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2678      Online Users : 62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26


    Title: 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土地墾佃制度之研究
    Authors: 陳立人
    Chen li-jen
    Contributors: 顏愛靜
    Yen ,Aiching
    陳立人
    Chen li-jen
    Keywords: 荷據時期
    荷蘭東印度公司
    大員商館
    制度
    王田制
    結首制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8 16:24:41 (UTC+8)
    Abstract: 誠如North所言「制度將過去、現在和未來連在一起,以致於歷史大致上是制度逐步演變的故事」,臺灣在荷據時期土地墾佃之相關制度對於其後臺灣土地制度史的發展可說是深具意義。關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期間之內部檔案與史料,近年來在國內歷史學者致力研究與譯註下,已有豐富的成果發表,惟其中有關此一時期土地利用以及地權型態變遷情形之論述,似尚屬少數,且仍瑣碎散見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內部檔案及以教會傳教史為主題之相關譯註及研究論述中。有鑑於此,本文以赤崁一帶包括臺灣西南部之麻豆至二層行溪(二仁溪)之間為範圍,經由相關史料及研究論述的歸納整理,透過對荷蘭人、原住民、以及漢人三者間互動關係的分析,為臺灣在荷據時期這段目前普遍為臺灣土地制度史或土地相關問題之研究所忽略的階段,填補上歷史影像。

    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之墾佃制度為一制度結構的概念,係為當時期荷、原、漢三者間的互動以及各種與農業發展有關之正式與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總和,包括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上而下所強加施行之原住民封建領地制度、地方會議制度、漢人首領制度、財產權界定、徵稅措施、對漢人移民及從事農作之激勵措施等有助於農業發展環境建構之正式制度的安排,以及漢人移民土地拓墾方式、租佃習慣及意識型態等非正式制度的安排。經由本文之研究獲致四點結論如下:

    一、1624年至1662年期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逐步於其勢力所及的範圍內,界定財產權、行使徵稅權、並提供保護與治安的服務,可視為一準政府組織,在土地墾佃制度形成的過程中,該公司係立於強制性制度供給者的地位。
    二、荷據時期臺灣原住民在部分土地之利用轉向定耕農業發展的同時,其地權型態已有脫離氏族公有而朝向個人私有制發展之趨勢,除赤崁地區蕭壠、麻豆與目嘉溜灣等村社外,大部分原住民對農業生產仍不熱衷,荷蘭東印度公司基於稅收等利益考量,藉宗教及政治因素之理由,將部分原屬於封建領地範圍內之原住民村社土地出售予漢人,臺灣原住民地權流失之現象,自荷據時期已經發生。
    三、漢人移民是荷據時期臺灣農業發展的主力,當時期臺灣土地墾佃制度是與荷蘭人所施行之治理與激勵措施、漢人移民(包括移民原鄉之租佃習慣)、以及荷、原、漢三者間的互動息息相關,在資源、技術、文化與制度的交互作用下,臺灣糖、米經濟之興盛可說是從荷據時期開始。
    四、荷據時期臺灣的地權制度是「王田」制與私有制併存之型態;漢人對於土地拓墾之方式主要沿襲原鄉之土地租佃型態,「結首」制之拓墾方式並非起源於荷據時期。
    Exactly as the North, D.C. said, The connect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so that history is a largely incremental story of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e institutions of farmland cultivation in Dutch Formosa,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nd institutions. The interior records during A.D.1624-1662 of V.O.C had been studied and translated by historians, but among the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of the change of utilizing and the rights of the land seems only a minority and dispersed in the theme of missionary work. For this reason, this thesis study on institutions of farmland cultivation in Saccams area of Taiwan in the Dutch Era, in order to fill up the historical image of this stage, which had been ignored by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s of Taiwan land research, by way of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Hollander, the aborigine and the emigration of Hahn people.

    The institutions of farmland cultivation in Saccams area is a conception of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 that ar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Hollander, the aborigine and the emigration of Hahn people, as well as the arrangement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institutions of feudal tenure, landdag, cabessa, definition the property right, apply for receiving farmland to cultivate, distribute the certificate of land dominium, tithe taxation, encouraging measures etc, which theV.O.C enforced top - down on the Hahn emigration and Aborigine. Besides the formal institutions the Hahn emigration also transplant customs and habits from their country, base on the congenial ideology, their customs and conventions formation the informal institutions of the farmland cultivation. The conclusion is described as follows:

    1.During A.D.1624-1662, the V.O.C manipulated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violence to stake the property rights between the Hollander, the aborigine and the emigration of Hahn people in Taiwan. That company can be regarded as a emergence government-to-be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s of farmland cultivation in Saccams area, the V.O.C is a formal institutions provider.
    2.Beside Mattau, Soulang and Bakaloan villages, mostly aborigine had not fallen overboard for farming, because of the benefit of revenue from tax, the Hollander under the cloak of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reason, offer for sale the aborigine land to the Hahn people.
    3.The emigration of Hahn people was the backbone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resource, technology, culture and institution; the prosperou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was from the Dutch Era.
    4.In the Dutch Era, the types of right to land besides the「wang-tian」system, part of Hahn emigration who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Tayouan Hong, acquire the management right of the farmland. The statement about the「jie-shou」system originated from the Dutch Era is fallacious.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1.Leonard Blusse(1994),<追尋被遺忘的臺灣社會之本源>,《當代》,第103期。
    2.North, D.C.(1995)演講,<制度變遷理論綱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11期,頁183-186。
    3.Paul Art Dyke譯(2000),Paul Arthur Van Dyke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1630年代東亞的亞洲區間貿易中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原因與經過>,《暨南史學》,第3號。
    4.山崎繁樹等著(1998),《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頁1-99。
    5.中村孝志著(1910-1994),吳密察、翁佳音編(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臺北:稻鄉。
    6.中村孝志著(1910-1994),吳密察、翁佳音編(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臺北:稻香。
    7.方豪(1994),《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
    8.王世慶(1999),<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王佳煌譯(1990),Roberto Mangaberia Unger著(1976),《現代社會的法律》,臺北:商周。
    10.王泰升(1997),<臺灣主體性的法律史研究>,收錄於《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作者自版。
    11.王泰升(1997),<臺灣歷史上的主權問題>,收錄於《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作者自版。
    12.王泰升(1999),<近代西方法對臺灣華人的影響>,《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3期。
    13.王泰升(2001),《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14.王益滔(1964),<光復前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臺灣銀行季刊》,第15卷2期。
    15.王道還等譯(1998),Diamond Jared著(1997),《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 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y),臺北:時報文化。
    16.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文化。
    17.北叟譯(1954),中村孝志著(1937),<荷領時代之臺灣農業及其獎勵>,收錄於《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白采穎譯(1999),Tonio Andrade 著(1998),<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的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臺灣文獻》,第50卷4期。
    19.印斗如譯(1959),石田文次郎著(1927),《土地總有權史論》,臺北:中國地政研究所/臺灣土地銀行,1970年再版。
    20.朱鎮明(1996),《制度、官僚、與政策過程》,臺北:紅葉文化。
    21.江慶林等譯(1991),伊能嘉矩著(1928),《臺灣文化志》(中卷),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22.江樹生(1990),《鄭成功與荷蘭人的締和條約》,臺北:漢聲,1992年版。
    23.江樹生(1995),<荷蘭時代的「安平街」―熱蘭遮市>,《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市政府/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4.江樹生(1997),<荷據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江樹生譯(1994),J.L Oosterhoff著(1985),<荷蘭人在臺灣的殖民市鎮-大員市鎮>,《臺灣史料研究》,第3號。
    26.江樹生譯(1997),Kees Zandvilet著,《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上)、(下),臺北:漢聲出版社。
    27.江樹生譯註(2000),《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28.江樹生譯註(2002),《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29.江樹生譯註(2003),《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30.余遜達、陳旭東譯(2000),Ostrom,E.著(1990), 《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上海:三聯書店。
    31.吳密察監修(2000),《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
    32.吳梅東等(2004),《偕大地悠游:河流》,臺北:秋雨文化。
    33.巫和懋等著(2002),《賽局高手:全方位策略與運用》,臺北:時報文化。
    34.李壬癸(1992),<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第42卷1期。
    35.李壬癸(1992),<臺灣南島民族的遷移歷史―從語言資料及現象所作的探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臺北:中央研究院,第22期。
    36.李筱峰(1999),《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玉山社。
    37.李筱峰、劉峰松(1994),《臺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
    38.李學民、黃坤章(1987),《印尼華僑史》,廣東:廣東高等教育。
    39.李興雙等編纂(200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人口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40.杜正勝(2003),《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臺北:時藝。
    41.杜正勝(2003),<揭開鴻濛―關於臺灣古代史的一些思考>,《故宮文物月刊》,第21卷1期。
    42.周怡君(1998),《荷屬時期爪哇華人甲必丹與華人經濟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43.周婉窈(1997),《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44.周婉窈(2003),<陳第―東番記>,《故宮文物月刊》,第241期。
    45.周學普譯(1956),Coyett et Socii(1675)著,<被遺誤之臺灣>,收錄於《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6.周憲文譯(1945),奧田彧等著(1936),<荷領時代之臺灣農業>,收錄於《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7.周憲文譯(1979),J.S.Furnivall著,《印尼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
    48.周憲文譯(1985),東嘉生著(1943),《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2000年重刊本。
    49.林英強(1948),<東印度公司的擴展與沒落>,《南洋學報》,第5卷第2輯。
    50.林偉盛(2000),<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有關臺灣史料介紹>,《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3期。
    51.林偉盛(2000),評<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9期。
    52.林偉盛(2001),<荷據時期的臺灣砂糖貿易>,《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學樂。
    53.林偉盛(2003),<熱蘭遮圍城275日>,《故宮文物月刊》,第240期。
    54.林偉盛譯(1996),<R.Junius給東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商館諸董事的報告―1639.9.5>,《臺灣文獻》,第47卷2期。
    55.林偉盛譯(2002),Johnnes Huber(1990)著,<中國移民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1652年臺灣的郭懷一事件>,《臺灣文獻》,第53卷3期。
    56.林毅夫(1989),<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變遷>,《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新華書店,1994年版。
    57.林毅夫、Jeffery B. Nugent著(2000),<制度與經濟發展>,收錄於林毅夫著《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北京大學。
    58.林瓊華(1997),《臺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1624-1945)》,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頁1-49。
    59.施正鋒(2002),<建構臺灣政治史的嘗試>,《邁向21世紀的臺灣歷史學論文集》,臺北:稻鄉。
    60.查忻譯(2003),Tonio Andrade著(1997),<政治奇觀與殖民統治:荷蘭臺灣地方集會>(Political Spectacle and Colonial Rule:The Landdag on Dutch Taiwan,1629-1648),《暨南史學》,第四、五期。
    61.洪敏麟纂(1972),《臺灣省通志》(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62.洪麗完(1997),《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香。
    63.孫萬枝(1948),<臺灣的開拓與其土地制度>(上),《臺灣省通志館刊》,第1卷第2號。
    64.烏廷玉(1992),《中國租佃關係通史》,吉林:吉林文史。
    65.翁佳音(1992),<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第42卷4期。
    66.翁佳音(1996),<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第3卷1期。
    67.翁佳音(1998),<臺灣近代初期史的研究與問題>,《臺灣文獻》,第49卷1期。
    68.翁佳音(1999),<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收錄於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集),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69.翁佳音(1999),<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商業與原住民>,《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70.翁佳音(2000),<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第51卷3期。
    71.翁佳音(2001),<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的舞臺―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二)>,《臺灣文獻》,第52卷3期。
    72.翁佳音(2003),<世變下的臺灣早期原住民>,《故宮文物月刊》,2003年3月。
    73.翁佳音譯註(2001),W.Ginsel著(1931),<政治與教會―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三)>,《臺灣文獻》,52卷4期。
    74.翁佳音譯註(2001),W.Ginsel著(1931),<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二)>,《臺灣文獻》,52卷1期。
    75.翁佳音譯註(2001),W.Ginsel著(1931),<臺灣基督教奠基者康德牧師―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一)>,《臺灣文獻》,第52卷2期。
    76.康培德(2000),<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臺灣史蹟》,第三十六期,南投: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77.康培德(2001),<十七世紀的西拉雅人生活>,《平埔族群與臺灣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歷史所籌備處。
    78.康培德(2001),<荷蘭時期與清代平埔族群部分社會特質的比較>,《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學樂。
    79.張亦善譯(1982),Damiel George Edward著,《東南亞洲史》(上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80.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2002年版。
    81.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
    82.曹永和(2003),<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收錄於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83.梁志明(2003),<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興衰>,《歷史月刊》,第181期。
    84.莊國土(2000),<海貿與移民互動:十七―十八世紀閩南人移民臺灣原因―兼論漳泉籍移民差異>,《臺灣文獻》,第51卷2期。
    85.許雪姬(1985),<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史為例>,《思與言》,第23卷1期。
    86.許雲樵校註(1953),<開吧歷代史記>,《南洋學報》,第9卷第1輯,新加坡:南洋學會。
    87.許賢瑤譯(2001),岩生成一著,<明末僑寓日本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科學院。
    88.郭湘章譯(1966),Purcell著,《東南亞之華僑》(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89.郭壽華,《印尼通鑑》,臺北:大亞洲社。
    90.郭輝中譯(1970),村上直次郎日譯(1937),《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第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91.陳育崧譯,Vermeulen著,<紅溪慘案始末>,《南洋學報》,第9卷1輯。
    92.陳金田譯(1990),岡松參太郎(1910),《臺灣私法》(第一、二卷),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93.陳信雄(2003)主編,《大員紀事―十七世紀的臺灣》,臺南:成功大學。
    94.陳秋坤(1994),《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5.陳國棟(2003),<十七世紀的荷蘭史地與荷據時期的臺灣>,《臺灣文獻》,第54卷3期。
    96.陳國棟(2003),<荷據時期的貿易與產業>,《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7.陳國棟(2003),<就從安平追想起荷據時期的臺灣>,《歷史月刊》,181期。
    98.陳國棟(2003),<轉運與出口:荷據時期的貿易與產業>,收錄於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99.陳紹馨(1979),<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臺灣之福建移民>,《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100.陸傳傑(2001),《裨海紀遊新注》,臺北:大地地理。
    101.程大學中譯(1990),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註,《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02.程家穎(1904),《臺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版。
    103.程紹剛譯著(2000),《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
    104.黃有祿(2000),《推力與吸力:明清閩南的海外移民(1567-1840)》,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5.黃典權等譯(1976),Dapper著,<郭懷一事件>,《臺灣風物》,第26卷3期。
    106.黃阿有(2003),<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研究>,《臺灣文獻》,第54卷4期。
    107.楊建成主編(1983),沈鐵崖著(1924),《蘭領東印度史》,臺北:文史哲。
    108.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臺灣史》,臺北:聯經。
    109.楊鴻謙(1998),<荷蘭及明鄭時期對臺灣早期經濟活動之影響>,《臺灣經濟》,第261期。
    110.楊鴻謙(2003),《清代臺灣南部西拉雅族番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以鳳山八社領域為範圍》,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111.溫豐文(1984),《現代社會與土地所有權理論之發展》,臺北:五南。
    112.葉春榮譯著(1994),George Candidius著(1628)<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第44卷3期。
    113.虞虹譯(1990),Ruttan,V.W.著(1984),<誘致性制度變遷理論>,收錄於《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新華書店,1994年版。
    114.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11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譯(1963),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1904),《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頁1-20。
    116.趙岡(2002),<傳統農村社會的土地分配>,《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
    117.趙岡、陳鍾毅(1982),《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
    118.劉序楓譯(1999),永積洋子著,<由荷蘭史料看17世紀的臺灣貿易>,《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集),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19.劉長齡(1998),<臺灣水資源早期發展之歷程>,《臺灣文獻》,第49卷3期。
    120.劉增泉譯(1979),Andre Corvisier著,《簡明西洋近代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121.潘英(1996),《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
    122.蔡百銓譯(2001),D.R.Sar Desai著,《東南亞史》,臺北:麥田。
    123.蔡志展(1998),<明清臺灣的水源開發>,《臺灣文獻》,第49卷3期。
    124.蔡秋雄譯(1995),彭明敏、黃昭堂著(1976),《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臺北:玉山。
    125.鄭維中(2001),《荷蘭時代臺灣的社會秩序:自然法的難題與文明化的歷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126.鄭維中(2002),<略論荷蘭時代臺灣法制史與社會秩序>,《臺灣史蹟》,第40期。
    127.鄭維中譯(2002),Pol Henys著(2001),《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Economy,Land Rights and Taxation in Dutch Formosa),臺北:播種者文化。
    128.鄭維中譯,Kees Zandvliet著(2003),<地圖與荷鄭時代的台灣>,收錄於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29.鄭學稼(1976),《印度尼西亞史》,臺北:黎明。
    130.盧嘉興等編著(1956),《臺南縣地名研究輯要》,臺南:臺南縣政府,1982年版。
    131.戴炎輝(1966),《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
    132.謝在全(1989),《物權法論》,臺北:作者自版,1990修訂版。
    133.韓家寶(Heyns Pol)(2000),<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人在大員一帶的經濟關係(1625-1640)>,《漢學研究》,第18卷1期。
    134.韓朝華譯(2000),Wolfgang Kasper & Manfred E. Streit著(1998),《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Institutional Economics―Social Order and Policy),北京:商務。
    135.簡後聰(2001),《臺灣史》,臺北:五南,頁285-325。
    136.簡後聰等編(2000),《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臺中: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137.顏愛靜、楊國柱(2004),《原住民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臺北:稻香,頁1-106。
    138.顏愛靜等譯(2001),Furubotn and Richter著,《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臺北:五南,頁1-118。
    139.魏佳弘(1996),《從業到所有權―臺灣土地所有權概念建立的經過》,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0.蘇梅芳(1976),<荷蘭統治下的臺灣四社>,《成大歷史學報》,第3號。
    14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電子資料庫http://www.ihp.sinica.edu.tw/
    二、日文部分
    1. 平山勛(1934),《臺灣社會經濟史全集》(第一分冊),臺北:臺灣經濟史學會,頁47-64。(本資料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藏室典藏)
    2.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一),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頁71-79。
    (日文文獻資料曾洽請義守大學應用日文學系)
    三、英文部分
    1. Campbell, William, ed.(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descriptions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Taipei:Ch`eng-wen, 1972.(中譯本:李雄揮譯(2003),《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前衛。)
    2. John Robert Shepherd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47-90.(The Dutch Era ,1624-1661)
    3. North, D.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中譯本:劉瑞華譯(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臺北:時報文化。)
    4.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
    5. Peter Kang(1996), Encounter, Suspicion and submission―the experiences of the Siraya with the Dutch from 1623 to 1636,Taiwan Historical Research,Vol.3No.2,pp195-216。
    6. Yujiro Hayami(1997), 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 Nations. Oxford:Clarendon Press, pp9-1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1923011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23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3011101.pdf40KbAdobe PDF21018View/Open
    23011102.pdf107KbAdobe PDF21024View/Open
    23011103.pdf121KbAdobe PDF21141View/Open
    23011104.pdf43KbAdobe PDF21050View/Open
    23011105.pdf390KbAdobe PDF21690View/Open
    23011106.pdf87KbAdobe PDF22422View/Open
    23011107.pdf98KbAdobe PDF27360View/Open
    23011108.pdf567KbAdobe PDF24753View/Open
    23011109.pdf775KbAdobe PDF212916View/Open
    23011110.pdf206KbAdobe PDF22022View/Open
    23011111.pdf180KbAdobe PDF2204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