍾梅音散文的再評價〉,《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2002年11月。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文學 ,認同,主體性》,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98。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3年2月。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3。
    陳龍,〈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批評:導言〉,收錄於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2000。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出版社,1983。
    廖炳惠譯,〈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1993年9月。
    齊邦媛,〈閨怨之外 -以實力論台灣女怍家〉,余光中李瑞勝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
    鄭明娳,〈散文意象論〉,《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評論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1996年4月。
    應鳳凰,〈五十代年台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文訊雜誌,1996。
    鍾玲,〈女性主義與台灣女性作家小說〉,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4。
    (三)作家評論
    1、張秀亞
    小民,〈崇高的平凡美--張秀亞及她的作品〉,《石竹花的沈思》,台北:道聲出版社,1981。
    于德蘭編,《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台北:光啟出版社,2002。
    方美芬,〈張秀亞研究資料〉,《文訊月刊》,2001年12月。
    文奇,〈張秀亞的「慈湖謁陵」〉,《湖水•秋燈》,台北:九歌,1979。
    王少雄,〈評張秀亞的「心寄何處」〉,《新知識》,1976年07月。
    王怡之,〈田園女作家張秀亞〉,《婦友》,1959年02月。
    王晉民,〈張秀亞的散文〉,《台灣當代文學史》,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
    王斐宜,〈林林總總與北窗-北窗下讀後感〉,《明道文藝》,1980年03月。
    王令璿,〈北窗下的湖水—訪女作家張秀亞〉。
    王樸,〈永不凋謝的三色堇—為張秀亞拍攝「作家錄影傳記」〉,《聯合報》,2000年12月28、29日。
    丘秀芷,〈重讀「三色堇」〉,《爾雅人》。
    白少帆、王玉斌,〈張秀亞的散文〉,《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司徒衛,〈張秀亞的尋夢草〉,《五十年代文學評論》,台北:成文,1979。
    朱偉明,〈讀「北窗下」〉,《中央日報》,1963年9月5日。
    杜萱,〈現代散文的特質與賞析〉,《國文天地》,1989年01月。
    谷瑞華,〈張秀亞的散文(上)〉,《文壇》,1975年08月。
    谷瑞華,〈張秀亞的散文(中)〉,《文壇》,1975年10月。
    谷瑞華,〈張秀亞的散文(下)〉,《文壇》,1975年11月。
    亞衡,〈訪張秀亞女士談新詩〉,《寫作是藝術》,台北:東大書局,1978年。
    吳慧君,〈張秀亞和她的散文世界〉,《幼獅文藝》,1978年09月。
    周安儀,〈用愛心寫人生的張秀亞〉,《湖水•秋燈》,台北:九歌,1979。
    尚德敏,〈迎向藍天與陽光的苦奈樹-訪張秀亞女士〉,《中華文藝》,1981年12月。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女子弄文誠可喜〉,《聯合報》,1983年。
    林貞羊,〈兩篇不同的遊記「旅遊漫記」「獨行天下」讀後〉,《大華晚報》,1982年4月18日。
    林鍚嘉,〈我最初的散文天空湖上〉,《中央日報》,1988年5月28日。
    林小戀,〈以文藝綴飾人生、使思想成為一首歌-訪女作家張秀亞〉,《人生小景》,台北:水芙蓉,1979。
    林芝,〈我來到澄明的藍湖之畔-張秀亞訪問記〉,《幼獅少年》,1985年10月。
    林淑蘭,〈筆觸輕靈的張秀亞〉,《中央日報》,1979年5月9日。
    林黛嫚,〈北窗之下獨長吟—張秀亞寫作五十年〉,《中央日報》。
    林黛嫚,〈北窗下遠逝的身影 張秀亞紀念專輯—初見以及最後的忘年情誼〉,《中央日報》,2001年7月21日。
    林黛嫚,〈張秀亞不曾放下寫作的筆〉,《中央日報》,1992年10月3日。
    洛夫,〈明月梅花一夢—遙祭秀亞大姐在天之靈〉,《中央日報》,2001年7月21日。
    施修蓉,〈曲折•委婉•豐盈-張秀亞《杏黃月》賞析〉,《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4期。
    祁志凱,〈訪問天資高曠的女作家張秀亞〉,《白鴿•紫丁花》,台北:九歌,1981年。
    金劍,〈論愛琳的日記〉,《婦友》,1959年10月。
    封德屏,〈以文字水墨畫的藝術家-訪作家張秀亞〉,《幼獅文藝》,1978年09月。
    封德屏,〈東西交會,古今融合--張秀亞散文論〉,《當代台灣散文文學研討會》,1997年03月。
    重提,〈張秀亞的「書房一角」〉,《婦友》,1985年10月。
    高大鵬,〈悼張秀亞談美文〉,《青年日報》,2001年11月15日。
    夏沙琳,〈夜讀張秀亞的「曼陀羅」〉,《青年戰士報》,1976年5月19日。
    夏祖麗,〈張秀亞在享受人生〉,《她們的世界》,台北:純文學,1981年。
    倪金華,〈淒清妍婉,典雅動人-張秀亞散文創作論〉,《華橋大學學報》,1999第3期。
    秦貴修,〈北窗下〉,《翰海觀潮》,台北:文建會,1997。
    秦嶽,〈沙粒晶瑩世界新-評介張秀亞的《北窗下》〉,《書香處處聞》,1999年06月。
    張康,〈我讀凡妮的手冊〉,《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書局,1984。
    張國立,〈張秀亞的五十年文學夢〉,《中華日報》,1986年5月14日。
    孫如陵,〈張大作家,慢慢走!〉,《中央日報》,2001年7月2日。
    莊秀美,〈返景入深林—訪女作家張秀亞女士〉,《大華晚報》,1985年8月19日。
    陳紀瀅,〈讀「三色堇」後記〉,《三色堇》,台北:爾雅出版社,1952年。
    陳宗敏,〈「牧羊女」欣賞〉,《中華日報》,1974年6月10日。
    陳幸蕙,〈北窗下的一枝彩筆—張秀亞女士訪問記〉,《中華日報》,1983年10月10日。
    陳玲珍,〈文壇一株碧樹—張秀亞女士訪問記〉,《秋實》,1981年11月。
    野渡,〈純散文的藝術—欣賞「靈泉」〉,《中華日報》,1979年2月15日。
    黃秋芳,〈激流與風景交奏出來的河唱-張秀亞女士心姓中的柔與韌〉,《文訊》,1988年10月。
    覃玫,〈漫論張秀亞散文「詩化」的藝術〉,《山西青年學報》,第12卷第3期。
    喻麗清,〈北窗下的牧羊女〉,《中央日報》,1989年12月7日。
    劉登翰等編,〈梁實秋、張秀亞與50年代的散文創作〉,《台灣文學史(下)》,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瘂弦,〈把文學的種子播在臺灣的土地上〉,《文訊月刊》,2001年12月。
    樸月,〈此情已自成追憶--悼念張秀亞阿姨〉,《文訊月刊》,2001年8月。
    藹如,〈抒情小品的創作技巧—談「湖水•秋燈」〉,《台灣新生報》,1979年9月8日。
    蕭蕭,〈轉與化--寫張秀亞老師〉,《風範--文壇新輩素描》,台北:正中書局),1996。
    歸人,〈評介北窗下〉,《婦友》,1962年12月。
    歸人,〈湖上〉,《婦友》,1957年7月。
    歸人,〈凡妮的手冊〉,《中央日報》,1955年4月13、20日。
    羅傳輝,〈我讀「牧羊女」〉,《文壇》,1974年03月。
    鐘麗慧,〈懷念奠基者─「五項全能」張秀亞〉,《文藝月刊》,1984年06月。
    鐘麗慧,〈學貫中西-張秀亞〉,《織錦的手》,1987年01月。
    2、艾雯
    王琰如,〈永遠的青春篇〉,《文學時代》,1983年01月。
    王琰如,〈重逢的喜悅,艾雯與我〉,《青年日報》,1995年6月21日。
    王家鳳,〈當代女作家—不讓古人專美於前〉,《光華》,1984年3月。
    王瑞蘅,〈艾雯喜純樸寧靜〉,《文化一周》,1970年03月01日。
    王晉民,〈艾雯〉,《台灣文學家辭典》,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司徒衛,〈十部散文評介〉,《幼獅文藝》,1956。
    平陵,〈散文的藝術-兼評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08月02日。
    朱文穎,〈淡在喜中 蘇州見艾雯〉,《蘇州日報》,2000年5月17日。
    宋瑞,〈我讀「綴網集」〉,《文訊》,1986年08月。
    李沙,〈不落葉的樹〉,《爾雅人》,1988年9月。
    沈謙,〈我見青山多嫵媚-讀艾雯「萬物皆有情」〉,《幼獅少年》,1985年05月。
    沈謙,〈前輩風範與青春活力〉,《自立晚報》,1984年02月10日。
    季薇,〈可敬讀書人--艾雯的不沈的小舟〉,《婦友》,1978年。
    宗蕙,〈愛與美的使者—艾雯〉,《北京文化月刊》,1999年6月。
    亞敏,〈青春篇〉,《輰流》,5卷1期。
    林芝,〈艾雯的心靈之旅〉,《幼獅少年》,1985年05月。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聯合報》,1983年12月09日。
    林麗如,〈作家母親,畫家女兒--艾雯陪伴女兒在藝術空間成長〉,《文訊》,1996。
    林慧娥,〈盒子裡的寶貝 艾雯和她的火柴盒〉,《文心藝坊》。
    金劍,〈哲理的領悟•真理的顯示-艾雯著「綴網集」評介〉,《大眾報》,1986年05月23日。
    長樂,〈簡介文藝果實的收穫者〉,《新文藝》,1965年06月。
    勉餘,〈簡介艾雯〉,《筆匯》,1958。
    洪慧,〈我訪問今年文學獎得主—艾雯女士〉,《正廣月刊》,1965年6月。
    重提,〈不沈的小舟〉,《婦友》,1984年05月。
    許淑美,〈淡在喜中-訪作家艾雯女士〉,《國文天地》,1990年6月。
    唐潤鈿,〈分享形影之美〉,《國語日報》,1986年05月27日。
    莎雅,〈倚風樓書簡〉,《時報周刊》,1984年09月。
    唐潤鈿,〈努才永不會「遲暮」〉,《爾雅人》,1988年05月。
    祝兆平,〈懷鄉草—遙記台灣女作家艾雯〉,《莫愁》,1990年9月。
    祝兆平,〈最愛是蘇州艾雯故鄉尋夢記〉,《文匯報》,1991年8月20日。
    高惠琳,〈艾雯:細細勾勒草木形姿〉,《文訊》,2003年3月。
    孫旗,〈讀「青春篇」後〉,《新文藝》,第1卷第4期。
    徐存,〈夢的養份-介紹艾雯「曇花開的晚上」〉,《文壇》,26期。
    涂靜怡,〈閃耀華彩的珍珠-讀「綴網集」〉,《青年日報》,1986年08月15日。
    郭風,〈艾雯談散文寫作〉,《中國一周》,1965年06月。
    郭妙,〈賦予自己燦爛生命的艾雯〉,《台灣日報》,1990年9月6日。
    馮憑,〈艾雯〉,《天視》,1957。
    琰如,〈我所知道的艾雯〉,《暢流》,1951。
    張秀亞,〈生活在散文裡的艾雯,艾雯其人其事〉,《文學時代》,1983年01月。
    張雪茵,〈永遠青春的--艾雯怎樣寫散文〉,《青年戰士報》,1975年11月01、02日。
    陳玲珍,〈最愛是蘇州-艾雯女士訪問記〉,《文學時代》,1983年01月。
    陳朝棟,〈曇花開的晚上-推介艾雯所著的散文集〉,《青年戰士報》,1974年11月01日。
    楊保嬌,〈花卉伴童心—艾雯的永恆青春〉,《台灣日報》,1989年11月13日。
    葛賢寧,〈評介「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06月29日。
    詹悟,〈不沈的舟〉,《中央日報》,1983年01月05日。
    綠琴,〈寧靜溫文的艾雯〉,《婦友》,1960年09月。
    糜文開,〈值得大家注意的一個創作問題〉,《暢流》,1955年04月。
    鍾怡雯,〈一條不寂寞的路--艾雯自一切事物中發現真與美〉,《國文天地》,1996年04月。
    歸人,〈讀「曇花開的晚上」〉,《婦友》,1963年04月。
    歸人,〈生活小品〉,《暢流》,13卷2期。
    羅禾,〈文藝長廊-艾雯〉,《幼獅文藝》,1979年12月。
    羅雲家,〈評「曇花開的晚上」〉,《中國晚報》,1962年07月18日。
    鐘麗慧,〈永遠的「青春篇」-艾雯〉,《文藝月刊》,1985年02月。
    〈艾雯的散文集及其內容〉,《文壇》,1965年06月。
    劉叔慧,〈生活的藝術家--訪艾雯女士〉,《文訊》,1994。
    劉枋,〈姑蘇女嬌娘—記艾雯〉,《快樂家庭》,1981年9月。
    劉心皇,〈青春永在〉,《新生報》,1951年7月25日。
    露莎,〈性靈的昇華〉,《大華晚報》,1986年6月27日。
    三、學位論文
    王怡文,《三○年代京派作家之研究》,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藉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朱嘉雯,《亂離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師大:國文所,2002。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
    傅怡禎,《五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
    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中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灣師大:國文所,199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0912004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12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04101.pdf32KbAdobe PDF21299View/Open
    12004102.pdf29KbAdobe PDF21430View/Open
    12004103.pdf95KbAdobe PDF21341View/Open
    12004104.pdf410KbAdobe PDF22214View/Open
    12004105.pdf438KbAdobe PDF22817View/Open
    12004106.pdf683KbAdobe PDF27706View/Open
    12004107.pdf599KbAdobe PDF24216View/Open
    12004108.pdf273KbAdobe PDF24486View/Open
    12004109.pdf168KbAdobe PDF21712View/Open
    12004110.pdf192KbAdobe PDF22304View/Open
    12004111.pdf202KbAdobe PDF2188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