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參考書目 1. 丁信仁(2002)。《半導體事業策略聯盟之研究-以臺塑集團為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于盈盈(2004)。《臺灣廠商國際化過程與組織資源能力形成之研究-以宏□與臺積電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小惠(2003)。《寬頻影音產業發展之問題與因應研究》。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4. 王正德(2006)。《寬頻網路與數位內容發展前景與關連之研析》。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方至民(2000)。《企業競爭優勢》。臺北:前程企管。 6. 司徒達賢(1992)。《中小企業互助合作與企業整合之研究與輔導―以電子業與機械業為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 7.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臺北:遠流出版社。 8. 呂文源(2003)。《WiMAX與3G的競合分析》。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李玲(2006)。《電信業界之雙網整合趨勢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柏頤(2007)。《全球WiMAX現況與臺灣發展之機會與挑戰》。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呂鴻德(1996)。《策略聯盟Q&A》。臺北:商商文化,民國85年。 12. 林長訓(2006)。《應用數位版權管理及獎勵機制於點對點網路電視之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3. 林美惠(2001)。《網路電子書企業之核心資源與經營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吳思華(2003)。《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臺北:臉譜文化。 15. 侯衍任(2006)。《網路電話服務業者之核心資源及關鍵成功因素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施炳通(2006)。《行動電視產業價值鏈與臺灣行動電視營運模式之研究》。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洪聰明(2007)。《以核心資源探討臺灣遊戲公司策略聯盟夥伴評選之影響因素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徐益聖(2007)。《臺灣發展Voice over WiMAX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張介信(2003)。《以國外PWLAN產業發展模式探討臺灣PWLAN產業成長態勢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許政郎(1992)。《企業策略聯盟探討-照明設備業個案研究》。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黃文雄(2007)。《WiMAX產品發展策略-以A公司為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23. 童兆陽、虞孝成、陳雅文(1999)。《網路電話的發展趨勢》。臺北:廣磁資訊。 24. 張美玲(2000)。《政治因素影響臺商投資大陸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張國順(2005)。《企業國際聯盟長期績效之研究》。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楊文華(2006)。《臺灣手機電視服務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塗能榮(2005)。《新科技經營者策略的探尋、創新使用者的描摹以及新科技的重新定位:以臺灣無線數位電視產業為例進行整合性探討與論述》。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8)。《WiMAX產業分析及投資機會》。臺北。 29. 楊繼斌(2006)。《WiMAX服務之可行性研究:以破壞性創新理論分析》。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 30. 蔡坤哲(2007)。《臺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31. 郭紓邑(2006)。《策略聯盟夥伴選擇準則之研究-以航空業為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連寶如(2003)。《臺灣網路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賴文惠(2006)。〈各國行動電視Field Trial概況〉,「數位電視暨行動電視產業發展應用研討會-行動電視營運模式機制探討」論文。臺灣,臺北。 34. 陳玉霖(2002)。《數位影音產業在寬頻時代下之經營模式》。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cs 3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36. 諶志宏(2005)。《從WiMAX及3G匯流剖析行動互聯網服務發展趨勢》。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陳宏杰(2005)。《國道客運應用策略聯盟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賴宜宗(2007)。《以價值網路探討行動商務營運模式》。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陳春美(2001)。《因應網路電話(VOIP)發展國際語音服務競爭策略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陳振祥、李吉仁(2006)。〈ODM 策略的成因與策略運作〉,《中山管理評論》,6-1:553-572。 41. 陳龍(2005)。《臺灣電信服務廠商3G發展》。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蔡宜秀(2006)。《臺灣數位電視產業價值鏈發展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顏子喬(2005)。《新科技經營者策略的探尋、創新使用者的描摹以及新科技的重新定位:以臺灣無線數位電視產業為例進行整合性探討與論述》。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1. Baldwin, Mcvoy, Steinfield (1996). 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2. Barney,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Management, 17 (1), 99-120. 3. Buellingen.F,Woerter,M. (2004).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irm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mobile commer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7(12), 1402-1408. 4. Colin, R. B. (1998). Convergence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media: How should regulation adap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2,163-170 5. Collis, D. J., & Montgomery, C. A. (1997). Corporate strategy: Resources and thescope of the firm,Chicago: Irwin. 6.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14-135. 7. Hall, R. (1993). A framwork linking intagibl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to sustainable compete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8): 607-618. 8. Patrick Barwise, Sean Meehan(2004).Simply better : winning and keeping customers by delivering what matters most,Boston.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2004 9. 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Strategy.NY: McGraw-Hill. 10. Porter, M. E., (1996).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8(2), 9–40 . 11. Stabell, C. B. & Fjeldstad, O. D. (1998). Configuring valu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chains, shops, and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 413-437. 12. Stein, L. , Loch, C., and C. Terwiesch (1991).Measuring Development Perfor- manc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Journal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3. Yoshino, M., & R Rangan (1995). Strategic alliance: 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In M. E. Porter (ed.). 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 pp.54-67.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三、網路文獻 1. NCC網站,http://www.ncc.tw/chinese/ 2. WiMAX Forum,http://www.wimaxforum.org/home/. 3.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NICI)網站,http://www.nici.nat.gov.tw/index.php 4. 資策會WiMAX資料網,http://www.iii.org.tw/WiMAX/wimaxIII13.htm 5. 拓樸產業研究所,http://www.topology.com.tw/tri/ 6. 土豆伯(2008.7.1),〈行動式WiMax的難題 〉,取自http://www.zdnet.com.tw/print/?id=20130199 7. 土豆伯(2008.07.01),〈淪為4G配角的WiMAX(上)?〉,取自 http://www.zdnet.com.tw/print/?id=20130198 8. 何宏儒(2008.5.4),〈IDC:全球WiMAX半導體市場將大幅成長〉,取自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0504/1/xokt.html 9. 余麗姿(2008.11.19),〈大同WiMAX 下季率先開臺〉,取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4606919.shtml 10. 林榮松(2005.12),〈臺灣如何從3G到4G?〉,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60/060110.asp 11. 侯俊宇(2008.9),〈腹背受敵,WiMAX危機再起〉,取自http://www.2cm.com.tw/markettrend_content.asp?sn=0808200009 12. 孫立堅(2005.3.10),〈泛談WiMAX技術發展現況與應用〉,取自http://www.cica.com.tw/doc%5Cicpnews-7.pdf 13. 時報資訊(2007.10.17),〈創一成立「全球一動」,24家內容業者加入WiMAX數位內容聯盟〉,取自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1017/3/nd8o.html 14. 孫鴻業(2008.7.23),〈2008年我國無線寬頻上網現況與需求調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99 15. 黃文宗(2006.6.29),〈國際認證臺北市為全球最大無線寬頻城市〉, 取自http://news.epochtimes.com/b5/6/6/29/n1367715.htm 16. 黃建智(2008.4.21),〈建構無所不在社會 臺灣全力推動WiMAX〉,取自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51%CE%BE&zNotesDocId=0000088688_B9O7BK705E70RMX9UAC60 17. 傅偉智(2008.8),〈WiMAX將起飛,臺灣作好市場定位了嗎?〉,取自http://www.asia-info.net/detail_elec.asp?id=7309 18. 楊展岳(2008.7),〈臺灣WiMAX產業發展現況與面臨之考驗〉,取自 http://www.teema.org.tw/upload/ciaupload/200807-Analysis.pdf 19. 劉維珺、施雅茹(2007.2.10),〈從無線通訊角度觀察NB內建HSDPA之影響〉,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screen?rptidno=1D96C625062311E54825727D000B236A 20. 郭長祐(2007.5.14),〈WiMAX應用類型與推行挑戰〉,取自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A1%ce%bd&zNotesDocId=0000048298_B5772E393G83RVG9GYVZI 21. 郭長祐(2007.5.14),〈WiMAX、3G間的技術衡量〉,取自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A1%CE%BD&zNotesDocId=0000048299_B5N7GW3REW8P7SVLM4857 22. 郭家蓉(2007.4.27),〈2006~2010年 WiMAX市場預測與趨勢觀察〉,取自http://www.assc.com.tw/tech/a27.htm 23. 陳俊成(2008.8.1~8.6),〈淺談WiMAX的發展應用及問題〉,取自http://www.csistaiwan.org/km-master/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QQ2007110041&Category=100953 24. 歐敏銓(2007.5.14),〈積極卡位4G規範的WiMAX技術〉,取自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12C&zNotesDocId=0000049591_B588E46XO386IPP2HGIR8 25. 陳曉藍(2006.6.27),〈臺北網路新都?民眾興趣缺缺,目標數字三度下修〉,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6/06/27/10846-1959162.htm 26. 謝艾莉(2007.4.27),〈MIC:臺灣WIMAX網路布建金額全球第二 僅次美國〉,取自http://n.yam.com/cnyes/computer/200711/20071115961919.html 27. 蔡弼光(2008.04.15),〈下一代無線通訊系統-4G〉,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screen?rptidno=95027AC5BA1542544825742C00056DB6 28. 鍾榮峰(2008.6.23),〈報告:2013年LTE用戶將超過2300萬〉,取自http://www.hope.com.tw/news/PrintNews.asp?O=200806231814124288 29. 蘇文彬(2008.12.2),〈臺北市WiMAX開臺 威邁思有望明年Q1搶頭香〉,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2393 30. 蘇文彬(2008.12.25),〈WiMAX籌設不及 業者紛向NCC申請延期〉,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2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