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18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202778      線上人數 : 6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18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85


    題名: 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of Han Poetry: a Poetics of Diaspora (1895-1945)
    作者: 高嘉謙
    Ko, Chia Cian
    貢獻者: 王德威
    David Wang, Der Wei
    高嘉謙
    Ko, Chia Cian
    關鍵詞: 漢詩
    文化遺民
    離散詩學
    現代性
    文學現場
    越界
    Han poetry
    cultural loyalists
    poetics of diaspora
    modernity
    literary field
    transcendence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9 12:37:45 (UTC+8)
    摘要: 本論文考察晚清以降,面對廿世紀的新舊交替,殖民與西學衝擊,在中國南方、台灣與南洋的詩人群體的離散際遇。從他們寫於境外的漢詩創作,探究一個政治/文化遺民的精神處境及漢詩文類的越界與現代性脈絡。漢詩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做為士人文化心靈的寄託與投射,漢詩因此成爲一代流亡知識分子銘刻歷史嬗變,見證家國離散的重要媒介。尤其經歷乙未、辛亥兩次政治鉅變,士紳百姓大規模遷徙,文化與文學的播遷軌跡因此日益繁複,漢詩由此構成理解與辯證現代性的種種可能的文學形式與生產空間。本論文處理的時間跨度,始於一八九五年的乙未割台事件,結束在日軍投降、二戰結束的一九四五年。前者從近代中國第一批遺民的誕生展開論述,後者以南來作家郁達夫的失蹤死亡,做為流寓詩學一個曖昧的結束或再生產。
    士人在一八九五年以降面臨的時代鉅變,產生了悲憤憂患的國族書寫、現代的時間與地理感受,造就晚清曖昧的政治或文化遺民,並連同中原境內與境外的知識份子,捲入了一種離散現代性的體驗。他們透過文學試圖描述與定位自身的遷徙,卻必須面對時代的變化與衝擊,同時回望、召喚難以斷絕的傳統。這是一個區域漢文學交流與互動的歷史時刻,一個以漢詩為主導文類的文學現場。我們從離散敘事的論述框架,重新觀察了漢詩作為跟隨傳統文化一同陷落的舊文體,如何在地理遷徙的現代時空內,重新架構了詩人經歷的主體飄零、肉身苦難、絕域風土和文教播遷的種種經驗。
    這些文人分別在不同區域之間流動,從中國到台灣,從台灣內渡中國,再從中國奔往南洋,三個區域的互涉,凸顯出清末民初的文化遺民型態各異,但又共同處身一個裂變下的帝國解體與現代體驗。無論他們生根中國、台灣,或流寓、移居南洋,文人遊走區域之間,表現出不同的文化想像與文學生產。
    本論文選取的四組詩人個案,包括乙未割台時期內渡大陸,後往南洋推展儒教的丘逢甲、在殖民地台灣以遺民自居的王松和洪棄生,流亡南洋的康有為及移居者丘菽園,客死南洋的許南英和郁達夫。這些不同脈絡背景的詩人個案,都同時聚集在一個境外離散式的寫作氛圍。他們的歷史機遇由晚清跨度到民國,不同的主體與客觀經驗,展現了形塑流亡詩學和南方視域的可能。漢詩在海外的不絕如縷,尤其見證一代知識分子或花果飄零,或靈根自植的心路歷程。這些寫在境外的漢詩橫跨新舊文學的分野,在同一傳統/現代交替的歷史結構裡出沒,一再説明漢詩歷久而彌「新」的現代意義。其中內蘊的文類意識,提醒了我們進一步理解漢詩播遷所塑造的區域文學型態,同時藉由這些遺落在海外的詩人足跡,形成地域觀照的「文學現場」脈絡。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Chinese diaspora in terms of a particular group of loyalist poets scattering in South China, Taiwan, and Nanyang in late Qing, including Qiu Fengjia, Wang Song, Hong Qisheng, Kang Youwei, Qiu Shuyuan, Xu Nanying and Yu Dafu and discusses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of their Han poetry.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time span from territorial cession of Taiwan in 1895 to Japanese surrender /the end of war in 1945.

    The discussion starts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group of loyalists in late Qing in 1895 and closes with Yu Dafu’s missing in Sumatra in 1945.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social upheaval due to the transition to a new era and the impact from colonization in Taiwan and westernization in China forced common people as well as intellectuals massively migrated and emigrated. For example, Qiu Fengjia exiled from Taiwan to China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and later went to Nanyang. Kang Youwei, Qiu Shuyuan, Xu Nangying and Yu Dafu exiled or moved to Nanyang and the later two even died there. Poets in Taiwan, like Wang Song and Hong Qisheng, considered themselves as emigrants from China. Being deserted and colonized, these poets threw themselves into loyalist writing, intending to construct identity in terms of space and time.

    Drawing upon such loyalists’ works of Han poetr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ketch out those poets’ mental state as political/ cultural loyalists and the way their Han poetry displayed transcendence and modernity. Having an established tradition as the genre to represent the spirits, morals and emotions of intellectuals, Han poetry was naturally chosen by intellectuals to use when they endeavored to depict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he collapse of a dynasty. Han poetry thus in turn manifested itself as an epitome of diaspora and the loyalists’ state of mind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n addition, after Yiwei and Xinhai political upheavals, the emigration formed intriguing paths of disseminating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is context, Han poetry turned out to serve as an important literary form and space, by which we are able to interpret and discuss modernity.
    參考文獻: 英文專書與論文
    Braziel, Jana Evans and Anita Mannur (ed.) (2003) Theorizing diaspora : a reader. Malden, Mass:Blackwell Publications.
    Gilroy, Paul. (1997)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n Kathryn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299-346.
    Ien Ang(洪美恩)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ames Clifford.(1997)‘Diaspora’ Routes: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 Harvard UP, 244-277.
    Jon Eugene von Kowallis(寇致銘) (2005) The subtle revolution : poets of the "old schools" 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Berkeley, CA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USA:Blackwell.
    Wu, Shengqing (吳盛青) (2004) Classical Lyric Modernities : Poetics, Gender,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1900-1937)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Yim, Lawrence C.H. (嚴志雄) (2005) ‘Qian Qianyi’s Theory of Shishi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錢謙益之「詩史」說與明清易鼎之際的遺民詩學) Occasional Papers. Taipei :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中文專著與論文
    (一)錢謙益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丁工誼,《錢謙益文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6。
    孫之梅,《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濟南:齊魯書社,1996。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2001。
    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錢謙益傳》,北京:東方,2001。
    錢牧齋著,錢曾箋注,《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3。
    錢謙益著,裴世俊選注,《錢謙益詩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
    錢謙益著,錢陸燦編,《列朝詩集小傳》(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
    二、單篇文章
    黃人,〈錢牧齋文鈔序〉,收入湯哲聲、涂小馬編著《黃人》,北京:中國文史,1998,頁88。
    瞿式耜,〈報中興機會疏〉,《瞿式耜集》,上海:上海古籍,頁104-107。
    嚴志雄,〈自我技藝與性情、學問、世運:從傅柯到錢謙益〉,收入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頁413-450。
    三、期刊論文
    劉振華,〈論錢謙益的「文化遺民」心態〉,《東南文化》2000年第11期,頁78-84。
    嚴志雄,〈Auto/Bio:錢謙益晚年的自傳性時刻〉,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主辦「嚴志雄教授專題演講」,2006年11月2日。
    (二)王船山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王夫之,《王船山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夫之著,戴鴻森箋注,《薑齋詩話箋注》,北京:人民文學,1981。
    吳海慶,《船山美學思想研究》,鄭州:河南人民,2004。
    衷爾鉅,《大儒列傳‧王夫之》,長春:吉林人民,1997。
    清‧王之春著,汪茂和點校,《王夫之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
    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
    劉春建編著,《王夫之學行繫年》,鄭州:中州古籍,1989。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上海:上海古籍,2003。
    二、單篇文章
    章士釗,〈王船山史說申義〉,收入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下冊),北京:三聯,1978,頁722-731。
    錢仲聯,〈夢苕盫詩話〉,收入張寅彭編,《民國詩話叢編(卷六)》,上海:上海書店,2002,143-410。
    三、期刊論文
    夏曉虹,〈明末「三大家」之由來〉,《瞭望》1992年第35期,頁43。
    秦燕春,〈晚明三大家從祀兩廡始末考〉,《中國文化》,第24期,2007年1月,頁90-107。
    (三)丘逢甲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丘逢甲研究會編,《丘逢甲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
    丘鑄昌,《丘逢甲交往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
    吳宏聰、李鴻生主編,《丘逢甲硏究:一九八四──一九九六年兩岸三地學者論文專集》,台北: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
    鄭喜夫,《丘倉海先生年譜初稿》,台北:鄭喜夫,1975。
    二、單篇文章
    桑兵,〈臺灣民主國內渡官紳〉,《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學,頁213-237。
    張永芳,〈丘逢甲與詩界革命〉,《詩界革命與文學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頁187-194。
    陳平原,〈鄉土情懷與民間意識: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義〉,《當年遊俠人》,台北:二魚文化,2003,頁86-112。
    三、期刊論文
    王桂珊,〈題丘工部仙根先生行教圖〉,《天南新報》1900年5月25日。
    王慷鼎,〈新馬報章所見丘逢甲詩文及有關資料目錄初編〉,《中教學報》,第22期,1996年,頁137-149。
    王曉滄,〈霸羅雜詩〉,《天南新報》1900年5月23日。
    李祖基,〈丘逢甲乙未抗日保台若干問題之我見〉,《台灣研究集刊》,1996年第4期,頁64-69。
    張克宏,〈丘逢甲的南洋之行〉,《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4期,2000年,頁70-77。
    郭真義,〈近代粵東客籍詩人群體及其創作〉,《廣西社會科學》,第3期,2004年,頁102-105。
    韓大偉(David B. Honey ),〈從粵詩風看丘逢甲的廣東詩〉,《丘逢甲、丘念台父子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逢甲大學人文社會研教中心主辦,1999年5月15-16日,頁3-17。
    (四)王松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王松,《台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王松,《友竹詩集》,台北:龍文,1992。
    林美秀,《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高雄:太普公關,2004。
    二、單篇文章
    黃美娥,〈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人的應世之道:以新竹王松為例〉,《古典文學: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頁321-361。
    三、期刊論文
    〈鳥松閣唱和集〉,《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第2522號,明治39年(1906)9月23日。
    王松,〈和衣洲先生南菜園晚眺原韻〉,《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3年(1900)年5月8日。
    王松,〈恭祝臺灣神社祭典〉,《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4年(1901)10月28日。
    王松,〈時擬遊南洋赴邱先生之招也〉,《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3年(1900)年8月21日。
    王松,〈鳥松閣小集賦呈內田方伯〉,《台灣日日新報》,大正4年(1915)年6月25日。
    余美玲,〈隱逸與用世:論滄海遺民王松的詩歌世界〉,《竹塹文獻》,2001 年1月號,第18期,頁32-52。
    莊永清,〈王松與洪棄生詩歌精神初探〉,「成功大學中文系第一屆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1995年12月。
    (五)洪棄生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洪棄生,《寄鶴齋古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洪棄生,《寄鶴齋詩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洪棄生,《寄鶴齋詩話》,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程玉鳳,《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國史館,1997。
    二、單篇文章
    施淑,〈台島詩人洪棄生的文化意識及身份認同〉,收入張紅編《葉嘉瑩教授八十華誕暨國際詞學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2005,頁556-572。
    三、期刊論文
    余美玲,〈蓬萊風景與遺民世界:洪棄生詩歌探析〉,《台灣文學學報》,第9期,2006年12月,頁47-81。
    李知灝,〈殖民現代性初體驗:以洪棄生《寄鶴齋詩集》中日治時期社會詩作為研究中心〉,《彰化文獻》,第7期,2006年8月,頁61-80。
    (六)康有為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文獻研究部編,《萬木草堂詩集:康有為遺稿》,上海:上海人民,1996。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康有為與保皇會》,上海:上海人民,1982。
    王明德,《百年家族:康有為》,石家莊:河北教育,2003。
    李雲光,《康有為家書考釋》,香港:匯文閣書店,1979。
    李雲光編,《南海康先生法書》,台北:明謙,1985。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台北:文津,1992。
    馬洪林,《康有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0。
    康有為,《我史》,南京:江蘇人民,1999。
    張克宏,《亡命天南的歲月:康有為在新馬》,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2006。
    張衛波,《民國時期尊孔思潮研究》,北京:人民,2006。
    陳永正,《康有為詩文選》,廣州:廣東人民,1983。
    湯志鈞,《戊戌時期的學會和報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舒蕪、陳邇冬、王利器選注,《康有為選集》,北京:人民文學,2004。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1997。
    鍾賢培主編,《康有為思想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1988。
    二、單篇文章
    李立信,〈戊戌後康有為之海外詩歌研究〉,收入廣東康梁研究會編,《戊戌後康梁維新派研究論集》,廣州:廣東人民,1994,頁71-86。
    顏清湟,〈1899-1911年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孔教復興運動〉,《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頁245-282。
    黃彰建,〈康有為衣帶詔辨偽〉,《戊戌變法史研究》,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70,頁429-457。
    張伯楨,〈南海康先生傳〉,收入夏曉虹,《追憶康有為》,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7,頁98-156。
    桑兵,〈新加坡華僑〉,《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學,2004,頁238-260。
    陳平原,〈最後一個「王者師」:關於康有為〉,《當年遊俠人》,台北:二魚文化,2003,頁25-33。
    湯志鈞,〈自立軍起義前後的孫、康關係及其他:新加坡丘菽園家藏資料評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頁29-45。
    三、期刊論文
    王慷鼎,〈康有為南遊詩中「丹將敦島」考〉,《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1期,1997年8月,頁33-45。
    李元瑾,〈從中西報章的報導窺探1900年康有為在新加坡的處境〉,《亞洲文化》第7期,1986年4月,頁3-18。
    黃錦樹,〈過客詩人的南洋色彩贅論──以康有為等為例〉,2007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東亞海域與文明交會:港市、商貿、移民、與文化傳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主辦,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2007年11月1至2日。
    (七)丘菽園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王志偉,《丘菽園咏史詩研究》,新加坡:新社,2003。
    丘菽園,《五百石洞天揮麈》,廣州:閩漳邱氏,1899。
    丘菽園,《紅樓夢分詠絕句》,廣州:一經堂刻本,1900。
    丘菽園,《揮麈拾遺》,上海:星洲觀天演齋叢書,1901。
    丘菽園,《嘯虹生詩鈔》,新加坡:自印,1922。
    丘菽園編,《檀榭詩集》,新加坡:不詳,1926。
    丘煒萲,《菽園詩集》,臺北:文海,1977。
    李元瑾,《東西文化的撞擊與新華知識份子的三種回應》,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李元瑾,《林文慶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匯流與矛盾》,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1。
    邱新民,《邱菽園生平》,新加坡:勝友書局,1993。
    二、單篇文章
    高嘉謙,〈丘菽園與新馬文學史現場〉,收入張錦忠編《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4,頁37-53。
    段雲章,〈戊戌維新在新加坡的反響:以《天南新報》和邱菽園為中心〉,王曉秋主編《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的改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頁457-472。
    吳盈靜,〈遺民紅學:邊緣處境的經典閱讀〉,《清代台灣紅學初探》,台北:大安,2004,頁319-347。
    三、期刊論文
    王慷鼎,〈《天南新報》史實探源〉,《亞洲文化》第16期,1992年6月,頁169-176。
    朱傑勤,〈星洲詩人邱菽園〉,《亞洲文化》第7期,1986年4月,頁19-28。
    姚夢桐,〈丘菽園編《新出千字文》〉,《亞洲文化》第8期,1986年10月,頁56-63。
    楊承祖,〈丘菽園研究〉,《南洋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頁98-117。
    葉鍾鈴,〈丘菽園與南洋崇儒學社〉,《中教學報》第24期,1998年,頁108-115。
    鄭喜夫,〈丘菽園與台灣詩友之關係〉,《臺灣文獻》,第38卷2期,1987年6月,頁115-163。
    (八)郁達夫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王映霞,《王映霞自傳》,台北:傳記文學,1990。
    李冰人、謝雲聲編,《郁達夫紀念集》,新加坡:熱帶,1958。
    李杭春、陳建新、陳力君主編,《中外郁達夫研究文選》,杭州:浙江大學,2006。
    姚夢桐,《郁達夫旅新生活與作品研究》,新加坡:新加坡新社,1987。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藝,1992。
    秦賢次編,《郁達夫南洋隨筆》,台北:洪範,1978。
    郭文友,《千秋飲恨:郁達夫年譜長編》,成都:四川人民,1996。
    陳福亮,《風雨茅廬:郁達夫大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2004。
    溫梓川,《郁達夫別傳》,銀川:寧夏人民,2006。
    詹亞園箋注,《郁達夫詩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2006。
    鈴木正夫,《蘇門達臘的郁達夫》,上海:上海遠東,1996。
    鄭子瑜編,《達夫詩詞集》,香港:現代,1954。
    二、單篇文章
    李歐梵,〈孤獨的旅行者〉,《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1996,頁117-137。
    李歐梵,〈郁達夫:自我的幻象〉,《李歐梵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2002,頁61-77。
    姚夢桐,〈唱和郁達夫的詩〉,收入王慷鼎、姚夢桐,《郁達夫研究論集》,新加坡:新加坡同安會館,1987,頁33-50。
    胡愈之,〈郁達夫的流亡與失蹤〉,收入胡愈之、沈茲九,《流亡在赤道線上》,北京:三聯,1985,頁41-78。
    郁飛,〈郁達夫的星洲三年〉,收入蔣增福編,《眾說郁達夫》,杭州:浙江文藝,1996,頁355-85。
    郁達夫,〈沈淪〉,《郁達夫全集‧卷一》,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17-56。
    郁達夫,〈馬六甲記遊〉,《郁達夫全集‧卷四》,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288-294。
    郁達夫,〈幾個問題〉,《郁達夫全集‧卷六》,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333-338。
    郁達夫,〈敬悼許地山先生〉,《郁達夫全集‧卷四》,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313-315。
    郁達夫,〈談詩〉,《郁達夫全集‧卷五》,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149-152。
    郁達夫,〈骸骨迷戀者的獨語〉,《郁達夫全集‧卷三》,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82-84。
    郁達夫,〈關於黃仲則〉,《郁達夫全集‧卷六》,杭州:浙江文藝,1992,頁17-21。
    張紫薇,〈郁達夫被害前後〉,收入王潤華編,《郁達夫卷》,台北:遠景,1984,頁337-367。
    郭沫若,〈《郁達夫詩詞抄》序〉,收入陳子善、王自立編,《郁達夫研究資料》,廣州:花城,1985,頁162-64。
    郭沫若,〈論郁達夫〉,蔣增福編,《眾說郁達夫》,杭州:浙江文藝,1996,頁1-10。
    普實克,〈論郁達夫〉,收入陳子善、王自立編,《郁達夫研究資料》,廣州:花城,1985,頁650-682。
    鄭子瑜,〈郁達夫詩出自宋詩考〉,《詩論與詩紀》,台北:書林,1996,頁50-66。
    鄭子瑜,〈談郁達夫的南遊詩〉,《詩論與詩紀》,台北:書林,1996,頁30-40。
    鄭子瑜,〈論周氏兄弟的雜事詩〉,《詩論與詩紀》,台北:書林,1996,頁84-102。
    鄭子瑜,〈論郁達夫的舊詩〉,《詩論與詩紀》,台北:書林,1996,頁41-49。
    謝雲聲,〈郁達夫詩詞及其他〉,收入李冰人、謝雲聲編《郁達夫紀念集》,新加坡:熱帶,1958,頁185-203。
    三、期刊論文
    楊聰榮,〈郁達夫與陳馬六甲的越境之旅〉,《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頁155-196。
    劉麟,〈郁達夫詩出自唐詩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2期,頁114-22。
    (九)許南英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專書
    許南英,《窺園留草》,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楊牧編,《許地山小說選》,台北:洪範,1984。
    二、期刊論文
    余美玲,〈寒梅與詩心:許南英梅花詩探析〉,《台灣文學學報》,第1期,2000年6月,頁107-130。
    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詩歌中的放逐主題:以海東三家詩為探析對象〉,「第四屆先秦兩漢學術國際研討會: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2005年11月26-27日。
    林麗美,〈乙未世代的離散書寫:兼論許南英與丘逢甲的差異〉,《島語》, 2003年3月,頁38-53。
    (十)古典與近代詩學原典、研究成果
    一、專書
    左稟隆,《勤勉堂詩鈔》,新加坡:南洋歷史研究會,1959。
    宇文所安(Owen,Steph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聯,2004。
    宇文所安(Owen,Stephen)著,《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2006。
    宇文所安(Owen,Stephen)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1999。
    吳德功,《瑞桃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吳德功,《讓臺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1998。
    李繼凱、史志謹,《中國近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人民,2006。
    汪辟疆,《汪辟疆說近代詩》,上海:上海古籍,2001。
    周作人,《老虎橋雜詩》,石家莊:河北教育,2003。
    松浦友久,《中國詩歌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3。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0。
    胡迎建,《民國舊體詩史稿》,南昌:江西人民,2005。
    胡曉明、李瑞明編著,《近代上海詩學繫年初編》,上海:上海教育,2003。
    倉田貞美,《中國近代詩學の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1969。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硏究論集》,北京: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1992。
    張暉,《詩史》,台北:學生書局,2007。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台北:里仁,1997。
    許雲樵編校,《名醫黎伯概先生詩文集》,新加坡:中華書局,1977。
    連橫,《臺灣詩乘》,台北:文海,1978。
    陳三立,《散原精舍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3。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0。
    陳衍著,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1999。
    陳寶琛,《滄趣樓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6。
    程亞林,《近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2000。
    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上海:上海古籍,1999。
    劉士林,《20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合肥:安徽教育,2005。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2004。
    厲鶚,《樊榭山房全集》,台北:文海,1978。
    潘承玉,《清初詩壇:卓爾堪與《遺民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 「含蓄」的美典》,台北:學生書局,2001。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1995。
    蔡英俊,《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1982。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1993。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三)順治朝卷》,杭州:江蘇古籍,1987。
    嚴明,《東亞漢詩的詩學構架與時空景觀》,台北:聖環圖書,2004。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2002。
    二、單篇文章
    小川環樹,〈風與雲:中國感傷文學的起源〉,氏著《論中國詩》,香港:中文大學,1986,頁49-77。
    林朝崧,〈贈連君雅堂〉,《無悶草唐詩存》,台北:龍文,1992,頁144。
    胡曉明,〈二十世紀中國詩學史小言〉,《詩與文化心靈》,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388-396。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收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頁47-74。
    陳昭瑛,〈儒家詩學與日據時代的台灣:經典詮釋脈絡〉,《台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正中,2000,頁251-287。
    陳衍,〈海藏樓詩序〉,收入《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1999,頁1051。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詩教上〉,《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60-77。
    黃美娥,〈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古典文學: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頁183-227。
    黃遵憲,〈日本雜事詩‧七十一〉,收入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29。
    黃遵憲,〈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人境廬詩草》卷四),收入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105。
    黃遵憲,〈番客篇〉,收入陳錚編,《黃遵憲全集‧人境廬詩草》,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135。
    黃遵憲,〈新嘉坡雜詩‧其七〉,收入陳錚編,《黃遵憲全集‧人境廬詩草》,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131。
    楊永彬,〈日本領台初期日台官紳詩文唱和〉,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2000,頁105-181。
    魯迅,〈摩羅詩力說〉,收入吳子敏、徐迺翔、馬良春編,《魯迅論文學與藝術》,北京:人民文學,1980,頁2-35。
    瞿鴻禨,〈明遺民朱舜水先生祠堂詩〉,收入胡曉明、李瑞明編著,《近代上海詩學繫年初編》,上海:上海教育,2003,頁226。
    龔鵬程,〈論詩史〉,《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學生書局,1986,頁1-91。
    鍾敬文,〈《天風海濤室詩鈔》跋語〉,收入楊哲編,《中國民俗學之父》,合肥:安徽教育,2004,頁163。
    三、期刊論文
    吳彩娥,〈風雅譜系:論吳德功的《瑞桃齊詩話》對日人漢詩的評述及其意義〉,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台文所主辦「2007彰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年6月8、9日,頁1-17。
    李知灝,〈吳德功的割臺經歷與心境轉變--以《瑞桃齋詩稿》乙未、丙申詩作為研究中心〉,《彰化文獻》,第6期,2005年3月,頁61-80。
    孫之梅,〈明清人對「詩史」觀念的檢討〉,《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頁59-65。
    孫老虎、胡曉明,〈孤兒、殘陽、遊魂:陳三立詩歌的悲情人格〉,《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1月,頁175-183。
    張兵,〈遺民與遺民詩之流變〉,《西北師大學報》第35卷第4期,1998年7月,頁7-12。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台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東京大學主辦「近代東亞的知識生產與轉換」國際研討會, 2006年7月21日,頁1-21。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當代》第221期,2006年1月,頁42-65。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總398期,2005年7月,頁157-185。
    劉納,〈陳三立:最後的古典詩人〉,《文學遺產》,1999年第6期,頁84-92。
    劉納,〈舊形式的誘惑:郭沫若抗戰時期的舊體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年第3期,頁188-202。
    劉納,〈舊形式的復活:從一個角度談抗戰時期的重慶文學〉,《涪陵師專學報》1999年第4期,頁33-34。
    (十一)文學與社科理論專著
    一、專書
    王志弘、夏鑄九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3。
    本雅明(Benjamin,Walter)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北京:三聯,1992。
    本雅明(Benjamin,Walter)著,劉北城譯,《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上海:上海人民,2006。
    伍德華 (Woodward, Kathryn)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4。
    克瑞茲威爾著(Cresswell,Tim),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柯蘭(Crang,Mike)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
    索雅(Soja, Edward W)著,王志弘等譯,《第三空間》,台北:桂冠,2004。
    馬丁‧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2002。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幅面孔》,北京:商務,2002。
    廖炳惠,《里柯》,台北:東大,1993。
    (十二)其他
    一、專書
    一粟編,《紅樓夢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光明,《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2003。
    王賡武著,姚楠編譯,《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香港:中華書局,1988
    王曉平,《亞洲漢文學》,天津:天津人民,2001。
    艾愷(Alitto, Guy)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最後的儒家:梁漱溟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文藝,1993。
    何曉明,《返本與開新:近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新論》,北京:商務,2006。
    李展平,《前進婆羅洲:台籍戰俘監視員》,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
    李揚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國的世界觀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2004。
    谷文娟、高銛、高鋅編,《高燮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
    孟華等,《中國文學中的西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2006。
    屈大均,《廣東新語》,收入歐初、王貴忱主編《屈大均全集》(第4冊)北京:人民文學,1996。
    易順鼎,《魂南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林萬菁,《中國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響(1927-1948)》(修訂版),新加坡:萬里書局,1994。
    林德榮,《西洋航路移民》,南昌:江西高校,2006。
    林慶彰主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在中國》,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4。
    林慶彰主編,《近代知識份子在日本》,台北:萬卷樓,2003。
    林慶彰主編,《近代知識份子在台灣》,台北:萬卷樓,2002。
    林錦,《戰前五年新馬文學理論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同安會館,1992。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台北:前衛,2006。
    思痛子,《臺海思慟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0。
    胡樸安選錄,《南社叢選》,北京:解放軍文藝,2000。
    夏曉虹,《返回現場:晚清人物尋蹤》,南昌:江西教育,2002。
    孫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200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1988。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7。
    袁英光、劉寅生,《王國維年譜長編(1877-1927)》,天津:天津人民,1996。
    馬嘶,《百年冷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生活狀況》,香港:中華書局,2005。
    高文漢,《日本近代漢文學》,銀川:寧夏人民,2005。
    張永修、張光達、林春美編,《辣味馬華文學》,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2002。
    梁元生,《宣尼浮海到南洲:儒家思想與早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1994。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2003。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1999。
    梁紹文,《南洋旅行漫記》,上海:中華書局,1924。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台北:時報,1989。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黎明文化,2001。
    郭沫若、田壽昌、宗白華,《三葉集》,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82,
    郭長海、金菊貞編,《高旭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郭惠芬,《中國南來作者與新馬華文文學》,廈門:廈門大學,1999。
    郭雙林,《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2000。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
    傅樂詩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1982。
    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北京:人民,2001。
    曾少聰,《東洋航路移民》,南昌:江西高校,1998。
    曾憲輝,《林紓》,福建:福建教育,1993。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1984。
    黃秀政,《台灣史志論叢》,台北:五南,1999。
    黃宗羲、顧炎武等著,《南明史料(八種)》,南京:江蘇古籍,1999。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
    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黃錦樹,《由島至島》,台北:麥田,2001。
    黃錦樹,《夢與豬與黎明》,台北:九歌,1994。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北京:群眾,2007。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楊牧編,《許地山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1984。
    楊國楨、陳支平著,《明史新編》,北京:人民,1993。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
    遠流台灣館主編,《台灣歷史年表》,台北:遠流,2001。
    劉納,《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
    鄭喜夫編撰,《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杭州:浙江人民,,1998。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收入劉夢溪主編《錢基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1996。
    駱明總編,《南來作家研究資料》,新加坡: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2003。
    韓進廉,《無奈的追尋:清代文人心理透視》,保定:河北大學,2001。
    顏清湟,《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廈門:廈門大學,2005。
    羅可群,《客家文學史》,廣州:廣東人民,2000。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台北:左岸,2005。
    饒宗頤,《新加坡古事記》,香港,中文大學,1994。
    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圖書館,1999。
    龔鵬程,《遊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2001。
    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
    葉鍾玲,《黃遵憲與南洋文學》,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2002。
    二、單篇文章
    〈臺灣民主國成立之宣言〉,許進發編,《臺灣重要歷史文件選編1895-1945(第一冊)》,台北:國史館,2004,頁10。
    卜正民(Timothy Brook),〈資本主義與中國的近(現)代歷史書寫〉,收入卜正民、Gregory Blue主編,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台北:巨流圖書,2004,頁147-217。
    今井弘濟、安積覺,〈舜水先生行實〉,《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頁612-624。
    方修,〈馬華新文學簡說〉,《新馬文學史論集》(香港:三聯,1986),頁12。
    王斑,〈王國維「壯美」說的政治無意識〉,陳平原、汪暉、王守常主編,《學人》第六輯,杭州,江蘇文藝,1994,頁551-571。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頁23-70。
    王德威,〈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頁5-14。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想像中國的方法》,北京:三聯,1998,頁3-19。
    王德威,〈壞孩子黃錦樹〉,收入黃錦樹《由島至島》,台北:麥田,2001,頁11-35。
    史書美著,紀大偉譯〈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中國學術》第十八輯,北京:商務,2005,頁61-89。
    朱之瑜,〈安南供役紀事〉,《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頁14-34。
    朱之瑜,〈書簡四‧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一〉,《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頁169-172。
    朱舜水,〈遊後樂園賦〉,《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1984,頁428-431。
    余英時,〈一生為故國招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1991,頁17-29。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收入黃富仁、古偉瀛、蔡采秀主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頁1-21。
    李歐梵,〈追求現代性(1895-1927)〉,《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頁229-299。
    李鐘珏,〈新加坡風土記〉,收入余定邦、黃重言等編,《中國古籍中有關新加坡馬來西亞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183-197。
    沈光文,〈東吟社序〉,收入施懿琳選編,《國民文選。傳統漢文卷》,台北:玉山社,2004,頁30-40。
    季麒光,〈題沈斯菴雜記詩〉,收入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頁219-220。
    林毓生,〈論梁巨川先生的自殺〉,收入傅樂詩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1982,頁155-182。
    林資修,〈櫟社二十年間題名碑記〉,《南強詩集‧南強文錄》,台北:龍文,1992,頁9。
    胡適,〈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陳獨秀書〉,《胡適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2003,頁669-673。
    胡適,〈四十自述‧逼上梁山〉,《胡適全集》(第十八卷),合肥:安徽教育,2003,頁99-132。
    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胡適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2003,頁52-68。
    胡適,〈說儒〉,《胡適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教育,2003,頁1-113。
    唐君毅,〈花果飄零及靈根自植〉,《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1984,頁30-61。
    孫康宜,〈擺脫與沈溺:龔自珍的情詩細讀〉,《文學的聲音》,台北:三民,2001,頁221-249。
    徐志摩,〈讀桂林梁巨川先生遺書〉,《徐志摩全集》(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2005,頁182-187。
    徐復觀,〈中國古代人文精神之成長〉,收入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第一冊 思想文化卷(上)),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1,頁142-155。
    徐復觀,〈憂患之文化:壽錢賓四先生〉,收入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第二冊 思想文化卷(下)),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1,頁53-56。
    寇致銘,〈「大流亡」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化的過程〉,收入夏祖麗主編,《中華文化與移民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墨爾本: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1997,頁48-51。
    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康有為政論集》(上),北京:中華書局,頁114-115。
    張我軍,〈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張我軍全集》,北京:台海,2000,頁5-8。
    張恨水,〈新文藝家寫舊詩〉,《上下古今談》,太原:北岳文藝,1993,頁190。
    張錦忠,〈重寫馬華文學史,或,離散與流動〉,收入張錦忠編《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4,頁55-68。
    梁元生,〈十九世紀末期新加坡華人社會中之士人雅集〉,梁元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論》,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1997,頁31-49。
    梁元生,〈十九世紀新加坡華人社會中「士」階層之分析〉,梁元生,《新加坡華人社會史論》,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1997,頁31-49。
    梁啟超,〈給梁令嫻等的信〉,收入陳平原、王楓編,《追憶王國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7,頁101-102。
    連橫,〈諸老列傳〉,《臺灣通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6,頁580-581。
    陳昭瑛,〈明鄭時期台灣文學的民族性〉,《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1998,頁13-61。
    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2001,頁247-248。
    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並序〉,《詩集:附唐篔詩存》,北京:三聯,2001,頁12-17。
    陳寅恪,〈俞曲園先生病中囈語跋〉,《寒柳堂集》,北京:三聯,2001,頁164-165。
    陳寅恪,〈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2001,頁246。
    陳寅恪,〈輓王靜安先生〉,《詩集:附唐篔詩存》,北京:三聯,2001,頁11-12。
    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傅斯年全集》(第三卷),長沙:湖南教育,2003,頁 239-245。
    馮友蘭,〈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1946年5月4日),收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總覽卷》,昆明:雲南教育,1998,頁283-284。
    黃宗羲,〈避地賦〉,《黃宗羲全集》(第十冊),杭州:浙江古籍,1998,頁611-614。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收入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頁261-316。
    黃錦樹,〈中國性與表演性: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1998,93-161。
    黃錦樹,〈境外中文、另類租借、現代性:論馬華文學史之前的馬華文學〉,《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頁79-104。
    黃錦樹,〈魂在〉,《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頁15-36。
    黃錦樹,〈論中體〉,《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頁187-226。
    楊松年,〈早期星馬作者的流浪意識〉,收入楊松年、王慷鼎編《東南亞華人文學與文化》,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5,頁77-108。
    趙園,〈遊走與播遷〉,《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2006,頁162-190。
    潘朝陽,〈抗拒與復振的台灣儒學傳統:明鄭到乙未〉,《明清台灣儒學論》,台北:學生書局,頁157-215。
    鄭思肖,〈大義略序〉,氏著,陳福康校點,《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1991,頁157-192。
    鄭毓瑜,〈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頁193-235。
    錢玄同,〈告遺老〉,《錢玄同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頁99-104。
    錢穆,〈駁胡適之說儒〉,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第18冊),台北:聯經,1998,頁299-318。
    鍾敬文,〈《天風海濤室詩鈔》跋語〉,收入楊哲編,《中國民俗學之父》,合肥:安徽教育,2004,頁163-164。
    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收入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1996,頁2306-2311。
    蘇軾,〈晚香堂蘇帖〉,收入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1294。
    蘇轍,〈雷州謝表〉,收入曾枣民、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第17冊),北京:語文,2001,頁524-525。
    三、期刊論文
    王雷,〈民國初年生存空間的歧異:前清遺老圈裡的生死節義〉,《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1月,頁79-82。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2006年7月8-9日。
    王標,〈空間的想像與經驗:民初上海租界中的遜清遺民〉,《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1月,頁33-42。
    李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2005年6月,第23卷第1期,頁291-324。
    林元輝,〈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1998年9月,頁1-56。
    邵迎午,〈從梁濟「自沈」看中國近代遺老的文化心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1月,頁25-41。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2000年12月,頁47-82。
    孫之梅,〈民國前南社的遺民情結〉,《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頁46-50。
    秦燕春,〈一場敘說歷史的話語盛宴:《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導論〉,《中國文化》2006年2月,第23期,頁110-125。
    高嘉謙,〈歷史與敘事: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2006年6月,頁143-164。
    高嘉謙,〈武俠:一個精神史的考察〉,《中極學刊》第1期,2001年12月,頁189~205。
    陳偉智,〈在文獻、文物與遺跡中發現歷史:連橫與尾崎秀真〉,「日本台灣學會第七回學術大會」2005年6月3-4日,頁43-52。
    黃遵憲,〈圖南社序〉,《叻報》1891年1月1日。
    黃錦樹,〈採珠者,超自然傳統,現代性〉,「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研討會,法鼓人文社會學院主辦,2000年9月16-17日。
    黃錦樹,〈華文少數文學:離散現代性的未竟之旅〉,《香港文學》2004年11月號,第239期,頁4-8。
    葛兆光,〈世間原未有斯人:沈曾植與學術史的遺忘〉,《讀書》,1995年第9期,頁64-72。
    劉小楓,〈流亡話語與意識型態〉,《二十一世紀》1990年10月,第一期,頁113-120。
    錢明,〈清末民初的朱舜水熱〉,《浙江學刊》,1996年第5期,頁86-90。
    錢建狀,〈南渡前後貶居嶺南文人的不同心態與環境變化〉,《浙江大學學報》,2004年9月,頁118-125。
    羅志田,〈對共和體制的失望:梁濟之死〉,《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頁1-11。
    譚飛燕、姚蓉,〈『遺民』三論〉,《長沙鐵道學院學報學報》第6卷第1期,2005年3月,頁53-55。
    四、學位論文
    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份認同》,台北: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博士論文,2005年。
    陳光瑩,《洪棄生詩歌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3年。
    陳金樹,《丘逢甲南遊詩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
    黃惠鈴,《丘逢甲、「詩界革命」及其與日治時期台灣傳統詩界的關係》,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年》,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雅尹,《幽靈‧風景‧現代性:同光體個案研究》,埔里:國立暨南國暨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 2007。
    賴筱萍,《許南英《窺園留草》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賴曉萍,《丘逢甲潮州詩硏究》,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五、報刊
    《天南新報》1898-1905年
    《台灣日日新報》1898-1944
    《叻報》1881-1932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1151507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1507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1507101.pdf45KbAdobe PDF21313檢視/開啟
    51507102.pdf89KbAdobe PDF21544檢視/開啟
    51507103.pdf87KbAdobe PDF21348檢視/開啟
    51507104.pdf555KbAdobe PDF22753檢視/開啟
    51507105.pdf1482KbAdobe PDF25054檢視/開啟
    51507106.pdf713KbAdobe PDF22829檢視/開啟
    51507107.pdf735KbAdobe PDF24549檢視/開啟
    51507108.pdf1263KbAdobe PDF23735檢視/開啟
    51507109.pdf907KbAdobe PDF23506檢視/開啟
    51507110.pdf226KbAdobe PDF21846檢視/開啟
    51507111.pdf360KbAdobe PDF22806檢視/開啟
    51507112.pdf250KbAdobe PDF2175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