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5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694668      Online Users : 6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55


    Title: 李銳小說研究
    Authors: 劉文淑
    Contributors: 唐翼明
    劉文淑
    Keywords: 李銳
    小說
    悲劇意識
    歷史觀念
    敘事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8 15:19:25 (UTC+8)
    Abstract: 李銳是當代中國大陸頗為特殊的作家,在大陸新時期以後迄今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文學思潮此消彼長,變化急速,但李鋭的作品依舊始終奉行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及體驗來創作的主旨,堅持自己的風格,不隨波逐流,隨著一次又一次新作的推出,可以觀察出李鋭對歷史及生命更深入的思考,這使得他的作品頗具哲學的意味,在大陸文壇中獨樹一格。他李鋭的小說創作,可以說有著豐富的意涵,他對於人類困境的哲學性探詢或是「敘述就是一切」的敘事風格,都值得進一步的探究,而本文擬從李鋭小說的主題、悲劇意識、歷史觀念、敘事技巧與創新嘗試等幾個範疇,詳細探討李鋭作品。
    首先關於李鋭小說的主題。李鋭的作品有強烈反映現實生活的色彩,因此,在主題之下,要還原的是當時社會經濟及政治環境,以及李鋭個人經驗對作品的影響,藉由這樣的背景,對於其作品的主題展開梳理。
    其次探討李鋭小說的悲劇意識。李鋭作品中有十分濃重的悲劇氛圍,不論是形而下,對於生存環境、生理需求的無法滿足;還是形而上,對於追尋理想的幻滅,在李鋭的小說中都存在著,藉由李鋭小說中悲劇意識的探索,可以發現,李鋭試圖從人類困境的發掘找到人的價值所在。
    次之分析李鋭小說的歷史觀念,新時期以來,中國由一封閉保守的環境逐漸開放,走向現代化及全球化,傳統穩定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受到挑戰,李鋭作品一方面有著這樣的思潮環境作為背景,另一方面文革的經歷使他不再相信所謂的「真理」,因此其作品中有著對歷史的強烈地懷疑和質疑,也隱隱含了歷史觀念的變革。
    再者針對李鋭小說的敘事技巧及創新嘗試進行探析,近代中西方敘事理論的研究迅速蓬勃的發展,透過李鋭作品中敘事方式的解析,可以看出:李鋭在處理呂梁山系列和銀城系列時,採取不一樣的敘事手法,呂梁山系列主要描寫農民的生活,李鋭將敘事者的聲音壓到最低,讓筆下的人物自行發聲;而對於歷史題材的銀城系列,則採取全知觀點,在敘事時間的運用上,也常使用預敘,企圖營造出歷史感。
    最後歸結上述各章的論述,試圖找尋李鋭小說的核心價值,發現李銳的小說創作由自己的經歷出發,以表達「人」為重點,追尋生命存在的意義。
    Reference: 一、 李銳作品集
    長篇小說、文集:
    《舊址》(簡體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舊址》(繁體版),台北:洪範,1993年。
    《舊址》(英文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譯,Metropolitan Books,1997年。
    《舊址》(瑞典文版),馬悅然(Goran Malmqvist)譯,ATLANTIS出版社,1999年。
    《舊址》(德文版),Peter Weber-Schafer譯,Roman-Rowohlt出版社,1999年。
    《無風之樹》(簡體版),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
    《無風之樹》(繁體版),台北:麥田,1998年。
    《無風之樹》(法文版),Annie CURLEN譯,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2000年。
    《無風之樹》(瑞典文版),馬悅然(Goran Malmqvist)譯,ATLANTIS出版社,1999年。
    《萬里無雲》(簡體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萬里無雲》(繁體版),台北:一方,2002年。
    《萬里無雲》(瑞典文版),馬悅然(Goran Malmqvist)譯,ATLANTIS出版社,2003年。
    《銀城故事》,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
    《銀城故事》,台北:麥田,2002年。
    《東岳文庫.李銳卷》八卷,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
    《太平風物》,台北:麥田,2006年。
    中短篇小說集:
    《丟失的長命鎖》,北岳文藝出版社,1985年。
    《紅房子》(簡體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
    《紅房子》(繁體版),台北:麥田,2004年。
    《厚土》(簡體版),浙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
    《厚土》(繁體版),台北:洪範,1989年。
    《厚土》(瑞典文版),馬悅然(Goran Malmqvist)譯,BRA BOCKER出版社,1989年。
    《傳說之死》,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
    《2000年文庫李銳卷》,香港明報出版社,1999年。
    《天上有塊雲》,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散文著作:
    《拒絕合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不是因為自信》,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
    《另一種紀念碑》,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
    《網路時代的「方言」》,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
    《寂靜的高緯度》,台北:麥田,2003年。
    二、作品評論資料
    (一)期刊論文

    王 堯:〈李銳論〉,《文學評論》,2004年第1期。
    王 輝:〈李銳《舊址》與《銀城故事》對「革命」的文學性解讀〉,《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1期。
    王 輝:〈從中心滑向邊緣──論李銳《舊址》和《銀城故事》對「革命」的文學性解讀〉,《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
    王春林:〈智性視野中的歷史景觀──評李銳長篇小說《銀城故事》〉,《小說評論》,2002年5期。
    王春林:〈蒼涼的生命詩篇——評李銳長篇小說《無風之樹》〉,《小說評論》,1996第1期。
    王德威:〈呂梁山色有無間──李銳的小說天地〉,載於《無風之樹》之序論,台北:麥田,1998年。
    王德威:〈魂兮歸來──評李鋭《舊址》〉,收錄於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2年。
    王德威:〈歷史的憂鬱、小說的內爆──李鋭的《銀城故事》及其他〉,《聯合報》,1993年12月13日, E7版。
    王鵬飛:〈卑微者的光輝──論李銳《厚土》中的女性群體〉,《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2期,2002年6月。。
    王艷雲:〈黃土地上的精神守望──《厚土》價值取向新論〉,《平頂山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
    曲春景:〈反神話與「文化大革命」再思考──評李銳小說的思想價值〉,《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3期。
    曲春景:〈對文革成因的文化批判──讀李銳的《無風之樹》與《萬里無雲》〉,《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何明星:〈生命的歌哭──談李銳小說中的死亡描寫〉,《湖北大學學報》,199年第4期。
    吳 方:〈追慕本色,賦到滄桑──《厚土》的餘音〉,《讀書》,1987年第8期。
    巫劍伶、徐肖楠:〈李銳筆下的神女形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5年4月。
    李國文:〈好一個李鋭〉,《文藝報》,1987年。
    李國濤、成一等:〈一部大小說──關于李銳長篇新著《無風之樹》的交談〉,《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3月。
    李國濤:〈讀李銳新作《厚土》七篇〉,《山西文學》,1987年第2期。
    周政保:〈口語傾訴的方式(或敘述就是一切)──關於李銳的長篇小說《萬里無雲》〉,《新著視窗》,1997第3期。
    周政保:〈白馬就是白馬……—關於小說家李銳〉,《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03期。
    周政保:〈自尊的獨語─讀李銳的隨筆集《拒絕合唱》〉,《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05期。
    周政保:〈歷史生活與文學化的表達──從李銳的《銀城故事》說到現時的小說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
    於可訓:〈李銳專輯──主持人的話〉,《小說評論》, 2003年2月。
    南 帆:〈敘述的秘密──讀李銳的長篇小說《萬里無雲》〉,《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4期。
    施學雲:〈沈寂與騷動──試比較魯迅、李銳的鄉村書寫〉,《樂山師範學院院報》,2005年第8期。
    胡全章:〈個體生命意識的去蔽與敞亮──《銀城故事》的歷史觀透視〉,《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3期。
    唐海東:〈用方塊字深刻地表達自己──李銳小說的敘事探索〉,《小說評論》,2005年04期。
    馬風:《氛圍的營造和渲染—《厚土》的藝術支點》,《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
    高小弘、翟永明:〈「本土」的書寫──李銳小說創作簡論〉,《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高小弘、翟永明:〈李銳《無風之樹》的敘事策略與詩意營造〉,《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3期。
    高小弘、翟永明:〈穿透生命表象的價值追問與詩意傳達──評李銳的《無風之樹》〉,《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6期。
    高小弘、翟永明:〈個體生存困境的展現與突圍──簡析李銳小說《顏色》與《寂靜》〉,《名作欣賞》,2005年9月。
    張 麗:〈論李銳《厚土》系列的象徵手法〉,《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張文武:〈傾訴的瀑布──探討《無風之樹》的詩意空間〉,《蒙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卷第3期,2002年6月。
    張 均:〈「超越」的限度──論李銳兼及對新自由主義文學的批評〉,《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
    陳少萍、徐肖楠:〈像群山一樣行走的歷史與生命──論李銳呂梁山系列小說的人性書寫〉,2004年4期。
    陳 坪:〈深切的體察與理解—評《厚土》的藝術追求〉,《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4期。
    陳慶泓:〈人生,如此淒惶──探索以《無風之樹》宿命意識的文化根源〉,《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1期。
    陳樹萍、李相銀:〈農具的隱喻:城市化進程中鄉村的焦慮——評李銳的「農具系列」〉,《小說評論》,2005年04期。
    傅書華:〈對人性與歷史的追問與審視──評李銳小說《舊址》〉,《文科教學》,1994年第1期。
    菲力普.甘朋著,李國濤譯:〈鹽的歌劇──評李銳《舊址》〉,《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3期。
    黃錦樹:〈故事、歷史與悲劇的偶遇──評李鋭的《銀城故事》〉,《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2003。
    楊 矗:〈李銳「焦慮」的祛魅化分析〉,《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
    楊美紅:〈敘述與敘述之外──從李鋭的小說美學看起〉,《中央日報》,91年10月14日,15版。
    葉 開:〈空洞的焦慮──李銳長篇小說《銀城故事》的基本命題〉,《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
    葉立文:〈他的敘述維護了誰? ──李銳小說的價值立場〉,《小說評論》,2003 第2期。
    雷 達:〈說《厚土》──兼論意味、文體及其它〉,《上海文論》,1987年第4期。
    劉蜀貝:〈東西方男子漢的文化意蘊──李銳《好漢》和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文本比較〉,《名作欣賞》,2003年第12期。
    劉熹、林穎穎:〈歷史:反諷與對話──讀李銳《銀城故事》〉,《中文自學指導》, 2005年2月。
    潘凱雄:〈「自覺」為他帶來了什麼﹖──讀李銳近作〉,《文學評論》,1994第1 期。
    潘凱雄:〈各領風騷 盡顯風流──讀高岸、李銳、成一的長篇新作〉,《文學自由談》,1994年第1期。
    蔡源煌:〈李鋭的《厚土》與《舊址》〉,《中國時報》,94年1月11日,39版。
    蔡潤田:〈《厚土》及由《厚土》想到的〉,《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4期。
    謝維強:〈位卑心憂黎民 情深長歌當哭──鄭義、朱曉平、李銳知青小說人民性淺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2卷第1期,2003年1月。
    韓魯華:〈《厚土》:透視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藝術視覺—讀李銳小說(眼石)等三篇〉,《小說評論》,1987年第6期。
    羅慧敏:〈再造烏托邦──談《無風之樹》的敘述人稱特色〉,《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4月。
    嚴敏、梅瓊林:〈《舊址》:複調意味的歷史思考〉,《名作欣賞》,1998年第5期。
    顧明霞:〈現代性的歷史失敗與啟蒙者的話語悖論—論李銳的長篇小說《銀城故事》〉,《當代文壇》,2002年5月。
    (三)訪談錄、演講
    王堯、李銳:〈生命的歌哭〉,《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1期。
    王堯、李銳:〈本土中國與漢語當代寫作〉,《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
    王堯、李銳:《王堯、李銳對話錄》,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譚嘉、李銳:〈李銳訪談〉,《今天》,2003年春季號。
    李 銳:〈被克隆的眼睛〉,《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
    李 銳:〈我的文學道路——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
    葉立文、李銳:〈漢語寫作的雙向煎熬——李銳訪談錄〉,《小說評論》,2003年
    第2期。
    三、李銳作品文學、社會背景資料
    (一) 專書
    丁 帆:《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丁帆、許志英:《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孔范今、施戰軍主編:《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
    牛運清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精神》,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又平:《新時期文學轉型中的小說創作潮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光東:《現代‧浪漫‧民間──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專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愛松:《當代作家的文化立場與敘事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嘉良等:《中國新文學現實主義型態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3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年。
    王輝、李軍:《穿越文本────20世紀中國文學的兩極閱讀》,北京:社科文獻,2006年2月
    王曉明:《思想與文學之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王鐵仙等:《新時期文學二十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古遠清:《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1949──1989大陸部分),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
    朱水涌:《中國文學世紀初與世紀末》,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上)(下)》,北京:高等教育,1999年。
    朱壽桐等;《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史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份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吳家榮:《新時期文學思潮史論》,合肥:安徽大學,1998年。
    吳義勤:《長篇小說與藝術問題》,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 平:《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平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 揚:《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
    李慈健、田銳生、宋偉:《當代中國文藝思想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運摶:《裂變中的守成與奔突》,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潔非:《中國當代小說文體史論》,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杳港:杳港大地圖書公司,1995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年。
    肖同慶;《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佘樹森、牛運清:《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二刷。
    周保欣:《沈默的風景──後當代中國小說苦難敘述》,合肥:安徽教育,2004年。
    孟繁華、程光煒:《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孟繁華:《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978────激情歲月》,濟南:山東教育,2002.
    季桂起:《中國小說體式的現代轉型與流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於可訓:《當代文學建構與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易 暉:《「我是誰」──新時期小說中知識份子的身份意識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
    林建法編:《2004年文學批評》,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年。
    南 帆:《後革命的轉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洪子誠、孟繁華編:《當代文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2版。
    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唐文一、沐定勝、計雷編:《20世紀中國文學圖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1995年。
    唐翼明:《大陸當代小說散論》,台北:文史哲,2006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海:復旦大學,2005年
    孫紹振:《審美價值結構與情感邏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席 揚:《多維整合與雅俗同構──趙樹理和「山藥蛋派」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徐行言、程金城;《表現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郝明工:《人道主義與二十世紀的中國文論》,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張 鈞:《小說的立場────新生代作家訪談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2年。
    張 錯:《西洋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書林,2005年。
    張永健:《中國當代文學史參考資料第一卷──小說》,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光芒:《中國當代啟蒙文學思潮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張先飛:《形而上的困惑與追問》,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志忠:《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993────世紀末的喧嘩》,濟南:山東教育,2002年。
    尹昌龍:《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985────延伸與轉折》,濟南:山東教育,2002年。
    張恆學:《悲劇美學──歷史的回顧與中國新時期小說的悲劇意識》,湖南: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再版。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張器友等:《20世紀末中國文學頹廢主義思潮》,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學軍:《中國當代小說流派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曹文軒:《小說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
    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灣:中華書局,1960年3月4版。
    梁啟超著,劉柯輯:《梁啟超史學論著四種》,湖南:湖南岳麓書社,1986年。
    梁啓超:《飲冰室全集》,台南:東海,1974年。
    畢光明、姜嵐:《虛構的力量────中國當代純文學研究》,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5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2000年。
    許道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郭小東:《中國當代知青文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陳 娟:《記憶和幻想──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 霖:《文學空間的裂變與轉型──大眾傳播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刷。
    陳平原:《中國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2刷。
    陳平原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思和:《不可一世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關鍵詞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1997年。
    陳國恩:《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袪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2001年
    陳曉明:《陳曉明小說時評》,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繼會:《二十世紀中國小說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陸桂山編:《中國當代文藝思潮》,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陶東風、徐豔蕊:《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傅騰霄:《小說技巧》,台北市:洪葉文化,1996年初版。
    程文超、郭冰茹:《中國當代小說敘事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程文超:《新時期文學的敘事轉型與文學思潮》,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程孟輝:《西方悲劇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童慶炳等:《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價值觀的演變》,北京:北京文學,2005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偉林:《中國當代小說家群論》,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發有:《准個體時代的寫作──20世紀90年代中國小說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2003年。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一)、(二)、(三),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2刷。
    楊 颺:《90年代文學理論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
    楊厚均:《革命歷史圖景與民族國家想象──新中國革命歷史長篇小說再解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溫儒敏、趙祖謨:《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馮雪峰:《雪峰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賈劍秋:《文化與中國現代小說》,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路文彬:《歷史想像的現實訴求────中國當代小說歷史觀的承傳與變革》,南昌:百花洲文藝,2003年
    劉 忠:《20世紀中國文學主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俐俐:《隱密的歷史河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勇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思謙等:《文學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河南:河南大學,2005年6月。
    吳義勤:《長篇小說與藝術問題》,人民文學, 2005年。
    陶東風、徐豔蕊:《當代中國的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思謙等:《文學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河南大學,2005年6月
    魯 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錢理群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戴 清:《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批評──歷史與敘事》,學苑,2002年。
    謝金生:《轉型期主旋律小說研究──以現代化為視角》,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謝昭新:《中國現代小說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2003年。
    龐守英:《反思與追尋──中國當代文學雜談》,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龐守英:《新時期小說文體論》,濟南:山東大學,2004年3刷。
    譚桂林:《長篇小說與文化母題》,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二)博碩論文
    宋如珊:《文革後十年(1976∼1985)大陸文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年。
    楊美珠:《曹文軒少年小說悲劇意識之研究──以《草房子》及《紅瓦房》為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月,頁151
    (三)期刊論文
    王一川:〈我看九十年代長篇小說文体新趨勢〉,《當代作家評論》, 2001年05期 。
    史鐵生:〈答自己問〉,《作家》,1988年第1期。
    石世明:〈新時期鄉土小說綜述〉,《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6期,2001年 12月。
    李 揚:〈論90年代的知識分子立場寫作〉,《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03期。
    李 鵬:〈現代作家鄉土文學創作的心理動因〉,《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
    李存煜:〈魯迅國民性思想論綱〉,《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
    李 星:〈新歷史神話:民族價值觀念的傾斜一對幾部新歷史小說的別一解〉,《當代文壇》,1988年第5期。
    李新宇:〈啟蒙五題〉,《齊魯季刊》,2003年第3期
    姚新勇:〈落日情節的漂浮與戲謔智性的敞開——知青文學研究之四〉,《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洪治綱:〈論新歷史小說〉,《浙江師大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4期。
    紅 柯:〈有關長篇小說的一些想法〉,《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
    孫 鬱:〈文體的隱秘〉,《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
    格 非:〈文體與意識形態 〉,《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
    袁 園:〈簡論我國鄉土小說的發展空間〉,《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高玉秋:〈傳統鄉村文化覺醒者的價值選擇—論20世紀初鄉土小說中知識者的「鄉村批判」〉,《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高玉秋:〈簡論現代「鄉土小說」中知識者的「在場」〉,《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2005年03期。
    康長福:〈鄉土的浩劫與文學的迷失—「文革」時期鄉土小說論〉,《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11期 。
    張懿紅、徐宏勛:〈永遠的「鄉土文學」〉,《貴州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張艷梅:〈中國現代抒情性鄉土小說的生態倫理敘事〉,《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許祖華:〈家族的輓歌──20 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的第一道母題〉,《江漢論壇》,2006年第2期。
    陳江平:〈同題寫作的現實及其形態〉,《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1998年1期。
    陳思和:〈啟蒙的文學與文學的啟蒙—新文學初期的兩種文學啟蒙觀〉,《人民日報》,1989年5月9 日第六版。
    陳曉濤、方霞:〈試論「鄉土小說」向「農村小說」的轉換〉,《大連民族學院學
    報》,2004年04期 。
    焦雅萍:〈鄉土小說的新視角〉,《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
    賀仲明:〈20世紀鄉土小說的創作形態及其新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楊 榮:〈20世紀90年代中國鄉土小說的文化特質〉,《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
    楊經建:〈論現代化進程中的家族文學〉,《學術研究》,2005年06期 。
    葉 君:〈論當代文學中的鄉村荒野圖景〉,《江淮論壇》,2005年02期 。
    趙江榮:〈「民間」的提純——中國現代鄉土小說的「民間」建構〉,《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
    趙順宏:〈擺脫與糾纏——論新時期鄉土小說的精神意象〉,《浙江學刊》,2003年04期 。
    劉 江:〈論「文革」題材小說的嬗變〉,《廣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劉聖宇:〈歷史與小說寫作〉,《藝術廣角》,1998年第2期。
    戴永課:〈論新時期鄉土小說的話語形態〉,《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5年01期。
    謝有順:〈文體的邊界〉,《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
    韓少功:〈人的逃離〉(對話錄),《小說家》,1993年第3期。
    羅關德:〈風箏與土地:20世紀中國文化鄉土小說家的視角和心態〉,《文學評論》2005年04期
    嚴 鋒:〈詩意的回歸〉,《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5期 。
    四、小說學理論、西方文學理論
    (一)專書
    (加)琳達.哈切恩:《加拿大後現代主義──加拿大現代英語小說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年,頁101──102。
    (西)烏納穆諾著,蔡英俊譯:《生命的悲劇意識》,台北:長鯨,1980年,頁198。
    (法)利奧塔著,島子譯:《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法)讓‧弗‧利奧塔著,談瀛洲譯:《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86。
    (俄)別林斯基,李邦媛譯:〈戲劇詩〉,《古典文藝理論譯叢》第三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頁138。
    (美)David Herman(戴衛‧赫爾曼)主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 ,2003年。
    (美)Harold Bloom(哈羅德‧布魯姆)著,吳瓊譯:《批評、正典結構與預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美)Hayden White(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Hayden White(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美)J.Hillis Miller(希利斯‧米勒)著,申丹譯:《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美)J.Hillis Miller(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劍等譯:《重申解構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美)M.H Abrams(艾布拉姆斯)著 .酈稚牛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美)Mark Curri(馬克‧柯里)著,寧一中譯:《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2003年。
    (美)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斯蒂文‧貝斯特、道格拉斯‧凱爾納)著,張志彬譯:《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1999年。
    (美)W.C.布斯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年。
    (美)托瑪斯‧沃爾夫著,黃雨石譯:《一部小說的故事》,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美)羅伯特‧阿‧馬丁編《阿瑟‧米勒論劇散文》,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
    (美)馬丁著,王曉紅譯:《歷史解釋:重演和實踐推斷》,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英)Arnold Toynbee(湯恩比)等著,張文杰編;《歷史的話語──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英)欣奇利夫著,李永輝譯,《論荒誕派》,北京:昆侖出版社,1992年。
    (英)加納登著,江怡譯:《歷史解釋的性質》,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年。
    (荷)Frank Ankersmit(安克施密特)著、韓震譯:《歷史與轉義;隱喻的興衰》,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意)克羅齊著,傅任敢譯:《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德)亞斯培著,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台北:巨流,1983年,頁41。
    方 生:《後結構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2001年。
    王一川:《文學理論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岳川:《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2001年。
    王 陽:《小說藝術形式分析》,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三版。
    石 恢:〈「新歷史小說」和「新歷史主義小說」〉,《小說評論》2000年第2期。
    曲春景、耿占春:《敘事與價值》,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刷。
    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1987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頁418。
    艾曉明編譯:《小說的智慧》,臺北:智慧大學,1994年。
    吳玉杰:《新歷史主義與歷史劇的藝術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 裴:《小說結構與審美》,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臺北:駱駝,1997年,頁45。
    辛剛國:〈新歷史主義研究述評切〉,《學術月刊》,2002年第8期。
    亞理士多德,劉晟譯:《詩學》,收錄《曠世名典──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世界名著寶庫》,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周 怡:《解讀社會──文化與結構的路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周樑楷、吳振漢、胡昌智:史學導論,台北:空中大學,1995年
    邱紫華:《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74。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2001年。
    孫紹振:《審美價值結構與情感邏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 岱:《小說敘事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一版。
    徐曙玉、邊國恩等編:《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恩格斯:《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
    格 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2002年。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馬 暉:《民族悲劇意識與個體藝術表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張 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文紅:《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90年代小說的文本實踐》,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
    張旭東:《批評的蹤跡》,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
    張 法:《中國文化與悲劇精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5刷。
    張寅德選編《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盛 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1995年。
    莊國雄、馬擁軍、孫承叔:《歷史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厚誠、王寧:《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中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陸 揚:《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陶東風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北京大學,2004年。
    傅偉勛:《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頁29。
    程孟輝:〈西方悲劇發展概略〉,《西方悲劇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童慶炳:《文學審美特徵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2004年重印。
    萬中航:《哲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董希文:《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趙 凱:《人類與悲劇意識》,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劉小楓:《個體信仰與文化理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魯 原:《當代小說美學》,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2001年。
    戴 清:《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批評──歷史與敘事》,學苑,2002年。
    羅 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二)期刊論文
    王 薇:〈複調形式與繽紛內容的精心契合—論小說《換位》的形式與內容〉,《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王春輝:〈從對話開始——巴赫金文本理論初探〉,《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
    申 丹:〈視角〉,《外國文學》第3期,2004年5月。
    汪介之:〈巴赫金的詩學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流布〉,《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
    俞超、張素玫:〈複調小說主人公獨立性問題試析〉,《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04期。
    張曉梅:〈文學的「狂歡」與文學研究的「複調」〉,《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張樹海:〈淺析複調小說理論的哲學基礎〉,《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
    黃怡俐:〈論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悲劇意識〉,《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3期,1998年。
    楊 平:〈複調的美學〉,《中國圖書評論》,2005年04期 。
    黎 明:〈論福克納小說的結構藝術〉,《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
    魏家駿:〈改寫的文本──一個敘事學的個案分析〉,《淮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0年。
    譚桂林:〈呼喚當代文學的童年母題〉,《文化報》,1988年6月25日。
    權繪錦:〈巴赫金的對話藝術思維及其意義〉,《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17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101701.pdf59KbAdobe PDF2826View/Open
    15101702.pdf103KbAdobe PDF21226View/Open
    15101703.pdf89KbAdobe PDF2862View/Open
    15101704.pdf435KbAdobe PDF21620View/Open
    15101705.pdf669KbAdobe PDF22272View/Open
    15101706.pdf685KbAdobe PDF23128View/Open
    15101707.pdf652KbAdobe PDF22098View/Open
    15101708.pdf590KbAdobe PDF23990View/Open
    15101709.pdf269KbAdobe PDF2928View/Open
    15101710.pdf236KbAdobe PDF21683View/Open
    15101711.pdf145KbAdobe PDF2114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