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74086      Online Users : 5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24


    Title: 台北市政府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為個案分析
    Authors: 宋吉德
    Contributors: 孫本初
    宋吉德
    Keywords: 地區行銷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8 15:31:47 (UTC+8)
    Abstract: 城市(地區)行銷從學術領域盱衡,是新近公共行政領域研討的新趨勢;從都市發展的角度觀察,也儼然成為都市競爭與發展的行動方針。
    城市行銷可以藉由發展地方特色帶動地方經濟成長,進而立足世界。
    例如,高雄市包裝城市光廊、愛河行船,前任市長謝長廷於1998年就任時更提出「海洋首都」的願景,並在此願景下推動一列的行銷活動;此外,我國首善之區台北市在馬英九市長的期許下也計畫打造「台北科技走廊」(Taipei Technology Corridor,TTC),並積極向國際行銷台北、赴海外招商,期使台北市成為亞太企業運籌中心(logistic center)。
    城市行銷吸取行銷學中的產品競爭與消費者服務的精髓;強調城市發展需要產品形象包裝,更要透過學習行銷---主動積極的行事、周詳的策略謀定與對生存競爭的高度敏感性,方能使城市生命力在全球化、國際化的時代潮流中壯大發光。
    然而,在城市行銷的理念下,這些地方政府是否善用城市行銷基礎架構訂定策略目標、擬定行銷計畫、有效執行並控制評估計畫?是本文研究的主題。
    「地區(城市)行銷」這個名詞於1980年代首次出現在歐洲都市的文獻中。在地區行銷概念下,包括四項行銷活動:第一、為地區樹立強而有吸引力地位與形象;第二、為現有和潛在的商品與消費者提供具吸引力的優惠;第三、以有效、可行的方法配送地區產品和服務;第四、確保潛在使用者完全了解該地獨特的長處,並以推廣地區吸引點和利益。
    地區行銷在歐美國家發展的情形,歸納認為應該從十九世紀末的簡單促銷時期開始,而後進入地方促銷工作發展時期,再從地方促銷進入到城市行銷概念發展,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簡單的促銷時期;第二、地方促銷工作發展時期;第三、地方促銷到城市行銷概念發展。
    地區行銷概念興起的原因乃由於中央政府資源不足,對地方事務反應不夠等因素,造成了地方開始自力籌措財源、擬訂地方發展策略等,形成一地方自治時代來臨,各地方政府莫不尋求各種方法以求發展地方,俾在當時資源爭取的競爭中獲勝,行銷的原理遂被運用。產生的原因包括:第一、產業環境的變化;第二、都市生活環境的變化;第三、都市經濟環境的變化;第四、傳統都市計畫之不足;第五、地方自主性的提高等。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往往受到要素價格均等化概念的影響,而為免除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宿命之路,就是提升我們的國家競爭力!決定國家競爭力的基本因素到底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非貿易財」。因為非貿易財是無法移動的,非貿易財優良的地方就會成為聚集資源的中心,而非貿易財不如人的地方就會資源外流而成為邊陲,這就是非貿易財為國家競爭力主要決定因素的道理所在。城市(地區)行銷的目的在於招商引資,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城市的競爭力就非常重要。而在全球化之下,城市競爭力受到價格要素均等化的影響,城市之間的差異性越來越小,城市(地區)為求在競爭中勝出,則必須找出城市(地區)不可取代性的資源(或要素),只有將不可取代性資源(或要素)做好,則各種可移動的資源,如資金、技術、高級人才等就會被吸引到這個地方來。
    更重要的是,為吸引投資者到地區(或城市)來,地區(或城市)經營者必須找出該地區(或城市)的非貿易財(不可替代性要素)。而在不可替代性資源中有三項要素,是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但過去在地區行銷中一直被忽略(或未被突顯),那就是政府效能(effectiveness)、地區環境(environments of region)與高素質人力資源(high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基於文獻的分析與歸納,吾人將地區行銷的核心要素,歸納為策略決定與經濟決定等兩大類因素,同時在兩大類之下區分為地區行銷的十項核心要素:
    第一、地區行銷策略性要素:指的不可移動性的資源(或要素),包括政策、政府效能、地區環境、夥伴、行銷組織與高素質人力資源。
    第二、地區行銷經濟性因素:指的是可移動性及其他地區亦可權變應用的資源(或要素),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通路(place)等四項。
    並且在本文第二章中以所建構的行銷要素組合分析檢證宜蘭國際童玩節、美國、亞洲主要國家城市行銷成功的經驗,並加以評析。
    本文論述主軸除探討地區行銷理論外,並輔以目前產值已超越我國以往被認為是高科技代名詞之新竹科學園區,另一個正逐漸興起中且被前台北市長馬英九譽為「台北市的金雞母」之「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為個案分析;此外,本文題目雖在探討台北市政府的行銷策略,惟本文在文獻檢閱後,發現行銷概念的演進已進到整體的行銷管理體系,而非單一個別要素的論述,因此單一行銷要素已無法說明行銷過程的全貌,而且在第二章第三節「公部門行銷」中歸納多位學者所提之規劃模式後得到驗證,基本架構仍延伸自Kotler 教授的行銷管理過程。爰此,全文論述仍針對行銷管理的四項主要功能─行銷情境分析、行銷規劃、行銷執行與行銷控制等為架構進行。
    最後,基於總體行銷研究架構及地區行銷的層次模式等文獻之歸納,以及研究主體─台北市政府行銷策略與內湖科技園區發展之需要,本文首先、論述內湖科技園區的發展歷程;其次、對內湖科技園區進行行銷情境分析,並歸納出其S(優勢)W(劣勢)O(機會)T(威脅),以及提出相對應的策略選擇;再者、對台北市政府行銷策略進行事實分析,並以歸納得出之地區行銷層次模式(包括上層次的之行銷目標,及操作層次之行銷要素等)對台北市政府的行銷策略與執行現況進行檢證;最後、基於行銷稽核是行銷控制階段的主要工具。爰此,復以行銷稽核為主要論述,並分別以行銷環境、行銷策略、行銷組織、行銷功能、行銷生產力、行銷資訊系統等六大面向來總體稽核台北市政府的行銷管理過程。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1.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2.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台北:空中大學。
    4.朱道凱譯(1999),Robert S. Kaplan & David P. Norton著,平衡計分卡。台北臉譜文化出版。
    5.余朝權(1999),現代行銷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6.林鍾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7.林烈豪、黃雅榜(1977),工業區之開發與管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8.吳定(1999),公共政策。台北:空中大學。
    9.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都市發展與公私部門聯合開
    發。高雄:復文圖書公司。
    10.吳忠恩譯(2006),三浦展著,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台北:高寶國際
    出版。
    11.吳瓊恩(2006),行政學(增訂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12.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三版)。台北:智勝文化事業公司。
    13.孫本初(2006),新公共管理(含概要)。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14.胡幼慧(2003),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5.施鴻志(2002),地區發展管理。新竹:建都文化事業公司。
    16.黃秀媛譯(2005),W.Chan Kim & Renee Mauborgne著,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市場。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17.黃俊英(1997),行銷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18.黃俊英等(1998),行銷思想。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19.黃深勳等(2003),行銷概論。台北:空中大學。
    20.黃錦堂(2000),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21.高登第譯(2000),Philip Kotler著,科特勒談行銷:如何創造、贏取並主宰市場。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2.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新竹:建都文化公司。
    23.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文化事業公司。
    24.陳博志(2004),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25.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書局。
    26.張佩華譯(2001),A. Rise and Jack Trout著,攻心:定位策略。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7.樓永堅等(2003),消費者行為。台北:空中大學。
    28.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29.鄒繼楚等譯(2000),Philip Kotler,Somkid Jatusripitak,Suvit Maesincee著,國家行銷:建構國家財富的策略性方針。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30.羅漢等譯(2002),Philip Kotler著,科特勒深探大亞洲:人潮、金朝與地方再造。台北:商智文化公司。
    31.蘇詔勤(2002),共生—企業經營與地方政府的遊戲規則。台北:恆星國際文化事業公司。
    二、研究計畫
    1.中興工程顧問社(1987),台北市內湖輕工業區開發引進工業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專題研究。
    2.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2004),台北市科技產業發展暨招商策略之規劃。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委託專題研究。
    3.田弘茂、周世雄、羅致政(1999),台北市政府城市外交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86輯。
    4.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3),地方政府間策略性夥伴關係建立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333輯。
    5.朱景鵬、魯炳炎、朱鎮明(2003),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估模式之建構。行政院研考會委託專案研究。
    6.汪明生等(1994),高雄都會區發展策略及行動方案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專題委託研究。
    7.汪明生等(1995),地區行銷中之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以高雄都會區為例。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專題委託研究。
    8.汪銘生等(1996),地區行銷中發展指標建立及稽核之研究:以適合高雄市都會區發展之標的群體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委託研究報告。
    9.周國雄(1987),台北市「都市型工業與工業區之體質」改進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專題研究。
    10.施鴻志(1990),《台灣地區科技廠商區位特性調查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
    畫。
    11.施鴻志(1991),《國外科技園區發展經驗比較分析》。經建會專題研究計畫。
    12.施鴻志(1994),《台灣地區高科技﹝新興﹞廠商區域發展策略研究》。國科會科
    資中心。
    13.施鴻志(1998),《國際都市集居環境與都市風格塑造》。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
    研究計畫。
    14.施鴻志(1999),《科技產業與區域發展研討會暨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座談會》。國
    科會工程科技推展中心。
    15.施鴻志(2000),《地區競爭力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6.施鴻志(2001),《2000年全球都市發展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專
    題研究計畫。
    17.夏鑄九等(2003),全球化台北:修訂台北市綜合發展計畫全球化趨勢下台北市空間發展目標與策略研訂。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報告
    18.黃俊英等(1993),非營利性組織之行銷—台灣的成功個案。行政院國科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304輯。
    19.黃榮護等(2000),以議題管理途徑形塑台北市政府多部門協力關係策略。
    20.蔡政文、林文程(1996),台北市國際化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264輯。
    三、學位論文
    1.王鳳蘭(2000),都市行銷招商之資訊整合實驗—公私部門決策認知之比較。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古梅郁(1995),地區行銷中白領人口引進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會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朱俊德(1997),都市國際化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但昭強(2002),高雄市都市行銷的實踐與展望。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邱麗珠(1998),結合城市行銷理念之規劃程序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6.洪綾君(1997),公私協力推動地區行銷之研究—以高雄市84及85年都市行銷事件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陳建良(1995),地區行銷中會議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會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陳記章(1999),產業專業聚集化與地方都市成長之相關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張嘉祐(1999),高雄市都市發展指標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黃智彥(1997),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黃啟文(2001),促進高雄市區域再發展之「產業招商」旗艦計畫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馬群傑(1998),以形象發展推動地區行銷之策略與案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郭幸福(1999),都市整體形象及行銷通路特性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劉又瑋(1997),台北市城市外交的理論與實踐。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諸葛俊(2001),中國大陸環渤海地區都市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大連市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5.歐陽宇(1998),台南市城市國際化發展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16.藍逸之(2001),台北市全球發展定位之研究—企業型都市經營取向系的願景構思。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四、專論期刊
    1.丁仁方(2001),〈台南雙城記:民間觀點的全球化與城市聯盟策略〉。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12之1-12。
    2.王明輝(2001),〈中國大陸重返全球化及其抗拒作用:以都市發展為例〉。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11之1-15。
    3.王樂平(1998),〈工業區、科學園區、工商綜合區與加工出口區之比較〉。工業簡
    訊,28(9):30-43。
    4.天下雜誌(2003),〈縣市競爭:有定位、才有未來〉。2003.8.1.,pp.152-230。
    5.天下雜誌(2000),〈創意來自心靈的自由探索:專訪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院長Jim Plummer〉。228:143-144。
    6.中國地理雜誌(2001),〈中關村:從太監的歸宿地到“中國的靚地”〉。3:68-81。
    7.朱鎮明(2003),〈地方政府現代化:21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未發表)。
    8.江逸之(2005),〈不甩競爭對手才是無敵手─你夠藍海策略嗎?〉。遠見雜誌,
    231:134-144。
    9.汪明生(1997),〈行銷地方產業首長責無旁貸〉。人力發展月刊,46期:31-33。
    10.汪明生、方之光(1998),〈從地區行銷與多元公共決策的觀點探討高雄都會區經濟發展與開發建設的問題〉。經濟情勢曁評論,4(1):168-182。
    11.汪明生、馬傑群(1998),〈地方經濟發展與地區行銷—以高雄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5(3):97-109。
    12.汪明生、馬傑群(1998),〈地方發展競爭趨勢下之行銷實證研究—以高雄市地方發展為例〉。中國地方自治,55(2):4-26。
    13.李台京(2001),〈地方政府的國際活動:新竹市個案研究〉。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13之1-18。
    14.李長晏(1995),〈行銷觀念在公共組織管理上之應用〉。收錄於張家洋主編,公共行政的知識議題與新趨勢(上冊):483-482。
    15.李盈穎(2006),〈日本愛知博覽會總策劃泉真也分享成功經驗─台灣辦博覽會不要仰賴政府〉。商業週刊,986:115-116。
    16.李雪莉(2005),〈香港再起〉。天下雜誌,337:92-106。
    17.李翠萍、張世杰(2001),〈城市的社會福利政策與其全球競爭力之分析〉。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7之1-23。
    18.吳行健(2000),〈台灣IT產業大陸化?北京、上海、寧波三角觀點〉。管理雜誌,316期,pp.38-49。
    19.吳行健(2000),〈新竹科學園區的複製兄弟:大陸科學園區〉。管理雜誌,316期,pp.56-65。
    20.吳安妮(2004),〈平衡計分卡在公務機關實施之探討〉。收錄在行政院研
    考會出版之《政府績效評估》(2004)(第五章),頁115-136。
    21.吳英明、鄭明達(2001),〈全球治理與地方國家〉。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1之1-27。
    22.吳若予(2003),〈台灣統籌分配稅款制度的政治性格〉。收錄於台灣政治學會、東吳大學政治學系主辦之《2003年台灣政治學年會暨「變動世局中的台灣政治」研討會》。
    23.吳迎春(2003),〈與世界接軌:地方競爭力崛起〉。天下雜誌,2003.8.1.pp.100-105。
    24.吳牧學(2003),〈內湖科技園區高科技產業聚落現象之探討〉。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人文地理專題研討報告(未發表)。
    25.吳鄭重(2002),〈收編與抵抗:全球化下台北市場零售業的發展與挑戰〉。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157-168。
    26.林文玲(1996),〈縣市競爭特色〉。遠見雜誌,1996.11.15.,pp.44-53。
    27.林文玲(1996),〈縣市競爭誰領風騷?〉。遠見雜誌,1996.11.15.,pp54-72。
    28.林水波、王崇斌(2006),〈文官核心能力與良善公共治理的關聯性〉。收錄於行
    政院人事行政局2006.11.舉辦之「強化文官核心能力,再造政府
    競爭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9.林博文(2002),〈地方政府之行銷研究〉。淡江大學法政學報(15):115-158。
    30.林博文(2000),〈從地區行銷論城市形象的塑造管理—以新竹市的治理模式為
    例〉。收錄於2000.4.中華競爭力學會舉辦之「海峽兩岸公共管
    理學術研討會」,PP.1-36。
    31.林寶安(2001),〈金融貿易全球化之下城市的挑戰與機遇〉。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8之1-19。
    32.林德福、劉昭吟(2002),〈生產服務業─隨製造業外移而消失或轉型〉。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133-156。
    33.林欽榮(2001),〈園市合作的實踐─高科技產業在新竹的發展策略〉。建築師,
    27(11):58-63。
    34.林欽榮(2001),〈新竹議程:邁向文化科技城的願景─將產業地方發展化〉。建
    築師,27(11):48-50。
    35.金家禾(2002),〈台北產業結構變遷與全球性功能發展之限制〉。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75-92。
    36.周素卿(1998),〈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版本:台南科學園區〉。台灣社會研究,32:
    125-163。
    37.周素卿(2002),〈全球化與新都心的發展:曼哈頓意象下的信義計畫區〉。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1-16。
    38.周志龍(2002),〈後工業台北多核心的空間結構化及其治理赤字〉。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17-34。
    39.施振榮(2005),〈鎖定研發與品牌:推升農業競爭力〉。商業周刊,922:22-23。
    40.施鴻志(2000),〈從區域發展藍圖觀點看新竹科學城之發展趨勢〉。空間雜誌,
    130:37-40。
    41.胡太山、張素莉(2001),〈技術基礎設施、產業聚落與地方創新網絡建構之初探
    ─以新竹科學園區暨周邊地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2(1):
    27-42。
    42.洪英正(1992),〈行銷觀念的擴大—社會行銷觀念的整理與啟示〉。思與言,30(3):87-103。
    43.紀俊臣(2003),〈台北市與中央關係協力化之研究〉。收錄於台灣政治學會、東吳大學政治學系主辦之《2003年台灣政治學年會暨「變動世局中的台灣政治」研討會》。
    44.孫曉萍(2003),〈借鏡日本:授權地方挑改革大樑〉。天下雜誌,2003.8.1.pp.106-113。
    45.黃靖萱(2005),〈內湖,美麗的意外─4年成績,超越24年竹科〉。天下雜誌,329:64-74。
    46.夏傳位(1999),〈台灣需要幾個科學園區〉。天下雜誌,228:102-106;109-110。
    47.夏鑄九(2002),〈全球化的台北:論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分寸〉。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93-104。
    48.徐進鈺(2002),〈從工業城市、後工業城市到創造性城市?戰後台北市發展經濟基礎的轉化〉。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63-74。
    49.徐進銓(1998),〈邁向一個學習型的區域?台北—新竹高科技走廊的廠商聚集與技術學習〉。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143-159。
    50.黃東益(2001),〈城市外交與政策學習:台北、香港「雙城論壇」的個案探討〉。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10之1-17。
    51.黃麗玲(2002),〈全球化脈絡中都市統理新模式的興起:以台北市1990年代的參與式規劃取向為例〉。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35-50。
    52.黃榮護、張其祿(2001),〈全球化系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4之1-18。
    53.許文傑(1997),〈地方政府的知識應用—宜蘭縣政府規劃之研究〉。研考雙月刊,21(5):64-74。
    54.殷允凡(2005),〈你不能不知道的香港〉。天下雜誌,337:26-27。
    55.彭若青(2000),〈新竹科學園區的困境與優勢〉。管理雜誌,316:66-69。
    56.張璠、張吉宏(1997),〈設置「科學園區」與「科技工業區」之競合問題探討〉。
    經濟情勢評論,3(3):87-94。
    57.張祐瑄(2003),〈都市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上海市為例〉。收錄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2003.12.27.舉辦之第七屆全國公共行政博碩士論文發表會。
    58.張家銘(2000),〈學者陳麗瑛:台灣是大陸現代化的伙伴〉。管理雜誌,316期,pp.70-75。
    59.張殿文(2005),〈由炮艇鴻海,到鴻海大艦隊─探索郭台銘的「價值鏈」成長策略〉。數位時代,109:98-101。
    60.張翰璧、蕭新煌(2001),〈全球化與新治理架構〉。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2之1-10。
    61.郭昱瑩(2002),〈地方發展之困境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6(3):57-65。
    62.曾玉明(1998),〈傳奇的誕生─從加工出口區到新竹科學園區〉。能力雜誌,506:
    116-122。
    63.遠見雜誌(1996),〈一九九六台灣民情調查:現象比較與案例分析〉(系列報導)。
    1996.11.15.,pp76-104。
    64.遠見雜誌(2004),〈愛河論壇:城市的遠見─馬英九、胡志強、謝長廷主講〉。
    221:160-163。
    65.遠見雜誌(2006),〈ZARA快速風尚、橫掃全球─平價奢華風〉(系列報導)。
    246:192-227。
    66.蔡宏明(1997),〈發展台灣成為科技島的策略與挑戰〉。經濟情勢評論,
    3(3):38-58。
    67.蔡清彥(2004),〈台灣的成長競爭力,意義被高估了〉。商業周刊,890:122-126。
    68.蔣麗君(2001),〈探析科學園區對地方政府發展國際化之影響:以路竹科學園區為例〉。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9之1-11。
    69.楊友仁、蘇一志(2003),〈地域競爭與空間政治─台灣南部科學園區的個案分
    析〉。地理學報,31:35-81。
    70.楊芳儒(2000),〈「高科技產業如何根留台灣」公聽會〉。管理雜誌,316:82-91。
    71.楊瑪莉(2003),〈放眼台灣:尋找城鎮前進力〉。天下雜誌,2003.8.1.,pp.114-121。
    72.楊瑪莉(2003),〈二十五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願景決定、領導價值〉。天下
    雜誌,2003.8.1.,pp.122-137。
    73.楊瑪莉(2003),〈二十五縣市競爭力排行榜:差距極大、特色不明?〉。天下雜
    誌,2003.8.1.,pp.138-147。
    74.顏和正(2000),〈台灣機會在領導大中華發展:專訪加州柏克萊大學都市暨區域
    計畫系教授AnnaLee Saxenian〉。天下雜誌,228:147-148。
    75.劉坤億(2001a),〈全球治理趨勢下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6之1-19。
    (2001b),〈地方治理與政策網絡〉。發表於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辦之
    「地方政府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
    (2001c),〈地方政府治理機制的創新挑戰:市場治理模式的功能與限
    制〉。發表於內政部民政司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主辦「地方
    自治變革與地方政府功能提昇」學術研討會。
    76.鄭興弟(2001),〈全球化與都市治理: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5之1-14。
    77.蕭元哲(2001),〈城市國際事務管理與政策之研究〉。收錄於義守大學2001.12.14.舉辦之「城市外交與全球治理研討會」,PP.3之1-12。
    78.戴伯芬(2002),〈台北經濟再結構與國際移民〉。收錄於台灣大學2002.10.13.舉辦之「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pp.105-132。
    79.藍逸之、王世燁(2000),〈台北大學與三峽社區互動角色定位之探討—以地區行銷理念之觀點分析〉。收錄於2000年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年會論文集。
    80.藍逸之、莊翰華(2001a),〈都市競爭時代下的都市發展模式:『行銷—治理』的規劃理念探討〉。收錄於2001國土規劃論壇論文集。
    81.藍逸之、莊翰華(2001b),〈台灣地區都市發展政策的變遷與省思—朝向世界程式調整與實踐〉。收錄於地理學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82.藍逸之、莊翰華(2001c),〈都市企業與競爭優勢:「新都市比較利益」下經營定位概念之建構〉。收錄於2001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年會論文集。
    83.曠文琪(2006),〈中產階級消失,台灣將有80%的人,落入下層社會─M型社會來了〉。商業周刊,986:132-140。
    五、政府出版品
    1.2001(民90)年度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政府決算審核結果綜合報告,審計部編印。
    2.「2006台北經貿訪問團暨市政考察團」,台北市政府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書。
    3. 「2006台北經貿訪問暨市政考察團」參訪報告書,2006年4月台北市長向台北
    市議會專題報告。
    4.台北市政府施政報告,2003(民92)年3月31日台北市議會第9屆第1次大會。
    5.2006(民95)年度台北市政府建設局主管單位預算。
    6.2005(民94)年度台北市政府建設局主管單位預算。
    7.「再接再厲:由一軍變明星」─台北市政府施政報告,2003(民92)年4月1日台北市議會第9屆第1次大會。
    8. 台北市政府施政報告,2003(民92)年9月18日台北市議會第9屆第2次大會。
    9.「爭亞洲,競全球:台北市的挑戰與機會」─台北市政府施政報告,2003(民92)年9月19日台北市議會第9屆第2次大會。
    10.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工作報告(2003(民92)年7月至12月),台北市議會第九屆第三次大會。
    11.台北市土地重劃業務簡報暨內湖六期(輕工業區)市地重劃辦理方式之研究報告。1989(民78)年8月。
    12.內湖輕工業區抵費地處理方式研究報告。1994(民83)年5月。
    13.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座談會」會議紀錄(第一次),2001.4.30.
    14.台北市政府「第二次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座談會」會議紀錄,2001.7.23.
    15.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第三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1.12.26.
    16.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四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2.4.3.
    17.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五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2.10.29.
    18.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六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3.3.26.
    19.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七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3.9.2.
    20.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八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4.1.6.
    21.台北市政府「市長與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第九次座談會」會議紀錄,2006.7.27.
    22.2000年全球城市發展調查報告:上海。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年1月。
    23. 2000年全球城市發展調查報告:東京。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年1月。
    24.台北市政府「形塑內湖輕工業區為科技園區資料」,2001年7月。
    25.台北內湖科技園區廠商調查初步分析報告。台北市政府建設局2003年6月。
    26.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產業發展及前景規劃報告。台北市政府建設局2004年1月。
    27.內科奇蹟。台北市政府建設局2006年6月。
    28.台北力。台北市政府建設局2005年8月。
    29.台北畫刊,435期,2004年4月。
    30.數位台北、躍進全球。台北市政府建設局2004年6月。
    31.2004 Taipei: Investment & Business Alliance Delegation to The USA。
    32.台北科技走廊系列論壇2004年結案報告。
    33.科技台北的動力核心。台北內湖科技園區(未說明出版時間)。
    34.亞洲新矽谷─台北科技走廊(營收破兆)。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未說明出版時間)。
    35.亞洲之心、運籌之路─企業營運總部在台北。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未說明出版時間)。
    36.亞洲運籌、再造高峰。台北內湖科技園區(未說明出版時間)。
    37.台北市政府經建政策白皮書。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未說明出版時間)。
    六、報紙
    1.「大灣南段傳奇 荒地變樂土」,2004-4-20/聯合報/B5版。
    2.「大都市建設廠辦聯合行銷口碑佳」,2004-4-09/經濟日報/34版。
    3.「馬英九8月赴美招商─參訪聖地牙哥波士頓賓州等科技重鎮鎖定無線通訊創
    投及生技產業」,2004-4-07/經濟日報/13版。
    4.「產業園區 今起廠商普查」,2004-4-06/聯合報/B2版。
    5.「內科園區停車場 攤販進駐─十餘家民間經營 有三家已被連罰 勸導不改善
    可能吊銷登記證 」,2004-2-25/聯合報/B2版。
    6.「台北 世界七大智慧城─經建會引述世界通訊端協會資料 北市與英美日等國
    優質城市並駕齊驅」,2004-1-14/聯合報/A10版。
    7.「ICF調查報告─全球智慧城市 北市排名第四 」,2004-1-14/經濟日報/6版。
    8. 「內科攤販 又回來了─園區內停車場 還有行動餐車『包月』進駐 市府:將
    立即取締」,2004-1-08/聯合報/B4版。
    9.「內湖科技園區 成立企業大學─四所教學機構 提供學分班、學位制、網路等
    進修方式 三月起運作」,2004-1-07/聯合報/B2版。
    10.「賓航進駐內湖科技園區」,2003-12-31/經濟日報/12版。
    11.「耶誕花卉彩街秀 內科紅起來─九二耶誕嘉年華登場 七大主題饗宴 即起票
    選耶誕花卉 歡迎市民逗熱鬧」,2003-12-17/聯合報/B3版。
    12.「朋馳旗艦展示店開幕─內湖園區汽車商城成形」,2003-12-13/聯合報/E3
    版。
    13.「八畝園美術館 今開幕─昨『曬大佛』暖身 西藏樂團也表演『天音』 」,
    2003-11-26/聯合報/B2版。
    14.「南港內湖園區 今年合併產值挑戰 1兆─馬英九:去年已分別超越南科和竹
    科 北市將再提高寬頻使用率」,2003-11-25/經濟日報/30版。
    15.「內科、南軟─未婚聯誼 非常男女 共進燭光餐」,2003-11-22/聯合報/B1版。
    16.「產業奔向高質化 研發賽開跑 」,2003-11-17/經濟日報/3版。
    17.「內湖科技園區商機滾滾─大都市時代總部人氣旺 」,2003-11-17/經濟日報/
    13版。
    18.「內湖科技園區招商積極─IBC國際商務中心將遷入 」,2003-11-17/經濟日報
    /13版。
    19.「房產交易創新高 廠辦大樓租售旺─遠雄打鐵趁熱 成交時間大幅縮短」,
    2003-11-14/經濟日報/8版。
    20.「掌握商業圈 轉戰市郊─金融媒體資訊中心外移 搶駐內湖六期」,
    2003-11-14/經濟日報/8版。
    21.「內湖科技園區 使用限制放寬─聚落效應產生逾70家上市上櫃企業總部進
    駐 將成北台灣科技重鎮」,2003-11-14/經濟日報/8版。
    22.「企業展開『台灣總部 大陸工廠 世界通路』新佈局─內湖科技園區已成台
    灣旗艦企業總部新首都」,2003-11-14/經濟日報/8版。
    23.「第三季租賃 買賣需求活絡─A級辦公大樓仍為主流 內湖科技園區不容小
    覷」,2003-11-07/經濟日報/8版。
    24.吸引外資IBC國際商務中心內湖催生─外商投資諮詢 金融審核 資訊中心等
    一條龍服務 大幅提升廠商進駐意願」,2003-11-07/經濟日報/8版。
    25.「東京企業總部─大都市投資興建內湖科學園區廠辦豪宅」,2003-11-07/經濟
    日報/33版。
    26.「內湖科學園區後勁十足─風生水起 都會科技群聚生態成型」,2003-11-07/
    經濟日報/33版。
    27.「優秀人才、研發能力、產業群聚效應及良好基礎設施 吸引國際大廠來台投
    資─內湖科技園區奠定台北矽谷國際地位,2003-10-31/經濟日報/8版。
    28.「生活短波─內湖科技園區通勤專車 明上路」,2003-09-30/民生報/A4版。
    29.「內湖園區 攤販進駐『食』在難看」─地主租給攤販 聚集10幾攤 嚴重影
    響市容 衛生更堪虞 廠商抱怨連連 市府輔導改以美食街經營 已獲認同」,
    2003-09-23/聯合報/B2版。
    30.「科學園區周邊 買氣熱絡─竹科別墅漲價15% 內湖園區南科緩步上漲」,
    2003-09-19/經濟日報/3版。
    31.「內湖園區 下月增九線公車─三線通勤專車 固定班次營運 六線捷運接駁車
    尖峰時間行駛」,2003-09-08/聯合報/B2版。
    32.「馬英九結束美加考察─抗煞聯防 推銷科技 收穫頗豐」,2003-08-29/民生報
    /A4版。
    33.「北市中央公園 坐擁森林綠地」,2003-08-29/經濟日報/33版。
    34. 「松山機場直航 經濟效益可觀─大台北每日有 20班次需求量 市府今提報
    告」,2003-08-19/聯合報/B5版。
    35.「內科園區進駐業別 將擴大開放─區內設立企業營運總部的關係企業及貿易
    批發商皆可進駐 北市商業大樓空屋率恐提高」,2003-07-26/經濟日報/6版。
    36.「商辦租金 兩年內難上漲」,2003-07-26/經濟日報/6版。
    37.「大直大彎北重劃區 信義區第二─北市最具發展潛力商圈 美麗華百樂園明
    年開幕 大陸工程遠東集團有意跟進開發 」,2003-07-17/經濟日報/5版。
    38.「第三波昱泉華義 東進內湖南港─信義區租金居高不下相繼喬遷 形成群聚
    有助相互交流與技術支援」,2003-06-12/經濟日報/30版。
    39.「光炬大樓降價兩成─內湖廠辦恐掀殺價風暴」,2003-05-23/聯合報/C8版。
    40.「飛捷產能 明年將增2.5倍─申設營運總部 可享海外盈餘免稅優惠 今年每
    股盈餘目標6.23元」,2003-05-08/經濟日報/28版。
    41.「光泉總部 進駐內湖科技園區─斥鉅資整合企業體系 提升產品品質 深耕台
    灣市場」,2003-05-04/經濟日報/16版。
    42.「白天塞晚上吵 瑞光里怨聲起」,2003-04-23/聯合報/B2版。
    43.「在 10年內兩岸產值占全球過半的期待下─科技業長征途上 政府能做些什
    麼 」,2003-04-07/聯合報/C3版。
    44. 「生物製劑業可駐進北市」,2003-03-30/經濟日報/20版。
    45.「美麗華購物中心 明夏挺立大直重劃區─投資50億元 營業面積2.1萬坪 引
    進超高摩天輪和IMAX立體電影院 將成台北北區地標建築」,2003-03-18/
    經濟日報/6版。
    46.「台灣微軟IBM 忙著打包搬新家─微軟辦公室不敷使用 遷至國泰金融大樓
    IBM近千員工將分五處辦公 戲谷將進駐內湖科技園區」,2003-03-11/經濟日
    報/6版。
    47.「六大研發聚落成形 台灣經濟新命脈」,2003-3-01/經濟日報/1版。
    48.「北市南軟內科相呼應─南港軟體園區:IC設計數位內容一把抓內湖科技園
    區:資訊業營運總部密度高」,2003-03-01/經濟日報/3版。
    49.「馬英九:爭取松山機場成直航機場─應邀在工商協進會演說 強力推銷市政
    建設」,2003-02-26/經濟日報/4版。
    50.「內湖園區 仍有廠商進駐─馬英九:將持續輔導」,2003-02-09/聯合報/18版。
    51.「這支消防隊 很科技」,2002-12-29/聯合報/19版。
    52.「南港內湖士林將成科技軸帶─馬英九許北市願景 提高寬頻普及率、上網率
    至八成以上」,2002-12-26/經濟日報/1版。
    53.「企業總部探索─大眾台北之門 開啟科技之門」,2002-12-25/經濟日報/27版。
    54.「北市施政重點─松山機場週邊 闢建轉運中心」,2002-12-08/經濟日報/4版。
    55.「原料藥生物製劑製造業可進駐台北內湖科園區」,2002-12-04/經濟日報/6版。
    56.「馬啟用科技消防隊 ─任內第七個竣工的 進駐內湖園區 再赴士林北投慰問
    員警」,2002-11-19/聯合報/18版。
    57.「李提『首都科學園區』馬籲『勿貼紅色標籤』」,2002-11-01/聯合報/18版。
    58. 「黃榮峰內湖科技園區重要推手」,2002-10-13/經濟日報/7版。
    59. 「基隆河大彎段都計修訂案 通過─北段商業區及娛樂區放寬土地開發項目限
    制 南段工業區建地比照內湖科技園區辦理」,2002-10-08/聯合報/21版。
    60.「馬英九:打造台北市 兼具生活生產生態之都」,2002-10-03/經濟日報/4版。
    61.「廠商認為價格偏高─工業用地使用限制讓人卻步」,2002-09-04/經濟日報/4
    版。
    62.「科技業營運總部 群聚內湖─神通大眾光寶仁寶錸德精英等落腳 儼然新矽
    谷」,2002-09-04/經濟日報/4版。
    63「.內湖廠辦大樓滯銷 八成賣不出去─ 33個案還有360億元待售 景氣不佳產
    業外移 熱極一時的地點淪落有行無市」,2002-09-04/經濟日報/4版。
    64.「《房地產開放大陸資金投入》─ 科技園區中資投資明日之星 考量交通地
    理環境氣候 台北與新竹將成首選」,2002-09-02/經濟日報/10版。
    65.「生技業進駐北市 擬免建物用途變更」,2002-08-12/經濟日報/6版。
    66.「北市 內湖科技園區合法變更 帶動東區產業 ─將吸引更多高科技廠商進駐
    可望結合大灣、羊稠、南港軟體園區成軸帶發展核心」,2002-08-05/經濟日
    報/6版。
    67.「北市打造 三生有幸 科技城」,2002-08-05/經濟日報/5版
    68.「Grand Opera國際級建築團隊力作 ─內湖科技園區大規模企業總部拭目以
    待」,2002-08-02/經濟日報/10版。
    69.「馬市長 呂秀蓮:不能太讚美─參訪內湖科技園區頗為肯定 開玩笑說 選舉
    快到了」,2002-07-26/聯合報/18版。
    70.「內湖科園區運動中心部分用地取得待協商」,2002-07-24/聯合報/21版。
    71.「內湖 科技業營運總部群聚」,2002-06-25/經濟日報/34版。
    72. 「馬英九、李應元 內湖交手」,2002-06-19/聯合報/4版。
    73.「內湖科技園區 昨成立大會─打造未來三方向 市府將提供容積、融資利息、
    租稅等獎勵措施」,2002-06-19/聯合報/20版。
    74.「士林經濟園區擬引進生技產業─推動小組建議發揮群聚效應 建局已有規
    畫」,2002-05-31/聯合報/18版。
    75. 「內湖將成企業營運總部大本營─北市縮短申請流程吸引廠商 園區現有大廠
    可能申設」,2002-05-16/經濟日報/4版。
    76.「受限工業區,上千企業合法登記的不到五百家─台北矽谷 黑戶產業多」,
    2002-04-28/聯合報/19版。
    77.「《金雞母 比閃亮經貿科技兩大園區》─內湖願景引人 景氣尚未解凍,已
    見不少企業爭相進駐;群聚效應讓園區每天有近三萬工作者出入」,
    2002-04-28/聯合報/19版。
    78.「北市獎勵投資 推出兩免三減半 ─投資逾5,000萬 地價稅房屋稅前二年免
    徵後三年減半」,2002-04-09/經濟日報/6版。
    79.「內湖科技園區 向企業營運總部招手 ─北市放寬第二種工業區土地使用規
    定 同享五年免營所稅」,2002-04-05/經濟日報/4版。
    80.「廠商座談會─市長:內湖園區進駐條件 放寬餐飲業 未來可設在二樓」,
    2002-04-04/聯合報/18版。
    81.「內湖廠辦供過於求 行情難拉抬─國壽首次投資 可能帶動同業加碼 進駐業
    種若能放寬將是利多」,2002-03-25/經濟日報/37版。
    82.「景氣露曙光? 去年初以來該區首度出現整棟售出紀錄─國泰金控 11.8億
    購內湖廠辦大樓」,2002-03-21/聯合報/22版。
    83.「內湖科技園區計畫 有異見─部分地主反對 都委會決組專案小組審議」,
    2002-03-07/聯合報/18版。
    84.「內湖科技園區 租金下滑─使用限制雖放寬 但供過於求 行情難升」,
    2002-03-05/經濟日報/38版。
    85.「都計大鬆綁─內湖科技園區 比照竹科」,2002-03-04/聯合晚報/23版。
    86.「內湖科技園區邁向台北矽谷─已形成高科技產業群聚效應 為改善周邊軟硬
    體市長與市府團隊多次與業者座談」,2002-02-27/經濟日報/50版。
    87.「內湖科技園區用途將放寬 6月前可望對生技、資訊業招商 」,2002-2-25/經
    濟日報/6版。
    88.「內湖科技園區 可設餐飲專區」,2001-12-27/聯合報/18版。
    89.「台北的第一 NASA科技總署明啟用 市長應邀剪綵啟動夜間照明首座網路
    化廠辦大樓 進駐內湖」,2001-6-10/聯合報/18版。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84256504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42565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650401.pdf56KbAdobe PDF21844View/Open
    25650402.pdf120KbAdobe PDF21126View/Open
    25650403.pdf149KbAdobe PDF22313View/Open
    25650404.pdf106KbAdobe PDF22199View/Open
    25650405.pdf127KbAdobe PDF21578View/Open
    25650406.pdf107KbAdobe PDF21112View/Open
    25650407.pdf696KbAdobe PDF22986View/Open
    25650408.pdf1135KbAdobe PDF29376View/Open
    25650409.pdf415KbAdobe PDF211462View/Open
    25650410.pdf1116KbAdobe PDF25198View/Open
    25650411.pdf1047KbAdobe PDF221276View/Open
    25650412.pdf482KbAdobe PDF24099View/Open
    25650413.pdf548KbAdobe PDF212596View/Open
    25650414.pdf310KbAdobe PDF21474View/Open
    25650415.pdf311KbAdobe PDF23221View/Open
    25650416.pdf322KbAdobe PDF22056View/Open
    25650417.pdf217KbAdobe PDF21317View/Open
    25650418.pdf209KbAdobe PDF21896View/Open
    25650419.pdf187KbAdobe PDF22172View/Open
    25650420.pdf179KbAdobe PDF21403View/Open
    25650421.pdf162KbAdobe PDF21147View/Open
    25650422.pdf215KbAdobe PDF21173View/Open
    25650423.pdf167KbAdobe PDF21111View/Open
    25650424.pdf165KbAdobe PDF22166View/Open
    25650425.pdf132KbAdobe PDF21207View/Open
    25650426.pdf172KbAdobe PDF22075View/Open
    25650427.pdf126KbAdobe PDF23585View/Open
    25650428.pdf136KbAdobe PDF21745View/Open
    25650429.pdf128KbAdobe PDF21357View/Open
    25650430.pdf132KbAdobe PDF21108View/Open
    25650431.pdf135KbAdobe PDF233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