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9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28052      Online Users : 10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959


    Title: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購併選擇策略之研究
    Authors: 葉一青
    Contributors: 陳隆麒
    楊子江



    葉一青
    Keywords: 金融控股公司
    企業購併
    評選準則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13:25:34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自從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的金融秩序之後,全球先進國家皆開始重新審視國內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與競爭策略,增強所屬金融機構的業務管理制度與國際競爭優勢,而金融整合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持續高漲,更加速了全球金融產業之結構變化,國際間的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透過購併的方式,追求業務的多角化、產品領域之全球化與經營領域的規模經濟。
    相較於我國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金融事業的國際影響力卻顯得微不足道,在銀行規模上始終未能進入全球前一百名或是亞洲前十名,這正凸顯了我國金融產業之亟須加強符合全球金融市場購併潮流之經營模式,以導正我國經濟發展呈現跛足的窘況。
    故本研究針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以國內目前的五十二家銀行為研究對象,提出我國金控公司購併銀行類目標之評選準則模型。在研究模型的建構方法上,本研究依據產業特性,除挑選出二十一項的財務比率變數外,另加入了十四項策略形態變數,經問卷調查眾專家對於各指標重要性程度的意見後,採取分析層級程序法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以便能更加緊密的評估潛在購併目標的整體經營狀況;同時本研究並依此準則進行實證工作,將我國銀行業者分別排定相對評選級別,以提供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在制定合併決策選擇策略時之參考。
    經實證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 財務比率變數與策略形態變數在評估購併目標時皆具重要性。
    2. 在財務比率變數上以資產品質類為最重要。
    3. 在策略形態變數上以授信流向類為最重要。
    4. 購併目標評選順序請參閱金控公司購併目標評選表。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尤敏君,「金融機構合併的趨吉避兇」,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4卷第7期,pp41-47,民國90年。
    王冠琁,台灣的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王建民,「銀行業合併問題之探討」,財金資訊第15期,民國88年。
    王泰允,企業購併實用,遠流出版社,民國80年。
    王富民,金融機構購併動機之個案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史 鋼,企業金融的十二堂課,天下遠見出版,民國91年。
    伍忠賢,企業購併聖經,遠流出版社,民國88年。
    江怡慧,「日本銀行業合併之探討」,產業金融季刊第106期,民國89年。
    吳三隆,我國石化產業之股票評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吳秉臻,台灣地區銀行合併問題之研究,銘傳大學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呂政瀚,以AHP法衡量企業導入ERP可行性分析項目之權重,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呂毓卿,銀行併購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呂慶林,證券業併購之必要性及其衍生問題,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李伶珠,中美兩國企業購併動機差異之理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研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李紀珠,「國際金融整合趨勢下台灣金融體系之新挑戰」,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0年。
    沈中華,「銀行合併轉投資之現在與未來」,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3-20,民國89年。
    林玉珠,IC設計公司對委外測試廠管理之研究—應用層級分析法,中華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林清華,共同基金績效多準則評估模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林婷玲,「銀行業國際化併購整合性觀念模式探討」,中華管理評論,pp. 29-52,民國89年。
    林麗芬,「全球銀行排名分析」,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8卷第12期,民國91年。
    林寶安,「台灣1990年代的金融擠兌、合併與金融秩序」,台灣社會學會論文集,民國91年。
    邱杏茹,影響本國銀行購併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邱湘雲,「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1卷第4期,pp.44-61,民國87年。
    洪嗣豪,國內創業投資經理人對投資生技公司評估取向研究,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胡定吾,金融體系重整與不良資產的解決,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民國90年。
    孫梅瑞、陳隆麒,「國內上市公司從事購併活動對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民國91年。
    施哲雄,「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架構下之金融業因應策略」,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民國90年。
    張果軍,「金融整合風-全球金融業併購現況」全球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影響,台灣綜合經濟研究院之強化台灣金融業競爭優勢論文集,高盛集團(亞洲),民國90年。
    張家溢,日本獨占禁止法對控股公司之規範,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張淑美,運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併購策略規劃與評估併購對象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
    張雲輝,台灣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之個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曹瑞泰,本國銀行之經營與併購—以新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許戎民,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投資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郭怡萍,銀行業信用評等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郭照榮,「金融機構合併之考慮因素及其對象之選擇」,金融財務季刊第五期,pp1-11,民國89年。
    郭錦貴,不同規模銀行之合併是綜效或補貼-以第一、大安及泛亞銀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陳 沖,「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灣綜合研究院,金融控股公司之整合發展策略論文集,民國91年。
    陳俊堅,「日本金融機構合併改制及相互援助制度」,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民國86年。
    陳冠竹,政府採購入口網站功能架構與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民國91年。
    陳盈太,新事業選擇育成中心關鍵因素與策略,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陳欽奇、趙莊敏,「金融控股公司的競爭優勢」,美國金融產業整合趨勢與花旗集團經營策略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8卷第3 期,pp137-166,民國90年。
    陳進安、張文陸,「銀行併購動機與經濟效益」,中國商銀月刊,15卷第3、4期,pp.29-46&36-44,民國85年。
    陳隆麒,當代財務管理,第十一章財務規劃與公司控制,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8年。
    陳雅慧,「金融業前景分析」,天下雜誌,民國92年。
    陳錦堂、沈仰斌,「併購動機之理論與實證:以美國與亞洲之併購歷史為例」,經濟情事暨評論第四卷第二期,民國87年。
    黃正傳,日本銀行併購之產業環境與動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黃美慧,我國銀行業上市公司股票評等之研究,國立政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楊子江,企業成長方向—購併目標公司選擇標準,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投資銀行課程講義,民國91年。
    劉 佩,我國銀行業合併決策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蔡俊明,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規範與個案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民國91年。
    盧正昕,銀行業購併的實務與趨勢,華信金融季刊,第3期,pp.85-100,民國87年。
    薛明玲,「成功構併的要件─「標的」與軍師並重」,會計研究月刊, 60期,pp.104-107,民國79年。
    謝青曉,台灣上櫃證券商信用評等模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謝劍平,現代投資銀行,智勝出版社,民國91年。
    二、 英文部分
    Amihud, Y., B. Lev & N. Travlos, 1990, “Corporate Control and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Financing: The Cas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XLV(2), p.603-616
    Babic, Zoran & Plazibat, Neli,1998,”Ranking of Enterprise Based on Multicriteri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56, pp.29-35.
    Bagchi, P. & R. P. Rao, 1992, “ Decision Making in Merge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Vol.13, pp.91-97.
    Cheng, David C., Benton E. Gup & Larry D. Wall, 1989,” Financial Determinates of Bank Takeover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 November, pp524-536.
    Ely, David P & Moon H.Song, 2000,”Acquisition Activity of Large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1990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otiv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January, pp467-484.
    Ernst & Young, 1994, Mergers & acquisi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Freier, Jerold, 1990, Successful Corporate Acquisi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Gaughan, Patrick A.,1991,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Gordon, W., 1985, ”The Acquisition Decis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s, New York, and The Society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of Canada, Hamilton, Ontario, Canada.
    Hawawini, Gabriel A,1990,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 Amsterda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 Co.
    Jensen, M.C. & R. Ruback, 198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 p.5-50.
    Kim, J., 1998,“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tranet Func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23, pp.59-74.
    Kitching, J., 1967, “Why Do Mergers Miscar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pp.84-85.
    Levy, H., & Sarnat, M.,1970, "Diversification, Portfolio Analysis and the Uneasy Case for Conglomerate Merger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5, pp. 795-802.
    Lewellen, W.G., 1971,“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 Journal of Finance, 26(2), pp.521-542.
    Lewellen, W. G. and B. Huntsman,1970,”Managerial Pa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0, September, pp710~720.
    Muller,D.C.,1969,〝A Theory of Conglomerate Merge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pp. 643-660.
    Peter S. Rose, 1989,”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4th.
    Rao,V.R.;V.Mahajan and N.P.Varaiya, 1991,” A Balance Model For Evaluating Firms For Acquisition“ , Management Science, 37,, PP.331-349.
    Roll, R., 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 Journal of Business, pp197-216.
    Salter, 1973, M.S. Tailor incentive compensation to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pp94-102.
    Salter, Malcolm S. and Wolf A. Weinhold, 1978, Diversification via acquisition: creating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6, 166-176.
    Saunders, Anthony and lingo Walter, 1994,” Universal ban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What could we gain? What could we lose? The Nature of Universal Bank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W. G., 1970, “The Eleme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54, pp.25-37
    Singh, Harbir and Cynthia A. Montgomery, 1987, “Corporat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4), pp377-386.
    Thomas L. Saaty, 1980,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9th, New York; Mc Graw-Hill64.
    Weston. J. F. and K.S. Chung, 1983,“Do merger make money? A research summary”, Journal of M&A., 18, pp.40-48.
    Zahedi, F.,”1984,A Simulation Study of Estimation Methods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Vol.20, NO.6, pp.347-354.
    Zahedi, F., 1986,”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Survey of th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Sciences Department, July-August, pp. 96-1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0355070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7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507001.pdf14KbAdobe PDF2609View/Open
    35507002.pdf16KbAdobe PDF2746View/Open
    35507003.pdf13KbAdobe PDF2686View/Open
    35507004.pdf21KbAdobe PDF2774View/Open
    35507005.pdf27KbAdobe PDF2787View/Open
    35507006.pdf120KbAdobe PDF21319View/Open
    35507007.pdf214KbAdobe PDF21479View/Open
    35507008.pdf84KbAdobe PDF2786View/Open
    35507009.pdf100KbAdobe PDF2748View/Open
    35507010.pdf29KbAdobe PDF2681View/Open
    35507011.pdf27KbAdobe PDF21314View/Open
    35507012.pdf36KbAdobe PDF21022View/Open
    35507013.pdf19KbAdobe PDF2726View/Open
    35507014.pdf93KbAdobe PDF267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