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74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59768      在线人数 : 4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44


    题名: 中國軟權力的運用:從文化外交層面分析
    作者: 葉素萍
    Yeh,Su Ping
    贡献者: 邱坤玄
    葉素萍
    Yeh,Su Ping
    关键词: 文化外交
    軟權力
    孔子學院
    cultural diplomacy
    soft power
    Confucius Institute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09-09-17 18:01:54 (UTC+8)
    摘要:   本文從中國所處「外環境」與「內環境」去了解中國建構軟權力政策動機與中國當前文化外交的運作模式與施行狀況並發現,中國在1978年走向經濟改革開放後,對內政權合法性遭質疑,對外則有中國威脅論當道;以馬列主義為思想主體的意識型態開始動搖,歐美挾著豐沛經濟實力,向中國大舉輸出資本文化產品,推動文化軟權力的確是中國不得不然,也是必走的道路。

    本文同時發現,北京雖然想重塑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的形象,但中國國內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機問題,執政當局卻仍無法克服。甚至,中國一方面要構築正面、開放的國家形象,一方面卻仍持續緊縮國內網際網路言論、打壓禁書,可以說,中共是「軟權力建設的主導者,同時也是破壞者」。

    中國在推展文化外交忽略最重要的一點:文化外交的內在本質是「推銷真相」(sell the truth),,中國用文化軟權力來包裝國家形象,但卻忽略了中國品牌背後的「國家信譽」,雖然中國頻頻強調和諧和平,國際社會猶有疑慮,無法百分之百認同中國,中國對內對外的作為出現嚴重落差。中國愈強調要施行文化軟權力,愈凸顯出中國文化軟權力的侷限,中國走向看似光明的大國崛起道路,卻隱隱浮現陰影。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 專書
    王緝思,文明與國際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文化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概覽:1949-1991。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 年。
    汪凱,轉型中國:媒體、民意與公共政策。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宋仲福、趙吉惠、裴大洋,儒學與現代中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恩繁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大事記第1 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 年。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恩來,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1990年。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胡惠林,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郭萬超,中國崛起-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樹勇主編,國際關係:呼喚中國理論。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
    陳佩堯、夏立平主編,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國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張驥,文化與當代國際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
    蔡東杰譯,Joseph S. Nye著,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左岸文化,2003年。
    黃仁偉等著,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梁英明,戰後東南亞華人社會變化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1年。
    趙啟正,向世界說明中國:趙啟正演講談話錄。北京:新世界出版,2005年。
    趙啟正,向世界說明中國(續編):趙啟正的溝通藝術。北京:新世界出版,2006年。
    鄭永年,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年。
    劉杰主編,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劉建飛,大博弈-中國的「太極」與美國的「拳擊」。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孫學峰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鮑里索夫,蘇中關係(1945-1970年)。台北:國家安全局出版,1972年。
    龐中英,中國與亞洲-觀察.研究.評論。北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二、期刊報導
    丁兆中,「戰後日本文化外交戰略的趨勢發展」,日本學刊(北京),2006年第1期,頁118-128。
    王岳川,「發現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北京),2002年第3期,頁5-12。
    王逸舟,「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論壇(北京),2002年8期,頁4-13。
    王紹光,中央情報局與文化冷戰,讀書(北京),2002年05期,頁97。
    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上海),1993年第3期,第93頁。
    王毓莉,「解析中共放寬境外媒體採訪限制的政策」,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9-28。
    王濤、王海林,「國際文化傳播與和諧外交」,中北大學學報(北京),2006年第22卷第6期,頁49-53。
    方立,「美國對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一)──美國“文化外交”的歷史面目」,高校理論戰線(北京),1994年03期,頁69-71。
    ,「美國對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三)美國“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標」,高校理論戰線(北京),1994年05期,頁61-63。
    古同,「給『超速』的孔子學院提個醒」,世界知識(北京),2007年12期,頁5。
    白志武、譚盛風,「加入WTO與中國文化建設」,學術探索(北京),2002年第1期,頁117-120。
    朱全紅,美國冷戰后的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前沿(北京),2002年09期,頁117-120。
    朱峰,「淺議國際關係理論中的『軟權力』」,國際論壇(北京),第4卷第2期(2002年3月),頁56-62。
    李志斐、于海峰,「試論中國文化年現象」,理論界(北京),2007年02期,頁109-111。
    李忠杰,「我國需要更高層次的國際戰略—怎樣認識和把握當今的國際戰略形勢之八」,瞭望新聞週刊(北京),2002 年第32期,頁22-30。
    李俊、劉秀華,「和平也是政治的繼續-論和平崛起(和平發展)是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的選擇」,江漢論壇(北京),2006卷11期,頁89-93。
    李新華,美國文化外交淺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北京),2004年11期,頁38-42。
    李曉明,「國家形象與軟權力-論運用非軍事手段維持增進國家的對外影響力」,太平洋學報(北京),2002年04期,頁16-21。
    李海娟,「『軟權力』競爭背景下的文化戰略」,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北京),2004年第12期,頁49-54。
    李智,「試論美國的文化外交:軟權力的運用」,太平洋學報(北京),2004年02期,頁64。
    ,「試論文化外交」,外交學院學報(北京),2003年01期,頁83-87。
    李寶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教學與研究(北京),1998年第11期,頁18-23。
    李肇星,「2006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工作」,求是(北京),2007年總446期,頁9-10。
    宋效峰,「試析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軟權力因素」,求實(北京),2005年8期,頁76-79。
    ,「文化全球化與中國的文化安全」,探索(北京),2005年第5期,頁166-169。
    ,「國際威望的實現路徑及其對中國崛起的啟示」,國際觀察(北京),2006年第2期,頁20-24。
    ,「文化全球化與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天津),2006年第3期,頁98-102。
    林戊蓀,「弱勢文化條件下的對外傳播」,對外大傳播(北京),2007年02期,頁48-51。
    何振梁,「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標誌」,外交評論(北京),2006年05期,頁7-9。
    洪鳳儀,「細水長流的文化外交」,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03年26卷12期,頁64-68。
    周志懿,「積極推動中國報刊『走出去』-訪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石峰」,傳媒(北京),2006年11期,頁12-18。
    孟曉駟,「和諧世界理念與外交大局中的文化交流」,求是(北京),2006年20期,頁58-60。
    敖華、沈宏亮,「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發展(北京),1996年8期,頁29。
    胡文濤,「美國早期文化外交機制的構建:過程、動因及啟示」,國際論壇(北京), 2005年04期,頁65-81。
    韋宗友,「權力、軟權力與國家形象」,國際觀察(北京),2005年第5期,頁39-45。
    徐瑾,「美國柔性國力的威脅」,國家政策論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出版,2001年第1卷第8期,頁131-132。
    俞可平,「現代化和全球化雙重變奏下的中國文化發展邏輯」,學術月刊(北京),2006年第38卷,頁14-24。
    俞新天,「中國對外戰略的文化思考」,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4年12期,頁20-26。
    彭新良,「從『中法文化年』看我國的文化外交」,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頁81-87。
    隋岩,「跨國傳播中的文化『貿易逆差』與中國電視文化的自覺」,國際關係學報(北京),2002年第3期,頁15-20。
    馬勝利,「大國的光榮與夢想-法國外交的文化傳統」,國際論壇(北京),2004年02期,頁51-57。
    黃碩風,「新中國綜合國力在提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內部文稿,1999年21期,頁8-11。
    黃飛燕、黃孟洲,「國家信譽在建立國際秩序中的作用」,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19卷第6期,頁72-74。
    張小明,「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北京),2005年第1期,頁20-36。
    張帆,「文化貿易與文化認同」,思想戰線(北京),2007年第3期第33卷,頁94-98。
    張昆,「重視國家形象的對外宣傳與傳播」,今傳媒(北京),2005年9期,頁7-12。
    張清敏,「全球化環境下的中國文化外交」,外交評論(北京),2006年總第87期,頁36-43。
    張健,「合法性與中國政治」,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5月,頁1~15。
    張驥、桑紅,「文化:國際政治中的軟權力」,社會主義研究(北京),1999年第3期,頁38-41。
    孫有中,國家形象的內涵及其功能,國際論壇(北京),2002年第4卷第3期,頁14-21。
    孫紅霞、李愛華,「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2卷第1期,頁69-72。
    孫家正,「大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現代企業(北京),2005年03期,頁4-5。
    ,「提高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求是(北京),2006年1期,頁35-36。
    孫潔琬,「中國與國際組織親密接觸」,人民論壇(北京),2007年第11期,頁48-49。
    梁紅泉,「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文化外交」,周口師範學院學報(北京),2006年第23卷第6期,頁64-66。
    陳玉聃,「論文化軟權力的邊界」,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6年第1期,頁57-63。
    陳有滿,「文化中國 創意未來—中國國際文化發展戰略和文化產業論壇論點采集」,共產黨人(北京),2006年15期,頁46-47。
    蔡德貴,「儒學在港澳臺和海外的新際遇」,學術界(北京),總第115期(2005年5月),頁257-279。
    齊慧麗,「文化安全:國家安全的深層主題」,思想政治課教學(北京),2006年第11期,頁42-43。
    楊文靜,「重塑信息時代美國的軟權力-《軟權力:在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介評」,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4年第8期,頁61-62。
    楊陽,「淺析文化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2年第4期,頁38-42。
    楊鴻璽,「傳承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文化外交」,當代世界(北京),2005年03期,頁30-31。
    趙磊,「理解中國軟實力的三個維度:文化外交、多邊外交、對外援助政策」,社會科學論壇(北京),2007年5期,頁150-157。
    鄧顯超,「新時期中國文化外交興起的必然」,攀登(北京),2006年05期,頁140-143。
    劉乃京,「文化外交——國家意志的柔性傳播」,新視野(北京),2002年03期,頁66-68。
    劉小燕,「關於傳媒塑造國家形象的思考」,國際新聞界(北京),2002年2月,頁61-66。
    劉瑜,「全球化視野下的軟權力暨中國軟權力探析」,蘭州學刊(北京),總第144期(2005年第3期),頁13-18。
    劉曉波,「虛幻盛世下的尊孔鬧劇」,開放雜誌(香港),2007年6月號。
    劉德斌,「軟權力:美國霸權的挑戰與啟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5月第3期,頁61。
    劉躍進,「解析國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內容」,北方論叢(北京),2004年第5期,頁88-91。
    關世杰,「國際文化交流與外交」,國際政治研究(北京),2000年03期,頁126-136。
    謝曉娟,「論軟權力中的國家形象及其塑造」,理論研究(北京),2004年第19期,頁19-21。
    韓申國,「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問題的宣傳報導」,文明與宣傳(北京),2001年第9期,頁32。
    羅建波,「中國崛起的對外文化戰略-一種軟權力的視角」,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北京),第10卷第3期(2006年6月),頁97-100。
    龐中英,「國際關係中的軟力量及其它-評美國學者約瑟夫奈的『注定領導』」,戰略與管理(北京),1997年2期,頁49-51。
    ,「奧運會:增強國家軟力量、超越民族主義弘揚人類精神」,外交評論(北京),2006年05期,頁9-10。
    龔灩,「論美國文化輸出戰略」,燕山大學學報(北京),2003年第4卷第3期,頁63-67。
    「文化部長孫家正說:中國文化工作步入創新階段」,中外文化交流(北京),2004年03期。
    「市民文明指數」,領導決策信息(北京),2007年10期,頁18。
    三、碩博士論文
    傅筱琳,「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台灣的外交實踐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廖登山,「後冷戰時期中國軟權力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繆開金,「中國文化外交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6年)。
    四、研討會專文
    林若雩,「中國在東南亞華文媒體的文化霸權」,發表於「中共—崛起的文化強權」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14日。
    邱坤玄,「當前中共加強『軟實力」建設問題之研析」,發表於「中共—崛起的文化強權」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14日。
    高崇雲,「中共積極介入東南亞教育研析」,發表於「中共—崛起的文化強權」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14日。
    陳鴻瑜,「東南亞會成為中國文化霸權下的俘虜嗎?」發表於「中共—崛起的文化強權」和平論壇時事座談會,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2005年11月14日。
    五、報紙雜誌
    丘巒,「患上焦慮症,西方爲何怕孔子?」,中評社(香港),2007年6月4日。
    全炳根,「中國在東南亞影響力擴大堪稱『大哥』」,朝鮮日報(中文版),2007年7月13日。
    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形象」,學習時報(北京),2007年1月15日。
    閻學通,「軟實力的核心是政治實力」,環球時報,2007年5月23日。
    龐中英,「中國軟力量的內涵」,新華網,2005年11月7日。
    ,「孔子思想的『出口』和軟力量的使用」,中國僑網,2006年8月24日。
    「增進相互了解加強友好合作─江澤民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1997年)」,人民網,1997年11月1日。
    江澤民,「在全國對外宣傳工作會議上強調形成強大的宣傳輿論力量加大向世界介紹中國力度」,人民日報,1999年2月27日,版1。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人民網,2000年10月19日,
    「溫家寶總理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人民網,2003年12月11日。
    「孟曉駟:文化外交的魅力」,人民網,2005年11月11日。
    「為文化產品出口舖路」,人民日報,2005年12月19日,版7。
    「論江澤民的德治思想:以德治國」,人民網,2006年9月18日。
    「2006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盤點」,人民網,2006年12月26日。
    「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上所作的報告(7)」,新華網,2002年11月17日。
    「國新辦歷史沿革與職能」,新華網,2003年3月17日。
    「面對文化貿易逆差,中國該當何為?」新華網,2005年07月28日。
    「國家文化部首次發佈文化產業投融資手冊」,新華網,2006年5月19日。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全文)」,新華網,2006年9月13日。
    「十一五中國外交:把握關鍵五年 謀求和諧格局」,新華網,2005年12月2日。
    「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新華網,2006年12月1日。
    「北京奧運外國記者關心啥?最擔心交通和語言障礙」,新華網,2006年12月28日。
    「發展軟實力:中國新的戰略著眼點」,新華網,2007年3月12日。
    「中國外交八大亮點」,瞭望新聞周刊,2006年12月19日。
    「中國崛起的國際鏡鑒」,瞭望新聞周刊,2006年12月12日。
    「中國異議人士審慎歡迎放寬媒體採訪限制」,中央社,2007年1月4日。
    「中國努力消減文化貿易逆差」,中新社,2006年5月14日。
    「中國睦鄰:區域內的一朵祥雲」,中新網,2005年4月28日。
    「孔子在馬來西亞被指有宗教性質設立孔子學院受阻」,中新網,2006年9月21日。
    「國際文化交流當與時俱進」,中國文化報(北京),2002年1月3日。
    「知識分子挺章詒和,批中共濫權」,中國時報,2007年1月23日。
    「每四天誕生一所孔子學院2010達五百所」,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1月4日。
    「中國文化部官員:文化外交助中國提昇『軟實力』」,中國僑網,2007年5月30日。
    「軟實力較量時代到來 孔子學院背後中日中印角力」,中國僑網,2007年1月15日。
    「日華僑學校 躍居熱門學府」,聯合報,2006年7月9日。
    「全球中文熱,老美瘋中文,會了就占優勢」,聯合報,2006年7月9日。
    「古都的蛻變-龍應台看北京奧運」,聯合報,2006年7月24日。
    「中國全民瘋漢服 聯合表演秀?」,聯合報,2007年4月15日。
    「中共嚴控網路 大量網站外逃」,聯合報,2077年8月24日。
    「中文熱,美列戰略語言之一」,中國時報,2006年12月30日。
    「孔子搭台 經濟唱戲?」,新京報,2005年9月28日。
    「預算23.5億美元 北京奧運拒絕腐敗」,華夏時報(北京),2005年6月8日。
    「文化實力未彰顯,中國軟實力有限」,星島環球網,2007年5月26日。
    「越劇:古越鄉韻輝煌百年」,解放日報(北京),2006年3月28日。
    六、網路資源
    方卿,「中國大陸出版物進出口貿易狀況之分析及出版業利用外資情況分析」,南華出版通訊,2006年第8期,http://mail.nhu.edu.tw/~publish/publish/index1210_1.html。
    王長生,「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理性思考」,安陽市文化興市專題網,2005年3月22日,http://whxs.anyang.gov.cn/ReadNews.asp?NewsID=660。
    李焰,「魅力攻勢:中國仗軟實力屹立世界」,華盛頓觀察週刊,2007年4月18日,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30&charid=1。
    ,「新外交改變東南亞的政治地圖」,華盛頓觀察週刊,2007年4月18日,
    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story.cfm?storyID=1730&charid=2。
    林思雲,「奧運金牌的陷阱」,中國報導周刊,2004年8月28日,http://china-week.com/html/02237.htm。
    黃富娟、劉大和,「軟性外交力量:文化外交之研究」,2004 APEC議題論叢(台北: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研究中心,2005年),http://www.ctasc.org.tw/02publication/2004/P145-157.PDF。
    張煦,「販賣文化:以中國符號背書中國品牌」,新營銷(北京),2007年6期,http://www.nmktmag.com/ReadNews.asp?
    張潔平,「中文出版國際化的反思」,亞洲周刊(香港),21卷19期(2007年),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l&Path=3494072932/19al1.cfm。
    康曉光,「仁政:權威主義國家的合法性理論」,信陽師範學院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http://210.43.24.10/zhfaxi/yanjiusuo/yj/11.htm。
    「淺談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中國文化產業網,2006年11月9日,http://www.cnci.gov.cn/news/Policy/news_527.htm。
    「瀟陽:中共十七大政改民主還是良政﹖」,多維新聞網,2007年5月23日,http://www6.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Opinion/2007_5_22_15_20_1_426.html
    「2008奧運成本23.5億美金 北京盈利將超洛杉磯?」,千龍網,2005年6月15日,http://sports.qianlong.com/4713/2005/06/15/244@2679404.htm。
    「文化外交開啟中法蜜月時代」,新民周刊,2004年10月19日,http://news.jschina.com.cn/gb/jschina/2003/24/node8772/node8775/node8779/userobject1ai562466.html。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外交政策(1965—1967年)」,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http://library.sunxuming.com/lishi/jianqiao/zhongguo/。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國網,2004年9月27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Sep/668376.htm。
    「從突破走向規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階段」,2006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中國網,2006年2月13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whbg06/1120848.htm。
    「中國要對世界文化做出較大的貢獻」,中國網,2006年3月9日,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6lh/1148770.htm。
    「當前中國軟實力建構中的問題和對策」,中國網,2007年4月16日,http://big5.china.com.cn/book/zhuanti/qkjc/txt/2007-04/16/content_8121002.htm。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順利實施,國內外反響強烈」,中國國家版權局,2007年3月7日,
    http://www.ncac.gov.cn/GalaxyPortal/inner/bqj/include/detail.jsp?articleid=10089&boardpid=168&boardid=1150101011160101。
    「楊潔箎在第八屆亞歐外長會上發言,促進亞歐合作」,中國政府門戶網站,2007年5月29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zwjw/2007-05/30/content_629987.htm。
    「WTO與文化產業」,中國東盟協會網,2005年1月21日,http://www.chinaasean.org/news/2005/11/07/13509912120598.html。
    「中國文化中心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圾及共和國大使館網頁,2004年3月18日,
    http://www.chinaembassy.org.eg/chn/zaigx/whjl/ajzgwhzx/t78992.htm。
    「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對外文化交流要平等謙和」,中國政協新聞網,2007年7月25日,http://cppcc.people.com.cn/BIG5/34961/90780/90785/6028067.html。
    李冬文,「對外文化交流工作中的創新問題」,中國政協新聞網,2007年7月26日,http://cppcc.people.com.cn/BIG5/45853/6035604.html。
    「2006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盤點」,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2007年1月18日,http://www.iccie.cn/cms/showDocumentAction.do?method=print&documentid=ff808081102388210110341336220250。
    「我國廣播影視走出去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廣播電視信息網,2006年11月20日,http://www.rti.cn/info.asp?id=200611200008。
    「CCTV的2006與2007」,央視廣告媒介網,2007年3月11日,http://cctvadv.bokee.com/6155561.html。
    「大陸自1979年以來對臺政策重要依據之文件」,陸委會,http://www.mac.gov.tw/big5/rpir/2nd1_a.htm。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ttp://www.cpaffc.org.cn/index.php。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網站,http://www.hsk.org.cn/。
    海外孔子學院設置指南,天津語言文字網,http://www.tjyywz.com/View_Info.aspx?id=64。
    中國大陸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http://www.hanban.edu.cn/cn_hanban/index.php。
    貳、 英文部份
    一、 專書
    Brzezinski, Zbigniew K. Out of Control: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Macmillan, 1993.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1.
    Kissinger, Henry. Years of Upheaval.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2.
    Manheim, Jarol B. Strategic Public Diplomacy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nn, Michael.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17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Mearsheimer, Joh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2001.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Nye, Joseph S.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Ramo, Joshua Cooper. Brand China. United Kindom: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7.
    Saunders, Frances Stonor. The Cultural Cold War :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 Lletters .New York : New Press, 2000.
    二、期刊
    Brzezinski, Zbigniew. and John J. Mearsheimer. “Clash of the Titans,” Foreign Policy No.146(January/February 2005), pp. 46-50.
    Byrnes, Michael.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69, Iss.5(Jun 2006), pp. 65-68.
    Finn, Helena K. “The Case for Cultural Diplomacy: Engaging Foreign Audiences.”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6(Nov/Dec 2003), pp. 15-20.
    Giffard, Anthony and Rivenburgh, Nancy K. “News agencies, national images, and global media event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Vol.77, Iss.1(Spring 2000), pp. 8-21.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3(Summer 1993), pp. 22-49.
    Kurlantzick, Joshua. ”China`s Charm Offensive in Southeast Asia.”Current History, Sept 2006, pp. 270-276.
    Kurlantzick, Joshua.”Beijing’s Big Push.”Newsweek, 9 April 2007, pp. 20~22.
    Restall, Hugo. “China`s Rise in Asia: Promises and Perils.”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68, Iss. 10(Nov 2005), pp. 70-72.
    Munro, Ross M.,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 No.62 (fall 1992) , pp. 10-6.
    二、 網路專文
    Bronskill, Jim ”CSIS say: 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 The Canadian Press, May 28, 2007, http://www.westendchronicle.com/article-cp69319033-CSIS-say-Confucius-part-of-Chinese-bid-to-win-over-western-hearts.html.
    Cummings, Milton. “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 Survey.” 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e, 2003, http://www.culturalpolicy.org/pdf/MCCpaper.pdf.
    Erard, Michael. “The Mandarin Offensive.”April 2006, 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4.04/mandarin_pr.html.
    Glain, Stephen. “China`s Internal Crisis.”The Nation, 19 April 2006, http://www.thenation.com/docprint.mhtml?i=20060501&s=glain.
    Kurlantzick, Joshua. “China`s Soft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Region, and for the U.S.?”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3 June 2006,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events/index.cfm?fa=eventDetail&id=892&&prog=zch.
    Kurlantzick, Joshua. “China Buys The Soft Sell.”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5, 2006,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6/10/13/AR2006101301401.html.
    Kurlantzick, Joshua.”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KurlantzickPolicyBrief.pdf.
    Nye, Joseph S.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1 March 2006, 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7059.
    Pan, Esther. “China`s Soft Seductio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8 May 2006,
    http://www.cfr.org/publication/10709/chinas_soft_seduction.html.
    Schneider, Cynthia P. “Diplomacy that Works: Best Practices in Cultural Diplomacy,” Center for Arts and Culture, 2003, http://www.culturalpolicy.org/pdf/Schneider.pdf.
    “Publics of Asian Powers Hold Negative Views of One Another”, 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http://pewglobal.org/reports/display.php?ReportID=255.
    “Global Unease With Major World Powers,” 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July 27, 2007,http://pewglobal.org/reports/display.php?ReportID=256.
    “On your marks (and Lenin),” The Economist, Aug 9, 2007,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asia/displaystory.cfm?story_id=9621556&CFID=16380660&CFTOKEN=67385766.
    參、 日文資料
    「平成16年度高等学校等における国際交流等の状況について」,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http://www.mext.go.jp/b_menu//houdou/17/10/05102501/001.pd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023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02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6002301.pdf14KbAdobe PDF21114检视/开启
    26002302.pdf38KbAdobe PDF21056检视/开启
    26002303.pdf20KbAdobe PDF21108检视/开启
    26002304.pdf78KbAdobe PDF22035检视/开启
    26002305.pdf70KbAdobe PDF22384检视/开启
    26002306.pdf218KbAdobe PDF24947检视/开启
    26002307.pdf124KbAdobe PDF22539检视/开启
    26002308.pdf39KbAdobe PDF21182检视/开启
    26002309.pdf75KbAdobe PDF2195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