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4336      Online Users : 8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05


    Title: 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
    Authors: 王名騄
    Contributors: 高永光
    王名騄
    Keywords: 政治菁英、女性立委、女性菁英、政治參與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8 10:10:47 (UTC+8)
    Abstract: 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
    摘 要
    在歷史的洪流中,女性長久在政治場域缺席,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女權才逐漸受到重視。當今世界各國,除了北歐五國以及其他少數歐美國家之外,台灣女性參政表現相當的亮眼。在中央級民意代表選舉上,2001年第五屆女性立委選舉,首次達到五十位女性進入國會殿堂。愈來愈多的優秀女性投入政治領域,也代表著今後權力的分享與資源的分配,必定要顧及性別的均衡。
    本研究旨在結合菁英理論、民主多元理論與女性主義的視角,來探究台灣女性菁英在當前政治環境的從政優勢為何,及獲得政治權力之女性是否仍會受到性別歧視。
    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以及文獻分析法同時進行,透過文獻分析可以初步建構女性菁英的社會背景及參政行為模式,而深度訪談法,直接與女性政治菁英面對面訪談,一方面補書面資料之缺漏,一方面可瞭解女性從政者更為細膩之心境轉折。訪談對象為第五屆女性立委,受訪者共計17人。
    根據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談的結果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本文從女性政治菁英的教育程度、家族、婚姻關係、政黨以及派系五個面向切入,發現教育程度對於從政女性是明顯加分因素;家族與婚姻對於從政女性來講,有時是參政的阻礙,但家人若擁有相當的政治資源,女性當選的機率便大大提升;政黨相互競爭,可增加女性選民的發聲能量,對提升女性地位有正向影響,但隨著選舉制度的改變,政黨在選戰的重要性大增,政黨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婦女相關政策,將有待觀察;以往,女性從政者多是在執政黨與地方派系協調下進入政治領域,較無個人意志,但研究發現女性政治菁英不僅能善加利用當地勢力增加自己勝選機會,甚至成為地方派系的領袖。總之,女性如欲踏入政治領域,依附男性價值的情形已大為減少,且多已具備相當的性別意識。
    二、社會對女性的刻版印象,相當程度仍影響女性的從政意願。首先是家務的勞動,讓許多女性從政者深感疲憊;婦女組織在每一次選戰中的動員力量愈來愈受矚目,但現階段仍不足以支持一位立委進入國會殿堂;隨著SNTV制度的改變,女性如欲投入政治,將更依賴政黨的提名,但筆者檢視各政黨第六屆不分區提名名單,各政黨仍有待改進。
    總而言之,與以往相比,女性紛紛在政治領域上展露頭角,從政模式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以台灣政治生態的演變來看,女性政治菁英與政黨的關係將愈加密切。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刁筱華(譯)(1996)。R.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台北市:時報。
    刁筱華(譯)(1998)。R. Miles著。女人的世界史。台北市:麥田。
    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www.cec.gov.tw/.
    中央選舉委員會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歷屆公職人員選舉資料庫http://vote.nccu.edu.tw/cec/vote3.asp?pass1=F200100000000000aaa.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index.html.
    尤衛君(譯)(1991)。T. Bottomore著。精英與社會。台北市:南方叢書。
    戶籍人口統計年報(無日期)。2004年7月22日,取自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0-2.xls
    王佳煌、潘中道(譯)(2002)。W. L. Neuman著。當代社會研究法。台北市:學富。
    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認同與政策議題—以第四屆女性立法委員候選人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金壽(2004a)。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台灣社會學,7,177-207。
    王金壽(2004b)。重返風芒縣:國民黨選舉機器的成功與失敗。台灣政治學刊,8(1),99-146。
    王逸舟(譯)(1994)。C. W. Mills著。權力菁英。台北市:桂冠。
    王業立(1998)。比較選舉制度。台北市:五南。
    王蓁(譯)(1996)。M. Wollstonecraft著。女權辯護。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王麗娟(2003,12月1日)。干卿底事!女部長縮胸 吹皺國會春水 捷克男議員開黃腔 總理批性別歧視 真心道歉?女部長不奢求。聯合報,A14版。
    民主進步黨http://www.dpp.org.tw/.
    立法院網站http://www.ly.gov.tw/.
    光復書局編譯部百科編輯組(主編)(1994)。大美百科全書1994年鑑。台北市﹕光復書局。
    朱堅章(譯)(1978)。R. A. Dahl著。民主理論芻議。台北市:幼獅。
    朱雲漢、陳明通(1992)。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77-97。
    江素慧(1996)。女性政治菁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牟文敏、林慶祥(1992,12月20日)。二屆立委選舉揭曉,中國國民黨贏得九十六席,民進黨五十席,無黨籍十四席,中華社民黨一席。中央日報,4版。
    行政院主計處(2004)。女性政經參與之國際比較。2004年11月21日,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1441&ctNode=3259
    余陳月瑛(1996)。余陳月瑛回憶錄。台北市:時報。
    吳重禮(1998)。亦敵亦友:論地方派系與國民黨候選人選擇過程的互動程式。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學報,7,177-204。
    吳重禮(2002a)。台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析途徑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17,81-106。
    吳重禮(2002b)。SNTV的省思:弊端肇因或是代罪羔羊?。問題與研究,41(3),45-60。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市:前衛。
    呂亞力(1979)。政治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
    呂亞力(1990,1月22日)。基層選舉無須強調政黨對立意識。中國時報,2版。
    呂亞力(1995)。台灣地區政黨政治之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獎勵代表作報告(0103-H-84-IA-1015)。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1975)。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台北市:傳記文學。
    李令儀(譯)(2000)。B. Friedan著。女性迷思。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李明(譯)(1990)。J. Matras著。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流動。台北市:桂冠。
    李恆宇(2004,9月28日)。李紀珠請辭中常委。經濟日報,A6版。
    李美枝(1985,10月)。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格的改變。載於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舉辦之「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下)(頁449-469),台北市。
    李美枝(1989)。從社會權力的型態看台灣女性菁英分子的社會影響力。載於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141-168)。台北市:聯經。
    李美華等(譯)(1998)。E.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
    李朝暉(譯)(2004)。C. Pateman著。性契約。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李順德(2000,10月11日)。籌辦財經座談會 賴幸媛大展長才。經濟日報,2版。
    李端容(1989)。台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的意願及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及台南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銀河(2003)。女性權力的崛起。北京市:文化藝術。
    沙不沙文有差別(無日期)。2004年7月20日,取自台灣婦女網絡論壇: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participate/north2.htm
    汪溪(譯)(1996)。J. S. Mill著。婦女的屈從地位。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周玉蔻、黃淑玲(1988,8月2日)。錢劍秋、婦工會、婦女會。聯合報,12版。
    周碧娥(1990)。性別體制、政治結構與婦女運動的多元化。思與言,28(1),69-91。
    易君博(譯)(1990)。R. A. Dahl著。現代政治分析。台北市:幼獅。
    林心如(1999)。台灣女性參政的成長與限制。新世紀智庫論壇,5,94-96。
    林秀麗(譯)(2000)。J. Harding著。性與身體的解構。台北市:韋伯。
    林河名(2004,9月3日)。自曝兩段感情 都因政治告終 男友母親曾批評:搞政治的都不是好東西 開出條件:男人要像貓。聯合報,A4版。
    林河名(2004,12月15日)。周清玉宣佈參選黨主席 自忖對民進黨有奉獻熱情 對陳定南查賄有不滿。聯合報,A3版。
    林芳玫(1996a)。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5)。台北市﹕女書系列,。
    林芳玫(1996b)。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市:巨流。
    林紀東(198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市:大中國。
    林麗雪、賴至巧(2004,11月4日)。台大幫 台灣政壇主流。民生報,A3版。
    邱汝娜(2003)。推動女性事務,落實兩性平權—談我國婦女權益工作之推動。主計月刊,571,13-17。
    俞智敏(譯)(1995)。P. Abbott, & C. Wallace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姜蘭虹、何淑慧(1989)。女性社會參與的角色與展望。載於馬以工(主編),當今女性角色與定位(頁117-142)。台北市:國際崇她社台北三社,。
    柯勝文(譯)(2000)。T. R. Dye著。權力與社會—社會科學導論。台北市:桂冠。
    洪秀柱問候上班族(2004,11月19日)。聯合報,C2版。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九十年代婦女參政運動。台北市:女書文化。
    美國大選,女性票決勝負(2004,10月5日)。台灣日報,10版。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市:巨流,。
    胡佛(1993)。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七十八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台北市:中央選舉委員會。
    胡佛(1998)。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市:三民。
    胡景北(譯)(2000)。M. Weber著。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上海市:人民。
    范毅芬(1981)。我國婦女參政之研究—台北縣市地區現任女議員參政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毅芬(1982)。我國婦女參政之研究—女議員政治社會化之分析。中國論壇,14(12),51-54。
    倪炎元(2002)。台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17-58。
    唐文慧(2001)。擬定具體行動策略及宣言。2004年10月11日,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join/02.htm
    唐文慧、王怡君(1999)。女性參政者之角色扮演與政策議題—以一九九八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75-116。
    孫承武(無日期)。總理首相人才的發生地:日本東京大學。2005年4月14日,取自http://www.wsfy.cn/sdmxweb/gaikuang/m32.htm
    孫智綺(譯)(2002)。P. Bonnewitz著。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
    徐湘林等(譯)(1989)。G. A. Almond, & S. Verba著。公民文化。北京市:華夏。
    徐筱嵐(2004,1月31日)。廖風德接黨團書記長,兩位女性立委輔佐。中央日報,4版。
    翁秀琪、孫秀蕙(1995)。性別政治?—從民國八十二年台灣地區縣、市長選舉看性別、傳播與政治行為。新聞學研究,51,87-111。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編譯)(2003)。S. Vichitranonda & B. Maytinee著。增加女性決策參與。載於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論壇會議實錄(頁66-77)。台北市: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高永光(1998)。政黨競爭與政黨聯合—議題取向的分析。理論與政策,12(2),157-173。
    高永光(2001)。「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台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1),53-85。
    高永光(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中國地方自治,55(6),4-17。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涂懷瑩(1993)。中華民國憲法原理。台北市:作者。
    涂懷瑩(譯)(1997)。G. Mosca著。統治階級論。台北市:編譯館。
    婦女政策綱領—平等參與、共治共決(2004)。2004年5月17日,取自Sisterhood姊妹派:http://sisterhood.iparty.org.tw/main-10-1.asp?SubjectNo=1&MessageNo=3111
    張佑宗(1991)。民主轉型與台灣政治文化的變遷:198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貴(譯)(1989)。R. A. Dahl著。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台北市:唐山。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市: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卿卿(1999)。女性候選人在選舉中的優劣勢—以八十六年台北縣縣長候選人周荃為例。選舉研究,6(1),111-141。
    張家銘等(譯)(1997)。A. Giddens著。社會學。台北市:唐山。
    張家麟、莊士勳(1998)。政治學方法論及其理論發展-政治學科學化的迷思與典範蹊徑。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2),103-146。
    梁雙蓮(1989)。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現況與發展。載於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177-220)。台北市:聯經,。。
    梁雙蓮(1995)。婦女與政治。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6,4-6。
    梁雙蓮(1995,3月)。台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之檢視與展望。載於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舉辦之「婦女問題的檢視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9-26),台北市。
    梁雙蓮、朱泓源(1993)從溫室到自立—台灣女性省議員當選因素初探(1951-198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1-124。
    梁雙蓮、顧燕翎(1995)。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載於女性學學會(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95-143)。台北市:時報,。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市:巨流,。
    盛杏湲(2000)。政黨或選區?立法委員的代表取向與行為。選舉研究,7(2),37-73。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市:三民。
    許翠谷(2001)。影響我國女性政治參與之因素分析—以第四屆女性立法委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介玄(1997)。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載於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編),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頁31-67)。台北市:聯經。
    陳世欽(2003,10月30日)。保持微笑 不要苦笑呼吸惡濁 會引反感 日搶婦女票 發教戰手冊。聯合報,A14版。
    陳明通(1990)。威權政體下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參議員流動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通(1994,6月)。尋找派系選民。載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舉辦之「民主化、政黨政治與選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1),台北市。
    陳明通(2001)。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陳芳明(1995)。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中外文學,23(12),110-119。
    陳素玲(1996,5月6日)。她們,愛民進黨如此痛苦! 聯合報,4版。
    陳皎眉(1989)。從性別角色差異的研究看女性角色的變遷與突破。全民雜誌,94,33-44。
    陳華昇、楊鈞池(2001)。民進黨派系政治與家族政治。國家政策論壇,1(3),47-55。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台北市:元照。
    陶允正(1996,9月29日)。撫今追昔 看民進黨的未來 民進黨不能再走悲情路線。聯合報,2版。
    陶鐵柱(譯)(1999)。de Beauvoir, Simone著。第二性。台北市:貓頭鷹。
    傅孟麗(2001)。婦女社會參與之期許與未來展望。2004年10月11日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join/01.htm
    彭芸芳(2004,11月25日)。張蔡美又哭了 力言挺鄭正鈐。聯合報,C2版。
    彭婉如(譯)(1993)。C. Hymowitz & M. Weissma著。女性沉默與抗爭。台北縣:揚陞文化。
    彭渰雯(1998)。縣市長選戰中的性別政治。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5,1-3。
    彭渰雯、李清如(1997)。女里長的故事—台北市女里長經驗紀實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游盈隆(1989)。性別與投票傾向。載於梁雙蓮(主編),婦女與政治參與(頁139-153)。台北市:婦女新知叢書,。
    游振昇(2005,2月16日)。立委選舉買票 三人判刑。聯合報,C2版。
    湯文忠(2001,5月25日)。獲國民黨徵召 葉金鳳:如吃「好膽藥」。聯合晚報,23版。
    黃士榮(2000,1月14日)。扁陣營╱水噹噹姐妹 老阿嬤站台 熱情有勁。民生報,9版。
    黃秀端(1996a)。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選舉研究,3(1),103-135。
    黃秀端(1996b)。政治知識之認知與性別差異。東吳政治學報,5,27-50。
    黃秀端、趙湘瓊(1996)。台灣婦女近十年來政治態度的變遷—民國七十二年至八十一年。問題與研究,35(10),71-95。
    黃長玲(2001)。從婦女保障名額到性別比例原則—兩性共治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與研究,40(3),69-81。
    黃長玲(2003)。婦女與政治參與。載於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主編),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頁212-252)。台北市: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黃長玲(2004)。從婦女保障名額到性別比例原則—婦女參政的制度設計。台大校友雙月刊,30。2004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30&sn=616
    黃淑玲(1996)。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7-70)。台北市﹕女書系列,。
    黃惠娟(2003)。女力—她們攻佔男人權力與財富的山頭。商業週刊,833,134-174。
    黃福其(2004,6月13日)。「穆閩珠」不玩了—回家當賢妻。聯合晚報,3版。
    黃德福(1994)。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一九九二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1),75-91。
    楊婉瑩(2000a)。婦女的政治機會結構析論。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65-96。
    楊婉瑩(2000b)。選舉制度對婦女參政影響之評估。理論與政策,14(4),71-90。
    楊善華等(譯)(2000)。M. Waters著。現代社會學理論。北京市:華夏。
    趙永茂(1987)。台灣省基層政治精英之民主價值取向—鄉鎮(市)長、民意代表之分析(民國71年2月~75年5月)。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永茂(2002)。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市:翰盧。
    劉北成、許虹(譯)(1993)。V. Pareto著。菁英的興衰。台北市:桂冠。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市:巨流,。
    劉暉(譯)(2002)。P. Bourdieu著。男性統治。深圳市:海天。
    劉毓秀(1996)。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39-178)。台北市﹕女書系列,。
    劉靜貞、洪金珠(譯)(1997)。上野千鶴子著。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市:時報。
    歐陽翠鳳(1992)。立法委員質詢婦女問題之研究—五十一至八十四會期立法院公報之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邦順(譯)(1994)。R. D. Putnam著。政治精英的比較研究。台北市:風雲論壇。
    蔡明惠(1997)。地方派系的選舉運作及其角色功能。澎專學報,1,101-124。
    蔡筱穎(2004,3月9日)。柯瑞松夫人 飽受體制圍剿,中國時報,A14版。
    鄭至慧(1996)。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71-104)。台北市﹕女書系列,。
    魯永明(2004,12月12日)。張榮味 嫡系雙喜。聯合報,A10版。
    曉征、平林(譯)(2001)。B. Hooks著。女權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江蘇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親民黨全球資訊網People First Party World Wide Web http://www.pfp.org.tw/main.htm.
    錢淑芬(1986)。民選政治菁英的社會流動。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立敏(1972)。台灣地區婦女參政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2-218)。台北市:時報,。
    鍾玉玨(譯)(2003)。H. R. Clinton。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台北市:時報。
    鍾良明(譯)(1999)。K. Millett著。性的政治。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薩孟武(1989)。中國憲法新論。台北市:三民。
    蘇秀慧(2005,5月13日)。任務型國代選舉 女性從政 一步一艱辛。民生報,A3版。
    饒至堅、賴秀玲、蔡惠華、王玉珍(2003)。我國性別統計及婦女生活地位之國際比較研究。2003年9月3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21621871.pdf
    顧燕翎(1995,10月20日)。婦女同胞漸漸出頭。聯合報,34版。
    貳、英文部份
    Beasley, C. (1999). What is Feminism? : an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Bryson, V. (1999). Feminist Debates: Issues of Theor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antor, D. W., Bernay, T., & Stoess, J. (1992). Women in power: the secrets of leadership.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arey, J. M., Niemi, R. G., & Powell, L. W. (1998). Are Women State Legislator Different? In S. Thomas & C. Wilcox (Eds.), Women and Elective Office-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p.87-10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roll, S. J. (1984). Woman candidates and support for feminist concerns: The closet feminist syndrome.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37(2), 307-323.
    Chou Bih-er (周碧娥), Clark C., & Clark J. (1990). Women in Taiwan Politic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Dahl, R. A. (1958). A critique of the ruling elite model.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2(2), 463-469.
    Dahl, R. A.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Dahl, R. A. (1972).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2nd ed.).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Dolan, K. & Ford, L. E. (1998). Are All Women State Legislator Alike? In S. Thomas & C. Wilcox (Eds.), Women and Elective Office-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p.73-8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ye, T. R. (1976). Policy Analysis: What Governments do, Why They do it, and What Difference it Makes.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Dye, T. R. (1995). Who’s Running America? :The Clinton Years (6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Easton, 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Knopf.
    Elshtain, J. B. (1981). Public Man, Private Woman: Women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linn, T. A. (1970).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Analyzing Decision-making System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Gosnell, H. F. (1984). Democracy, Threshold of Freedom. New York: Ronald Press.
    Granberg, D. & Soren H. (1988). The Political system matters: social psychology and voting behavior in Sweden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ttsman, W. L. (1964). The British Political Elite. New York: Basic Books.
    Hernes, H. M. (1987). Welfare state and woman power: essays in state feminism. Oslo, Norwegian: Norwegian University Press.
    Hooks, B. (1982). Ain`t I a woman: black women and feminism (2nd ed.). London: Pluto Press.
    Jennings M. K., & Thomas N. (1968). Men and women in party elites: Social roles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2(4), 469-492.
    Jewell M. E., & Samuel C. P. (1977).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Klein, E. (1984). Gender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 D. (1951).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behavior: an empiric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Lasswell, H. D.,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 D., Lerner D., & Rothwell C. E. (1952).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lites: an introduction and bibliograph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 D., Lerner D., & Rothwell C. E. (1971). The Elite Concept. In P. Bachrach (Ed.), Political Elites in a Democracy(pp. 13-26).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Lerner, G. (1979) The majority finds its past: placing women in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tt, M. (1967). The political role of American woman. Journal of Human Relations, 15, 223-225.
    Matland, R. E. (1998). Women’s representation in national legislatures: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ies. Legislative Stuies Quarterly, 23(1), 109-125.
    Michels, R. (1959). Political Partie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Oligarchical Tendenices of Modern Democracy. New York: Dover.
    Mills, C. W. (2000).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ore, G. (1988). Women in positions: Insiders or outsiders? Sociological Forum, 3(4), 566-585.
    Mosca, G. (1939).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Norris, P. (1985). Women’s legislative participation in western Europe. West European Politics, 8, 90-101.
    Parkin, F. (1971). 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 London: McGibbon and Kee.
    Plutzer, E., & Zipp, J. F. (1996). Identity politics, partisanship, and voting for women candidate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0(1), 30-57.
    Randall, V. (1987). Women and Politic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Rule, W. (1987). Electoral system, contextual factors, and women’s opportunity for election to parliament in twenty-three democracies. Western Politics Quarterly, 40(3), 477-498.
    Schaffer, K. F. (1981). Sex Roles and Human Behavior. London: Winthrop Publishers.
    Stockard, J., & Johnson, M. M. (1992). Sex and Gender in Society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tudlar, D. T., & Matland, R. E. (1996). The dynamics of women’s representation in the Canadian Provinces: 1975-1994.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6, 313-330.
    Studlar, D. T., & Welch S. (1990). Multi-member district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Evidence from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Politics, 52(2), 391-412.
    Swers, M. (2001). understanding the policy impact of electing women: Evidence from research on congress and state legislature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4(2), 217-220.
    Thomas, S., & Welch S. (1991). The impact of gender on activities and priorities of state legislators.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44(2), 445-456.
    Verba S., & Nie, N. H.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Walby, S. (1986). Patriarchy at work: patriarchal and capitalist relations in employment.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elsh, W. A. (1979). Leaders and elit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Woodward, K.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Wu, Nai-The(吳乃仁)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Zerilli, L. M. G. (1994). Signifying Woman: Culture and Chaos in Rousseau, Burke, and Mill.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90261016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6101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1016101.pdf42KbAdobe PDF2784View/Open
    61016102.pdf108KbAdobe PDF2773View/Open
    61016103.pdf109KbAdobe PDF2727View/Open
    61016104.pdf257KbAdobe PDF2912View/Open
    61016105.pdf402KbAdobe PDF2998View/Open
    61016106.pdf463KbAdobe PDF2863View/Open
    61016107.pdf424KbAdobe PDF2837View/Open
    61016108.pdf256KbAdobe PDF2849View/Open
    61016109.pdf209KbAdobe PDF2938View/Open
    61016110.pdf169KbAdobe PDF269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