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58664      Online Users : 2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18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87


    Title: 荀子論「學」研究
    Authors: 梁右典
    Contributors: 王志楣
    梁右典
    Keywords: 荀子

    先秦
    知識論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38:04 (UTC+8)
    Abstract:   本文以《荀子》為研究對象,問題意識在「學」於其思想有何重要,以及荀子論「學」在思想史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研究步驟是:首先對《荀子》細讀,發現「學」確是荀子思想裡,可研究的重要面向。也可以說,「學」貫穿了荀子的思想,以「學」作為荀子研究的起點,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因此,荀子所說的「學」,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學習,而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學術風氣,以及荀子對於人性的看法、知識的主張,皆有直接的關聯。再者,本文對荀子論「學」的相關文句,依其上下文脈胳,掌握其義理,並置諸《荀子》全書中考察,安排有七章以論述其「學」之要義。從本文論述的七章來看,能幫助讀者掌握荀子論「學」之精神。荀子所謂:「學不可以已」(〈勸學〉),及其背後之意義與現實之主張,通過對荀子論「學」的通盤掌握,使我們更貼近荀子的思想世界。
      全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回顧及論文的架構說明。第二章:荀子「學」的語意溯源,對全書出現的「學」,作義理的考察,並追溯荀子之前「學」的意義。第三章:荀子論「學」的思想背景及其對諸子的批評,因思想無法獨立於現實環境之外,當時荀子所處的知識背景或多或少對其思想有影響;亦可從荀子批評其他的思想家,由此看出其中心思想所在。第四章:何以要「學」、何以能「學」、何以應「學」、何以為「學」──「學」的動機、條件、可能與目的,則涉及「學」的人性論基礎,重要的概念有「性」、「心」、「義」,對人的界定,以及「學」的三種可能達到的境界。第五章:何物要「學」──所「學」的對象與典籍,所學的有對象──人,有典籍──書,對象又可分為老師、朋友兩方面來說,典籍則以當時流行的《詩》、《書》、《樂》、《春秋》、《禮》為討論範圍。荀子鼓勵對老師、朋友、典籍的學習,乃是肯定人是處在群體之中,學習並不是避世而獨立,唯有透過在群體之間的互動,學習才能有果效,也透過典籍的學習,幫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有所成長。第六章:荀子的學習工夫,除了荀子所說「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的為學步驟與目的之外,更細緻地從向外、向內的角度看其學習的工夫進路。第七章:結論,總結本文所論述的荀子思想,及在荀子論「學」的基礎上,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關鍵字、詞:荀子、學、性、心、義、師、友、知識論、先秦
    Reference: 1.原始文獻依成書年代先後排列;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寡多排列;外文資料依作者名稱,從A~Z順序排列。
    2.中文書名、期刊名的表示方式為《 》,論文篇名為〈 〉,學位論文等未出版者採用「 」,【】內的文字表示成書年代。
    3.將外文翻譯為中文,則盡可能附上原來的出處,例如:英文、日文,方便讀者對照查閱、校對。另外,日文資料附上拼音,是參考佐藤將之在其書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al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Zi的用法,這樣的好處在於,即使完全不懂日文的讀者,針對荀子相關研究的日文資料若要搜尋,使用拼音的方式,就能在櫻花輸入法內打出日文,進而能夠去搜尋相關的資料。就這一點而言,拼音的用意能打破語言的隔閡。故將拼音一併附上。
    一、原始文獻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台北:藝文印書     館,195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漢】劉向:〈敘錄〉,收於黎庶昌輯:《古逸叢書‧影宋台州本荀子二十     卷》,東京:輯者自刊,188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廣文書局影印本,     197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重刊宋本    《十三經注疏》本。
    【漢】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
    【漢】許慎,【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經韻樓    本,2005。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
    【吳】韋昭注:《國語》,台北:中華書局據士禮居黃氏重雕本校刊影印,     1966。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
    【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台北:廣文書局影印本,1968。
    【梁】顧野王:《玉篇》,台北:中華書局據小學彙函本校刊影印,1966。
    【唐】楊倞注:《荀子》,收於黎庶昌輯:《古逸叢書‧影宋台州本荀子二十    卷》,東京:輯者自刊,1884。
    【宋】丁度等撰:《集韻》,台北:中華書局據棟亭五種本校刊,1966。
    【宋】錢時:《融堂四書管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珍本,198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朱熹:《四書或問》,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景正保四年(1647)刊本影    印,平成10年,1998。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94。
    【清】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88。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江瑔:《讀子巵言》,台北:泰順書局,1971。
    【清】吳汝綸:《吳摯甫全集一》,台北:商務印書館,1963景印岫廬現藏罕    傳善本叢刊。
    【清】俞樾:《諸子平議》,台北:商務,1978。
    【清】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台北:世界書局,1961影印本。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清】陶鴻慶:《讀諸子札記》,台北:藝文,1971。
    【清】熊賜履:《學統》,台北:廣文書局,1975。
    【清】黎庶昌輯:《古逸叢書》,東京:輯者自刊,1884。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收於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近三百    年名著彙刊之一‧白虎通疏證等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73。
    二、專書
    3畫
    于省吾:《諸子新證》,台北:樂天出版社,1970。
    上海辭書出版社:《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4畫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王天海:《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忠林:《新譯荀子讀本》,台北:三民,1977。
    王仲孚編輯:《中國上古史論文摘要》,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王曉波:《儒法思想論集》,台北:時報,1983。
    王齊彥:《儒家群己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方爾加:《荀子新論》,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3。
    王穎:《荀子倫理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中文大辭典》第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     部,1993。
    5畫
    毛子水:《荀子訓解補正》,台北:華正書局,1980。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    1998。
    [日]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的世界》,台北:東大,2002。
    6畫
    朱伯崑:《先秦倫理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1979。
    ___:《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74。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7畫
    李中生:《荀子校詁叢稿》,廣州: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現代意義》,台北:文史哲,1994。
    ___:《荀子之名學析論》,台北:文津,2005。
    李弘祺:《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李銳:《簡帛釋證與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書局,2008。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1994。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學生書局,1979。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台北:文津,1994。
    ___:《巫師傳統和儒家的深層結構──以先秦到西漢的儒家為研究對象》,    高雄:復文,2000。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台北:文津,1982。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台北:文史哲,1998。
    吳樹勤:《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山東:齊魯書    社,2007。
    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0。
    ___;段德智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    漢大學出版社,1999。
    ___;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2002。
    杜成憲:《早期儒家學習範疇研究》,台北:文津,1994。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1976。
    ___:《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
    ___:《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04。
    ___:《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2007。
    ___:《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1992。
    余家發:《先秦諸子學說在秦地之發展》,台北:文津,1998。
    8畫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學生,2004。
    ___:《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中心,2007。
    林麗真:《荀子》,收於王冬珍等著:《中國歷代思想家(二)墨子、商鞅、莊子、孟子、荀子》,台北:商務,1999。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台北:商務,1992。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台北:文津,1988。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台北:文津,1988。
    [日]兒島獻吉郎著,陳清泉譯:《諸子百家考》,台北:商務,1969。
    金德建:《先秦諸子雜考》,河南:新華書店,1982。
    9畫
    胡適:《先秦名學史》,收於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六冊,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1998。
    __:《中國哲學史大綱》,收於鍾泰編《民國叢書》第一編第二冊,上海:    上海書店,1989。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87。
    周云之、劉培育:《先秦邏輯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孫其敏:《中國學術思想史》,收於《中國文化講座①》,台北:啟明,      1961。
    郭志坤:《荀學論稿》,上海:三聯書店,1991。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美]倪德衛(Nivison, David S.)著,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    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美]郝大維(Hall,D.)、安樂哲(Ames,R.)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    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姜國柱:《儒家人生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___:《中國認識論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柯雄文著,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台北:黎明,    1990。
    柯靈烏(Collingwood, Robin George)著,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    台北:國立編譯館,1981。
    ___,陳明福譯:《歷史的理念》,台北:桂冠,1984。
    ___,陳明福譯:《柯靈烏自傳》,台北:故鄉出版社,1985。
    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台北:桂冠,2002。
    10畫
    陳大齊:《荀子學說》,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6三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
    陳飛龍:《荀子禮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79。
    陳修武:《人性的批判──荀子》,台北:時報,1981。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1991。
    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台北:輔仁    大學出版社,1999。
    陳問梅:《墨學之省察》,台北:學生,1988。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商務,1992三版。
    ___:《儒家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1984。
    ___:《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1988八版。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台北:文津,198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中:私立東海大學,1963。
    ___:《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73三版。
    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2000。
    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高大威:《孔子德性視域探索──以《論語》為中心》,台北:樂學,2006。
    唐君毅:《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原道篇(一)》,台北:學    生,1991。
    ___:《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原道篇(二)》,台北:學    生,1991。
    [美]唐納德‧J‧蒙羅著,莊國雄、陶黎銘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
    雪克、王雲璐譯注:《荀子》,收於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中國名    著選譯叢書》11,台北:錦繡出版社,1993再版。
    11畫
    張西堂:《荀子真偽考》,台北:明文書局,1994。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1983。
    張曙光:《外王之學──《荀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5。
    張亨:《荀子假借字譜》台北:台大文學院,1963。
    張覺:《荀子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6。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台北:文津,1991。
    梁啟超等著;廖名春選編:《偉大傳統:荀子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9。
    ___:《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台北:華正書局,1974。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木鐸,1988。
    ___:《老孔墨以後學派概觀》,台北:中華書局,1936。
    ___:《諸子考釋》,台北:中華書局,1936。
    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1991。
    ___:《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
    崔恒昇編著:《簡明甲骨文詞典:增訂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日]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譯:《戰國楚簡研究》,台北:萬卷樓,2004。
    俞啟定:《先秦兩漢儒家教育》,山東:齊魯書社,1987。
    陶希聖:《論道集》,重慶:南方印書館,1942。
    12畫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
    葉衡選註:《荀子》,台北:商務,1970。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1985。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0。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1。
    勞舒編、雪克校:《劉師培學術論著》,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黃珊:《《荀子》虛詞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黃曉冬:《《荀子》單音節形容詞同義關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
    彭啟福:《理解之思──詮釋學初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馮耀明:《「超越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    文大學,2003。
    程兆熊:《荀子講義》,香港:鵝湖講義,1963。
    13畫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1999。
    趙海金:《荀子校釋》,台南:出版地不詳,196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第四冊,台北:鼎文書局,     1987。
    14畫
    熊十力:《原儒》,台北:大明王氏出版公司,1975。
    熊公哲:《荀卿學案》,台北:商務,1957。
    ___:《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商務,1984修訂初版。
    鄧公玄:《中國先秦思維方法論》,台灣:商務,1972。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二版。
    楊念群:《儒學地域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三    聯書店,1997。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硏究》台北:文津,199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硏院文哲所,1996。
    楊鴻銘:《荀子文論研究》,台北:文史哲,1981。
    楊筠如:《荀子研究》,台北:商務,1966。
    15畫
    蔡仁厚:《荀子與朱子心性論之比較》,新加坡:東亞哲學硏究院,1987。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台北:唐山,1996。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1994。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1999。
    16畫
    劉文起:《荀子成聖成治思想研究》,高雄:復文,1983。
    劉述先、楊貞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2007。
    劉韶軍:《儒家學習思想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劉建國:《先秦偽書辨正》,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
    劉澤華、李瑞蘭:《競爭‧改革‧反思──戰國歷史反思》,北京:求實出版     社,1988。
    [美]諾夫喬伊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研      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17畫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82。
    儲昭華:《明分之道──從荀子看儒家文化與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
    18畫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收於錢賓四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98。
    __:《孔子與論語、孔子傳》,收於錢賓四全集第四冊,台北:聯經,      1998。
    錢遜:《先秦儒學》,台北:洪葉,1993。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1987。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
    19畫
    龍宇純:《荀子論集》,台北:學生,1987。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台北:文津,1994。
    20畫
    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荀子集成》,台北:藝文,1977。
    龐樸:《先秦儒家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蘇文擢:《儒學論稿》,香港:邃加室,2002。
    21畫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台北:出版地不詳,1962。
    懷納(P. P. Wiener)編纂;李亦園總審定:《觀念史大辭典》,台北:幼    獅文化,1987-1988。
    23畫
    龔樂羣:《孟荀異同》,鳳山:黃埔出版社,1968。
    三、期刊論文
    4畫
    方旭東:〈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哲學與文 
        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2007年12月),頁55-68。
    王楷:〈性惡與德性:荀子道德基礎之建立──一種德行倫理學的視角〉,《哲
        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2007年12月),頁87-104。
    王邦雄:〈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
        生,1983),頁33-52。
    王金凌:〈論荀子與子思〉,收於《徐文珊教授百歲冥誕紀念論文集》(台
        北:文史哲,1999),頁231-243。
    王祥齡:〈論荀子禮法之法理思想〉,收於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三
        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第一本(2007年10
        月),頁227-238。
    ___:〈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
        期(2007年12月),頁21-39。
    王夢鷗:〈戰國時代的名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
        1972年10月),頁499-540。
    王德權:〈“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
        一點思考〉,《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期(2006年5月),頁147-
        175。
    王靈康:〈英語世界荀子研究概況〉,《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
        (2003年11月),頁1-38。
    王志楣先生:〈從《莊子》到〈性自命出〉、《荀子》看戰國時期「情」概念
        的發展〉,發表於「高明教授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台立:國
        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10月4、5日。
    王君柏:〈荀子的“解蔽”思想及其社會學方法論意義〉,《寧夏社會科學》
        總第142期(2007年5月第3期),頁59-61。
    王志偉:〈從荀子的“虛一而靜”看先秦諸子的融合〉,《四川教育學院學
        報》第24卷第12期(2008年12月),頁43-45。
    井上了:〈荀子歷史觀中的「周公即位」與「後王」論〉,發表於台灣哲學學
        會2008年度學術研討會議「科學、規範與實踐理性」,臺灣哲學學
        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2008年10月25-26),頁1-12。
    5畫
    [日]加地伸行:〈荀子論理學之本質〉,收於《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
        北:駱駝出版社,1987),頁153-174。
    白奚:〈戰國末期的社會轉型與儒家的理論變遷:荀子關於大一統王權政治的
        構想〉,《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40卷5期
        (2003年),頁20-27。
    6畫
    伍振勳:〈兩種「通明意識」──莊子、荀子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1卷第
        2期(2001年12月),頁1-30。
    ___:〈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
        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年9月),頁317-
        344。
    [日]池田知久著;黃秀敏譯:〈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
        今論衡》第四期(2000年6月),頁58-86。
    ___:〈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下)〉,《古今論衡》第四期(2000
        年12月),頁65-103。
    朱曉海:〈荀學「起偽」別詮〉,收於《新古典新義》(台北:學生,2001年
        9月),頁233-254。
    ___:〈荀學一個側面──「氣」──的初步摹寫〉,收於楊儒賓主編:《中國
        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83),頁451-483。
    ___:〈《荀子‧性惡》真偽辨〉,收於《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學生,1998),頁837-858。
    ___:〈書評:Human Nature, Ritual , and History:Studies
        in Xunzi and Chinese Philosophy . By Antonio S. Cua.
        Washington , D.C.: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 2005.pp.xii+406. 〉,《中國文哲研究集
        刊》,第三十一期(2007年9月),頁282-289。
    [法]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法國對中國哲學的研究〉,收入戴仁
        (Drege,Jean-Pierre)主編、耿昇譯:《法國當代中國學》(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190-193。
    吉興:〈解蔽與成聖:荀子認識論新探〉,《河北學刊》第24卷第5期(2004
        年9月),頁190-194。
    7畫
    吳進安:〈荀子「明分使群」觀念解析及其社會意義〉,《漢學研究集刊》第
        三期荀子研究專號(斗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2006年12月),頁221-239。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第4期(2007年1
        月),頁63-78。
    吳清淋:〈荀子與書經〉,《孔孟月刊》第十三卷第九期(1975年5月),
        17-20。
    吳雁南:〈春秋戰國社會思潮概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
        第3期9月),頁20-26。
    李巍:〈孟軻之辯的政治哲學背景〉,收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
        (2007年9月),頁457- 476。
    李啟謙:〈關於“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黃懷信、
        李景明主編:《儒家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頁
        1-10。
    李松岩:〈荀子《正名篇》對語言本質的論述〉,《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7年第25卷第3期),頁106-108。
    李凱:〈試析《荀子‧解蔽篇》中的詮釋思想〉,《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
        第2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34-37。
    [日]佐藤將之:〈日本明治前半時期之《荀子》「性惡論」論〉,發表於台灣
        哲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研討會議「科學、規範與實踐理性」,臺灣哲
        學學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2008年10月25-26),頁1-
        13。
    ___:〈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
        一期(2003年11月),頁39-83。
    ___:〈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期(2005年6月),頁51-86。
    吳康:〈荀子論君臣〉,《孔孟學報》第二十一期(1971年4月),頁61-
        62。
    __:〈荀子論王霸〉,《孔孟學報》第二十二期(1971年9月),頁131-
        132。
    邱湘雲:〈《孟》、《荀》二書語言表達方式比較〉,《國文天地》第251期
        (2006年4月),頁64-70。
    [日]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林明照合譯:〈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
        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11月),頁85-110。
    杜正勝:〈中國古代史研究──台灣觀點〉,《古今論衡》(1999年12月),
        頁76-90。
    杜明德:〈荀子的禮分思想與禮的階級化〉,《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2
        月),頁56-65。
    孟天運:〈荀子與儒者社會角色規範〉,《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5期(2003年),頁33-36。
    余敦康:〈詮釋學是哲學和哲學史的唯一的進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
        報》第14卷第2期(2005年6月),頁29-33。
    沈享民:〈論中國哲學的研究及其方法論問題:一個後設的反省〉,《哲學與
        文化》34卷4期(2007年4月),頁67-85。
    沈順福:〈荀子知識論研究〉,《管子學刊》(2005年第3期),頁29-32。
    沈淦:〈淺談先秦儒家的尊師重教〉,《孔孟月刊》第三十七卷第一期(1998
        年9月),頁1-4。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34卷4期(2007年4
        月),頁7-24。
    宋志明、許寧:〈論荀子禮學的規範訴求〉,《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1
        期),頁39-44。
    8畫
    何炳棣:〈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一分(2007年3月),頁1-
        34。
    林啟屏:〈出土文獻與中國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
        第三期(2007年3月),頁3-14。
    ___:〈孟荀「心性論」與儒學意識〉,《文史哲》5期(2006),頁31-
        42。
    ___:〈釋《荀子》書中所謂「文」並論其可能之意涵〉,《暨大學報》第
        一卷第一期(1997年3月),頁89-116。
    林翠芬:〈由論語中「學」字之涵義試論儒家生命的學問(上)〉,《孔孟月
        刊》第二十九卷第九期(1991月5日),頁13-19。
    ___:〈由論語中「學」字之涵義試論儒家生命的學問(下)〉,《孔孟月
        刊》第二十九卷第十期(1991月6日),頁12-20。
    林宏星(東方朔):〈“知默”與“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體知面
        向〉,宣讀於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一樓會議廳(2009年4月15日),
        頁1-22。
    金耀基:〈荀子政治哲學重估〉,《大陸雜誌》第十八卷第十一期(1959年6
        月),頁11-17。
    9畫
    周天令:〈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義疏〉,《孔孟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
        (1987年9月),頁8-14。
    周德良:〈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收於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
        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第一本(2007年
        10月),頁239-260。
    周紹賢:〈荀子議兵〉,《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四期(1988年4月),頁
        34-40。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方法〉,《思想》第2期(2006年6月),頁
        125-162。
    周光慶:〈荀子語言哲學思想發微〉,《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5月),
        頁45-58。
    周少豪:〈《荀子》中「虛壹而靜」試論〉,《長榮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1997年11月),頁57-65。
    柯雄文著,王靈康譯:〈就荀子論早期儒家之歷史訴求在倫理學的應用〉,
        《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四期(1988年4月),頁18-40。
    范紅軍:〈15年來荀子研究綜述〉,《邯鄲師專學報》第14卷第1期(2004年
        3月),頁21-27+35。
    孫中原:〈儒家智者的邏輯──析荀子正名論〉,《孔子研究》總第83期
        (2004年第3期5月),頁49-59。
    10畫
    陳大齊:〈孟荀二子所見人的特長與其中心主張〉,《孔孟學報》第二十一期
        (1971年4月),頁31- 42。
    ___:〈荀子所說的義〉,《孔孟學報》第二十一期(1971年4月),頁
        43-59。
    陳中浙:〈和諧社會的儒家哲學基礎──以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理想為中
        心〉,《哲學研究》(2007年第5期5月),頁44-52。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論評》第三十一期
        (2006年3月),頁77-135。
    陳來:〈“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說儒的意義〉,《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頁19-26。
    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臺大歷史學
        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207-233。
    陳弱水:〈立法之道──荀、墨、韓三家法律思想要探〉,黃俊傑主編:《天道
        與人道》(台北:聯經,1982),頁77-105。
    陳福濱:〈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
        (2007年12月),頁5-20。
    陳德和:〈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其價值〉,《鵝湖月刊》第二○卷第三期
        (1994年9月),頁19-27。
    陳修武:〈荀子政治思想之特質──兼論與韓非的義理關係〉,東海大學文學院
        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
        ──》(台中:國成書局,1989月6月24-25),頁77-99。
    陳興強:〈稷下學宮辦學特色芻議〉,《貴州社會科學》總203期(2006年9
        月),頁157-159。
    陳光連:〈國內近30年荀子倫理思想研究綜述〉,《學術論壇》(2007年第9
        期),頁15-18。
    柯雄文著,王靈康譯:〈就荀子論早期儒家之歷史訴求在倫理學的應用〉,
        《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四期(1988年4月),頁18-40。
    ____,王榮麟、藍博安合譯:〈倫理知識的可能性──《荀子》中一個論題
        的省思〉,《哲學雜誌》第九期(1994年7月),頁184-211。
    馬銀琴:〈荀子與《詩》〉,《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
        3期,第23卷總97期(2008年5月),頁24-30。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於“情”的理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學版)》第25卷第1期(2001年1月),頁30-37。
    封富:〈論荀子的語言〉,《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3期
        (2003年9月),頁63-72。
    11畫
    張才興:〈與荻生徂徠《讀荀子》有關的幾個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第9期(2004年12月),頁1-19。
    ___:〈論《荀子》與群經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定位〉,《逢甲人文社會學
        報》第6期(2003年5月),頁85-112。
    張麗珠:〈戴震人性論與孟、荀之異同〉,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
        研討會議「科學、規範與實踐理性」,臺灣哲學學會、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主辦(2008年10月25-26),頁1-20。
    張永儁:〈儒家「禮樂教化」之宗教精神與人文理想:歷史之回顧與展望〉,
        《哲學與文化》(1994年2月),頁112-123。
    張斌峰:〈荀子的“類推思維”論〉,《中國哲學史》總第42期(2003年第2
        期5月),頁66-72。
    張勻翔:〈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
        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2007年12月),頁69-86。
    梁濤:〈先秦儒家天人觀辨證──從郭店竹簡從起〉,《哲學與文化》第卅三卷
        第一期(2006年1月),123-140。
    __:〈荀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判〉,《中國文化研究》總第32期
        (2001年夏之卷),頁40-46。
    張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臺大中文學報》(1988年11月),頁1-
        34。
    __:〈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收於《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
        現代詮釋》(台北:允晨,1997),頁7-34。
    張鴻愷:〈荀子與稷下黃老之學〉,《孔孟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三期(2003年
        11月),33-37。
    莊坤成:〈荀子〈勸學篇〉的學習觀析探〉,《孔孟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九期
        (2004年5月),頁26-31。
    莊錦章:〈荀子與四種人性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
        (2003年11月),頁185-210。
    許宗興:〈荀子「心」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卷期2(2007年3月)
        頁51-78。
    常雲平、陳麗:〈論荀子關於人的存在方式的思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9卷6期(2006年),頁122-126。
    袁長江:〈孔子、孟子、荀子說《詩》之比較〉,《文史知識》(1995年第1
        期),頁45-51。
    12畫
    黃進興:〈荀子:孔廟從祀的缺席者〉,收於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
        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台北:允晨,2006),頁477-502。
    黃俊傑:〈儒家傳統中「教育」的涵義及其現代啟示〉,《全球化時代大學通
        識教育的新挑戰》(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4),頁
        187-208。
    ___:〈日本儒者對《論語》「學而時習之」的解釋〉,收於《德川日本
        《論語》詮釋史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頁179-226。
    ___:〈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學生,
        1981),頁243-301。
    黃意明:〈先秦儒學“欲情知”關係及定位〉,《江淮論壇》總223期(2007
        年第3期),頁116-123。
    馮耀明:〈荀子的正名思想〉,《哲學與文化》第十六卷第四期(1989年4
        月),頁33-42。
    [日]菅本大二著,佐藤將之、張哲挺、盧彥男合譯:〈荀子對法家思想的接
        納:由「禮」的結構來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
        (2003年11月),頁111-135。
    傅佩榮、林安梧對談;謝仁真、龔卓軍錄音整理:〈「人性向善論〉與「人性
        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哲學雜誌》第五期
        (1993年6月),頁78-107。
    梅珍生:〈論荀子禮學的深度結構〉,《江漢論壇》(2004年8月),頁10-
        15。
    曾春海:〈荀學禮文化的知識理論〉,《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二十七
        期(2000年12月),頁27-50。
    ___:〈墨學與荀學中的知識原理與方法〉,《哲學與文化》第卅一卷第七
        期(2004年7月),頁59-78。
    13畫
    葛志毅:〈荀子學辨〉,《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二期),頁59-64。
    14畫
    趙吉惠:〈論荀學是稷下黃老之學〉,收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
        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頁103-117。
    趙伯雄:〈《荀子》引《詩》考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2期),頁10-17。
    楊日然:〈荀子在我國思想史上之地位〉,收於《法理學論文集》(台北:月
        旦,1997),頁271-276。
    ___:〈從先秦禮法思想的變遷看荀子禮法思想的特色及其歷史意義〉,
        《法理學論文集》(台北:月旦,1997),頁375- 446。
    楊玉成:〈戰國讀者:語言的爆炸與文學閱讀〉,東華大學中文系主編:《文
        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7月),頁145-242。
    楊秀宮:〈從「禮衍生法」的觀點論荀子禮法思想的特色〉,《東海學報》第
        39卷(1998年7月),頁87-110。
    ___:〈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東海學報》第40卷第1期
        (1999年7月),頁243-278。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食貨月刊》復刊
        第三卷第八期(1973年11月),頁377-388。
    [韓]鄭宰相著,石立善、閻淑珍合譯:〈韓國荀子研究評述〉,《漢學研究集
        刊》第三期荀子研究專號(斗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
        究所,2006年12月),頁183-220。
    臧知非:〈“駁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國政治評析〉,《蘇州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2年4月),頁105-111。
    蓋光:〈孟荀的“性──情”結構論及藝術本體性〉,《孔子研究》總第79期
        (2003年9月第5期),頁20-28。
    15畫
    潘小慧:〈荀子的「解蔽心」──荀學作為道德實踐論的人之哲學理解〉,《哲
        學與文化》廿五卷第六期(1998年6月),頁516-536。
    ___:〈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當代意
        義〉,《哲學與文化》第卅四卷第十二期(2007年12月),頁41-
        54。
    蔡錦昌:〈荀子治氣養心之術的本色〉,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2008年度學術研
        討會議「科學、規範與實踐理性」,臺灣哲學學會、國立政治大學哲
        學系主辦(2008年10月25-26),頁1-11。
    ___:〈細柔的「一」與粗硬的「一」──評德國漢學界的兩種荀子研究〉,
        《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347-364。
    蔣年豐:〈荀子「隆禮義而殺詩書」涵義之重探──從「克明克類」的世界著
        眼〉,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先秦儒法道
        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論文集(台中:國成書局,1980年12月),
        頁123-140。
    ___:〈從思孟後學對荀子「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收
        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
        1983),頁369-392。
    廖名春:〈20世紀後期大陸荀子文獻整理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
        整理研究所編:《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子研究專號(2006年12
        月),頁79-151。
    ___:〈荀子各篇寫作年代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6
        期),頁52-57。
    16畫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
        報》(2007年3月),頁27-50。
    ___:〈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
        資料整理研究所編:《漢學研究集刊》(2006年12月),頁33-54。
    ___:〈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政大文學院編:《孔學與
        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9月28-29日),頁
        50-77。
    劉文起:〈楊倞《荀子》注之學術成就〉,《中正中文學報年刊》第四期
        (2001年12月),頁279-312。
    舘野正美:〈荀子和莊子對「時空」與「存在」的反思: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
        形上學層面〉,《清華學報》第三十五卷第一期(2005年6月),頁
        131-146。
    17畫
    鮑國順:〈荀子注釋書評介〉,《孔孟月刊》第十八卷第五期(1980年1
        月),頁13-18。
    ___:〈荀子的生平事蹟及其著作綜述〉,收於《徐文珊教授百歲冥誕紀念
        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99),頁283-298。
    繆全吉:〈荀子的法制思想〉,東海大學文學院編:《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
        會──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台中:國成書局,1989
        月6月24-25),頁35-70。
    18畫
    韓德民:〈荀子天人觀的哲學透視〉,《哲學與文化》廿七卷第二期(2000年
        2月),頁173-184。
    韓子峰:〈「論語學」格範精神管窺──「字源」「詮釋」與「義理學」的互補
        研究〉,以「學而」之學為中心(上)〉,《孔孟學報》第五十二期
        (1986年9月),頁149-176。
    ___:〈「論語學」格範精神管窺──「字源」「詮釋」與「義理學」的互補
        研究〉,以「學而」之學為中心(下)〉,《孔孟學報》第五十三期
        (1986年9月),頁189-240。
    19畫
    簡澤峰:〈《荀子》引《詩》用《詩》及其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第
        十九期(2006年6月),頁265-291。
    羅安憲:〈“學而優而仕”辨〉,《中國哲學史》總第51期(2005年8月),
        頁31-38。
    羅淵:〈從《正名》看荀子的語言認知意識〉,《語言研究》第24卷第3期
        (2004年9月),頁112-113。
    龍振峰:〈“虛壹而靜”的思維方式剖析〉,《哈爾濱學院學報》第30卷第1
        期(2009年1月),頁6-8。
    20畫
    蘇嫈芬:〈荀子禮樂教育思想之研究〉,《哲學與文化》廿九卷第七期(2002
        年7月),頁652-666。
    21畫
    顧史考:〈從「成於樂」到「移風易俗」論中國古代樂教傳統〉,收於李弘
        祺:《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統(一):中國的教育與科舉》(台北:
        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21-43。
    四、學位論文
    3畫
    川路祥代:「荀學對日本的影響」,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5。
    4畫
    王志弘:「孟荀『引詩論證』之比較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
        系碩士論文,2000。
    王培敦:「荀子論『心』的意義之硏究:有關是否以心為性及思考方式之檢
        討」,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3。
    5畫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6。
    6畫
    朱雅玲:「荀子價值觀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7畫
    吳竣傑:「荀子批判諸子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吳瑞文:「荀子人性論與德育主張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
        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吳宗燮:「荀子的知識論研究」,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4。
    李瑩瑜:「荀子內聖外王思想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3。
    8畫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
        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5。
    林宜均:「荀子與鹽鐵會議析論」,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6。
    林盈吟:「荀子的工夫論──『偽』」,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6月。
    金大煥:「荀子語法硏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
        1989。
    9畫
    范家榮:「荀子論『心』之學的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范麗梅:「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倪麗菁:「莊子荀子人學思想比較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8。
    10畫
    陳伯适:「韓非之學歸本於黃老析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
        論文,2000。
    陳秀娃:「稷下《管子》四篇與荀子心論之對比」,台北:台北:國立政治大
        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
    陳秋虹:「清代荀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1。
    陳湘蕾:「《荀子》知識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6。
    陳震宇:「先秦儒家的政治正當性論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6。
    馬耘:「《管子》《內業》等四篇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9。
    殷正淯:「從新出楚簡《性自命出》論荀子人性論」,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徐珮茹:「荀子禮論思想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翁惠美:「荀子論人硏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
        1987。
    11畫
    張勻翔:「攝王於禮、攝禮於德──荀子之智德及倫理社會建構之意涵」,台
        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張性集:「荀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張世明:「荀子的君道思想──兼論稷下黃老的道法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
        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小穩:「孟荀學風之比較」,河南: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02。
    許秋梅:「荀子禮義之統思想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6。
    12畫
    黃聖旻:「王先謙《荀子集解》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7。
    黃秋韻:「先秦儒家道德基礎之研究──兼論「惡」的問題」,台北: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葉士豪:「《論語》『學』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13畫
    馮曉馨:「王充天論思想之研究──與荀子天論思想之比較」,台北:中國文化
        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14畫
    楊佳霖:「荀子義利思想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16畫
    劉秋固:「荀子禮樂的美學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0。
    17畫
    薛裕民:「晚清『排荀』與『尊荀』」,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5。
    蕭振聲:「荀子的人性向善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18畫
    戴志村:「荀子性惡論新詮」,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1998。
    戴立忍:「荀子『天』論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
    20畫
    蘇郁銘:「近十年(1994~2003)來美國的荀子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
        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5。
    蘇嫈雰:「荀子「禮」學研究──以性、心、學為基礎」,台北:輔仁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五、日文資料
    赤塚忠(Akatsuka Kiyoshi):“Junshi kenkyu no nisan no
        mondai荀子研究二三問題.”Akatsuka:Juka Shiso Kenkyu
        儒家思想研究.Tokyo東京:Kenbunsha研文社,1986.
    町田三郎(Machida Saburo):“Gakki hen ni tsuite學記篇
        .”Araki kyoju taikyu kinen chugoku tetsugaku
        ronshu荒木教授退休記念中國哲學論集.
        Fukuoka福岡:Ashishobo葦書房,1981.
    菅本大二(Sugamoto Hirotsugu):“Junshi niokeru hoka shiso
        no juyo:Rei no kozo ni sokushite荀子法家思想
        受容:禮構造即.”NCG,Vol.43,1991.
    福井文雅(Fukui Fumimasa):“Shuturan no homare──junshi
        kangaku hen no ito to kozo出藍譽──『荀子』勸學篇意
        圖構造.”Fukui:Chugoku shiso kenkyu to gendai中國思
        想研究現代.Tokyo東京:Ryubunkan隆文館,1992.
    六、英文資料
    A.S.Cua. “Dimensions of li (propriety) : reflections on an
        aspect of Hsün Tzu’s ethic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9.4: 373-394. 1979.
    Arthur O. Lovejoy:The great chain of being: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The William James deliverved at
        Harvard University,1933.
    Donald J. Munro,: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nia.1969.
    Ivanhoe,Philip J (ed.). virtue,nature,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Inc.,2000.
    Jaspers, Karl. The Origin & goal of history.台北:虹橋書店,
        1971。
    Lee,Janghee.“Xunzi’s Concepts of Xing(性) and E
        (惡) .”2008 Annual Conference of Taiw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Science,Norm and
        Practical Reason:1-13.2008.
    Nivison, David S.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 :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Chicago, Ill. : Open
        Court,1996.
    R.G. Collingwood.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 : 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1999.
    ___:The Idea of Hist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___:An autobi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larendon Press,1978.
    Sato,Masayuki.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al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Zi.Leiden:Brill,2003.
    Tu WEI-MING. Way,learning,and politics: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七、網路資源
    1.屏東郭和杰編輯/校對/整理:數位經典網站──荀子,版本為世界書局荀子
        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
    http://www.chineseclassic.com/philosopher/shingzu/ch00.htm
    2.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022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102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22101.pdf89KbAdobe PDF2979View/Open
    022102.pdf184KbAdobe PDF21054View/Open
    022103.pdf142KbAdobe PDF21056View/Open
    022104.pdf105KbAdobe PDF2945View/Open
    022105.pdf152KbAdobe PDF2968View/Open
    022106.pdf428KbAdobe PDF22679View/Open
    022107.pdf322KbAdobe PDF22275View/Open
    022108.pdf318KbAdobe PDF21969View/Open
    022109.pdf395KbAdobe PDF21332View/Open
    022110.pdf436KbAdobe PDF21632View/Open
    022111.pdf343KbAdobe PDF21656View/Open
    022112.pdf182KbAdobe PDF21256View/Open
    022113.pdf199KbAdobe PDF21818View/Open
    022114.pdf175KbAdobe PDF21250View/Open
    022115.pdf360KbAdobe PDF2236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