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61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37817      Online Users : 49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610


    Title: 台灣國家公園設立問題之社會學分析
    Authors: 林珊如
    Contributors: 顧忠華
    林珊如
    Keywords: 國家公園
    原住民
    公民社會
    共管機制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10:44:06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分析台灣曾設立失敗或受阻的國家公園,探究為何在國家公園經營管理上國家能力會減弱?而國家和社會的互動又是如何影響著國家公園制度?從台灣的歷史脈絡、國家與社會結構下來理解政府設立國家公園遭遇的問題。
    從日據時代開始國家公園制度就已引進台灣,本文發現台灣國家公園制度建立的過程和發展背景,造成了之後的種種問題:法律不周全和法律之間互相衝突矛盾、國家公園法制定時理念價值和保育有落差、移植自外國的法律跟台灣「水土不服」;而國家公園管理涉及多個不同的法律和機關,主管機關或相爭不下或「互推皮球」,更是國家公園治理問題的來源之一。原住民與國家公園的衝突,一方面是國家公園制度未尊重原住民的狩獵、採集文化,還有其法規和較嚴格的執法限制了原住民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原住民長期處於弱勢和感受不被政府的尊重、照顧,讓原住民對於「國家」色彩濃厚的「國家公園」反感。
    在台灣民主化之後的國家社會關係之下,雖然設立一個國家公園變得困難,但是有許多進步的想法與作法被提出,如生態智慧、共管機制等。筆者認為符合公民社會精神,由下而上、公眾參與的國家公園制度,才是人和自然「雙贏」的可能之道。最後筆者試圖以近年剛被引進台灣的「審議式民主」概念,來補充國家公園的共管機制。
    Reference: 中文部分
    Dahl, Robert. 著,張明貴譯
    1989《多元政治:參與與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
    Linz, Juan., & Alfred Stepan 著,張佑宗譯
    1997《邁向鞏固的民主體制》。收錄於田宏茂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頁65-69,台北:業強出版社。
    王振寰
    1998《誰統治台灣?轉型中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2002《台灣社會》。王振寰主編。台北市:巨流。
    王振寰、瞿海源
    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初版。台北市:巨流。
    王鑫
    2002 《保護區之國家系統規劃》。計畫主持人:王鑫。執行單位: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委託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內政部營建署
    2002《台灣國家公園史,1900-2000》。總編輯:游登良。台北市:營建署。
    宋秉明
    1997 〈從美國國家公園與印地安人的關係論我國國家公園與原住民的互動方向〉。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與永續發展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頁67-77。
    1999 〈論台灣原住民文化受國家公園衝擊之因應〉。《國家公園學報》,9(1),頁65-80。
    2001a 〈美國與加拿大國家公園和原住民互動關係之比較〉。《國家公園學報》,11(1),頁96-114。
    2001b〈國家公園和原住民互動〉。見Devon G. Pena等,《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2002 《「國家公園組織隸屬之研究」計畫期末報告》。委託單位: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承辦單位: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宋秉明、王敏
    2002 〈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之研究:一個轉變中的過程〉。《戶外遊憩研究》,15(1),頁63-81。
    宋秉明、郭煒琪、彭孟慈、王彬如、蘇佳慧、許鈺青
    1995 〈玉山國家公園與其原住民之衝突分析〉。《觀光研究學報》,1(1),頁80-88。
    李光中
    2003 《陽明山國家公園共同規劃與管理機制之先驅性研究--以竹子湖地區為例》。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九十一年度研究報告。委託單位: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研究單位: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李根政
    2001a〈2000年9月至4月森林運動的回顧與反省〉。《生態中心季刊》,第四期,頁31-33。
    2001b〈「伐木派勢力」反撲行動記事〉。《生態中心季刊》,第四期,頁34-35。
    2001c〈2000守護台灣森林運動‧後記(二)-混亂的國政、複雜的森林運動虛弱‧的環保團體〉。《生態中心季刊》,第四期,頁36-37。
    林益仁
    2002 〈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文化研究月報》,第11期。
    2004 〈「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博物館學季刊,18(2),頁25-38。
    林國明
    2005〈第一章 公民共識會議: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收錄於陳東升編審,2005《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操作手冊》,pp.4-9,。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國明、陳東升
    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第六期,頁61-118。
    紀駿傑、王俊秀
    1998〈環境正義:原住民與國家公園衝突的分析〉。《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十九期,頁86-104。
    紀駿傑
    1998a〈蘭嶼國家公園:新環境殖民或新契機?〉。收於《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頁123-142。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
    1998b〈我們沒有共同的未來:西方主流「環保」關懷的政治經濟學〉。《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頁141-168。
    2001〈原住民、自然資源與共同經營〉。見Devon G. Pena等,《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6-32。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2002〈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保護區共同管理之發展歷史、現況與個案之探討〉。花蓮縣秀林鄉: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3〈原住民與國家共同管理經驗:加拿大與澳洲個案探討〉。《國家公園學報》,13(2),頁103-123。
    2004〈永續或發展?:「「永續發展」的環境社會學分析」。《環境教育研究》,第一卷,第2期,頁1-21。
    夏鑄九、陳志梧
    1988〈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頁233-246。
    徐國士
    2000〈棲蘭檜木林區保育方案之研擬〉。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張隆盛
    1985〈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規劃與建設〉。《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研習會資料彙編》,頁3-14,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張誌聲
    1998〈太魯閣國家公園設立對當地原住民土地資源利用衝突之研究〉。收於《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頁159-186。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
    陳信甫
    2000〈國家公園規劃與經營管理相關法規探討〉。《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卷第二期,頁111-120。
    陳玉峰
    1999a《全國搶救棲蘭檜木運動誌(上冊)》。高雄:愛智。
    1999b《全國搶救棲蘭檜木運動誌(下冊)》。高雄:愛智。
    陳東升
    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77-104。
    黃躍雯
    1997〈蘭嶼國家公園決策過程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二十三期,頁13-31。
    1999a〈台灣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政策:制度與空間觀點的檢視〉。《國家公園學報》,9(2),頁182-198。
    1999b〈國家公園法訂定過程的意識型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二十五期,頁45-60。
    2001 《築夢荒野:台灣國家公園的建制過程》,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2002 《台灣國家公園的土地空間與原住民的自主意識》,台北市:時英。
    黃躍雯、張長義
    2001 〈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國家公園的建制與台灣原住民的自主意識〉。《地理學報》,第三十期,頁1-18。
    曾華璧
    1998〈1970年代台灣資源保育主義之發展:以政府角色為主之研究〉。《思與言》,第36卷第3期,頁61-104。
    2001〈國家公園與自然資源保育:陽明山個案〉。《思與言》,第39卷第1期,頁173-213。
    2002〈國家公園政策與區域開發關係之研究:以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為探討的樞軸〉。《東臺灣研究》7,頁67-102。
    游千慧
    2005〈國家公園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頁61-69。
    廖朝明
    2004〈論國家公園法之修訂與原住民族基本權之保障〉。《政治學學報》,第三期,頁157-185。
    監察院
    2004 《國家公園範圍內土地使用管制與維護土地所有人權益間如何均衡兼顧之專業調查研究報告/林時機等調查研究》,台北市:監察院。
    劉子銘、台邦‧撒沙勒
    2001《部落地圖與資源保育》。見Devon G. Pena等,《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22-128。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盧道杰
    2001《參與式自然資源管理與部落地圖》。見Devon G. Pena等,《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02-120。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
    蕭全政
    1987《國家機關在政治過程中的地位》。社會科學論叢,第35輯,頁133-152。台北:台灣大學法學院。
    顏愛靜、官大偉
    2004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模式之探討—以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森林經營為例〉。《台灣林業》,十月號,頁34-52。
    瞿海源等
    2004〈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 2004:地震、族群、SARS、色情和政治信任〉。臺北市:巨流出版。
    顧忠華
    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市:允晨文化。
    2000〈二十一世紀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的全球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一卷, 頁17-24。
    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報紙資料
    工商時報,1998/4/17〈蕭萬長宣示國家公園內不宜採礦〉。
    中國時報,1996/12/16〈舶來樹種搶地盤 國家公園失本色〉。
    -1999/2/13〈設能丹國家公園與否 兩極化:原住民集會一致強烈反對 藝文工作者盼大家共同催生〉。
    -1999/3/16〈最後的香格里拉 原住民不放手:不滿生活空間遭扼殺 數百人宣誓成立自救會 表示不排除逕行封山〉。
    -1999/4/8〈卓文華串聯牧師 聲援反能丹公園抗爭〉。
    -2000/7/25〈檜木公園催生聯盟獲國際奧援〉。
    -2000/10/27〈大同鄉反對設立棲蘭國家公園〉。
    -2002/3/11〈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可望2003年公告〉。
    -2002/4/4〈「馬告」國家公園 將在520宣「示」成立〉。
    -2003/1/3〈馬告預算攻防 兩派團體先角力〉。
    -2003/3/25〈反對馬告國家公園成立聯盟〉。
    -2003/8/12〈游揆:馬告不會全劃為原民自治區〉。
    中華日報,2005/11/11〈台江國家公園爭議 市府先澄清〉。
    -2006/6/2〈台江國家公園座談 地主反彈〉。
    民生報,1999/3/16〈反對設能丹 原住民拉白布條〉。
    -1999/3/16〈能丹國家公園 明年可望成立〉。
    自由時報,2002/8/24〈成立馬告公園 泰雅族人抗議〉。
    -2002/10/27〈原住民吶喊 光復傳統領域〉。
    -2002/8/24〈保護原生林木 兼顧原民權益〉。
    -2005/1/22〈原住民族 將可成立自治區〉。
    -2006/6/12〈東沙國家公園不開放參訪、觀光〉。
    聯合報,2002/7/26〈馬告國家公園公告範圍 與太魯閣、雪霸形成綠色生態廊道 宜縣面積最大 民眾可於一個月內提出異議〉。
    -2002/8/24〈游錫堃:馬告國家公園和過去的不同 政院會持續推動 也會充分尊重原住民〉、
    〈一手規劃推動馬告國家公園 林盛豐 自治區與公園不矛盾 強調已修法開放原民狩獵 未通過前馬告案不會偷跑〉、
    〈公告截止日前夕 馬告之爭升到最高點 要馬告 共管公園保護檜木林 泰雅民族議會等環保團體指成立自治區遙不可及 反馬告的結果將使退輔會留在山上繼續砍樹〉。
    -2002/4/6〈高金素梅 反對設馬告國家公園 指總統違反競選承諾 「馬告部落將進行保衛家園聖戰」〉。
    -2004/2/26〈台江國家公園規劃座談 居民大罵〉。
    -2005/5/26 〈台江國家公園 跳躍式開發?〉。
    聯合晚報2002/8/23〈馬告之爭!原住民自治權 vs. 國家公園 數百泰雅族人赴內政部遞異議書 高喊‘理直氣壯反馬告’ 環保團體也開記者會指反馬告形同斷送檜木林生路〉。
    博、碩士論文
    王敏
    2002 《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型態轉變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蓁
    2004《從工業區到國家公園論台灣都市治理的困境: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創進
    2004《從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看政府政策之論述、溝通與實踐—以馬告國家公園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乃文
    2000 《台灣地區非都市土地環境管理與永續發展—以國家公園規劃與經營管理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律伶
    2004 《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試論對原住民族運動之影響與反省》。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俊
    2000《政策網絡中弱勢團體的地位和影響 以原住民參與能丹國家公園設置之規劃過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沛晴
    2002 《美國、日本、台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制度之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朝明
    2002 《國家公園與原住民衝突之分析:以棲蘭國家公園之設立與當地泰雅族原住民之互動關係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其他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2005/5/24〈為呼應原住民共管機制 籌組「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諮詢委員會」〉。http://www.taroko.gov.tw/NEWS/index.php?ID=1686。
    內政部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
    《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 對新國家公園共管機制及範圍的具體意見》。http://eec.kta.org.tw/ma_kau/ma_kau007.htm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2005 院總第866號,委員提案第五八三0號,94年3月9日印發
    院總第866號,政府提案第10297號,94年9月21日印發
    行政院公報
    2006/3/10〈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令:訂定原住民族部落會議實施要點〉。
    第012卷第045期,20060310內政篇。
    生態教育中心
    1999《棲蘭案最新發展催生棲蘭檜木國家公園〈民間行動記事〉》。
    http://eec.kta.org.tw/forest_html/actionnews.htm
    台南市都市發展局網頁http://210.69.40.105/doc/homepage.htm。
    「綜合規劃課常見問題-催生台江國家公園FAQ」
    「台江國家公園規劃案」網頁。http://210.69.40.105/doc/cp/taijiang/index.htm。
    台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03/12/19 〈台江國家公園獲准成立〉。市政新聞。http://www.tncg.gov.tw/18a.asp?ID=921219006。
    2005/8/24 〈規劃團隊出爐!催生台江國家公園再度起動!〉。市政新聞。
    http://www.tncg.gov.tw/18.asp。
    東森新聞報
    2002/10/26〈光復傳統 原住民夜宿凱達格蘭大道 戰舞揭序幕〉。
    http://www.ettoday.com/2002/10/26/91-1368119.htm。
    2003/01/10〈總預算/馬告公園預算遭保留 國家公園法修法後才能動支〉。http://www.ettoday.com/2003/01/10/91-1398778.htm。
    2003/12/19〈台江國家公園獲准成立 總面積將增加為4000多公頃〉。http://www.ettoday.com/2003/12/19/124-1559934.htm。
    2004/02/25〈不滿土地被劃入台江國家公園 農漁民抨擊列席官員〉。http://210.58.102.66/2004/02/25/124-1592168.htm。
    2004/03/15〈尊重民意 台南市府︰台江公園暫不公告〉。
    http://gb.ettoday.com.tw/2004/03/15/124-1601702.htm。
    2005/4/6 〈台江國家公園可能敗部復活〉。http://www.ettoday.com/2005/04/06/329-1774303.htm。
    陳玉峰〈萬法皆空—兼論國家公園法修法問題〉http://eec.kta.org.tw/ma_kau/ma_kau006.htm
    趙啟明 1999〈能丹國家公園設立的面面觀—從能丹國家公園的設立請山友重新思考國家公園之定位〉。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下載自台大登山社之「台灣登山資料庫」網頁:http://club.ntu.edu.tw/~mtclub/database/
    英文部分
    Ball, Alan R. & Millard, Frances (1987). Pressure in Politics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Atlantic Highlands, N.T.: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Chape, S., S. Blyth, L. Fish, P. Fox and M. Spalding (compilers) (2003). 2003 United Nations List of Protected Areas.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and UNEP-WCMC, Cambridge, UK. ix + 44pp.
    Elster, Jon. (1998). “Introduction”. Pp1-1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95). The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Habermas, Jürgen(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 to a Discourse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 by William Rehg. Cambridge, MA:MIT Press.
    IUCN/IIED(1994).Strategies for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Handbook for their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London: Earthscan
    Joel S. Migdal, (1988). Strong Society and Weak stat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pp.3-37, in Evans, Peter B., D. Rueshemeyer, & T. Skocpol ed.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er, Philippe C. (1974).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 in Pike, Fredrick B. and Thomas Stritch ed., The New Corporatism: Social-Political Structure in the Iberian World, Univ. of Notre Dame Press.
    Walzer, Michael. (1999). “Deliberation, and What Else? “pp.58-69, in Deliberation Politics: Essays on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edited by Stephen MacEdo.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eiss, Linda. (1998).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Governing the Economy in a Global Era. Oxford: Polity Press.
    Weiss, Linda. & Hobson, John. (1995)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Pol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89254010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54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401001.pdf40KbAdobe PDF21113View/Open
    25401002.pdf81KbAdobe PDF21085View/Open
    25401003.pdf76KbAdobe PDF21008View/Open
    25401004.pdf130KbAdobe PDF21014View/Open
    25401005.pdf354KbAdobe PDF21217View/Open
    25401006.pdf408KbAdobe PDF21627View/Open
    25401007.pdf411KbAdobe PDF21186View/Open
    25401008.pdf307KbAdobe PDF21305View/Open
    25401009.pdf268KbAdobe PDF21269View/Open
    25401010.pdf344KbAdobe PDF2145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