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24760      Online Users : 5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373


    Title: 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設置衝突之研究—以台南縣東山鄉為例
    The case study of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establish the conflict in Dongshan Township,Tainan County
    Authors: 范雲清
    Fan, Yun Ching
    Contributors: 徐世榮
    范雲清
    Fan, Yun Ching
    Keywords: 環境正義理念
    事業廢棄物掩埋場
    台南縣東山鄉
    鄰避衝突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ncept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In Dongshan Township,Tainan County
    NIMBY Conflict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9 13:18:30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環境正義理論為基礎,探討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決策背後導致衝突肇因之環境不正義議題及衝突化解之道。首先,針對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政策的發展脈絡,構築出政府現階段解決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的思維,一則積極推動源頭減量、回收再利用;其次,又企圖鼓勵興建掩埋場解決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問題的雙軌併行政策,在缺乏整合的運作邏輯之下,能否發揮事業廢棄物減量、降低掩埋場設置需求的政策執行成效?繼而,在地方政府被賦予審議或核定環境開發治理權的轉變之下,應如何扮演該決策制訂與審議制度運作的角色,藉由「台南縣東山鄉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興建個案研究,探究掩埋場設置衝突事件之肇因,及地方住民、環保團體抗爭訴求,與開發業者、地方政府在個案申請設置或開發決策過程中所呈現環境不正義之關連性,並進一步推導出在地住民因環境權的被剝奪,而從事此抗爭運動所衍生「環境正義理念」的主張。
    本研究結論指出,除環保署應積極整合事業廢棄物「源頭減廢、回收再利用」與「鼓勵掩埋場設置」兩政策之執行計畫及成效,俾能藉由減少廢棄物之產出,以降低掩埋場設置需求外;地方政府進行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決策制訂前,應賦權民眾參與的機制,嚴肅看待開發過程所衍生不正義的問題,提高決策的正當性及公信力;同時透過開發審議制度及法令結構的變革,亦即賦予當地住民獲得充分資訊的權利、公開聽證的權利、民主參與的權利、協調開發單位與受影響的住民簽訂「環境保護協定」,以及要求事業機構負起調整生產結構的責任,作為實踐環境正義理念的方法,藉以改善環境決策品質及決策制訂的思維,俾作為地方政府部門從事掩埋場設施開發決策,消彌環境不正義衝突爭議之參考,以提供另種紓解民眾衝突爭端的途徑。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by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cision-making behind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 of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issues and the way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First of all, the cause for domestic waste disposal policy development context, the government resolved at this stage to build industrial waste final disposal of thinking, an actively to promote the sourc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reuse.Secondly, an attempt to encourage establishment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inal disposal of parallel two-track policy, a lack of integra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logic, could appear of reducing waste, reducing landfills established of the policy effectiveness?then, in local government be given consideration or approved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how to play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role. By " In Dongshan Township,Tainan County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the established of case study, probe into landfills established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local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groups protested demand, and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the present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relevance, and further deduced in the right environment for the inhabitants of the deprived, while engaged in this social movements against by the derivativ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EPD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d industrial waste, "the source of wast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reuse" and " encourage to establish of landfills " two policy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effectiveness, achieved to reduce waste output and the need for establish of landfills . Local government for industrial waste landfills development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to empower public participation,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erived from the issue of injustice, enhance the legitimacy and credibility of the decision-making.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checkup system and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act, which gives local residents the right to receive adequate information, the right to public hearings, the right to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er and residents affected by the sign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reements and require producer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as a practical way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cision-making, it could serve as a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ngag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cision-making landfills facilities, elimin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a reference for controversial conflict , to provide another kind of dispute the way the conflict.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之視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健三,2001,『廢棄物處理』,台北:文笙書局。
    徐世榮,2001,『土地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地政學術之補充論述』,台北:正揚出版社。
    章裕民,2003,『廢棄物處理』,台北:新文京出版公司。
    趙敦華,1988,『勞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葉俊榮,1997,『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台北:台大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戴華、鄭曉時,1991,『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二、專書論文
    王中江,2002,「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的比較性視角」。頁171-195,收錄於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江大樹,2001,「府際關係導論」。頁1-46,收錄於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等編『府際關係』,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永展,1999,「土地開發與環境影響評估」。頁57-97,收錄於李鴻毅編,『土地開發論』,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施俊吉,1991,「論羅爾斯的差異原則」。頁305-315,收錄於戴華、鄭曉時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徐世榮,1998,「環保抗爭與土地使用區位的調整」。頁49-1~頁49-11,收錄於汪明生等著,『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二),台北:淑馨出版社。
    符樹強,1998,「台灣地區事業廢棄物管理現況及未來展望」。頁181-189,收錄於『跨世紀的承諾—中台灣環境保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系。
    陳立夫,1999,「土地開發法規與開發行為」。頁29-55,收錄於李鴻毅編,『土地開發論』,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張鎮東,1991,「拖克維爾論民主社會之自由問題」。頁185-203,收錄於戴華、鄭曉時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三、期刊論文
    丁力行,2001,「我國事業廢棄物處理問題之探討」,『立法院院聞』,第4期第29卷:63-78。
    王迺宇,2006,「永續發展下之無牙老虎?-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的檢討」,『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1期:79-110。
    王韜洋,2002,「環境正義-當代環境倫理發展的現實趨勢」,『浙江學刊』,第8卷第1期:173-176。
    丘昌泰,1998,「公害社區風險溝通之問題與對策」,『中興大學法商學報』,第34期:19-58。
    --------,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第17期:33-56。
    朱斌妤、李素貞,1998,「環境影響評估中民眾參與機制之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8卷第1期:85-114。
    江國英、蔡振球、呂秀月,2006,「事業廢棄物管制現況檢討與未來展望」,『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26期:44-53。
    李永展,1994a,「如何克服鄰避併發症」,『人與地』,第126期:24-31。
    --------,1994b「鄰避設施與社區關係」,『人與地』,第132期:46-51。
    --------,1996,「鄰避設施對社區環境品質之影響-以台北市三個垃圾焚化廠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2期:263-297。
    --------,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畫』,第24卷第1期:69-79。
    --------,1998,「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9 期:33-44。
    李永展、陳柏廷,1996,「從環境認知的觀點探討【鄰避】設施的再利用」,『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8期:53-65。
    李永展、何紀芳,1996,「都市服務設施接受意願與影響因子之探討」,『建築學報』,第19期:27-53。
    --------,1999,「環境正義與鄰避設施選址之探討」,『規劃學報』,第26期:92-104。
    李永展、翁久惠,1995,「鄰避設施對主觀環境生活品質影響的探討-以居民對垃圾焚化廠之認知與態度為例」,『社經法制論叢』,第16期:89-117。
    李松宏、李宜樺,2005,「廠內事業廢棄物管理面面觀」,『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第20期:32-41。
    李國雄、馮國豪,2001,「輸電線路及變電所遭遇抗爭解決之研究」,『台電工程月刊』,第632期:1-17。
    余桂霖,1996,「【正義】釋名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59期:1-36。
    林茂成,2001,「鄰避型設施區位選擇與處理模式之探討-以都會區捷運系統為例」(上)、(中)、(下),『現代營建』,第257期:67-76、第258期:67-73、第259期:79-87。
    吳東傑,2004,「環評制度的缺失與爭議」,『看守台灣季刊』,第6卷第2期:4-8。
    紀駿傑,1999,「環境正義的三重平等關懷」,『看守台灣季刊』,第3期:52-55。
    紀駿傑、王俊秀,1998,「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之分析」,『山海評論』,第19期:86-104。
    徐世榮、許紹峰,200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台灣土地研究』,第2期:101-130。
    高源平、游千慧,2005,「當前環境影響評估法相關問題之研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4卷第2期:31。
    陳錦芳,2004,「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之司法審查」,『看守台灣季刊』,第6卷第2期:24-33。
    孫家崎,1998,「說保育太沈重-台灣原住民的新課題」,『東吳政治學報』,第9期:225-245。
    許立一,2004,「地方治理與公民參與的實踐:政治後現代性危機的反思與解決」,『公共行政學報』,第10期:63-94。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第9期:85-122。
    --------,1999,「【鄰避】(NIMBY)症候群、專家政治與民主審議」,『東吳政治學報』,第10期:97-131。
    曾明遜,1994,「淺談鄰避設施的風險知覺」,『人與地』,第126期:36-40。
    --------,1995a,「鄰避設施管理策略(一)」,『現代地政』,第171期:18-21。
    --------,1995b,「鄰避設施管理策略(二)」,『現代地政』,第172期:25-27。
    --------,1995c,「鄰避設施管理策略(三)」,『現代地政』,第173期:25-27。
    張添晉、姚凱富,2006,「廢棄物清理與資源化之發展沿革」,『工業污染與防治季刊』,第100期:37-49。
    張祖恩、儲雯娣,2002,「我國事業廢棄物管理政策與措施」,『工業污染與防治季刊』,第82期:124-134。
    曾子旂,2002,「淺談環境正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電子期刊』,第27期:1-3。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7/index.htm,取用日期:2006年10月15日。
    湯京平,1999,「鄰避性環境衝突管理的制度與策略—以理性選擇與交易成本理論分析六輕建廠及拜耳投資案」,『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355-382。
    --------,2002,「環境保護與地方政治:北高兩市環保官員對於影響執法因素的認知調查」:,『台灣政治學刊』,第6期:138-183。
    湯京平、翁偉達,2005,「解構鄰避運動—國道建設的抗爭與地方政治動員」,『公共行政學報』,第14期:125-149。
    彭國棟,1999,「淺談環境正義」,『自然保育季刊』,第28期:6-13。
    彭春翎,2006,「從新竹科學園區焚化廠事件淺談鄰避現象與環境正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7期:49-56。
    葉名森,2003,「以環境正義角度看待環境議題的抗爭」,『景美學報』,第3期:93-105。
    黃一鈺,2001,「國內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場推動設置規劃」,『環保月刊』,第1卷第2期:77-85。
    黃孝信,1995,「工業污染預防理念與實踐」,『工業簡訊』,第25卷第1期:71-74。
    楊國柱,2003,「殯葬設施鄰避衝突問題與對策分析」,『土地經濟年刊』,第14期:125-151。
    楊慶熙,2002,「事業廢棄物管制中心清理管制現況與未來展望」,『工業污染與防治季刊』,第82期:140-159。
    鄒燦陽,2001,「一般事業廢棄物以再利用方式處理缺失之探討—以宜蘭縣轄內查獲違規案件為例」,『宜蘭縣環境保護局』,頁1-11。
    蔣本基、盛世慧、吳南明、李公哲,2001,「工業廢棄物處理之問題與對策」,『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5期第2卷:121-136。
    廖坤榮、陳雅芬,2005,「地方民主與永續發展—濱南案政策過程探討」,『空大行政學報』,第15期:35-70。
    劉宗德,1998,「日本公害防止協定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學評論』,第38期:187-197。
    劉阿榮、石慧瑩,1999,「永續發展的五個正義向度」,『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7期:37-42。
    蔡宗秀,2004,「鄰避情結之衝突協商」,『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8卷第1期:67-84。
    譚鴻仁、王俊隆,2005,「鄰避與風險社會:新店安坑掩埋場設置的個案分析」,『地理研究』,第42期:105-125。
    蕭代基,1996,「污染性設施之設置與民眾信心的建立」,『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27卷第1期:39-52。
    蕭振邦,2005,「環境正義論述的哲學反思」,『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6期:1-8。
    顧忠華,1994,「【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政治大學學報』,第16期:57-80。
    四、會議論文
    紀駿傑,1997a,「環境正義:環境社會學的規範性關懷」。頁71-93,收錄於『環境價值觀與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1997b,「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環境保護的政治經濟分析」,論文發表於〈1997年亞太經濟合作學術研討會:開展APEC的論述空間〉,台灣經濟研究院:台北1997年6月26日。
    徐世榮,2005,「環境衝突與規劃治理-以核四電力設施選址為例」。論文發表於〈2005年中國土地經濟學會與土地估價學會聯合年會暨【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研討會〉,中國土地經濟學會及中華民國土地估價學會:台北,2005年5月14日。
    陳椒華,2005,「搶救烏山頭水庫水源-反對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興建」,發表於〈2005第二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南區會議:從裸體抗爭談南台灣水資源危機〉,台灣環保聯盟:台南,2005年4月10日。
    陳顯茂,2005,「捍衛水源-東山鄉居民卯足勁」,發表於〈2005第二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南區會議:從裸體抗爭談南台灣水資源危機〉,台灣環保聯盟:台南,2005年4月10日。
    五、碩士論文
    王芳筠,2004,「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中公民參與機制之研析」,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王俊隆,2004,「民眾參與鄰避設施設置過程之研究—竹南焚化廠及新店安坑垃圾掩埋場為例」,中華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王茜霈,2005,「環境影響評估的運作與鄰避衝突-以林內焚化廠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李卓翰,1988,「自然資源開發與環境正義的衝突分析-以和平水泥專業區的開發為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李建華,2001,「環境政策民主化之研究-以嘉義縣鹿草焚化廠設置為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呂春香,2004,「彰化縣溪洲與台中市文山垃圾焚化廠環保抗爭因素及溝通方式之比較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吳釧瑜,2004,「鄰避情結與環境正義—以民營電廠興建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紀素菁,1991,「都市空間摩擦對居住環境生活品質衝擊之研究-以敦化地區為個案」,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翁久惠,1994,「嫌惡性設施對生活環境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內湖、木柵、士林三個垃圾焚化廠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梁清秩,2000,「從稽查管制機制探討高雄都會區事業廢棄物管理策略」,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柏廷,1994,「嫌惡性設施合併再利用之研究-以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及富德公墓合併再利用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孟瑜,2002,「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廠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許光廷,2002,「地方『權力/空間』的秩序-以大林鎮焚化廠抗爭事件為例」,南華大學環境及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許紹峰,2001,「有害廢棄物污染與環境管制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以桃園RCA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事件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許哲雄,2003,「民營電廠興建營運衝突管理之研究」,台北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郭名傑,2002,「應用系統動態方法探討工業部門有害事業廢棄物污染與經濟活動之關聯」,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曾明遜,1992,「不寧適設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以垃圾處理場為個案」,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燕如,1998,「污染性設施設置政策之研究-以環境經濟學與環境法律學之觀點」,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慧芬,2002,「有害事業廢棄物產生與評估政策效果之系統模擬分析」,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德秀,2001,「補償對鄰避現象的影響-以烏坵低放射性廢料場址為例」,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程雲鵬,2004,「正義理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葉名森,2002,「環境正義檢視鄰避設施選址決策之探討-以桃園縣南區焚化廠設置抗爭為例」,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葉穎超,2003,「環境正義的實踐—大林反焚化廠抗爭運動個案分析」,華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楊宜掄,2001,「台灣地區事業廢棄物現況分析與清理機構功能探討」,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智雄,2005,「地方治理與社會資本:高雄市社區規劃經驗之網絡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賴品劭,2003,「地方政府辦理非都市土地分區變更審議作業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魏瀅珊,2001,「以環境正義理念作為永續台灣的社會基礎-台灣環境意識調查分析」,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蘇昱彰,2006,「國有非公用財產特殊讓售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六、其他
    十山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2,「永揚環保事業有限公司第一類乙級廢棄物處理場環境影響說明書( 核定版)」。
    中華經濟研究院,2003,「國家發展總體檢—環境發展篇」,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立法院公報,2002,「院會紀錄」,第91卷第77期:162。
    --------,2004,「院會紀錄」,第93卷第10期:271。
    --------,2005,「院會紀錄」,第94卷第9期:422。
    台北科技大學環境規劃與管理所,2000,「事業廢棄物併同一般事業廢棄物焚化處理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計畫。
    台南縣東山鄉公所,2007,「關於東山鄉自然環境、人口、產業概況簡介」,網址:http://web2.tainan.gov.tw/dongshan/,取用日期:2007年7月30日。
    台南縣統計要覽,2006,「台南縣現住人口年齡分配」,網址:http://www.cyhg.gov.tw/16/accounting/account/statistics/14/95_data/9502-3.xls,取用日期:2007年7月30日。
    台南縣政府,2004,「致東山鄉環境保護自救會復函」。
    --------,2007,「台南縣工業發展概況」,網址:http://www.tainan.gov.tw/cp/10150/index.aspx,取用日期:2007年7月30日。
    台南縣環境保護局,2003a,「2003年7月17日台南縣環境保護局說明會會議紀錄(村民陳文夫發言紀要)」。
    --------,2003b,「2003年7月17日台南縣環境保護局說明會會議紀錄(村民胡同興發言紀要)」。
    台南環境保護聯盟,2006,「島嶼邊緣悲情、東山鄉嶺南村」相關抗爭資料。http://teputnbr.ngo.org.tw/,取用日期:2006年8月23日。
    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2006,「台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2006年度偵字第3150、3151、9067、13592號)」。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8,「有害事業廢棄物清理管制計畫-管制中心第2年」。
    --------,2000,「國內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及暫時貯存中心規劃與協助設置」正式報告。
    --------,2001a,「一般事業廢棄物中間處理及最終處置推動方案」正式報告。
    --------,2001b,「全國事業廢棄物管制清理方案」。
    --------,2002a,「一般事業廢棄物後續推動方案」。
    --------,2002b,「2002年版環境白皮書」。
    --------,2003,「2003年環境白皮書」。
    --------,2004a,「推動環保科技園區設置專案工作(第二年)計畫」。
    --------,2004b,「2004年環境白皮書」。
    --------,2004c,「致監察院函送Peter君陳情書復函」。
    --------,2005a,「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灰渣再利用廠及最終處置場設置計畫」。
    --------,2005b,「2004年度全方位管理群組行動計畫執行成果與檢討報告」。
    --------,2005c,「全國事業廢棄物管制清理方案檢討報告(初稿)」。
    --------,2005d,「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後續推動方案檢討報告(初稿)」。
    --------,2005e,「公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灰渣再利用廠及最終處置場設置計畫」。
    --------,2005f,「2005年環境白皮書」。
    --------,2006,「2006年版環境白皮書」。
    --------,2007,「2007年版環境白皮書」。
    --------,2008,「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作業流程圖」,網址:http://www.epa.gov.tw/ch/aioshow.aspx?busin=336&path=6334&guid=facc3c4c-6d31-434b-bb75-90a895799948&lang=zh-tw,取用日期:2008年1月15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事業廢棄物申報系統,2007,「事業廢棄物申報系統統計資料」,網址:http://waste.epa.gov.tw/prog/IndexFrame.asp?Func=5,取用日期:2007年7月30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土地使用變更作業手冊」。
    呂理德,1998,「台塑汞污泥事件調查報導」,中國時報,12月24日。
    吳義雄,2005,「不明廢棄物棄置場的環境危害」,『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d/094/sd-c-094-006.htm,發表日期:2005年1月20日。
    邱仁旭,2000,「被倒入逾百噸有毒溶劑高屏溪飲恨-檢察官搜索長興路竹廠、昇利公司」,工商時報,7月18日。
    陳椒華,2007,「環保團體控告陳唐山等涉嫌違法圖利財團」,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tepu&article_id=4941762。
    陳顯茂,2006,「東山鄉環境自救會檢舉函【2006年9月26日】」,台南環境保護聯盟網站:http://teputnbr.ngo.org.tw/,取用日期:2006年9月1日。。
    黃武雄,1997,「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中國時報》民意論壇 12月26日。
    華門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2,「南盛隆興業有限公司第一類乙級廢棄物處理場環境影響說明書( 核定版)」。
    董德波、劉瑞祥、翁瑞豪、沈美智,2007,「考察日本資源回收體系及執行循環型社會策略之經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國考察報告。
    經濟部工業局,2007,「工業廢棄物清除處理管理輔導計畫」,『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廢棄物清除處理管理輔導計劃』,http://www.ctci.com.tw/SoilGWaste/introduction.htm,取用日期:2007年3月20日。
    --------,2007,「清潔生產相關名詞」,經濟部工業局清潔生產資訊網址:http://proj.moeaidb.gov.tw/cpnet/Content.asp?OpClass=1_3&WebTitle=1_3,取用日期:2007年12月10日。
    監察院,2004,「調查報告彙編(五)」未出版品。
    蔡振球、江國瑛,2005,「事業廢棄物管理制度檢討及管制清理策略規劃推動」,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環境與安全衛生技術發展中心及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委託研究報告。
    賴瑩瑩,2006,「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之立法分析」,『環保署環保標章資訊站』,網址:http://greenmark.epa.gov.tw/declare/mag_content.asp?Serial=275,取用日期:2006年3月12日。
    謝和霖,2003,「引狼入室」,看守台灣電子報網址: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t/taiwanwatch/20040503192541.html,取用日期:2007年8月27日。
    顏正平、陳鴻烈,2000,「廢棄物處理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台灣省諮議會委託研究計畫。
    顧忠華、鄭文輝,1993,「【風險社會】之研究及其對公共政策之意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貳、英文部分
    Anthony,R.,2004.「零廢棄的理論」,『看守台灣季刊』,第6卷第4期:9-10。
    Arnstein, S. R., 1969.“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216-224.
    Bryant, B. (ed.) , 1995.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Policies, and Solutions. Washington, D.C. : Island Press.
    Bullard, R.D., 1984. “Unplanned Environs: The Price of Unplanned Growth in
    Boomtown Houston. ” California Sociologist 7: 85-101.
    --------, 1990. Dumping in Dixie: Race, Clas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 1993a. “Waste and Racism: A Stacked Deck?, ” Forum for Applied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8(1):29-35.
    --------, 1993b. “Anatomy of Environmental Rac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 pp.15-39 in Confronting Environmental Racism: Voices from the Grassroots, edited by Bullard, R. D.(ed), Boston: South End Press.
    --------, 1995. “Government should work to ensure environmental justice.”pp.70-84 in Environmental Justice, edited by Petrikin,J.S. (ed), CA: Greenhaven Press.
    -------- , 1996. “Environmental Justice:It’s More Than Waste Facility Siting”,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7(3):493-499.
    -------- , 1999. “Environmental justice challenges at home and abroad”, pp.33-46 in Glob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 edited by Low N.,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 2005.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21st Century, pp.431-449 in Debating the Earth, edited by Dryzek, J. S. and D. Schlosber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acho, D. E.,1998. “ Environmental Injustices, Political Struggles: Race, Class, and the Environment,”,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Capek, S. M., 1993.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Frame: A Conceptual Discussion and an Application.” Social Problems, 40(1):5-24.
    Chiro, G..D.,1998. “Environmental Justice from the Grassroots:Reflections on History, Gender,and Expertise”, pp.104-136 in The Struggle for Ecological Democracy: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Faber 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Dahl, R. A. ,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ryzek, J. S. and D. Schlosberg., 1998. Debating the Earth: The Environmental Politics Read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 1984.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aber, D., 1998. “The Struggle for Ecological Democracy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 pp.1-26 in The Struggle for Ecological Democracy: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Faber 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eng, L.,2000.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alysis: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NW:CRC Press.
    Goldman, B.,1994. Not Just Prosperity: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with Environmental Justice, Washington, D.C.: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Goldsteen, R. L. and J.K. Schorr., 1991. Demanding Democracy after Three Mile Island, Gaineville: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Heiman, M. K.,1990.“From ‘not in my backyard’ to ‘not in anybody`s backyard’-Grassroots challenge to hazardous waste facility sit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6:359-362.
    --------, 1996. “Race,Waste ,and Class: New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Justice” , Antipode ,28(2):111-121.
    Hofrichter, R. (ed.) 1993. Toxic Strugg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hiladelphi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Lake, R. W. and L. Disch., 1992.“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luralist Contrad Ictions in Hazardous Waste Regulati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4(3): 663-681.
    Lake, R.W., 1993.“Rething NIMB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59:87-93.
    Morell, D., 1984.Sit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quity, Hazardous Waste, 1:555-571.
    Norgaard, R.B., 198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o-Evolutionary View," Futures(December): 606-620.
    Rabe, B., 1994. Beyond NIMBY: Hazardous Waste Siting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中文本:『正義論』,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 2004, 台北:桂冠。
    Revesz,R.,1997,“Rehabilitating Interstate Competition:Rethinking the ‘Race-to-the-Bottom’ Rational for Feder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edited by Richard Revesz ed.,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ngquist, E. J.,2006. “Environmental Justice:Normative Concerns, Empirical Evidence,and Government Action ” pp.239-263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New Direc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ited by Vig Norman J. and M. E. Kraff , Washington, D. 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ress.
    Schlosberg, D. ,1999.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the New Pluralism- The Challenge of Dif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naiberg, A. and K. A. Gould., 1994.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Enduring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llers, M. P.,1992, “NIMBY:A Case Study in Conflict Polit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6(4):460-477.
    Steward, J. and G. Hams, 1992, Local Government for Sustainable Growth:The UK Local Government Agenda for the Earth Summit, Luton: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 Board.
    Untied Church of Christ, Commission for Racial Justice., 1987. Toxic Wastes and Race in the Untied States: A National Report on the Racial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with Hazardous Waste Sites. New York: Untied Church of Christ Commission for Racial Justice.
    Ward, H. , 1996, “ Green Arguments for Local Democracy,” in Rethinking Local Democracy, edited by Desmond King and Gerry Stoker eds.,London:Macmillan Press.
    參、剪報資料
    中國時報,2003/5/27,「東山嶺南村設垃圾場 村民抗議」,C2。
    中國時報,2004/09/16,「南區廢棄物處理中心 居民反對到底 龍崎鄉及鄰近南高數鄉鎮火爆抗爭」,C2。
    中國時報,2004/10/19 ,「拒設掩埋場 東山人控告環保局長瀆職」,C4。
    中國時報,2004/12/10,「不要投票!嶺南村民『自願的』」,C4。
    中國時報,2004/12/25 ,「村民反對設置掩埋場 縣長強調會考慮民意」,C4。
    中國時報,2005/2/5,「環盟初一向總統拜年陳情」,C4。
    中國時報,2005/3/21,「搶救水庫 環保團體反垃圾場」,C2。
    中國時報,2005/5/28,「環盟等響應605反污染大遊行」,C5。
    中國時報,2006/4/5,「大埔水庫源頭-挖出黑臭物」, C2(新竹)版。
    中華日報,2006/6/17,「反設掩埋場 東山人打行政官司」,21版。
    中國時報,2006/7/14,「有害廢棄物入侵-田寮人痛心」, C3(高雄)版。
    中國時報,2006/11/14,「永揚造假 環盟指環評無效」,C3。
    中華日報,2006/11/14,「永揚起訴 環盟促撤銷登記」,A6。
    中國時報,2006/11/15,「東山鄉民要求停設永揚掩埋場」,C2。
    中國時報,2007/2/11,「搶救烏山頭水庫遊行先准後駁 環盟譴責蘇煥智刻意打壓」,C1。
    中國時報,2007/3/1,「破天荒 環團告21環評委員瀆職」,A14。
    中華日報,2007/3/2,「東山環境自救會告陳唐山等27人」,B3。
    中華日報,2007/3/2,「環保局澄清 為環評委員抱屈」,B3。
    中國時報,2007/3/2,「認掩護廢棄物掩埋場業者 東山鄉自救會 告環評委員瀆職」,C3。
    中華日報,2007/5/31,「永揚環評公告涉違法 環盟訴願成功」,A15。
    中華日報,2007/6/16,「永揚環評案 環盟批水保局護航」,B4版。
    中華日報,2007/9/22,「成大報告東山垃圾場無滲漏之虞」,B5版。
    台灣日報,2005/2/6,「搶救烏山頭水源保護區不該草率解編」,A12。
    台灣時報,2007/3/17,「環保團體再告發永揚及縣府多名官員瀆職」,15版。
    自由時報,2007/5/31,「永揚環評無效訴訟 抗告成功」」,A13E。
    聯合報,2004/11/04 ,「東山拒建掩埋場 縣長擇日勘查」,C2。
    聯合報,2006/8/16,「東山鄉設掩埋場 自救會控地政局圖利」,C2。
    肆、深度訪談紀錄資料摘要表
    編號代碼 受訪者簡要背景 時間 地點 使用語言 紀錄方式
    A-01 男性、自救會總幹事 2007/8/6 嶺南村活動中心 國、台語 文字稿
    A-02 女性、自救會成員 2007/8/6 嶺南村活動中心 國、台語 文字稿
    B-01 男性、環保局官員 2007/8/7 台南縣環保局 國語 文字稿
    B-02 女性、環保局官員 2007/8/7 台南縣環保局 國語 文字稿
    C-01 女性、台灣環保聯盟 2007/9/19 電話訪談 國語 文字稿
    C-02 男性、南市環保聯盟 2007/9/21 電話訪談 國語 文字稿
    C-03 男性、南縣環保聯盟 2007/9/30 電話訪談 國語 文字稿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3923021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92302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21101.pdf66KbAdobe PDF21349View/Open
    021102.pdf75KbAdobe PDF21316View/Open
    021103.pdf102KbAdobe PDF21348View/Open
    021104.pdf96KbAdobe PDF21595View/Open
    021105.pdf293KbAdobe PDF21507View/Open
    021106.pdf435KbAdobe PDF23137View/Open
    021107.pdf492KbAdobe PDF23622View/Open
    021108.pdf632KbAdobe PDF22626View/Open
    021109.pdf431KbAdobe PDF21509View/Open
    021110.pdf190KbAdobe PDF21415View/Open
    021111.pdf225KbAdobe PDF2247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