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7237      Online Users : 104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46


    Title: 中國大陸與台灣公眾外交的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Diploma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uthors: 盧秀蓮
    Lu, Hsiu-lien
    Contributors: 朱新民
    盧秀蓮
    Lu, Hsiu-lien
    Keywords: 公眾外交
    軟實力
    非政府組織
    體育外交
    市民社會
    public diplomacy
    soft powe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ports diplomacy
    civil society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8 20:36:10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藉由中國大陸與台灣公眾外交策略、官方文獻、新聞稿、研究報告、著作之搜集,分析比較兩岸公眾外交的思維發展、制度沿革、文化交流、國際傳播、形象塑造等,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因應無國界挑戰環境,網路科技是公眾外交的利器:處於瞬息萬變的資訊化、全球化、民主化時代,公眾外交必須善加利用網路科技,方能因應無國界、無時差之挑戰。

    二、支助非政府組織推動公眾外交:政府不被信任是常有的事情。非政府組織強調獨立、非營利與專業,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與民眾關係也較密切,較官方機關更受人們信任。因此,政府支助非政府組織推動公眾外交,將獲得更明顯的成效。

    三、公眾外交傳遞之訊息,其包裝須符合目標國家需求:設計訊息時,要有一個清晰的主題。在傳遞訊息之前,要了解接受訊息一方的需要,以他們能明白的方式去發送訊息。為吸引目標對象的注意,訊息內容除了要符合對方的國情外,還要以創意或新奇的手法包裝。

    四、研究機構及媒體最能塑造輿論,是公眾外交的重點目標對象:研究機構及媒體之意見受到很多人的重視,會直接影響社會菁英及大眾。政府經常與各國智庫、基金會及大學等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提倡某些議題或政策,並藉由媒體塑造有利於本國的輿論環境,推動外交關係的發展。

    五、設計推動公眾外交的跨部門協調機制:公眾外交涵蓋資訊、文化、教育等領域,有賴不同機關協力合作,但不同機關基於本位思考,難免意見相左,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

    六、突發事件中之公眾外交,在於盡快提供正確的資訊:當突發事件發生時,由於資訊不明,國內外民眾詮釋危機訊息時,經常各自表述,公眾外交必須盡快提供正確的資訊,積極掌控全盤。

    七、體育外交係較為國際社會所能接受之公眾外交活動:體育被譽為「世界通用語言」,可以讓不同血統、背景、宗教信仰和經濟狀況的各國人民共聚一堂,互相學習、瞭解、欣賞不同文化。

    八、國民素質、文化活動、消費產品及對國際社會之貢獻係塑造國家形象之關鍵:公眾外交重要的目標就是形塑良好的國家形象。從研究分析形塑國家形象經驗中,了解塑造國家形象關鍵在於注重國民素質之培養、善用文化活動、提高消費產品信譽,以及對國外民眾做出實質貢獻,建立休戚與共與互惠關係。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studying ideology, institution, cultural exchang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fter analyzing the relevant policies, official literature, news releases, and publications, I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research findings:

    First, internet technology is an efficient instrument of public diplomacy to cope with boundless environment. In the face of ever-changing global and democratic environment equipped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government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deal with real-time challenges transcending national borders.

    Second, a government may spons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implement public diplomac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their independence, non-profit programs and expertise. Moreover, by means of various and lively activities, NGOs establish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public, and thus are more trusted by the public than governments. In this context, a government may sponsor NGOs to launch public diplomacy and will bring about lasting effects.

    Third, a message to be delivered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A message should be clear to the receiver and framed from the receiver’s point of view. Besides, to attract the target audience’s attention, the message should be delivered in a novice manner. Most importantly, the message will be perceived by both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in the same way.

    Fourth, public diplomacy targets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the media to construct public opinion. As the majority of the public pay attention to the suggestions and advice from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the media,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the media can exert deep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 elite and the public. As a result, a government always teams up with such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s think tanks, foundations and universities to advocate certain issues or policies. Meanwhile, favorable public opinion will be built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the media to develop foreign relations.

    Fifth, an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designed. Related with various aspects like informati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public diplomacy depends on relevant agencies to work hand in hand. However, given that different agencies surely have conflicting opinions,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n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mechanism.

    Sixth, timely leading public opinion is a key to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events. As unclear or confusing information is rampant in an unexpected event,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likely to make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A government should release accurate inform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dominate the whole situation.

    Seventh, sports diplomacy is the most well received activity of public diplomacy. Dubbed the world’s common language, sports can bring all kinds of peoples together regardless of race, background, religion, and economic statu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Eighth, national overall quality, cultural activities, consumer product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lay a vital role in building a national image. Successfully building a national image lies in improving the national overall quality, making the mos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enhancing the credibility of consumer products, and establishing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 abroad.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民國98年。
    王央城。《前瞻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桃園縣: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民國96年。
    石之瑜。《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民國83年。
    任格雷(Gary Rawnsley)。《推銷台灣》(Taiwan’s Informal Diplomacy and Propaganda),蔡明燁譯。台北:揚智文化,民國92年。
    米可斯維特(John Micklethwait)、伍爾得禮奇(Adrian Wooldridge)。《完美大未來:全球化機遇與挑戰》(A Future Perfect: The Challenge and Hidden Promise of Globalization),高仁君譯。台北:商周,民國91年。
    伊茲拉萊維奇(Erik Izraelewicz)。《當中國改變世界》(Quand La Chine Change Le Monde),姚海星、斐曉亮合譯。台北:高寶國際,民國95年。
    李秀珠。《新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廣電基金,民國91年。
    余非。《當代中國國情與外交拓展》。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吳英明。《市民社會與地球村》。台北:宏文館圖書,民國88年。
    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民國95年。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譯。台北:聯經,民國86年。
    高錦源。《縱橫21世紀的大中國:法華文化與中國、台、港、澳的新希望》。台北:林鬱文化,民國91年。
    張孟起。《如何與記者打交道─媒體時代的形象塑造》。台北:智庫文化,民國88年。
    梁吳蓓琳。《新公關時代》。台北:方智,民國84年。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台北:水牛,民國89年。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文化,民國93年。
    詹中原。《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民國93年。
    蔡瑋。《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4年。
    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楊振富、潘勛譯。台北:雅言文化,民國94年。
    羅斯科夫(David J. Rothkopf)。《超級菁英》(Superclass),閻紀宇譯。台北:時報文化,民國97年。
    Griswold, Wendy。《變動世界中的文化與社會》(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黃信洋、曹家榮譯。台北:學富文化,民國97年。
    Lull, James。《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陳芸芸譯。台北:韋伯文化,民國93年。
    Stevin, James。《網際網路與社會》(Internet and Society),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台北:弘智文化,民國91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編。《國際及中國大陸情勢發展2007年度評估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97年。
     
    (二) 書之一章
    許志嘉、賴祥蔚。〈國際傳播與國際關係〉,收錄《國際關係總論》,張亞中主編,頁491-516。台北:揚智文化,民國96年。
    (三) 期刊論文
    于朝暉。〈整合公共外交─國家形象構建的戰略溝通新視角〉。《國際觀察》,2008年第1期,頁21-28。
    王庚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連接世界的重要紐帶〉。《對外傳播》,2008年 11期,頁8-9。
    石之瑜。〈北海道大學「中國外交史研究工作坊」會議簡錄─問題意識、方法論與亞細亞風格〉。《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67期,2003年,頁4-5。
    田建民。〈21世紀中國公眾外交初探〉。《前沿》,2008年12期,頁126-132。
    朱向峰、王依然。〈讓世界聽什麼?─以歷屆奧運會主題歌為視角的國家形象傳播研究〉。《對外傳播》,2009年1期,頁41-43。
    向駿。〈美國總統布希在拉丁美洲之外交困境〉。《國際關係學報》,22期(2006年7月),頁177-184。
    李博。〈淺議突發事件中的公共外交〉。《法制與社會》,2009年1期,頁229。
    李德芳。〈公共外交與中國軟實力建設〉。《理論學習》,2008年2期,頁58-59。
    李德芳。〈災難外交:公共外交的危機反應模式〉。《國際論壇》,10卷5期。2008年9月,頁19-23。
    李德芳。〈體育外交:公共外交的「草根戰略」〉。《國際論壇》,2008年6期,頁11-15。
    李德芳。〈體育外交的作用及其運用─以北京奧運會為例〉。《現代國際關係》,2008年10期,頁55-60。
    李默。〈中國公共外交現狀及發展建議〉。《消費導刊》,2007年5期,頁202-203。
    李艷艷。〈「9‧11」后的美國公共外交〉。《社會觀察》,2006年6期,頁40-41。
    何懿、杜瑩。〈「孔子學院」創辦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23期,頁26-27。
    周慶安。〈奧運會與中國公共外交〉。《新聞與寫作》,2008年9期,頁59。
    周蕾。〈公眾外交:全球化時代的國家戰略工具─公眾外交研究綜述〉。《前沿》,2008年10期,頁198-200。
    姜家雄、蔡育岱。〈國際關係與非政府組織研究〉。《國際關係學報》,24期。2007年7月,頁115-144。
    唐小松。〈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及其體系構建〉。《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2期,頁42-46。
    唐小松。〈論中國公共外交的兩條戰線〉。《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8期,頁42-46。
    唐小松、王義桅。〈美國公共外交研究的興起及其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反思〉。《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4期,頁22-27。
    唐小松、王義桅。〈從進攻到防禦─美國公共外交戰略的角色變遷〉。《美國研究》,2003年4期,頁74-86。
    唐小松、王義桅。〈公共外交對國際關係理論的衝擊:一種分析框架〉。《歐洲研究》,2003年4期,頁62-72。
    唐小松、王義桅。〈試析美國公共外交及其局限〉。《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5期,頁27-30。
    唐小松、王義桅。〈國外對公共外交的探究〉。《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1期,頁60-63。
    唐佳梅。〈從『對外宣傳』到『公共外交』: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對外報導的思路演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9卷6期。2008年11月,頁30-33。
    孫紅。〈試析國際關係中的逆向公眾輿論〉。《外交評論》,87期。2006年2月,頁63-69。
    高飛。〈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條件及其作用〉。《外交評論》,總第82期,2005年6月,頁105-112。
    徐彥輝、及爍。〈08奧運與中國大國形象塑造〉。《理論前沿》,2008年11期,頁284。
    徐嘉正。〈非政府組織提升中國軟實力〉。《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年10期,頁114-115。
    莊國平。〈國家形象與公眾外交:中共新國家形象建構之分析〉。《復興崗學報》,92期(2008年),頁317-346。
    曹偉。〈從汶川地震危機管理看中國政府形象宿造的新思路〉。《江南社會學院學報》,11卷1期(2009年3月),頁71-74。
    陳剛華。〈從文化傳播角度看孔子學院的意義〉。《學術論壇》,2008年7期,頁162-167。
    張文聯。〈是語言的更是文化的─從語言的雙重功能看孔子學院的定位〉。《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3期,頁132-135。
    張新晶。〈「聰明實力」能否引導美國走出困境〉。《現代兵器》,2008年7期。2008年7月,頁10-13。
    張毓強、張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論壇」述評〉。《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卷3期。2007年6月,頁133-135。
    程阿娟。〈論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的關係〉。《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4卷2期。2008年4月,頁69-70。
    黃超。〈試論發展中國公共外交〉。《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2卷4期。2005年10月,頁30-32。
    彭慧鸞。〈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9卷5期。民國89年5月,頁1-14。
    趙可金。〈美國公共外交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2003年,頁86-92。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31卷1期(民國90年3月),頁79-127。
    鄭偉。〈試論青年外交的內涵、分類及其特徵〉。《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2期,頁55-68。
    劉相平。〈馬英九「軟實力」思想評析〉。《台灣研究集刊》,2009年1期,頁1-8。
    劉科研。〈2008北京奧運會─國際舞台上的中國新形象〉。《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1 期,頁8-15。
    劉國昌。〈回首再說軟實力〉。《中國經濟周刊》,2008年36期,頁58。
    盧連偉。〈從『孔子學院』看漢語和中國教育的國際化認同〉。《管子學刊》,2008年4期,頁77-79。
    蘇淑民。〈公共外交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教學與研究》,2008年1期,頁73-77。
    鐘龍彪、王俊。〈中國公共外交的演進:內容與形式〉。《外交學院學報(外交評論)》,2006卷3期。2006年6月,頁64-69。
    遠景基金會國際問題研究小組。〈2000年國際情勢之回顧與展望〉。《遠景季刊》,2卷1期,頁163-197。
    (四) 碩博士學位論文
    柯金儀。〈政治與傳播─高雄市政府新聞處傳播功能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曾秉芳。〈「國家」行銷─公眾外交的新思維〉。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傅筱琳。〈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台灣的外交實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五) 研討會論文
    侯尊堯。〈公共外交與中共國家形象─從北京申辦2008奧運談起〉,航空安全暨危機管理學術研討會。空軍軍官學校主辦,2006年10月20日。
    孫國祥。〈「文化外交」之內涵與實踐〉。非傳統安全威脅論壇。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主辦,民國96年7月27日。
    羅致政。〈國際援助與公共外交〉。「援外的世界潮流」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主辦,2004年10月16日。
    (六) 官方出版品
    卜正珉。〈公眾外交之概念探討與應用─各國經驗對台灣的啟示〉。行政院新聞局,年度研究發展,民國94年。
    呂美莉。〈參加美國南加大公眾外交暑期研習班心得報告〉。行政院新聞局,出國訓練,民國97年。
    黃世昌。〈負笈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一年心得〉。外交部,出國報告,民國97年。
    立法院編。《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30期。台北:立法院,民國96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97年8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97年11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98年3月。
    國家安全會議編。《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家安全會議,民國95年。
    (七) 報章雜誌
    奈伊(Joseph S.Nye)。〈軟硬兼施的新實力〉(Smart Power),潘東傑譯。《哈佛商業評論》,27期,2008年11月號,頁58-63。
    郭豐華。〈好一個「熱」字〉。《看雜誌雙周刊》,6期,民國97年2月,頁8-11。
    何清漣。〈北京奧運,求榮反辱〉。《看雜誌雙周刊》,6期,民國97年2月,頁58-59。
    卲宗海。〈當中國展現了軟實力〉。《中國時報》,民國97年8月26日,版12。
    李沃奇(William C. Vocke, Jr.)。〈台灣公共外交新策略〉(A New Public Diplomacy for Taiwan),宋允文譯。《台灣智庫通訊》,24期,民國97年5月30日,頁36-37。
    二、英文部分
    Bardos, Arthur A., “Public Diplomacy”: An Old Art, A New Profession,"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Summer 2001, http://www.vqronline.org/articles/2001/summer/bardos-public-diplomacy/ (accessed June 1, 2009).
    Cohen, Michael A. & Maria Figueroa Kupcu, “Privatizing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cy Journal, VolumeXXII, No. 3, Fall 2005, http://worldpolicy.org/journal/articles/wpj05-3/cohen.html (accessed June 1, 2009).
    CSIS Commission on Smart Power, “A Smart, More Secure America,” November 2007,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71106_csissmartpowerreport.pdf (accessed June 1, 2009).
    Edward R. Murrow 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Advancement of Public Diplomacy,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 The Fletcher School of Tufts University, http://fletcher.tufts.edu/murrow/pd/definitions.html (accessed June 1, 2009).
    Gannett News Service, "America`s Mixed Image Abroad," a report posted July 14, 2002, http://www.gannettonline.com/gns/mideast/diplomacy.htm (accessed June 1, 2009).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Taiwan(ROC). Taiwan Yearbook 2007. Taipei: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2007.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Defense Science Board, Report of the Defense Science Board Task Force o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004.
    Ross, Christopher, “Pillars of Public Diplomacy--Grappling with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Harvard Review, Summer 2003, http://usinfo.state.gov/xarchives/display.html?p=washfile-english&y=2003&m=August&x=20030821141150snommis0.6690332&t=xarchives/xarchitem.html (accessed December 17, 2008).
    Schaefer, Katherine T.,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Way Forward--U.S.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 Master of Arts in Law and Diplomacy Thesis, December 2006, http://fletcher.tufts.edu/research/2007/Schaefer.pdf (accessed June 1, 2009).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U.S. Public Diplomacy: Interagency Coordination Efforts Hampered by the Lack of a 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pril 2005, http://www.gao.gov/new.items/d05323.pdf (accessed June 1, 2009).
    USC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http://uscpublicdiplomacy.org/index.php/about/whatis_pd (accessed June 1, 2009).
    Vocke, William C. Jr., “Regime Consolid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aiwanese Diplomacy: A New Public Diplomacy for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Convention, August 27-31, 2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6922007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2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701.pdf95KbAdobe PDF21118View/Open
    200702.pdf130KbAdobe PDF21234View/Open
    200703.pdf141KbAdobe PDF21286View/Open
    200704.pdf456KbAdobe PDF21382View/Open
    200705.pdf297KbAdobe PDF22238View/Open
    200706.pdf417KbAdobe PDF23562View/Open
    200707.pdf342KbAdobe PDF22212View/Open
    200708.pdf367KbAdobe PDF23337View/Open
    200709.pdf378KbAdobe PDF22884View/Open
    200710.pdf295KbAdobe PDF21514View/Open
    200711.pdf230KbAdobe PDF2193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