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56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797679      線上人數 : 5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6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62


    題名: 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
    作者: 蔡淑閔
    tsai,shu-min
    貢獻者: 董金裕
    蔡淑閔
    tsai,shu-min
    關鍵詞: 陽明學
    游學
    講學
    明代思想史
    跨地域性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8 15:20:29 (UTC+8)
    摘要:   對於陽明學派的游學活動,筆者主要從四個層面:人的流動、社會關係的流動、思想的流動、書寫的流動來思考。游學基本上是一種人的流動,社會關係、思想以及書寫的流動,都是因為人的流動而來的。游學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人為什麼游學,而陽明學派的游學又是屬於集體性的活動,如何進行流動,凝結出特定的組織、特定的社會價值。因此這一層面包括流動的目的與價值、流動的方式、流動的型態等問題。游學是走出家門的活動,人在游學的理想下,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經營,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得社會關係產生變化。這一層面的問題包括家庭生活的犧牲、友天下士的理想、友倫的強調,以及在利益的糾葛中,講學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產生變質。思想的流動主要是在流動的過程,發展出跨地域的思想議題,如良知之辯、四句教之辯、三教之辯等。書寫的流動則是陽明學者記錄流動的書寫,主要有會語及遊記,而這些書寫又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流動。
    參考文獻: 一、古籍類
    《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王韓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四部備要》本)。
    《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十三經注疏》本)。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
    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宋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1980,正史全文標校讀本)。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李德洤修洪亮吉著,《涇縣志》,清嘉慶十一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陳善等修,《杭州府志》,萬曆七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魯銓等修、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清嘉慶二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釋笑峰等撰、施閏章補輯,《青原志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6)。
    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七、八冊,(臺北:里仁書局,1987)。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91)。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翼,《陔餘叢考》,(臺北:世界書局,1970)。
    《老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2,《四部備要》本)。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62)。
    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廣學社印書館,1975)。
    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尤時熙,《尤西川先生擬學小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王艮,《王心齋全集》,(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7)。
    王宗沐,《敬所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王守仁著,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畿,《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出版社,1970)。
    王襞,《重雋東崖王先生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朱元璋,《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何心隱著,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儀望,《華陽館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李贄,《李溫陵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季本,《季彭山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第106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胡直,《衡廬精舍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順之,《唐荊川先生集》,《叢書集成三編》十七《常州先哲遺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徐階,《世經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18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高攀龍,《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張元忭,《張陽和先生不二齋文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張後覺,《張弘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1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陳九川,《明水陳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陶望齡,《陶文簡公集》,《四庫禁燬叢刊》集部第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傅山,《霜紅龕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焦竑,《支談》,《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焦竑,《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程文德,《程文恭遺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馮從吾,《馮恭定全書》,《叢書集成三編》哲學類第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楊東明,《山居功課》,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年序范炳校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楊起元,《續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鄒元標,《鄒南臯語義合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鄒元標,《願學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6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鄒德涵,《鄒聚所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管志道,《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續問辨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從先維俗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8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管志道,《管子惕若齋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二十四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丁曉強點校,《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蔣信,《蔣道林先生文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 1997)。
    鄧元錫,《潛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鄧以讚,《鄧定宇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薛侃,《研幾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9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薛應旂,《方山先生文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6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顏鈞著,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魏良弼,《太常少卿魏水洲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5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汝芳,《旴江羅近溪先生全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萬曆四十六年浙江劉一焜刊本攝製。
    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6)。
    羅汝芳,《耿中丞楊太史批點近溪羅子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9、13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汝芳,《羅明德公文集》,據東京高橋情報以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五年序刊本影印,漢學研究中心藏。
    羅洪先,《石蓮洞羅先生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據明萬曆丙辰陳于廷文江刊本攝製。
    羅洪先,《念菴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羅洪先,《念菴羅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89、90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
    羅欽順,《羅整庵先生存稿》,(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
    顧憲成,《涇臯藏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二、近人專著類
    Edward T. Ch’ien(錢新祖), 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ing-ti Ho(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W. T. de Bary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小野和子,《明季黨社考──東林與復社》,(京都:同朋舍,199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王淑良,《中國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全漢昇,《明清經濟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6)。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艾爾曼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River Edge,NJ: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聶豹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材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德昌,《中國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5)。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島田虔次,《中國に於ける近代思惟の挫折》,(東京:筑摩書房,1949)。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2000)。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陳思倫等著,《觀光學概論》,(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1995)。
    陳啟天著,《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2)。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
    陽明學大系編輯部,《陽明學入門》,(東京:明德出版社,1991)。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
    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1980)。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1997)。
    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臧維熙等編,《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印務印書館,1978)。
    懷效鋒,《嘉靖專制政治與法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羅久蓉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
    三、期刊論文類
    Chu, Hung-lam(朱鴻林),“The Debate over Recognition of Wang Yang-mi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1(1988),pp.47-70。
    Joanna F. Handlin Smith,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1987),pp.309-337。
    Pei-yi Wu(吳百益), “Self-examination and Confession of Sins in Traditional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9:1(1979),pp.5-38。
    Peter K. Bol,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hih,” Asia Major 3, no. 2(1990),pp.149-171。
    夫馬進,〈同善會小史〉,《史林》65卷4期(1982),頁37-76。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卷2期(2001),頁171-200。
    毛文芳,〈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中文學報年刊》3期(2000),頁1-44。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本2分(1994),頁333-37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卷3期(2003),頁177-194。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2分(1998),頁245-295。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頁679-712。
    包遵信,〈王學的崛起和晚明社會思潮〉,《中國文化研究集刊》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8-44。
    左東嶺,〈耿、李之爭與李贄晚年的人格心態巨變〉,《北方論叢》1994年5期(1994),頁76-82。
    左東嶺,〈論張居正的心學淵源及其與萬曆士人心態之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2期(2001),頁66-78。
    成復旺,〈從「無善無惡」到「人必有私」──明代思想史上一段心的解放之路〉,《中國文化》10期(1994),頁179-189。
    朱漢民,〈古代學校的會講論辯〉,《教育評論》1997年2期(1997),頁54-55。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中國學報》31期(1991),頁87-100。
    朱鴻林,〈國家與禮儀:元明二代祀孔典禮的儀節變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卷5期(1999)。
    朱鴻林,〈理論型的經世之學──真德秀大學衍義之用意及其著作背景〉,《食貨月刊》3、4期(1985)。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期(1996),頁167-181。
    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卷11期3(2000),頁49-100。
    吳智和,〈明人山水休閒生活〉,《漢學研究》20卷1期(2002),頁101-129。
    吳智和,〈明人習靜休閒生活〉,《華岡文科學報》25期(2002),頁145-193。
    吳震,〈錢緒山の思想にっいて-王龍溪•羅念菴を通じて-〉,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思想史研究》19期(1996)。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頁165-208。
    宋美□,〈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4-28。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14期(1995),頁59-82。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55-100。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期(2003),頁87-143。
    李弘祺,〈朱熹、書院與私人講學的傳統〉,《國立編譯館館刊》19卷(1985),頁1-13。
    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王學講會活動──以江右王門學派為例〉,《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3卷4期(2002),頁5-10。
    李材棟,〈關於鵝湖之會與鵝湖書院〉,《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卷2期(2000),頁54-57。
    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83-117。
    步近智,〈明萬曆年間理學內部的一場論辯〉,《孔子研究》1987年1期(1987),頁74-82。
    周益忠,〈從子產不毀鄉校到尋孔顏樂處──兼談孔門對話精神對後世教改的啟示〉,《國文學誌》6期(2002),頁29-52。
    林月惠,〈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鵝湖月刊》22卷8期(1997),頁28-36。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嘉義師院學報》6期(1992),頁275-316。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析論〉,《中國文學研究》第3輯(1989),頁93-123。
    林素英,〈焦竑之三教觀〉,《花蓮師院學報》6期(1996),頁147-176。
    林惠勝,〈試論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中國學術年刊》16期(1995),頁53-77。
    林惠勝,〈試論王龍谿「三教合一」說──以〈調息說〉為例〉,《中國學術年刊》14期(1993),頁161-179。
    林樂昌,〈王陽明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兼論明代儒教民間講學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23卷1期(1996)。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卷10期3(1999),頁111-157。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期(1991),頁215-234。
    柳光敏,〈試論明代書院官學化的歷程〉,《齊魯學刊》1994年4期(1994),頁90-93。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卷11、12期(1996),頁24-28、51-59。
    徐林,〈明代中後期隱士與山人之文化透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卷4期,(2004),頁137-141。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37-159。
    高明士,〈書院祭祀空間的教育作用〉,《國際儒學研究》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立文,〈儒佛之辯與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史》2000年2期(2000),頁14-25。
    張克偉,〈陽明學研究論著目錄〉,《書目季刊》22卷3期(1988),頁91-139。
    張鶴泉,〈東漢時代的游學風氣及社會影響〉,《求是學刊》1995年2期(1995),頁104-109。
    曹國慶,〈王守仁的心學思想與他的鄉約模式〉,《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6期(1994),頁76-84。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期(2002)。
    陳來,〈中國宋明儒學研究的方法、視點和趨向〉,《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32-37。
    陳來,〈世紀末中國哲學研究的挑戰〉,《哲學雜誌》31期(2000),頁8-23。
    陳來,〈明嘉靖時期王學知識人的會講活動〉,《中國學術》,(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1-53。
    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頁29-69。
    陳時龍,〈十六、十七世紀徽州府的講會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期(2003),頁133-183。
    陳時龍,〈從首善書院之禁毀看晚明政治與講學的衝突〉,《史學月刊》2003年8期(2003),頁40-45。
    陳時龍,〈晚明書院結群現象研究──東林書院網絡的構成、宗旨與形成〉,《安徽史學》2003年5期(2003),頁5-11。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的仕進之途〉,《安徽史學》2002年4期(2002),頁2-10。
    陳寶良,〈明代生員層社會生活之真面相〉,《浙江學刊》2001年3期(2001),頁161-166。
    陳寶良,〈明末儒家倫理的困境及其新動向〉,《史學月刊》2000年5期(2000),頁43-49。
    勞思光,〈王門功夫論問題之爭議及儒學精神之特色〉,《新亞學術集刊》3期(1982),頁1-20。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31卷3期(2002),頁339-373。
    程玉瑛,〈王艮(一四八三至一五四一)與泰州學派:良知的普及化〉,《師大歷史學報》17期(1989),頁59-136。
    楊玉華,〈語錄體與中國古代白話學術〉,《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3期(1999),頁108-112。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化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78期(2001),頁44-53。
    路新生,〈對王學學風的再認識〉,《孔孟學報》65期(1993),頁157-177。。
    福田殖,〈羅念菴の「冬遊記」について──王門における講學活動の一場面〉,《陽明學》6(1994),頁2-27。
    趙園,〈游走與播遷──關於明清之際一種文化現象的分析〉,《東南學術》2003年2期(2003),頁4-18。
    劉太祥,〈漢代游學之風〉,《中國史研究》1998年4期(1998),頁43-54。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90-208。
    劉振維,〈孔顏樂處辯〉,《哲學與文化》22卷5、6期(1995),頁457-466、550-557。
    劉桂光,〈論江右王門羅念菴之思想〉,《鵝湖學誌》14(1995),頁83─123。
    劉萬里,〈論晚明狂人──一種新型士人精神的確立〉,《北方論叢》1999年5期(1999),頁10-15。
    蔡淑閔,〈王陽明與書院〉,《孔孟月刊》40卷2期(2001),頁22─30。
    蔡淑閔,〈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圖書著錄原則析論〉,《孔孟月刊》42卷2期(2003),頁40-47。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5期(1999),頁337-388。
    錢明,〈十年來陽明學研究的狀況和進展〉,《孔子研究》1989年2期(1989),頁114-120。
    錢明,〈陽明之教法與王學之裂變〉,《孔子研究》2003年3期(2003),頁89-99。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卷3期(1998),頁69-89。
    龐萬里,〈王陽明「四句教法」及其後學之分化〉,《河北大學學報》1994年4期(1994),頁100-106。
    四、學位論文類
    Anne T. Gerritsen, Gods and governors: Interpreting the religious realms in Ji`an (Jiangxi)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China) ,(Ph.D., Harvard University,2001)。
    Miaw-fen Lu(呂妙芬), Practice as Knowledge: Yang-ming Learning and Chiang-hui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7)。
    Peter B. Ditmanson, Contesting authority: Intellectual lineages and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fifteenth centuries. ,(Ph.D., Harvard University,1999)。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安贊淳,《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林佳蓉,《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態度的依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張嘉昕,《明人的旅遊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藝曦,《講學與政治:明代中晚期講學性質的轉變及其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淑閔,《王陽明四句教之開展與衍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7151501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7151501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1501101.pdf41KbAdobe PDF2792檢視/開啟
    51501102.pdf75KbAdobe PDF2733檢視/開啟
    51501103.pdf272KbAdobe PDF21314檢視/開啟
    51501104.pdf556KbAdobe PDF21540檢視/開啟
    51501105.pdf666KbAdobe PDF21379檢視/開啟
    51501106.pdf766KbAdobe PDF21564檢視/開啟
    51501107.pdf941KbAdobe PDF21829檢視/開啟
    51501108.pdf712KbAdobe PDF21476檢視/開啟
    51501109.pdf228KbAdobe PDF2950檢視/開啟
    51501110.pdf246KbAdobe PDF21476檢視/開啟
    51501111.pdf128KbAdobe PDF22310檢視/開啟
    51501112.pdf167KbAdobe PDF21068檢視/開啟
    51501113.pdf88KbAdobe PDF2929檢視/開啟
    51501114.pdf249KbAdobe PDF2151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