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先後順序) 刁曼蓬,金融監理顛簸上路,天下雜誌,第31期,2005.9.15。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2001年12月初版。 王文宇、余雪明,銀行跨業經營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民國89年11月。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2003年10月,初版第2刷。 王志誠,論關係企業之立法與課題,證交資料第445期,民國88年5月。 方嘉麟,關係企業專章管制控制力濫用之法律問題(一)-自我國傳統監控模式論專章設計之架構與缺憾,政大法學評第63期。 石人仁,金融監理新制下之金融機構整併,建華金融季刊第29期,94年6月。 朱兆全,投資控股公司上市之可行性及必要性,1998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研討會。 李儀坤,日本控股公司相關法律與實務,國家主要經貿政策分析月刊,89年7月號。 李智仁,談金融監理制度未來所面臨之幾點挑戰,今日合庫,94年4月。 邱金蘭,金融控股公司持股將實質認定,經濟日報第1版,民國89年11月27日。 邱錦添,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關係之分析,全國律師,94年9月。 沈中華,邁向綜合銀行之路,台北銀行月刊,第28卷,第4期。 李存修,王文宇,柯承恩,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服務業跨業經營之法制,寶來金融創新季刊第15期,民國90年4月1日。 余雪明,新修正公司法解析-董事及董事會,2002年3月2版第1刷。 林俊銘,金融機構跨業併購法制建構及芻議-以商業銀行跨業併購為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林維義,金融控股公司監理機制之探討,存款保險資訊季刊,92年3月。 吳元曜,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第61期,2004.8,專題講座。 姜志俊,大陸新公司法有關章程的特別規定,台商張老師月刊,2006年4月第94期。 郭土木,結構式商品之法律問題探討,台灣本土法學,2004.9。 許紋瑛,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建構-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陳峰富,金融機構對關係企業違法融資之案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93年8月。 陳太齡,金融控股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陳勸仁,金控法-公司制綜合銀制宜並行,經濟日報,89年12月。 曾國烈,跨國性銀行與綜合性銀行之監督管理與倒閉之處理,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編印,84年5月初版。 曾國烈等十人,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銀行監理問題探討:美、日經驗對我國之啟示,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編印,85年5月初版。 張國銘,淺談金融集團之監督與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1卷第1期,86年9月。 張家溢,目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彭金隆,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2004年9月初版。 彭金隆,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之投資與被投資事業管理,台灣金融財務季到,4輯1期,2003年。 趙德樞,日本、大陸與我國之法人格否認理論與一人公司關係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創刊號。 趙梅君,科技企業與法律-美國子公司的行為台灣母公司要負責(下) ,經濟日報A13,2006年11月6日。 管玲,企業購併與控制,壢商學報,第5期,86年5月。 劉連煜,台灣之金融改革與競爭法上議題,月旦民商法第2期。 劉連煜,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監察人之重大變革-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證券櫃檯月刊,第116期。 劉紹樑,強化企業併購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1。 戴銘昇,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光與影(上),法令月刊,第55卷第5期。 中信金控介入兆豐金案,前財務長張明田遭聲押,東森新聞報,95年10月17日。 中信金控,金管會還沒上完的課,刁曼蓬,天下雜誌第354期,2006.8.30。 金控關係人交易 門檻放寬,自由時報,2005.7.22。 最後一次財富重分配:誰來監理金控巨獸,天下雜誌第331期,2005.9.15。 藉子公司籌錢,條件放寬,經濟日報,94年6月3日。 英文文獻 1.Anthony Saunders , Ingo Walter,“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The Nature of Universal Ban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4,New York,p.84. 2.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SEC. 2. (a)(1) Except as provided in paragraph (5) of this subsection, "bank holding company" means any company which has control over any bank or over any company that is or becomes a bank holding company by virtue of this Act. 3.Cassandra Jones Harvard, Back to the Parent: Holding Company Liability for Subsidiary Banks Discussion of the Net Worth Maintenance Agreement, the Source of Strength Doctrine , and the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Provision, 16 Cardozo L, Rev. 2353, 2368-2369(1995). 4.Childs, William Herbert,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thaca, New York , Cornell Univ. press, 1949. 5.Covington & Burling,,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Summary,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1999, pp6-8. 6.Eric C. Sibbitt, A Brave New World for M&A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Janpan, BigBang 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the New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Combintion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19 U. PA J int Econ. 1965, p1003. 7.See Generally Howell Jackson,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the Law (Peter Newman ed.) (1998). 8.Jesse H, Choper & Melvin A Eisenborg, Corporations, 1989 Ed..at 5-8. 9.Jonathan Brown, The Separation of Banking and Commerc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C.Washington, DC., available at http://pnbcc.essential.org/sbc.html,visited on April 25 2007. 10.Melvin Aron Eisenberg, Mega subsidiaries: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Structure on Corporate Control, 84 Harvard Law Review, 1971, p1578. 11.R. Lineman, Beteilgungs-und Finanzierungsgesellschafyen, Jena , 1931, p105. 12.Robert W. Hamilton ,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in a nutshell,Four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1996, p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