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13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51762      在线人数 : 5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138


    题名: 團體壽險暨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A study on Group life insurance and related legal issues
    作者: 李琬鈴
    Lee, Wan Ling
    贡献者: 林勳發
    李琬鈴
    Lee, Wan Ling
    关键词: 團體壽險
    示範條款
    風險管理
    雇主責任
    保險利益
    受益人
    保險證
    契約轉換權
    被保險人資格
    保險契約終止
    Group Life Insurance
    Standard Provision
    Risk Management
    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ble Interests
    Beneficiary
    Certificate
    Conversion Right
    Insured Requirement
    Termination of Insurance Contract
    日期: 2006
    上传时间: 2009-09-18
    摘要: 團體壽險是員工福利思潮下之產物,至今已成為分散、轉嫁企業人身及責任風險不可或缺之風險管理工具。而團體壽險以一張保險單承保多數被保險人,此項「團體」之特性使其在核保、保險費、部分有效性及契約條款之設計上,有別於一般之人壽保險。目前,各家保險公司之團體壽險保險單悉以主管機關制訂之「團體一年定期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為依據。此示範條款以團體為要保人、團體成員為被保險人,將團體壽險定位為由第三人訂立之人壽保險契約,使團體壽險契約受到欠缺保險利益而無效、有無保險法第一○五條之適用及指定、變更受益人之權利人為誰之質疑。其次,團體壽險契約條款中的保險契約構成部分條款、被保險人資格條款、保險契約終止條款、契約轉換權條款、免責條款及不可抗爭條款等亦存在諸多問題,實有檢討予以修正之必要。
    因此,本文乃以探討示範條款所涉法律爭議問題為中心,參酌國內學說見解並比較美國判例及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所制訂之「團體壽險定義及標準條款模範法案」,對團體壽險契約條款之增訂及修正提出七項建議,包括重新定位團體壽險契約當事人、重視逆選擇防範及被保險人權益保障、明訂兩年不可抗爭期間及團體信用壽險不適用契約轉換權條款及受益人條款、修正個別被保險人保險契約終止之時點及保險人免責事由等,希冀本文之淺見能使示範條款更為完善。
    Group life insurance arises from the thought that employers have the responsibilities to take care of their employees. Until now, group life insur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ies’ risk management plans for distributing and transferring industries’ life and liability risk. Group life insurance insures more than five persons in one policy, and this “group” characteristic makes group life insuranc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life insurance in many aspects: underwriting, premiums, partly effective and contract clauses. Presently, provisions of group life policies are based on“Model Provisions for Group Yearly Term life Policies”promulgated by competent authority. According to Article 2 of the model provisions, the policyholder is the “group”, and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are insureds. In other words, group life insurance is entered into by third party. This causes three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1) If the policyholder has no insurable interest in the insured, shall group life insurance be void? (2) Is Article 105 of Insurance Act applicable to group life insurance? (3) Who has the right to designate or change the beneficiary?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other model provisions including the entire-contract provision,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provision, termination provision, conversion provision, exception clause and incontestability provis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and revise the model provis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lated legal issues of the model provisions. Referring to scholars’ opinions and comparing American verdicts and “Group Life Insurance Definition and Group Life Insurance Standard Provisions Model Act” issued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 this study concludes by providing several suggestions in revising the model provisions: (1) The policyholder and the insured should be referred to as members of the group, not “group”. (2) Emphasize on preventing adverse-selection and protecting the insured’s right. (3) Augment incontestable period of two years and a clause which provides that conversion provision and beneficiary provision are not applicable to credit group life insurance. (4) Revise the termination provision and exception clause. Hope these suggestions will make the model provisions more perfect.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工具書
    1、江朝國編纂,《保險法規彙編》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二版。
    2、劉清景主編,施茂林校訂,《債編各論逐條整理》台北縣:學知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再版。
    二、書籍
    1、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6年8月,增訂版。
    2、Group Insurance Handbook,國泰人壽保險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印,《團體保險總論》,國泰人壽保險叢書之12,1978年7月,初版。
    3、Group Benefit: Basic Concepts and Alternatives,王言譯述,《團體保險給付:基本概念及替代方案》,台北市: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1993年12月。
    4、生命保險新實務講座,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翻譯,《人壽保險新實務講座第七冊 法律》,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
    5、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新修訂四版。
    6、宋明哲,《現代風險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五版。
    7、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自版,1991年3月。
    8、林群弼,《保險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增訂二版。
    9、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一集》,自版,1988年,增訂七版。
    10、施文森,《保險法判決之研究〈總則編〉上冊》,自版,2001年,修訂二版。
    11、施文森,《保險法總論》,自版,1986年,修訂七版。
    12、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保險學概論》,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二版。
    13、陳雲中,《保險學要義—理論與實務》,自版,2004年9月,修訂七版。
    14、陳雲中,《人壽保險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修訂四版。
    15、陳彩稚,《保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增訂二版。
    16、梁宇賢,《保險法新論》,台北市: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修訂新版。
    17、梁宇賢、劉興善、柯澤東、林勳發,《商事法精論》,台北市:今日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10月,修訂版。
    18、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自版, 2003年8月,初版。
    19、黃越欽,《勞動法新論》,自版, 2006年9月,修訂三版。
    20、劉宗榮,《保險法》,自版,1995年8月,初版。
    21、鄭玉波,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修訂六版。
    22、鄭燦堂,《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
    23、鄧家駒,《風險管理》,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四版。
    24、藍玉珠,《我國團體壽險之研究》,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2月。
    三、期刊專論
    1、王澤鑑,〈勞災補償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法學叢刊》,第99期,1980年9月。
    2、王超馨,〈保險法第一百零五條實務應用問題研析〉,《壽險季刊》,第137期,2005年9月。
    3、方明川,〈我國團體保險與保險利益問題新論〉,《壽險季刊》,第101期,1996年9月。
    4、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上)〉,《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1月。
    5、江聖元,〈雇主責任險與團體壽險之比較(下)〉,《月旦法學雜誌》,第34期,1998年2月。
    6、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上)〉,《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
    7、江朝國,〈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1997年1月。
    8、江朝國,〈論被保險人有無指定受益人之權〉,《法令月刊》,第51卷第8期,2000年8月。
    9、江朝國,〈自殘仍賠條款之合法性〉,《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2001年11月。
    10、江朝國,〈無權代理制度於保險法上之突破—以無權代理人以要保人之名義訂立保險契約為中心〉,《萬國法律》,第126期,2002年12月。
    11、李瑞雲,〈團體保險基本型態之研究(一)〉,《壽險季刊》,第21期,1976年9月。
    12、吳月瓏,〈人壽保險契約保險金歸屬之研究〉,《保險專刊》,第42輯,1995年12月。
    13、邱駿彥,〈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17期,1998年6月。
    14、林麗銖,〈展望我國團體保險的發展勢必是一番嶄新風貌!〉,《現代保險》,第33期,1991年。
    15、林誠二,〈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5期,2000年10月。
    16、林誠二,〈類推適用勞動基準法第五九條之法理基礎—兼評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台上字第八五四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4期,2007年5月。
    17、胡木成,〈評析我國團體壽險示範條款之當事人、關係人及保險利益問題〉,《保險專刊》,第51輯,1998年3月。
    18、康鴻誼,〈團體定期壽險主契約之要項與保單條款之主要內容〉,《壽險季刊》,第28期,1978年6月。
    19、康鴻誼,〈團體保險契約條款的解釋及其判例〉,《壽險季刊》,第46期,1982年12月。
    20、陳武宗,〈團體人壽保險理論與實務〉,《壽險季刊》,第16期,1975年6月。
    21、陳如意,〈團體定期壽險更換權益之問題〉,《壽險季刊》,第27期,1978年3月。
    22、陳聰富,〈損害賠償補償制度三層結構與職業災害補償〉,《勞工行政》,第148期,2000年8月。
    23、陳俊元,陳仁傑,〈論保險利益之適用範圍與存在時點〉,《法令月刊》,第56卷第2期,2005年2月。
    24、莊惠晶,〈團保教育訓練,也就是風險管理系列講座〉,《現代保險》,第33期,1991年。
    25、許澎,〈團體保險之核保〉,《壽險季刊》,第19期,1976年3月。
    26、許澎、黃榮輝,〈團體保險之保險費及分紅〉,《壽險季刊》,第30期,1978年12月。
    27、許慧如,〈論死亡保險中受益人之產生與保險金之請求〉,《萬國法律》,第137期,2004年10月。
    28、黃世鑫,〈團體壽險相關課稅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6期,2002年7月。
    29、黃虹霞,〈職業災害補償相關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26期,2002年12月。
    30、黃俊豪,〈別讓雇主提供員工福利的美意被抹煞—投保團體險只要福利不要糾紛〉,《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199期,2005年7月。
    31、楚連,〈員工是團保受益邊緣人?—美國對受益人是「公司」的團保下禁令〉,《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第162期,2002年6月。
    32、趙俊人,〈我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探討〉,《勞工行政》,第117期,1998年1月。
    33、謝敏雄,〈團體壽險契約之探討〉,《壽險季刊》,第15期,1975年3月。
    34、藍玉珠,〈我國修正「團體一年定期壽險保單示範條款」之研析〉,《壽險季刊》,第102期,1996年12月。
    四、學位論文
    1、王淑佩,《我國壽險業發展團體萬能壽險可行性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2、邱碧霞,《團體定期壽險契約轉換權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3、洪敏三,《人壽保險契約轉換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4、孟真,《民營企業運用團體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5、黃裕峰,《職業災害勞工請求權之適用關係》,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6、賴崇全,《我國職業災害補償調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7、羅淑絹,《論團體保險暨相關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8、羅忠政,《職業災害補償雇主責任之研究─以中日兩國法制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五、研討會及其他專論
    1、黃正宗,《我國保險法的比較研析—法、德、日、美諸國法對我國保險契約法影響的探討》,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公會2001年12 月12日研討會。
    六、主要瀏覽之網站
    1、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lia-roc.org.tw/
    2、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3、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http://www.tii.org.tw/index.asp
    4、國家圖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5、國家圖書館中文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http://readopac1.ncl.edu.tw/ncl3/index.jsp
    貳、英文
    一、工具書
    1、William F. Meyer,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aw, Cumulative Supplement (1982).
    二、書籍
    1、Burton T. Beam, Jr. & John J. McFadden, Employee Benefits (2nded., 1988).
    2、Harriett E. Jones & Dani L. Long, Principles of Insurance: Life, Health, and Annuities (1998).
    3、Muriel L. Crawford & William T. Beadles, Law and the Life Insurance Contract (6thed., 1989).
    4、Warren Freedman, Freedman’s Richards on The Law of Insurance, (6thed., 1990).
    5、William F. Bluhm, Robert B. Cumming, Alan D. Ford, Jerry E. Lusk & Peter L. Perkins, Group Insurance (4thed., 2003).
    6、William F. Meyer,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Law (1972).
    7、Jack B. Hood, Benjamin A. Hardy, Jr. & Harold S. Lewis, Jr., Workers’ Compensation and Employee Protection Laws in a Nutshell (4thed., 2005).
    8、Kenneth Black, Jr. & Harold D. Skipper, Jr, Life Insurance (12thed., 1994).
    三、期刊專論
    1、A.S.H., Jr., Group Insurance: Some Legal Problems, Virginia Law Review, Vol. 26, No.4 (1940).
    2、Charity Rush, Corporate-Owned Life Insurance: Has Taxes Buried the Insurable Interest Requirement? Houston Law Review, Vol.41, No.135 (2004).
    3、Frank W. Hanft, Group Life Insurance: Its Legal Aspects,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Vol. 2, No.1, Wage-Earner’s Life Insurance (1935).
    4、Michael J. Henke, Corporate-Owned Life Insurance Meets the Taxes Insurable Requirement: A Train Wreck in Progress, Baylor Law Review, Vol.55, No.51 (2003).
    四、主要瀏覽之網站
    1.LexisNexis total research system. https://www.lexisnexis.com/ap/auth/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4358010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358010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801001.pdf55KbAdobe PDF2902检视/开启
    801002.pdf104KbAdobe PDF21041检视/开启
    801003.pdf81KbAdobe PDF21063检视/开启
    801004.pdf83KbAdobe PDF2953检视/开启
    801005.pdf116KbAdobe PDF21021检视/开启
    801006.pdf266KbAdobe PDF23787检视/开启
    801007.pdf436KbAdobe PDF23028检视/开启
    801008.pdf275KbAdobe PDF23275检视/开启
    801009.pdf288KbAdobe PDF22643检视/开启
    801010.pdf134KbAdobe PDF21723检视/开启
    801011.pdf177KbAdobe PDF21727检视/开启
    801012.pdf169KbAdobe PDF2129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