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56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84028      Online Users : 4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69


    Title: 北宋前期貶謫詩研究
    Authors: 陳文慧
    Contributors: 羅宗濤
    陳文慧
    Keywords: 北宋前期
    宋詩
    貶謫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5:21:34 (UTC+8)
    Abstract:  文學是以語言呈現心靈感悟、生命意識的藝術活動,其內容反映作家對自我價值的體認,而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而言,仕途的榮辱往往就是他們生命價值的全部,政壇的升降浮沈便牽動著他們大部分的思想與情感,成為他們生命歷程的主要旋律。自屈原以降,歷代遭貶的知識分子留下了豐富的逐臣之作,形成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個特殊現象-貶謫文學,它既展現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的本質特徵,也深刻揭示創作主體面對人生憂患的各種應對態度。

     貶謫文學隨著君主專制體制的實行存在了幾千年,形成中國文學及文化的一個特殊現象,由於它的時間跨度大,創作者亦非常龐雜,內容和風格的表現自然駁雜不一,在歷史長河裡散現著各種不同的樣貌,本篇論文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將研究時空的視角向下延伸,把研究範疇界定為北宋前期的貶謫作品,試圖探究這些作品的思想內涵及美學價值,釐析「宋型文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以突顯貶謫文學發展至北宋獨特的時代特徵。
     
     本論文擬分為五章展開論述: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檢討既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紹北宋前期的時代背景與貶謫概況,作為以後各章論述開展的背景資料。第三到四章則採綜觀的角度分述北宋前期貶謫所呈現的出處主題、時空意識,皆從文學的內部著手分析,但這種內部研究並非孤立的進行,而是結合詩歌的社會現實,兼及文學的外緣研究。第三章參考西方文學研究中主題學的觀念,探討出處主題在北宋前期貶謫詩作的發展。第四章擬探討北宋前期貶謫詩所呈現的時空意識,釐析詩人的生命憂患緊密相連的心靈圖景,挖掘詩人精神世界的不同側面。
    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以上各章論點闡述北宋前期貶謫詩所具有的時代意義及美學特色,並說明本篇論文研究所存在的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Reference: 一、古籍部分
    (一)經部
    《周易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尚書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詩經》(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禮記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春秋左傳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孟子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論語正義》(藝文影印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
    (二)史部
    1史傳類
    《兩朝綱目備要》 宋 不著撰人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1年。
    《昭忠錄》 宋 不著撰人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資治通鑑》 宋 司馬光
    臺北市:文化圖書公司,1971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 李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通鑑紀事本末》 宋 袁樞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大詔令集》 宋 宋綬、宋敏求
    臺北市:鼎文書局,1972年。
    《宋名臣言行錄》 宋 朱熹、李幼武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7年。
    《廉吏傳》 宋 費樞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名臣碑傳琬琰集》 宋 杜大珪 編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8年。
    《宋宰輔編年錄》 宋 徐自明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7年。
    《續資治通鑑長篇紀事本末》 宋 楊仲良
    北京市:北京圖書館,2003年。
    《類編皇朝大事記講義》 宋 呂祖謙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史》 元 脫脫
    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年。
    《永樂大典》 明成祖 敕纂
    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
    《宋歷科狀元錄》 明 朱希召 編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1年。
    《宋史紀事本末》 明 陳邦瞻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歷代名臣奏議》 明 黃淮、楊士奇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會要輯稿》 清 徐松原
    臺北市:世界書局,1964年。
    《宋史翼》 清 陸心源 輯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7年。
    2地理類
    《都城紀勝》 不著撰人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輿地廣記》 宋 歐陽忞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方輿勝覽》 宋 祝穆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長安志》 宋 宋敏求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洛陽名園記》 宋 李格非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岳陽風土記》 宋 范致明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汴京遺蹟志》 明 李濂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2年。
    《文獻通考》 元 馬端臨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3其他
    《崇文總目》 宋 王堯臣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元學案》 清 黃宗羲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臺九版。
    (三)子部
    《容齋隨筆》 宋 洪邁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夢溪筆談校證》 宋 沈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郡齋讀書志》 宋 晁公武
    臺北市:廣文書局,1967年。
    《直齋書錄解題》 宋 陳振孫
    臺北市:廣文書局,1968年。
    《呂氏雜記》 宋 呂希哲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冷齋夜話》 宋 釋惠洪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曲洧舊聞》 宋 朱弁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石林燕語》 宋 葉夢得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游宧紀聞》 宋 張世南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儒林公議》 宋 田況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玉壺野史》 宋 釋文瑩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坡雜誌》 宋 周煇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太平御覽》 宋 李昉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冊府元龜》 宋 王欽若
    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
    《職官分紀》 宋 孫逢吉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歷代制度詳說》 宋 呂祖謙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涑水紀聞》 宋 司馬光
    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
    《黽水燕談》 宋 王闢之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歸田錄》 宋 歐陽修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嘉祐集志》 宋 江休復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耆舊續聞》 宋 陳鵠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太平廣記》 宋 李昉 等編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日知錄》 清 顧炎武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人軼事彙編》 丁傳靖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四)集部
    《文心雕龍》 梁 劉勰
    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局,1985年。
    《詩品校注》 梁 鍾嶸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曾公遺錄》 宋 曾布
    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1年。
    《歐陽文忠公集》 宋 歐陽修
    臺北市:華正書局,1975年。
    《武溪集》 宋 余靖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范文正公集》 宋 范仲淹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河南集》 宋 尹洙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蘇學士集》 宋 蘇舜欽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程文集》 宋 胡安國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文鑑》 宋 呂祖謙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兩宋名賢小集》 宋 陳思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六一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歐陽修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中山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劉邠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後山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陳師道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石林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葉夢得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庚溪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陳嚴肖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白石道人詩說》(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宋 姜夔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苕溪漁隱叢話》 宋 胡仔
    臺北市:長安出版社,1978年。
    《對床夜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 范晞文
    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滄浪詩話校釋》 宋 嚴羽 撰,郭紹虞 撰
    臺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
    《環溪詩話》 宋 吳沆
    臺北市:廣文書局,1973年。
    《全宋詞》 唐圭璋 編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宋詩話輯佚》 郭紹虞 著
    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12月。
    《全宋文》 曾棗莊、劉琳 主編
    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全宋詩》 傅璇琮 等 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宋人詩話外編》 程毅中 編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3月。
    《宋詩話全編》(共十冊) 吳文治 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金元文論選》 陶秋英 編選,虞行 校訂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宋詩紀事》
    《宋詩紀事補正》
    二、 近代專著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文學類
    木齋 著 《中國古代詩人的仕隱情結》
    北京市:京華出版社,2001年。
    王立 著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水照 主編 《宋代文學通論》
    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日 吉川信次郎 著 《宋詩概說》
    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孔凡禮 著 《宋詩紀事續編》
    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 著 《詩論》
    臺北市:正中書局,1974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
    臺北縣:洙泗出版社,1990年。
    尚永亮 著 《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
    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尚永亮 著 《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沈》
    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
    周裕鍇 著 《宋代詩學通論》
    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7年1月。
    李春青 著 《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沈松勤 著 《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柯慶明 著,《文學美綜論》
    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0年9月。
    袁行霈 著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孫望、常國武 主編 《宋代文學史》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
    許總 著 《宋詩史》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許總 著《宋詩——以新變再造輝煌》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許總 著 《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
    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許鋼 著 《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
    臺北市:水牛圖書公司,1997年。
    陶晉生 著 《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2月。
    陳植鍔 著 《詩歌意象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年。
    張思齊 著 《宋代詩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高評 著 《宋詩的傳承與開拓》
    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張高評 著 《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
    張高評 著 《宋詩之新變與代雄》
    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海鷗 著 《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雙英 著 《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
    臺北市: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仲謀 著 《兼濟與獨善》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張毅 著 《宋代文學思想史》
    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張清治 著 《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
    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0年。
    郭紹虞 著 《宋詩話考》
    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童慶炳 著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
    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3月。
    程杰 著 《宋詩學導論》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程杰 著 《北宋詩文革新研究》
    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
    程千帆、吳新雷 著 《兩宋文學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2刷。
    黃啟方 著 《王禹偁研究》
    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79年。
    黃啟方 著 《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8年。
    黃啟方 著 《宋代詩文縱談》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黃永武 著 《中國詩學鑑賞篇》
    臺北市:巨流出版公司,1976年。
    黃永武 著 《宋詩論文選集》
    高雄:復文出版社,1988年。
    黃美鈴 著 《歐、梅、蘇詩與宋詩的形成》
    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8年。
    趙仁珪 著 《宋詩縱橫》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4年6月。
    蔣星煜 著 《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
    臺北市:龍田出版社,1982年。
    歐麗娟 著 《唐詩的樂園意識》
    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瑜 著 《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
    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劉文剛 著 《宋代的隱士與文學》
    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諸葛憶兵,《北宋文史考論》
    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潘嘯龍、蔣立甫 著,《詩騷詩學與藝術》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錢鍾書 著 《談藝錄》
    臺北市:書林公司,1988年。
    韓經太 著 《宋代詩歌史論》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蘇桂寧 著 《宗法倫理精神與中國詩學》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6月。
    (二)史地類
    john winthrop heager 著,陶晉生 等譯 《宋史論文選集》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年。
    方豪 著 《宋史》
    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79年。
    王德毅 著 《宋史研究論集》
    臺北市:鼎文書局,1972年。
    王寶貴 著 《中國歷史行人考》
    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55年。
    王寶貴 著 《中國歷史行人考續編》
    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55年。
    李華瑞 著 《宋史論集》
    保定:河北大學,2001年。
    余英時 著 《中國知識分子論》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 著 《士與中國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 著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
    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10日
    苗春德 主編 《宋代教育》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苗書梅 著 《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姚瀛艇 等 編著《宋代文化史》
    臺北市:臺灣中華公司,1955年。
    梁庚堯 著 《宋朝社會經濟史論集》
    臺北市:允晨文化,1997年。
    禚夢庵 著 《宋代人物與風氣》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劉子健 著 《兩宋史研究彙編》
    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55年。
    錢穆 著 《國史大綱》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4年。
    羅家祥 著 《北宋黨爭研究》
    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國立編譯館 編 《宋史研究集》
    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年。
    三、論文部分
    (一)學位論文
    吳星瑾 《宋代說理詩研究》
    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宜陵 《北宋詩歌論政研究》
    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孟英翰 《北宋理學家的文學理論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吳淑華 《東坡謫黃研究》
    國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素貞 《宋代山水遊記研究》
    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玉芳 《唐詩中的罪與罰-唐代詩人貶謫心態與詩作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郭玉雯 《宋代詩話的詩法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廖丹妙 《宋代禪宗對詩歌的影響研究》
    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靜貞 《北宋前期皇權發展之研究──皇帝政治角色的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謝佩芳 《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戴麗霜 《北宋以文為詩詩風形成原因及典風格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二)期刊論文
    王小舒 〈宋代文學的理性精神〉
    《古典文學知識》 第六期,2001年。
    王德毅 〈宋代士大夫的道德觀〉
    《宋史研究集》 第二八輯,1998年。
    司馬德琳 〈貶謫文學與韓柳的山水之作〉
    《文學遺產》 1994年第四期。
    李春青 〈士人與自然──中國古代山水文學價值觀之文化底蘊〉
    《文學評論》 第三期,1995年。
    尚永亮 〈寓意山水的個體憂怨和美學追求──
    論柳宗元游記詩文的直接象徵性和間接表現性〉
    《文學遺產》 2000年第三期。
    胡曉明 〈尚意的詩學與宋人文精神〉
    《文學遺產》 1991年第二期。
    施拓全 〈范仲淹「岳陽樓記」之「感官情境」析論〉
    《中國語文》 第八二卷第三期,1998年3月。
    姜斐德 〈畫可以怨否?《瀟湘八景》與北宋謫貶詩畫〉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四期,1997年3月。
    袁本秀 〈逃避孤獨──由囚山賦漫談柳宗元的山水移情與悲劇意識〉
    《臺中商專學報》 第二八期1996年6月。
    秦寰明 〈北宋仁宗朝前期的士風與詩風〉
    《求索》 第三期,1992年。
    常宗豪 〈柳宗元謫居永州的孤囚生活與詩文〉
    《珠海學報》 第十七期,2001年8月。
    許總 〈論宋詩的發展軌跡與文化特性〉
    《晉陽學報》 第三期,1993年。
    陳植鍔 〈宋詩的分期及其標準〉
    《文學遺產》 1986年第四期。
    張高評 〈宋詩特色的自覺與形成〉
    《漢學研究》 1992年6月。
    張高評 〈從「會通化成」論宋詩之新變與價值〉
    《漢學研究》 1998年6月。
    張永雋 〈范仲淹先生之易學思想及其對宋代理學之影響〉
    《東吳哲學學報》 第四期,1999年4月。
    湯承業 〈范仲淹的弘經學與興國運〉
    《孔孟學報》 第三十五期,1978年4月。
    董金裕 〈宋人的三篇氣節文章及其思想背景〉
    (收於《宋明理學研究論集》)
    臺北市:黎明文化公司,1983年。
    錢仲聯 〈宋代詩話鳥瞰〉
    《古典文學理論研究叢刊》 第三輯,1984年。
    霍松林、鄧小軍 〈論宋詩〉
    《文史哲》 第二期,1989年。
    繆鉞 〈宋代文化淺論〉
    《四川大學學報》 第五三輯,1991年。
    戴偉華 〈柳宗元貶謫期創作騷怨精神──兼論南貶作家的創作傾向及其特點〉
    《文學遺產》 1994年第四期。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9151011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1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011101.pdf49KbAdobe PDF2965View/Open
    51011102.pdf48KbAdobe PDF21138View/Open
    51011103.pdf68KbAdobe PDF2993View/Open
    51011104.pdf147KbAdobe PDF22021View/Open
    51011105.pdf620KbAdobe PDF23610View/Open
    51011106.pdf568KbAdobe PDF23848View/Open
    51011107.pdf170KbAdobe PDF22471View/Open
    51011108.pdf50KbAdobe PDF21040View/Open
    51011109.pdf183KbAdobe PDF21857View/Open
    51011110.pdf322KbAdobe PDF21525View/Open
    51011111.pdf1409KbAdobe PDF28107View/Open
    51011112.pdf503KbAdobe PDF2139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