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14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2/145044 (79%)
造訪人次 : 52101505      線上人數 : 5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14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42


    題名: 被告於審判上證據調查聲請之探討-以德國刑事訴訟法為中心-
    作者: 甯若蓁
    貢獻者: 何賴傑
    甯若蓁
    關鍵詞: 證據調查聲請
    聲請證據調查
    調查聲請駁回事由
    刑事訴訟法第163條之2
    刑事訴訟法第163條
    法院澄清義務
    職權調查證據
    不合法證據調查
    公眾週知
    不具重要性
    已臻明確
    不適當的證據方法
    無法取得的證據方法
    意圖拖延訴訟
    罪疑唯輕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9-19 12:15:28 (UTC+8)
    摘要: 摘要

    審判中調查證據即係發現真實過程的核心,證據調查聲請係訴訟參與人於審判期日以書面或口頭向法院請求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方法為提出、調查。
    為求與刑事訴訟法第163條第1項用語一致,刑事訴訟法第95條第4款應修訂為「得聲請調查有利之證據」。又證據調查聲請的提出必須為清楚的表示,且該聲請並不需由法院為進一步的評估衡量,即當事人聲請之主觀意思需清楚,而不需再由法院再為進一步認定判斷。依據德國學界見解,證據調查聲請需具備證據主張(Beweisbehautung)與明確指出法定證據方法(Benennung eines bestimmten Beweismittels)二項要件。證據查明聲請(Beweisermittlungsantrg)係與證據調查聲請相似概念,聲請人欲藉證據查明聲請之調查結果,而獲得聲請證據調查之要件事實,因此通常係就缺乏一定待證事實或特定證據方法所為的聲請。法院對於證據查明聲請亦不能輕易忽略、不考慮,而仍須於澄清義務範圍內做出合義務之裁量決定(nach pflichtgemäßem Ermessen),此時,有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3項及第4項理由存在時證據調查聲請可被駁回,證據查明聲請自亦可依此理由予以駁回;反之,如果不符合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3項及第4項理由時,依據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2項法院需依職權做出合義務裁量,如果認為無調查必要即予以駁回,

    依據德國最高法院的見解,法院全面的事實澄清義務擴及至法院明知及可得而知的情形(bekannt sind order hätten bekannt sein müssen),然而澄清義務不只要求充分的調查,並且也要求符合事實及證據情況的調查,如此才是理想的查明行為,因為基於真實發現而要求不計代價的偵查及證據調查並不符合刑事訴訟的目的,因此縱然在澄清義務作為整個程序的指導原則要求下,也必須依據現實上的證據及事實情況才能判斷調查程度為何始不違反澄清義務要求。本文以為職權調查範圍內之證據應以發現可能性、調查三基準作為判斷基準,從而落入此範圍內之證據,法院負有應依職權調查義務,而不在區分是否為案內案外證據,一概皆有「蒐集」義務。職是之故,刑事訴訟法法第163條第2項本文既以「為發現真實」作為發動要件,此屬於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之要件內涵,又使用「得依職權調查證據」用語,讓人混淆法院面對有調查必要性之證據竟有裁量權限實屬不當立法。刑事訴訟法第163條第2項但書縱然使用「應依職權調查證據」而無裁量空間,然而使用「於公平正義之維護」、「對被告關係有重大關係事項」此等不確定法律概念,實在有解釋操作上困難。

    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3項第2句各款相對駁回事由規範內涵本文亦一一加以分析:一、公眾週知事實:聲請調查的待證事實若為公眾週知之事實即屬於顯然不必要之證據取得,所謂公知事實,係指廣為一般人所知悉之事實,極具有通常知識經驗之一般人均不致有所懷疑的程度。二、待證事實不具重要性:
    不具重要性事實係指,如果在待證事實與判決事件間無法判斷辨認出有任何關聯性,或是儘管有這樣關聯性存在,但卻無法對判決產生影響,則該證據調查便是無關聯性或不必要的。三、待證事實已臻明確:聲請人所聲請調查的待證事實已被積極證明而已臻明確時,繼續其他的證明便無必要。四、完全不適當證據方法:所謂完全不適當的證據方法係指法院根據確實可靠的生活經驗預測,判斷藉由這樣的證據無法獲得證據調查聲請所希望取得的結果,而不能證明所主張的事實。
    五、無法取得之證據方法:所謂無法取得的證據係指對於該證據的取得,法院盡一切有意義的努力都不會有結果,且另一方面亦無法合理期待在可預見期間內法院能夠獲取該證據。六、意圖拖延訴訟:根據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見解,法院對於意圖拖延訴訟所提出的證據調查聲請,僅在符合下列要件而加以駁回時始謂合法:(一) 客觀要件:1. 依據法院的看法所聲請的證據調查不能為被告帶來任何一點利益,毫無調查的希望。2. 被請求的證據取得、調查本質上係會明顯拖延訴訟終結的時點。(二). 主觀要件:被告本身明知客觀要件的情形,並且他意圖藉由聲請該證據調查僅係為了達到拖延訴訟的目的。七、假定真實:假定真實係指聲請證據調查證據之人在聲請中所提出之主張,即使沒有證據證明,亦得基於某些原因直接將之「視為」真實。

    本文以為我國法之規定明顯有下列二個不足之處,第一,未對完全不適當之證據方法加以規範,造成體系上缺漏;第二,未對意圖拖延訴訟明確訂立駁回要件,對人民權利保障似嫌不週,須加以立法以確實保障人民訴訟上權利。本文以為我國法之規定明顯有下列二個不足之處,第一,未對完全不適當之證據方法加以規範,造成體系上缺漏;第二,未對意圖拖延訴訟明確訂立駁回要件,對人民權利保障似嫌不週,須加以立法以確實保障人民訴訟上權利。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教科書、專論(依作者筆畫排序)
    1.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2007。
    2. 吳巡龍,《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全集》,2008。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2002。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2002。
    5.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1999。
    6.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中冊)》,2007。
    7.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06。
    8.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2004。
    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07。
    10. 胡開誠,《刑事訴訟法論》,1983。
    11. 翁玉榮,《實用刑事訴訟(上)》,2002。
    12. 陳敏,《行政法總論》,民國93年4版。
    13.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民國84年9月。
    14.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1992。
    15. 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2007。
    16.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1999。
    17. 管歐、劉得寬、蔡墩銘、陳榮宗、賴源河,《法律類似語辨異》,2006。
    二、 文章(依作者筆畫排序)
    1. 吳巡龍,〈美國對刑事訴訟兩造對抗制度之修正〉,《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2003,頁319。
    2. 吳巡龍,〈刑事舉證責任與幽靈抗辯〉,《月旦法學雜誌》,第133期,頁40、41。
    3. 吳東都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54。
    4.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89年8月。
    5. 吳冠霆,〈論公訴案件中事實審法院職權調查證據〉,《軍法專刊》,第50卷第4期,頁52。
    6. 何賴傑,〈刑事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頁38。
    7. 何賴傑專題報告,〈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頁118、121,2000。
    8. 何賴傑,〈事實審法院蒐集證據之義務──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非字一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61期,頁446以下。
    9. 何賴傑,〈新法之刑事法院職權調查證據〉,《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2003,頁420。
    10. 林立,〈由英美與歐陸思維文化之根本差異反省我國刑事訴訟採用美國司法「交互詰問制度」之爭議〉,《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4卷第2期,頁13、
    14。
    11. 林山田,〈別迷失在主義的叢林中~為職權原則與調查原則申冤〉,《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期,1999年4月,頁6。
    12. 陳瑞仁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41、142。
    13. 陳運財,〈論改良式當事人進行原則〉,《刑事訴訟法之最新增修與實踐》,2002,頁48。
    14. 黃東熊,〈對質與交互詢問〉,《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1994,頁91。
    15. 湯瑪斯‧魏根德,〈「德、日、美比較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記錄 (上)〉,《法學叢刊》,第177期,頁16。
    16. 楊雲驊,〈新法下檢察官的舉證責任及法院的調查義務〉,《月旦法學》,第89期,頁241、242。
    17. 蔡秋明,〈舉證責任—兼論刑事被告之地位及其舉證義務〉,《臺灣本土法學》,第55期,頁133。
    18. 蔡秋明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66、167。
    19. 蔡墩銘,〈論刑事訴訟法之對質〉,《法學叢刊》,51期,頁77。
    20. 劉秉鈞,〈法院職權調查之範圍〉,《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2003,頁379。
    21.《立法院公報》,第90卷第57期,頁276。
    三、學術論文
    吳祚丞,刑事訴訟審判上證據調查程序中被告之地位,台大法研,2000,頁85。
    【德文文獻】
    一、 教科書及專論(依字母A,B…排列)
    1. Alsberg/ Nüse/ Meyer, Der Beweisantrag im Strafprozeß, 1983.
    2. Beulke, Strafprozessrecht, 2006.
    3. Eisenberg, Beweisrecht der StPO Spezialkommentar, 2006.
    4. Herdegen, KK-StPO, 2003.
    5. Kühne, Strafprozessrecht, 2003.
    6. Löwe-Rosenberg, Die Strafprozeß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mit Nebengesetzen, Grosskommentar, 1997.
    7. Meyer-Gossner, Strafprozessordnung mit GVG und Nebengesetzen, Kommentar, 2003.
    8. Pfeiffer, Karlsruher Kommentar zur Strafprozessordnung, 2003.
    9. Roxin, Strafverfahrensrecht, 1998.
    二、 文章(依字母A,B…排列)
    1. Beulke, Der Beweisantrag, Jus 2006, 598.
    2. Depenheuer, Eigentum und Rechtsstaat, NJW 2000, 385.
    3. Herdegen, Das Beweisantragrecht, NStZ 1984, 337, 338
    4. Herdegen, Das Beweisantragsrecht, NStZ 1998, 445f.
    5. Herdegen, Da liegt der Hase im Pfeffer-Bemerkungen zur Reform des Beweisantragsrechts , NJW 1996, 26.
    6. Rose, Konnexitat zwisch Beweismittel und Beweistatsache, NStZ 1998, 633.
    【日文文獻】
    石井一正著,陳浩然譯,《日本刑事實物證據法》,2000,頁17。
    【參考判例∕判決】
    一、 本國(依年度排序)
    (一)判例
    最高法院19年上字第1222號判例
    最高法院19年上字第1717號判例
    最高法院25年上字第3706號判例(最高法院90年度第7次刑庭會議決議不再援用。)
    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591號判例
    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2477號判例
    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2744號判例
    最高法院73年台上第1267號判例
    最高法院86年台上6213號判例
    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1998號判例
    (二)判決
    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第5582號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非字第1號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525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1318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728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641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940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4035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3272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5158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949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3年度上易字第82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訴字第6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訴字第3287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4年度交訴字第43號判決
    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金重訴字第1981號判決
    彰化地方法院95年度易字第1550號判決
    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交易字第360號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335號判決
    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6年度上訴字第210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上訴字第4266號判決
    板橋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823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59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35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59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2421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4939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22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訴字775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易字第2036號判決
    二、 德國(依年度排序)
    BGH JR 1951, 509.
    BGH NJW 1954, 1497.
    BGH JR 1954, 310.
    BGH MDR 1955, 260.
    BGH NJW 1958, 1789.
    BGH MDR 1971, 186.
    OLG Hamm MDR, 1976, 338.
    BGH NStZ 1981, 309, 310.
    BGH StV 1981, 330.
    BGH StV 1981, 164.
    BGH NJW 1981, 2267, 2269.
    BGH NStZ 1982, 126.
    BGH NStZ 1982, 296.
    BGH NStZ 1982,79;
    BGH NStZ 1982, 127.
    BGH StV 1983, 496.
    BGH NJW 1983, 528
    BGH JR 1983, 35.
    BGH StV 1984, 494, 495.
    BGH JR 1984, 129.
    BGH StV 1984, 450.
    BGH NStZ 1984, 134.
    BGH NStZ 1984, 422, 423.
    BGH NJW 1984, 2772.
    BGH NStZ 1985, 205, 206
    BGH MDR 1985 796.
    BGH NStZ 1985, 282.
    BGH NStZ 1986, 519, 520.
    BGH NStZ 1986, 371.
    BGH NJW 1986, 2261.
    BGH StV 1987, 45.
    BGH NJW 1987, 660.
    BGH NStZ 1987, 97.
    BGH NJW 1988, 2187.
    BGH StV 1988, 514.
    BGH NStZ 1988, 38.
    BGH JZ 1988, 982.
    BGH JZ 1988, 982.
    BGH NStZ 1989, 334, 335.
    BGH NJW 1989, 3291.
    BGH NJW 1989, 3291.
    BGH StV 1990, 291, 292.
    BGH StV 1990, 247.
    BGH NJW 1990, 1124, 1125.
    BGH StV1990, 98.
    BGH NStZ 1990, 350, 351.
    BGH StV 1991, 500.
    BGH NStZ 1991,448.
    BGH StV 1992,403
    BGH StV1992, 6.
    BGH NStZ 1992, 551.
    BGH NStZ 1992, 552.
    BGH NStZ 1992, 140.
    BGH StV 1992, 590ff..
    BGH StV 1993, 194.
    BGH NJW 1993, 867
    BGH NStZ 1993, 247.
    BGH JZ, 1993, 1012.
    BGH StV 1993, 234.
    BGH NStZ 1993, 144
    BGH StV 1993, 508.
    BGH NJW 1994, 1484.
    BGH StV 1994, 115.
    BGH NJW 1994,1294, 1295.
    BGH NJW 1994, 1294.
    BGH NStZ 1995, 246,247.
    BGH NStZ 1995, 97.
    BGH NStZ 1995, 97.
    BGH StV1995, 294f.
    OLG Frankfurt StV 1995, 346.
    BGH StV 1996, 581, 582.
    BGH StV 1996, 360.
    BGH NStZ 1997, 450;
    BGH NStZ 1997, 504.
    BGH NStZ 1997 503.
    BGH NJW 1997, 2828.
    BGH NStV 1997, 504.
    BGH NStZ 1998, 158.
    BGH JZ 1998, 53.
    BGH NStZ 1998, 209, 210.
    BGH NStZ 1998, 369.
    BGH StV 1998, 338.
    BGH NJW 1998, 2229.
    BGH StV 1999, 303, 304.
    BGH NStZ 1999, 45, 46.
    BGH NJW 2000, 2517, 2518.
    BGH NStZ 2000,267.
    BGH NJW2000, 443,447.
    BGH NStZ 2000, 436.
    BGH NStZ 2000, 267, 268.
    BGH NJW 2000, 2517,2519.
    BGH StV 2001,97.
    BGH NStZ 2001, 333.
    BGH StV 2001, 95.
    OLG Köln StV 2002, 355.
    BGH NJW 2002, 2403, 2404.
    BGH StV 2002, 350, 351.
    BVerfG NJW, 2002, 1779, 1785.
    BGH NJW 2002, 2115, 2116.
    BGH NJW 2002, 2401, 2403.
    BGH StV 2002, 350,352
    BGH NJW 2002, 2403, 2404.
    BGH StV 2003, 485.
    BGH NStZ 2003, 612.
    BGH NStZ 2003, 101.
    BGH NStZ 2004, 50.
    BGH StV 2004, 465.
    BGH JuS 2005, 570.
    BGH StV 2005, 115.
    BGH NStZ 2005, 159.
    .
    BGHSt 10, 186, 190.
    BGHSt 12, 18, 19.
    BGHSt 29, 149, 151.
    BGHSt 37, 162;
    BGHSt. 45, 188, 197.
    BGHSt 45, 354, 357ff.=NJW 2000,1204.
    BGHSt 46, 73, 79= NJW 2000, 25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2651032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651032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1032201.pdf93KbAdobe PDF2989檢視/開啟
    51032202.pdf137KbAdobe PDF2898檢視/開啟
    51032203.pdf141KbAdobe PDF21371檢視/開啟
    51032204.pdf93KbAdobe PDF21004檢視/開啟
    51032205.pdf343KbAdobe PDF21048檢視/開啟
    51032206.pdf169KbAdobe PDF21483檢視/開啟
    51032207.pdf426KbAdobe PDF22600檢視/開啟
    51032208.pdf561KbAdobe PDF23091檢視/開啟
    51032209.pdf466KbAdobe PDF21528檢視/開啟
    51032210.pdf583KbAdobe PDF22565檢視/開啟
    51032211.pdf186KbAdobe PDF21913檢視/開啟
    51032212.pdf149KbAdobe PDF22432檢視/開啟
    51032213.pdf218KbAdobe PDF2224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