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04878      Online Users : 5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900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04


    Title: 技術入股之研究
    Authors: 林宓穎
    Contributors: 林國全
    林宓穎
    Keywords: 技術
    技術入股
    Date: 2005
    Issue Date: 2010-04-24 16:23:50 (UTC+8)
    Abstract: 技術入股早已行之有年,此出資方式結合公司治理面、鑑價面、融資面、會計面、稅務面、技術面及經濟面等諸多層次,有非常多有趣的內容與討論空間,尤其是租稅公平與經濟成長間如何達成平衡,更是研究重心之所在。90年公司法增訂第156條第5項時,大幅放寬出資限制,明文將技術列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出資方式之一種,曾引起公司法學者發對資本維持原則或公司治理問題之探討。然真正引起產官學界爭議討論的是財政部92年10月1日發布台財稅字第0920455312號解釋函令。此解釋函令規定公司之股東自93年1月1日起,依法以技術等無形資產作價抵充出資股款者,該無形資產所抵充出資股款之金額超過其取得成本部分,係屬財產交易所得,應由該股東依所得稅法規定申報課徵所得稅,不再援用早期財政部技術入股之解釋函令,認為所取得被投資公司之股票係屬專門技術之形式代表,並無所得問題。經過多方協商,94年1月7日修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19條之2及第19條之3,並於94年6月23日修正施行細則第37條之1至9,將技術入股課稅問題,取得經濟發展與租稅公平的平衡點。
    自90年公司法修正以來,已有相當多的學者發表文章討論技術入股的問題,無論在現行法規上及實務運作上,皆有得以思考的空間。本文就技術入股三方當事人,技術人才、現金出資者與被投資公司,提供如下之觀察角度:
    一、就被投資公司而言
    技術入股的方式不只一種,有心人士為規避財政部92年10月1日發布技術入股時即應行課稅之規定,常以不同形式,達相同技術入股之實質,似有實質課稅原則適用之疑義,亦涉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之問題。由於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目前正在施行初期,未來主管機關如何稽察,尚待觀查。因此被投資公司應謹慎評估,以免依實質課稅原則認定租稅逃漏,徒增租稅負擔。
    二、就技術人才而言
    技術人才以技術入股時,應以何種身分入股?用以入股之無形資產係屬中華民國境內或境外之資產?公司直接發行股票或先給予認股權證?而技術人才取得認股權證時,應於何時執行認股權證或出售股票?以上所列各種選擇將會影響技術人才之租稅負擔,因此技術人才對技術入股之計畫,應於事前審慎考量。
    三、就現金出資者而言
    現行公司法對公司之管制已日趨寬鬆,惟公司治理卻未有同幅度之改善。依目前我國公司運作的情形,董監事為一家人,監察人無法發揮監督功效,且專業鑑價機構未訂立明確的鑑價標準,因此若是一味的放寬出資範圍,僅會使得公司體制更不健全,掏空公司資產,五鬼搬運的情形更多而已。就長期而言,出資方式可以學美國,只要符合「對價」,即應予以准許;短期而言,似不應開放過於迅速,以免產生無可想像的後果。因此,現金出資者投資時,應謹慎考量公司體制是否健全,較為妥適。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是簡介技術入股之研究動機,並說明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技術入股概論。本章主要探討技術入股之意義、法源依據、範圍及適用對象(包括技術人才、現金出資人及被投資公司)。本章最後介紹技術入股相關申請程序,並探討公司治理與鑑價在技術入股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章探討技術入股技術人才及文投資公司應如何課稅之問題。包括應於何時課稅,其相關之所得額應如何認列,此涉租稅公平與經濟成長熟輕熟重之問題。
    第四章探討認股權證之課稅問題。本章主要介紹認股權證之意義、實施依據,並就技術人才及被投資公司二方面分別探討租稅爭議問題。最後應探討技術入股及認股權證應如何選擇,技術人才及被投資公司較為有利。
    第五章探討技術轉讓之稅務優惠與租稅規劃。第一節介紹幾個實務界常用的其他技術入股方式,如「現金過渡性借貸」、「將技術股登記在海外控股公司」及「併購」等方式,在現行法制下,將產生規避稅賦之效果。第二節介紹外國專利權與專門技術轉讓與國內公司,依我國現行法有何租稅優惠。技術入股若涉及關係企業往來及移轉計價時,如何依常規交易方法計價課稅,將於第三節探討之。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技術入股概論 9
    第一節 技術入股之概念 9
    一、技術入股之意義 9
    二、技術入股之法源依據 9
    第二節 技術入股之範圍 11
    一、「技術」之定義 11
    二、技術入股是否包括勞務出資入股 14
    第三節 技術入股之適用對象 18
    一、技術人才 18
    二、被投資公司 21
    三、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入股--公司法體係矛盾 21
    第四節 技術入股之申請程序 25
    一、技術入股作業規範 25
    二、公司治理在技術入股扮演之角色 27
    三、鑑價在技術入股扮演之角色 30
    四、技術入股經濟部相關規定 36
    第三章 技術入股稅務問題 38
    第一節 技術入股課稅之相關規定 38
    一、技術入股課稅之相關解釋函令 38
    二、技術入股得以緩課之規定(促產條例第19條之2) 41
    三、技術入股搭配發行認股權證課稅規定(促產條例第19條之3) 46
    第二節 技術出資入股時應否課稅 51
    一、參酌美國先進國家之立法例 51
    二、技術入股應行課稅之法源依據 52
    三、技術入股時依所得稅法第9條產生財產交易所得 53
    四、技術入股時符合收入認列之要件 54
    五、技術入股時課稅之稽徵成本較少 55
    六、小結:技術出資入股時即應課稅 56
    第三節 技術入股所得額之認列 56
    一、技術入股所得性質 56
    二、財產交易所得之計算 56
    三、權利金所得之計算 60
    第四節 租稅公平及經濟成長—免稅問題之探討 60
    一、財經二部之觀點 61
    二、租稅公平與經濟發展下之平衡--修正促產條例 63
    三、技術入股緩課後是否真的有助於台灣引進技術 64
    第五節 被投資公司稅務處理 65
    一、技術資產之攤折規定 65
    二、技術資產之減損規定 68
    第四章 認股權證之課稅問題 71
    第一節 認股權證之概述 71
    第二節 我國現行認股權租稅規定 73
    一、取得國內公司發行認股權證之該公司及其子公司課稅規定 73
    二、國外子公司等取得並執行該我國境內公司發行之認股權證 77
    三、外國公司等員工取得並執行該外國公司發行之認股權證 78
    四、我國現行認股權租稅相關規定之比較 82
    第三節 員工認股權證課稅爭議問題──員工方面 83
    一、外國公司派駐員工之範圍 83
    二、員工於執行時認股權證時課稅 83
    三、員工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應列報為其他所得 87
    第四節 員工認股權證課稅爭議問題──公司方面 88
    一、員工認股權價值之認定--內含價值法與公平價值法 88
    二、公司於發行日應否認列財產交易所得 89
    三、以勞務提供地區分是否為「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89
    四、公司發放對象為國內外從屬公司員工,不得認列為費用或損失 90
    第五節 技術入股與認股權證之搭配適用 91
    第五章 技術轉讓之稅務優惠與租稅規劃 93
    第一節 其他技術入股方法及相關之課稅問題 93
    一、以現金過渡性借貸(bridge loan)方式 93
    二、將技術股登記在海外控股公司 98
    三、以併購方式 99
    第二節 外國專利權與專門技術轉讓與公司之租稅優惠規定 100
    一、外國公司專利權、商標權、各種特許權及提供技術服務 101
    二、外國營利事業技術服務成本費用分攤計算困難者 103
    三、專利權與專門技術以出資入股或授權企業使用課稅規定之比較 105
    第三節 技術入股涉及關係企業往來及移轉計價之課稅問題 106
    一、簡介關係企業不合營業常規交易安排之源起 106
    二、移轉訂價稅制簡介 107
    三、技術等無形資產入股移轉訂價的常規交易方法 109
    四、使用技術等無形資產移轉訂價的避稅方法與因應之道 11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技術入股課稅建議 117
    第三節 認股權證課稅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4
    "
    Reference: 一、中文資料
    (一)書籍
    1、王文宇著,公司法論,元照出版社,93年10月初版二刷。
    2、王文宇著,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出版社。
    3、卓敏枝、盧□生、莊傳成,稅務會計,三民書局,93年9月。
    4、財務會計準則公報
    5、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譯著,移轉訂價:企業全球化的優勢租稅策略,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92年2月1日。
    6、馮震宇,公司證券重要爭議問題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94年5月初版第1刷。
    7、鄭丁旺著,中級會計學(上冊),自己出版,93年8月第八版。
    8、鄭丁旺著,中級會計學(下冊),自己出版,94年1月第八版。
    9、柯芳枝著,公司法論(上),三民書局,93年3月。
    5、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www.tipo.gov.tw/
    6、財政部賦稅署http://www.dot.gov.tw/
    7、財政部稅制委員會http://www.ttc.gov.tw/mp.asp
    8、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http://www.sfb.gov.tw/intro_index.asp
    9、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網站http://www.pwc.com/Extweb/Home.nsf/docid/95E15A7FAEFD322CCA256D28000F00B1
    10、致遠會計師事務所網站http://www.ey.com/global/content.nsf/Taiwan/Home_C
    二、日文資料
    * 柴田英夀、伊原智人合著、張秋明譯,創造新財富—資產負債表外的資產經營,中國生產力中心,2001年8月初版。
    10、劉連煜譯,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83年2月初版一刷。
    11、賴源河等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91年1月初版一刷。
    (二)碩博士論文
    1、林育竹,股東以無形資產作價抵充出資股款課稅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6月。
    2、張崇熙,技術的社會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81年
    3、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技術產業之投資及技術評估分析,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出版,91年12月。
    4、劉仁龍,企業技術移轉相關法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87年。
    5、廖如陽,跨國服務報酬課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3年12月。
    6、墨金,論員工分紅配股實價課稅及員工認股權憑證之稅務及會計處理—台灣與美國員工股票獎酬法律制度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0年。
    7、簡俊彥、王力、張幸芬、顏國年、洪秀香,資產作價投資課稅之研究,財政部93年研究發展專題報告。
    8、鄭義和,彭惠珠,合理規劃員工認股權課稅制度之研究,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自行研究報告,91年10月。
    (三)期刊
    1、王文宇,技術股與勞務股,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2005年4月,頁30-31。
    2、王文宇,何種財產得為公司出資之標的,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91年1月,頁18-19。
    3、王文宇,技術出資之鑑價問題,月旦法學教室第16期,93年2月1日,頁26-27。
    4、王雅慧,陳一芳:應根據無形資產態樣,在稅法制訂不同的課稅標準,實用稅務第353期,93年5月,頁14-17。
    5、王雅慧,國內外員工認股權課稅,94年將全面開跑,實用稅務,第361期,94年1月,頁14-15。
    6、王雅慧,員工認股權及分紅配股之課稅制度探討,實用稅務,第354期,93年6月,頁77-81。
    7、馬嘉應,薛明玲,員工分紅入股之會計處理與財稅影響(下),會計研究月刊,第179期,89年10月,頁67-71。
    8、馮震宇,論公司法修正對公司資本三原則的影響,全國律師月刊,90年12月,頁33-50。
    9、何淑敏、周蓓儀,技術作價入股課稅規定之回顧與展望,稅務旬刊第1919期,94年1月20日,頁34-36。
    10、何淑敏,技術作價入股之會計處理及稅務問題,稅務旬刊,第1860期,92年5月30日,頁28-30。
    11、汪欣寧,技術入股課稅應有配套措施,實用稅務第353期,93年5月,頁10-13。
    12、高文宏,洪吉豐,中國大陸移轉訂價稽核預先訂價實務介紹,稅務旬刊,第1896期, 93年6月1日,頁17-24。
    13、吳如玉,全球財務報表趨勢--會計準則聚合一致,財報共同清通方式,會計研究月刊,第230期,94年1月1日,頁124-127。
    14、吳如玉,資產減損會計處理—健全財務制度提昇決策品質,會計研究月刊,第232期,94年3月1日,頁82-84。
    15、林石猛、莊秋萍,查核準則新增"移轉訂價"規範草案之問題探討研討會,台灣本土法學第68期,94年3月,頁37-71。
    16、林宛瑜,財政部對國內業者技術入股課稅勢在必行,實用稅務第353期,93年5月,頁18-19。
    17、林宛瑜,技術入股課稅─有條件緩課五年經濟部配合修法,實用稅務,94年1月,第361期,頁12-13。
    18、林秀湄、李明昱,技術作價取得股票課稅新規定因應之道,實用稅務,92年11月,第347期,頁50-53。
    19、林維得,台商運用移轉計價,從事兩岸經貿活動之租稅效果,稅務旬刊,第1898期,93年6月21日,頁14-20。
    20、林修藏、謝碧珠,我國員工認股權稅務問題之研究,會計研究月刊第233期,94年4月1日,頁82-91。
    21、胡殿選、登萍玟,員工認股權課徵所得稅之探討,實用稅務,第354期,93年6月,頁41-43。
    22、周釧培,移轉訂價(Transfer Pricing)之探討與分析(上),稅務旬刊,第1894期,93年5月11日,頁41-43。
    23、財政部賦稅署,「技術入股免稅」財政部通盤考量,稅務旬刊第1890期,93年4月1日,頁33。
    24、稅務旬刊社論,認股權課稅游揆應出面裁決,稅務旬刊,第1898期,93年6月20日,頁6。
    25、唐春金,從公司治理觀點探討—企業員工分紅及董監酬勞之會計處理,稅務旬刊,第1842期,91年11月30日,頁7-13。
    26、許崇源,我國員工分紅與員工認股權課稅規定之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233期,94年4月1日,頁72-81。
    27、許祺昌、吳欣亮,抵充股款之專門技術應可認列為費用,稅務旬刊,第1891期,93年4月11日頁28-31。
    28、許祺昌、廖庭璉,營利事業應評估移轉訂價查核準則實施之風險及因應之道,稅務旬刊,第1921期,頁29-31
    29、許志文, 李文琴,員工取得外國公司認股權證之課稅規定,實用稅務,94年7月,第367期,頁44-47。
    30、賈春芳、王伯文,臺商赴大陸投資之國際租稅規劃策略—跨國公司移轉計價問題,華信金融季刊,90年12月,頁85-106。
    31、黃德芳,盧素蓮,公司減資外一章—減資返還股款之策略運用,會計研究月刊,第208期,92年3月,頁89-94。
    32、詹乾隆,智慧財產評價與會計揭露之探討-技術評價,今日會計,93年3月,頁36-45。
    33、陳清雲,稅法解釋函令與違憲審查(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96號解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第62期,93年9月,頁55-66。
    34、陳一芳、鄧萍玟,淺談外國公司發行員工認股所得稅之課徵,稅務旬刊第1937期,93年7月20日,頁37-39。
    35、張正仁,查核準則新增「移轉訂價」因應問題之探討,稅務旬刊,第1887期,93年2月29日,頁12-14。
    36、張仲岳,企業如何應用財會準則35號資產減損公報?反映真實價值衝擊現有體系,會計研究有刊,第230期,94年1月1日,頁119-123。
    37、張清讚,論員工分紅及營所稅的會計處理和表達,會計師會訊215期,92年6月,頁1-7。
    38、張錦娥、張思國,論技術作價入股之課稅規定,稅務旬刊,第1877期,92年11月20日,頁39-42。
    39、郭心潔、李玫燕,美國移轉訂價法令規定與查核實務介紹,稅務旬刊,第1899期,94年7月1日,頁7-11。
    40、郭紹彬,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實務剖析(一),會計研究月刊,第232期,94年3月1日,頁86-95。
    41、郭紹彬,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實務剖析(二),會計研究月刊,第233期,94年4月1日,頁58-65。
    42、郭紹彬,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實務剖析(三),會計研究月刊,第234期,94年5月1日,頁82-87。
    43、賴平和,營利事業轉投資之課稅問題探討,實用月刊,91年12月,頁43-47。
    44、賴平和,權利金秘密方法和技術服務報酬免稅問題探討,實用稅務第357期,93年9月,頁37-41。
    45、賴平和,涉外課稅法令及查核實務(四),實用稅務,第369期,94年9月,頁38-41。
    46、鄭義玲,員工認股權證宜按薪資所得課稅,稅務旬刊,第1897期,93年6月11日,頁7-9。
    47、鄭義玲,員工分紅之會計處理及課稅問題,稅務旬刊,第1921期,94年2月11日,頁11-13
    48、鄭國輝,關係人及其交易的財會處理,稅務旬刊,第1926期,94年4月1日,頁24-28
    49、鄭國輝,關係企業業務往來的稅務處理及納稅調整(一),稅務旬刊,第1920期,94年1月31日,頁16-18。
    50、鄭國輝,關係企業業務往來的稅務處理及納稅調整(二),稅務旬刊,第1921期,94年2月11日,頁17-21。
    51、鄭國輝,關係企業業務往來的稅務處理及納稅調整(三),稅務旬刊,第1922期,94年2月21日,頁18-22。
    52、鄭國輝,關係企業業務往來的稅務處理及納稅調整(四),稅務旬刊,第1923期,94年3月1日,頁14-17。
    53、蔡朝安、施中川,技術入股之所得時點與金額,稅務旬刊第1914期,93年11月30日出版,頁35-37。
    54、蔡朝安、洪紹書,技術服務之對價給付究屬權利金或勞務報酬──以國內或國外來源所得之規定為基準,稅務旬刊第1901期,頁43-45。
    55、蔡朝安、幸大智、周竹君,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20號解釋—對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稅務旬刊,第1866期,92年7月31日,頁33-35。
    56、蔡朝安、幸大智,股票贈與時價值之認定,稅務旬刊,第1858期,92年5月10日,頁31-33
    57、謝綺育,何謂技術入股,稅務旬刊第1903期,93年8月10日,頁13。
    58、戴平郎,解析租稅法上的實質課稅原則,實用稅務,第368期,94年8月,頁60-61。
    59、賴三郎,公司僱用國外當地人員提供勞務,如何扣繳所得稅?實用稅務,第368期,94年8月,頁37-45
    60、葉維惇、陳志愷,股東以無形資產作價投資課稅新釋令之評析,實用稅務,92年11月,第347期,頁46-49。
    61、康銘元、何景仁,員工認股選擇權計價模型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216期,92年11月1日,頁139-144。
    62、劉其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剖析(上),稅務旬刊1927期,94年4月10日,頁18-20
    63、劉其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剖析(下),稅務旬刊1928期,94年4月20日,頁17-20
    64、劉其昌,技術入股課稅問題及國內外作法之比較,稅務旬刊第1903期,93年8月10日,頁7-13
    65、劉森霖,移轉訂價查核準則制定要點--企業申報所得稅時應行揭露與準備事項(一),稅務旬刊,第1921期,94年2月11日,頁14-17
    66、劉森霖,員工認股權費用認列與稅務處理解析(上),稅務旬刊,第1934期,94年6月21日,頁34-38
    67、劉森霖,員工認股權費用認列與稅務處理解析(下),稅務旬刊,第1935期,94年7月1日,頁34-37
    68、劉康身,從稅賦角度看員工分紅入股與認股權制度的互動,稅務旬刊,第1906期,93年9月10日,頁10-14。
    (四)網站
    1、法務部網站http://www.moj.gov.tw/chinese/index.aspx
    2、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fn.asp
    3、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4、經濟部工業局http://www.moeaidb.gov.t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91651044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651044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