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18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335282      Online Users : 5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83


    Title: 杜宇神話與唐詩中杜宇意象之研究
    Authors: 許秀美
    Contributors: 傅錫壬
    高秋鳳

    許秀美
    Keywords: 杜宇
    神話
    杜宇神話
    杜宇意象
    唐詩意象
    望帝
    杜鵑
    子規
    思歸
    不如歸去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37:27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杜宇神話」為主題,既探究神話的文本生命,明晰其情節變化、形成背景與內在意涵,又以「唐詩」為範疇,細究杜宇意象的文學生命。故本論文分成兩大部分:上篇「杜宇神話研究」,下篇「唐詩中杜宇意象之研究」。上篇先整理古代典籍中杜宇神話的相關記載,以明瞭情節的變化與取捨;接著進入口傳文學蒐羅從古籍杜宇神話發展而出的民間故事,探究從古籍本到民間文學的流傳過程中,杜宇神話的傳承性與變異性。上篇最後一章則深入杜宇神話,探析其形成背景與內在意涵,先從蜀地的時間、空間與人文背景尋訪其形成因素,再就「鳥崇拜」、「農神信仰」、「死而復生」三方面探詢其豐富的神話思維。下篇以唐詩中杜宇意象為研究主體,依主體思想的表現分成「托物詠懷——個人情志之寄託」、「思人(友、親)懷鄉——相思離愁之觸媒」、「借古諷今(借事諷喻)——時代控訴之載體」三章,為方便作品之分析,各章均分「盛唐」、「中唐」、「晚唐五代」三節詳加探討。最後比較出不同主題思想與不同時期杜宇意象使用機制的變化與書寫策略的改變,並明晰唐代詩家對杜宇意象的開發與貢獻及杜宇意象四川文化意義的深層內蘊。
    Reference: 一、專書
    (一)古籍及注解
    丁度:《集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3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干寶:《搜神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58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5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方以智《通雅》,《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方回:《瀛奎律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36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毛水清、梁超然:《曹鄴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士禎《五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王夫之等:《清詩話》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王充:《論衡》,(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王旋伯:《李紳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註》,《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弼:《周易略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琦:《李太白集注》,(台北:正光書局,1969年)
    王嘉:《拾遺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42冊,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司空圖撰、(清)鍾寶學課鈔:《司空圖詩品詩課鈔》,(台北:廣文書局,1982年)
    司馬光撰、胡三省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70年)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
    白居易:《白居易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白居易:《白香山詩集》,(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何景明:《大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元《蜀水經》,(四川:巴蜀書社,1985年)
    李光地等:《御定月令輯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西月著、方春陽點校:《張三豐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辰冬:《杜甫作品繫年》,(台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
    李延壽:《北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6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昉:《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9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昉等:《太平御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0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昉等:《太平廣記》第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李建崑:《張籍詩集校注》,(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李時珍:《本草綱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7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賢等:《明一統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7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台北:華正出版社,1987年)
    汪灝、張逸少:《御定廣群芳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46 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辛文房:《唐才子傳》,(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周嬰:《巵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屈原等:《楚辭四種》,(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
    邱爕友、李建崑:《孟郊詩集校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金聖嘆:《聖嘆選批唐才子詩》,(台北:正中書局,1965年)
    姚寛:《西溪叢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皇甫謐:《帝王世紀》,(台北:藝文出版社,1967年)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胡仔:《漁隱叢話》,(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
    胡震亨:《唐音癸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48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范之麟:《李益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十九,(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凌迪知:《萬姓統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5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汝詢選釋、王振漢點校:《唐詩解》,(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唐慎微:《證類本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4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孫望:《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師曠撰、張華注:《禽經》,《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4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徐倬:《全唐詩錄》,《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47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徐應秋:《玉芝堂談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浦起龍:《史通通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班固:《白虎通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班固:《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5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祝穆:《古今事文類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2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袁康:《越絕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馬茂元:《楚辭注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高似孫:《剡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高志忠:《劉禹錫詩編年校注》第四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高棅:《唐詩品彙》,(學海出版社,1983年)
    乾隆御製:《大清一統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8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張吳、王士禛等:《淵鑑類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9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為等:《主客圖及其他五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張紅:《溫庭筠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張揖:《廣雅》,《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2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六十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41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萱:《疑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澍:《世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7 年)
    張澍《蜀典》,(線裝書,不著錄出版社、出版年)
    曹學佺:《蜀中廣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59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聖祖:《全唐詩》,(台北:宏業出版社,1977年)
    脫脫:《宋史》,(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許慎:《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陳元龍:《格致鏡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3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元籠:《格致鏡原》,《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3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厚耀:《春秋戰國異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0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耀文:《天中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6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陸永峰:《禪月集校注》,(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
    陸佃:《埤雅》,《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2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陶宗儀:《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7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彭大翼:《山堂肆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彭遵泗:《蜀故》,(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年不詳)
    曾益:《溫飛卿詩集箋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黃清泉注譯:《新譯駱賓王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楊倫箋注:《杜詩鏡銓》,(台北:華正書局,1978年)
    葉廷珪:《海録碎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21冊,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詹鍈:《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台北: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7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齊文榜:《賈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齊濤:《韋莊詩詞箋注》(上),(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劉安著、高誘註:《淮南鴻烈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4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劉知幾:《史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85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樂史:《太平寰宇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46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87、88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潘自牧:《記纂淵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3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蕭統:《昭明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錢謙益:《杜詩箋注》,(台北:世界書局,1998年)
    閻琦等:《李白全集編年註釋》,(四川:巴蜀書社,1990年)
    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韓兆琦:《唐詩選註集評》,(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羅泌:《路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38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羅願:《爾雅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22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正生書局,1972年)
    嚴壽澂、黃明、趙昌平:《鄭谷詩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顧起元:《説畧》,《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6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黄廷桂等:《四川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560、56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二)中文專著
    丁寧:《接受之維》,(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方瑜:《唐詩論文集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文學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二),(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王暨英修、曾茂林等:《金堂縣續志》(一),(台北:學生書局 ,1967 年)
    四川省文聯組織編寫:《四川民俗大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成都市金牛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金牛掌故》,(四川:巴蜀書社,2004年)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對審美發生問題的思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宋希尚:《長江通考》,(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3年)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正治:《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詩賞析》,(台北:偉文圖書公司,1978年)
    李紹明、林向、徐南洲主編《巴蜀歷史‧民族‧考古‧文化》,(四川:《巴蜀書社》,1991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周鎮:《鳥與史料》,(台北:中國保護動物協會,1990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屈小強、李殿元、段渝主編:《三星堆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柳晟俊:《王維詩研究》,(台灣: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段渝:《巴蜀文化研究——巴蜀文化研究新趨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
    段渝:《政治結構與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胡可先:《政治興變與唐詩演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胡雲翼:《唐詩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袁廷棟:《巴蜀文化》,(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袁珂:《古神話選釋》,(台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
    張秉戍、張國臣主編:《花鳥詩歌鑑賞辭典》,(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0年)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張淑瓊主編:《唐詩欣賞》,(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
    陳世松:《四川簡史》,(四川:四川社會科學院,1986年)
    陳勤建:《中國鳥信仰:關於鳥化宇宙觀的思考》,(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年)
    陶陽、鍾秀:《中國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傅錫壬:《中國神話與類神話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曾進豐:《晚唐詩的鋒芒與光彩》,(台北:漢風出版社,2003年)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重慶出版社,1998年)
    馮舉、譚繼和、馮廣宏:《成都府南兩河史話》,(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
    黃奕珍:《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黃珅:《杜甫心影錄》,(台北:漢欣文化公司,1990年)
    黃劍華:《古蜀的輝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的遐想》,(四川:巴蜀書社,2002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正統道藏》第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楊和森《圖騰層次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葉舒憲:《英雄與太陽——中國上古史詩的原型重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年)
    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葛賢寧:《中國詩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聞一多:《唐詩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四川:四川大學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二,1974年)
    劉初棠:《盧綸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潘麗珠:《詩筆映千古——唐宋詩選粹》,(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四)》,(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滌非等:《唐詩鑑賞集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顏崑陽:《月是故鄉明》,(台北:月房子出版社,1994年)
    蘇雪林:《唐詩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33年)
    顧頡剛:《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三)外文譯著
    弗洛依德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弗萊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拉德克里夫.布朗著,潘蛟、王賢海、劉文遠、知寒譯:《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
    科斯文著、張錫彤譯:《原始文化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耶律亞德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海通著、何星亮譯:《圖騰崇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3 年)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戴納‧李普斯著、陳永麟譯:《美學概論與藝術哲學》,(台北:正文書局,1971年)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二、學術論文
    (一)學位論文
    何金蘭:《五代詩人及其詩》,(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6月)
    呂惠貞:《元稹及其詩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胡雅嵐:《吳融生平及其詩作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涂佳儒:《顧況其及詩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許秀美:《巴蜀神話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黃君琦:《「死而復生」神話意涵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張豔輝:《論吳融的詩兼論晚唐士人仕、隱、逸的離合》,(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劉道軍:《論巴蜀文字與古蜀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鄭雅芬:《武元衡詩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魯瑞菁:《〈高唐賦〉的民俗神話底蘊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鍾宗憲:《炎帝神農的神話傳說與信仰》,(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二)期刊論文:
    于俊利:〈論晚唐時局中詩人李群玉的心態〉,(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2007年3月)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台北:《歷史研究》第五期,2001年)
    王春淑:〈揚雄著述考略〉,(四川:《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1996年7月)
    王培俠:〈杜荀鶴詩悲情探微〉,(安徽:《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第17卷第2期,2008年3月)
    由興波:〈羅隱詩歌探微〉,(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3年1月)
    伏元杰〈蜀王開明氏考〉,(四川:《四川文物》,1998年第1期)
    余恕誠:〈晚唐兩大詩人群落及其風貌特徵〉,(安徽:《安徽師大學報》第24卷,1996年第2期)
    吳學良:〈略論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杜鵑意象〉,(貴州:《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年01期)
    李定廣:〈論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現象」〉,(北京:《文學遺產》,2004年第4期)
    李亮偉:〈論中國文學傳統景物題材——「杜鵑啼血」之審美底蘊〉,(四川:《自貢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李炳海:〈巴蜀古族水中轉生觀念及伴生的宗教事象〉,(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1月)
    李軍:〈來鵠詩簡論〉,(江蘇:《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994年3月)
    李麗:〈論趙嘏詩歌中的悲情意識〉,(江蘇:《岱宗學刊》,第11卷第3期,2007年9月)
    沈檢江:〈晚唐詩:感傷情調的全方位滲透〉,(哈爾濱:《求是學刊》,1994年第5期)
    周生杰:〈《蜀王本紀》文獻學考論〉,(四川:《四川圖書館學報》,2008年1期,總第161期)
    周明秀:〈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對顧況詩風的再評價〉,(《許昌師專學報》,第26卷第6期)
    周建軍、伍玖清:〈李群玉及其詩歌考論〉,(《中國韻文學刊》第20卷第3期,2006年9月)
    季平:〈司空曙生平與創作考論〉,(《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8月)
    岳五九:〈薛能詩歌簡論〉,(合肥:《合肥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8年5月)
    武文玉:〈杜鵑與古典詩詞〉,(湖北:《財政監督》2003年第9期,總第27期)
    邱夢:〈我國民俗中的鳥文化瑣談〉,(青海:《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侯美靈:〈杜宇聲聲憶思歸——李白與黃庭堅詩淺論〉,(山西:《滄桑》,2007年1月)
    胡筠:〈李洞蜀中詩歌創作研究〉,(《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07年3月)
    唐驥:〈略論兩漢雜史雜傳體志怪小說〉,(寧夏:《寧夏大學學報》第20卷,1998年第4期)
    孫華:〈蜀人淵源考〉,(四川:《四川文物》,1990 年第 5 期)
    柴扉:〈杜鵑鳥的鳴聲〉,(《禽鳥天地》第21期,1996年9月)
    高大倫:〈古蜀國魚鳧世鉤沈〉,(四川:《四川文物》,1998 年第 3 期)
    崔榮昌:〈蜀王望帝與杜宇化鵑〉,(四川:《文史雜志》,1997年5月)
    張子清:〈時來天地皆同力,運來英雄不自由——試論羅隱詠史詩中的進步歷史觀〉,(《中國韻文學刊》第21卷第4期,2007年12月)
    傅錫壬:〈「圖騰詮釋」在古史神話上的運用〉,輯入《慶祝莆田黃錦鈜教授八秩嵩壽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郭素華:〈從李洞的詩歌創作看晚唐苦吟詩風〉,(泉州師範學院:《美與時代》,2007年8月)
    郭聲波:〈巴蜀先民的分布與農業的起源試探〉,(四川:《四川文物》,1993 年第 3 期)
    賀利:〈論晚唐詩人的憂鬱情結〉,(《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
    黃桂蘭:〈淺談民間文學的變異性〉,(《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第12卷第1期,1994年3月)
    黃劍華:〈太陽神鳥的絕唱——金沙遺址出土太陽神鳥金箔飾探析〉,(《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1期)
    楊智慧:〈漫話「杜鵑」〉,(湖南:《語文天地》,2001年09期)
    葉舒憲:〈英雄與太陽——〈吉爾伽美什史詩〉的原型結構〉,(《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1 期)
    蒲生華:〈杜鵑:中國古典悲情詞中的一個顯性情感符號〉,(青海:《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趙庚奎:〈詩化的「子規鳥」〉,(山西:《中學課程輔導》,2006年11月)
    趙賀、劉九偉:〈大曆十才子詩歌創作的個性特徵〉,(《天中學刊》,第14卷第1期)
    潘嘯龍:〈評楚辭研究中的圖騰說〉,(《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魯剛:〈神話與文學〉,(《民間文學論壇》,1989 年第 1 期)
    閻品芹、張勇:〈千古鄉思之魂——杜鵑——漫話杜鵑詩〉,(江蘇:《語文知識》,2001年07期)
    龍騰:〈蒲江新出土巴蜀圖語印章探索〉,(《四川文物》,1999 年第 6 期)
    戴偉華:〈唐詩中「杜鵑」內涵辨析——以「杜鵑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鵑」為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謝旻佳:〈唐宋詩詞中杜鵑的象徵意蘊〉,(台北:《問學集》,2008年4月)
    韓學宏:〈漢詩中的「杜鵑」〉,台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年刊》,1998年4月
    瞿澤仁:〈「杜鵑啼血」和「飛越瘋人院」——關於「杜鵑」的東西文化符號的對話〉,(四川:《文史雜誌》,1996年4月)
    羅澤賢:〈杜鵑鳥別名考——兼論杜鵑與古代詩詞的關係〉,(湖南:《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2卷第4期,2007年8月)
    譚繼和:〈巴蜀文化研究的現狀與未來〉,(四川:《四川文物》,2002年2月)
    顧友澤:〈試論杜甫杜鵑詩意蘊的拓展及其影響〉,(《杜甫研究季刊》,2005年第3期)
    三、電子資料與網路資源:
    三星堆博物館http://www.sxd.cn
    四川新聞網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601/2004/08/15/342@266587.htm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中國基本古籍資料庫》,(北京愛如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1997年)
    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culture/archeology/200803/31/t20080331_15010397.shtml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0151504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15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504101.pdf118KbAdobe PDF2933View/Open
    51504102.pdf159KbAdobe PDF2992View/Open
    51504103.pdf133KbAdobe PDF21051View/Open
    51504104.pdf175KbAdobe PDF2961View/Open
    51504105.pdf438KbAdobe PDF21897View/Open
    51504106.pdf539KbAdobe PDF23090View/Open
    51504107.pdf417KbAdobe PDF21407View/Open
    51504108.pdf964KbAdobe PDF22320View/Open
    51504109.pdf712KbAdobe PDF22442View/Open
    51504110.pdf774KbAdobe PDF23708View/Open
    51504111.pdf562KbAdobe PDF22789View/Open
    51504112.pdf378KbAdobe PDF21665View/Open
    51504113.pdf261KbAdobe PDF21889View/Open
    51504114.pdf344KbAdobe PDF218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