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30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40518      線上人數 : 5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309


    題名: 研發人員參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之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
    作者: 郭秉宸
    Bing-Chen Kuo
    貢獻者: 溫肇東
    郭秉宸
    Bing-Chen Kuo
    關鍵詞: 研發人員
    企業數位學習
    工作動機
    工作特性
    知識創造
    知識擴散
    組織變革
    變革抗拒
    工業技術研究院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09-09-18 09:20:36 (UTC+8)
    摘要: 摘要

    全球化的浪潮和企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所需要的學習服務,將越來越顯得迫切與多樣化。不受侷限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的數位學習必然是企業所選擇的一條途徑,專業的學習服務提供者將尋求結合將所有的學習資源(如學習輔導業師、學習社群),來提高學習的成效和降低企業的成本。

    因此,企業數位學習(corporate e-learning)將成為一個充滿機會的產業,組織/機構開始將推動企業數位學習業務視為一項重要營運目標。對於經營企業數位學習業務而言,促使組織/機構中知識擁有者¾研發人員的積極參與,是非常關鍵的因素。這些研發人員平日都已經擔負著相當多的任務,當組織/機構一旦決心投入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經營,研發人員的參與程度將決定了這項新的業務是否能夠成功。他們不但要繼續進行既定的工作,還要另外配合組織/機構的政策,提供知識和經驗給企業數位學習部門來推動業務進行。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這些具備專精知識的研發人員對於企業數位學習的看法、新業務對他們既有工作的影響、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其他成員的互動合作、企業數位學習的工作特性、如何引導或促使專業領域人士能夠投入此一嶄新領域,以找出影響研發人員參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各項因素,希望能給有心經營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機構和企業作為規劃與執行的建議。

    本研究以工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參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研發人員為研究對象,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並藉由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相關參與成員的訪談作為檢測依據,比對找出企業數位學習的工作內容與工作特性、研發人員參與此業務的動機以及組織機構推動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企業數位學習仍然處於演化階段,業務營運模式還需要不斷調整。
    企業數位學習目前的工作特性具有高度技能多樣性、深遠的工作重要性、偏低的工作可辨識性、高度的工作自主性以及尚不顯著的工作回饋性。
    企業數位學習具有需要跨領域團隊合作以及吸引追求高層次需求滿足的研發人員的業務特質。
    企業數位學習的動機潛能分數(MPS)還有再提昇的空間。
    研發人員需要很強的內在動機才會參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
    研發人員參與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的外在動機需要仔細設計並且落實。
    研發人員傾向於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
    研發人員對於朝向於從事企業數位學習的業務變革表現出抗拒或觀望的態度。
    能夠同時擁有知識創造和知識擴散的力量的企業組織/法人機構,對於推動企業數位學習業務相當有幫助。除了在課程內容和工作知識可以相互流通之外,既有業務和新業務在規劃和執行層面上都要整合,以尋求綜效(synergy)。
    經營企業數位學習業務需要建立適當的內容審核機制並結合企業組織/法人機構內部知識管理的運作。
    企業組織/法人機構把知識創造過程自然融入企業數位學習當中,並且加進入實地操作與臨場經驗(Hands-on experience),將使得技術知識擴散可以更具備完整性。
    企業組織/法人機構的決策階層執行力不夠貫徹、空有宣示而無配套策略、缺乏宣導措施是企業數位學習業務遇到瓶頸的主因。





    關鍵字:研發人員、企業數位學習、工作動機、工作特性、知識創造、知識擴散、組織變革、變革抗拒 、工業技術研究院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工業技術研究院(n.d)。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資源-人力結構 ,2003年3月8日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human_resources/manpower.jsp?tree_idx=0300
    旭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民91年)。數位學習網路科學園區需求構想書。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23-26,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85年)。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仁芳、花櫻芬(民86年)。高科技事業中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科技管理學刊,2(1),75-121。
    李叔霞(民83年)。高科技研發人員人力資源管理需求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中壢市。
    李茂興、李幕華、林宗鴻譯(民83年)。組織行為。台北:揚智出版社。
    李賢輝(民86年)。互動式多媒體概論。國立台灣大學網路教學課程網站 2003年4月12日取自http://ceiba.cc.ntu.edu.tw/th7_530/th7_530d1.htm
    杜新偉(民88年)。組織變革中員工反應態度的調查研究– 以中華電信民營化變革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余坤東(民87年)。組織變革抗拒模式之建立─社會資訊處理之觀點。八十七年度國科會結案計劃,9-23,未出版。
    呂新科、邢溢將(民90年)。遠距教學課程的結構體系。資訊與電腦,253,128-131。
    吳定(民73年)。組織發展理論技術。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秉恩(民75年)。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吳思華(民87年10月)。知識流通對產業創新的影響。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吳素靜(民86年)。研究機構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問題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中壢市。
    花櫻芬(民85年)。高科技事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知識資源吸收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勝宗(民84年)。連鎖服務業合作網路中知識擴散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民85年)。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孫丕琳譯(民80年)。心理學導論。(原作者:Ann L.Weber)。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徐宗國譯(民86年)。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徐新逸(民84年)。終身學習網路教材(Web-Title)使用調查評估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社會教育資訊網計畫」,68-78 。
    徐聯恩(民85年)。企業變革標誌:結構變革。世界經理文摘,123 ,64-73。
    陳佳賢(民90年3月)。美國企業線上學習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資訊與電腦,248,92-96。
    郭秉宸(民91年)。【企業數位學習現況調查報告】。未出版之工業技術研究院內部文件。
    黃貝玲(民90年)。從線上學習的發展看企業線上訓練。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19,12-23。
    許士軍(民84年)。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強(民87年)。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民82年)。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德銳(民8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資訊工業策進會(n.d)。資訊工業策進會-關於我們。2003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iiiedu.org.tw/aboutus.aspx
    楊淑慧(民91)。【數位課程教學設計標準作業流程】。未出版之工業技術研究院內部文件。
    葉郁蘭(民83年)。組織變革中知識權與管理權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新莊市。
    廖培瑜(民90年)。企業訓練線上學習成效評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肇弘(民90年)。企業線上學習捲土重來。管理雜誌,325,124-128。
    廖肇弘(民91年)。【策略規劃投影片】。未出版之資訊工業策進會內部文件。
    臺灣金融研訓院(n.d)。台灣金融研訓院-本院簡介。2003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tabf.org.tw/tw/intro.asp
    鄧東濱(民77)。管理技巧─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台北:格致管理顧問公司。
    劉兆明(民81)。工作動機理論的發展,應用心理學報,1,39-50。
    劉權瑩(民88年)。資訊服務業知識管理之研究-以台灣HP與台灣IBM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樂為良(譯)(民90)。e-learning: 提昇個人競爭力、強化企業優勢的終極學習策略(原作者:Rosenberg Marc J.)。台北:麥格羅.希爾。
    蕭琨哲(民81年)。研發人員就業穩定性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中壢市。
    謝安田(民71年)。企業管理。台北:五南出版社圖書公司。
    譚大純(民88年)。知識管理的十八般武藝。會計研究月刊,169,20-26。
    譚大純、陳博舜(民87年12月)。組織創造知識之研究—以台灣惠普科技公司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199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529-540)。
    譚大純、劉廷揚、蔡明洲(民88年12月)。知識管理文獻之回顧與分類。載於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199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623-636)。
    英文部分
    Agocs C.(1997). “Institutionalized resistance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Denial, inaction and repression.” Journal of Business, 16, 917-931.
    Amabile, T.M., & Hill, K. G.,& Hennessey, B.A., & Tighe, E.M. (1994).”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5), 950-967.
    Bradley, L. K., & Debra. L.S. (1997). 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employee resistance to teams:Toward a model of globalized self-managing work team effectiveness, Mississii Stat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2, 730-757.
    Brief, A. P. ,& Aldag, R. J. (1977). The Intrinsic Extrinsic Dichotomy Toward Conceptual Clar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496-500.
    Campbell, J. P., & Pritchard, R. D. (1976). Motivation theory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M.D. Dunnette (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Deci, E.L. ,& Ryan, R.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onald E. H., Michelle Glowacki-Dudka, & Simone Conceicao-Runlee(2000).147 Practical tips for teaching online groups – essentials of web-Based education. WI:Atwood Publishing.
    Grant, R. M.(1996).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7, 4.
    Hackman, J.R., & Lawler, E.E. (1971). Employee reactions to job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 259-286.
    Hackman, J.R., & Oldham, G.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159-170.
    Herbert, T. T. (1976).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Herzberg, f. (1957). Job Attitudes : Review of Research and Opinion. Psychological service of Pittsburgh.
    Herzberg B. M.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Hodge, B.J., & Johnson, H.J. (1970).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 –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NY:John Wiley & Sons, .432-433.
    Horton, W.(2001). Leading e-learning. VA:ASTD Publications Department.
    Howells, J.(1996)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8(2), 91-106.
    Ivancevich & Motteson(1977),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California: Goodyear, 10.
    Kotter, J. P., & Schlesinger, L.A. (1979). Choos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7, 106.
    Leavitt, H. J.(1976). Aly organization change in industry, In J. G. March(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Chicago:Rand McNally.1, 114-167.
    Locke, E. A. (1976).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In M.D.Dunnette (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kokie, IL: Rand McNally.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cCormick, E. J., & Ilegen, D. R. (1985).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
    Nadler, D. A. (1981),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ppliedBehavior, 191-211.
    Nonaka I. & Hirotaka T.(1994)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15 (1) , 14-37.
    Nonaka I. & Hirotaka T.(1995).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earce, J.L.(1987). Why merit pay doesn`t work:Implications from organization theory. In D.B. Balkin L.R. Gomez-Mejia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compensation. Englewood Cliffsa. NJ:Prentice-Hall Inc.
    Perrow, C. (1967).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 American Socialogical Review, 32, 194-208.
    Pinder, C. C. (1984). Work motivation: theory, issues, and alications. Glenview, IL:Scott, Foreman and Company.
    Poter, L. W. ,& Steers, R. M., &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idert, S. K. (2000). Rethinking resistance and recognizing ambivalence: a 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attitudes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 change”, Mississii Stat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 783-794.
    Salmon, G.(2000). E-moderating – The key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3rd ed.). UK:Kogan Page.
    Scott, W. G., & Mitchell T.R. (1976). Organization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New York: Irwin.
    Seashore, S.E., & Taber, T.D. (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s, 18, 333-368.
    Strauss, A., & Corbin, J. (Eds.)(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Sage
    Teer, B. J., &Eisenbach, R. J.,& Krby, S. L. & Potter, P. W.(1998) Test of justice – based model of subordinates resistance to downward influence attempts.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3, 144-160.
    Turner, A. N., & Lawrence, P.R. (1965). Industrial jobs and the worker. Boston: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Vroom, V. H. (1962). Ego involve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15, 159-177.
    Webber, R.A. (1979). Management: basic element of managing organization, N.Y.: Prentice Hal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0359033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903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5903301.pdf20KbAdobe PDF2786檢視/開啟
    35903302.pdf34KbAdobe PDF2709檢視/開啟
    35903303.pdf36KbAdobe PDF2849檢視/開啟
    35903304.pdf180KbAdobe PDF2922檢視/開啟
    35903305.pdf477KbAdobe PDF22126檢視/開啟
    35903306.pdf180KbAdobe PDF21562檢視/開啟
    35903307.pdf1056KbAdobe PDF23561檢視/開啟
    35903308.pdf147KbAdobe PDF2877檢視/開啟
    35903309.pdf53KbAdobe PDF2983檢視/開啟
    35903310.pdf100KbAdobe PDF2126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