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87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205/145239 (79%)
造訪人次 : 52491165      線上人數 : 10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86


    題名: 從排斥到接納?台北市樟新社區與一壽重殘照顧中心之互動研究
    From refuse to acceptance?A cas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Zhangxin Community in Taipei City and the Taipei Yi-Shou Care Center.
    作者: 容怡仙
    貢獻者: 傅立葉
    容怡仙
    關鍵詞: 社區
    精神障礙
    照顧機構
    鄰避情結
    community
    psychiatric disability
    care institution
    Not-In-My-Backyard syndrome(NIMBY)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0-04-09 17:48:33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臺北市樟新社區與一壽重殘照顧中心之互動,關於一個都市社區與精神障礙照顧機構之互動情形。分析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回溯一壽重殘照顧中心進入樟新社區之過程與情形,第二部分則分析樟新社區與一壽重殘照顧中心現階段之互動情形與未來建議。此外,本文也特別引用了「鄰避情結」(即「不要在我家後院」,”Not-In-My-Backyard syndrome”,簡稱NIMBY)作為論述基礎,試圖去檢視社區居民對於照顧中心的觀感,找出居民排斥或接納照顧中心之情形與原因等,並以衝突歷程的概念去剖析互動現狀。本研究目的則是希望透過個案研究,探討一個社區如何與精神障礙照顧服務機構互動,以從中找出能使社區居民與照顧服務機構二者共生、互助、融合之社區工作精隨。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運用多重資料來源,並藉由觀察互動及深度訪談法來蒐集資料。其中深度訪談選取參與或了解本研究議題者作為訪談對象,包括規劃或承辦照顧中心進入社區的政府人員、來自照顧中心承辦單位及在照顧中心服務的管理者或工作者、對議題了解或熟悉社區事務的社區居民,藉此先行了解一壽重殘照顧中心進入社區之過程,包括照顧中心設立的過程與決策考量、照顧中心設立時與社區之衝突對立情形,以及政府單位、民間團體、社區居民三方對於衝突對立的認知、處理方式或行動。再者,也深度探究社區與機構過去至今的互動樣貌,包括社區與照顧中心的互動現況、社區居民對照顧中心設立觀感與鄰避情結、社區居民排斥或接納照顧中心之情形與原因,進而找出促進照顧中心融合社區或其他可能作法。
    最後,根據本研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如下:
    一、檢討我國公有土地政策,以避免社福資源被稀釋;
    二、讓障礙者參與決策過程,以落實真正的社區照顧;
    三、在各地廣設心理衛生中心,讓障礙者能在原本的社區居住;
    四、透過立法保障與教育倡導,以維護障礙者之居住權;
    五、組織經營照顧中心志工團,並促進機構與社區的互惠及共生關係;
    六、社區或機構相關工作者可採低姿態、柔性、創意方式,長期經營社區關係。
      
    關鍵字:社區、精神障礙、照顧機構、鄰避情結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Zhangxin Community in Taipei City, an ordinary community in a big city, and the Taipei Yi-Shou Care Center, an institution for the psychiatric disabl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how the Taipei Yi-Shou Care Center moved into the Zhangxin community, wherea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nd furth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cooperation. Besides, the researcher specifically adopts the concept of “Not-in-my-backyard syndrome” (NIMBY)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o survey the perceptions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toward the care center. Moreover,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acceptance or refuse of the move-in of the care center.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current status of interactions through the lens of conflict process. In summary,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identify how community residents interact with an institution for the psychiatric disabled; furthermore, this study concludes the essence of community work in helping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 to cohabit, achieve mutual help, and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This research adopts case study method and collects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such as onsite observ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For the in-depth interview, this study recruited key person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and are aware of the issue. Therefore, the interviewees range from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have planned or taken charge of the move-in, the managers or workers of the care center or higher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to the Zhangxin community residents who are aware of the issue or general community affair. Accordingly, this paper first strives to investigate the move-in process, from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ipei Yi-Shou Care Center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upporters and critiques during construction, to the perceptions, solutions, and actions toward the problem from the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sidents. Second, the study thorough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action pattern between the residents and the institution, includ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raction, the perception and the NIMBY of the residents toward the care center, and the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acceptance or refuse of the care center. In the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possible means to help the care center better integrate with the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proposes six suggestions for policy below:
    1. Review the policy of public lands to avoid diluting the resources of social welfare.
    2. Invite the disabled to participate in policy making to realize essential community care.
    3. Set up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to render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sabled to live in the original community.
    4. Safeguard the right of residence of the disabled through legislation and education.
    5. Organize volunteer groups of the care center, and improve the mutual benefit and cohabi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community.
    6. Community and institution workers manage long-term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mmunity through modest attitude and in flexible, creative ways.


    Key words: community, psychiatric disability, care institution,
    Not-In-My-Backyard syndrome(NIMB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社會司(2008)。http://sowf.moi.gov.tw/05/new05.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8)。http://www.moi.gov.tw/stat/week.aspx
    心路文山服務中心(1998)社區照顧工作專刊 : 以社區照顧的手法服務文山地區心智障礙的朋友們。臺北市 : 心路文教。
    中區老人之家(2008)。http://www.dimeh.gov.tw/law/a5-C.htm
    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支持接納,不再拒絕」第一階段計畫-身心障礙機構進入社區之影響評估綜合座談會議手冊,2001。
    文山區公所(2008)。 http://www.taipeilink.net/cgi-bin/SM_theme?page=43795d93
    文榮光(1987)使慢性精神分裂病人免於機構化照顧的可能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pp.57-67。
    文榮光(1998)回應〈探索精神病患的治療性社區>(二)。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pp.155-156。
    王俊隆(2003)民眾參與鄰避設施設置過程之研究-以竹南焚化廠及新店安坑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王馨梓(1992) 去機構化運動與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分析臺灣地區精神病患社區復健工作。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丘昌泰(2002) 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17;pp.33-56。
    江幸子(2003)照顧服務產業之本土性案例-非營利組織觀點的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展(1994)鄰避設施與社區關係。人與地,131/132 ;pp.46-53。
    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劃,24 (1);pp.69-79。
    李永展 (1998) 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pp.33-44。
    何紀芳(1995)都市服務設施鄰避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2007)身心障礙者居住服務及社區服務遭民眾抗爭處理參考手冊(再版)。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宋麗玉(1998)精神病患社區照顧之省思—社區化或機構化,選擇或困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pp.73-103。
    宋麗玉(1999)精神病患照顧者之研究:照顧者負荷之程度與其相關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1);pp.1-30。
    吳妙方(2003)鄰避情結在公共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困境與疏解。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璋、葉英堃、林幸魄、陳朝灶(1981)北市居民對偏差行為及治療的態度。心理衛生,24;pp.49-55。
    吳清源(2001)公共設施之環境風險認知函數建構與解析。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釧瑜(2004) 鄰避情結與環境正義-以民營電廠興建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學系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我們也是社區的一份子-促進身心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研討會第一場資料,2007。
    官達人(2003)社區居民對精神病患的態度調查。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源(2001)「醫療化」再思考。台大社會學刊,29;pp.213-250。
    林知遠(1997)去機構化的省思。玉榮醫訊,35;pp.6-11。
    金林(2002)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之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家屬及病友層面。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發展研討會彙編(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長期照護委員會);pp.43-58。
    周月清(2000)英國社區照顧:源起與爭議。臺北市:五南。
    周月清、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主編(2001)台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經驗分享與模式發展初探。臺北: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周美華(1999)福利社區化實驗計畫之過程分析-以鹿港鎮之婦幼方案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范燕燕(2000)精神病患者生活經驗與主體性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千惠(2006)慢性精神病患從醫院回歸社區-為何回家是一條漫長的路。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雯(2004)社區民眾對不同精神病症狀的歸因、危險覺知及社會距離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欣欣(1999)與精神病患成為好鄰居:東部某鎮居民主觀生活經驗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314-B-039-027)。臺北:中國醫藥學院護理學系。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徐震(2002)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pp.60-68。
    孫開平(1997)玉里榮民醫院近況簡介。玉榮醫訊,35;p.5。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2008)。http://www.ncl.edu.tw/mp.asp?mp=2
    許文耀、戴傳文(1991)社區居民與病患家屬對精神病患態度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5(1);pp.35-48。
    張作貞、宋麗玉(1998)影響社區精神復健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pp.105-129。
    張寶純(2006)成年智能障礙者照顧模式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第59期。2007年6月17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9/59-48.htm。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杏佳(1994)影響個人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態度之因素探討。護理雜誌,41(1);pp.88-92。
    陳羽甄(2005)公民會議之民眾參與及衝突管理。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芳、王增勇、蔡淑娟、潘佩君(2005)透過工作幫助病人安身立命。台灣社區精神照護研討會-家庭照護與就業服務-彙編(國家衛生研究院);pp.83-100。
    黃松林、許秀月(2006)社區照顧哲學觀點與健康促進實務(社會福利專題研習教材)。南投縣草屯鎮:內政部社福研習中心。
    黃美寧(2007年11月27日)從排斥到接納 康盟10年努力讓精障者走進社區。中央廣播電台,2007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NewsID=91328&t=4。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嬡齡(1998)探尋精神病患的治療性社區-玉里榮民醫院的經驗分享。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pp.129-154。
    福利社區零拒絕-製作社區進駐爭議處理手冊計畫檢視手冊初稿座談會資料,2004。
    楊素端、楊珮琪(1992)慢性精神病患回歸社區因素之探討。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pp.85-99。
    葉英堃(1998)回應〈探索精神病患的治療性社區>(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4),pp.151-154。
    葉英堃、吳英璋、陳朝灶、林幸魄(1981)北市居民對精神病的態度。心理衛生,24;pp.56-63。
    葉錦成(1993)精神病觀察:康復的疑惑與解迷。臺北市:台灣商務。
    微笑台灣319鄉(2008)。 http://www.319.com.tw/VillageAction.do?no=264
    熊秉荃、胡海國(2003)精神分裂症患者烙印經驗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二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DOH 92-TD-1017)。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劉俊佑(2007)鄰避設施政策規劃之公民參與研究-以花蓮縣北區區域性垃圾衛生掩埋場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運康(1984)慢性精神科個案之社會復歸---談「去機構化」與「現代精神醫院之社區化」。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pp.1-6。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臺北市:洪葉文化。
    戴傳文、許文耀(1991)社區居民對精神病患的概念與態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5(2);pp.71-87。
    羅友志、許舒銘(2007年6月22日)為了夭壽橋 大老闆棄千萬年薪選里長。NOWnews(今日新聞網),2007年6月22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7/06/22/91-2115656.htm。
    蘇位榮(2006年10月12日)關愛之家案紛爭 從這社區丟到那社區。聯合新聞網,2007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hhat.org/index_c.htm。
    蘇逸人(2002)疾病覺知、疾病控制信念與社會污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心理適應之心理社會因應模式。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李正賢譯)。臺北市:五南。
    Harry F.Wolcott(1998)質性研究寫作(顧瑜君譯)。臺北市:五南。
    Patrick Corrigan & Robert Lundin(2003)不要叫我瘋子---還給精神障礙者人權(張葦譯)。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Robert K.Yin (2001) 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臺北:弘智文化。
    英文部分
    Barnes, C., Mercer, G., & Shakespeare, T. (1999). Exploring disability: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MAJ(2001).Mental illness in my backyard.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64(7)
    Dianne Gilbert(1993).Not in My Backyard. Social Work.38(1)
    Higgins,J.(1989).Defining community Care: realities and myths.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23):1,pp.3-16.
    Morris, J. (2004). Independent lives and Community care: a disempowering framework. Disability & Society, 19(5), 427-442.
    Myra Piat(2000).The NIMBY Phenomenon: Community Residents’ Concerns about Housing for Deinstitutionalized People. Health & Social Work.25(2)
    Pondy,L.R.(1967).Organization Conflict:Concept A Mode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12, Issue 2, 296-3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研究所
    95264006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40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0601.pdf1079KbAdobe PDF2269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