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90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87515      在线人数 : 59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909


    题名: 論森林法之刑事制裁
    作者: 江振源
    贡献者: 何賴傑
    楊松齡



    江振源
    关键词: 森林
    刑事制裁
    環境法益
    forest
    criminal sanction
    environmental legal interests
    日期: 2002
    上传时间: 2009-09-18 16:21:59 (UTC+8)
    摘要: 【摘要】
    森林法有關的刑罰規定,自七十年前大陸時期就已經存在,這段期間雖然有作多次修改,但重點僅止於「加重其刑」一途,並無考量到刑法核心議題 ─ 法益;對於森林法的學術研究或實務運作,亦未注意到此一問題,多年來習於將森林法各罪的法益定位成「個人法益」概念,衍生出許多錯誤論和競合論的問題有待釐清。如此不僅增加了解釋適用法律的困難,更因為囿限在個人法益的觀點上,忽略了保育森林的公益機能,也低估了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本文藉由立法歷程和時代演進的觀察,認為危害森林的不法行為應以刑事制裁對付,且法益型態為超個人的「環境法益」,此方能凸顯環境保育的重要性。確定法益,解讀森林法各罪時便有清晰的脈絡可依循,亦即行為人只有在「重大危害森林」的情況下,才會成立犯罪;釐清法益,犯罪競合的處理才能更清楚,區隔出森林刑罰和主刑法各罪、及其他附屬刑法間的關係。
    結論上,建議透過「環境法益」將森林法各罪的構成要件重新描述,捨棄現行法運用管領力的不當概念,改正為僅針對「重大危害森林」之情形方以刑罰對付,至於其他違反林業行政的不法行為,則統歸行政制裁的範疇,並針對不法內涵的程度,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法律效果。另外,涉及「保育森林」的附屬刑法眾多,現行法規範的重疊性甚高,並不妥適,立法上應對此等規範通盤檢討,可以「保留其一、刪除其他」,或是針對不同程度的法益侵害情形,將各種附屬刑法以「法條競合的補充關係」重新設計。
    【Summary】
    The criminal sanction in the Forest Law has existed for seventy years. Although it has been revised several times, the criminal concept only discussed on the increase of the penalty, nothing on the core -- legal interests. Even the academic study or the practice in fact did not reach the key point. People have been
    used to position the legal interests as individual for many years. That led to numerous thorny problems of "Irrtum" and "Konkurrenzlehre". It not only made explanation more difficult, but also mires it into a blind point. That is, if we limit the criminal sanction to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distinguish regulatory offenses and criminal sanction from disposition right, it will verge the public welfa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margin, also lower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management.
    By studying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interest is affirmed to be the core of the thesis. Thus one urges that through the clarification of legal interests where major & subsidiary laws can be clearly defined, "Konkurrenzlehre" problem will be managed precisely,
    Conclusively,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interests should be the elements of crime in the Forest Law. Also, we should abandon the concept of disposition right in the current law, and simplify the elements. We could only inflict criminal punishment on those who pillage the resources, pollute or damage the environment, or other behaviors that causes ecocatastrophe. As for the other illegal behaviors against forest administration, those should be regulated by regulatory offenses. Besides, there are lots of subsidiary criminal law in connection with forest protection. Clauses disperse on different laws overlap each other. It should be re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Normatives Einschluβoder Stufenverhaltnis".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專書
    1. 王子定,「現代森林保護學」,國立編譯館,1989年。
    2. 尤重道,「特殊用地之使用與管理」,永然文化,1999年6月。
    3. 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第二卷」,作者自刊,200年4月。
    4. 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刑事法學之理念與探索: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2002年3月。
    5. 甘添貴等,「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1年6月。
    6.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一)」再版,作者自刊,1997年3月。
    7.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二)」,作者自刊,1997年3月。
    8. 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三)— 刑法的革新」,學林文化,2001年8月。
    9.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7版,作者自刊,2001年10月、 2001年12月。
    10. 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下)」增訂2版,作者自刊,1999年9月。
    11. 林文鎮,「森林文化(上冊)」,中國造林事業協會,1997年6月。
    12. 林東茂,「刑法綜覽」,學林文化,2002年。
    13. 林東茂等,「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五南出版社,1998年10月。
    14. 邱聰智,「公害法原理」增訂再版,作者自刊,1987年。
    15. 吳耀宗,「犯罪與法之抗制(一)」,中央警大出版社,2000年3月。
    16. 柯澤東,「環境法論」2版,作者自刊,1993年3月。
    17. 柯澤東,「環境法論(二)」,作者自刊,1995年6月。
    18. 柯澤東主持「自然保育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90年。
    19. 柯澤東主持「環境保護立法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建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88年。
    20. 柯耀程,「刑法競合論」,作者自刊,2000年12月。
    21. 夏禹九等,「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台灣省林業試驗所,1993年。
    22. 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元照出版社,2003年2月。
    23. 許玉秀,「刑法問題與對策」修訂再版,作者自刊,2000年11月。
    24. 許玉秀,「主觀與客觀之間」,作者自刊,1997年9月。
    25.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00年6月。
    26. 黃榮堅,「刑罰的極限」,元照出版社,1999年。
    27. 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元照出版社,1999年。
    28.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下)」,元照出版社,2003年。
    29. 黃錦堂,「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月旦出版社,1994年4月。
    30. 葉俊榮,「環境政策與法律」,元照出版社,2002年4月。
    31. 廖義男等,「行政不法行為制裁規定之研究:行政秩序罰法草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90年。
    32. 鄭昆山,「環境刑法之基礎理論」2版,五南出版社,1998年4月。
    33. 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3版,作者自刊,1997年。
    34. 陳志輝,「刑法上的法條競合」,作者自刊,1998年2月。
    35. 張捷,「刑法總則精研」,雙榜文教機構,2002年12月。
    36. 楊秋霖,「森林資源保育與永續經營」,中華造林事業協會,1990年8月。
    37. 蘇永欽,「憲法與社會文集」,作者自刊,1988年。
    38.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元照出版社,2002年10月。
    39. 棚町祥吉,「行政刑法」增補2刷,立花書房,1977年6月。
    40. 「社會科學與科技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國科會,1983年。
    41. 「環境刑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輯」,國際刑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1992年11月。
    貳、學位論文
    1. 李桃生,「森林法實務問題之研究」,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2. 邱英武,「附屬刑法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3. 范坤棠,「附屬刑法中禁止錯誤」,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4. 陳朱貴,「罰金罰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參、期刊
    1. 何偉真,台灣有必要在增設國家公園嗎?「台灣林業」24卷5期。
    2. 李錦育,自然資源保育管理體系及其相關政策與法規之探討,「台灣林業」20卷2期。
    3. 李久先、李桃生,在環境法體系下探討森林法的地位,「臺灣林業」19卷4期。
    4. 李國忠、連錦漳,臺灣森林副產物產地分佈,「臺灣林業」第17卷6期。
    5. 林山田,論特別刑法肥大症之病因,「法令月刊」39卷1期。
    6. 林山田,論刑法上之法益,「刑事法雜誌」22卷2期。
    7. 林山田,論刑事不法與行政不法,「刑事法雜誌」20卷2期。
    8. 林東茂,危險犯的法律性質,「台大法學論叢」24卷1期。
    9. 林國銓,從森林生態觀點談枯枝落葉之分解,「臺灣林業」16卷9期。
    10. 林朝欽,國有林區之國家公園與林業間配合問題探討,「台灣林業」16卷11期。
    11. 梁恆昌,贓物罪之探討,「法令月刊」36卷12期。
    12. 張嫻安,論租稅刑法之特性 — 以德國司法判決實務為中心,「軍法專刊」38卷5期。
    13. 黃榮堅,雙重評價禁止與法條競合,「臺大法學論叢」23卷1期。
    14. 焦國模,中國歷代森林之破壞(二),「臺灣林業」第17卷8期。
    15. 趙令德,大安溪流域漂流木之處理及所遭遇問題之探討,「臺灣林業」第18卷第6期。
    16. 戚永年、王德春,我國國民嚮往森林之意向調查與分析(一),「臺灣林業」19卷12期。
    17. Tiedemann,許玉秀譯,1980年之西德環境刑法 ─ 兼論西歐其他國家相關之規定,「刑事法雜誌」31卷5期。
    肆、政府出版品
    1. 「司法統計提要」(中華民國九十年),司法院統計處編印,2001年6月。
    2. 司法院刑事廳編,「刑事法律專題研究(十七)」,2000年6月。
    3. 邱志瓶、黃麟倫,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輯「違法使用山坡地之刑事責任」,2000年。
    4. 蔡茂盛、方萬富、江明蒼,法務部參事室八十一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我國行政刑罰與罰鍰之分析檢討」,法務部,1992年6月。
    5. 「中華民國森林法修正草案暨有關資料」,中華民國森林法修正委員會,1966年12月。
    6. 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94輯「森林法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1986年。
    7. 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233輯「森林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1998年。
    8. 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198輯「水土保持法案」,立法院秘書處,199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89257015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25701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7015101.pdf14KbAdobe PDF2867检视/开启
    57015102.pdf16KbAdobe PDF2902检视/开启
    57015103.pdf15KbAdobe PDF2767检视/开启
    57015104.pdf50KbAdobe PDF21331检视/开启
    57015105.pdf81KbAdobe PDF23042检视/开启
    57015106.pdf57KbAdobe PDF23004检视/开启
    57015107.pdf237KbAdobe PDF23177检视/开启
    57015108.pdf37KbAdobe PDF21180检视/开启
    57015109.pdf24KbAdobe PDF21302检视/开启
    57015110.pdf54KbAdobe PDF281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