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參考文獻】 Ⅰ.中文文獻(含中譯)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988,《環境法令(七十七年版)》。 1992,《環境影響評估相關法規彙編(八十一年版)》。 1994,《環境保護法令彙編》。 1996a,《「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初審會會議記錄》。 1996b,《「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第二次初審會會議記錄》。 1996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記錄》 1997,《「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第三次初審會會議記錄》。 1999,《「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第四次初審會會議記錄》。 2000,《「新竹客雅污水處理廠用地填築海埔地開發計畫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記錄》。 2001a,《「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第五次初審會會議記錄》。 2001b,《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七十八次會議記錄》。 2001c,《「新竹客雅污水處理廠用地填築海埔地開發計畫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二次初審會會議記錄》。 2001d,《「新竹客雅污水處理廠用地填築海埔地開發計畫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三次初審會議記錄》。 2001e,《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八十五次會議記錄》。 內政部營建署 1995a,《「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現場勘查紀錄》。 1995b,《「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聽證會會議紀錄》。 台灣省政府 1993,《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書》。 1995a,《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 1995b,《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附錄)》。 新竹市政府 2001,《新竹市客雅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香山濕地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劃設事宜公聽會議記錄》。 王振寰,1991,〈出現中的市民社會及其限制〉,《二十一世紀》第五期,頁57-67,香港中文大學。 ------------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四期,頁123-163,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1996,《誰統治台灣?》,台北:巨流。 尤怡文,2001,〈台灣海岸地區開發之政經分析:國家、資本與民間社會之互動〉,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元康,1990,〈個殊性原則與現代性:黑格爾論市民社會〉,《當代》第四十七期,頁20-28。 江迅、木魚,1987,〈爲民間社會辯護〉,《南方》第八期。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1999,〈環保類非營利組織之策略聯盟〉,《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江明修主編,頁271-304,台北:智勝文化。 何方,199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第四十七期,頁39-52。 吳綱立,1998,〈規劃思潮與公共利益概念的演變-建構一個新的規劃典範來尋找公共利益〉,《人與地》第179、180期,頁74-85。 辛晚教,1995,〈當前國土規劃問題〉,《政策》第53期,頁2-8。 李國鼎,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書局。 李永熾,1990,〈市民社會與國家〉,《當代》第四十七期,頁29-38。 李雄略,1998,〈香山潮間帶填海造陸案之環評史前史〉,《環耕》第十二期,頁58-63。 李孝悌,〈在論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從黑格爾到葛蘭西〉,《中國論壇》第340期,頁73-80。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邢幼田,1990,〈進歩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95-11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杭之,1991,〈台灣社會的歷史性挑戰〉,《二十一世紀》第五期,頁41-52,香港中文大學。 林聖偉,2000,〈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及其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珠,1989,〈台灣西海岸海埔地開發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彥,《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周志龍,1997,〈全球經濟發展與國土規劃開發體制變遷-台灣與英國為例〉,《思與言》第35卷第3期,頁139-189。 -------------1999,〈規劃理論的論爭與發展〉,《都市與計劃》,Vol.26, N.2,頁9-3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紀俊傑,2002,〈台灣的環境與社會〉,《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頁455-492。 洪明仕,2000,〈漫談香山濕地的生態環境〉,《竹塹文獻雜誌》第十六期,頁6-23。 南方朔,1986,〈台灣的新社會運動〉,《中國論壇》第269期,頁36-40。 ------------ 1999,〈青山繚繞疑無路〉,《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楊澤主編,頁20-29,台北:時報文化。 徐世榮,2001,《土地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地政學術之補充論述》,台北:正揚。 徐進鈺,1990,〈台灣石化工業區為衝突之分析-以宜蘭反六輕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殷章甫,1990,台灣西海岸海埔地開發方式之研究,台灣省政府省政研究發展叢書第55輯。 高成恕,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徐正光、宋文里合編,頁9-19,台北:巨流。 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頁33-9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孫善豪,1989,〈「民間社會」與「文明社會」:民間社會理論對葛蘭西的誤解〉,《中國論壇》第336期,頁30-33。 夏鑄九,1991,〈市民城市之浮現〉,《二十一世紀》第五期,頁73-85,香港中文大學。 -------------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六期,頁21-54,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鑄九、張景森,1993,〈台灣地區國土規劃歷史的回顧與檢討〉,《國土規劃的挑戰》,頁9-27,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 陳東升、周素卿,1993,〈國家結構、政商關係與空間結構〉,《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二期,頁149-183。 張茂桂,1994a,《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葉強。 -------------1994b,〈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科學學報》第四期,頁33-66,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頁9-31,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1991,〈台灣現代城市規劃: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台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台北:葉強。 曾旭正,1990,〈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程序性規劃理論論戰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177-193,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楊綠茵,1995,〈國土開發之環境社會學分析-以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竹市野鳥學會,1995,《新竹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評估鳥類調查分析評估報告》。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潘瀚聲,1997,〈濕地空間的社會性生產-以台南七股濕地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宗裕,2000,〈跨世紀國土規劃願景之芻議-以成長管理及永續發展之觀點論述〉,《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五期,頁257-285。 劉洪昌,1994,,〈無腸將軍香山居:香山潮間帶的螃蟹〉,《大自然季刊》第44期,頁76-81。 蕭全政,1997,《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葉強。 蕭新煌,1987,《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圓神。 -------------1988,《七○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989a,〈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徐正光、宋文里合編,頁21-46,台北:巨流。 -------------1989b,〈社會運動與社會啟蒙〉,《中國論壇》第328期,頁63-65。 -------------1989c,〈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社會運動的本質界定〉,《中國論壇》第331期,頁60-64。 -------------1989d,〈政治自由與經濟公平〉,《中國論壇》第332期,頁65-70。 -------------1989e,《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999,《台灣的非營利部門:現狀、新動向和未來發展》,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移轉》,台北:土緒。 蕭新煌、劉華真,1997,《一個緊張的共生關係:環保行政機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關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專案計畫。 魏美莉,2001,〈世紀交替間的塹城香山溼地-工業區變保護區〉,《打造海洋新故鄉》,頁165-190。 顧忠華,1998,〈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亞洲研究》第二十六期,頁8-23,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 ------------ 1999a,《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 ----------- -1999b,〈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六期,頁123-14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Ⅱ.外文中譯文獻 Althusser著,H. K. Shen譯,《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Forester著,江明修、劉梅君譯,1995,《面對權力的規劃》,台北:五南圖書。 Hall著,張麗堂譯,1995,《都市與區域規劃》,台北:巨流。 Habermas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傑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Hegel著,范揚等譯,1985,《法哲學原理》,台北:里仁。 Lefebvre著,陳志梧譯,1988,〈空間政治學的反思〉,《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頁31-46,台北:明文書局。 Taylor著,文一郡譯,1995,〈原民間社會〉,《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頁39-69,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Taylor著,李保宗譯,1997,〈公民與國家之間的距離〉,《二十一世紀》第四十期,頁4-17,香港中文大學。 Tocqueville著,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2000,《民主在美國》,台北:城邦文化。 Ⅲ.英文文獻 Abu-Lughod, 1998, “Civil/Uncivil Society: Confusing Form with Content,”in Mike Douglass and John Friedmann(eds.), Cities For Citizens: Planning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a Global Age, West Sussex: John Wiely&Sons Ltd. Baker, 1998,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Politics 18(2): 81-87. Castells,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vel, 1986, “The Progressive City: Planning and Participation, 1969-1984,”Rutger. ---------1994, “The Evolution of Advocacy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0(2): 146-149. Clavel&Deppe, 1999, “Innovation in Urban Policy: Movement and Incorporation in City Administr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Policy Studies Journal 27(1): 115-128. Cohen and Arato,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Davidoff, 2000,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in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eds.), The Cit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Flyvbjerg, 1998, “Empowering Civil Society: Habermas, Foucault and the Question of Conflict,”in Mike Douglass and John Friedmann(eds.), Cities For Citizens: Planning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a Global Age, West Sussex: John Wiely&Sons Ltd. Forester, 1980, “Critical Theory and Planning Practi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46(3): 275-286. ------------2000, “Planning in the Face of Conflict,”in Richard T. LeGates and Frederic Stout(eds.), The Cit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Friedmann, 1987,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ll, 1997, “Cities of Tomorrow,”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Krumholz, 1994, “Advocacy Planning: Can It Move the Cent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0(2): 150. Logan and Molotch, 1999,“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in Susan Fainstein and Scott Campbell(eds.), Readings in Urban Theor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Molotch, 1976, “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2): 309-332. Sandercock, 1998, “The Death of Modernist Planning: Radical Praxis for a Postmodern Age,”in Mike Douglass and John Friedmann(eds.), Cities For Citizens: Planning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a Global Age, West Sussex: John Wiely&Sons Ltd. Storper, 1998, “Civil Society: Three Ways into a Problem,”in Mike Douglass and John Friedmann(eds.), Cities For Citizens: Planning and the Rise of Civil Society in a Global Age, West Sussex: John Wiely&Sons Ltd. Ⅳ.簡報資料 中國時報: 1992/7/17、1992/8/22、1992/9/27、1992/10/31、1992/11/11、1992/11/15、1995/9/14、1995/9/15、1996/9/27、1996/10/25、1996/11/24、1996/12/29、1997/12/6、2000/12/27 聯合報: 1992/7/10、1992/8/11、1992/8/22、1993/12/31、1994/2/22、1994/5/24、1994/8/13、1994/12/8、1994/12/22、1994/12/23、1996/3/26、1996/7/23、1996/9/27、1996/12/29 自由時報: 1996/9/17、1996/12/29 民眾日報: 1996/7/23 經濟日報: 2000/08/17 Ⅴ.訪談紀錄 受訪者編碼 時間 地點 受訪者背景簡介 記錄方式 N1 2002/5/7 台北縣新店市貴族世家餐廳 新竹市野鳥學會成員 錄音文字搞 N2 2002/5/8 清華大學工程一館 新竹市野鳥學會成員 錄音文字搞 N3 2002/5/9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會館 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成員 錄音文字搞 N4 2002/5/16 新竹市野鳥學會會館 新竹市野鳥學會成員 錄音文字搞 A1 2002/5/16 新竹香山自宅 香山地方居民 錄音文字搞 G1 2002/5/16 新竹市動物園辦公室 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 錄音文字搞 G2 2002/7/16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科長 錄音文字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