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3,《中國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尹仲容,1961,〈十年來美國經濟援助與台灣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12卷,第1期,頁71-82。 毛澤東,1956,〈《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言〉,收錄於中共中央辦公廳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頁1-4,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66a,〈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二卷》,頁623-670,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66b,〈論聯合政府〉,《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頁978-1048,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小強,1996,《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香港:牛津大學書版社。 王春光,2005,《農村社會分化與農民負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家寶,2005,《法國人口與社會》,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王章輝,1999,〈英國工業化與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收錄於王章輝、黃柯可主編,《歐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城市化》,頁3-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漢生、劉世定、孫立平、項颷,1997,〈“浙江村”:中國農民進入城市的一種獨特方式〉,《社會學研究》,第1期,頁56-67。 史明,1998,《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出版社。 史濟增,1969,〈台灣農業資金對經濟發展之貢獻〉,《台灣銀行季刊》,第20卷,第2期,頁60-75。 布拉福德,W. H.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十三章:1795-1830年德意志在體制和社會方面的發展〉,收錄於克勞利(Crawley, C. W.)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9卷):動亂年代的戰爭與和平1793-1830年(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頁486-52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白南生、何宇鵬,2003,〈回鄉,還是進城?—中國農民外出勞動力回流研究〉,收錄於李培林主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頁4-3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白躍世,2004,《中國農業現代化路徑選擇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石田浩,2003,〈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與工業化—農業對工業化所發揮的作用〉,收錄於谷浦孝雄主編,《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頁33-58,台北:人間出版社。 石秀印,1998,〈中國農村經營中的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兼論農民與政府之間的相互作用〉,收錄於賈德裕、朱興農、郗同福主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農民》,頁213-228,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石秀印,1999,《農村股份合作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列寧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60,〈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收錄於《列寧全集第十三卷》,頁200-409,北京:人民出版社。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著,馮棠譯,1992,《舊制度與大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力,2002,《中國民工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西斯爾思韋特,F.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二十二章:1794-1828年的美國與舊世界〉,收錄於克勞利(Crawley, C. W.)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9卷):動亂年代的戰爭與和平1793-1830年(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頁786-81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清漣,1997,《中國的陷阱》,香港:明鏡出版社。 何煉成、何林,2006,〈中國現階段農地制度新探〉,收錄於王振中主編,《中國農業、農村與農民》,頁16-2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余展、劉培倉、肖春平,1994,〈中國農民的市場化進程—《農戶與市場》專題調查報告〉,《中國農村經濟》,第2期,頁37-43。 吳介民,2000,〈壓榨人性空間:身份差序與中國式多重剝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頁1-44。 吳雪生,2003,〈“大躍進”時期(1958-1960)〉,收錄於武力、鄭有貴主編,《解決「三農」問題之路—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政策史》,頁415-466,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吳敬璉,2001,《改革:我們正在過大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吳敬璉,2005,《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吳碩,2004a,〈糧食的計畫收購和計畫供應—統購統銷〉,《中國糧食經濟》,第2期,頁15-20。 吳碩,2004b,〈糧食統購統銷之功過〉,《中國糧食經濟》,第3期,頁24-25。 宋林飛,1996,〈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對策〉,《社會學研究》,第2期,頁105¬-117。 李再揚,1999,〈土地制度變遷的比較研究〉,《當代經濟科學》,第5期,頁83-89。 李培林,1998,〈中國鄉村里的都市工業〉,收錄於賈德裕、朱興農、郗同福主编,《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農民》,頁132-151,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李強,2004,《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朝賢,1995,〈臺灣城鄉人口遷移因素之探討〉,《臺灣經濟》,第218期,頁1-12。 李登輝,1975,〈台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收錄於于宗先主編,《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頁229-25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登輝,1992,〈1990年12月3日李登輝先生口述歷史訪問記錄〉,收錄於黃俊傑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記錄》,頁33-3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慶余、周桂銀等著,1994,《美國現代化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 杜鷹,2006,〈現階段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基本特徵與宏觀背景分析〉,收錄於蔡昉、白南生主編,《中國轉軌時期勞動力流動》,頁118-136,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肖冬連,2005,〈中國二元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考察〉,《中共黨史研究》,第1期,頁21-31。 周大鳴,2003,〈外出務工與輸出地政治結構的變遷〉,收錄於李培林主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頁185-19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仁強,1994,〈關於安徽省“民工潮”的調查與對策建議〉,《中國農村經濟》,第1期,頁53-57。 周以光,1999,〈法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原因和特點〉,收錄於王章輝、黃柯可主編,《歐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城市化》,頁91-141,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孟德拉斯(Mendras, Henri)著,李培林譯,2005,《農民的終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帕爾默,R. R.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十五章:革命時代的社會和心理基礎〉,收錄於古德溫(Goodwin, A.)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8卷)(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VIII: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Revolutions(1763-1793)》,頁541-57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滿紅,1977,〈晚清台灣茶、糖、樟腦業的產銷組織(1860-1895)〉,《台灣銀行季刊》,第28卷,第3期,頁200-220。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林賢治,2002,〈馬克思對法國革命的研究(1848年至1852年)〉,《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頁275-292。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a,《以農業發展工業—台灣戰後十五年的歷程》,高雄: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b,《勞工階級形成與血汗輸出的時代—1960與1970年代》,高雄: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林賽,J. O.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三章:社會階級與國家基礎〉,收錄於林賽(Lindsay, J. O.)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7卷)(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頁63-8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杰華(Jacka, Tamara)著,吳小英譯,2006,《都市里的農家女(Rural Women in Urban China: Gender, Migration, and Social Chang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武力,2003,〈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0-1952)〉,收錄於武力、鄭有貴主編,《解決「三農」問題之路—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政策史》,頁278-330,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肯普(Kemp, T.)著,王宏偉、鍾和等譯,2004,收錄於彼得‧馬賽厄斯、悉尼‧波拉德主編,《劍橋歐洲經濟史,第8卷,工業經濟: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發展(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ol.8: The industrial economi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邱茂英,1978,《台灣稻米產銷及價格》,台北: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金華、鄒琪,2002〈美國歷史上的西部大開發〉,《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6期,頁41-44。 金寶瑜,1989,〈農工部門間的資源轉移—從評〈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開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163-177。 金寶瑜,2005,《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台北:巨流出版社。 信乃詮、鄧慶海,2002,《中國農情》,北京:開明出版社。 侯坤宏,1988,《土地改革史料(民國十六年至四十九年)》,台北:國史館。 威爾遜,C. H.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二章:海外貿易的增長與和歐洲製造業的發展〉,收錄於林賽(Lindsay, J. O.)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7卷)(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頁34-6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柯志明,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 柯志明、Mark Selden,1988,〈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台灣為案例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51。 段承璞,2003,《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 紀潔芳,1971,〈台灣稻作肥料換穀價格與肥料施用量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22卷,第1期,頁189-227。 胡台麗,1986,〈台灣農村小型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頁209-232,台北:中央研究 院民族學研究所。 孫中山,1986,〈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屆畢業典禮的演說(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收錄於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十卷)》,頁554-558,北京:中華書局。 孫立平,2003a,〈城鄉之間的“新二元結構”與農民工流動〉,收錄於李培林主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頁149-16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立平,2003b,《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立平,2004a,《失衡—斷裂社會的運作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立平,2004b,《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恩格斯(Engels, Friedrich)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72,〈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頁1-175,北京:人民出版社。 根岸勉治著,許粵華譯,1958a,〈日據時代台灣之農產企業與米糖相剋關係〉,《台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4期,頁166-189。 根岸勉治著,許粵華譯,1958b,〈日據時代台灣之商業資本型殖民地企業型態〉,《台灣銀行季刊》,第10卷,第1期,頁186-197。 索維尼‧貝提‧德(Sauvigny, G. de Bertier de)、品克尼(Pinkney, David H.)著,蔡百銓譯,1989,法國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翁嘉禧,1998,《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袁亞愚,1996,《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回顧與展望》,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馬克思(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72a,〈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頁393-499,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72b,〈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頁598-703,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4a,〈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收錄於《資本論第一卷》,頁707-819,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Marx, Karl)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4b,〈所謂原始積累〉,收錄於《資本論第一卷》,頁820-875,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春華,2006,〈建立農村勞動力輸出地和輸入地之間的網絡—以“城市青年外來務工者貧困扶助”項目的實踐看如何為農村外出務工者提供服務和支持〉,收錄於黃平、杜銘那克主編,《農民工反貧困:城市問題與政策導向》,頁111-17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桂琪、黎家勇,2002,《德國社會發展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馬曉河,1996,〈經濟發展的動力探源—兼論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演變〉,收錄於王積業、王建主編,《我國二元結構矛盾與工業化戰略選擇》,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頁32-53。 高德步,2006,《英國的工業革命與工業化:制度變遷與勞動力轉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平衡統計司編,1987,《國民收入統計資料彙(1949-198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崔傳義,2004,《中國農民流動觀察》,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 張忠法、蘇明、李文、張岩松、蔣協新、楊德瑞、楊鵬云,1996,〈農業保護:現狀、依據和政策建議〉,《農業經濟問題》,第2期,頁15-22。 張慈佳、胡海豐,2006,〈夢想的代價:區域間人口遷移遷移決策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8卷,第3期,頁417-441。 張漢裕,1969,〈美援期間台灣經濟之發展其及「戰略」因素〉,《台灣銀行季刊》,第20卷,第4期,頁1-22。 張慶海,1998,〈小農與盧梭思想、雅各賓主義和波拿巴主義〉,《史學集刊》,第3期,頁53-56。 張樂天,2005,《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靜,2006,《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多問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子瑋,2001,〈職業獲得與關係結構—關於農民工社會網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柯蘭君、李漢林主編,《都市里的村民—中國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頁71-91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許平,2001,《法國農村社會轉型研究:19世紀至20世紀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人龍,1992,〈1989年6月陳人龍先生口述歷史訪問記錄〉,收錄於黃俊傑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記錄》,頁59-6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玉璽,1995,《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政治社會後果:台灣個案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金永,2006,〈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鄉人口遷移〉,收錄於蔡昉、白南生主編,《中國轉軌時期勞動力流動》,頁38-5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映芳,2005,〈“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119¬-132。 陳桂棣、吳春桃,2005,《中國農民調查》,台北:大地出版社。 陳誠,1952,《如何實現耕者有其田》,台北:正中書局。 陳誠,1961,《臺灣土地改革紀要》,台北:中華書局。 陸益龍,2003,《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益龍,2004,《超越戶口:解讀中國戶籍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陸寒寅,2006,〈制度變遷與長期經濟發展:法國歷史上的“為與不為”〉,收錄於華民等著,《制度變遷與長期經濟發展》,頁284-31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陸學藝,2003,〈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理〉,《特區理論與實踐》,第7期,頁31-36。 陸學藝主編,2004,《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章英華,1997,〈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收錄於章英華、蔡勇美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頁33-61,台北:巨流。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凃照彥,2005,《台彎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 黃仁宇,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宗智,2006,《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北京:中華書局。 黃俊傑,1988,《台灣農村的黃昏》,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黃俊傑,1991,《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台北:三民書局。 黃俊傑,2006,《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柯可,1999a,〈美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條件其及進程〉,收錄於王章輝、黃柯可主編,《歐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城市化》,頁46-9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柯可,1999b,〈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美國城市化〉,收錄於王章輝、黃柯可主編,《歐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城市化》,頁260-29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德北,2005,〈全球化與珠江三角洲的移民工:珠江三角洲勞動密集產業的移民工及其勞動關係之研究〉,發表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跨界流離:公民身份、認同與反抗國際學術研討會」。 黃德北,2006a,〈國企改革與下崗工人:中國大陸勞動力市場建立的政治經濟分析〉,《東亞研究》,第37卷,第1期,頁1-40。 黃德北,2006b,〈資本原始積累與大陸的農民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09-147。 楊一介,2003,《中國農地權基本問題—中國集體農地權利體系的形成與擴展》,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 楊思遠,2005,《中國農民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溫鐵軍,2005,《三農問題與世紀反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葉仲伯,1965,〈台灣之肥料工業〉,《台灣銀行季刊》,第16卷,第3期,頁97-119。 葉仲伯,1967,〈二十年來之台灣經濟〉,《台灣銀行季刊》,第18卷,第1期,頁1-55。 葉榮鐘,2005,〈仗屢追隨四十年〉,收錄於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卷三,頁187-221,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葛伯納(Gallin, Bernard)著,蘇兆堂譯,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鄒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廖小軍,2005,《中國失地農民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廖正宏,1986,〈台灣農業人力資源變遷〉,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頁179-20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福克訥(Faulkner, Harold Underwood)著,王錕譯,1989,《美國經濟史(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維爾‧哈姆斯沃思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二十四章:在非洲和遠東的經濟關係(非洲部分)〉,收錄於林賽(Lindsay, J. O.)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7卷)(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頁719-73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秀榮,2004,《1500-1700年英國商業與商人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景華,1994,《城市轉型與英國的勃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劉進慶,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翠霄,2006,《天大的事—中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樊綱,1996,〈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特徵與趨勢〉,收錄於吳敬璉等著,《漸進與激進—中國改革道路的選擇》,頁11-22,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潭深,2003,〈珠江三角洲外來女工與外資企業、當地政府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收錄於杜芳琴、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頁194-21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杰,2006,〈非正規就業與中國女性進城務工者的發展—以家政服務員為例〉,收錄於黃平、杜銘那克主編,《農民工反貧困:城市問題與政策導向》,頁171-20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潘維,2003,《農民與市場:中國基層政權與鄉鎮企業》,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昉,2006,〈公共政策和政府(社區)對流動的服務與管理〉,收錄於蔡昉、白南生主編,《中國轉軌時期勞動力流動》,頁15-2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蔡昉、都陽,2003,〈遷移的雙重動因及其政策含義—檢驗相對經濟地位變化假說〉,收錄於李培林主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頁31-40,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建文,2006,《中國農民工生存紀實》,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鄭怡雯,2002,〈誰來上崗: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不平等競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頁45-94。 鄭廣懷,2005,〈傷殘農民工:無法被賦權的群體〉,《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99-118。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頁527-556。 蕭新煌,1987,《台灣問題》,台北:敦理出版社。 蕭輝英,1999,〈德國農村人口的轉移〉,收錄於王章輝、黃柯可主編,《歐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城市化》,頁142-17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薄一波,1991,《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謝建社,2005,《新產業工人階層:社會轉型中的“農民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謝森中,1992,〈1988年11月19日謝森中先生第一次口述歷史訪問記錄〉,收錄於黃俊傑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口述歷史訪問記錄》,頁183-19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2006,《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簡後聰,2000,《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下冊)》,台中:文建會中辦室。 簡後聰,2001,《台灣史》。台北:五南。 魏聰洲、陳奕齊、廖沛怡,2005,《移民‧苦力˙落腳處—從布袋人到高雄人》,高雄: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羅平漢,2002,《“大鍋飯”—公共食堂始末》,台北:中洲書局。 羅涵先,1987,《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農村—中國農村發展社會學》,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譚英坤,1977,〈1945年以前的台灣社會經濟〉,《夏潮》,第2卷,第4期,頁6-15。 邊裕淵,1972,〈日據時代台灣經濟發展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第23卷,第4期,頁223-234。 關勛夏,1996,〈論俾斯麥的波拿巴主義〉,《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8卷,第1期,頁45-55。 蘇志超,1999,《比較土地政策》,台北:五南。 蘇益仁,1972,〈另一個農家子弟的心聲〉,《大學雜誌》,第60期,頁19-20。 吕代,G. E.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1999,〈第二十三章: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收錄於古德溫(Goodwin, A.)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8卷)(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Vol.VIII: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Revolutions(1763-1793)》,頁843-87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Amsden, Alice H. 1979. “Taiwan’s Economic history: 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 Modern China, Vol.5, No.3, pp.341-379. Baines, Dudley. 1985. Migration in a Mature Economy: Emigration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1861-19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rett, Richard E.; Whyte, Martin King. 1982. “Dependency Theory and Taiwan: Analysis of a Deviant Ca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7, No.5, pp.1064-1089. Braudel, Fernand; Ernest Labrousse. 1976. Histoire Economique et Sociale de la France, Tome III.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tires de France. Cheng, Tiejun; Selden Mark. 1994. “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 of China’s Hukou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9, pp.644-668. Cheng,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Vol.41, No.4, pp.471-499. Cumings, Bruce. 1984.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Industrial Sectors, Product Cycle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8, No.1, pp.1-40. Deyo, Frederic C. 1987. “State and Labor: Modes of Political Exclusion i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in Frederic C. Deyo,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182-202. Eastman, Lloyd E. 1974.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aulkner, Harold Underwood. 1960.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Gallin, Bernard; Rita S. Gallin. 1982. “Socioeconomic Life in Rural Taiwan: Twenty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Modern China, Vol.8, No.2. pp.205-246 Hall, Peter, A.; Taylor,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44, pp.936-957. Hare, Denise. 2002. “The Determinations of Job Location and Its Effect on Migrants’ Wage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50, No.3, pp.557-579. Ho, Samuel P. S. 1976. “The rural non-farm sector in Taiwan,” Studies in Employ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No.32.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o, Samuel P. S. 1979. “Decentr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aiwan, ”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Change, Vol.28, No.1, pp.77-96. Hsu, Shih-Jung; Hsiao, H. H. 1999. The Impacts of Class Differentiation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on Post-War Land Reform in Taiwan. ISEAR occasional Paper No.2. Taipei: Academia Sinica. Kuo, Wanyong. 1973. “Effects of Land Reform, Agricultural Pricing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on Multiple-Crop Diversification in Taiwan,” Economic Essays, vol.4, pp.137-162. Levi, Margaret. 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I.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r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9-41. Lewis, W. A.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22, No.2, pp.139-191. Loach, Jennifer. 1991. Parliament under the Tudor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 Ai-hsuan, S. 2000. “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0期,pp.145-188. March, James G.; Olsen, Johan P.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 No.3, pp.734-749. Oi, Jean C.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5, No.1, pp.99-126. Oi, Jean C. 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ierson, Paul.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 No.2, pp.251-267. Polanyi, Karl. 1980.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Octagon Books. Price, Roger. 1983.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griculture Market Structure in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rice, Roger. 1987. A Social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London : Hutchinson. Ross, Robert J. S.; Anita Chan. 2002. “From North-South to South-South: The True Face of Global Competition,” Foreign Afafirs, Vol.81, No.5, pp.8-13. Selden, Mark. 198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Socialism. Armonk, N.Y. : M.E. Sharpe. Selden, Mark; Chih-ming Ka. 1986. “Original Accumulation, Equity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The Case of Socialist China and Capitalist Taiwan,” World Development, Vol.14, No.10/11, pp.1293-1310. Solinger, 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and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peare, Alden Jr.; Paul, K. C. Liu; Ching-lung, Tsay. 1988.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rural-urban transition in Taiwa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Stark, Oded. 1984. “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LDCs: a relative deprivation appro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32, No.3, pp.475-486. Stark, Oded; Taylor, J. Edward. 1991. “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101, No.408, pp.1163-1178. Taylor, J. Edward; Rozelle, Scott; Brauw, de Alan. 2003.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 A New Economics of Migrant Perspective fro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52, No.1, pp.75-101. Tignor, Robert. 2004.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72, No.6, pp.691-711. Todaro, Michael P.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 No.1, pp.138-148. Wallerstein, Immanuel, 1983. Historical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Zhao, Yaohui. 1999.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47, No.4, pp.767-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