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83854      Online Users : 6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475


    Title: 實現公車即時電視經營架構之研究
    Bus operators framework to achieve real-time TV Study
    Authors: 李世揚
    Contributors: 周宣光
    李世揚
    Keywords: 公車即時電視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04-09 09:16:39 (UTC+8)
    Abstract: 近年來戶外廣告日漸風行,走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廣告訊息的蹤跡,除了建築外牆、戶外看板或車體廣告外,裝置在公車內部的車內電視媒體也屬於戶外廣告應用的一環。審視公車內現有的電視節目,其播放模式仍採用固定時間循環播放的方式,此種方式是否能夠將車內電視媒體的效用完全發揮出來,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本研究認為,公車電視是一種特殊的戶外媒體,它能夠在封閉的公車空間內,有效地將廣告訊息推送給觀眾,並處在移動的環境中,不單是觀眾會批次流動,且會依據車輛行走的路線及時間點的不同,所接觸到的群體亦不同,此種「多元性」會引起各類廣告主前來刊登廣告的興趣。

    為更進一步貼近觀眾及廣告主的需求,本研究建議可利用3.5G無線傳輸技術改善現行廣告播放模式,讓節目製作能跳脫傳統預先錄影的框架,藉由即時傳輸的技術背景,讓創意能夠發揮的空間更廣闊,節目內容將能更有互動性及吸引力;在媒體刊登方面,採用分時分區的概念,將公車電視的播放單位做細分,以迎和廣告主之間地域性及時段性需求相異的情形,更能達到落實分眾行銷的效果。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王淑芬,「高市節能減碳 綠色星期四免費公車啟動」,中央社,2008年6月12日。
    尼爾森媒體研究報告,「2008上半年台灣五大媒體廣告量微幅成長1.1%」,尼爾森媒體新知期刊,2008年8月,第8頁。
    尼爾森媒體研究報告,「尼爾森媒體 08`7-08`12 媒體大調查」,2009年2月17日。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臺北市公車專用道行駛車次及載客人數」,交通統計年報,2009年,第32頁。
    江幸宜,「將預算花在刀口上」,尼爾森媒體新知期刊,2009年2月,第4頁。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柏泓業務教育訓練」,2005年10月26日。
    呂懿婷,「從BBS 站廣告版閱聽人的質性分析來看對廣告效果研究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瞻,「世界新聞史」,三民書局,1991年。
    李清忠,「戶外媒體廣告效應及廣告量探討」,尼爾森媒體新知期刊,2008年2月,第12頁。
    吳建興,「GSA:全球57國家啟動110個HSDPA商業服務」,資策會FIND市場研究中心,2007年5月。
    林炎成,「節能省碳,府城自行車日上路」,運輸人通訊期刊,2008年9月10日,第2頁。
    林逸潔、陳彥佑、涂芳菁,「思維過程在傳播管理之應用研究—以雜誌業為例」,傳播管理發展與趨勢之全國學術性研討會迎接二十一世紀之平面傳播媒體會議論文集,2000 年5月12 日。
    周亦龍,「從媒體接觸行為看戶外看板」,動腦雜誌,2000年。
    邱輝龍,「網路人口激增廣告蓬勃發展」,工商時報,2000年6月。
    洪賢智,「廣告原理與實務」,五南圖書,2001年。
    洪順慶,「行銷管理學」,新陸圖書,1998年。
    英漢大眾傳播辭典編委員會,「英漢大眾傳播辭典」,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83年。
    馬驥伸著,「雜誌」,允晨出版,1984 年3 月10 日。
    現代管理月刊,「利用哪一種媒體好?」,現代管理月刊,1988年。
    陳志豪,「景氣差 公車族回籠」,聯合報,2009年1月6日。
    陳坤河,「整合Wi-Fi 與WiMax 架構下之two tier行動管理機制」,國立中央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玲玲,「廣告業未來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建豪,「10倍效益戶外廣告成功圍堵消費者」,遠見雜誌,2006年6月。
    陳本宗,「廣播電台競爭優勢與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文強,「報社組織知識儲存與分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動腦雜誌編輯部、林燕,「今年廣告量可望小幅成長」,動腦雜誌, 2005年。
    動腦雜誌編輯部,「網路迎接盛夏來臨」,動腦雜誌,2004年。
    郭良文,「臺灣的廣告發展」,學富文化,2001年。
    許安琪,「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全球化與在地化行銷大趨勢」,學富文化,2001年。
    曾文昌,「廣播的定義與發展」,視聽教育雙月刊,1994年。
    黃雅琴,「廣播節目的類別及現況淺析」,視聽教育雙月刊, 1995年。
    黃新生、關尚仁、劉幼琍、吳奇為,「廣播與電視」,空中大學,1987年。
    湯海峰,「DMG獨家經營滬地鐵廣告」,大公網,2009年3月2日。
    楊薏菁、余陽洲、宗育文、洪惠芬,「淺說大眾媒介與社會」,韋伯文化,2002年。
    劉美琪、許安祺、漆梅君、于心如,「當代廣告 概念與操作」,學富文化,2003年。
    劉一賜,「網路廣告第一課」,時報出版,1999年1月。
    廣告雜誌編輯部,「網路僅次電視成為第二大媒體」,廣告雜誌, 2004年。
    廣告雜誌編輯部,「網路是成長最快速的媒體」,廣告雜誌,2005年。
    鄧湘君,「台灣廣告業跨國文化探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鄧朝中,「廣告媒體產業知識特性之研究--以電視媒體企劃與購買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鄭真,「臺灣地區各種收視率調查方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歐吉虎,「未來WiMAX無線通訊網路服務市場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以台灣與大陸市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佩珊,「網路廣告效果評估方式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美瑛,「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賴東明、劉建順,「轉棙點上的台灣廣告事業及其未來專案研究報告」,吉田秀雄紀念事業集團,2003年。
    謝鎮臣,「資深廣告從業人員轉職後創意勞動價值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謝章富,「電視攝影美學析論(二)-電視傳播行為相關課題」,藝術學報,1996年。
    闕秋萍,「探討台灣廣告產業權力架構變遷因素及其影響之研究,以權力與競合關係觀點」,中華傳播協會論文,2005年。
    羅文坤,「行銷傳播學」,三民書局,1986年。
    關尚仁,「我國新聞傳播事業」,中國新聞學會,1997年。
    二、英文文獻:
    Ducoffe, R. H., “Adverting Value and Adverting on the Web”, Journal of Adverting Research, Vol. 36, No. 5, 1996, pp. 21-35.
    Hawkins, D. T., “ Electronic Advertising:On Online Information Systems”, ONLINE, Vol.18, No. 2, March 1994, pp. 26-39.
    Hoffman, D. L., Novak, T. P. and Patrali, Chatterjee, “Commercial Scenarious for the Web: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1995.
    McCandless, M. , “Web advertising”,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Vol. 13, No. 3, 1998, pp. 8-9.
    Schlosser, AnnE. , Sharon Shavitt & Alaina Kanfer, “Survey of Internet Users` Attitudes Toward Advertising”,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 13, No. 3, 1999, pp. 34-53.
    Zeff, Robbin & Aronson, Brad., “Advertising on the Internet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99.
    三、網站文獻:
    網界博覽會,「公車的故事 台北公車史」,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ja9999/a1.htm,搜尋時間:2009年5月9日。
    巴士在線,http://www.ivtv.com.cn/index.html,搜尋時間:2009年5月2日。
    H3C商業快訊,「H3C助力巴士傳媒」,  http://www.h3c.com.cn/pub/Electricity_Magazine/other/biz/0807/case-1.html ,搜尋時間:2009年5月2日。
    行政院環保署,「北部地區運輸系統管理措施探討」,http://mobile.epa.gov.tw/trafficcontrol_2-3.asp,搜尋時間:2009年5月9日。
    路通訊,http://www.roadshow.com.hk/ ,搜尋時間:2009年5月2日。
    數位媒體集團,http://www.dmgtv.com/about.htm ,搜尋時間:2009年5月2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6932061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320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6101.pdf1553KbAdobe PDF229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