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609267      Online Users : 8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17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73


    Title: 司馬光哲學研究——以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為進路
    Authors: 張晶晶
    Contributors: 劉又銘
    張晶晶
    Keywords: 司馬光
    荀子
    荀學
    氣本論
    自然氣本論
    宋明理學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35:58 (UTC+8)
    Abstract: 司馬光的哲學在中國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由於其思想性格與日後宋明理學的主流不符,再加上其史學與政治成就過於顯赫的緣故,其意義與地位向來未受人重視。但若跳脫以程朱陸王理學為主流的研究觀點,以另一承自先秦、衍至明清的哲學理路來重新檢視司馬光的哲學,便可重新發現其在思想史與哲學史上的重大意義。此一哲學理路即是過去在哲學史上隱而未顯,在儒學陣營中與孟學並為兩大哲學思想典範的荀學理路。荀學在孟學取得獨尊地位後,其發展彷彿中斷,但明中葉後興起的一股以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為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自然氣本論」思潮,其所主張的「有限價值的本體觀」,極有可能與荀學一脈相承,證明荀學並未絕後。但由於荀學從先秦到明清之間的發展軌跡未明,這使得荀學與自然氣本論一脈相承的說法,尚欠缺有力的證明。司馬光哲學的發現,正可補足此一思想史上的空窗。
    司馬光處於北宋中葉,時值學術史上漢學與宋學的典範轉移期,其在程朱理學尚未取得主流地位之前,以荀學的理路進入理學時代的氛圍中,建構起一荀學色彩濃厚的哲學。其一面表現了荀子哲學的特徵,另一面也同時表現出明清自然氣本論的初步雛型,這兩種哲學表現在司馬光哲學架構中的貫通,正是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理路相承的最佳證明。司馬光哲學亦表現出在宋學建構初期,各種哲學理路百花齊放的歷史真實景象,在學術史與哲學史上極富時代意義。
    本論文第一章簡述研究動機與司馬光的相關研究成果及其生平著作,第二章則論證司馬光的本體論與宇宙論。由其以氣建構的宇宙論中,確定其哲學本體為一潛藏宇宙發展之自然脈絡的氣,價值是在氣的開展中由潛藏之脈絡漸漸實現出來。因此其並非一價值先天神聖飽滿、周全遍在的理體,而是一素樸自然、價值待後天發展實現的「弱性」本體,這與自然氣本論相同。緣於此一弱性本體,其在天人關係感受到天人的雙重有限性,致使其表現出與荀子相同的「天人合中有分」的主張。
    第三章論證司馬光的心性論,其人性論承自揚雄,主張性善惡混,強調人性先天即有等差,重視後天學習,此與荀子的性惡論實為異文同實,也暗示了漢代哲學與荀學的接近。司馬光對心的定義與荀子相近,雖然心並非一先天現在的完美價值理體,但透過心具有的感應、辨別價值、溝通權衡的能力,其即能在現實的摸索、團體的權衡與文化的積累中將道德價值實現出來。這樣的理論說明了荀學的道德並非無根,只是以另一種不同於孟學的方式來理解道德的來源。
    第四章論證司馬光的工夫論,由於其價值來自於心之能力的正常發揮,以及個人在團體中的具體實踐權衡,所以其工夫論主要以「虛壹而靜」來進行「正心」的工夫,並且強調在團體(家、國)中的實踐,流露出極強的外王思想,此正與荀學性格相符。在個人身體的修養上,司馬光反對外於日用常事之修行工夫,因此對於佛道的工夫極為排斥,與當時使用靜坐工夫的二程等人理路不同。因此,司馬光所認同的工夫其實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以聖人所制定並流傳下來的「禮」為修養與行為的準則,這一重「禮」的工夫特色,亦是荀學與自然氣本論共有的特徵。
    第五章為結論,證明司馬光哲學為荀學與自然氣本論的綰合關鍵,亦可由其哲學特色中分析出荀學的哲學典範,作為與孟學一系之儒學的參照。司馬光哲學一面證明了荀學在宋代以後的流衍方向,另一面也擴大了氣本論的研究對象與源流範圍。司馬光哲學作為荀學在宋代的發展,自然氣本論在宋代的先聲,其哲學背後所代表的學術意義,相當值得進一步探究。
    Reference: (一)司馬光相關原典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
    《溫公易說》,臺北:廣文,1974。
    《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2003重印)。
    《潛虛》,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揚子法言集注》,四庫全書影印本。
    《道德真經論》,《中華道藏》影印本,北京:華夏出版,新華書店經銷,2004。
    《古文孝經指解》,四庫全書影印本。
    《家範》,臺北:廣文,1995。
    《涑水記聞》, 北京:中華書局,1989。
    《稽古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1991。
    《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馬巒、〔清〕顧棟高:《司馬光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0(2005重印)
    〔清〕陳宏謀修訂:《宋司馬文正公年譜》,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李裕民:《司馬光日記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二)古籍
    北大哲學系譯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3。
    〔漢〕董仲舒著,賴炎元譯:《春秋繁露今註今釋》,台北:商務印書館,1984。
    〔清〕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蘇天木:《潛虛述義》,《叢書集選》0159,臺北:新文豐,1987(收入《麻衣道者正易新法外四種》)。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宋〕程顥、程頤:《二程語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1964。
    〔宋〕趙順孫:《中庸纂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正中書局,1963。
    〔清〕戴震:《戴震全書》,安徽:黃山書社,1995。
    (三)近人論著
    一、 司馬光與宋代學術相關
    潘富恩、徐余慶:《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
    陳克明:《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董根洪:《司馬光哲學思想評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宋衍申:《司馬光傳》,臺南:大行,1994。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三民書局,1997。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潘富恩、徐洪興主編:《中國理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美〕田浩編;楊立華,郭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許凌雲:《儒學倫理與中國史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
    李仁群、程梅花、夏當英:《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商務印書館,2005。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
    李曉春:《宋代性二元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孔令宏:《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6。
    樂愛國:《宋代的儒學與科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向事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林素芬:《北宋中期儒學道論類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
    二、 司馬光與易學相關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龐樸:《一分為三》,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店,2003。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梁韋弦:《漢易卦氣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 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三、荀學相關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1979。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1988。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李哲賢:《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1994。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曙光:《外王之學—《荀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齊魯書社,2001。
    余治平:《唯天為大—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李亞彬:《道德哲學之維─孟子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2007。
    吳數勤:《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濟南:齊魯書社,2007。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四、氣本論相關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李志林:《氣論的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巨流,1993。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0。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5。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五、 其他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1978。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
    施湘興:《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1。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1985。
    陳鐵凡:《孝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
    唐君毅:《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臺北:學生,1988。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89。
    藍秀隆:《揚子法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鄭萬耕:《揚雄及其太玄》,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陳福濱:《揚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2001。
    葛蓉晉:《中國實學文化導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郭君銘《揚雄《法言》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6。
    (四)碩博士論文與期刊論文
       一、碩博士論文
    吳錫鏗:《司馬光的政治思想與政見政績》,東海中文系碩士論文,1973。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臺大中文系博士論文,1980。
    張立平:《司馬溫公通鑑「臣光曰」研究》,政大中文系碩士論文,1987。
    施輝煌:《王安石與北宋孟子學》,成大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
    黃美華:《司馬光《書儀》研究》,中興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
    邱佳慧:《道學運動中的劉安世》,文化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邱佳慧:《諸儒鳴道與道學之再檢討》,文化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王曉薇:《宋代《中庸》學研究》,河北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政大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
    顏汝庭:《北宋天人感應思想政治思想之研究》,臺灣師大歷史系碩士論文,2007。
    段宜廷:《荀子、董仲舒、戴震氣論研究》,政大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黃嘉琳:《揚雄太玄法言之氣論思想研究》,文化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二、 期刊論文
    《紀念司馬光、王安石逝世九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8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國際荀子研究專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3年12月。
    《漢學研究集刊》第三期(荀子研究專號),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7。
    劉蔚華:〈略論司馬光的《潛虛》〉,《中州學刊》,1984年第1期,頁78-81。
    郭志坤:〈淺說荀子及其荀學之浮沉〉,《學術月刊》,1994年第3期,頁44-50。
    董根洪:〈司馬光《溫公易說》探析〉,《周易研究》,1996年第1期,頁24-29。
    董根洪:〈司馬光是理學的重要創始人〉,《山西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頁53-60。
    夏長樸:〈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1997年6月,頁115-144。
    葉福翔:〈司馬光哲學發展大綱〉,《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3期,頁99-101。
    鄭文:〈揚雄「性善惡混論」實際上是荀況的性惡論〉,《西北師大學報》,1997年7月,頁6-9,16。
    何家駿:〈司馬光《潛虛》〈行圖〉修養論探析〉,《思辨集》,1999年12月,頁113-130。
    李文澤:〈司馬光文集版本考述〉,《大陸雜誌》,1999年8月,頁23-31。
    劉固盛:〈北宋儒家學派的《老子》詮釋與時代精神〉,《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8月,頁40-45。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1年,頁50-77。
    于瑞桓:〈司馬光的史學思想及其理學精神〉,《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3月,頁9-14。
    王立軍:〈司馬光禮學思想初探〉,《中州學刊》,2002年3月,頁136-141。
    舒大剛:〈今傳司馬光「古文孝經指解」「合編本」之時代與編者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2年9月,頁75-89。
    楊儒賓:〈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167-222。
    范立舟:〈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2003年9月,頁93-103。
    陳谷嘉:〈北宋時期史學研究新潮的興起及其對理學的引領〉,《學術探索》,2003年第9期,頁77-78。
    孫立堯:〈「史者儒之一端」試解—兼論司馬光、范祖禹的史論〉,《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頁137-144。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第四期,2004年,頁39-86。
    楊建宏:〈略論司馬光的禮學思想與實踐〉,《長沙大學學報》,2005年1月,頁50-53。
    王君萍:〈司馬光「疑孟」與余允文「尊孟」之比較研究〉,《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05年6月,頁117-143。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年12月,頁33-54。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06年12月,頁1-39。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體知與儒學」學術研討會,台北:2006年11月21-22日。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07年3月,頁27-50。
    張晶晶:〈論司馬光對《中庸》之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東方人文學誌》,2007年3月,頁75-98。
    夏長樸:〈論《中庸》興起與宋代儒學發展的關係〉,《中國經學》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頁131-187。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007年6月,頁247-281。
    丁為祥:〈氣學—明清學術轉換的真正開啟者〉,《中國哲學》,2007年8月,頁78-87。
    張晶晶:〈論司馬光《潛虛》中的氣本論〉,《道南論衡:2007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中文系,2008年4月,頁175-200。
    林素芬:〈司馬光易學思想蠡測〉,《東華人文學報》,2008年7月,頁67-11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001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0101.pdf118KbAdobe PDF2912View/Open
    100102.pdf164KbAdobe PDF21088View/Open
    100103.pdf139KbAdobe PDF21053View/Open
    100104.pdf131KbAdobe PDF2943View/Open
    100105.pdf478KbAdobe PDF21817View/Open
    100106.pdf703KbAdobe PDF21683View/Open
    100107.pdf648KbAdobe PDF21590View/Open
    100108.pdf752KbAdobe PDF21709View/Open
    100109.pdf358KbAdobe PDF21578View/Open
    100110.pdf549KbAdobe PDF222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