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874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611760      在线人数 : 8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874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43


    题名: 宋初智圓與契嵩對儒學的回應
    作者: 歐朝榮
    贡献者: 劉祥光
    歐朝榮
    关键词: 北宋
    儒學
    士大夫
    佛教
    釋智圓
    釋契嵩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10-04-09 15:38:10 (UTC+8)
    摘要: 隨著隋唐時代的大一統,儒家最主要的學問――經學也得到官方上的一致性。然而,中唐以後對於傳統經注感到不滿的士大夫開起新的研究取向,希望在經典當中再次尋求古代聖賢的「道」,並且「道統」也逐漸被確立起來。與此同時,佛教界也有新的變化。
    天台宗與禪宗是影響唐代士大夫最深的兩個佛門宗派。儘管士大夫在以儒家思想作為治世的原則,但其內心也多皈依佛法。唯韓愈欲以儒家的心性之學取代佛法,成為士大夫的內在精神價值。然而,直到理學家張揚心性之學以前,韓愈的主張只得到少數士大夫的認同。
    時至北宋,士大夫繼續追尋「道」,其中古文家頗致力於此。經學也延續唐代的新學風,正逐漸推翻傳統經注,至慶曆以後全面開展。同時,宋儒排佛的浪潮與此相應和。然而,兼通儒、釋的佛教高僧對此有所回應。先是天台僧智圓在排佛尚未激烈的時代大談儒家的「道」,並援引《中庸》會通佛家的「中道義」。禪僧契嵩則與復興儒學的士大夫正面對抗,與智圓同樣先在理學家之前,發展具儒學內涵的心性之學。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佛教在宋初儒學轉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像智圓、契嵩這類的僧人如何運用儒、佛二家的思想,以回應儒當代的儒學,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再者,儒學與佛教都在唐代有所變化,須自此探求其歷史脈絡。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1. 王通(唐),阮逸(宋)注,《文中子中說注》,台北:世界書局,1959。
    2. 王溥(宋),《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 王得臣(宋),《麈史》,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4. 王欽臣(宋),《王氏談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5. 王禹偁(宋),《小畜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 王安石(宋),李之亮箋注,《王荊公全集箋注》,共3冊,成都:巴蜀書社,2005。
    7. 王應麟(宋),翁元圻注,《翁注困學紀聞》,台北:中華書局,1966。
    8. 王先謙(清),《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9. 永瑢(清)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全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10.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共2冊,台北:漢京文化,1984。
    11. 皮日休(唐),《文藪》,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2. 石介(宋),《徂徠先生集》,卷14,收入於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3. 司馬遷(漢),《史記》,共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14. 司馬光(宋),《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15. 司馬光(宋),《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6.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全10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17. 朱熹(宋),《五朝名臣言行錄》,收入於趙鐵寒主編,《宋史資料萃編第一輯:宋名臣言行錄五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57年。
    18. 江藩(清),《國朝漢學師承記附二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 宋祁(宋),《宋景文公筆記》,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一編之五》,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20. 宋祁、歐陽修(宋),《新唐書》,全1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
    21. 宋敏求(宋),《唐大詔令》,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22. 李翺(唐),《李文公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78冊。
    23. 李覯(宋),《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1983。
    24.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共2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25. 吳處厚(宋),《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26. 吳曾(宋),《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1982。
    27. 周必大(宋),《文忠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28. 邵伯溫(宋),《聞見錄》,收入於《全宋筆記第二編之七》,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29. 邵博(宋),《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30. 封演(宋),《封氏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5。
    31. 柳宗元(唐),《柳宗元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32. 柳開(宋),《河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3. 范曄(晉),《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
    34. 范仲淹(宋),《范仲淹全集》,全2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35. 孫復(宋),《孫明復小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6. 陸淳(唐),《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7. 陸龜蒙(唐),《笠澤叢書》,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38. 脫脫(元)編,《宋史》,全4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39. 黃宗羲(清),《宋元學案》,全4冊,台北:正中書局,1954。
    40. 班固(漢),《漢書》,共5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41. 曾鞏(宋),《曾鞏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42.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全50冊,成都:巴蜀書社,1988。
    43.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
    44. 焦循、焦琥(清),《孟子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56。
    45. 楊億(宋)編,王仲犖注,《西崑酬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
    46. 董誥(清)編,《全唐文》,台北:匯文書局,1961。
    47. 趙彥衛(宋),《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48. 撰者不詳(唐),《曆代法寶記》,《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
    49. 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共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50. 劉昫(後晉),《舊唐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9。
    51. 劉禹錫(唐),《劉禹錫集》,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52. 劉敞(宋),《七經小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3. 歐陽修(宋),《歐陽修全集》,共6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54. 歐陽修(宋),《新五代史》,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74。
    55. 穆修(宋),《穆參軍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6. 蕭子顯(梁),《南齊書》,共2冊,台北:鼎文書局,1975。
    57. 錢易(宋),《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58. 龍樹(印),鳩摩羅什(晉)譯,《中論》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台北:世樺,1998。
    59. 韓愈(唐),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0. 魏泰(宋),《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61. 蘇洵(宋),曾棗莊、金成禮箋注,《嘉祐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2. 蘇軾(宋),《蘇東坡全集》,全2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
    63. 蘇軾(宋),《東坡易傳》,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4. 蘇轍(宋),《蘇轍集》,共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65. 釋慧皎(梁),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66. 釋僧祐(梁),《出三藏記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5冊,台北:世樺,1998。
    67. 智顗(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3冊。
    68. 釋道宣(唐),《續高僧傳》,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冊(台北:世樺,1998)。
    69. 釋灌頂(唐),《國清百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
    70. 釋湛然(唐),《止觀輔行傳弘決》,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6冊,台北:世樺,1998。
    71. 釋慧能(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敦煌本、宗寶本),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台北:世樺,1998
    72. 釋神會(唐),胡適校寫,《神會和尚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
    73. 釋淨覺(唐),《楞伽師資記》,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5冊,台北:世樺,1998。
    74. 釋贊寧(宋),《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75. 釋道原(宋),《景德傳燈錄》,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1冊,台北:世樺,1998。
    76. 釋智圓(宋),《閑居編》,收入於《卍新纂續藏經》第101冊,台北:新文豐,1976。
    77. 釋契嵩(宋),《鐔津文集》,收入於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世樺,1998)。
    78. 釋文瑩(宋),《玉壺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84。
    79. 釋志磐(宋),《佛祖統記》,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
    80. 釋覺岸(元),《釋氏稽古略》,收入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台北:世樺,1998。
    81. 顧炎武(清),《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二、 專書
    1. Chen, Jo-shui. 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773-81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Liu, James T.C. 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7.
    3. 山口益(日),釋演陪譯,《天台性具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1967。
    4.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5. 尹協理、魏明,《王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6.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7. 市川勘(日),《韓愈研究新論:思想與文章創作》,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8. 皮錫瑞(清),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皮錫瑞(清),《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
    10. 包弼德(美),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4冊――佛性與般若(下)》,台北:聯經,2003。
    12.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13.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
    1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共2冊,台北:允晨文化,2003。
    15.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2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
    16. 吳雁南,《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7. 東英壽(日),王振宇、李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修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8.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9. 牧田諦亮(日),〈趙宋仏教史における契嵩の立場〉,《中国近卋仏教史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57。
    20.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1989。
    21.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4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2. 胡適,《胡適文存二集》,收入於歐陽哲生,《胡適文集》第3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3.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第2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4.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25.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26. 張檿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
    27.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8.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中華書局,1956。
    29.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30.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31.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32. 郭朋,《隋唐佛教》,山東:齊魯書社,1980。
    33.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34. 副島一郎(日),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近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許理和(荷),李四龍、裴勇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36. 曾棗莊,《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37. 曾其海,《天台佛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3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39.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40.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41.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4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
    43.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44.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1980。
    45.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6.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47.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共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48.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台北:新文豐,1984。
    49. 劉子健,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50. 劉澤華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51.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52.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53. 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8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54. 賴永海,《湛然》,台北:東大圖書,1993。
    5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共2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56.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57.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58. 錢穆,《經學大要》,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5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4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60.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5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
    6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62. 錢穆,《朱子學提綱》,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
    63. 錢鍾書,《談藝錄》,香港:中華書局,1986。
    64.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
    65. 謝無量,《朱子學派》,上海:中華出版社,1932。
    66. 謝善元,《李覯之生平及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88。
    67. 鎌田茂雄(日),《中国仏教史第四卷:南北朝の仏教》下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0。
    68. 釋慧嶽,《天臺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4。
    69.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
    三、 論文
    1. Peter N. Gregory,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he Sung,” in Peter N. Gregory and Daniel A. Getz, Jr., eds. Buddhism in the Su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pp.1-22.
    2. 王宏海、曹清林,〈韓愈、李翺的經學思想透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2期(石家莊,2005年3月),頁35-38。
    3. 王德權師,〈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台北,2006年6月),頁1-47。
    4. 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學思想〉,收入於《中國學術佛教論典》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359-399。
    5. 牟潤孫,〈兩宋春秋學之主流〉,《大陸雜誌》第5卷第4期(台北,1952年8月),頁1-4。
    6.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台北,1995年3月),頁29-37。
    7.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第20卷第3期(台北,1989年月),頁111-147。
    8. 宋鼎宗,〈宋儒春秋尊王說〉,《成功大學學報》第19期(台南,1984年11月),頁1-36。
    9. 李四龍,〈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北京,1996年8月),頁55-60。
    10. 李朝軍,〈晁迥與宋初文學〉,《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成都,2005年7月),頁98-104。
    11. 邱敏捷,〈《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人文研究學報》41卷2期(台南,2007年10月),頁13-41。
    12. 吳忠偉,〈智圓佛學思想研究〉,收入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6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頁1-198。
    13. 林慶彰,〈唐代後期經學的新發展〉,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0-677。
    14. 金林祥,〈胡瑗教育思想研究〉,《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南通,2000年6月),頁101-106。
    15. 金榮官,〈胡瑗的分齋教學極其影響〉,收入於《宋史研究論叢》第7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頁354-370。
    16. 胡適,〈《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收入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頁1-10。
    17. 姚長壽,〈《淨度三昧經》與人天教〉,《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台北,1999年7月),頁79-95。
    18. 洪淑芬,《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19. 夏長樸,〈李覯的重禮思想及其與荀子的關係〉,《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台北,1988年11月,頁265-282。
    20. 張國剛,〈略論唐代學術史的時代特徵〉,《史學月刊》2003年第6期(天津,2003年6月),頁80-87。
    21. 張國剛,〈中古社會變遷筆談〉,《史學月刊》2005年第5期(開封,2005年5月),頁5-7。
    22. 寇養厚,〈中唐《春秋》學對柳宗元與永貞革新集團的影響〉,《東嶽論叢》21卷1期(濟南,2000年1月),頁114-117。
    23. 章群,〈啖、趙、陸三家《春秋》之說〉,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頁73-88。
    24.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台北,1994年3月),頁1-49。
    25. 曾建林,〈宋代經學的轉型與歐陽脩經學的特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杭州,2002年3月),頁157-159。
    26. 楊向奎,〈唐宋時代的經學思想――《經典釋文》、《十三經正義》等書所表現的思想體系〉,收入於於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30-658。
    27. 葛煥禮,〈論啖助、趙匡、陸淳《春秋》學的學術轉型意義〉,《文史哲》2005年第5期(濟南,2005.年9月),頁40-45。
    28. 劉光裕,〈唐代經學中的新思潮――評陸淳《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蔣秋華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89-111。
    29. 劉貴傑,〈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收入於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2。
    30. 劉乾,〈論啖助學派〉,收入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678-701。
    31. 稻葉一郎(日),李甦平譯,〈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收入於林慶彰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305-338。
    32. 蔣義斌,〈孤山智圓與其時代――佛教與宋朝新王道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台北,2006),頁233-270。
    33. 蔡惠明,〈融儒於佛的契嵩大師〉,《內明》第186期(香港,1987年9月),頁
    34. 橫山健一(日),〈宋代における義例說の展開――崔子方の春秋學について〉,《東方學》第115期(東京,2008年1月),頁73-87。
    35.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儒家經學的認識與回應――從釋智圓和釋契嵩談起〉,《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西寧,2005年4月),頁38-41。
    36. 魏鴻雁,〈宋代僧人對北宋文學革新的認識與回應――以釋智圓和釋契嵩為中心的考察〉,《青海民族研究》17卷第4期(西寧,2006年9月),頁68-72。
    四、 網路資料
    1. 釋聖凱,〈論佛道儒三教倫理的交涉〉,《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1年6月號<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ongming/200106-002.htm>(2008年12月10日,國際網址: http://whpq.ne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3153009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3009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9410.pdf225KbAdobe PDF21615检视/开启
    009409.pdf208KbAdobe PDF21274检视/开启
    009408.pdf513KbAdobe PDF21962检视/开启
    009407.pdf496KbAdobe PDF21704检视/开启
    009406.pdf507KbAdobe PDF21981检视/开启
    009405.pdf257KbAdobe PDF21977检视/开启
    009404.pdf118KbAdobe PDF2896检视/开启
    009403.pdf114KbAdobe PDF2896检视/开启
    009402.pdf129KbAdobe PDF2990检视/开启
    009401.pdf89KbAdobe PDF281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