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89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621332      在线人数 : 3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898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981


    题名: 論專利保險之法律問題
    作者: 林恆毅
    贡献者: 林勳發
    林恆毅
    关键词: 專利保險
    專利侵權
    訴訟費用
    財產保險
    責任保險
    patent insurance
    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expense
    property insurance
    liability insurance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10-04-24 15:55:11 (UTC+8)
    摘要: 專利保險可分為「專利侵權責任保險」及「專利訴訟費用保險」。狹義之專利訴訟費用保險係指為專利權人、專屬被授權人、或經明確受託訴權之非專屬被授權人等規劃之保險。該些被保險人欲請求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時,得向保險人請求給付律師費、訴訟費用或仲裁費用;惟有實務保單條款約定保險人得請求分配被保險人受領之損害賠償金,此約定是否能通過我國公序良俗條款之檢驗,不無疑義。至於專利侵權責任保險,係為潛在侵權人所規劃之保險。此類保險之承保範圍雖及於侵權損害賠償,但就我國保險法制而言,其實務保單條款仍有許多調整空間。其中最主要者,係被保險人所為確認專利無效等請求所生費用,於實務保單中受保險金額之限制;然其既具有損害避免或減輕之性質,於我國保險法,不僅保險人有償還責任,其償還數額與賠償金額合計即使超過保險金額,仍應償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題目之提出與說明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
    第二章 專利保險基礎法制之檢討 2
    第一節 專利權 3
    一、專利保護要件 3
    (一) 新穎性 3
    (二) 非顯著性 4
    (三) 實用性 5
    二、專利權無效之訴 5
    (一) 專利權無效之判決效力 5
    (二) 原告與被告可得尋求之保險保障 6
    第二節 專利權之實施 6
    一、約定實施 7
    (一) 讓與 7
    (二) 授權 7
    1. 授權之種類 8
    A. 專屬授權 8
    B. 非專屬授權 8
    2. 被授權人與授權人之間可能發生之爭議—專利權無效 9
    3. 授權人與被授權人可得尋求之保險保障 9
    二、法定實施(強制授權) 9
    第三節 專利權之侵害 11
    一、直接侵害 11
    (一) 申請專利範圍之解釋 11
    (二) 字義侵權 12
    (三) 均等侵權 13
    (四) 申請歷史禁反言 14
    二、輔助侵害 14
    三、誘引侵害 14
    第四節 專利權侵害之救濟 15
    一、民事救濟 15
    (一) 停止侵害(禁止命令) 15
    (二) 損害賠償 15
    1. 以「所失利益」為實際之損害 15
    2. 美國Panduit原則之運用 16
    3. 影響合理權利金之判斷因素 16
    4. 專利權人之損害賠償應包括「所失利益」與「合理之權利金」 17
    (三) 被告在訴訟中可主張之抗辯 17
    二、行政救濟—由國際貿易委員會判決 17
    (一) 國際貿易委員會簡介 17
    (二) 所依法規 18
    (三) 國際貿易委員會與法院之差別 18
    1. 管轄對象不同 18
    2. 適用法則 19
    3. 訴訟完成須時 19
    4. 救濟措施 19
    5. 其他 19
    (四) 防禦方法 19
    三、非訟救濟—以仲裁為例 20
    第五節 財產保險標的之轉讓 21
    一、意定轉讓 21
    (一) 屬人性原則—英美法系、我國保險實務 21
    (二) 「相對」當然繼受原則—大陸法系 22
    (三) 「絕對」當然繼受原則—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任意規定) 22
    二、法定轉讓 22
    (一) 當事人破產 23
    1. 「相對」當然繼受原則—德國法制、我國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23
    2. 「絕對」當然繼受原則—英美法系、日本法制 23
    (二) 當事人死亡 23
    1. 未規定—大陸法系 23
    2. 絕對當然繼受原則—英美法系 23
    3. 契約自由原則—我國保險法第十八條 23
    第六節 財產保險之種類 23
    一、第三人保險—責任保險 23
    二、第一人保險 24
    第七節 「智慧財產」保險—以美國為例 25
    一、「第三人」智慧財產保險 25
    (一)「商業一般責任保險」 25
    (二) 侵權責任保險 27
    二、「第一人」智慧財產保險—權利實施保險 28
    第八節 結語 28
    第三章 專利訴訟費用保險 29
    第一節 前言 29
    第二節 合法性—不成立挑唆訴訟罪 30
    第三節 保險利益—準物權上之期待利益 31
    一、「既已取得」之準物權 31
    二、準物權上之期待利益 32
    第四節 保險利益之移轉 35
    一、經濟性保險利益學說 36
    (一) 學說之產生 36
    1. 形式學說 36
    2. 經濟性學說 37
    (二) 經濟性保險利益學說之爭論 38
    1. 危險負擔說 38
    2. 利用說 39
    二、經濟性保險利益之移轉 39
    (一) 保險費給付責任(從立法政策討論) 40
    (二) 對保險人之通知義務(從立法政策討論) 40
    (三) 保險人之終止權以及受讓人之終止權(從立法政策討論) 41
    1. 保險人之終止權 41
    2. 受讓人之終止權 41
    3. 保險契約終止時,保險費之負擔 42
    (四) 強制拍賣之準用 42
    第五節 被保險人 42
    一、專利權人 42
    二、專屬被授權人 43
    三、實施義務人 43
    第六節 承保範圍 44
    一、專利實施之訴訟費用 44
    二、抗辯費用 45
    1. 因「專利實施之訴訟」所致之「專利無效」反訴 45
    2. 專利無效之確認訴訟 46
    三、仲裁費用 49
    (一) 美國專利仲裁 49
    1. 美國專利仲裁適用之法律 49
    2. 仲裁事項 49
    3. 美國專利仲裁判斷之效力 50
    (二) 仲裁程序較符合經濟性 50
    第七節 共同保險條款 51
    第八節 濫訴之防止 52
    一、濫訴之可能性—道德危險 52
    二、道德危險之防止—保險利益之審查 52
    三、被保險人不服審查結果之救濟 53
    第九節 承保區域 54
    一、美國專利侵權之「發生地」 54
    二、「美國專利」訴訟費用保險應有之承保區域 55
    第十節 賠償分配條款及其效力 55
    一、賠償分配條款 55
    二、賠償分配條款之效力 56
    第十一節 除外條款—以「行政訴訟之除外」為例 57
    第十二節 保險費 57
    第十三節 保險標的價值 58
    一、定值保險 58
    (一) 足額保險 59
    (二) 不足額保險 59
    (三) 超額保險 59
    二、不定值保險 60
    (一) 超額保險 60
    1. 惡意之超額保險 60
    A. 被保險人故意超額投保 61
    B. 保險人故意超額承保 62
    2. 善意之超額保險 62
    (二) 足額保險 63
    (三) 不足額保險 64
    第十四節 複保險 64
    一、複保險應具備之要件 64
    二、複保險之效力 65
    1. 惡意複保險之效力 65
    2. 善意複保險之效力 66
    第十五節 「強制」專利訴訟費用保險 66
    第十六節 結語 68
    第四章 專利侵權責任保險 69
    第一節 前言 69
    第二節 保險事故之範圍 69
    一、承保之業務行為 69
    二、承保之責任70
    (一) 過失侵權責任 71
    1. 過失侵權責任之成立 71
    2. 過失侵權責任之承保 74
    3. 「不作為」侵權之觀點 75
    (二) 無過失責任 76
    三、保險效力涵蓋之地區 77
    四、保險期間 79
    (一) 保險起訖期間 79
    (二) 終止保險契約 79
    (三) 保險事故發生之時間-兼論追溯保險 80
    第三節 特別不保事項 85
    第四節 保險人之義務…………………………. 87
    一、保險給付 87
    (一) 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 87
    1. 責任關係—侵權責任之範圍 87
    (1) 是否實際上知悉他人專利權之存在 87
    (2) 是否進行侵權確認 89
    (3) 是否盡力進行專利迴避設計等其他因素 91
    2. 保險關係—保險給付之範圍 92
    (二) 必要費用 93
    1. 請求確認救濟之費用 93
    (1) 挑戰「專利之有效性」 95
    (2) 挑戰「專利之可執行性」 95
    A. 專利權人有不正行為 95
    B. 專利權人有違反禁反言之情形 95
    C. 專利權人有懈怠之情況 96
    D. 專利權人有專利濫用之行為 96
    E. 專利權人未盡專利標示及通知義務 96
    (3) 確認專利未受侵害 97
    2. 其他抗辯費用 97
    二、保險金額 101
    三、損失分擔條款 102
    (一) 自留額 102
    (二) 共同保險 103
    (三) 自負額 103
    四、保險競合 104
    五、保險代位 106
    1. 保險代位之意義 106
    2. 保險人可代位行使之權利 107
    3. 保險代位可請求之金額 107
    第五節 被保險人 108
    一、責任保險之保險利益 108
    二、專利侵權責任保險之被保險人 109
    第六節 被保險人之主義務—保險費之給付 110
    第七節 被保險人之從義務 111
    一、訂立契約時被保險人之從義務—據實說明義務 111
    (一) 說明時期 111
    (二) 應說明之事項 111
    (三)「說明義務違反」之客觀構成要件 112
    1. 侵權事故發生前 112
    2. 侵權事故發生後 112
    (四)「說明義務違反」之主觀構成要件 113
    (五) 保險人解除權之除斥期間 114
    二、訂立契約後被保險人之從義務 114
    (一) 危險增加之通知義務 114
    1. 危險增加對「保險人」之效果 114
    2. 危險增加對「被保險人」之效果 114
    3. 被保險人之通知對於被保險人的效果 116
    4. 被保險人違反通知義務之效果 116
    (二) 避免或減輕損害之義務 117
    1. 避免損害之義務 117
    A. 注意專利元件可置換性之義務 117
    a. 注意費用償還之範圍 118
    b. 注意義務違反之效果 118
    B. 迴避設計之義務 118
    C. 確認救濟 120
    a. 權利行使之限制 122
    a1. 平時 122
    a2. 即將面臨侵權訴訟時 124
    b. 遵守限制條款之挑戰行為的費用 124
    c. 違反限制條款之效果 125
    c1 平時違反限制條款 125
    c2 在即將面臨訴訟之時違反限制條款 126
    D. 取得實施權 126
    a. 取得實施權的方法 127
    b. 取得義務之違反 127
    2. 減輕損害之義務 129
    第八節 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之從義務 129
    一、事故發生之通知義務 129
    二、有關資料提供及告知義務 130
    1. 法理依據 130
    2. 範圍 131
    3. 違反之效果 131
    三、不作為義務 (保險人之參與權) 133
    第九節 保險契約之變更 133
    第十節 保險契約之屬人性 134
    第十一節 專利侵權責任保險之受害第三人直接請求權 135
    壹、受害第三人直接請求權之成立要件 135
    貳、受害第三人直接請求權之行使 135
    一、直接請求權之權利人 135
    (一) 直接請求權之權利人-受害第三人 135
    1. 專利權人 136
    2. 「專屬」被授權人 136
    3. 經明確授權之非專屬被授權人 136
    (二) 多數受害第三人請求權競合之處理 137
    二、直接請求權行使之限制 140
    參、受害第三人之直接請求權與「被保險人之保險給付請求權」競合問題 142
    一、被保險人保險給付請求權之存續問題 142
    (一) 保險給付請求權消滅說 142
    (二) 競合說 143
    二、直接請求權與保險給付請求權,何者為重? 143
    (一) 保險給付請求權優先說 143
    (二) 平等說 143
    (三) 直接請求權優先說 143
    第十二節 結語 144
    第五章 「專利侵權責任保險」與「專利訴訟費用保險」之比較 145
    第一節 專利侵權責任保險 145
    一、優點 145
    (一) 無須計算保險標的價值 145
    (二) 承保範圍及於損害賠償或合理權利金 145
    二、缺點 146
    (一) 複保險之適用似無定論 146
    (二) 保險給付速度較慢 146
    (三) 「屬人性」偏高 147
    第二節 專利訴訟費用保險 147
    一、優點 147
    (一) 得適用複保險以防止不當得利 147
    (二) 保險給付速度較快 148
    (三) 「屬人性」較低 148
    二、缺點-保險標的價值之計算欠缺客觀性 148
    第三節 結語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0
    一、先推廣「專利侵權責任保險」 150
    二、「專利侵權責任保險」缺點之解決方法 150
    (一) 依法請求保險人墊給抗辯費用 150
    (二) 複保險之適用 150
    1. 無保險價額,未必不適用複保險 150
    2. 德國保險契約法第五十九條之啟發 151
    3. 保險法第三十五條對他種補充解釋之容許性 152
    三、「專利訴訟費用保險」缺點之改進方法 152
    參考文獻 154
    "
    參考文獻: 一、華文書籍
    1.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1995年9月。
    2. 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著者自版,1994年3月。
    3. 徐宏昇,高科技專利法,翰蘆圖書總經銷,2003年7月。
    4. 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勳發,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1年10月。
    5. 陳敏,行政法總論,三民總經銷,2003年1月。
    6. 黃文儀,申請專利範圍的解釋與專利侵害判斷,作者自印,1994年。
    7. 程永順,專利侵權判定—中美法條與案例比較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北京),1998年1月。
    8. 程家瑞、楊楨,中國法制比較研究論文集,第2001年(第7屆)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法學院,2001年10月。
    9. 劉宗榮,保險法,三民總經銷,1995年8月。
    10. 楊誠對、徐當仁、李維倫、陳燦煌,商業責任風險管理與保險 (上冊),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1997年8月。
    20. 葉啟洲,追溯保險之再檢討—兼論最高法院六十二年度台上字第一一六四號判決之妥當性,月旦法學雜誌,1998年5月。
    21. 葉啟洲,論消極保險、人身保險與複保險,月旦法學雜誌,1999年12月。
    22. 陳威霖,智慧財產權之鑑價方法—以專利鑑價為中心,全國律師,2002年12月。
    23. 黃正宗,保險爭議仲裁可行性之研究,商務仲裁會刊,1997年7月。
    24. 黃章典,論專利標示與損害賠償請求權,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7年11月。
    25. 董安丹,美國專利法上之非顯著性:法律上之判斷標準(上),智慧財產權,1999年10月。
    26. 曾世雄,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損害賠償,政大法學評論,44期,頁355。
    27. 馮震宇,論實施專利權的相關問題與其限制(上),智慧財產權,2000年9月。
    28. 馮震宇,美國專利訴訟制度與程序要件,資訊法務透析,1995年8月。
    29. 馮震宇,評美國最高法院Festo案—均等論雖繼續有效,但影響力逐漸受限,智慧財產季刊,2002年7月。
    1. ACS Hospital System, Inc. v. Montefiore Hospital, 221 USPQ 929, 933 (Fed. Cir. 1984).
    30. 馮震宇,論專利侵害之認定與抗辯原則,資訊法務透析,1995年6月,頁33。
    31. 馮震宇,論美國對外國不公平貿易之法律救濟體系—以侵害智慧財產權之救濟體系為例,萬國法律,1998年2月。
    32. 楊明勳,侵害美國專利權之「阻卻故意」抗辯,智慧財產權,2000年8月。
    33. 羅炳榮,故意侵害之認定—美國判決,工業財產權與標準,2000年4月。
    34. 蔡坤財,美國專利仲裁之運用—兼論我國專利仲裁之可行性,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3年12月。
    35. 羅炳榮,衡平禁反言—美國案例,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8年5月。
    36. 蘇崇哲,智慧財產權保險(IP Insurance)簡介(一)—由美國制度談起,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11月,頁44-50。
    37. 蘇宜益,美國專利侵害概述,萬國法律,2001年10月,頁8。
    38. Louis Tao, 談國際貿易委員會,專利侵權談判訴訟策略國際研討會會議整理,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2001年12月。
    四、外文期刊
    2. Aetna Casualty and Surety Co., v. Superior Court (Watercloud II), 28 U.S.P.Q. 2d (BNA)1424 (Cal.Ct. App.1993).
    1. Adam B. Jaffe, The U.S. patent sastem in transition: polict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rocess, Research Policy 29 (2000) 550.
    2. Gregg A. Paradise, Arbitration of Patent Infringement Dispute Encouraging the Use of Arbitration through Evidence Rules Reform, 64 FORDHAML. REV. 247, 251. (1995).
    3. Jason A. Reyes, Patent and Insurance: Who will Pay for Infringement? Boston Universit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 May, 1995.
    4. Jon E. Wright, Willful Patent Infringement and Enhanced Damages—Evolution and Analysis, George Mason Law Review, 2001.
    5. Julia A. Martin, Arbitration in the Alps Rather Than Litigating in Los Angeles: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Specific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49 STAN. L. REV. 917, 925. (April 1995).
    6. Melvin Simensky and Eric C. Osterberg, The Insurance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sks, 17 Cardozo Arts & Ent. Law Journal, 1999.
    7. Miriam R. Arfin, Benefits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IP. 17 HASTINGS COMN/ENTL.J.893, 900(1995).
    8. Moritz F. Scharpenseel & Anette Siegert, Comparative Review of IP-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S & Germany, les Nouvelles, Journal of the Licensing Executives Society, Volume XXXVII, No.1, 2002.
    9. Serjeant, A.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inova’99” (1999) 28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atent Agents Journal, Issue 11.
    五、公報
    3. Aetna Casualty and Surety Co., v. Watercloud Bed Co., Inc.,& Richard La Bianco Industrial Indemnity Co., 1988 U.S.Dist. LEXIS 17572.
    立法院公報第三十一會期,第十八期。
    六、報紙
    經濟日報,2004年1月6日,1版,要聞。
    七、網路資料
    1. CJA Consultants Ltd, Study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n Patent Litigation Insurance,
    http://europa.eu.int/comm/internal_market/en/indprop/patent/docs/patent-litigation-insurance_en.pdf, October 2002.
    八、學位論文
    1. 林新裕,汽車責任保險受害第三人直接請求權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2. 陳雅娟,美國專利法上「專利權濫用原則」之研究-於專利授權之適用,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3. 陳志成,專利授權之民法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
    4. American Medical Systems v. Medical Engineering Corp., 6 F.3d 1523, 1531 (Fed. Cir. 1993).
    4. 張智惠,民事訴訟費用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月。
    5. 熊賢安,專利侵權之判斷,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6. 簡秀如,論專利侵權損害賠償範圍之確定,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士後法學組碩士論文,2003年5月。
    九、國內判例判決
    1. 六十一年上字第二七一三號判決。
    2. 六十七年台上字一○七七號判決。
    3. 六十七年台上字三五七六號判決。
    4. 七十年台上字四九八號判決。
    5. 七十六年台上字一四九三號判例。
    6. 八十六年台上字第二一一三號判例。
    5. American Reaissance Lines, Inc. v. Saxis Steamship Co., 502 F. 2d 674 (2 Cir. 1974).
    7. 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二一六一號判決。
    8. 三五院解三一○四。
    9. 五三台令刑三九四四。
    十、美國判決
    6. Ames Shower Curtain Co. v Heinz Nathanson, Inc., 285 F. Supp. 640, 645, 158 U.S.P.Q. 549 (S.D.N.Y. 1968).
    7. AT&T Technologies v. Communication Workers of America, 475 U.S. 643 (1986).
    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v. C.R. Bard Inc., 17 USPQ2d 1097, 1101 (Fed. Cir. 1990).
    9. Ben Burger & Son, Inc. v. American Motorist Ins.Co., 36 U.S.P.Q.2d (BNA) 1105.
    Brown v. Piper, 91 U.S. 37, 41 (1875).
    11. 蔡明誠,發明專利法之研究,台大法學院圖書部經銷,2000年3月。
    10. Braun, Inc. v. Dynamics Corp. of Am., 975 F. 2d 815, 823 (Fed. Cir. 1992).
    11. Bryon L. Romine: Notes & Comments: Advertising Injury Coverage Analysis for Trademark and Trade Dress Infringement Claims in Texas: As easy as one, two, three. 6 Tex. Wesleyan Law Review.211, 2000.
    12. Cat Internet Systems Inc., & Internet Supply Inc., v. Providence Washington Insurance Co., & New York Insurance Co., 2001 U.S. Dist. LEXIS 10756.
    13. Chief Justice Warren E. Burger, 52 U.S.L.W. 2471 (Fed. 28,1984).
    14.Corning Glass Works v. Sumitomo Electric, 9 USPQ2d 1962 (Fed. Cir. 1989).
    15. DuPont v. Phillips Petroleum Co., 7 USPQ2d 1129, 1135(Fed. Cir. 1988).
    16. E.W.Bliss Co. v. Cold Metal Process Co., 102 F.2d 105, 41 U.S.P.Q. 342 (6th Cir. 1939) .
    17. John Deere Ins. V. Shamrock Indus., 696 F. Supp.434 (D. Minn. 1988).
    18. Gart v. Logitech Inc., USPQ2d 1290, 00-1088 (Fed. Cir. 2000).
    19. Georgia-Pacific Corp. v. U.S. Plywood Corp., 318 F.Supp. 1116, 166 U.S.P.Q. 235 (S.D.N.Y. 1970).
    12. 薛波,元照英美法辭典,法律出版社(北京),2003年。
    20. Gilson v. Republic of Ireland, 229 U.S.P.Q. 460 (CA Columbia Cir. 1986).
    21. Graham v. John Deere Co., 33 F.2d 529, 142 USPQ 2432 (8th Cir. 1964) cert.granted 383 U.S.17-18.
    22. Graver Tank & Mfg. Co., Inc., et al. v. The Linde Air Products Company, 85 U.S.P.Q. 328, 1950.
    23. Great N. Corp. v. Davis Core & Pad Co., 782 F.2d 159, 167 (Fed.Cir. 1986).
    24. Independent Wireless Telegraph Co. v. Radio Corp. of America, 269 U.S. 459 (1926).
    25. Intex Plastics v. United Nat`l Ins., 25 U.S.P.Q. 2d (BNA) 1317.
    26. Jervis B. Webb Co. v. Southern Systems, Inc., 742 F.2d 1388, 1398-99, 222 U.S.P.Q. 943, 949.
    27. Johns Hopkins Univ. v. CellPro Inc., 152 F3d. 1342, 1364, 47 USPQ2d 1705 (Fed. Cir. 1998).
    28. Kloster Speedsteel AB v. Crucubil, Inc., 793 F.2d 156, 1579 (Fed. Cir.1986).
    29. Loctite Corp. v. Ultraseal Ltd., 228 USPQ 90, 93 (Fed. Cir. 1985).
    二、外文書籍
    30. Markman v. Westview Instruments Inc., 34 USPQ2d 1321, 1331 (Fed. Cir. 1995).
    3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v. Soler Chrysler-Polymouth, Inc., 473 U.S.614, 626 (1985).
    32. Panduit Corp. v. Stahlin Bros. Fibre Works Inc., 575 F.2d 1152, 1156, 197 U.S.P.Q. 726, 729-730 (6th Cir. 1978).
    33. Raytheon Co. v. Automated Business Systems, Inc., 882 F. 2d 6 (1st Cir. 1989).
    34. Sanofi, S.A. v. Med-Tech Veterinarian Prod. Inc., 222 USPQ 143 (D. Kan., (1983).
    35. Seymour v. Osbourne, 78 U.S. (11 Wall.) 516, 546 (1871).
    36. Spindelfabrik Suessen-Schurr v. Schubert & Salzer, 829 F. 2d 1075, 1084 (Fed. Cir. 1987).
    37. State Indus v. Mor-Flo Indus., Inc., 883 F.2d 1573 (Fed.Cir. 1989).
    38. Strykerker Corp. v. Intermedics Orthepedics, Inc., 96 F.3d 1409, 1415 (Fed. Cir. 1996).
    39. Studiengesellschaft Kohle mbH v. Dart Industries., 666 F. Supp. 674 (D. Del. 1987), affd, 862 F. 2d 1564 (Fed. Cir. 1988).
    1. Anderson, Robert and Gallini, Nancy, 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1998.
    40. Technical Tape Corp. v.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200 F.2d 876, 95 U.S.P.Q. 406 (2d Cir. 1952).
    41. Total Containment v. Buffalo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rp., 35 U.S.P.Q.2d 1385, 1390 (E.D. Va. 1995).
    42. Trico Products Corp. v. Delman Co., 199 F. Supp. 231, 132 U.S.P.Q. 316 (S.D. Iowa 1961).
    43. Ufheil Const. co. v. town of New Windsor, 478 F. Supp. 766, 768 (S.D.N.Y.1979).
    44. United States v. General Electric Co., 272 U.S. 476, 489, 47 S. Ct. 192, 196.
    45. U.S. v. Berdan Fire-Arms Mfg. Co., 156 U.S. 552, 39 L.Ed. 531, 15 S.Ct. 420(1895).
    46. Wallance & Tiernan Inc. v. General Elec. Co., 291 F. Supp. 217, 160 U.S.P.Q. 663 (S.D.N.Y. 1968).
    47. Warner-Jenkinson Co., Inc. v. Hilton Davis Chemical Co. 520 U.S. 17 (1997).
    48. Williams v. E. F. Hutton, 753 F. 2d 117 (D.C. Cir.1985).
    十一、保險單:
    2. Donald S. Malecki, CPCU, et al, Commercial Liability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Volume I, Second Edition, October 1987.
    1.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surance Services Corpor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Abatement Policy, cited from David A. Gauntlett, Insurance covera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2002, Appendix D, pp. D-11~D-26, D-9~D-10 (patent endorsement), D-3~D-7 (application) and D-27~D-39 (other endorsement).
    2. MODEL PATENT INFRINGEMENT INDEMNITY INSURANCE POLICY, SRI - Patent Infr. Liability Policy / hfw 01/2001, cited from http://www.swissre.com.
    3. Miller Insurance Group Limi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INSURANCE POLICY, 2001.
    4. American International Apecialty Lines Insurance Company, patent infringement indemnity insurance, 60943 (2/1995).
    3. Donald S. Chisum, Patents : 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patentability, validity, and infringement, Volume 4, M. Bender, 1989.
    4. Donald S. Chisum, et al.,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Foundation Press, 1998.
    5. Donald S. Chisum, Michael A. Jacobs, Understan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 Bender, 1996.
    6. Herbert F. Scfwartz, Patent Law and Pratic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2001.
    7. Jim Kwak, Patent Outline, James Lee Kwak, 1997.
    8. MaCarthy, MaCarthy, Desk encyclopedia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NA, 1995.
    9. Peter D. Rosenberg, Patent Law Fundamentals, Volume Three, C. Boardman, 2001.
    10. Robert A. White et al., Patent Litigation: Procedure & Tactics, M. Bender, 1990.
    11. Robert L. Harmon, Patents and the Federal Circuit,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1991.
    12. Stephen Ladas, Patents, Trademarks and Related Righ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三、中文期刊
    1. 江朝國,追溯保險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保險專刊,1995年12月。
    2. 李郁芬、蕭安政,專利權實施的態樣,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1998年1月。
    3. 宋皇志,WTO/TRIPS架構下專利侵權的新態樣:為販賣之要約,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8月。
    4. 何建志,懲罰性賠償金之法理與應用—論最適賠償金額之判定,臺大法學論叢,2002年5月。
    5. 林勳發,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改革芻議,保險專刊第24輯,1991年6月。
    6. 林發立,「均等論」行不行﹖,智慧財產權,2002年8月。
    7. 林恆毅,專利侵權責任保險,科技法律透析,2004年6月。
    8. 徐盛國,智慧權之特徵與對仲裁之需求性(下),智慧財產權,2000年7月。
    9. 范建得,智慧財產權鑑價在損害賠償案件中之運用,臺北大學法學論叢,2003年6月。
    10. 許皋毓,論專利侵權處理,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10月。
    11. 陳逸南,談美國專利侵權與專利無效,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8年12月。
    12. 陳文吟,由美國楝樹發明專利探討新穎性規定之合理性,台大法學論叢,2002年1月。
    13. 陳文吟,探討因應醫藥品專利之合理措施,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02年7月。
    14. 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0年12月。
    15. 陳勝義,從美國法院的判決談專利實務之不當行為,工業財產與標準,1995年6月。
    16. 陳繼堯,危險管理學上的自留與移轉,保險專刊,第29輯,81年9月。
    17. 陳瑞田,專利無效在專利侵權訴訟之問題探討,智慧財產權,1999年1月。
    18. 陳瑞田,淺論美國對專利迴避設計之觀點,工業財產權與標準,1996年10月。
    19. 陳榮一,責任保險人與被害人之地位-兼論日本商法第六六七條,保險專刊第29輯,1992年9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90651042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65104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9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