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99317      Online Users : 7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558


    Title: 保險契約停效與復效制度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suspension and reinstatement system of insurance contracts
    Authors: 彭英偉
    Peng,Ingwei
    Contributors: 林勳發
    Lin, Frank Hsin Fa
    彭英偉
    Peng,Ingwei
    Keywords: 停效
    復效
    復效申請書
    可保證明
    保險法第一百十六條
    附條件同意復效
    復效生效時點
    不實可保證明
    suspension
    reinstatement
    reinstatement application
    approval of the reinstatement application
    overdue premium
    Article 116
    evidence of insurability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09 13:41:30 (UTC+8)
    Abstract: 保險契約中之停效與復效制度,為有別於一般民事契約之特殊制度,其目的在使一時忘記或無力繳交續期保費,不會立即遭到保險人終止保險契約,要保人並得在一段復效期間內,於符合一定條件下,恢復原保險契約之保障。至於復效時必須符合之條件,各國規定不盡相同,但通常包括下列項目:(1)復效申請書(2)提供被保險人之可保證明 (3) 繳清欠繳保費(4) 保險人之同意。我國過去因舊保險法、施行細則及示範條款三者間,對復效應具備之要件規範並不一致,引起學說之重大爭議,法院判決亦常見不同之判決結果,致保險實務上糾紛不斷。
    為解決保險市場之脫序現象,九十六年七月十八日修正之保險法,乃對保險法第一百十六條作大幅修正,明確規定如下:「停止效力之保險契約,於停止效力之日起六個月內清償保險費、保險契約約定之利息及其他費用後,翌日上午零時起,開始恢復其效力。要保人於停止效力之日起六個月後申請恢復效力者,保險人得於要保人申請恢復效力之日起五日內要求要保人提供被保險人之可保證明,除被保險人之危險程度有重大變更已達拒絕承保外,保險人不得拒絕其恢復效力。」新法對保險市場新秩序之重建應有重大助益,但新法也衍生一些新的問題,諸如,可保證明之意義及範圍、要保人提供不實可保證明時應如何依法處理、危險程度有重大變更已達拒絕承保程度之認定標準及核保標準、保險人有無要求附條件同意復效之權利,以及復效生效時點如何認定…等疑義,均有待釐清及解決。本研究廣泛蒐集及比較各國立法制度,並整理我國實務判決重要爭點,剖析新法對保險市場產生造成之影響,並對新法產生之新問題提出本文意見與建議,以作為日後研擬修法時之參考。
    The suspension and reinstatement system of insurance contracts is a specific system different from other civil contracts. Its purpose is to prevent proposers, who forget to or are unable to pay premium other than the initial premium, from being terminated of insurance contracts by insurers. The proposer may reinstate the original policy within the time period for applying for reinstatement and when conforming to certain terms. Regarding the terms of reinstatement, the contents are varied among countries but usu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ems: (1) a reinstatement application; (2) evidence of insurability; (3) prepayment of any overdue premium; and (4) approval of the reinstatement application. Before the Amendment to the Insurance Act in 2007, the terms of reinstatement were stipulated differently among the Insurance Act, the Enforcement Rules for the Insurance Act and the Model Provisions for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As a result, there were serious debates of schools, while different judgments delivered by courts of law for similar cases. Thus disputes were continuously happened in terms of insurance practices.
    Resolving the disorderly phenomenon in the insurance market, Article 116 of the Insurance Act was amended on 18 July 2007 as the following: “A suspended insurance contract shall be reinstated after the premium, the interest stipulated in the insurance contract, and other expenses are paid, provided that such payment is made within six months from the date of suspension. Where the proposer applies for reinstatement more than six months after the date of suspension, the insurer may require that the proposer furnish proof of insurability for the insured, and the insurer may not refuse reinstatement unless the insured`s degree of risk has undergone a change that is sufficiently material as to justify refusal to insure”. The amended Act contributes the rebuilding of the order of the insurance market. However, it also produces some new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meaning and scope of the evidence of insurability, how to deal with the reinstatement when the proposer providing lapsed evidence of insurability, the approval and underwriting when the insured`s degree of risk has undergone a change that is sufficiently material as to justify refusal to insure, whether the insurer has the right to require some conditions for its approval of reinstatement, and how to recognize the effective time of reinstatement. All these problems still remain unsolved. The study widely collects and compares different countries’ legislative systems, gets together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dispute, analyzes the amended Act’s impacts on the insurance market, and presents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which could be reference for amending the Act in the future, on these new problems caused by the amended Act.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1、 山中宏原著,林輝榮譯述,人壽保險讀本,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88年。
    2、 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書局,2001年。
    3、 王澤鑑,民法債編總論,基本理論債之發生,自版,2003年10月。
    4、 王衛恥,實用保險法,文苼書局,1981年。
    5、 方明川,藍玉珠合著,團體人壽保險概論,1997年。
    6、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台北,瑞興圖書,2003年9月新修訂四版。
    7、 江朝國,保險法論文集(二),瑞興圖書,1997年。
    8、 江朝國,保險法論文集 (三),瑞興書局,2002年。
    9、 江朝國,德國保險法,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1993年。
    10、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
    11、 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台北,自版,1994年3月增訂再版。
    12、 林勳發,保險契約效力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41) ,台北,今日書局,1996年3月初版。
    13、 林群弻,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9月增訂二版第2刷。
    14、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2004年1月增訂八版。
    15、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上冊),三民書局,2007年九月修訂七版。
    16、 吳建斌,現代日本商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17、 吉田明撰者、吳崇權譯述,人壽保險契約之基礎,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出版,1995年。
    18、 青谷和夫編著,日本人壽保險判例集,國泰人壽保險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1981年。
    19、 洪遜欣,中國民法總則(修訂版),三民書局,民國79年9月再修訂三版。
    20、 施文森,保險法總論,國立政治大學叢書,1990年修正九版。
    21、 施文森譯,加州保險法(中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9年。
    22、 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一集,自版,1986年。
    23、 施啓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1993年。
    24、 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1990年9月增訂新四版。
    25、 袁宗蔚,保險學,三民書局,87年7月
    26、 袁宗蔚,保險法,三民書局,1969年,修訂四版。
    27、 梁宇賢、柯澤東、劉興善、林勳發合著,商事法精論,今日書局,2005年10月修訂版。
    28、 梁宇賢,保險法新論,台北,瑞興圖書,2005年3月初版。
    29、 邱錦添,兩岸保險法之比較,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5月初版。
    30、 陳國義,保險法:案例式,一品文化出版社,2006年10月修訂三版。
    31、 黃川口,人壽保險法論叢,三民書局,1983年,第三版。
    32、 葉銘進,保險法,保成出版社,1998年。
    33、 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合著,保險學:理論與實務,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第五版。
    34、 張簡志漢,保險法,書泉出版社,2004年2月四版1刷。
    35、 張國鍵,商事法論(保險法),三民書局,1985年9月修訂七版。
    36、 楊仁壽,法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87年2月修訂。
    37、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三民書局,2006年2月修訂六版一刷。
    38、 樊启荣,保險契約告知義務制度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39、 劉德寬,民法總則,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1996年。
    40、 劉宗榮,新保險法,三民書局,2007年1月初版。
    41、 劉春堂譯,日本保險法規,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1994年。
    42、 潘秀菊、劉承愚、蔡淑娟、尹章華、馮震宇合著,商事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修訂版。
    43、 賴上林,兩岸保險法之比較,基準出版社,1997年。
    44、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編印,法律資料之蒐集與論文之註解,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94年6月修訂版。
    45、 壽險法律實務之研究,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1982、1983年
    46、 壽險研究,第21、24、105期,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
    47、 保險法令彙編,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編印,1996年。
    (二)期刊
    1、 江朝國,復效之可保證明?台灣法學雜誌,109期,2008年8月。
    2、 江朝國,保險契約之停效、復效及終止--臺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度保險上字第六號民事判決評釋,萬國法律,2001年2月。
    3、 江朝國,保險契約之停效、復效與據實說明告知義務之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4、 汪信君,人壽保險契約效力之停止,月旦法學教室,2004年11月。
    5、 汪信君,人壽保險契約之復效,月旦法學教室,2005年3月。
    6、 汪信君,危險增加之通知義務,月旦法學教室,2004年3月。
    7、 李瑞雲,團體保險基本型態的研究(一),壽險季刊,21期,65年。
    8、 林勳發,保險法上告知義務相關法律問題之分析,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1995年6月。
    9、 林麗銖,保單復效解除權也復效﹖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0年8月。
    10、 林麗銖,已過復效期,還能主張保單權益嗎﹖/利害關係人可以代要保人交付保費嗎﹖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0年10月。
    11、 林麗銖,繳清欠繳的保費還不一定可以復效--引發復效爭議的乳房纖維瘤,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3年7月。
    12、 吳信華,法治國原則(四)-依法行政原則之一:概說及法律優位原則,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2002年10月。
    13、 吳淑雯,保單復效的理賠糾紛-曾經賠過的疾病復效時還被批註除外?,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5年12月。
    14、 吳淑雯,停效後的保單,如何復效才有效?停效保單申請復效被刁難不要委曲求全!,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5年12月。
    15、 施文森,論保險法第六十四條之修正及其得失,保險專刊,第31輯,1993年3月。
    16、 柯木興,談年金與年金保險的種類與內涵,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91年1月。
    17、 陳榮一,論保險人之催告,壽險季刊第54期,1989年。
    18、 陳進旺、陳正賢,論壽險公司行使復效同意權之合理性,壽險管理期刊第19期,2006年3月。
    19、 張仲源,人壽保險續期保險費問題之研討,保險專刊,96年9月。
    20、 黎曉英,肯定無條件復效的修法行動,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5年7月。
    21、 黎曉英,保戶應該留意的復效修法權益,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7年6月。
    22、 盧世寧,論保險契約之特殊效力--復效,法令月刊,2002年2月。
    23、 盧世寧,保險契約關於復效法律問題之研究,壽險季刊,2002年6月。
    24、 謝國成,談壽險保單的復效,壽險季刊,26期,1977年。
    25、 謝贊泰,保單申請復效不一定「照單全收」﹖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2年6月。
    26、 羅俊瑋,論不可抗爭條款-兼論最高法院民事86年度台上字第2113號判例,萬國法律,第159期,2008年6月。
    27、 無論任何險種,復效條件一律照舊﹖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1999年10月。
    28、 以復效告知不實拒賠合法嗎﹖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0年10月。
    29、 「保單復效問題與保險法第116條修訂」座談會--停效6個月內都可無條件復效?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2007年8月。
    (三)學位論文
    1、 何佳玲,壽險契約復效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 李思賢,兩岸人壽保險制度之比較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林淑真,保單復效之逆選擇的防範與因應 -以國內各壽險公司之實務作法為研究,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4、 黃菊,人壽保險合同效力若干問題研究,武漢大學民商法碩士論文,2004年。
    5、 張筱筠,論人壽保險人之免責事由,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6、 蕭玲蓉,人身保險停效保單復效動機與風險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論文,2005年。
    7、 徐澤鋆,兩岸保險締約信息提供義務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二、外文文獻
    (一)書籍
    1、 大森忠夫,保險法,有斐閣, 1985年。
    2、 Edward Richard Hardy Ivamy,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surance law, 3r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 1975。
    3、 Dani L. Long & Gene A.Morton,Principles of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OMA,1988。
    4、 Muriel L.Crawford,Life and Insurance Law, LOMA,1994。
    5、 Harriett E. Jones,Canadian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aw, LOMA,1992。
    6、 McGee Andrew ,The Law and Practice of Life Assurance,1995。
    7、 Clarke Malcolm,Policies and Perceptions of Insurance Law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007。
    (二)網站資料
    https://lawschool.westlaw.com/
    http://www.fsa.gov.uk/
    http://www.statutelaw.gov.uk/
    http://www.uk-legislation.hmso.gov.uk/
    http://www.canlii.or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4961027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6102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701.pdf91KbAdobe PDF21360View/Open
    102702.pdf141KbAdobe PDF21686View/Open
    102703.pdf143KbAdobe PDF21431View/Open
    102704.pdf255KbAdobe PDF21587View/Open
    102705.pdf408KbAdobe PDF21558View/Open
    102706.pdf494KbAdobe PDF24531View/Open
    102707.pdf507KbAdobe PDF22219View/Open
    102708.pdf549KbAdobe PDF24400View/Open
    102709.pdf669KbAdobe PDF23544View/Open
    102710.pdf442KbAdobe PDF22000View/Open
    102711.pdf171KbAdobe PDF230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