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26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32127      Online Users : 6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65


    Title: 乘著日常生活的列車前進──以戰後二十年間的《暢流》半月刊為考察中心
    Boarding the “Everyday Life” train: a study on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in postwar Taiwan
    Authors: 張毓如
    Chang, Yu Ju
    Contributors: 范銘如
    Fan, Ming Ju
    張毓如
    Chang, Yu Ju
    Keywords: 日常生活理論
    現代性
    流動性
    《暢流》
    五○年代
    女作家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modernity
    fluidity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the 1950s
    women writers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53:01 (UTC+8)
    Abstract:   附屬於台鐵的《暢流》半月刊(1950~1991)是一本為火車乘客、鐵路員工發行的綜合性雜誌,講求「消閒」與「興趣」,內容五花八門,包括詩詞、遊記、書畫金石、人物軼聞、歷史掌故、文化探源、海外新知、文學創作等,堪稱一般大眾居家旅行必備良伴。本研究藉由細讀《暢流》,管窺戰後二十年間的文學文化生產的情況,一方面爬梳《暢流》的發展史及其週邊,一方面由文學研究的角度出發,指出《暢流》的特色、文學史上的定位,以及《暢流》所代表的美學取向。

      本研究首先交代《暢流》刊史,分從:一、組織面上,說明《暢流》發行單位與歷任主事者的更迭與改組;二、經營面上,說明《暢流》的行銷方式、普及情形、售價調整、叢書出版等概況;三、編輯面上,點出編輯和作者的互動關係,闡釋編輯方針、刊物內容、讀者反應之間的交流與影響。接著,本研究聚焦《暢流》的形式與內容,追溯其承襲日本明治末期及中國民初以來鐵路附屬雜誌之脈絡,並在與同時代報刊的各種功能、類型對比下,照見《暢流》的綜合性。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著重以「日常生活理論」分析《暢流》的旅遊書寫與生活新知。在外省人士以「由景點至風景線」的趨勢逐步認識台灣的同時,旅遊活動的頻繁複寫,使我們見到個體在現代的日常世界中,藉著「移動」所呈現的豐沛活力。另外,差異性不斷地展現在《暢流》的旅遊書寫中,展現在旅人對異地風俗、景觀的敏銳感知當中,於是,旅遊書寫的「非常」意義也由此展開。更重要的是,文本中橫貫公路、福隆海水浴場這些「地點神話」的建構過程裡可以得見,隨著五○年代中期以後台海情勢緊張、反共話語沸騰,同時期的《暢流》卻因為滿眼盡是遊山玩水的旅人,遂勾勒出一個現代化社會的輪廓:即連長年備戰的離島空間,都褪去反攻戰略跳板的色彩,而更接近於現代性不斷滲透、施展其神力的實驗場。另一方面,《暢流》的生活常識、科學新知則是時人在濃厚現代性的環境下,對「日常」萬象的期許與再現。

      承上,本研究的第三部分由日常生活理論提示的「變動」、「流動」出發,析論《暢流》的文學作品內涵及其美學特徵。第一,本研究標舉「日常生活書寫」作為思考五○年代台灣文學的新框架,其具體文本內涵則包括購物活動、鄰里角力、社群關係的解散或重組、對愛情的質詰、以及寫實的社會百態等。第二,《暢流》的日常生活書寫顯示:所謂「反共」集體意識很可能是一種虛張聲勢,當脫去政治框架,「日常」仍將獲得普遍的關注。另外,在現代性的介入使日常不斷流變的歷程裡,「懷鄉」不再只是政治話語的附屬品,而成為日常書寫的同質異構體。

      對《暢流》的全面探析,有助調校關於五○、六○年代社會實況的刻板印象。在看似政治掛帥、反共聲浪不斷的外象之下,現代性的滲透、現代生活的浮現,一一成為不宜忽略的面向。由此,五○、六○年代台灣文學的文藝美學、活動板塊、評價定位等,將再次走入評家論者的視野,亟待進一步的詮釋。
    With the research strategy of close reading and the method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1950-1991) to discover its developmental history,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esentative position in modern Taiwanese Literature. Aiming at the staff and the passengers,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is an affiliated comprehensive magazine to the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which includes classical poetry, travel note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alligraphy, and graphic arts, anecdotes, gene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verseas experience, literary works and creative writings, etc.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explicate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Chang-Liou Fortnightly in three aspects: 1,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2, at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3, at the editing level.

    The second part of study borrows a lot from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to analyze the travel notes and the common knowledge in the Chang-Liou. While the mainlanders build a gradual understanding into Taiwan by the sequence which is named as “from scenic spots to landscape”, the frequent replication of tourism activities shows rich vitality in the course of moving and commuting. In addition, we can indicate a strong “non-everydayness” from the observation on local scenery and customs out of the travel notes. Above all, the emergency of “location myth” surrounding the Central Cross-Island Highway and the Fulung Beach for example reflect a modern image and also reveal a modern atmosphere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gener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overseas experience all together outline the “everydayness” in the Chang-Liou.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Chapter 4, discuss the mea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text feature of the literary works especially those written by women writers. In view of “flowing” and “changing” hinted by Everyday life Theory, literary works in the Chang-Liou present a distinctive array of themes including shopping, neighborhood wrestl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 restructuring, questioning love, and investigating social issue. Besid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veryday life writing”, the widespread perspective on taking the 1950s Taiwanese literature as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 requires further reading and revaluation. Therefore, so-called nostalgic prose is no longer the product of political discourse, but another type of practice on Everyday life writing.

    Studying the Chang-Liou on the Everyday life Theory basis improves the formation of railway magazine history and helps recognize how modernity influences everyday life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in postwar Taiwan, so as to urge existing interpretations of 1950s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 Taiwanese female literature to make certain alterations. Although purpose of the magazine is for leisure and for interests, the Chang-Liou expresses serious concern on liter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 that is definitely a key no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 一、報刊雜誌
    《暢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八十三卷第九期,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0年2月16日~1991年6月16日。
    《路工》,台北:台灣省鐵路工會,1950年。
    《大道》,台北:大道雜誌社,民1950~1992年。
    《拾穗》創刊號,高雄:拾穗,民1950年5月1日。
    《臺灣詩壇》,台北:臺灣詩壇月刊社,1952年9月~1954年6月。
    《自由談》第一卷第一期創刊號,台北:中國自由出版社,1950年4月15日。
    《晨光》第一卷第一期,台北:晨光,1953年3月1日。
    《藝文誌》第一期,台北:藝文誌月刊社,1965年10月10日。
    《革命文藝》創刊號,台北: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1956年4月15日。
    《文壇》,台北:文壇出版社,1952~1984年。
    《鐵道》第一卷第三號,上海:中華民國鐵道協會,1911年11月25日。
    《滬寧滬杭甬鐵路公報》,滬寧鐵路總管理處,1920年 。
    《南潯鐵路月刊》,江西九江:南潯鐵路局,1923年。
    《粵漢鐵路公報》,粵漢鐵路管理局,1929年。
    《粵漢鐵路廣韶段月刊》,粵漢鐵路廣韶段管理局,1931年。
    《鐵路月刊津浦線》,津浦鐵路管理局,1932年。
    《鐵路月刊粵漢南段附廣三線》,粵漢鐵路南段管理局,1933年。
    《鐵道》旬刊,第五卷第一期至第五卷第四期,上海:中國鐵道運輸協會,1934年1月1日~1934年2月1日。
    《浙贛鐵路月刊》,浙贛鐵路管理局,1935年。
    《廣九季刊》,廣州:廣九鐵路管理局,1936年。
    《京滬週刊》第二卷第二十二期,上海:京滬週刊社,1948年6月6日。
    《台湾鉄道》,台北:臺灣總督府鐵道會,1912年7月~1941年9月。
    二、作品文本
    小蕪等著,《暢流短篇小說選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公孫嬿(查顯琳),《雨中花》,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伍稼青,《臺島攬勝》,台北:自由談雜誌社,1955年。
    伍稼青,《稼青遊記》,台北:晨光,1953年。
    杜蘅之,《遊美小品》,台北:虹橋,1953年。
    周君亮,《緘花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孟瑤,《心園》,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孟瑤,《窮巷》,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厚安,《台鐵的三部曲:昨天,今天,和明天》,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胡平,《雪綸》,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慈母心》,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2年。
    張心漪譯,《林肯外傳》,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殘百合》,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心漪譯,《天倫樂》,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6年。
    張漱菡,《意難忘》,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2年。
    郭良蕙,《泥漥的邊緣》,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郭嗣汾,《春波》,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陳定山,《駱馬湖》,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陳紀瀅,《赤地》,台北:文友出版社,1955年6月。
    陳學明,《阿里山日月潭和嘉南大圳》,台北:新世紀出版,1950年。
    程兆熊,《臺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程兆熊,《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台中:金星堂印書局,1960年。
    絜邨,《碧海忠魂》,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7年。
    舒國治著,鄭在東畫,《臺灣重遊》,台北:遠流,1997年。
    黃得時,《臺灣遊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楚軍(周佐民),《神與魔》,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劉咸思譯,《溫莎公爵夫人回憶錄》,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鄧文儀,《遊蹤萬里》,台北:作者自刊,1954年。
    鄧文儀,《台灣遊記》,台北:作者自刊,1961年。
    鄧文儀,《臺灣觀光旅遊記》,台北:廣文書局,1964年。
    墨人(張萬熙),《魔障》,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8年。
    燕玲,《孤帆遠影》,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9年。
    蓁芝,《台灣鐵路風景線》,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謝冰瑩,《愛晚亭》,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瓊音,《誰的過錯》,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羅敦偉編,《旅臺詩鈔》,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4年。
    蘇雪林,《歸鴻集》,台北:暢流半月刊社,1955年。
    三、中、西文著作
    阿格妮絲‧赫勒 (Heller, Agnes)著,衣俊卿譯,《日常生活》,重慶 : 重慶出版社,1990年。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著,趙文書譯,《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伯格(Arthur Asa Berger)著,姚媛譯,《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奈杰‧達德(Nigel Dodd)著,張君玫譯,《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2003年。
    大衛‧弗里斯比(David Frisby)著,盧暉臨等譯,《現代性的碎片:齊美爾、克拉考爾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現代性理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12月1日。
    戈夫曼著,黃愛華、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浙江:浙江省人民出版社,1989年。
    高夫曼 (Goffman, Erving)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民81。
    于爾根‧哈貝馬斯(Juergen Habermas)等著,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Ben Highmore, “The Everyday Life Reader”, Londo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 2005年3月。
    本‧海默爾著,王志宏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月。
    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約翰.厄裏(John Urry)著,王之光、商正譯,《符號經濟與空間經濟》,北京:商務,2006年。
    利奧塔著,羅國祥譯,《非人:時間漫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彼得‧奧斯本(Peter Osborne)著,王志宏譯,《時間的政治──現代性與先鋒》,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Wolfgang Schivelbusch, “The Railway Journey :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林榮遠編譯,《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論文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1日。
    伊夫‧瓦岱(Yves Vade)講演,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1年。
    北川冬子著,趙玉婷譯,陳化北校,《齊美爾:生存形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1日。
    中華民國文藝史編纂委員會編,總編纂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6月。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文建會,1995年6月。
    文訊雜誌社編,《《文訊》二十週年:台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台北:文訊,2003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
    王德威,《典律的生成》,台北:爾雅,1998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台北:大地,1996年。
    衣俊卿,《現代化與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現代化的文化透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北京:中央編譯,2002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1日。
    吳裕民,《女作家自傳》,台北:中美文化出版社,1972年3月。
    李小娟主編,《走向中國的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汪民安,《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2005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 台北:時報文化,1989年。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12月15日。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29日。
    尉天聰,《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2001年10月,台北:聯合報社。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2月15日。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4月15日。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台北縣板橋市:稻鄉,民95。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10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9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 ──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1日。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9月1日。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2005年2月。
    陳學明、吳松、遠東編,《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列菲伏爾‧赫勒論日常生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3月15日。
    陳敬之,《早期新散文的重要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9月。
    陳敬之,《現代文學早期的女作家》,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9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民84年10月。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23日。
    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1996年。
    劉寧顔主編,江慶林譯,《臺灣鐵路史》,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劉懷玉,《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6年。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6月。
    應鳳凰,《五○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文化局,2006年12月。
    應鳳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5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民國76年2月1日。
    謝立中、阮新邦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社會理論:詮釋與評論》,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蘇昭旭編撰,黃澍民攝影,《台鐵憶舊四十年:1945─1984》,台北縣新店市:人人月曆公司,2000年。
    四、學位論文
    施君蘭,〈荒野的春風:五○年代《野風》雜誌的故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許珮馨,〈五○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衍秀,〈日治時期〈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的風景論述: 一個考古學的閱讀〉,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傅怡禎,〈五○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台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曾薰慧,〈台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黃瑞真,〈五○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年。
    賴雅慧,〈女性空間旅行經驗研究──以1949-2000年臺灣女作家的旅行文學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其昌,〈戰後(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五九年)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五、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中島利郎,〈雑誌『台湾鉄道』解說〉,《「台湾鉄道」作品集 一》(東京:綠蔭書房,2007),頁375~392。
    文訊雜誌社編,「一九五五青年看什麼書」專題:《文訊》262期(台北:文訊,2007年),頁31~79。
    本‧哈莫撰,曾月梅譯,〈方法論:文化、城市和可讀性〉,選自Ben Highmore, “Cityscapes: Cultural Readings in the Material and Symbolic City”,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收在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08),頁77~95。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四期(台北:國史館,2007年12月),頁181~213。
    施懿琳,〈五○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與詩刊內容的變異—以《詩文之友》為主〉,東海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十七卷四期(台北:新史學,2006年12月),頁255~281。
    連玲玲,〈日常生活的權力場域:以民國上海百貨公司店職員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五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7年3月),頁137~192。
    陳平原,〈晚清:報刊研究的視野及策略〉,《文學的周邊》(北京:新世界,2004年),頁114。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一章 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二章 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17卷7、8期(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年5、6月),頁148~160、164~177。
    曾萍萍,〈《暢流》概述〉、〈四十年來暢流,幾人未讀過?──陸英育答客問〉,《文訊》「追尋文學記憶:1950~1969十種文學雜誌」專題:《文訊》240期(台北:文訊,2005年),頁21~24、18~20。
    廖炳惠,〈台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5月),頁50~72。
    蔡翔,〈酒店、高度美學或者現代性〉,收在王曉明、陳清僑編,《當代東亞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識形態》(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5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4159004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9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401.pdf92KbAdobe PDF21396View/Open
    900402.pdf184KbAdobe PDF21829View/Open
    900403.pdf150KbAdobe PDF21671View/Open
    900404.pdf114KbAdobe PDF21456View/Open
    900405.pdf379KbAdobe PDF22213View/Open
    900406.pdf744KbAdobe PDF22925View/Open
    900407.pdf646KbAdobe PDF22902View/Open
    900408.pdf574KbAdobe PDF22412View/Open
    900409.pdf187KbAdobe PDF21589View/Open
    900410.pdf301KbAdobe PDF22933View/Open
    900411.pdf213KbAdobe PDF221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