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420/145447 (79%)
Visitors : 53253521      Online Users : 6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901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10


    Title: 金融控股公司法下關係人交易之研究
    Authors: 張晴玲
    Contributors: 劉連煜
    張晴玲
    Keywords: 金融控股公司
    關係人交易
    穿越投票原則
    揭開公司面紗原則
    實質董事
    金融監理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0-04-24 16:29:28 (UTC+8)
    Abstract: 採用金融控股公司方式合併數家金融機構是近年來金融改革採取之方式,但也因此產生了相關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金融控股公司法對於控股公司型態下關係人交易之規範是否妥適?是否能遏止非常規交易之發生?有無值得檢討改進之處。本篇論文從金融機構跨業經營可能的型態談起,討論各種型態的模式,及其可能有的優缺點,再說明何以會採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作為金融業跨業經營之模式。
    另外討論金融控股公司法下,金融控股公司與子公司的資金流動類型與控管機制,並針對其中平行資金交易下控管機制的缺失作深入的討論,進而闡述現行法可能有的缺失,如列舉規定、董事會監控機制能否發揮功用、交易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同類對象之認定標準及是否需排除無銀行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等。以及對現行法的建議。並探討相關法律在關係人交易的部分應採取的配套修正,以免疊床架屋。
    本論文並以95年發生中信金插旗兆豐金為案例加以分析,探討實務上對關係人的認定標準。亦針對金融監理的部分作討論,現行的金融監理是否能有效防止或發現複雜金融交易下非常規交易之發生?最後以美國法和日本法為例,研究其對關係人交易之規範,並對前述討論作出結論。
    "第一章  緒論4
    第一節 問題意識4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本文結構7
    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法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構8
    第一節 金融機構跨業經營的模式選擇9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的型態25
    第三節 我國金控法下金控公司的制度設計30
    第三章  金控公司與子公司的資金流動類型與控管機制41
    第一節 順流資金交易43
    第一項 資金流動類型43
    第二項 控管機制44
    第二節 逆流資金交易50
    第一項 資金流動類型50
    第二項 控管機制53
    第三節 平行資金交易58
    第一項 資金流動類型58
    第二項 控管機制59
    第四章  平行資金交易下控管機制的缺失68
    第一節 現行法規定之缺失68
    第一項 列舉規定68
    第二項 董事會監控機制能否發揮功用69
    第三項 交易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同類對象之認定標準69
    第四項 是否需排除無銀行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70
    第二節 現行法規定之建議71
    第一項   穿越投票原則71
    第二項   認定標準的明確化74
    第五章  關係人交易的配套措施-相關法規的修正76
    第一節  公司法關於實質董事及揭開公司面紗原則之引入77
    第二節  銀行法關於關係人授信、交易規範之加強83
    第三節  證券交易法關於證券業跨業經營限制之放寬85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中信金控插旗兆豐金控為例87
    第一節 事件流程87
    第二節 案例分析90
    第七章  金融監理-關係人交易部份97
    第八章  比較法上的探討-關於金融跨業經營關係人交易104
    第一節  美國法104
    第二節  日本法116
    第九章  結論124
    "
    Reference: 中文文獻(依姓氏筆畫先後順序)
    刁曼蓬,金融監理顛簸上路,天下雜誌,第31期,2005.9.15。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2001年12月初版。
    王文宇、余雪明,銀行跨業經營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報告,民國89年11月。
    王文宇,控股公司與金融控股公司法,2003年10月,初版第2刷。
    王志誠,論關係企業之立法與課題,證交資料第445期,民國88年5月。
    方嘉麟,關係企業專章管制控制力濫用之法律問題(一)-自我國傳統監控模式論專章設計之架構與缺憾,政大法學評第63期。
    石人仁,金融監理新制下之金融機構整併,建華金融季刊第29期,94年6月。
    朱兆全,投資控股公司上市之可行性及必要性,1998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研討會。
    李儀坤,日本控股公司相關法律與實務,國家主要經貿政策分析月刊,89年7月號。
    李智仁,談金融監理制度未來所面臨之幾點挑戰,今日合庫,94年4月。
    邱金蘭,金融控股公司持股將實質認定,經濟日報第1版,民國89年11月27日。
    邱錦添,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關係之分析,全國律師,94年9月。
    沈中華,邁向綜合銀行之路,台北銀行月刊,第28卷,第4期。
    李存修,王文宇,柯承恩,金融控股公司法-金融服務業跨業經營之法制,寶來金融創新季刊第15期,民國90年4月1日。
    余雪明,新修正公司法解析-董事及董事會,2002年3月2版第1刷。
    林俊銘,金融機構跨業併購法制建構及芻議-以商業銀行跨業併購為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林維義,金融控股公司監理機制之探討,存款保險資訊季刊,92年3月。
    吳元曜,對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第61期,2004.8,專題講座。
    姜志俊,大陸新公司法有關章程的特別規定,台商張老師月刊,2006年4月第94期。
    郭土木,結構式商品之法律問題探討,台灣本土法學,2004.9。
    許紋瑛,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建構-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1月。
    陳峰富,金融機構對關係企業違法融資之案例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93年8月。
    陳太齡,金融控股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陳勸仁,金控法-公司制綜合銀制宜並行,經濟日報,89年12月。
    曾國烈,跨國性銀行與綜合性銀行之監督管理與倒閉之處理,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編印,84年5月初版。
    曾國烈等十人,金融自由化所衍生之銀行監理問題探討:美、日經驗對我國之啟示,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編印,85年5月初版。
    張國銘,淺談金融集團之監督與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1卷第1期,86年9月。
    張家溢,目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彭金隆,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2004年9月初版。
    彭金隆,論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之投資與被投資事業管理,台灣金融財務季到,4輯1期,2003年。
    趙德樞,日本、大陸與我國之法人格否認理論與一人公司關係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創刊號。 
    趙梅君,科技企業與法律-美國子公司的行為台灣母公司要負責(下) ,經濟日報A13,2006年11月6日。
    管玲,企業購併與控制,壢商學報,第5期,86年5月。
    劉連煜,台灣之金融改革與競爭法上議題,月旦民商法第2期。
    劉連煜,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監察人之重大變革-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證券櫃檯月刊,第116期。
    劉紹樑,強化企業併購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1。
    戴銘昇,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光與影(上),法令月刊,第55卷第5期。
    中信金控介入兆豐金案,前財務長張明田遭聲押,東森新聞報,95年10月17日。
    中信金控,金管會還沒上完的課,刁曼蓬,天下雜誌第354期,2006.8.30。
    金控關係人交易 門檻放寬,自由時報,2005.7.22。
    最後一次財富重分配:誰來監理金控巨獸,天下雜誌第331期,2005.9.15。
    藉子公司籌錢,條件放寬,經濟日報,94年6月3日。
    英文文獻
    1.Anthony Saunders , Ingo Walter,“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The Nature of Universal Ban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4,New York,p.84.
    2.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SEC. 2. (a)(1) Except as provided in paragraph (5) of this subsection, "bank holding company" means any company which has control over any bank or over any company that is or becomes a bank holding company by virtue of this Act.
    3.Cassandra Jones Harvard, Back to the Parent: Holding Company Liability for Subsidiary Banks Discussion of the Net Worth Maintenance Agreement, the Source of Strength Doctrine , and the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Provision, 16 Cardozo L, Rev. 2353, 2368-2369(1995).
    4.Childs, William Herbert,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thaca, New York , Cornell Univ. press, 1949.
    5.Covington & Burling,,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The Gramm-Leach-Bliley Act Summary, 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1999, pp6-8.
    6.Eric C. Sibbitt, A Brave New World for M&A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Janpan, BigBang Financial Deregulation and the New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Combintion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19 U. PA J int Econ. 1965, p1003.
    7.See Generally Howell Jackson,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and the Law (Peter Newman ed.) (1998).
    8.Jesse H, Choper & Melvin A Eisenborg, Corporations, 1989 Ed..at 5-8.
    9.Jonathan Brown, The Separation of Banking and Commerc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C.Washington, DC., available at http://pnbcc.essential.org/sbc.html,visited on April 25 2007.
    10.Melvin Aron Eisenberg, Mega subsidiaries: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Structure on Corporate Control, 84 Harvard Law Review, 1971, p1578.
    11.R. Lineman, Beteilgungs-und Finanzierungsgesellschafyen,
    Jena , 1931, p105.
    12.Robert W. Hamilton ,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in a nutshell,Fourth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1996, p57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92651043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65104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