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32358      Online Users : 57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61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15


    Title: 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Authors: 田威寧
    Contributors: 柯裕棻
    田威寧
    Keywords: 張愛玲現象
    迷文化
    經典化
    張派
    張腔
    傳播
    消費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8 15:28:40 (UTC+8)
    Abstract: 張愛玲在臺灣經過一甲子的傳播,其人其文被廣泛地挪用,影響層面從
    文學擴及整個文化場域。張愛玲的名字頻繁出現於報刊二十種以上的版
    面,且依不同脈絡呈現不同的形象,各界以各種方式消費張愛玲,讓張愛
    玲從一位作家到一個產業,形成廣受矚目的「張愛玲現象」。「張愛玲現象」
    實為「迷文化」的產物,然而在「張學」中這方面的深入討論尚付之闕如,
    本論文以「傳播」與「迷文化」為主軸,呈現「張愛玲現象」中各領域的互
    動,分析張愛玲由俗入雅,再由雅跨俗過程中的運作力量,以及由文學社會
    學面向探討張愛玲成為跨領域名人的過程。
    本論文分為四章,引言部份為論文框架說明,介紹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前人文獻回顧以及各章主旨。第一章呈現一九四九至一九八O年張愛玲在臺灣的形象。藉爬梳報章雜誌歷年來有關張愛玲的報導與文章,呈現張愛玲不同時期的形象。「鴛鴦蝴蝶派」與「文藝漢奸」,「反共作家」「電影編劇」以及「翻譯家」,「專業作家」與「智性學者」等等皆曾為張愛玲的早期形象。第二章為一九八O年代以降從「張腔」到「張學」的過程,探討張愛玲在經典化過程中所經歷的論戰及其背後的意涵,著重在文學獎機制與隨之興起的「女作家熱」、「張派」論述等對張愛玲形象的影響。第三章探討各界「張迷」如何擴散張愛玲的影響力,「張迷」的菁英特質對張愛玲經典化的助力,「迷」於各領域的「再生產」對張愛玲的知名度大的擴散效應。第四章探討張愛玲的俗化與商品化現象。張愛玲在消費社會的脈絡下成為被掏空的「符號」(sign),被塑造成一種品牌,以「孤絕」、「華麗」與「蒼涼」為品牌特色,被傳奇化、明星化、慾望化與商品化。結論總結全文,回顧「張愛玲現象」之形成過程,「迷文化」於「張愛玲現象」中的展演:包括學界、評論界與傳播界的擴散效應,文學場域的權力、佔位及其影響,闡明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神化與俗化張愛玲的力量,並以此觀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Reference: 一、 專書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臺北:藍燈,1976)。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1991)。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O年代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198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小說》(臺北:麥田,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200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1997)。
    王安憶,《尋找上海》(臺北:印刻,2002)。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臺北:天下,2004)。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時報五十年》(臺北:中國時報,2000)。:
    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余紀忠先生紀念集》(臺北:中國時報,2003)。
    今治,《張迷世界》(廣州:花城,2001)。
    水晶,《拋磚記》(臺北:三民,1969)。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1973)。
    水晶,《蘇打水集》(臺北:大地,1979)。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臺北,大地,1985)。
    水晶,《桂冠與荷葉》(臺北:九歌,1990)。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臺北:大地,1996)。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臺北:成文,1980)。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1996)。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96)。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2002)。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
    石琪編,《香港電影新浪潮》(上海:復旦大學,2006)。
    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
    安意如,《看張──張愛玲畫語》(昆明:雲南美術,2005)。
    李歐梵,《上海摩登》(香港:牛津,2000)。
    李歐梵,《浪漫與偏見》(上海:上海書店,2005)。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香港:牛津,2006)。
    李歐梵,《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2008)。
    李桐豪,《綁架張愛玲》(臺北:核桃木,2004)。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臺北:印刻,2006)。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1997)。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199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1994)。
    林式同等著,《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1996)。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之間閱讀筆記》(臺北:麥田,1995)。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1999)。
    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臺北:麥田,2005)。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
    周汝昌,《定是紅樓夢裡人》(北京:團結,2005)。
    林柏燕,《文學印象》(臺北:大林,1978)。
    林柏燕,《文學探索》(臺北:大林,1980)。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2000)。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2000)。
    林幸謙編,《張愛玲──文學.歷史.舞台》(香港:牛津,2007)。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林南著,林佑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臺北:弘智,2005)。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華麗影沉》(北京:文化藝術,2003)。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藝術,2003)。
    胡蘭成,《今生今世》(臺北:遠景,2004)。
    范伯群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2000)。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2)。
    季季、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學林,1996)。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1995)。
    施叔青,《情探》(臺北:洪範,1986)。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79)。
    唐文標編,《張愛玲卷》(臺北:遠景,1983)。
    唐文標編,《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1983)。
    唐文標編,《張愛玲資料大全集》(臺北:時報,1984)。
    殷允芃,《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臺北:志文,1971)。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2)。
    邵迎健,《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北京:三聯,1998)。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1997)。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臺北:一方,2003)。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2000)。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臺北:聯合文學,2006)。
    莊信正,《張愛玲來信箋註》(臺北:印刻,2008)。
    陳子善著,《遺落的明珠》(臺北:業強,1992)。
    陳子善編,《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張愛玲評說》(濟南:山東畫報,2004)。
    陳子善著,《說不盡的張愛玲》(上海:上海三聯,2004)。
    陳清橋、李小良、王宏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1997)。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書林,1995)。
    陳幸蕙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臺北:爾雅,1988)。
    陳克華,《哈佛‧雷特》(臺北:九歌,2003)。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梅家玲主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臺北:麥田,200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黃碧雲,《十二女色》(臺北:麥田,2002)。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臺北:茂林,1998)。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臺北:立緒,1999)。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臺北:皇冠,1991―2007版)。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1993)。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經,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1999)
    張健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1984)。
    張健,《從古典到現代》(臺北:三民,1996)。
    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新泉,1996)。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臺北:聯合文學,1996)。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1998)。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臺北:時報,2004)。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北:秀威,2007)。
    張桂華,《胡蘭成傳》(臺北:允晨,2007)。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1955)。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臺北:天下,2003)。
    蔡登山,《色戒愛玲》(臺北:印刻,2007)。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90)。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爾雅,199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1990)。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2001)。
    劉大任,《紐約眼》(臺北:印刻,2002)。
    劉紹銘,《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臺北:九歌,2007)。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臺北:爾雅,1985)。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臺北:麥田,1994)。
    盧嵐蘭,《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臺北:揚智,2005)。
    錢理群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1998)。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風雲三十年》(臺北:聯合報,1982)。
    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王惕吾先生紀念集》(臺北:聯合,1997)。
    楊選堂,《聯合報五十年》(臺北:聯合報,2001)。
    戴文采,《女人啊!女人》(臺北:圓神,1989)。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臺北:星月,2002)。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商務,1992)。
    魏可風,《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臺北:聯經,2001)。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臺北:聯合文學,2002)。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臺北:三民,2002)。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臺北:允晨,2003)。
    蘇偉貞,《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臺北:三民,2006)。
    Alexander&Seidman編,《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辨》(臺北:立緒,1997)。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1997)。
    Roland Barthes著,《明室──攝影縱橫談》(北京:文化藝術,2002)。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1998)。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1997)。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
    Rober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臺北:巨流,2003)。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Tim Gresswell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珮君譯,《文化產業》(臺北:韋伯,2006)。
    Michael Gurevitch等著,陳光興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臺北:遠流,1992)。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臺北:韋伯,2005)。
    Storey John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1)。
    Storey John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2003)。
    Michael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1995)。
    McQuail 著,潘邦順譯,《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風雲論壇,2000)。
    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2002)。
    Dominic Strinati著,袁千雯等譯,《通俗文化理論》(臺北:韋伯,2005)。
    Roger Silverstone著,陳玉箴譯,《媒體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2003)。
    Benjamin Walter,《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1998)。
    二、學位論文
    牛隆光,《電視新聞「小報化」及其守門行為研究》,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2005。
    巫維珍,《臺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2002。
    李祖琛,《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85。
    余韻柔,《顯學外的另一章──張愛玲電影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4。
    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
    龐淑娟,《張腔散文系譜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三、報紙
    《中國時報》系
    《中央日報》
    《中華日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系
    四、雜誌
    《TO′GO泛遊情報》
    《大地》
    《文訊》
    《文學季刊》
    《文學雜誌》
    《中外文學》
    《中國新聞週刊》(大陸)
    《左中青年》
    《幼獅文藝》
    《印刻》
    《明報》
    《表演藝術》
    《皇冠》
    《春秋》
    《亞洲週刊》
    《純文學》
    《書評書目》
    《現代文學》
    《國文天地》
    《當代》
    《新新聞》
    《新世紀周刊》(大陸)
    《電影雙周刊》
    《聯合文學》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0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1005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5301.pdf41KbAdobe PDF21160View/Open
    005302.pdf107KbAdobe PDF21185View/Open
    005303.pdf76KbAdobe PDF21040View/Open
    005304.pdf113KbAdobe PDF21280View/Open
    005305.pdf158KbAdobe PDF21468View/Open
    005306.pdf443KbAdobe PDF22847View/Open
    005307.pdf420KbAdobe PDF24614View/Open
    005308.pdf488KbAdobe PDF23420View/Open
    005309.pdf492KbAdobe PDF23413View/Open
    005310.pdf168KbAdobe PDF21283View/Open
    005311.pdf220KbAdobe PDF21577View/Open
    005312.pdf62KbAdobe PDF283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