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54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68991      在线人数 : 3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4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41


    题名: 夏丏尊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 楊舒惠
    Yang, Sue-hue
    贡献者: 張堂錡
    楊舒惠
    Yang, Sue-hue
    关键词: 夏丏尊
    葉聖陶
    語文教育
    白馬湖
    平屋雜文
    愛的教育
    日期: 2002
    上传时间: 2009-09-18 15:17:09 (UTC+8)
    摘要: 八Ο年代以後,研究者開始著意突顯白馬湖作家群的存在,在學者先進們的努力考證下,這個文學集體已然是現代散文史上的既定事實,然而其中代表人物—夏丏尊長期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對夏丏尊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更是刻不容緩的工作,這也是筆者進行這個研究的目的及價值所在。
    第一章緒論,歸納與探討夏丏尊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尚待提昇之處及本論文撰寫與論述過程中的期待視野,從而界定本論文的研究範圍並提出研究之方法。
    第二章:筆者依夏氏不同階段的人生重心,將他的人生歷程分為三種面向,分別是學生時期、教師時期及編輯時期,冀求能夠條理清楚地呈現夏氏不同人生階段的殊異風貌。
    第三章:夏氏的人生思想存在著許多雙重思考,意即他常常游移於事物究極的兩端之間,因此本章採取二元主題式的分析,進一步架構夏氏的人生思維體系,文中分為三個論題:夏丏尊的對日態度、改革意識及宗教情懷。
    第四章:夏丏尊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健全教育,提出受教材不等於受教育、自學和自己教育等主張,並認為勞動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方式。筆者也從愛的教育本質以及感化教育的實踐方式兩個層次分別探討夏丏尊的情意教育。夏氏積極推動新文化運動,勇於推行白話文的實驗與改革,為新文學的普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第五章:夏丏尊的作品分為敘事抒情的散文小品、批判世態的雜文評論以及初步嘗試的小說創作。筆者突顯夏氏具代表性的主題內涵,而後歸納其具象與情緒兼具、自由中體現精嚴的技巧表現。淡而有味是夏氏作品的整體特色,其創作兼具浙東土味的自然質樸與白馬湖風格的清淡雋永,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風貌。
    第六章:關於夏氏語文教學著作的研究,從文本表現的形式與特色談起,接著歸納此類作品的特色與功效,並且探究這些作品在語文教育史上的意義。關於夏氏翻譯作品的研究,包括夏氏從日本譯介的自然主義作品,以及從日本轉譯的俄國文學作品,除了探討他的翻譯理念,並深究這些作品在翻譯史上的意義。
    第七章結論:夏丏尊兼具「教育家」及「文學家」的雙重身分,筆者從這兩方面做一總結,分別探討夏氏在現代教育史及文學史上的歷史定位,以及對照今日的文壇及杏壇又給予人們怎樣的啟發與借鑒。
    附錄一〈夏丏尊文學活動年表〉輯佚夏丏尊作品,並考證作品發表順序及夏氏從事文學活動的時間。
    附錄二〈夏弘寧致筆者信函〉收錄夏丏尊後人致筆者之信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夏丏尊著譯、編選作品
    (意)亞米契斯著,夏丏尊譯:《愛的教育》(台北:開明書店,1956年5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8月)。
    (意)孟德格查著,夏丏尊譯:《續愛的教育》(台北:開明書店,1956年5月)。
    《夏丏尊文集•文心之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編印,1983年12月)。
    《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編印,1983年2月)。
    《夏丏尊文集•譯文之輯》(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編印,1984年7月)。
    夏丏尊:《平屋雜文》(台北:開明書店,1970年;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7月;台南:漢風出版社,1990年2月)。
    夏丏尊:《阮玲玉的死》(上海:華文出版社,1998年3月)。
    夏丏尊(原編)、曾議漢(增編):《永遠的弘一法師》(台北:帕米爾書店,1992年6月)。
    夏丏尊、傅東華:《文藝論與文藝批評》(台北:莊嚴出版社,1982年1月)。
    夏丏尊、葉紹鈞:《文章講話》(台北:開明書店,1985年6月;台北:書泉出版社,1994年4月)。
    夏丏尊、葉聖陶:《文話七十二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7月)。
    夏丏尊譯:《時空中的蓮花:佛陀過去生的故事》(台北:文殊出版,1988年)。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上海:開明書店,1947年;台北:開明書店,1969年;台北:天龍書局,1988年;台南:漢風出版社,1998年1月;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台北:尼羅河出版社,2001年)。
    夏丏尊、葉聖陶:《文章講話》(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
    夏丏尊、葉聖陶、宋雲彬、陳望道合編:《開明國文講義》(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11月)。
    夏丏尊、劉薰宇:《文章作法》(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
    夏丏尊著、林綠編:《夏丏尊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7年3月)。
    夏丏尊編:《十年》(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10月)。
    夏丏尊著、何紫編:《夏丏尊作品選》(香港:山邊社,1987年)。
    夏丏尊著,李均生、費淑芬編:《夏丏尊散文全編》(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11月)。
    夏丏尊著、許雪梅編:《白馬湖之冬-夏丏尊作品》(香港:九儀出版社,1998年8月)。
    陳信元編:《夏丏尊代表作》(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1月)。
    二、夏丏尊其人其書之研究資料
    (一) 專書
    杭州語文新圃雜誌社編:《夏丏尊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會專輯》(1986年6月)。
    春暉中學校慶紀念委員會編:《春暉中學六十周年校慶紀念冊》(1981年12月)。
    夏弘寧:《夏丏尊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
    夏弘寧:《弘寧寫作集》(作者自印,未署明出版單位及時間)。
    夏弘寧主編:《夏丏尊紀念文集》(浙江:浙江省上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01年10月)。
    陳信元編:《懷念夏丏尊專輯》(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1月)。
    陳星:《平凡˙文心:夏丏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3月)。
    黃濟華:《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夏丏尊、豐子愷卷》(台北:海風出版社,1992年2月)。
    顧志坤主編:《紀念夏丏尊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浙江:上虞縣文聯《曹娥江》編輯部出版,1986年6月)。
    (二) 學位論文
    陳玉芳,《夏丏尊、葉聖陶讀寫理論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三) 期刊論文
    王昌煥:〈夏丏尊-生活的藝術的修辭策略〉,《國文天地》第17卷第2期(2001年7月),頁77-81。
    何永清:〈夏丏尊《文心》述要〉,《中國語文》第454期(1995年4月)。
    余方德:〈夏丏尊〉,《中外雜誌》第352期(1996年6月),頁142-143。
    宋裕:〈中學國文作家掌故:教育界的志士-夏丏尊〉,《明道文藝》第270卷(1998年9月),頁67-75。
    周振甫:〈夏先生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6-7。
    胡紹華:〈夏丏尊的佛教思想與散文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9期),頁177-182。
    韋俊識:〈蓮荷風骨˙道德文章-夏丏尊散文簡論〉,《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41-43,48。
    夏弘寧:〈抗日救亡大潮中的夏丏尊〉,《黨史信息報》(2002年2月13日)。
    夏弘福:〈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夏丏尊、朱自清〉,《中學語文教學》第189期(1995年3月),頁3-5。
    秦賢次:〈夏丏尊年表(上)〉,《文訊月刊》第19卷(1985年8月),頁315-325。
    秦賢次:〈夏丏尊年表(下)〉,《文訊月刊》第20卷(1985年10月),頁360-371。
    張培杰、陳捷:〈夏丏尊的文學創作〉,《書林》(1983年第3期),頁44。
    張志公:〈重溫《國文百八課》,再談語文教學科學化—為紀念夏丏尊先生誕辰百周年作〉,《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4-5。
    張壽康:〈要讀一讀夏丏尊先生的著述—紀念夏丏尊先生誕生一百周年〉,《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9-11。
    許宗元:〈久違的夏翁〉,《新民晚報》(2002年5月7日)。
    陳大慶:〈略論夏丏尊的教育思想〉,《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第3期),頁168-171。
    陳幸蕙:〈國文爆米花:書香手札-關於夏丏尊的三篇文章〉,《明道文藝》第285卷(1999年12月),頁23-29。
    陳信元:〈夏丏尊-評介夏丏尊散文創作〉,《自由青年》第82卷第1期(1989年7月),頁54-59。
    曾祥芹:〈普通文章學的先師—紀念夏丏尊先生誕生一百周年〉,《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12-13。
    程稀:〈佛學與夏丏尊的語文教育學〉,《揚州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129-133。
    葉至善:〈給爆竹安上藥線--夏丏尊先生論“命題作文”〉,《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3-4。
    覃思:〈讀夏著-《文章作法》一得〉,《中國語文》第43卷第3期(1981年3月),頁67-71。
    楊昌年:〈具象與情緒--夏丏尊散文〉,《國文天地》第145期(1997年6月),頁71-74。
    齊益壽:〈社會劇變中知識分子的徬徨-序《夏丏尊文選》〉,《夏潮》第2卷第5期(1977年5月),頁24-26。
    劉效禮:〈《愛的教育》的現代啟示〉,(未載出處)(2002年5月17日)。
    蔣仲仁:〈夏丏尊和《愛的教育》—紀念夏丏尊先生誕生一百周年〉,《中學語文教學》(1986年6月),頁8。
    蔡惠明:〈近代名人法喜錄:夏丏尊的佛教因緣〉,《菩提樹》第37卷第7期(1989年6月),頁30-31。
    醒梅:〈再現夏丏尊〉,《愛的教育》第89期(2002年4月28日)。
    簡宗梧:〈愧對行雲一高僧-評夏丏尊散文「生活的藝術」〉,《師友》第222期(1985年12月),頁51-53。
    譚桂林:〈論夏丏尊與佛教文化的關係〉,《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頁74-78。
    三、文學及社會背景資料
    (一) 專書
    (美)任達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江蘇:江蘇
    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美)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
    學運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7月)。
    上海印書館:《小說月報》(台北:文海經銷,1979年)。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等編:《上海革命文化大事紀》(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1年8月)。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編:《我與開明》(上海: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8月)。
    孔范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王向遠:《二十世紀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王向遠:《東方各國文學在中國-譯介與研究史述論》(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王知伊:《開明書店紀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王嘉良主編:《浙江20世紀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曉平:《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
    王曉明:《文學研究會評論資料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王曉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王錦厚:《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7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皮述民、邱燮友等:《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8月)。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朱棟霖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
    吳中杰:《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月)。
    吳歡章、沙似鵬主編:《20世紀中國散文英華(江南˙嶺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4月)。
    呂順長:《清末浙江與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李澤厚等:《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年)。
    汪文頂:《現代散文史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
    周一良:《中日文化關係史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1980年5月)。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主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5月)。
    宗廷虎、李金苓:《中國修辭學史(近現代卷)》(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林非:《中國現代散文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4月)。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7年4月)。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台北:啟新書局,1968年)。
    俞元桂主編:《中國現代散文史(修訂本)》(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俞元桂編:《中國現代散文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年11月)。
    范培松:《中國現代散文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郁達夫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卷》(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2月)。
    姜振昌:《中國現代雜文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唐弢、嚴家炎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6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6月)。
    張堂錡:《從黃遵憲到白馬湖-近現代文學散論》(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7月)。
    張華主編:《中國現代雜文史》(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7月)。
    許志英、倪婷婷:《五四:人的文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許豪炯:《五卅時期文學史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9月)。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陳玉剛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年8月)。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陳安湖編:《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3月)。
    陳思和:《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6月)。
    彭明:《五四運動史(修訂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湯一介編:《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70周年紀念文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5月)。
    傅德岷等:《中國現代散文發展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8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1月)。
    葉聖陶編:《開明書店二十周年紀念文集(重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
    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3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8月)。
    劉勇:《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謝六逸:《日本文學史》(上海:北新書局,1929年9月)。
    譚桂林:《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蕭效欽、鍾興錦:《抗日戰爭文化史(1937-1945)》(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10月)。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4月)。
    (二) 學位論文
    王玉,《文學研究會與新文學運動》(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洪德先,《民國初期的無政府主義運動(1912--1931)》(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夏艷文,《武者小路實篤思想的形成及其展現》(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美滋,《中國與日本近代文學中小說改良運動之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賴芳滋,《民國初期的留日學生與愛國運動》(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三) 期刊論文
    (日)岡野辰之著、蔣明玳譯:〈中國現代作家與日本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2期),頁134-140。
    一愚:〈避世厭世,還是入世益世—佛教人生觀辨〉,《浙江學刊》(1996年第6期),頁63-65,70。
    丁帆、陳霖:〈重塑“娜拉”男性作家的期盼情懷、拯救姿態和文化困惑〉,《南京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5年第2期),頁67-73。
    王玉:〈文學研究會的起迄與立會宗旨〉,《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頁211-228。
    王光東:〈民間意義的發現—五四新文學的另一種傳統〉,《上海文學》(2001年第12期),頁73-77。
    王兆勝:〈批評的自白—論20世紀中國雜文精神〉,《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頁14-19。
    王友平:〈留日學生與五四運動〉,《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3期),頁115-119。
    王淑貴:〈「小說月報」與文學研究會〉,《津圖學刊》(2001年第4期),頁46-47。
    王嘉良:〈「浙江潮」與「五四」新文學運動〉,《浙江學刊》(2000年第6期),頁133-137,142。
    王開璽:〈取締規則事件與革命派領導下的留日學生運動〉,《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頁99-105。
    王漢華:〈開明書店與文化人的情結〉,《炎黃春秋》(1996年第4期),頁69-70。
    王德祿:〈五四新文學與日本近代文學-兩個文學發展過程的比較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9期(1986年第4輯),頁87-106。
    朱美琴:〈淺談“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問題〉,《南通師專學報》第10卷第4期(1994年12月),頁42-45,38。
    朱曦:〈現代作家的人格與文格〉,《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頁67-74。
    何仲生:〈自然主義和中國”五四”文學革命〉,《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39-44。
    李相銀:〈論五四文學與無政府主義的關係〉,《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76-80。
    李琬:〈論中國現代作家的務實精神〉,《寧夏教育學報》(1995年第9期),頁117-120。
    李喜所:〈甲午戰後五十年間留日學生的日本觀及其影響〉,《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2期),頁102-109。
    李燕:〈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語文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浙江學刊》第122期(2000年6月),頁153。
    李繼凱:〈五四新文學的文化創造〉,《文學評論》(1999年第3期),頁18-25。
    季紅真:〈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宗教意識〉,《文學評論》(1993年第5期),頁44-55。
    洪德先:〈五四運動前後的無政府主義運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2期(1990年7月),頁185-207。
    胡國樞:〈浙江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與作用〉,《浙江學刊》(2001年第5期),頁134-137。
    耿傳明:〈無政府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99年第2期),頁25-30。
    倪婷婷:〈“名士氣”傳統文人氣度在“五四”的投影〉,《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頁70-81。
    袁凱聲:〈19-20世紀之交的文化反省運動及其對文學變革的影響〉,《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96年第3期),頁79-86。
    徐靜波:〈近現代中日文學發展的軌跡及其相異性〉,《日本學刊》(1995年第4期)。
    徐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2期),頁65-69,104。
    秦弓:〈覺醒者的生命之光—論五四文學的文體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4年第1期),頁57-63。
    秦弓:〈選擇與理解-五四時期譯介日本文學的一種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67期(1996年第2輯),頁246-258。
    秦賢次:〈新文學運動以來的文學社團一九二一~一九四九(上、中、下)〉,《文訊月刊》第29、30、32期(1987年4、6、10月)。
    秦賢次:〈新文學第一個十年大事紀〉,《聯合文學》第43期(1988年5月),頁204-220。
    高力克:〈五四啟蒙的困境:在歷史與價值之間〉,《浙江學刊》第115期(1999年4月),頁5-12。
    張悅:〈入世之道與出世之教—試論儒佛的根本分際〉,《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33-34,76。
    張建生:〈論“五四”創作的文化意識與文化氣質〉,《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頁23-29。
    張家成:〈略論中國佛教與人文精神〉,《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版)》(2001年第5期),頁45-51。
    崔永東:〈既要「入世」進取,也要「出世」逍遙〉,《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9期),頁34-35,16。
    陸玉芹:〈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人的解放〉,《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81-83。
    梁容若:〈評「中國人日本留學史」〉,《中國與日本》第190期(1976年8月),頁27-34。
    陳漱渝:〈日本近代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中國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頁130-140。
    陳科華:〈佛家“中觀”之學的特徵—與儒家中庸之道比較〉,《益陽師專學報》(1999年第4期),頁66-71。
    陳國恩:〈論現代浙江作家群的崛起〉,《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34-40。
    程麻:〈“一衣帶水”的利與弊—從文化地緣的視角看中國現代作家留日群體〉,《東方叢刊》(1998年第3期),頁132-145。
    勞榦:〈五四新文學的洗禮〉,《聯合文學》第24期(1986年10月),頁206-209。
    賀聖波、施虹:〈關於文學研究會寧波分會的再審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頁143-147。
    湯哲聲:〈從近代到“五四”翻譯觀的演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2期(1990年第1輯),頁23-39。
    葛兆光:〈難得捨棄,也難得歸依—現代作家的宗教信仰困境〉,《東方文化》(1997年第7期),頁45-55。
    葛紅兵:〈中國現代文學精神〉,《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2年第1期),頁183-192。
    葛梅勝:〈虞籍文人亦精彩—中國現代文學館陳列的虞籍作家小記〉,《上虞日報》(2002年6月12)。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新文學史料》第63期(1994年),頁109-120。
    楊義:〈五四運動與現代中國人文建設〉,《文學評論》(1999年第3期),頁5-17。
    寧剛:〈甲午戰爭至五四期間中國人的日本觀〉,《人文雜誌》(1997年第6期),頁92-96。
    趙連躍:〈從清末民初婚姻家庭的新變化看婦女地位的變遷〉,《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第13卷第4期(2000年第12月),頁48-51。
    趙暢:〈永遠的白馬湖〉,《今日中國(中文版)》(1999年第6期),頁64。
    劉小楓:〈中國無政府主義與現代烏托邦思維〉,《二十一世紀》第27期(1995年2月),頁43-52。
    劉納:〈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翻譯文學的價值取向〉,《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第9期),頁40-45。
    劉曉林:〈論20世紀中國文學知識者形象的邊化傾向及其角色選擇〉,《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頁59-64。
    鄭清茂:〈取徑於東洋-略論中國現代文學與日本〉,《中外文學》第252期(1993年5月),頁67-92。
    盧敦基:〈浙江文化與五四新文學〉,《浙江學刊》第99期(1996年8月),頁127-128。
    盧德平:〈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頁103-108。
    錢英才:〈論浙東鄉土作家的文化意識和特點〉,《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4年第21期),頁11-19。
    謝冕:〈憂患—百年中國文學的母題〉,《南方文壇》(1998年第2期),頁25-29。
    魏建:〈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於前期創造社--五四西方文化“傳播”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6期(1989年第1輯),頁55-69。
    譚桂林:〈佛學與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1993年第4期),頁5-18。
    譚桂林:〈宗教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求索》(1999年第1期),頁89-94。
    嚴家炎:〈《20世紀中國文學與區域文化叢書》總序〉,《理論與創作》(1995年第1期),頁9-11。
    嚴家炎:〈論五四作家的文化背景與知識結構〉,《現代中國》(2001年第1期),頁1-11。
    蘇遲:〈白馬湖作家在春暉中學的「新村運動」〉,《浙江月刊》第28卷第12期(1996年12月),頁25-28。
    欒梅健:〈重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現實主義思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8期(1997年第12月)。
    四、教育背景與教育思潮
    (一) 專書
    丁曉禾:《中國百年留學全紀錄》(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3月)。
    丁鋼主編:《文化的傳遞與嬗變-中國文化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
    孔凡君等著:《走出中國》(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9月)。
    王煥琛:《留學教育-中國留學史史料》(台北:國立編譯館,1980年7月)。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台北:正中書局,1974年4月)。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
    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11月)。
    朱經農:《近代教育思潮七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李杏保、顧黃初:《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杜威著、胡適譯:《杜威五大講演》(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3月)。
    林子勛:《中國留學教育史》(台北:華岡出版社,1976年1月)。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浙江近代著名學校和教育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高廣孚:《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年9月)。
    孫德中編:《蔡元培教育學說》(台北:復興書局,1956年)。
    智仁勇、貢澤培、楊愛摘編:《葉聖陶語文教育言論摘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張彬:《從浙江看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張彬編:《經亨頤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陳必祥編:《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發展史》(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月)。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9月)。
    陳峰津:《杜威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中華書局,1969年10月)。
    陳瓊瑩:《清季留學政策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台北:中國出版社,1973年6月)。
    馮開文:《中國民國教育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
    黃新憲:《中國留學教育問題》(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7月。
    月)。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鄭國民:《從文言文教學到白話文教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潘新和:《中國現代寫作教育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瞿立鶴:《清末留學教育》(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4月)。
    嚴元章:《中國教育思想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11月)。
    顧黃初:《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二) 學位論文
    權容玉,《民初中國教育思想演變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三) 期刊論文
    王梓良:〈清末五十年浙江文教記要〉,《浙江月刊》第3卷第4期(1971年4月),頁18-19。
    何揚鳴:〈論浙江留日學生〉,《浙江學刊》第110期(1998年6月),頁115-120。
    何揚鳴:〈論浙江留日學生-紀念浙江派遣留日學生一百周年〉,《中國研究(香港)》第3卷第2期(1997年5月),頁32-42。
    李明華:〈浙江近現代教育體制確立過程中的外來影響〉,《浙江學刊》第97期(1996年4月),頁116-118。
    李喜所:〈近代留學生對祖國的貢獻〉,《中國近代史》(1987年6月),頁45-48。
    李燕:〈“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語文教育的民主科學化〉,《浙江學刊》(2000年第3期),頁153。
    沈復生:〈民國初年的浙江省教育概況〉,《浙江月刊》第10卷第5期(1978年5月),頁9-11。
    阮毅成:〈從「五四」談到「浙江新潮」〉,《傳記文學》第42卷第5期(1983年5月),頁28-30。
    吳樹仁:〈“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語文教育〉,《上饒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頁41-47。
    洪煥椿:〈浙江中等教育演進史略〉,《浙江月刊》第8卷第9期(1976年9月),頁21-23。
    徐宗林:〈杜威的教育思想〉,《台灣教育輔導月刊》第24卷第8期(1974年8月),頁4-9。
    秦賢次:〈從浙江兩級師範到杭州一師(一~四)〉,《東方雜誌》第11卷第1~4期(1977年7~10月)。
    陳迺臣:〈清末民初教育思潮〉,《女師專學報》第10期(1978年6月),頁251-280。
    馮開文:〈論晚清的留學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年 3月),頁125-148。
    葉雲鵬:〈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語文學習觀〉,《浙江師大學報》(2000年第5期),頁72-76。
    鄭春:〈從科學到文學—試論現代作家留學過程中的專業「轉向」〉,《文史哲》(2001年第6期),頁30-35。
    五、文藝美學及理論
    (一) 專書
    Jean-Paul Sartre(沙特):《存在與虛無》(台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1990年1月)。
    Lilian R. Furst、Peter N.Skrine著、李永平譯:《自然主義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年8月)。
    M.H.Abrams(M.H.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Wallece Martin(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王向遠:《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鼎鈞:《講理》(台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4月)。
    包泉萬:《文藝教育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李光連:《散文技巧》(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11月)。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6年3月)。
    李復興、蔣成瑀合著:《中國現代散文家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佘樹森:《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3月)。
    林非:《林非論散文》(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8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4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
    胡海:《顯微鏡中看人生:自然主義文學》(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3年4月)。
    范培松:《散文瞭望角》(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4月)。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徐治平:《散文美學論》(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
    孫蓮貴編:《日本近代文學作品評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
    傅德岷:《散文藝術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年2月)。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5月)。
    張雙英:《文學概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10月)。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5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2月)。
    楊牧編:《中國近代散文選(二集)》(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8月)。
    劉崇稜:《日本文學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8月)。
    劉蘭英、孫全洲編:《語法與修辭》(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8年10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9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5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8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3月)。
    謝天振:《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7月)。
    簡恩定等編著:《現代文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年8月)。
    (二)學位論文
    蘇啟誠,《日本自然主義文學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三)期刊論文
    卜立德:〈英國隨筆與中國現代散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0期(1989年第3輯),頁81-98。
    牛水蓮:〈自然主義在中日兩國的不同命運〉,《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頁68-72。
    牛水蓮:〈自然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中州學刊》(2000年第4期),頁98-102。
    王向遠:〈五四時期中國自然主義文學的提倡與日本自然主義〉,《國外文學》(1995年第2期),頁118-123。
    王曉初:〈承傳與變異:走向現代的中國文學-二十世紀初葉中國文學發展論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7期(1991年第2輯),頁114-125。
    朱惠民:〈論現代散文 “白馬湖派”〉,《九州學刊》第6卷第1期(1993年10月),頁161-176。
    李山林:〈雜文語體特徵淺論〉,《益陽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頁63-65。
    何文林:〈變異與滲透-自然主義文學在日本與中國〉,《河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頁19-40。
    何向陽:〈文學:人格的投影---文學研究的一個思路〉,《文學評論》(1993年第1期),頁9-18。
    何滿子:〈關於雜文的文體〉,《文學自由談》(1998年第3期),頁156-158。
    汪文頂:〈中國現代散文流派及演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9期(1986年第4輯),頁107-123。
    沈夢瀛、張學松:〈自然主義正名〉,《河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67-70。
    沈義貞:〈論現代散文的類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頁106-110。
    姜振昌:〈論五四雜文的社會性批判〉,《山東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頁73-77。
    徐鵬緒:〈雜文概念的歷史考察與現代雜文的主要特徵〉,《東方論壇》(1997年第4期),頁47-52。
    郭長興:〈雜說雜文的“雜”〉,《殷都學刊》(1997年第3期),頁85-86。
    曾利君:〈中國現代“散文化小說”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版)》(2000年第2期),頁63-67。
    景秀明:〈試論“立達”派散文〉,《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22-26。
    裘本培:〈散文寫作藝術論〉,《浙江學刊》第95期(1995年12月),頁94-97。
    劉錫慶:〈世紀之交:對散文發展的回顧與思考〉,《文學評論》(1997年第2期),頁24-40。
    蔣益:〈中國現代文學地域觀〉,《理論與創作》(2001年第6期),頁66-69。
    鄭明娳:〈試論現代散文〉,《文訊月刊》第14期(1984年10月),頁65-82。
    錢理群:〈現代文學的觀念與敘述--《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筆談〉,《文學評論》(1999年第1期),頁47-49。
    六、相關作家、作品及研究資料
    (一)專書
    丘桑編:《禪燈夢影(李叔同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6月)。
    仁建樹、張統模、吳信忠編:《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資料室編:《匡互生與立達學園》(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5月)。
    北京師範大學編輯組主編:《匡互生和立達學園教育思想教學實踐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周作人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5-7月)。
    田濤:《百年家族-李叔同》(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9月)。
    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
    朱惠民編:《白馬湖散文十三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
    汪家明、于青:《豐子愷傳:從李叔同、夏丏尊的得意門生到中國漫畫之父》(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7月)。
    金潔、鄭帥萍:《葉聖陶:一代師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姜丹書編:《弘一大師永懷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7月)。
    柯靈:《柯靈六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12月)。
    唐弢:《晦庵書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10月)。
    徐星平:《弘一大師》(台北:商鼎文化,1993年5月)。
    徐登明:《編輯出版家葉聖陶》(上海:中國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夏弘寧編:《白馬湖散文隨筆精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10月)。
    商金林:《葉聖陶傳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張堂錡:《清靜的熱鬧-白馬湖作家群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11月)。
    張瀛玉、呂榮君編:《魯迅全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12月)。
    陳星:《弘一大師與文化名流》(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1月)。
    陳星:《人間情味-豐子愷傳》(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6月)。
    陳星:《芳草碧連天--弘一大師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6月)。
    陳星:《弘一大師新傳》(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1996年11月)。
    陳星:《教改先鋒-白馬湖作家群》(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年12月)。
    陳星:《豐子愷新傳-清空藝海》(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8年1月)。
    陳星:《君子之交:弘一大師、豐子愷、夏丏尊、馬一浮交遊紀實》(台北:讀冊文化,2000年8月)。
    陳星:《白馬湖畔話弘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5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傳》(台北:伉儷書屋,1965年2月)。
    陳慧劍:《弘一大師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陳慧劍編:《弘一大師有關人物論文集》(台北: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1998年12月)。
    陳遼:《葉聖陶傳記》(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
    陳鵬仁編譯:《日本的作家與作品》(台北:水牛圖書出版,1987年5月)。
    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年5月)。
    辜也平、陳捷:《葉聖陶:文學新浪潮的一面大旗》(台北:海風出版社:1991年)。
    葉至善:《葉聖陶》(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
    葉至善、葉至美、葉至誠編:《葉聖陶集》(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6月-1994年9月)。
    葉聖陶:《語文隨筆》(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
    趙海洲、趙文健:《匡互生傳》(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0月)。
    蔡元培:《蔡元培文集》(台北:錦繡出版公司,1995年5月)。
    劉增人:《山高水長-葉聖陶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5月)。
    劉增人、馮光廉編:《葉聖陶研究資料(上、下)》(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6月)。
    蔡念生彙編:《弘一大師法集》(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潘弘輝:《夕陽山外山:李叔同傳奇》(台北:聯經出版,2000年)。
    樂齊編:《精讀郁達夫》(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1月)。
    錢理群:《周作人傳》(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0年9月)。
    錢理群:《周作人論》(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4年1月)。
    豐一吟著:《豐子愷傳》(台北:蘭亭書店,1987年3月)。
    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文集(七卷)》(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豐華瞻、戚志蓉:《回憶父親豐子愷》(台北:大雁書店,1992年10月)。
    龐暘:《葉聖陶和他的家人》(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5月)。
    (二)學位論文
    石曉楓:《豐子愷散文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孫中峰:《豐子愷散文析論》(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常小菁:《周作人研究--「叛徒」與「隱士」二重風貌》(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三)期刊論文
    王艾村:〈經亨頤與五四運動〉,《廣東黨史》(2001年第6期),頁20-23。
    李旭:〈周作人散文“平淡”風格的文體學分析〉,《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108-114。
    金紀賢:〈魯迅雜文與浙東鄉情—紀念魯迅逝世63周年〉,《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9年9月,頁38-42。
    胡令遠:〈周作人之日本文化觀—兼論與魯迅之異同〉,《日本學刊》(1994年第6期),頁109-126。
    姬學友:〈真性清涵萬里天-論豐子愷創作的傳統文化意蘊〉,《文學評論》(1998年第6期),頁28-37。
    馬斌:〈郁達夫的留日生活〉,《神州學人》(2001年第4期),頁31-33。
    高志林:〈白馬湖的平屋及其主人們〉,《華夏文化》(2001年第1期),頁36-38。
    唐翼明:〈讀張堂錡《清靜的熱鬧—白馬湖作家群論》〉,《文訊》第178期(2000年8月),頁24-25。
    袁景禹:〈為師莫忘匡互生—為紀念五四運動80週年而作〉,《瀋陽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頁22-26。
    陳星:〈李叔同交遊二題--為紀念李叔同誕辰一百二十週年而作〉,《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7卷第3期(2000年9月)頁40-44,63。
    張堂錡:〈「白馬湖作家群」的遺風餘韻〉,《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7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195-208。
    張堂錡:〈湖水依舊在--「白馬湖作家群」的遺風餘韻〉,《國文天地》第11卷第7期(1996年12月),頁52-56。
    張堂錡:〈算此生,不負是男兒—李叔同詩詞中的入世情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卷2期(1997年8月),頁166-173。
    張彬:〈經亨頤與浙江教育會—兼論民國初年浙江教育近代化的推進〉,《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92-98。
    舒米:〈白馬湖作家群的編輯實踐〉,《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頁61。
    靳明全:〈關於周作人的新村思想〉,《文學評論》(1993年第6期),頁151-15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9151023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15102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5102301.pdf27KbAdobe PDF21541检视/开启
    15102302.pdf79KbAdobe PDF22133检视/开启
    15102303.pdf331KbAdobe PDF23396检视/开启
    15102304.pdf99KbAdobe PDF21963检视/开启
    15102305.pdf306KbAdobe PDF25721检视/开启
    15102306.pdf318KbAdobe PDF22939检视/开启
    15102307.pdf58KbAdobe PDF21416检视/开启
    15102308.pdf37KbAdobe PDF21394检视/开启
    15102309.pdf52KbAdobe PDF2194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