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20465      Online Users : 4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491


    Title: 香港區議會與基層政治
    A study of district council and local politics in Hong Kong
    Authors: 郭展瑋
    Kuo, Chan Wei
    Contributors: 曾建元
    Tseng, Chien Yuen
    郭展瑋
    Kuo, Chan Wei
    Keywords: 香港
    區議會
    區議會選舉
    政治社會
    空間
    基層政治
    後殖民主義
    Hong Kong
    District Council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Political Society
    Space
    Local Politics
    Post-colonialism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4:02:36 (UTC+8)
    Abstract: 長期以來,因為「九七回歸」、「一國兩制」等因素,台灣對香港的政治研究,多半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上層的政治制度,如行政長官(特首)、立法會的選舉和職能,亦或是政治民主化的討論。本文認為,一個地方的基層政治,如何的發展?具有什麼樣的成長過程?才是影響其政治文化產出的基礎。因此,本文以Lefebvre、Soja的空間理論、後殖民學者Chatterjee的政治社會理論,做為進入香港基層政治田野中的認識論基礎;透過歷史和社會學新制度主義的途徑,以區議會和區議員做為研究標的,來瞭解現今香港基層政治的面貌與對於香港政治文化發展的意義。<br>研究結果發現,香港雖然經歷了1997年的「解殖」,但因為來自《基本法》和「主權」的制約因素,所以基層政治制度發展仍然無法脫離過去殖民時期的脈絡。區議會擁有在最多數直選代表的組織,仍是被「吸納」、「鎖進」特區政府的地方行政管治主導架構當中,讓區議會只能發揮它代表基層民意接受來自特區政府的「諮詢」,而無法在制度上發揮充份制衡或影響行政權的能力。這符合了「政治社會」對於後殖民時期下的政治制度與底層人民參與之間距離的解釋。此外也發現,1997年之後來自於中國的新移民,在漸漸取得香港選舉的投票資格之後,也將開始影響未來香港的選舉和政治發展。<br>雖然香港的民主派持續地將民主制度、普選制度,放在香港政治發展過程中,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追求目標。但是從回顧過去歷史的發展,到現在香港基層代議政治運作,以及未來發展的模式來看;代議民主、地方自治的那種「自主性」,並不是香港基層政治制度演變的重心。而基層民意代表組織對於民眾的意義,也集中在於提供類似「社會服務」的功能。即便所謂擴大區議會職能的改革計劃,也是包括在「地方行政」的思維中來推行,區議會仍然是輔助「行政權」的「委託」組織,而不是有能力和行政權並行的「自治組織」。如此,這就是本文所言,在民眾、區議會和區議員對於地方代議組織,角色認知的「異化」。毫無疑問地,這樣的「異化」,對於如民主派想建構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有不小的落差。甚至最後就有可能將解殖後的香港政制,不斷地鎖回到殖民時期的風貌上。而這究竟是集體政治文化的選擇?亦或是主權者有意識的操作?不可否認的,本文認為,這兩種特性都存在於現在香港的基層政治文化當中。區議員的價值和地位,因為角色認知的「異化」,有可能不會更加弱化,但暫時似乎也找不到往地方自治方向再提升的動力了。脫離了殖民統治之後,香港市民應該有更多的正當性可以藉由選舉投票、公民集體運動來展現他們的聲音;香港未來的政治文化會往哪個方向走,現在的基層政治將會是塑造的起點。
    For a long terms, due to factors such as ”Handover in 1997”,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aiwan’s political research on Hong Kong is usually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n the upper layer, for example,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r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election and function of Legislative Council, or the discussion on political democracy. In this article, it was thought that how the Local Politics is developed, what kind of growth process it has is the basis to affect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output. Therefore, in this article, the Space Theory of Lefebvre, Soja, the Political Society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 Chatterjee is used as the basis to enter the rural epistemology of the Local Politics of Hong Kong; through the path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new system principle, District Council and District Councilor are used as research target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current Hong’s face of Local Politics o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br>It is found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 that although Hong Kong has passed through the ”de-colonialism” in 1997, yet because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from “Basic Law” and ” sovereignty”, its development in Local Politics system still can not escape from the past path of colonial period. District Council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owns the largest number of direct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yet it is still ”absorbed”, ”locked into” the main structure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 of the Special Region Government; therefore, District Council can only exploit its function to represent the people’s opinions to accept the ”consultation” from the Special Region Government, and its capability to fully balance or affect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the system can not be exploited. This meet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bottom layer in the post-colonialism period from ”Political Society”. In addi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new immigrants from Mainland China after 1997, after the gradual acquisition of the election right in the local election of Hong Kong, they start to affect the future elec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br>Although the democratic party of Hong Kong continues to put democratic system and general election system into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ong Kong to be used as a very important pursuit target, yet if we take a look from a review of the pas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o the to the basic representative politic operation in modern Hong Kong, as well as future development model,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nd “autonomy”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is not the evolution center of Local Politics system in Hong Kong. Meanwhile, the meaning of the basic 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 of the public’s opinion is centered around the supply of the function similar to ”social service”. Even the improvement project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function of District Council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thinking of ”local administr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District Council is still a “consigned” organization to assist ”the administrative right” but not a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 that has both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right. Therefore, this is what is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this is ”alienation” among the public, District Council and District Councilor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 and role. No doubt, such ”alienation” has a pretty much gap to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that the democratic party is going to build. It is even possible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Hong Kong after de-colonial period is continuously locked into the look in the colonial period. But is this the choice of group political culture or the conscious operation of the top level people who owns the power? Undeniably, it is thought in this article that both these characteristics all exist in the current Local Politics culture of current Hong Kong. The value and position of District Councilor, due to the ”alienation” of role recognition, might not be further weakened, but it is temporarily difficult to find power for the enhancement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After the escape from colonial governing, residents of Hong Kong should have more justification to send out their voices through voting in an election and the civic group movement; where the future politic and culture of Hong Kong is going to head toward, the current Local Politics is going to be a starting point for its final shape.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Babbie, Earl著,陳文俊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書廊,2007年)。
    Chatterjee, Partha著,唐維敏譯,「論後殖民民主中的公民社會和政治社會」,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圖書,2000年)。
    Chris Patten(彭定康)著,蔡維先、杜默譯,東方與西方-彭定康的治港經驗(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Crabtree, Benjamin F. and William L. Miller著,黃惠雯等譯,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1999年)。
    David, Matthew and Carole D. Sutton著,王若馨等譯,研究方法的基礎(台北:韋伯文化,2007年),頁187-190。
    Grantham,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著,曾景安譯,葛量洪回憶錄(香港:廣角鏡,1984年)。
    Heywood, Andrew著,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1998年)。
    Huntington, Samuel P.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二版(台北:五南,2008年)。
    Locke, Lawrence F., Waneen W. Spirduso and Stephen J. Silverman著,項靖譯,論文計劃與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2002年)
    Lofland, John and Lyn H. Lofland著,任凱、王佳煌譯,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新加坡商湯姆生,2005年)。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著,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和任雲楠譯,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2007年)。
    Morris, Jan著,黃芳田譯,香港: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台北:馬可孛羅出版,2006年)。
    Rothermund, Dietmar著,殖民統治的結束:1947年8月15日,德里(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Schumpeter, Joscph A.著,吳良健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台北:左岸文化,2003年)。
    Strauss, Anselm and Juliet Corbin著,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1997年)。
    Tu, Elsie Hume Elliot著,隋麗君譯,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年)。
    Tullock, Gordon, Arthur Seldon and Gordon L. Brady著,徐仁輝、陳敦源、黃光雄譯,政治失靈:公共選擇的初探(台北:智勝文化,2005年)。
    Welsh, Frank著,王皖強、張亞紅譯,香港史(北京:中央編譯社,2007年)。
    Williams, Malcolm著,王盈智譯,研究方法第一本書(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Young, Robert J.C.著,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引導(台北:巨流圖書,2006年)。
    「《閱報秘書》區議會類似台灣里長」,聯合報,2007年11月19日,第A14版。
    「中聯辦區選留力撼陳太」,蘋果日報(香港),2007年11月17日,版A3。
    「民建聯收復失地 泛民區選大敗」,蘋果日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1。
    「民建聯收復多個重點選區 葉國謙高票當選雪前恥」,明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5。
    「投票人數增長持續穩定,市民理性成熟彌足珍貴」,明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4。
    「投票率38%遜上屆」,成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02。
    「明日投票 勝負影響明年部署:區選等同立會前哨戰」,蘋果日報(香港),2007年11月17日,版A4。
    「姚國威張賢登決戰天水圍」,香港商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2。
    「特首倡:民政專員當『地區特首』」,明報(香港),2008年5月11日,版A6。
    「區選雖無議題,你的一票仍重要」,蘋果日報(香港),2007年11月17日,版A6。
    「鳥籠民主折翼 兩萬港人抗議釋法」,聯合報,2004年4月12日,版A13。
    「葉國謙獅子撲兔誓收失地」,成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A05。
    「葉國謙擊敗何來 鋪路重返立法會」,頭條日報(香港),2007年11月19日,版P4。
    丁新豹,「移民與香港的建設和發展-1841-1951」,李光雄編,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2005年)。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香港區議會議員應邀來台參訪交流台港基層政治參與及運作座談會實錄(台北:中華港澳之友協會,2000年)。
    王宏志,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
    王泰銓,香港基本法(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三版(台北:五南圖書,2001年8月)。
    丘偉國,「香港民主進程:從港英政府『九二政改』到特別行政區政府『雙普選藍圖』」,發表於2007年研究生兩岸關係與大陸研究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7年5月26日)。
    史美強,制度、網絡與府際治理(台北:元照出版,2005年)。
    民政事務總署,運用區議會撥款守則(香港:民政事務總署,2007年)。
    石之瑜,「『全球化』的方法論與反方法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期(2003年9月),頁141-194。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圖書,2003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朱一心,「新一屆香港區議會選舉出現新景象:親建制派區選大勝左右大局」,亞洲週刊(香港),2007年12月,頁32-33。
    朱鎮明,「新公共管理之政治哲學研究:台灣經驗檢證」,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頁1-17。
    朱耀光,「香港天水圍青少年群黨之分析」,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29期(2005年春夏),頁1-27。
    余繩武、劉存寬編,十九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1994年)。
    吳仁德,「新界人口:增長分佈及結構轉變」,鄭宇碩編,變遷中的新界(香港:大學出版印務公司,1983年),頁105-107。
    吳齊殷、莊庭瑞,「超連結網絡分析:一項分析網路社會結構的新方法」,資訊社會研究,第6期(2004年1月),頁127-148。
    吳瓊恩、藍夏萍,「檢視新公共服務之實踐-台灣社區治理制度現況」,發表於2008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暨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8年5月24-25日)。
    吳瓊恩編,公共行政學(台北:智勝文化,2004年)。
    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2007年)。
    呂大樂,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增訂本(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呂大樂、王志錚,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香港:三聯書局,2003年)。
    呂育誠,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台北:元照出版,2001年)。
    宋小庄,論”一國兩制”下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宋國誠,「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1-38。
    李拓梓,「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遷:一個台灣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英明,「從新制度主義向社會資本轉移-中國研究典範的重建」,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NSC93-2414-H-004-041(2004年)。
    李英明,中國研究:理論與實際(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李英明,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文化,2005年)。
    李彭廣,「合一政府或分掌政府:香港特區行政立法關係的演變和發展」,曾建元主編,臺灣與東亞:制度與經驗比較-第二屆《地方政府與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2007年),頁16-40。
    李歐梵,「遊牧精神」,潘國靈,城市學2-香港文化研究(香港:Kubrick Published,2007年)。
    沈富雄,「從村里長的角色功能論選舉之存廢」,考銓季刊,第34期(2003年7月),頁1-7。
    谷淑美、潘毅,「香港公民身份的形成與蛻變-一個理論初探」,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期(2003年9月),頁115-139。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編,香港風華(香港:青桐社文化,2006年)。
    周平,香港政治發展:1980-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周綺薇、杜立基、李維怡編,黃幡翻飛處-看我們的利東街(香港:影行者,2007年)。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林文斌,「制度變遷:動態機制的觀點-以台灣中央銀行制度的變遷,1949-61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6卷第3期(2004年9月),頁389-433。
    邵家臻,天水.違(香港:藍天圖書,2008年)。
    政府統計處,香港統計數字一覽:二零零八年編訂(香港:政府統計處,2008年)。
    施逸銘,「中共對港政策之研究:1997-2000」,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2003年)。
    洪鐮德,「熊彼得論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政治」,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5期(2000年5月),頁445-449。
    紀俊臣,「重塑村(里)幹事的角色與功能」,中國地方自治,第60卷第8期(2007年8月),頁1-3。
    胡幼慧、姚美華,「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
    胡榮,理性選擇與制度實施: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的個案研究。
    范振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香港地方行政制度工作小組委員會,香港地方行政制度工作小組委員會報告書(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1966年)。
    高永光,「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選舉研究,第7卷第2期(2000年11月),頁1-36。
    高永光,「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第11卷第1期(2004年5月),頁33-72。
    高永光,「村里長社會、行政及政治角色功能之研究」,發表於台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5月8日)。
    高永光,「地方政府與制度」,陳義彥主編,政治學,3版(台北:五南圖書,2008年),頁319-354。
    修杰麟,「我國村里制度定位及演變-探討村里辦公處與社區發展協會之關係」,中國地方自治,第58卷第3期(2005年3月),頁25-35。
    孫中塵,「香港主權轉移後一國兩制對香港運用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
    馬家輝,你們-關於這個時代的一些綺麗與崩壞(香港:花千樹出版,2008年)。
    馬嶽,「政府在維護選舉公平嗎?」,明報(香港),2008年2月27日,版A31。
    馬嶽、蔡子強,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經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國世平、錢學君著,九七後中港新關係(香港:太平洋世紀,1998年)。
    張家偉,香港六七暴動內情(香港:太平洋出版社,2000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三版(台北:滄海書局,2004年)。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北京:朝華出版社,2007年)。
    張潤書,行政學,修訂一版(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張曉輝編,百年香港大事快覽(成都:天地出版社,2007年)。
    強世功,中國香港:文化與政治的視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梁玉英,「『九七』後香港立法會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2期(2004年6月),頁137-164。
    梁玉英,「比例代表制對香港特區立法會直選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4期(2001年4月),頁81-102。
    梁玉英,「香港首屆立法會直選與政黨體系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2期(1999年2月),頁3-18。
    梁玉英,「香港特區首屆區議會選舉及選後的政黨生態」,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2000年2月),頁111-128。
    梁玉英,「香港特區第二屆立法會功能團體選舉對政黨生態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2001年2月),頁31-55。
    畢恆達,「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頁27-45。
    郭展瑋,「香港民主化之研究:以2005年香港特首補選任期釋法為例」,發表於2005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政大政治學研究所主辦,2005年12月10-11日)。
    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陳南進,「基層村里與社區發展協會整合之研究─以南投縣921震災重建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陳盈秀,「里長的角色定位與服務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國成編,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三:粉嶺(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陳智菡,「一國兩制與基本法在香港的實踐與挑戰-三次人大釋法案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台北:易博士文化,2006年)。
    曾怡仁、廖達琪,「村里長是否改為有給職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計劃(2004年12月),編號093-000000AU60-1003。
    曾建元,「歷史制度論探原」,世新大學學報,第11期(2001年10月),頁195-206。
    吳得源,「全球治理在公共政策理論發展之擴充」,行政暨政策學報,第42期(2006年6月),頁1-36。
    黃大先區議會財政常務及經濟事務委員會編,黃大仙區議會二零零四年至二零零七年工作報告(香港:黃大仙區議會,2007年)。
    黃江天,香港基本法的法律解釋研究(香港:三聯書局,2004年)。
    黃曉陽,廉政公署:起床!不許動!我們請你喝咖啡!(台北:時英,2006年)。
    楊奇編,香港概論下卷(香港,三聯書局,1993年)。
    楊泰順,「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形似獨立的兩個糾結議題」,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3期(2005年9月),頁1-31。
    葉嘉楠,「社區與村里組織功能重疊問題之研究-以新竹市爲例」,中國地方自治,第58卷第5期(2005年5月),頁5-38。
    葉嘉楠、洪嘉欣,「社區發展協會功能與問題之實證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6年9月),頁86-118。
    鄒麗泳,「『一國兩制』下香港政黨發展-民主黨個案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6年)。
    雷競璇,「香港的中央政制及其特質」,鄭宇碩編,過渡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局,1989年)。
    趙弘章,「多數選票的困境-香港選舉觀察:2003-2004」,曾建元編,臺灣與東亞:制度與經驗比較-第二屆《地方政府與公共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2007年),頁194-213。
    趙永茂,「里的定位以及與區、社區發展協會的關係」,中國地方自治,第58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3-13。
    劉仲冬,「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頁173-193。
    劉仲冬,「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頁121-139。
    劉曼容,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論:1841~198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劉曼容,港英政治制度與香港社會變遷(香港: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2007年)。
    劉紹麟,香港的殖民地幽靈:從殖民地經驗看今天的香港處境(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5年)。
    劉蜀永編,20世紀的香港經濟(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
    劉潤和,香港市議會史1883-1999:從潔淨局到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2年)。
    蔡良文,「我國村里長納入文官體系相關措施之探討」,發表於台北市里及里長功能定位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5月8日)。
    蔡甫欣,「從村里與社區組織功能探討兩者之競合-以新竹地區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坤龍,菜鳥里長日記(台北:時報數位傳播,2008年6月)。
    鄭宇碩,「香港的基層組織對民主進程及公共政策的影響」,亞洲研究(香港),第37期(2000年12月),頁8-27。
    鄭宇碩,「香港基層組織對其民主進程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卷第3期(2000年7月),頁141-170。
    鄭宏泰、黃紹倫,「身份認同與政府角色:香港的例子」,二十一世紀(香港),弟92期(2005年12月),頁4-15。
    鄭祖邦,「韋伯的政治社會學:對『民族國家』與『支配』的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6期(2006年3月),頁153-205。
    蕭全政、江大樹、孫同文、劉淑惠,「健全地方自治圖貌」,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8月),編號092-000000AV601-004。
    蕭瑞麟,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台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2006年)。
    蕭蔚雲,論香港基本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香港:三聯書局,2004年)。
    龍應台,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
    薛雅惠,「法國地理學大師Claval的區域概念」,社會科教育研究,第7期(2002年12月),頁 27-38。
    謝明煌,「中共與香港政治關係之探討(1997-2003)」,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謝明煌,「中共與香港政治關係之探討(1997-2003)」。
    韓江雪、鄒崇銘,香港的鬱悶:新生代vs嬰兒潮世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永生,「解讀香港臥底電影的情緒結構和變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0期(2005年12月),頁145-177。
    羅永祥、陳志輝,香港特別行政區施政架構(香港:三聯書局,2002年)。
    嚴祥鸞,「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1996年),頁195-221。
    二、外文文獻
    Abbas, Ackbar,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Andrew, Caroline and Michael Goldsmith, “From Local Government to Local Governance-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19, no.2(April 1998), pp.101-117.
    Aspinwall, Mark D. and Gerald Schneider,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38, Issue.1(August 2000), p.1-36..
    Campbell, Angus,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and Donald E. Stokes eds, The American Voter (NY: Wiley, 1960).
    Carroll, John M., “Colonialism, nationalism, and bourgeois identity in colonial Hong Kong,”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Vol.39, no.2(October 2005), pp.146-164.
    Castells, Manuel,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ition(MA: Blackwell, 2000).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statistics:1947-1967 (HK: Census &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69).
    Chatterjee, Partha, The politics of the governed: Reflections on popular politics in most of the world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eng, Joseph Y.S., “Elec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Hong Kong’s Politic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31, no.3(August 2001), pp.346-374.
    Cheng, Joseph Y.S., “Hong Kong: Democratization at a Critical Stage,” Views & Polices, Vol.1, no.1(Sep 2004), pp.29-53.
    Cheng, Joseph Y.S., “The 2003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in Hong Kong,” Asian Survey, Vol.44, issue.5(Sep/Oct 2004), pp.734-754.
    Cheung, Jimmy, “1.14million cast ballots in most competitive election: District council polls attract record vot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Novermber 19, 2007, p.A1.
    Claval, Pual,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Geography (MA: Black Publishers, 1998).
    Cresswell, Tim,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Editorial, “An unexciting poll HK can be proud of,”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Novermber 19, 2007, p.A14.
    Endacott, G..B., Government and people in Hong Kong, 1841-1962: a constitutional history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4).
    Foucault, Michel, “Governmentality,” in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with two lectures by and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pp.87-104.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y, vol.44, Issue.4(June 1996), p.936-957.
    Kaufman, R., “Corporatism Clientelism, and Partisan Conflict,” in James M. Malloy ed.,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 (Pittsburgh: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77).
    King, Yeo-chi Ambrose,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 in Hong Kong: Emphasis on the Grass roots level,” Asian Survey, Vol.15, no.5(May 1975), pp.422-439.
    Lam, Jermain T.M.,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in Hong Kong under Chinese Sovereignty,” Asian Affair, an American Review,Vol.28, no.1(March 2001), pp.19-36.
    Lane, Jan-Erik and Svante Ersson,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 (London: Routledge, 2000).
    Lee, Eliza W.Y., “Governing Post-colonial Hong Kong: Institutional Incongruity, Governance Crisis, and Authoritarianism,” Asian Survey, Vol.39, no.6(Nov.-Dec. 1999), p.940-959.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e of space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Lo, Shiu-Hing, “Democratization without De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8, no21(July 1999), pp.297-318.
    Loh, Christine and Civic Exchange, Getting Heard: A Handbook for Hong Kong Citizens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Ma, Ngok,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State, Political Society, and Civil Society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Mahoney, James,“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Theory and Society, Vol.29, No.4(August 2000), p.507-548.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 in Political Lif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 No.3(September 1984), pp.734-749.
    Miners, Norman,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Hong Kong, 1945-1952 and 1984-1989,” The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11, no.1(June. 1989), pp.92-103.
    Miners, Norma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Hong Kong, 5th edition(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8).
    Nee, Victor and Paul Ingram, “Embeddedness and Beyond: Institutions, Exchange,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Brinton, Mary C. and Victor Nee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8).
    Nee, Victor, “Sourc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Brinton, Mary C. and Victor Nee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8).
    Osborne, David and Ted Gaebl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Y: Plume the Penguin Group, 1992).
    Peters, G.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INTER, 1999).
    Pierso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 No.2(June 2000), pp.251-267.
    Richard C. Bush, “Foreword,” Lam, Wai-man, Percy Luen-tim Lui, Wilson Wong and Ian Holliday eds., Contemporary Hong Kong Politics: Governance in the Post-1997 Era (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p.vii.
    Saukko, Paula, Doing Research in Culture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Soja, Edward W.,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0).
    Steinmo, Sven,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toker, Gerry,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0, issue.155(March 1998), p.17-28.
    Tsang, Steve,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I.B. Tauris, 2007).
    Wilson, David and Chris Gam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4th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Wong, Raymond Sin-Kwok, “From Political Apathy to Political Activism? Chang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Participation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發表於2006兩岸發展模式之比較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主辦,2006年5月29-30日),頁85-108。
    Yu, Wing-Yat,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of the Hong Kong Democratic Party: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Issue & Studies, Vol.33, no.1(Jan 1997), pp.87-115.
    Zhang, Baohui, “Corporatism, Democracy, and Hong Kong’s Political Reform,” presented for the 2005 Annual Meeting of Taiwanese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Taipei: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ecember 9-11, 2005), pp.16-2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4261008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261008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8101.pdf94KbAdobe PDF21258View/Open
    008102.pdf195KbAdobe PDF21418View/Open
    008103.pdf167KbAdobe PDF21251View/Open
    008104.pdf274KbAdobe PDF21307View/Open
    008105.pdf427KbAdobe PDF22054View/Open
    008106.pdf539KbAdobe PDF22228View/Open
    008107.pdf1042KbAdobe PDF23472View/Open
    008108.pdf1402KbAdobe PDF22364View/Open
    008109.pdf546KbAdobe PDF21687View/Open
    008110.pdf300KbAdobe PDF21141View/Open
    008111.pdf387KbAdobe PDF22419View/Open
    008112.pdf246KbAdobe PDF21191View/Open
    008113.pdf212KbAdobe PDF21101View/Open
    008114.pdf227KbAdobe PDF2120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