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49531      Online Users : 8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60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05


    Title: 宋代王霸思想研究--以心性觀點為主軸的探討
    Authors: 陳盈瑞
    Contributors: 林啟屏
    陳盈瑞
    Keywords: 王道
    霸道
    心性
    心術
    至誠惻怛
    義利
    天理人欲
    孟學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8 15:27:06 (UTC+8)
    Abstract: 宋儒由心性面論王述霸的觀點,主要自王安石發端,經過二程及朱熹、張栻等人,形成一條「心術」、「義利」乃至「天理人欲」的發展脈絡。這條脈絡,正與理學成形過程相互表裡,其間不但突顯了內在理路深化的痕跡,更可得見兩宋心性論述的發展,與現實環境的影響亦有莫大關係。其中,熙豐變法造成的政治效應,及對王安石理財、征利的批判,正是促成宋人將思想聚焦於「義利」的重要催化劑,進而衍成心性體系中,確保「由義行」以避免「有所為而為」情形出現的內聖理論之探究,並在皇輿南渡後,隨著復讎大義與「天理」、「人欲」的貫連論述,進一步直入理、欲的嚴格分判之內聖工夫的思考中。而本文就著王霸議題觀察到的「至誠惻怛」一詞,正是宋儒以心性觀點區別王霸之根據,或可代表理學於宋代上升的標誌,值得學界重視。
      若就內涵來說,心性論述實突顯了有宋儒學的內聖傾向,這傾向以工夫論及相應之王道境界說為其大端,並在「道」的看法上,高標出獨立、終極之至善根據的意義,同時,亦一併突出了孟學的影響力。換言之,心性之儒強調內在工夫的要求,以確保「道」、「天理」的純粹至善之發,從而使精微之「道心」體現於人世,特別是人君身上,來敦促一道德政治──如王道<關雎>、<麟趾>及「鳶飛魚躍」之境的實現。因此他們崇尚三代、貶抑霸道,成就所謂「帝王之學」的規模,期使王道理想再現。雖然宋儒中亦存在不少反對心性的觀點,如孫復、李覯、司馬光、蘇氏父子及葉適等人,即由史實角度出發,強調「尊王」,重「名位」分別,並認為「道」之平施於天地日用、貫徹於歷史上的各朝代、各種政治間,因此他們重視功業,適度肯定霸者,不以王道為唯一圭表,更不以三代體制為嚮,甚至反對心性之儒那般著重內聖工夫的帝王學論述,從而使宋代儒學面貌,有了分立多采的呈現。然而,伴隨理學發展及日後朱學的獨大,心性觀點的王霸論暨其相關觀念,自然勢不可遏,成為了影響日後王霸探討的主要推手。
    此外,應一併強調的是,今人看待思想史上的王霸論述,總後設地認為「尊王賤霸」是《春秋》大旨,更是傳統儒家的一貫看法,然如本文所言,倫理學意義上的「尊王賤霸」說自韓愈明確點出後,一直要到王安石時代,方成為宋人看待王霸關係的重要成見,而南宋以降朱學的影響力,更是此概念深入人心的關鍵。換言之,這是理學思潮下的成說,並非自古相沿的儒家定見,是故今日看待這個儒學史(或曰孟學詮釋史)上的重要問題,當更為謹慎,不可無限制地放大其解釋廣度。
    Reference: 說明:
    一、本目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古典文獻,包含經、史、子、集四類。第二部分為近人研究著作,又分為四類:一為中文專書;二為中文單篇論著,包括期刊及各類論文集中的單篇論文;三為學位論文;四為日文與西文研究論著類,包括專書及單篇論文,如有中譯本,亦一併附載。
    二、為便於檢索,古籍文獻,以朝代排序,同一朝代中,以作者姓氏筆畫繁簡為序;今人文獻,則以作者姓氏筆畫繁簡為序。
    第一部分:古典文獻
    一、經部
    (周)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漢)趙歧注,(魏)何晏集解:《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十三經注疏》本)
    (宋)朱熹:《四書或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和刻本四書或問》(京都:中文出版社,1998年,景正保四年(1647)刊本)
    (宋)呂祖謙:《左氏傳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余允文:《尊孟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九成:《孟子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栻:《癸巳論語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栻:《癸巳孟子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敞:《劉氏春秋意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魏了翁:《春秋左傳要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魏了翁:《尚書要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孫殼著:《古微書》(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
    (明)葉山:《葉八白易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集)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二、史部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二十四史》本)
    (晉)陳壽著,(劉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誌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明)萬曆吳勉學校刋、(清)季滄葦批校朱墨套印本影印)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影印中央圖書館藏明本四庫善本叢書)
    (宋)朱熹編,(宋)李幼武補輯:《宋名臣言行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光緒庚子年廣雅書局刊本)
    (宋)李燾著、(清)黃以周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附拾補》(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宋)邵伯溫:《道命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
    (宋)楊仲良編:《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趙汝愚編:《宋名臣奏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恕:《資治通鑑外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吳師道:《敬鄉錄》,國立中央圖書館微縮膠捲(藕香簃鈔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元)脫脫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黃淮、楊士奇編:《歷代名臣奏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4年,中國史學叢書)
    (明)馮琦等編:《經濟類編》(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明)馮琦著,(明)陳邦瞻輯補:《宋史紀事本末》(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清)王懋竑著、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李清馥編:《閩中理學淵源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紀昀等:《山東通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紀昀等:《續通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清光緒舊刊本)
    (清)黃宗羲等:《增補宋元學案》(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三、子部
    (漢)桓譚著,(清)嚴可均輯:《桓子新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影印黃岡王毓藻校刊《全後漢文》本,諸子集成補編〔二〕)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珍本第27)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朱熹著,(宋)滕珙編考:《經濟文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正中書局,1970年)
    (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近思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萬有文庫薈要)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邵博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宋)邵伯溫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馬永卿:《元城語錄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台北縣:文友書店,1968年)
    (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道藏要籍選刊(一)》)
    (宋)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大化書局,1984年,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書影印)
    (宋)智圓:《閑居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續藏經》第101冊)
    (宋)彭耜:《道德真經集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中華道藏》第十一冊)
    (宋)楊時:《龜山語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四部叢刊廣編》本)
    (宋)劉敞:《公是弟子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明)胡居仁:《居業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唐順之:《荊州稗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陶宗儀纂:《說郛》(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明)劉宗周:《劉子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薜瑄:《讀書續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戴望校:《管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
    四、集部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部叢刊》本)
    (唐)陸龜蒙:《甫里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唐)呂溫:《唐呂和叔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唐)韓愈著、屈守元等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宋)王禹偁:《小畜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石介:《徂徠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萬有文庫薈要)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漢籍全文資料庫指定版本)
    (宋)李覯:《旴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呂南公:《灌園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周密著,朱菊如等校注:《齊東野語校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宋)周敦頤著,(清)董榕輯:《周子全書》(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邵雍:《擊壤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柳開:《河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范仲淹、(清)范能濬編、薜正興點校:《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宋)范純仁:《范忠宣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唐仲友:《悅齋文鈔(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
    (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國學基本叢書》本)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宋)陳亮著,楊家駱主編:《陳亮集》(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宋)陳襄:《古靈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傅良:《止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載:《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四部刊要》本)
    (宋)張九成:《橫浦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張栻:《南軒集》(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宋)曾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黃震:《勉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楊時:《龜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葉適:《水心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四部備要》本)
    (宋)葉適:《習學記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四庫全書》珍本三集)
    (宋)劉一止:《苕溪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劉敞:《公是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蘇軾:《東坡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蘇洵:《嘉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古逸叢書》本,據上海圖書館藏宋朝刻本原大影印)
    (金)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明)胡翰:《胡仲子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第二部分:近人研究論著
    一、中文專書
    王瑞明、張全明:《朱熹集導讀》(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
    王瑞明:《宋儒風采》(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台北:藝文印書館,1958年)
    王明蓀:《王安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石訓、朱保書主編:《中國宋代文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吳春山:《陳同甫的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1年)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周學武:《說齋學述》(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林繼平:《宋學探微(下)》(台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侯外廬等:《宋明理學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適:《胡適文存(二)》(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1年)
    柳詒徵:《國史要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7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徐遠和:《洛學源流》(山東:齊魯書社,1987年)
    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栗品孝:《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廷湘:《宋代理學家的義利觀》(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年)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王荊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二)詩經》(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五)》(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黃俊傑主編:《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賀麟:《文化與人生》(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民國叢書》第二編第四十三冊)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坊間自印本)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蔣秋華:《宋人<洪範>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86年)
    鄧廣銘:《王安石──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錢賓四先生全集》本)
    謝善元:《李覯之生平及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羅波、張莉紅:《天理人欲》(新竹:花神出版社,2004年)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
    二、中文單篇論文
    王明蓀:<王安石的王霸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5期,1982年2月
    牟宗三:<中國文化發展中義理開創的十大諍辯>,收入《人文學報》,第5期,1987年6月
    任鋒:<經世精神和皇極觀念:宋儒的<洪範>思想傳統>,《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李明輝:<孟子王霸之辨重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3期,1998年9月
    李華瑞:<南宋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的批評>,《河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總期第107期
    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文哲季刊(十)》,第5卷第3期
    林振禮:<從朱熹「湖湘之行」看哲學升華的政治原因>,鄒永賢編:《朱熹思想論叢》(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林沄:<說王>,《考古》,1965年第6期
    金中樞:<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3號,1987年12月
    周寶珠:<義利之辨對兩宋社會的影響>,鄧廣銘、漆俠主編:《中日宋史研討會中方論文選編》(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
    范立舟、徐志剛:<曾鞏思想的理學特質>,《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8期
    范立舟:<從「合天下於一」到「居天下之正」:宋儒正統論之內容與特質>,《中國文化月刊》,第230期,1999年5月
    施忠賢:<論朱子、陳亮的「漢唐之爭」>,《文藻學報》(台灣高雄文藻外語學院),第9期,1995年3月
    夏長樸:<尊孟與非孟──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中國哲學》第二十四輯《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一文,發表於成功大學「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2005年3 月
    張璉:<從自得之學論朱陸異同>,《漢學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年12月
    張蓓蓓:<《傅子》探賾>,《台大中文學報》,第12期,89年5月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食貨月刊》,第1卷第8期,1971年11月
    陳立驤:<朱子與陳亮的歷史評論>,收入盧承基、陳承革主編:《陳亮研究──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大齊:<孟子義利學說的探討>,《中國學術史論文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年)
    許沛藻:<宋高宗與《神宗實錄》>,《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馮友蘭:<略論道學的特點、名稱和性質>,《論宋明理學:宋明理學討論會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黃復山:<王安石三不足說考辨>,《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1993年6月
    黃復山:<<洪範>「皇極」訓義流衍考>,《輔大中研所學刊》,第3集,1994年6月
    曾春海:<述評陳大齊對義利之辨的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1期,2001年11月
    董平:<陳亮的哲學與事功學>,收入盧承基、陳承革主編:《陳亮研究──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台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
    楊澤波:<原義利之辨>,《清華學報》,新26卷第四期,1996年12月
    葉世昌、馬新愛:<陳亮主張「義利雙行」說質疑──兼論陳亮、朱熹在義利觀上的分歧>,《孔孟月刊》,第35卷第8期,1997年4月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文史哲》,1995年第1期
    鄧廣銘:<略談宋學>,《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鄧廣銘:<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學派中的地位>,《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劉述先:<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九州學林》,2003年冬季號
    劉子健:<王安石、曾布與北宋晚期官僚類型>,《清華學報》,第2卷第1期,1960年5月
    鮑國順:<王安石性命思想探究>,《中山人文學報》,第9期,1999年8月
    三、學位論文
    吳力行:《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王霸思想演變》(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修、邵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玉婷:《孫復《春秋尊王發微》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張瑞麟:《二程思想在學術史上的意義──以「自得」概念為樞紐之探討》(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0年)
    四、日文與西文研究論著
    (美)田浩(Hoyt C. Tillman):<儒學研究的一個新指向:新儒學與道學之間差異的檢討>,收入(美)田浩(Hoyt C. Tillman)編,楊立華、吳豔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美)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日)諸橋轍次著、唐卓群譯:《儒學之目的與宋儒之活動》,(南京: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1937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004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00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004101.pdf42KbAdobe PDF2749View/Open
    51004102.pdf97KbAdobe PDF21129View/Open
    51004103.pdf104KbAdobe PDF2964View/Open
    51004104.pdf312KbAdobe PDF21886View/Open
    51004105.pdf482KbAdobe PDF22237View/Open
    51004106.pdf485KbAdobe PDF22678View/Open
    51004107.pdf500KbAdobe PDF23144View/Open
    51004108.pdf459KbAdobe PDF21425View/Open
    51004109.pdf243KbAdobe PDF21562View/Open
    51004110.pdf220KbAdobe PDF2172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