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83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2/145044 (79%)
造访人次 : 52079250      在线人数 : 2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376


    题名: 休閒健身產業團體課程知識擴散模式之研究-以Les Mills Body Training System為例
    作者: 劉恆銘
    贡献者: 吳思華
    劉恆銘
    关键词: 知識擴散
    內隱、外顯知識
    休閒健身產業
    團體課程指導員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10-04-08 15:59:02 (UTC+8)
    摘要: 由於國民生活水準不斷的提升,健康與體適能(Health and Fitness)受到社會大眾的關切,成為人人共同追求目標,休閒健身產業也隨之興盛。休閒健身產業發展與一個國家經濟規模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歐、美、澳洲的休閒健身產業向來是領導全球風潮,日本則是居亞洲領導地位。根據IHRSA國際健康及運動俱樂部協會(International Health, Racquet & Sportsclub Association)2004年的資料顯示,全世界加入健身俱樂部的人口也越來越多,起因於1970年代時體適能風潮(Fitness Boom)的產生。我國休閒健身產業規模雖然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之後,但近年來受地球村趨勢帶動資訊大量引入,在國內亦有相同的情形,標榜健康體適能的健身俱樂部在這幾年來蓬勃發展,休閒健身產業的型態逐漸建立,知名健身俱樂部都有固定的參與會員,在激烈的擴張與競爭之下,形成對專業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與運動課程指導員的大量需求。
    在知識密集產業中,以專業能力從業的工作人員,即為『知識工作者』(Drucker,1997)。在迅速擴張的休閒健身產業中,人才的專業性與信賴度逐漸提高,運動指導員即扮演著知識工作者的角色;其中,需要擁有專業訓練與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的『團體指導員』 (Group Instructor),更是必須要常態地運用教學技巧與專長知識,直接面對多數的學生或會員(社會大眾的參與者)。
    面對求新求變的產業環境,必須不斷學習專業技能與個人特色,然而這種無法現學即用的知識,即為Michael Polanyi(1966)所提出的『內隱知識』,是難以形式化和言語溝通的,也無法透過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立竿見影。團體課程搭配音樂與固定動作的套裝教學,則是以『外顯知識』的教學轉化成課程學生容易學習的方式。Nonaka & Takeuchi(1995)則提出『知識的轉換』(knowledge conversion)之SECI 模式,藉由內隱與外顯知識間的相互轉換,來達到個人與組織知識的創造與動態增長,將知識有效地擴散到各個層次。
    若組織成員能妥善創造、移轉並應用組織內部關鍵且獨特的知識,將是組織獲得競爭優勢,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何讓組織內各個成員願意分享知識,知識管理的機制與組織提供適合的環境就是非常必要的;如同整個休閒健身產業的環境對團體指導員的友善程度,以及健身俱樂部提供足夠的資源給團體指導員,包括在口頭上與行動上的支持與獎勵制度。若組織內擁有許多有助於知識擴散的管道,在知識流動過程中也能帶來知識增值的效果。
    本研究選擇全世界團體健身課程中推廣成效最顯著的Les Mills Body Training System教學系統,來探討在休閒健身產業中知識擴散的過程與應用。藉由系統化教學流程與完整的人才培訓制度,以及授權俱樂部的管理機制並搭配行銷活動,探討內隱和外顯知識在個人與組織之間擴散的流程,可供休閒健身產業中如何管理訓練運動指導員之參考;亦可歸納到個人知識工作者於組織中進行知識創造與擴散方式,並產生新的綜效與價值。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知識工作者透過學習與分享的方式來厚植本身的知識和技能,而組織則建構良好的培訓流程,讓員工的知識得以增長並認同組織文化,促進員工的學習動機和工作熱忱。
    二、在休閒健身產業中,知識工作者可根據工作範圍內知識擴散的來源與對象,而從事不同的知識工作。
    三、團體課程利用成套編排的外化方式,將組織創造的知識具體化表現出來,並申請智慧財產權得到必要的保護,透過授權與網路連結的方式有效利用與流通知識,達到跨組織的知識擴散。
    四、組織透過個人、群組和組織之間的知識擴散,連結知識網絡來形成知識擴散的螺旋,進而創造、累積、活用知識資產。
    五、組織提供適當的知識創新環境與知識流通空間,藉由個人或群組的意見回饋來提升員工與組織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一、網站部分
    1. http://17at.cc,AT有氧舞蹈教室官方網站。
    2. http://cms.ihrsa.org/,IHRSA國際健康及運動俱樂部協會(International Health, Racquet & Sportsclub Association)網站。
    3. http://www.acsm.org/,ACSM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網站。
    4. http://www.afaa.com/,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網站。
    5. http://www.cme.org.tw/know/,劉常勇管理學習知識庫。
    6. http://www.fisaf.org/,FISAF國際有氧運動訓練與體能聯合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Aerobic & Fitness)網站。
    7. http://www.lesmills.com/,Les Mills官方網站。
    8. http://www.ncpfs.gov.tw/publication/publication.aspx,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出版品網站。
    9. http://www.stottpilates.com/,STOTT Pilates皮拉提斯課程教育機構網站。
    10. http://www.yogafit.com/,YogaFit瑜珈認證機構網站。
    11. http://www.zumba.com/us/,Zumba拉丁體適能課程網站。
    二、中文部分
    1.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2. 王如哲(2002),論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3. 周文祥譯(1998),巨變時代的管理,中天出版社 / 彼得•杜拉克著(1995), ”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4. 吳思華、許總雲(1999),服務業中知識資源建構與維持策略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第二卷第一期,中山大學。
    5. 吳思華(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遠流出版社。
    6. 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臉譜出版。
    7. 林東清(2003),知識管理,智勝文化公司。
    8. 林東清、劉勇志、楊怡娟、陳秀如(2006),跨組織知識分享模式之研究-以資訊專案委外為例,資訊管理學報(TSSCI),Vol.13, No.2, pp.55-88.
    9. 林澄貴(2001),知識管理、工程專業人員核心能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建元、楊忠和、周慧瑜(2004),我國運動休閒服務業人才供需調查及培訓策略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45期。
    11. 邱文玉(2008),私人教練專業能力之需求分析-以世界健身俱樂部為例,2008 創新、整合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12. 姜慧嵐(2000),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13. 姜慧嵐(2004),台灣健康俱樂部產業概況,國民體育季刊,31(4),33-37。
    14. 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商周出版 / 邁可博藍尼著,Michael Polanyi(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Business Weekly Publications, Licens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程意詔(2004),市場導向與內隱知識移轉對績效之影響,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6.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遠流出版,實戰智慧叢書No.203 / 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著(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d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7. 陳永愉(2006),『知識、學習與創新』講義,中心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8. 陳金冰(1991),休閒俱樂部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陳貞良(2004),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國民體育季刊145期。
    20. 陳怡靜(2001),知識工作者職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陳俊忠(1989),體適能指導者的培養。
    22. 陳琇玲譯,吳思華導讀(2001),杜拉克精選:個人篇,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彼得•杜拉克著(2000), “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the Individual”.
    23. 劉常勇,吳思華,劉文卿(1999年6月),『知識經濟時代之創新挑戰』研討會,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與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主辦。
    24. 劉照金(1991)。體育人力規劃-體育專業人力管理措施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0 (4),46-57。
    25. 劉勝元(2003),知識擴散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與高雄港務警察局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鄭秀琴(2004),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認知之研究-以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27. 蔡敦浩,知識型組織的特色及管理議題,中山大學。
    28. 譚大純、劉廷揚、蔡明洲 (1999),知識管理文獻之回顧與分類,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三、英文部分
    1. APQC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 2002. “What is Knowledge Management?”, http://www.apqc.org/.
    2. Berry, J (2000), "The e-learning factor", Internet Week,(November 6, 2000).Chapter 5.
    3. Beteson, G.(1973). “Step to an Ecology of Mind”. London: Paladin.
    4. Brooking, A.(1996).”Intellectual Capital”,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ason Business Press.
    5. Casey, E. S. (1997), “The Fate of Place: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
    6. Davenport, T. H.& De-Long, D. W.& Beers, M. C. (1998),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9, p.43-57.
    7. Davenport, T. H.&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What They Know”.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aston Massachusetts.
    8. Dove, R.(1998). “The knowledge worker”,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 Production, 110(6), 26-28.
    9. Drucker, P.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 ,London: Heinemmann,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6(6), pp.149-157.
    10. 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11. Drucker, P. F. (1993). “From Capitalism to Knowledge Society”, Neef (ed.), The Knowledge Economy, p.15-34, Butterworth-Heinemann
    12. Drucker, P. F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3. Durand, R.R. & Coeurderoy (2001). “Growth theory”,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5(4), pp.125-132.
    14. Gary, Peter H. (2001), “A problem-solving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31, 87-102.
    15. Horibe, F.(1999). “Managing knowledge workers.” Toronto: John Wiley &Sons.
    16. IHRSA (International Health, Racquet & Sportsclub Association) ,2008 Press Releases. “The Size and Scope of the Health Club Industry”, IHRSA Market Report.
    17. Jensen, H. S. & L. Frederiksen (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OECD Seminar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Learning-by comparing”, Experiences from private firms and public Organizations, February 2001.
    18. Johnson-Laird, P.N.(1983). “Mental Model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Merali, Y.(2001). “Building and Developing Capabilities: A Cognitive Congruence Framework”,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Nonaka, Ikujiro (1991).”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arvard University Review, November – December, pp.96-104.
    21. Nonaka,I.(1994).“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7.
    22. Nonaka, I. & Konno, N. (1998), “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0, No.3, pp.40-54.
    23. Nonaka, I.& Nishiguchi, Y.(2001),“Knowledge Emergence: Social, Technical, and Evolutionary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re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Pfeffer, J., Roberts I. S. (1999), “Knowing “what ”to do is not enough: turning knowledge into ac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1): 83-108.
    25. Polanyi, M.(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 Polanyi, M.(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27. Purser, R. E. & Pasmore, W. A. (1992) . “Organizing for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 London JAI Press Inc.
    28. Quintas, P., Lefrere, P., & Jones, G.(1997). “Knowledge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genda,” Long Range Planning , Vol. 30, No. 3, pp. 385-391.
    29. Woodell, J. (2001). “Knowledge Networks in the Education Enterprise”. Multimedia Schools, 8 (2), pp. 48-51.
    30. Zidle, M.(1998). “Retention hooks for keeping your knowledge workers”, Manage, 50(1), 21-2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3359010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35901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5901001.pdf101KbAdobe PDF21098检视/开启
    35901002.pdf148KbAdobe PDF21052检视/开启
    35901003.pdf141KbAdobe PDF21059检视/开启
    35901004.pdf125KbAdobe PDF21029检视/开启
    35901005.pdf186KbAdobe PDF21632检视/开启
    35901006.pdf706KbAdobe PDF23745检视/开启
    35901007.pdf289KbAdobe PDF21682检视/开启
    35901008.pdf625KbAdobe PDF25048检视/开启
    35901009.pdf631KbAdobe PDF21422检视/开启
    35901010.pdf146KbAdobe PDF21104检视/开启
    35901011.pdf150KbAdobe PDF21903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