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教科書、專論或論文集(以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2005年9月。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2004年9月。 王兆鵬、陳運財、林俊益、宋耀明、丁中原、張熙懷、葉建廷七人合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2004年。 王旭正、柯宏叡、ICCL-資訊密碼暨建構實驗室,資訊與網路安全-秘密通訊與數位鑑識新技法,2006年3月。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2004年。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2005年9月。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一),1987年5月,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二十五)。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下),2007年9月。 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2001年。 林鈺雄,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2002年。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下),2007年。 林宜民,依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論法庭活動-以鑑定為中心,司法院研究年報第25輯第15篇,2005年11月。 司法院,段重民、崔汴生譯,美國聯邦證據法,2003年1月。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下),2003年。 吳巡龍,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2005年1月。 吳巡龍,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實務,2006年11月。 陳家駿,網路VS.法律,1999年。 陳運財,直接審理與傳聞法則,2001年。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1999年。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1992年。 陳家瑤、吳佳育,數位證據於現行法律之相關問題,2002年「網際空間:資訊、法律與社會」學術研究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2002年11月。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1999年3月。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1981年4月。 楊維楨等編著,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上冊),2003年6月,國立編譯館出版。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2000年。 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上)(下),2000年12月。 劉江彬,資訊法論-電腦與法律問題之探討,1999年1月。 簡志瑩,專家證言與交互詰問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四輯第七篇,2004年11月。 錢世傑、錢世豐、劉嘉明、張紹斌,電腦鑑識與企業安全,2004年10月。 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二),元照,2004年11月。 土本武司著,董璠輿、宋英輝譯,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1997年5月,五南。 石井一正著,陳浩然譯、鄭善印校訂,日本實用刑事證據法,1990年5月。 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2002年12月。 David Groth, David Wall, Michael de Beer著,黃俊翔譯,網際網路應用實務指南,2001年2月,儒林圖書。 Mitch Tulloch, Ingrid Tulloch原著; 金格電腦譯著,微軟網路百科全書,2003年5月,文魁資訊出版。 PC Shopper編輯部,電腦專有名詞寶典,2003年1月,電腦人文化出版。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1998年。 二、中文期刊文章(依發表年份排列) 王以國,數位證據之刑事證據能力相關議題研究,科技法律透析,2008年11月,頁12-18。 林昆霖、王旭正、張躍翰、江文雅、黃嘉宏,蒐證數位證據分辨木馬抗辯真偽研究,刑事科學第65期,2008年9月,頁86-96。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之新紀元-最高法院近年裁判新趨勢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9期,2007年10月,頁128以下。 林育梨、吳宗成、許建隆,具權限控管及防止不當洩密之數位鑑識作業程序資訊安全通訊,13卷3期,2007年7月,頁49-59。 李聖傑,使用電腦的利益,月旦法學雜誌,145期,2007年6月,頁70-79。 林宜隆、賀宙才、張翔舜、林子豪,我國網路現況分析與對策-以刑事警察局網路犯罪偵查案例作分析,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7卷1期,2007年6月,頁1-17。 邱獻民、林宜隆,數位證據在法庭上之攻防對策,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7卷1期,2007年6月,頁53-63。 陳運財,傳聞法則及其例外之實務運作問題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94期,2007年5月,頁128-153。 王旭正、林建一、黃嘉宏,Casino之數位鑑識與證據保存研究,刑事科學,62期,2007年3月,頁99-116。 李柏厚,新興電腦犯罪調查技術--網路鑑識,資訊安全通訊,13卷1期,2007年1月,頁177-185。 林俊益,論準備程序有關證據能力爭議之調查--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臺上字第七二七四號判決之闡析,月旦法學雜誌,139期,2006年12月,頁247以下。 陳運財,監視攝影與正當程序之保障,台灣本土法學第86期,2006年9月,頁86-99。 吳國清、葉毓蘭,A Research of Police Self-Efficacy and Job Capacity on Computer Crime Investigation in Taiwan,警學叢刊,37卷1期,2006年7月,頁201-225。 王旭正、柯宏叡、黃嘉宏、陳世豪、基植KH-scheme之內隱式浮水印數位相片證明力研究,刑事科學,60期,2006年3月,頁115-134。 劉得民,SMTP與POP3的愛恨情仇 獨家傳授電子郵件防駭秘笈,Intelligent Times,2006年1月25日。 ICCL,真假數位證據,網路通訊雜誌,170期,2005年9月,頁90-95。 林鈺雄,被害/告訴證人之嚴格證明--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臺上字第六五七八號及第六八三八號兩則標竿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1期,2005年6月,頁247以下。 蔡震榮、黃玥婷,數位證據之證據力,49卷2期,2005年4月,頁1-32。 蔡閔峰,探究電腦鑑識的真面目,刑事雙月刊第4期,2005年2月,頁21以下。 林鈺雄,蓋上潘朵拉的盒子--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終結第六種證據方法?月旦法學雜誌,115期,2004年12月,頁57以下。 楊雲驊,找回嚴格證明程序之靈魂--釋字第五八二號的意義與影響,月旦法學雜誌,115期,2004年12月,頁109以下。 何賴傑,傳聞法則之同意,月旦法學雜誌,114期,2004年11月,頁85-92。 陳運財,刑事程序鑑定之證據法則,萬國法律第137期,2004 年10月,頁32-44。 何賴傑,錄音、錄影、電磁紀錄等之調查(刑事訴訟法第165條之1第2項),全國律師,2004年9月。 陳運財,嚴格證明法則,月旦法學教室,23期,2004年9月,頁132-136。 張宏昌,應用數位影像證據問題之探討,刑事科學,57期,2004年9月。 王銘勇,網路犯罪之搜索與扣押,法學叢刊,191期,。 蔡仲彥,竊取電磁紀錄與竊取虛擬物品,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1期,2004年8月,頁368-378。 楊文超、溫哲彥,電腦鑑識與EnCase工具之介紹,刑事科學,56期,2004年3月,頁89-122。 吳茲仁,數位鑑識案例(1):阿迪他事件,資訊安全論壇,16期,2004年3月,頁32-37。 黃榮堅,論偽造文書之行使行為-評92年度台上字第2293號等判決,台灣本土法學,54期,2004年1月,頁64以下。 鄭博仁、余敬虔,「木馬勝訴案」的省思,資訊安全通訊,10卷1期,2004年1月,頁143-145。 王朝煌,數位證物之鑑識與蒐證,警學叢刊,34卷3期,2003年11月,頁133-156。 林宜隆,資通安全鑑識與數位證據之探討,電腦稽核,9期,2003年7月,頁30-50。 吳巡龍,我國刑事訴訟法關於物證、書證調查方式修法之檢討,律師雜誌第286期,2003年7月,頁53-68。 林宜隆、藍添興,未來警察之新科技與新思維--數位證據與資訊鑑識,警光,561期,2003年4月,頁43-45。 陳志民,B2B網路交易行為中資訊共享與聯合行為關聯性認定之研究,法政學報,16期,2003年3月,頁47-94。 何賴傑,傳聞法則下證人陳述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教室,9期,2003年7月,頁22-23。 施俊堯,數位相片之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法務通訊,2118期,2003年1月,頁。 王旭正、柯宏叡、楊誠育,網站入侵安全的證據存留鑑識探討,資訊安全通訊,8卷4期,2002年9月,頁89-102。 施俊堯,刑事訴訟鑑定實務之檢討,刑事科學,53期,2002年3月,頁41-102。 張紹斌,電腦犯罪及網際網路犯罪概述,資訊安全通訊,8卷1期,2001年12月,頁31-40。 何賴傑,成大MP3搜索事件之法律檢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3期,2001年6月,頁82-89。 黃朝義,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臺上字第六九六三號判決與八十九年度臺上字第六○四七號等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期,2001年3月,頁29-41。 蘇清偉,電腦犯罪之數位證據鑑識,刑事科學,51期,2001年3月,頁81-90。 林宜隆,網路犯罪及其偵查活動之實證分析研究,警學叢刊,31卷3期,2000年11月,頁189-210。 蔡震榮、張維平,電腦犯罪證據之研究,刑事法雜誌,44卷2期,2000年4月,頁49-63。 蔡美智,美國重要之網路犯罪防制相關單位組織簡介,資訊法務透析,12卷3期,2000年3月,頁36-41。 蔡美智,談網路犯罪,資訊法務透析,1999年1月,頁36。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與直接審理原則--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期,1999年12月,頁61以下。 蔡美智,虛擬世界的脫軌棋子-國內電腦犯罪與脫序事件簡介,律師雜誌第228期,1998年9月,頁52-53。 莊忠進,電腦犯罪偵查之探討,刑事科學,39期,1995年3月,頁125。 三、中文碩博士論文(以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丁秋玉,網路犯罪證據之搜索扣押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林一德,電子數位資料於證據法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林岡輝,電子郵件之截收處分,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7月。 陳誌泓,電腦、網路與刑事偵查—以網路犯罪公約於日本法的落實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黃育勳,電腦之搜索扣押,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謝昆峰,網際網路與刑事偵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四、英文教科書、專論或論文集(依作者姓名之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Abigail Abraham, Cyber Forensics: a field manual for collecting, examining, and preserving evidence of computer crimes, 135, (Albert. J. Marcella, Robert S. Greenfield, editors, 2002. Albert. J. Marcella, Robert S. Greenfield, editors, Cyber Forensics: a field manual for collecting, examining, and preserving evidence of computer crimes, 2002. David Icove, Karl Seger, & William VonStorch, Computer Crime: A Crimefighter’s HandBook, O’Reilly & Associates, Inc., 1995. David Lazer, DNA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 the technology of justice, 2004 . Eoghan Casey, Digital Evidence and Computer Crime: Forensic Science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2004. Joe Nickell and John F. Fischer, Crime science : methods of forensic detection, 1999 . Lloyd L. Weinreb, Criminal Law, Seventh Edition, 2003. Neil Barrett, Digital Crime: Policing the Cybernation, 1998. Tony Sammes, A. J. Sammes and Brian Jenkinson, Springer-Verlag, Forensic Computing: A Practitioner’s Guide (Practitioner Series), First Edition, 2000. 五、英文期刊(依作者姓名之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Orin S. Kerr, Computer Records and the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01).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Digital Evidence (SWGDE), Digital Evidence: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Forensics Science Communications, Volume 2 Number 2 (April 2000). Simson L. Garfinkel, Abhi Shelat, Remembrance of Data Passed: A Study of Disk Sanitation, 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24-26 (January/February 2003). 六、網路資源: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網址:http://www.cib.gov.tw/。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網址: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網址:http://www.stpi.org.tw/STPI/index.htm。 經濟部資策會FIND網站, 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 維基百科,網址:http://www.wikipedia.org/。 Cornell University Law School, http://www.law.cornell.edu/rules/fre/. Federal Evidence Review, http://federalevidence.com/. Guidelines for Field Applications of Imaging Technologie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http://www.fbi.gov/hq/lab/fsc/backissu/april2002/swgitfield1.htm. Softpanorama, http://www.softpanorama.org/Net/Network_security/TCP_wrappers/index.shtml。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Computer Crime &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ction, http://www.cybercrime.gov/ssmanual/index.html. West Law, http://international.westlaw.com.ezproxy.lib.nccu.edu.tw:8090/Welcome/LawSchool/default.wl?RS=imp1.0&VR=2.0&SP=NTLCHENGUV&FN=_top&MT=LawSchool&UTid=1&SV=Spl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