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54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74678      Online Users : 7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48


    Title: 轉型中的性別平權機構--以教育部兩平會和性平會為例
    Authors: 杜思蓓
    Contributors: 楊婉瑩
    杜思蓓
    Keywords: 國家女性主義
    歷史制度論
    教育部兩平會
    教育部性平會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9 15:38:09 (UTC+8)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政府機關內的性別平權機構逐漸增多。最早的性別平權機構起於1996年的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後續有其他性別平權機構的出現,如:台北市教育局兩性教育暨性教育委員會、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教育部兩平會、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行政院勞委會兩性工作平等委員會、教育部性平會、各縣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等等。性別平權機構的出現與運作,正是婦運與國家機器制度性鑲嵌關係的展現,而這種制度性的關係,則是國家女性主義的反映。上述台灣國家女性主義實踐逐步累積過程中,教育部兩平會與性平會因其高成效的運作、具備制定法令的功能,以及從無法制化過渡到有法制化的發展,這些獨特性,使其成為本文研究對象。希望透過這兩個教育部委員會制度發展的研究,能夠從中歸納兩者實質運作所需的種種條件因素與可能出現的困境,作為其他性別平權機構想要達成實質運作的參考與借鏡。
    透過歷史制度論研究途徑的採用,與深入訪談法的使用,本研究結果為,教育部兩平會與性平會雖為一前後連續的委員會組織,但是確有不同的國家女性主義實踐。教育部兩平會優勢在於民間婦團能量集結與參與者制度經驗攜帶等非正式的體系,以及正式體系內女性官僚的協助與增權也不可忽視。而其限制則在於法源不穩定的問題。至於教育部性平會的運作發展則多延續自兩平會,所以兩者在實質、功能、效力上有很大的重疊與相似性。兩者重疊經驗雖多,但是教育部性平會卻仍逐漸出現不同於兩平會的實踐內涵。最大的不同在於,從教育部兩平會到性平會教育現場委員人數增加的趨勢,表面上似乎代表著兩個教育部委員會的委員組成性質發生轉變,目標、方向也會跟著調整,議題則同時從婦運議題到強調細節與政策落實的層面。換句話說,從教育部兩平會到性平會似乎意味著婦運能量已經流失,但是這樣的現象卻不至於讓人擔憂。原因或許在於婦運的日常化與擴大化。
    婦運日常化與擴大化可歸納為三方面,首先是人員方面,意指性別教育參與者的基層化,主要出現在民間委員和官僚參與者身上。其次還指的是運動目標方面,從倡議轉向落實與執行。最後對國家性別平權機構發展來說,則是逐漸趨向性別官僚的實體化。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尤美女,2001,女性意識之興起與婦女權益之保障─台灣婦女團體之角色,
    「國家人權委員會與人權的促進與保障」國際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張佛
    泉人權中心主辦。
    王孟甯,1998,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周碧娥、姜蘭虹,1989,現階段台灣婦女運動的經驗,徐正光、宋文里合編,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79-101),台北:巨流。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
    社會學刊,第五期,頁1-71。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
    會學研究所。
    許芳庭,1997,戰後台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東海
    歷史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7,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台北:教育部。
    -----,2005a,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台北:教育部。
    -----,2005b,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運作參考模式及流程,台北:教
    育部。
    彭渰雯,1998,基層社區女性的參政與賦權:台北市現任女里長的參政經驗研
    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倫,2000,台灣婦運議題與國家的性別政策—訴求與回應,蕭新煌、林國
    明主編,台灣社會福利運動 (頁367-388),台北:巨流。
    張世杰,2000,制度變遷的政治過程:英國全民健康服務體系的個案研究
    1948-1990,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游美慧,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empowerment),兩
    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九期,頁98-101。
    黃長玲,2004,彼此鑲嵌,互相形構:轉變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自由主義
    與新世紀台灣」學術研討會,台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葉庭宜,1998,在荒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號,頁
    8-21。
    葉盈蘭,2002,婦運團體挑戰國家機器與市場的例證:以婦女新知推動「兩性
    工作平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楊滿玉,2002,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楊婉瑩,2003,比較婦女政策機構,「政治經濟學:哲學、制度與政策的對
    話」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主辦。
    -----,2004,婦權會到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轉變:一個國家女性主義的比較觀
    點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一期,頁117-148。
    -----,2005,分殊化的性別政策模式,初稿發表於政治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
    室。
    楊鈞池,2005,從政治領導走向行政專業的行政改革─比較越南與台灣行政改
    革的經驗,「台灣—越南行政革新」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中山學術
    研究所主辦。
    謝臥龍,1998,課程與教材小組—規劃無性別歧視之課程與教材,兩性平等教
    育季刊,創刊號,頁26-29。
    -----,2000,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一期,頁
    135-137。
    謝小芩、李淑菁,2005,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
    程改革,性別主流化在台灣:第一屆性別研究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會議
    手冊暨論文集,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主辦。
    薛曉原、陳家剛主編,2004,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燦煐,2004,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政府,婦團,學者之協力關係,
    亞太地區性別平等教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
    究中心主辦,台北:台灣大學。
    蘇芊玲,1997,在體制內推動兩性平等教育-以台北市教育局及教育部為例,
    婦女新知通訊,180/181期,頁2- 4。
    -----,2001,台灣推動兩性平等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
    十四期,頁13-18。
    -----,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 (再版),台北:女書文化。
    顧燕翎主編,2002,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再版),台北:女書文化。
    二、英文部份
    Banaszak, L.A. 2002.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ate: Movement
    insider status, tactics and public policy achievements.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n Social Movements, Public
    Policy, and Democracy. January 11-13, 2002, Laguna
    Beach, California.
    Birnbaum,Pierre.1988. States and Collective Action: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ppell. 2002. The Femocrat Strategy: Expanding the
    Repertoire of Feminist Activists. Parliamentary Affairs
    55, 85-98.
    Connell, R. W. 1990. The state, gender, and sexual
    politics: Theory and appraisal. Theory and Society 19,
    507-544.
    Eisenstein, Hester. 1995. The Australian Femocratic
    Experiment: A Feminism Case For Bureaucracy. In M.M.
    Ferree & P.Y. Martin,eds. Feminist Organizations:
    Harvest of the New Women’s Movement. Philade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lam,Helen, editor. 1994. States and Anti-Nuclear
    Movement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ranzway, S., Court, D. &Connell, R.W. 1989. Staking a
    claim: Feminism,bureaucracy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Hall, Peter A.&Taylor, Rosemary C. 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7.
    Hart,Vivien. 1992. Feminism and Bureaucracy: The Minimum
    Wage Experiment in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26(1), 1-22.
    Hooks,bell. 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MA: South End Press.
    Krasner, Stephen D.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223- 246.
    Stepan,AC. 1988. Rethinking military politics: Brazil and
    the Southern Cone.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tetson, D.M.& Mazur, A.G. 1995. Comparative state
    feminism.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Santoro, W.A.& G..M. McGuire. 1997. Social Movement
    Insiders :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Activist on
    Affirmative Action and Comparable Worth Policies. Social
    Problem. 44(4), 503-520.
    Tarrow,Sidney. 1998.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92252024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2024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2024101.pdf53KbAdobe PDF2816View/Open
    52024102.pdf94KbAdobe PDF2717View/Open
    52024103.pdf88KbAdobe PDF2766View/Open
    52024104.pdf70KbAdobe PDF2745View/Open
    52024105.pdf149KbAdobe PDF2885View/Open
    52024106.pdf236KbAdobe PDF21073View/Open
    52024107.pdf347KbAdobe PDF21100View/Open
    52024108.pdf253KbAdobe PDF2956View/Open
    52024109.pdf140KbAdobe PDF2737View/Open
    52024110.pdf309KbAdobe PDF213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