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書籍及政府出版品 E.Bodenheimer(博登海默著/結構群譯), (1990年10月).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 K.Larenz著/陳愛娥譯 (1996年). 法學方法論. 臺北. H.Maurer著/高家偉譯, (2002年9月初版). 行政法學總論. 臺北,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I. Mcleod著/楊智傑譯, (2005年1月). 法理論的基礎(Legal Theory). 中國租稅硏究會編纂 (2001年). 中華民國稅務通鑑九十年版, 稅旬文化總經銷 王建煊 (2004年8月). 租稅法. 臺北. 司法院秘書處 (1989). 司法院解釋彙編第一冊. 臺北. 司法院秘書處 (1989). 司法院解釋彙編第三冊. 臺北. 行政法院 (2000年). 行政法院判例要旨彙編. 臺北. 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編輯 (2005年12月). 行政機關法制作業實務 吳庚 (2008年2月;增訂十版).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 臺北. 吳庚 (2005年3版). 行政爭訟法論. 臺北. 吳庚 (2004年). 憲法的解釋與適用. 臺北. 吳昆城 (1997). 公法上信賴保護原則初探.《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 城仲模主編. 臺北: 頁235以下. 吳金柱 (2002年第15版). 租稅法要論. 臺北. 呂潮澤 (2006年8月). 「刑法修正前後新舊法之比較適用」修訂版. 《刑法修正後之適用問題》. 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十二). 臺北, 最高法院: 頁181以下. 李金桐 (1997年2月四版). 財政學. 臺北. 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林合民、陳春生、陳愛娥、黃啟禎 (2006年第3版).行政法入門. 臺北. 李惠宗 (2007年第3版). 行政法要義. 臺北. 李震山 (2008年5月第7版). 行政法導論. 臺北. 林山田 (2002年). 刑法通論. 臺北. 林三欽 (2006). 行政裁罰條款變更時之法適用問題-行政罰法第五條「從新從輕原則」規定之評析,《義薄雲天.誠貫金石 論權利保護之理論與實踐 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曾華松大法官古稀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 臺北. 林三欽 (2006年12月). 論行政訴訟之判斷基準時-兼評最高行政法院94年判字第588號判決.《2005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 湯德宗、劉淑範主編. 臺北, 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籌備處. 林三欽 (2008年2月). 法令變遷、信賴保護與法令溯及適用. 臺北. 林石猛 (2003年11月). 關稅行政訴訟之研究. 臺北, 司法院. 林明鏘 (2003). 行政規則變動與信賴保護原則-兼評最高行政法院判字第1842號判決與大法官釋字第525號解釋. 《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 葛克昌、林明鏘主編: 頁587以下. 林清和 (2004年2月增訂版). 通關實務與法規. 臺北, 臺灣東華書局. 林進富 (2002年增訂2版). 租稅法新論. 臺北. 林錫堯 (2006年第3版). 行政法要義. 臺北. 法治斌/董保城著 (2001年). 中華民國憲法 法治斌/董保城著 (2006年3月三版). 憲法新論. 金子宏/蔡宗羲譯 (1985年3月). 租稅法. 台北 城仲模 (1994年初版).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一). 臺北. 城仲模 (1999年3月再版).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 臺北. 柯耀程 (2005年11月). 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 臺北. 柯耀程 (2006年8月). 刑法修正前後新舊法之比較適用. 《刑法修正後之適用問題》. 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 臺北, 最高法院: 頁207以下. 范文清 (1997年7月). 試論個案正義原則.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 城仲模主編. 翁岳生、廖義男、許宗力、林子儀、葉俊榮、許志雄 (1992年11月). 現行法與行政程序法草案配合之研究-交通運輸、環保、地政、大眾傳播及稅捐行政程序規定之分析與檢討. 委託單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臺北, 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2005年). 所得稅法令彙編. 臺北.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2005年). 遺產及贈與稅法令彙編. 臺北. 財政部稅制委員會 (2007年). 稅捐稽徵法令彙編. 臺北. 馬漢寶, (2006年). 法律哲理與制度(公法理論). 馬漢寶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臺北. 張自強、郭介恆 (2002年初版). 訴願法釋義與實務. 臺北. 張松 (1966年8月初版). 租稅法概論. 臺北, 志成出版社. 張昌邦 (1991年修訂版). 稅捐稽徵法. 臺北. 康炎村 (1987年初版). 租稅法原理. 臺北. 張則堯 (1980年再增訂版). 現行稅法概要. 臺北. 張進德 (1996年10月初版). 租稅法:理論與實務. 臺北. 許宗力 (2003年6月2日). 行政法規變更涉及的新舊法適用問題.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暨研究所. 許宗力 (1992年4月). 論法律保留原則. 《法與國家權力》. 許宗力 (1999年10月). 行政命令授權明確性問題研究. 《法與國家權力》. 陳敏 (1999年4月). 對公行政所為之行政處分及其爭訟與執行. 1998年海峽兩岸行政法學術研討會實錄.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 頁408-435. 陳敏 (2004年11月四版). 行政法總論. 臺北. 陳敏 (2005年). 憲法解釋對稅捐法制發展之影響-租稅法定與實質課稅. 司法院大法官94年度學術研討會-憲法解釋與法制發展. 臺北. 陳敏譯 (1985年3月). 德國租稅通則 原書:Abgabenordnung `77. 臺北, 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陳清秀 (1991年). 稅務訴訟之訴訟標的. 臺北. 陳清秀 (1996年第3版). 稅法之基本原理. 臺北. 陳清秀 (2000年7月二版).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法2000. 翁岳生編. 臺北: 頁97-144. 陳清秀 (2000年7月二版). 依法行政與法律的適用. 行政法2000. 翁岳生編. 臺北: 頁145-222. 陳清秀 (2004年9月3版). 稅法總論. 臺北. 陳愛娥 (2001年11月). 法治國原則的開放性及其意義核心-法治國內涵的矛盾與其解決的嘗試.《當代基礎法學理論 林文雄教授祝壽論文集》,林文雄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 頁169-203. 陳慈陽 (2005年第2版). 行政法總論–基本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 臺北. 陳新民 (2000年8月). 法治國家理念的靈魂-論法律溯及既往的概念、界限與過渡條款問題.《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二輯》. 陳新民 (2001年初版). 第二篇:國家的法治主義-英國的「法治」與德國法治國之概念比較,頁39以下. 《法治國家論》.臺北. 陳新民 (2005年修訂8版). 行政法學總論. 臺北. 曾昭愷 (1994年8月). 由法安定性論公法上情事變更.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 城仲模主編. 黃俊杰 (2000年). 中山科學研究院稅法問題之憲法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頁320以下. 黃俊杰 (2003年3月). 信賴保護與稅捐規劃-行政法院88判字第4354號判決評釋. 《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 葛克昌、林明鏘主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頁305-386. 黃茂榮 (1991年). 稅捐法定主義與稅捐工具. 《稅捐法論衡》. 台北: 頁21以下. 黃茂榮 (2002年5月). 稅捐的構成要件. 稅法總論(第一冊): 頁259-293. 黃茂榮 (2002年5月初版).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規定的溯及效力. 《稅法總論(第一冊)》: 頁246以下. 黃茂榮 (2002年5月初版). 稅捐之概念及其種類 《稅法總論(第一冊)》. 臺北: 頁1以下. 黃茂榮 (2002年5月初版). 論法源. 《稅法總論(第一冊)》. 臺北: 頁107以下. 黃茂榮 (2003年3月).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之規定的溯及效力. 《行政法實務與理論》. 葛克昌、林明鏘主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頁409-465. 黃茂榮 (2005年初版). 稅法總論(第二冊). 臺北. 葛克昌 (1993年增訂版). 解釋函令與財稅行政. 《所得稅與憲法》: 頁204以下. 葛克昌 (2005年9月二版). 公法對私法關係之承接與調整. 《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 臺北, 元照出版. 葛克昌 (2005年9月二版). 租稅規避與法學方法-稅法、民法與憲法. 《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臺北, 元照出版. 董保城 (2000年6月). 本土化「職權命令」法理建構之嘗試. 「職權命令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台灣本土法學. 第11期: 頁93以下. 葉俊榮 (2000年7月二版). 行政命令. 《行政法2000(上冊)》. 翁岳生編. 詹森林 (2003年4月). 民法債編修正條文溯及既往規定之實務問題. 《民事法理與判決硏究(二)》. 臺北. 蔡志方 (1997年增訂再版). 行政法三十六講. 臺南. 蔡宗珍 (2004年). 憲法增修條文何時生效? 《憲法與國家》. 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 (2006年第3版). 行政程序法實用. 臺北. 鄭玉波 (1980年6月三版). 稅法之最高理念與稅法之解釋及適用. 《民商法問題硏究(一)》: 頁553以下.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 (2001年3月). 法學緒論. 臺北. 顏慶章 (1994年初版). 租稅法. 臺北. 二、學位論文 沈明德 (2006年). 論法律溯及適用與信賴保護原則. 法律硏究所 國防大學 碩士論文. 林合民(1985年6月). 公法上之信賴保護原則. 法律學研究所. 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林明誼 (2001年). 租稅公平原則對租稅立法的限制. 法學學系, 國立台北大學. 碩士論文. 林鳳珠 (1985年7月). 稅捐法定主義在現行稅法之實踐. 法律研究所.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碩士論文. 洪培根 (1992年). 從公法學之觀點論法律不溯及既往之原則. 法律研究所. 臺北, 中興大學(現臺北大學). 碩士論文. 張珮琦 (2005年). 論信賴保護原則與行政函釋的溯及適用. 法律研究所. 臺北, 東吳大學. 碩士論文. 莊國榮 (1985年). 稅捐法上行政規則之研究. 法律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許慶源 (2005年). 法規變動下信賴保護原則適用問題之研究-以土石採取法為中心. 法律研究所. 臺北, 私立東吳大學. 碩士論文. 陳敏絹 (1999年6月). 稅法上解釋函令之研究-以適用稅捐法規之函令為中心. 財經法律學系, 私立中原大學. 碩士論文. 陳清秀 (1986). 稅捐法上法律關係論. 法律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 碩士論文. 陳雍之 (1991年). 法律之溯及效力-從德國判例及學說論法律變更時人民權益之保護. 法律研究所. 臺北, 臺灣大學. 碩士論文. 曾昭愷 (1995年). 德國行政法上情事變更理論–以行政契約、行政處分為中心. 法律研究所. 臺北, 臺北大學. 碩士論文. 黃秀蘭 (1985年7月). 稅捐客體之研究. 法律研究所.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碩士論文. 黃宗正 (1980年). 「租稅債務」法律關係之研究. 法律研究所, 國立政治大學. 碩士論文: 309. 楊志文 (2003年). 論稅法施行細則之司法審查─以稅捐法定主義為核心. 法律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 碩士: 264. 楊茂山 (1981年). 租稅債權債務法律關係之研究. 法律研究所, 文化大學. 碩士論文. 楊得君 (1996年6月). 論稅捐債務之成立、確定與清償. 法律學研究所.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 碩士論文. 鄧德倩 (1997年). 論租稅行政之程序保障 - 以租稅確定程序為中心. 法律學研究所, 國立中興大學. 碩士論文. 三、期刊專論 江敏雄 (1999年5月20日). "談租稅法溯及既往課稅原則之適用--兼論租稅制度的公平性問題." 稅務 1715: 頁18-21 吳光陸 (2000年10月). "民事訴訟法上訴第三審金額修正之溯及既往." 月旦法學雜誌 No.65: 14-15. 吳明軒 (1988.07). "試論民法關於時之效力." 法令月刊 39卷7期: 頁5-7. 吳從周 (2004年2月). "論民法第一條之「法理」-最高法院相關民事判決判例綜合整理分析." 東吳法律學報 15:2: 頁1-104. 吳從周 (2007年6月). "人事保證期間規定溯及適用之實務難題--法官應該比法律聰明?." 月旦法學教室 No.56: 頁 37-48. 吳從周 (2007年8月). "詐害特定債權時撤銷權行使是否溯及適用之實務難題兼論判例之「不再援用」與「廢止」." 月旦法學教室 No.58: 頁 44-53. 李建良 (2000年6月). "「裁罰性處分」、行政處分之廢止與法律保留原則–簡析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一二號解釋." 台灣本土法學. 李建良 (2000年12月). "行政處分的更正與撤銷." 月旦法學雜誌. 李建良 (2002年6月). "論行政法上之意思表示." 台北大學法學論叢. 李建良 (2001年7月). "法律的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 台灣本土法學 24期(2001年7月). 林三欽 (2001年11月). "論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思考層次與考量因素的探索." 台灣本土法學. 林三欽 (2003年3月). "教師升等案–解釋函令之拘束力及其變更後之適用問題." 台灣本土法學. 林三欽 (2004年8月). "行政法令變遷與信賴保護--論行政機關處理新舊法秩序交替問題之原則 " 東吳法律學報 16卷1期. 林三欽 (2005年5月). "廢止土石採取許可證之損失補償." 月旦法學教室. 林三欽 (2005年12月). "簡評大法官釋字第六○五號解釋--法令溯及適用之疑義 "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林三欽譯C.Starck著 (1997年7月). "公法上之法學比較." 臺大法學論叢. 林合民 (1986年1月). "公法上信賴保護原則之研究." 憲政時代 第11卷第3期: 頁60以下. 林合民 (1986年4月). "論法律及命令之溯及效力與信賴保護原則." 憲政時代 第11卷第4期: 頁46以下. 林秀雄 (2000年8月). "民法第一0一七條溯及適用之意義--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臺上字第二八一六號判決評釋 "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林秀雄 (2002年1月). "剩餘財產之分配與不真正溯及-最高行政法院90年度判字第671號判決評釋." 台灣本土法學 第30期: 頁61以下. 林明鏘 (2000年6月). "信賴保護與程序保障." 台灣本土法學 第11期: 頁138以下. 林金榮 (2002年10月). "試論行政程序法在個別行政領域中之適用–以租稅行政之適用為例." 律師雜誌. 林昱梅 (2007年3月). "地價稅之回溯補徵與信賴保護原則." 月旦法學教室 No.53: 頁碼 : 26-27. 林清祥 (2003年). "淺談行政法規時的效力-兼解析最高行政法院91 年4 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 司法週刊 第1120 期: 第2、3 版. 林誠二 (2006年7月). "買賣不破租貸原則限制規定之溯及力問題."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No.84: 頁碼 : 127-140. 法治斌 (2000年6月). "職權命令與司法審查." 台灣本土法學 第11期: 頁100以下. 柯格鐘 (2006年12月). "稅法之解釋函令的效力--以稅捐實務上娼妓所得不予課稅為例." 成大法學 12期: 頁61-93. 洪東煒 (1997年8月10日). "論信賴保護原則在稅捐稽徵實務上之應用." 稅務旬刊 1687: 頁7-8. 洪家殷 (2001年10月). "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25號評析." 台灣本土法學 第27期: 頁45以下. 洪家殷 (2003年6月). "違反秩序行為之態樣及法規之溯及適用." 台灣本土法學. 范清銘 (1996年4月). "論違憲解釋的「時之效力」." 法學叢刊 第162期: 頁89-106. 張文郁 (2003 年). "限時法和法律之溯及既往." 台灣本土法學 第46 期: 頁155-160. 張文郁 (2005年6月). "於稅務爭訟案件,原處分被撤銷後,原處分機關得否不為行政處分而直接做出復查決定." 全國律師. 張劍寒 (1975年5月). "論法規之公布、施行與適用." 法律評論 第41卷第5期. 莊柏毅 (2007年5月). "析論課稅處分之「更正」與「變更」." 財稅研究. 許宗力 (1990年6月). "行政命令授權明確性問題之硏究 " 臺大法學論叢 第十九卷第二期: 頁51-90. 陳春生 (2003年6月). "行政法規解釋適用之漏洞填補." 月旦法學教室 第8 期: 頁21-21. 陳敏 (1981年12月). "憲法之租稅概念及其課徵限制." 政大法學評論 第24期. 陳敏 (1982年12月). "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方法." 政大法學評論 第26期. 陳敏 (1985年12月). "租稅法之消滅時效." 政大法學評論 第32期. 陳敏 (1987年12月). "行政法院有關依法行政原則裁判之研究." 政大法學評論 第36期. 陳敏 (1989年6月). "租稅債務關係之成立." 政大法學評論 第39期: 頁369-396. 陳敏 (1990年6月). "溯及影響租稅債務之事項." 政大法學評論 第41期. 陳敏 (1997年12月). "租稅法之解釋函令." 政大法學評論 第57期: 頁1以下. 陳敏 (1999年6月). "課予義務訴訟之制度功能及適用可能性." 政大法學評論 第61期. 陳清秀 (1989年10月). "行政訴訟上違法判斷基準時." 憲政時代 第15卷第2期: 頁68以下. 陳清雲 (2004 年9月). "稅法解釋函令與違憲審查(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九號解釋評析."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62 期: 頁55-66. 陳清雲 (2004 年10 月). "稅法解釋函令與違憲審查(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九號解釋評析."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63 期: 頁79-92. 陳愛娥 (2000年3月). "信賴保護原則在撤銷授益性行政處分時的適用–行政法院八十六年判字第一二三二號判決評釋." 台灣本土法學. 陳愛娥 (2000年10月). "行政處分的對外效果、「保證」與行政罰的責任條件–行政法院八十八年度判字第四○八一號判決評釋." 台灣本土法學. 陳愛娥 (2001年4月). "國小校長的「遴用」與「遴選」--法律溯及既往原則的相關問題."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21期: 頁142. 彭鳳至 (2003年7月).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憲法地位."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第48期: 頁3以下. 彭鳳至 (2004年). "論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適用與誤用." 月旦法學雜誌 第104期: 頁68以下. 辜仲明 "稅率變更與信賴保護原則-稅法對行政法之承接與調整初探." 財稅研究 第39卷第1期: 頁171以下. 黃俊杰 (2001年3月). "解釋函令變更與信賴保護-行政法院88年判字第3907號判決評釋."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20期: 頁1以下. 黃俊杰 (2002年11月). "稅捐優惠之憲法基礎與信賴保護." 臺大法學論叢 第31卷第6期. 黃俊杰 (2004 年6 月). "解釋函令之法源與性質." 稅務旬刊 第1897 期: 頁23-26. 黃俊杰 (2004 年6 月). "解釋函令之違法審查." 稅務旬刊 第1899 期: 頁33-37. 黃俊杰 (2005年3月10日). "稅法之法學方法 " 稅務旬刊 第 1924 期: 27-32 頁. 黃俊杰 (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 "納稅者之信賴保護(1)至(10)." 稅務旬刊. 黃茂榮 (1990年7月). "稅捐的構成要件." 經社法制論叢 第6期. 黃源浩 (2004年1月). "從「絞殺禁止」到「半數原則」-比例原則在稅法領域之適用." 財稅研究 36卷第1期: 頁161. 楊建華 (1980年4月). "刑法關於時之效力在立法上之比較與檢討." 法令月刊 31:4: 頁5-9. 葛克昌 (2001年11月). "剩餘財產分配與遺產稅-最高行政法院90年度判字第671號判決評釋." 台灣本土法學 第28期: 頁35以下. 蔡宗珍 (2007年5月). "法規溯及適用問題與行政規則對於法規適用範圍之解釋."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 94: 頁191-196. 蔡茂寅 (2001年7月). "函釋的法律性質." 月旦法學 第74期: 頁24. 鄭旭峯 (2004年1月31日). "論信賴保護原則於債券前手息案件之適用–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一年度判字第一四八二號判決." 稅務旬刊. 鄧海波 (1972年8月). "論賦稅法之適用及其效力." 法律評論 第38卷第8期: 頁11以下. 蘇永欽 (2007年1月). "司法權的分權問題--司法院第620號解釋方法論的商榷." 法令月刊 58:1: 頁4-26 四、網路資源 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財政部賦稅署法令全文檢索: http://dotsearch.dot.gov.tw/index.asp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