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03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770402      在线人数 : 5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39


    题名: 胡錦濤時期的文化外交政策研究
    A study of cultural diplomacy during Hu Jintao era
    作者: 歐陽群
    Ouyang, Chun
    贡献者: 朱新民
    歐陽群
    Ouyang, Chun
    关键词: 文化外交
    軟權力
    孔子學院
    北京奧運
    Cultural Diplomacy
    Soft Power
    Confucius Institute
    Beijing Olympic Games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09-09-18 20:34:44 (UTC+8)
    摘要: 文化外交是近年來國際關係中的一項重要議題,各國皆對外輸出軟權力來增加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經濟與軍事能力大幅成長,因此近年來便開始加強對外文化輸出的工作,運用文化外交的力量以達到國家政策的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對胡錦濤主政時期的文化外交政策做一全面性的認識,論文首先探討文化外交的理論淵源,進而建構出文化外交的意涵;其次從總體的角度來研究胡錦濤政府文化外交政策,包括其產生原因以及訴求,並對執行此政策的各相關機構與指導方針做分析。另外在具體實踐方面,論文從孔子學院及2008年北京奧運來探討中國文化外交政策的成效,最後針對這兩項實踐以及總體文化外交政策做深入的評估。

    研究發現中國的文化外交政策之興起有其內、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執行的結果雖然有達到一定的成效,但受限於部份因素的制約,使得中國的文化外交政策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
    Cultural diplom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recent years; many countries output their soft power to increase their influences in the world. Since the succes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 policy, its economy and military power had a large growth. Therefore, China started to strengthen the policy of cultural output, using the power of cultural diplomacy to achieve its national goal.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cultural diplomacy during Hu Jintao’s administra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is research, we discuss the theories of 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n to describe it’s meaning. Secondly, we analyze this policy,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from the overall viewpoint, and also study o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documents related to this policy. In addition, we tak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Beijing Olympic Games for examples to discuss the result of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At last, this research has the analysis on these two practices and the policy.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is influenced by the inner and outer environments. Although this policy has its result, it is still restricted by some factors. It means 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of this policy need to be improved.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一) 專書
    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編,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______,十六大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編,中美關係十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若干重大理論文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文化聯絡局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概覽(1949-1991)。北
    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王緝思主編,文明與國際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曉德,美國文化與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年。
    李 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汪 琪,文化與傳播。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劭玉銘編,理論與實踐-當前國內文化發展之檢討與展望研討會。台北:聯經出
    版社,1994年。
    周正剛,文化國力引論。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黃裕美譯,文化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1993年。
    俞正梁,當代國際關係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門洪華譯,硬權力與軟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倪世雄、劉永濤主編,美國問題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唐賢興主編,大國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格列斯內(Corrine Glesne),莊明貞、陳怡如譯,質性研究導論(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台北:高等教育文化,2006年。
    馬同斌、秦圓圓,北京2008,申奧的台前幕後。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玉國,國家力量與文化政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桂珍,中國對外傳播。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曉民、胡惠林、章建剛,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張驥、劉中民等著,文化與當代國際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陳潔華,21世紀中國的外交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
    彭永捷、張志偉、韓東暉,人文奧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
    馮玉軍,全球化與中國法制的回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黃楠森主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葳威,文化傳播。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楊公素,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
    暢征、王杏芳,國際政治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劉勝驥主編,21世紀中國(卷三)—中共十七大觀察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
    劉繼南、何輝,中國形象----中國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現狀與對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閻學通、孫學峰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韓召穎,輸出美國:美國新聞出版署與美國公眾外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蘇國勳等著,全球化:文化衝突與共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二) 期刊論文
    丁兆中,「戰後日本文化外交戰略的趨勢發展」,日本學刊(北京),第1期(2006
    年),頁118~128。
    尹海良,「關於世界漢語熱的幾點思考」,廣西社會科學(廣西),第2期(2009年),頁117~120。
    王志剛、李英、徐林江,「2008北京人文奧運與東西方文化融合」,中山大學學報論叢(廣東),第25卷第2期(2005年),頁15~17。
    王 欣,「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及其實現方式」,江海學刊(江蘇),第4期(2005年),頁205~210。
    王 虹,「論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理論與改革(北京),年第6期(2007年),頁72~74。
    王寧寧,「關於海外孔子學院的全面認識」,科教文匯(北京),第6期(2007年),頁134。
    王滬寧,「文化擴張與文化主權:對主權觀念的挑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第3期(1994年),頁9~15
    ______,「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第3期(1993年),頁38-48。
    王嶼生、尹承德,「關於”建構和諧世界”的幾點思考」,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4期(2006年),頁3~5。
    任燕華,「國民素質與國際競爭力」,江漢論壇(湖北),第6期(2006年),頁22~25。
    江西元,「試論中國外交文化本源與中西文化綜合」,外交評論(北京),第94期(2007年2月),頁73~79
    何振梁,「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標誌」,外交評論(北京),第5期(2006年),頁7~9。
    克拉漢.威廉(William A. Callahan),「The Limit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as a Mean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11期(2005年),頁37~39。
    吳隆杰,「加快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建議」,宏觀經濟管理(北京),第1期(2008年),頁57~58。
    吳 鋒,「用綠色奧運詮釋奧林匹克精神」,中國林業(北京),第14期(2008年),頁9。
    宋效峰,「文化全球化與中國的文化安全」,探索(北京),第5期(2005年),頁166~169。
    宋貴倫,「人文奧運與首善之區的和諧文化建設」,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第2期(2008年),頁122~125。
    李 智,「文化軟權力化的一種傳播學解讀」,人文雜誌(北京),第4期(2008年),頁175~178。
    ______,「試論文化外交」,外交學院學報(北京),第1期(2003年),頁83~87。
    ______,「試論美國的文化外交:軟權力的運用」,太平洋學報(北京),第2期(2004年),頁64~69
    李湛軍,「奧運籌辦與國家形象提昇」,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北京),第6期(2008年),頁4~8。
    李 菊,「中國多邊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學院」,理論觀察(北京),第2期(2008年),頁46~47
    李新華,「美國文化外交淺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北京),第11期(2004年),頁38~42。
    李德芳,「體育外交的作用及其運用----以北京奧運會為例」,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10期(2008年),頁58~60。
    沈小勇,「中國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的現代性價值」,集團經濟研究(北京),第5期(2006年),頁91~93。
    辛翠玲,「從中國人權問題看國際人權團體的影響力」,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2003年12月),頁181~202。
    孟 紅,「北京成功申奧始末」,文史春秋(北京),第8期(2008年),頁14~19。
    林小波,「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的新發展」,河南社會科學(河南),第1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28-30。
    法蘭克.寧柯維奇( Frank A. Ninkovihc),「美國對外文化關係的歷史軌跡」,編譯參考(北京),第一期(1991年),頁25~27。
    邱芝、耿喜梅,「全球化與和諧世界高層論壇綜述」,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11期(2006年),頁60~64。
    金 威,「從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看安全觀的變化」,國際關係學院學報(北京),第4期(2000年),頁42~43。
    俞新天,「中國國家利益的文化思考」,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2期(2006年),頁12~17。
    段 奕,「硬實力-軟實力理論框架下的語言-文化國際推廣與孔子學院」,復旦教育論壇(上海),第6卷第二期(2008年),頁48~51。
    洪鳳儀,「細水長流的文化外交」,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6卷第12期(2003年),頁64-68。
    胡文濤,「解讀文化外交:一種學理分析」,外交評論(北京),第96期(2007年6月),頁53~55。
    胡惠林,「論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走出去”戰略」,思想戰線(北京),第3期(2006 年),頁89~106。
    胡聯合,「論冷戰結束後的國家文化安全」,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8期(2000年),頁31~34
    唐小松,「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及其體系構建」,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2期(2006年),頁42~46。
    孫有中,「國家形象的內含及其功能」,國際論壇(北京),第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6~19。
    孫明哲、張森林,「全球化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中國流通經濟(北京),第10期(2007年),頁26~29。
    孫紅霞,「簡析如何加強和完善我國的文化外交」,山東電大學報(山東),第1期(2007年),頁37~39
    孫紅霞、李愛華,「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山東),第52卷第1期(2007年),頁69~72
    徐 堅,「”建構和諧世界”的理論與實踐」,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4期(2006年),頁5~9。
    袁懋栓,「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是奧運非物質遺產」,北京社會科學(北京),第3期(2008年),頁14~17。
    郝良華,「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國家文化安全」,江淮論壇(安徽),第6期(2006年),頁94~98。
    馬 健,「孔子學院:中國與世界全方位的交流平臺」,國際人才交流(北京),第10期(2006年),頁49~51。
    張小明,「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北京),第1期(2005年),頁20-36。
    張宇權,「”和諧世界”—21世紀中國文化外交理念分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廣東),第19卷第2期(2008年3月),頁84~88。
    張西平,「簡論孔子學院的軟實力功能」,世界漢語教學(北京),第3期(2007年),頁25~27。
    張清敏,「全球化環境下的中國文化外交」,外交評論(北京),第87期(2006年2月),頁38~41。
    張驥、桑紅,「文化:國際政治中的軟權力」,社會主義研究(北京),第3期(1999年),頁38-41。
    梁紅泉,「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文化外交」,周口師範學院學報(河南),第23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64~66
    郭立亞,「論我國舉辦第29屆奧運會的形象價值」,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北京),第26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88~590。
    陳玉聃,「論文化軟權力的邊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1期(2006年),頁57~63。
    陳 岳,「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和平崛起—一種層次分析法的解讀」,外交評論(北京),第82期(2005 年6月),頁93~99。
    陳剛華,「以文化傳播角度看孔子學院的意義」,學術論壇(北京),第7期(2008年),頁162~167。
    單培勇,「論和諧社會建構進程中的國民素質均衡發展」,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南),第34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192~194。
    彭永捷,「試論人文奧運理念的內涵」,北京社會科學(北京),第4期(2002年),頁5~6。
    彭雪涵,「對古今中外體育文化交流的幾點研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福建),第14卷第4期(2000年10月),頁84~86。
    彭慧鸞,「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5期(2000年5月),頁1~15。
    湯光鴻,「論國家形象」,國際問題研究(北京),第4期(2007年),頁18~23。
    奧運科技行動計畫領導小組,「北京奧運會實現了”科技奧運”的莊嚴承諾」,求是(北京),第16期(2008年),頁20~22。
    楊文靜,「重塑信息時代美國的軟權力-『軟權力:在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介評」,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8期(2004年),頁61-62。
    楊吉華,「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六大趨勢」,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1卷第1期(2007年2月),頁100~106。
    楊紹華,「給北京藍天 辦綠色奧運」,求是(北京),第14期(2008年),頁59~60。
    楊新民,「淺談文化外交的作用」,延邊教育學院學報(吉林),第22卷第1期(2008年2月),頁29~31。
    鄒念祖,「聯合國國際人權外交—中共的認知與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8期(1999年8月),頁89~102。
    趙可金,「美國公共外交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第3期(2003年),頁86-92。
    趙永祥,「2008北京奧運對大陸宏觀經濟發展影響之分析」,東亞論壇季刊,第457期(2007年9月),頁25~43。
    趙 炬,「東學西漸的深層探索」,中國圖書評論(北京),第7期(2005年),頁54~57。
    趙啟正,「文化振興是實現強國之夢的必需」,外交評論(北京),第二期(2006年),頁10~11。
    趙磊,「理解中國軟實力的三個維度:文化外交、多邊外交、對外援助政策」,社會科學論壇(北京),第5期(2007年),頁150-157。
    劉乃京,「文化外交︰國家意志的柔性傳播」,新視野(北京),第3期(2003年),頁66-68。
    劉金質,「美國對外政策制定的國內因素」,外交學院學報(北京),第2期(1994年),頁22~27。
    劉從德、梁紅泉,「和諧世界領域中的文化和諧與文化安全」,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武漢),第27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14~118。
    劉德斌,「“軟權力”說的由來與發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吉林),第四期(2004年7月),頁55~56.
    期刊編者,「30億元打造北京科技奧運創造奧運史上多項第一」,中國科技產業(北京),第8期(2008年),頁34。
    鄧顯超,「新時期中國文化外交的興起與必然」,攀登(北京),第25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140~145。
    ______,「新時期中國文化外交興起的必然」,天府新論(四川),第6期(2006年),頁104~107
    魯 岩,「論全球化條件下的國家文化安全」,學術交流(北京),第11期(2006年),頁48~51
    謝念親,「論中國軟權力建設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四川),第5期(2008年),頁6~8。
    謝曉娟,「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研究(北京),第19期(2004年),頁19-21。
    韓松、李佩、劉雅鳴、黃燕,「淺談全球化時代中國外宣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對外宣傳研究(北京),第3期(2003年),頁12~15。
    魏新龍,「文化外交︰實現國家國際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理論與改革(北京),第2期(2002年),頁89~90。
    龐中英,「奧運會:增強國家軟力量、超越民族主義和弘揚人類精神」,外交評論(北京),第5期(2006年),頁9~10。
    羅建波,「中國崛起的對外文化戰略-一種軟權力的視角」,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0卷第3期(2006年6月),頁97-100。
    關士杰,「國際文化交流與外交」,國際政治研究(北京),第3期(2000年),頁126~136。
    (三) 報紙資料
    「打造北京奧運文化產業」,人民日報(北京),2007年6月15日,第14版。
    「第十次駐外使節會議在京舉行」,人民日報(北京),2004年8月30日,第1版。
    孟曉駟,「中國:文化外交顯魅力」,人民日報(北京),2005年11月11日,第7版。
    程 剛,「孔子學院未何能建這麼快」,環球時報(北京),2007年2月16日,第16版。
    (四) 碩博士論文
    孫鵬程,「孔子學院和國際語言推廣機構的比較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黃士芳,「中國柔性權力研究--文化外交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葉韋君,「從雅典到北京-二00八年北京奧運文化理念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廖登山,「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 磊,「新世紀中國文化外交研究」,外交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戴 蓉,「孔子學院與中國語言文化外交」,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繆開金,「中國文化外交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6年)。
    (五) 網路資料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default.stm>
    人民網。<http://www.peopledaily.com.cn/>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http://www.seechina.com.cn/ >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http://www.c2008.org/index.asp>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http://www.cpifa.org/ >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網頁。<http://www.cpaffc.org.cn/>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http://www.cipg.org.cn/jjgl/lsyg/>
    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 >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http://www.cicec.org.cn/zhongxinjianjie.jsp>
    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http://www.chinaculture.org/ >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http://www.cpaa.cn/ >
    中國漢語水準考試。<http://www.hsk.org.cn/Center_intro.aspx>
    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網。<http://www.gov.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http://www.ccnt.gov.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www.scio.gov.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http://www.gapp.gov.cn/ >
    中華文化聯誼會。<http://www.chinaculture.org/>
    台北市政府。<http://www.taipei.gov.tw/>
    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edu.cn/hbsm.php>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http://www.sarft.gov.cn/ >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蓋洛普(Gallup)民調公司。<http://www.gallup.com/poll/1627/China.aspx>
    二、 英文部份
    (一) 專書
    Arndt, Richard T.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 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hington D.C.: Potomac Books, 2006.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7.
    Charles Wolf and Brian Rosen. Public Diplomacy: How to Think About and Improve It.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2004.
    Feigenbaum, Harvey.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plomacy. New York: 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 Art, Culture & the National Agenda Issue Pater, 2001.
    Hansen, Allen C. USIA: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Computer Age. New York: Praeger, 1989.
    Ilgen, Thomas L. Hard power, Soft Power and the Future of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Burlington: Ashgate, 2006.
    Iriye, Akira. Cultural Forces in World Politics.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90.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1.
    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17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Mcmurry, Ruth Emily and Muna Lee. Cultural Approach, another wa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47.
    Mearsheimer, Joh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2001.
    Mitchell, J. M.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6.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Knopf, 1985.
    Ninkovich, Frank A. The Diplomacy of Ideas: U.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 1938- 195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Nye, Joseph S.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______.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5.
    Passin, Herbert.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New York: Praeger, 1963.
    Paul, T.V. and John A. Hall.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Future of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owell, Colin. Culture Action and National Interests, U.S. State Department: 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2005.
    Ramo, Joshua Cooper. Brand China.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2007.
    Tuch, Hans 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 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s. New York: St. Martin’s, 1990.
    (二) 期刊論文
    Ann, Kent.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National Human Rights Regime: A Case Study of Multilateral Monitoring, 1989-1994,” Human Rights Quarterly, Vol.17 Iss.1 (1995), pp. 1~47.
    Bruce, Stokes.“Public Diplomacy: America is Job No.1,”National Journal, Vol.37, No.19 (2005), pp. 62~65.
    Byrnes, Michael.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69, Iss.5(Jun 2006), pp. 65-68.
    Carnes, Lord.“The Past and Future of Public Diplomacy,”Orbis,Vol.42 (1998), pp. 49~73.
    Charles Wolf and Brian Rosen,“Public Diplomacy: Lessons From King and Mandela,” Policy Review, (Oct/Nov 2005), pp. 63~80.
    Finn, Helena K.“The Case for Cultural diplomacy: Engaging Foreign Audiences,”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02), pp.15~20.
    James, Critchlow.“The Power of Public Diplomacy,”The New Leader, (Sep/Oct 2003), pp. 12~14.
    Kurlantzick, Joshua. ”China`s Charm Offensive in Southeast Asia,” Current History, (Sep. 2006), pp. 270-276.
    Mark, Leonard.“Diplomacy by Other Means,” Foreign Policy, (SEP/OCT 2002), pp. 48~56.
    Mulcahy, Kevin V. “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Exchange Programs: 1938-1978,”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Vol.29, No.1 (Spring 1999), pp.8~10.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 (fall 1992), pp. 10~16.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Owens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Vol.75, (March/April 1996), p. 20~36.
    Nye, Joseph S.“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 Vol.78, (July/August 1999), p.22~35.
    ______. “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Fall 1990), pp. 153~168.
    Prager, Karsten. “China: Waking up to the Next Superpower”, Time, March 25, 1996, pp.12-13.
    Restall, Hugo. “China`s Rise in Asia: Promises and Peril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68, Iss.10(Nov 2005), pp. 70-72.
    Ross, Christopher. “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No.25, (Spring 2002), pp. 75~83.
    Walsh, James. “China: The World’s Next Superpower”, Time, May 10, 1993, pp.16~17.
    Zelikow, Philip.“Foreign Policy Engineering: From Theory Practice and Back Aga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4 (Spring 1994), pp. 143~171.
    (三) 網路資料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 USC, (Dec 10, 2008.) <http://www.publicdiplomacy.org/1.htm>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http://www.olympic.org/ >
    Jim Bronskill, ”CSIS say: 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 “ The Canadian Press, (May 28, 2007.) <http://www.themonitor.ca/article-cp69319033-CSIS-say-Confucius-part-of-Chinese-bid-to-win-over-western-hearts.html>
    McClellan, Michael.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Context of Traditional Diplomacy," Public diplomacy Website, (Dec 11, 2008.) <http://www.publicdiplomacy.org/45.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5253005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530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5101.pdf90KbAdobe PDF21129检视/开启
    005102.pdf127KbAdobe PDF21122检视/开启
    005103.pdf133KbAdobe PDF21116检视/开启
    005104.pdf117KbAdobe PDF21071检视/开启
    005105.pdf277KbAdobe PDF21619检视/开启
    005106.pdf345KbAdobe PDF22069检视/开启
    005107.pdf381KbAdobe PDF21297检视/开启
    005108.pdf303KbAdobe PDF21626检视/开启
    005109.pdf365KbAdobe PDF21964检视/开启
    005110.pdf179KbAdobe PDF21188检视/开启
    005111.pdf211KbAdobe PDF2150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