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教科書、專論(依作者筆畫排序) 1.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2007。 2. 吳巡龍,《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全集》,2008。 3.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2002。 4. 林山田,《刑法通論(下)》,2002。 5.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1999。 6.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中冊)》,2007。 7.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06。 8.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2004。 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07。 10. 胡開誠,《刑事訴訟法論》,1983。 11. 翁玉榮,《實用刑事訴訟(上)》,2002。 12. 陳敏,《行政法總論》,民國93年4版。 13.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民國84年9月。 14.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1992。 15. 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2007。 16.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1999。 17. 管歐、劉得寬、蔡墩銘、陳榮宗、賴源河,《法律類似語辨異》,2006。 二、 文章(依作者筆畫排序) 1. 吳巡龍,〈美國對刑事訴訟兩造對抗制度之修正〉,《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2003,頁319。 2. 吳巡龍,〈刑事舉證責任與幽靈抗辯〉,《月旦法學雜誌》,第133期,頁40、41。 3. 吳東都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54。 4.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89年8月。 5. 吳冠霆,〈論公訴案件中事實審法院職權調查證據〉,《軍法專刊》,第50卷第4期,頁52。 6. 何賴傑,〈刑事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期,頁38。 7. 何賴傑專題報告,〈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頁118、121,2000。 8. 何賴傑,〈事實審法院蒐集證據之義務──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度台非字一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61期,頁446以下。 9. 何賴傑,〈新法之刑事法院職權調查證據〉,《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2003,頁420。 10. 林立,〈由英美與歐陸思維文化之根本差異反省我國刑事訴訟採用美國司法「交互詰問制度」之爭議〉,《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4卷第2期,頁13、 14。 11. 林山田,〈別迷失在主義的叢林中~為職權原則與調查原則申冤〉,《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期,1999年4月,頁6。 12. 陳瑞仁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41、142。 13. 陳運財,〈論改良式當事人進行原則〉,《刑事訴訟法之最新增修與實踐》,2002,頁48。 14. 黃東熊,〈對質與交互詢問〉,《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1994,頁91。 15. 湯瑪斯‧魏根德,〈「德、日、美比較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記錄 (上)〉,《法學叢刊》,第177期,頁16。 16. 楊雲驊,〈新法下檢察官的舉證責任及法院的調查義務〉,《月旦法學》,第89期,頁241、242。 17. 蔡秋明,〈舉證責任—兼論刑事被告之地位及其舉證義務〉,《臺灣本土法學》,第55期,頁133。 18. 蔡秋明發言,〈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刑事訴訟法改革對案》,2000,頁166、167。 19. 蔡墩銘,〈論刑事訴訟法之對質〉,《法學叢刊》,51期,頁77。 20. 劉秉鈞,〈法院職權調查之範圍〉,《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2003,頁379。 21.《立法院公報》,第90卷第57期,頁276。 三、學術論文 吳祚丞,刑事訴訟審判上證據調查程序中被告之地位,台大法研,2000,頁85。 【德文文獻】 一、 教科書及專論(依字母A,B…排列) 1. Alsberg/ Nüse/ Meyer, Der Beweisantrag im Strafprozeß, 1983. 2. Beulke, Strafprozessrecht, 2006. 3. Eisenberg, Beweisrecht der StPO Spezialkommentar, 2006. 4. Herdegen, KK-StPO, 2003. 5. Kühne, Strafprozessrecht, 2003. 6. Löwe-Rosenberg, Die Strafprozeß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mit Nebengesetzen, Grosskommentar, 1997. 7. Meyer-Gossner, Strafprozessordnung mit GVG und Nebengesetzen, Kommentar, 2003. 8. Pfeiffer, Karlsruher Kommentar zur Strafprozessordnung, 2003. 9. Roxin, Strafverfahrensrecht, 1998. 二、 文章(依字母A,B…排列) 1. Beulke, Der Beweisantrag, Jus 2006, 598. 2. Depenheuer, Eigentum und Rechtsstaat, NJW 2000, 385. 3. Herdegen, Das Beweisantragrecht, NStZ 1984, 337, 338 4. Herdegen, Das Beweisantragsrecht, NStZ 1998, 445f. 5. Herdegen, Da liegt der Hase im Pfeffer-Bemerkungen zur Reform des Beweisantragsrechts , NJW 1996, 26. 6. Rose, Konnexitat zwisch Beweismittel und Beweistatsache, NStZ 1998, 633. 【日文文獻】 石井一正著,陳浩然譯,《日本刑事實物證據法》,2000,頁17。 【參考判例∕判決】 一、 本國(依年度排序) (一)判例 最高法院19年上字第1222號判例 最高法院19年上字第1717號判例 最高法院25年上字第3706號判例(最高法院90年度第7次刑庭會議決議不再援用。) 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591號判例 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2477號判例 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2744號判例 最高法院73年台上第1267號判例 最高法院86年台上6213號判例 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1998號判例 (二)判決 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第5582號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非字第1號判決 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第1525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88年度訴字第1318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728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641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940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4035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3272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5158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949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3年度上易字第826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訴字第63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4年度上訴字第3287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4年度交訴字第43號判決 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金重訴字第1981號判決 彰化地方法院95年度易字第1550號判決 台中地方法院95年度交易字第360號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335號判決 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6年度上訴字第2101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上訴字第4266號判決 板橋地方法院96年度訴字第823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59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35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598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6年度易字第2421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4939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22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訴字775號判決 台北地方法院97年度易字第2036號判決 二、 德國(依年度排序) BGH JR 1951, 509. BGH NJW 1954, 1497. BGH JR 1954, 310. BGH MDR 1955, 260. BGH NJW 1958, 1789. BGH MDR 1971, 186. OLG Hamm MDR, 1976, 338. BGH NStZ 1981, 309, 310. BGH StV 1981, 330. BGH StV 1981, 164. BGH NJW 1981, 2267, 2269. BGH NStZ 1982, 126. BGH NStZ 1982, 296. BGH NStZ 1982,79; BGH NStZ 1982, 127. BGH StV 1983, 496. BGH NJW 1983, 528 BGH JR 1983, 35. BGH StV 1984, 494, 495. BGH JR 1984, 129. BGH StV 1984, 450. BGH NStZ 1984, 134. BGH NStZ 1984, 422, 423. BGH NJW 1984, 2772. BGH NStZ 1985, 205, 206 BGH MDR 1985 796. BGH NStZ 1985, 282. BGH NStZ 1986, 519, 520. BGH NStZ 1986, 371. BGH NJW 1986, 2261. BGH StV 1987, 45. BGH NJW 1987, 660. BGH NStZ 1987, 97. BGH NJW 1988, 2187. BGH StV 1988, 514. BGH NStZ 1988, 38. BGH JZ 1988, 982. BGH JZ 1988, 982. BGH NStZ 1989, 334, 335. BGH NJW 1989, 3291. BGH NJW 1989, 3291. BGH StV 1990, 291, 292. BGH StV 1990, 247. BGH NJW 1990, 1124, 1125. BGH StV1990, 98. BGH NStZ 1990, 350, 351. BGH StV 1991, 500. BGH NStZ 1991,448. BGH StV 1992,403 BGH StV1992, 6. BGH NStZ 1992, 551. BGH NStZ 1992, 552. BGH NStZ 1992, 140. BGH StV 1992, 590ff.. BGH StV 1993, 194. BGH NJW 1993, 867 BGH NStZ 1993, 247. BGH JZ, 1993, 1012. BGH StV 1993, 234. BGH NStZ 1993, 144 BGH StV 1993, 508. BGH NJW 1994, 1484. BGH StV 1994, 115. BGH NJW 1994,1294, 1295. BGH NJW 1994, 1294. BGH NStZ 1995, 246,247. BGH NStZ 1995, 97. BGH NStZ 1995, 97. BGH StV1995, 294f. OLG Frankfurt StV 1995, 346. BGH StV 1996, 581, 582. BGH StV 1996, 360. BGH NStZ 1997, 450; BGH NStZ 1997, 504. BGH NStZ 1997 503. BGH NJW 1997, 2828. BGH NStV 1997, 504. BGH NStZ 1998, 158. BGH JZ 1998, 53. BGH NStZ 1998, 209, 210. BGH NStZ 1998, 369. BGH StV 1998, 338. BGH NJW 1998, 2229. BGH StV 1999, 303, 304. BGH NStZ 1999, 45, 46. BGH NJW 2000, 2517, 2518. BGH NStZ 2000,267. BGH NJW2000, 443,447. BGH NStZ 2000, 436. BGH NStZ 2000, 267, 268. BGH NJW 2000, 2517,2519. BGH StV 2001,97. BGH NStZ 2001, 333. BGH StV 2001, 95. OLG Köln StV 2002, 355. BGH NJW 2002, 2403, 2404. BGH StV 2002, 350, 351. BVerfG NJW, 2002, 1779, 1785. BGH NJW 2002, 2115, 2116. BGH NJW 2002, 2401, 2403. BGH StV 2002, 350,352 BGH NJW 2002, 2403, 2404. BGH StV 2003, 485. BGH NStZ 2003, 612. BGH NStZ 2003, 101. BGH NStZ 2004, 50. BGH StV 2004, 465. BGH JuS 2005, 570. BGH StV 2005, 115. BGH NStZ 2005, 159. . BGHSt 10, 186, 190. BGHSt 12, 18, 19. BGHSt 29, 149, 151. BGHSt 37, 162; BGHSt. 45, 188, 197. BGHSt 45, 354, 357ff.=NJW 2000,1204. BGHSt 46, 73, 79= NJW 2000, 2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