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16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2/145044 (79%)
造訪人次 : 52099370      線上人數 : 1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168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68


    題名: 山海經郭璞注研究
    作者: 謝秀卉
    貢獻者: 高莉芬
    謝秀卉
    關鍵詞: 郭璞
    山海經
    山海經圖讚
    地理書
    博物觀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9 12:35:14 (UTC+8)
    摘要: 本文以《山海經》郭璞注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郭璞之注加以梳理、分類,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山海經》郭璞注之特色,分析其與漢人對《山海經》的傳統認識觀點之間的聯繫與差異,探討郭璞如何既對漢人的《山海經》傳統認識觀點有所繼承,又在魏晉玄學興盛的歷史脈絡之下,開創出他對於《山海經》的獨特理解並從注釋中展現其博物觀。最末,則進一步探討明、清學者如何評價《山海經》郭璞注,而從明、清學者之評價中掌握《山海經》郭璞注之意義與價值。
    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文第二章首先討論漢代學者對《山海經》的認識,以期在漢人對《山海經》的認識基礎上探討郭璞對《山海經》的注釋與詮釋;其後於第三章則以郭璞注文及圖讚為討論重心,探討從劉歆〈上《山海經》〉到郭璞〈注《山海經》敘〉之間的聯繫與發展,並就郭璞的基礎注釋工作及徵引書籍加以梳理、分類,說明郭璞注文之特色,並透過對《山海經圖讚》之內容之分類,釐清郭璞《山海經圖讚》形式與內容上的特色;第四章則就郭璞對《山海經》的詮釋與後世評價的討論為主,探討郭璞結合氣與玄理所展現出的達觀博物的詮釋觀點,將郭璞的博物觀歸納為苞覽宇宙的博物觀與實用的博物觀兩項;最末,則觀察明、清學者如何從考據校正與增廣異聞兩個面向,從各自的專業素養與治學方向對郭璞注釋《山海經》加以評價。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上述二、三、四章之研究成果,並提出可供進一步探討之論題。
    參考文獻: 一、 古籍叢刊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周﹞左丘明撰,﹝三國﹞韋昭注:《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漢﹞高誘注:《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漢﹞袁康、吳平撰:《越絕書》,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後漢﹞趙曄撰:《吳越春秋》,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中庸〉,《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三國.吳﹞韋昭撰,﹝清﹞黃丕烈札記:《國語韋氏解》,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晉﹞張華著,範寧校證:《博物志》,臺北:明文出版社,1981年。
    ﹝晉﹞范甯:《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陳壽撰:《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晉﹞張湛:《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晉﹞郭璞注,﹝清﹞洪頤煊注:《穆天子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校定,﹝清﹞阮元校勘:《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晉﹞干寶撰,胡懷琛標點:《新校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晉﹞陶潛撰,﹝宋﹞李公煥箋註:《箋註陶淵明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梁﹞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李振興校閱:《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梁﹞鍾嶸,汪中選注:《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陸淳纂:《春秋集傳纂例》,收入《古經解彙函.小學彙函.附十種》,京都:中文出版社,1998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唐﹞劉知幾著,姚松、朱恒夫譯::《史通》,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堯臣、王洙、歐陽修等奉敕撰:《崇文總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晁光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陳騤:《中興館閣書目》收入嚴靈峰編輯:《書目類編》(二),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正光書局,1969年。
    ﹝清﹞乾隆敕撰:《四庫全書總目》(上冊),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1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收入《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七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一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二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三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四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五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六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七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八卷),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
    王國維注校:《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史仲文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二、 中文專著
    丁振宗:《古中國的X檔案-以現代科技知識解《山海經》之謎》,臺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
    上田義文、小川環樹等編:《另一世界題材在文學中的反映》,東京:中央公論社,1959年。
    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古籍整理研究論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
    中山圖書公司編:《山海經研究論集》,香港:中山圖書公司,1985年6。
    中外文學編輯部:《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三集),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6年。
    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輯 :《山海經新探》,成都:四川社會科學版社,1986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上編)(下編),臺北:洪葉文化出版有限,2006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
    王國良:《海內十洲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強:《書之愛》,臺北: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公司臺灣分公司,2006年。
    王貽樑、陳建敏:《穆天子傳匯校集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夢鷗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任繼愈等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朱東潤、李俊民、羅竹風:《中華文史論叢》(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朱越利:《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江寶釵:《從民間文學到古小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扶永發:《神州的發現-《山海經》地理考》,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臺北:晨星出版社,1999年。
    李福清著,李明濱編選:《古典小說與傳說》,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李福清著,馬昌儀編:《中國神話故事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長卿:《山海經的智慧》,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次吉:《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周次吉:《神異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金榮華:《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分類索.甲編》,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年。
    保利藝術博物館編:《 公盨》,北京:線裝書局,2002年。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胡遠鵬:《山海經及其研究》,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ABC》,上海:世界書局,1929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60年。
    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
    袁珂:《古神話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高亨:《周易大傳今註》,收入《高亨著作集林》(第二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高亨:《周易雜論》,收入《高亨著作集林》(第一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玉金編:《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著,夏曉虹點校:《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許地山:《道教史》,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連鎮標:《郭璞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陳建憲:《神祇與英雄: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全集》(下)(補編),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凌純聲:《中國邊疆民族與環太平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鹿憶鹿編著:《中國民間文學》,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曾毅中:《古小說簡目》臺北:龍田,1982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國安:《王充思想之形成及其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葉舒憲:《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增修辭源》(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劉葉秋:《魏晉南北朝小說》,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衛挺生考釋,徐聖謨製圖:《山海經地理圖考》,臺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鄭傑文:《穆天子傳通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鄭德坤:《水經注故事鈔》,臺北:臺灣藝文印書館,1974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魯迅:《古小說鉤沈》,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駱承烈、朱錫祿:《武氏墓群石刻》,曲阜:曲阜師範學院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室,1979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6年。
    鍾敬文:《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上)(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顧實:《穆天子傳西征講疏》,北京:商務印書館,1934年。
    顧頡剛著,王煦華導讀:《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七冊)(下編),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87年。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龔鵬程:《道教新論》,嘉義:南華學院出版中心,1998年。
    三、 外文專著
    Pliny, The Elder,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 William Heinemann, 1938-63, vol.I
    四、 外文譯著
    ﹝德﹞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英﹞艾德華.泰勒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日﹞伊藤清司著,劉曄原譯:《《山海經》中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興膳宏著,戴燕選譯:《異域之眼──興膳宏中國古典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五、 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于翠玲:〈從“博物”觀念到“博物”學科〉,《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尤純純:〈由山海經的醫藥觀探索中國人的生命態度〉,《樹人學報》第1期(2003年7月)。
    王天海:〈《穆天子傳》的文獻價值〉,《貴州社會科學》1979年第3期。
    王宏榮:〈從古代帶鉤看《山海經》北方神人「禺彊」的圖像〉,《故宮文物月刊》第19卷第1期(2001年4月)。
    王亭文:〈《山海經》神怪圖像差異之探討〉,《臺灣美術》第62期(2005年10月)。
    王洪濤:〈《穆天子傳》性質研究綜述〉,《社科縱橫》總第17卷第4期(2002年8月),頁55。
    何觀洲:〈《山海經》在科學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時代考〉,《燕京學報》第7期(1930年6月)。
    吳冰心:〈博物學雜誌序例〉,《博物學雜誌》第1期(1914年10月),頁1。收入陳湛綺編輯:《民國文物考古期刊彙編(附博物館館刊)》(二),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年。
    吳宏一:〈六朝鬼神怪異小說與時代背景的關係〉,《現代文學》第44期。
    呂微:〈母題和功能:學科經典概念與新的理論可能性〉,《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第1期。
    李永正:〈真實與想像──談《山海經》中的鳥〉,《問學》第8期(2005年6月)。
    李永正:〈試探《山海經》不死思想〉,《問學》第10期(2006年6月)。
    李欣復:〈試論郭璞的神話學思想〉,《學術月刊》1994年第8期。
    李桂媚、楊宛倫:〈《山海經》人面動物相貌之視覺析論〉《華岡印刷傳播學報:印刷傳播設計》2005年第36期。
    李清安:〈馬迪厄《穆天子傳》譯注與考證〉,《讀書》1984年第6期。
    李豐楙:〈六朝精怪傳說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的思考〉,《六朝隋唐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4年。
    李豐楙:〈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三),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常與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收入《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一種心態史與文化史的探察〉,《大陸雜誌》第104卷第1期(2001年12月)。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二)──一種心態史與文化史的探察〉,《大陸雜誌》第104卷第2期(2001年12月)。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與文化史的探察(三)〉,《大陸雜誌》第104卷第3期(2002年3月)。
    沈凡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中的死亡超越〉,《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
    林明德:〈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的神話世界初探〉,《中外文學》第5卷第2期(1976年7月)。
    松田稔:〈『山海經』郭璞注引書考〉,《國學院短期大學紀要》1993年第11期。
    邱宜文:〈永恆的探尋──試論《山海經》裡的不死神話〉,《北商學報》第11期(2007年1月)。
    金榮權:〈《山海經》研究兩千年述評〉,《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0年10月)。
    洪安全:〈周穆王與西王母〉,《故宮文物月刊》1983年第3卷第3期。
    洪慧鈺:〈從《山海經》論人魚形象的演變〉,《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13期(2006年6月)。
    胡遠鵬:〈《山海經》研究的世紀回顧〉,《中國文化月刊》第305期(2006年5月)。
    胡遠鵬:〈近五十年來的《山海經》研究回眸〉,《武鋼職工大學學報》第11卷第4期(1999年12月)。
    孫致中:〈穆王西征與《穆天子傳》〉,《齊魯學刊》1984年第2期。
    袁行霈:〈《山海經》初探〉,《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3輯(總第1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高莉芬:〈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
    高莉芬:〈神聖的秩序──〈楚帛書.甲篇〉中的創世神話及其宇宙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
    高莉芬:〈遠國異人:《山海經》中的文化他者與身體想像〉,《東西思想文化傳統中的「自我」與「他者」學術研討會議論文》(臺北:臺灣大學,2007年)。
    馬昌儀:〈尋找《山海經》的另一半〉,《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
    馬昌儀:〈從戰國圖畫中尋找失落了的山海經古圖〉,《民族藝術》2003年第4期。
    張惠喬:〈《山海經》中的理想國度〉,《中國語文》第92卷第5期(2003年5月)。
    莫任南:〈《穆天子傳》和希羅多德《歷史》看春秋戰國中西交通》〉,《西北史地》1984年第4期。
    陳忠信:〈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
    陳連山:〈神怪內容對於《山海經》評價的影響──從文化背景談《山海經》學史上的一個問題〉,《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1期
    陳熾彬:〈《左傳》中的陰陽五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助代表作」(微縮資料)(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1994年拍攝)。
    陳麗平:〈試論《穆天子傳》的神話境界〉,《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卷第2期(2001年6月)。
    陳觀勝:〈利瑪竇對中國地理學之貢獻及其影響〉,《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3、4合期。
    淩純聲:〈昆侖丘與西王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66年秋季)。
    傅錫壬:〈山海經研究〉,《淡江學報》第14期(1976年4月)。
    彭毅:〈諸神示象──《山海經》神話資料中的萬物靈跡〉,《文史哲學報》第46期(1997年6月)。
    游信利:〈郭璞正傳〉,《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3期(1976年5月)。
    童書業:〈穆天子傳疑〉,《禹貢》第5卷第3、4期。
    逯耀東:〈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的分析〉,《輔大人文學報》第1期(1970年9月)。
    逯耀東:〈魏晉志異小說與史學的關係〉,《食貨月刊》第12卷第4、5期(1982年8月)。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
    葉珠紅:〈《山海經》的不死神話--淺析漢唐的神仙思想〉,《大明學報》第3期(2002年6月)。
    蒙文通:〈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中華文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蓋山林:〈陰山岩畫與《山海經》〉,《內蒙古社會科學》1981年第3期。
    趙宗福:〈清代研究《山海經》重要成果的新發現--陳逢衡「山海經匯說」述評〉(上)(下)《大陸雜誌》第102卷第1、2期(2001年1、2月)。
    劉千惠:〈《山經》中山神祭儀探究〉,《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
    劉師培:〈穆天子傳補釋〉,《國粹學報》第5卷第1期(1905年)。
    鄭德坤:〈山海經及其神話〉,《史學年報》第1卷第4期(1932年6月)。
    黎光明〈《穆天子傳》的研究〉,《語歷所週刊》1928年第2卷23、24期。
    錢伯泉:〈先秦時期的絲綢之路-穆天子傳的研究〉,《新疆社會科學》1982年第3期。
    駱水玉:〈聖域與沃土-「山海經」中的樂土神話〉,《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
    繆文遠:〈《穆天子傳》是一部什麼樣的書〉,《文史知識》1985第11期。
    薛鳳昌:〈中國博物學源流篇〉,《博物學雜誌》第1期(1914年10月),頁8。收入陳湛綺編輯:《民國文物考古期刊彙編(附《博物館館刊》)》(二),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6年。
    櫻井龍彥:〈『山海經』注にみる郭璞の「變化」論〉,《中京大學教養論叢》第34卷第3期(1993年)。
    櫻井龍彥:〈郭璞『山海經注』の態度(上)〉,《中京大學教養論叢》第34卷第4期(1993年)。
    櫻井龍彥:〈郭璞『山海經注』の態度(下)〉,《中京大學教養論叢》第35卷第1期(1994年)。
    顧頡剛:〈《穆天子傳》及其著作年代〉,《文史哲》1951年第1卷第2期。
    顧頡剛:〈五藏山經試探〉,《史學論叢》(第二冊)(1935年11月),收入《中國期刊彙編》(第31種),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龔維英:〈《穆天子傳》是古神話與仙話的界碑〉,《求索》1992年第3期。
    六、 學位論文
    尹興國:《《穆天子傳》的成書時間、性質和價值》,西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方麗娜:《水經注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9年。
    王亭文:《明、清《山海經》神怪造形差異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丙丁:《吳越春秋斠證》,臺北: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80年。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6年。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孟曉妍:《《方言》郭璞注雙音詞研究》,蘇州:蘇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5年。
    施玫芳:《論《山海經》中的倫理意涵-由神話之鳥與山神祭祀論起》,臺北: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胡曉華:《郭璞注釋語言詞匯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5年。
    殷靜:《《爾雅》郭璞注的並列復合詞研究》,蘇州:蘇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5年。
    馬淩雲:《郭璞創作神異性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以顏、謝、鮑三大家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張明冠:《漢賦中的神話》,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許建新:《搜神記校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1974年。
    郭書欽:《運用Maya軟體於3D動畫之創作研究-以《夢遊山海經》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2005年。
    陳子梅:《郭璞遊仙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妙華:《從山海經楚辭看草木與文學的關係》,臺北: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秀美:《郭璞之詩賦研究》,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怡芬:《《山海經》的旅行記錄》,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寓意與象徵的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4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琬菁:《《山海經》死生觀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彭澤江:《山海經新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黃文榮:《郭璞《葬書》中生與死互動理論之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硏究所。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劉海波:《郭璞遊仙詩中憂患意識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劉蓉:《論《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2年。
    蔡妙真:《《左傳》中有關神異記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蔡學民:《山海經的歷史地理區域重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龍亞珍:《山經祭儀初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謝智琴:《山海經中生命安頓及樂土嚮往之探討》,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4年。
    叢曉靜:《郭璞訓詁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2年。
    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蘇曼如:《《山海經》時空觀探索》,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4年。
    顧曄鋒:《《穆天子傳》詞匯研究》,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七、 線上資料庫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59629>.
    《線上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其網址為http://dictionary.oed.com.ezproxy.lib.nccu.edu.tw:8090/cgi/entry/00321550?query_type=word&queryword=Natural+history&first=1&max_to_show=10&single=1&sort_type=alpha&case_id=Wdwk-Vy6k6N-1550&p=1&d=1&sp=1&qt=1&ct=0&ad=1&print=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03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5100301.pdf51KbAdobe PDF2918檢視/開啟
    15100302.pdf106KbAdobe PDF2955檢視/開啟
    15100303.pdf94KbAdobe PDF2966檢視/開啟
    15100304.pdf113KbAdobe PDF21690檢視/開啟
    15100305.pdf394KbAdobe PDF22394檢視/開啟
    15100306.pdf447KbAdobe PDF23513檢視/開啟
    15100307.pdf583KbAdobe PDF27679檢視/開啟
    15100308.pdf554KbAdobe PDF24786檢視/開啟
    15100309.pdf183KbAdobe PDF21084檢視/開啟
    15100310.pdf620KbAdobe PDF21521檢視/開啟
    15100311.pdf364KbAdobe PDF22240檢視/開啟
    15100312.pdf231KbAdobe PDF2170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