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30
|
Title: | 一九九0年代以來的台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之關係 |
Authors: | 林義鈞 Lin, Yi-Chun |
Contributors: | 趙建民 Chao, Chien-min 林義鈞 Lin, Yi-Chun |
Keywords: | 國家能力 國家認同 合法性 新國家主義 State Capacity National Identity Legitimacy Neo-nationalism |
Date: | 2003 |
Issue Date: | 2009-09-17 17:59:35 (UTC+8) |
Abstract: | 在西方的政治發展研究中,呈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所造成的「認同危機」被認為是政治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許多殖民地相繼成立新興民族國家,認同危機已經不只是面對發展主義模式中的傳統╱現代的掙扎問題,而是更進一步地擴展到殖民關係對國家認同構成的影響,當時代進入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中,認同危機更進一步擴展到文化侵略的後殖民問題。台灣處在多重殖民的歷史中,認同問題在八0年代解嚴以後成為一新興的社會思潮,過去「中國人」鐵板一塊的國家認同之板塊逐漸轉變為「台灣人」以及其他分歧的認同,本文嘗試用新國家主義研究途徑,以國家能力的轉變作為解釋國家認同變遷的切入點,希望能提供另一扇研究與解釋台灣認同問題的窗口。本論文擬透過歷史研究、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問題探討,章節架構分為下述三大部分。第一部份介紹國家能力影響國家認同的學說與指標;第二部分計畫從國際因素、財政經濟因素與制度調控因素作為探討台灣國家能力之指標,說明國家能力指標如何影響台灣國家認同;第三部分為說明台灣的國家能力在國家認同變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影響力。預期的研究成果除了在學術上將西方的理論嘗試用來解釋台灣的情勢外,還希望能提供台灣的社會、國家與企業一個重新看待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新情勢與其原因。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Identity Crisis”, a struggl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thought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which should be solved. However, the trend of national-state establishment after W.W.Ⅱ has made “Identity Crisis” not only a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but also confusion over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a process of omnipresent influence exercising by the preoccupied-country on the colony, in a larger sense. Moreover, when globalization proceeds, “Identity Crisis” is spread again into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indicated by culture-invasi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is multi-colonial, so the identity issue has become a new social thought after the martial law was declared ended in 1980s’. The Chinese identity, which was thought a monolithic bloc in the past, now switches into the Taiwanese identity and other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use the neo-statism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change of identity in Taiwan in a hope to provide another window to the studies on the identity problem in Taiwan.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aims to analyze the identity problem in Taiwan by history review,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s, is structur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indexes of state capacity influencing national identity. The second is to use three indexes,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actor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factors of system-control, to show how state capacity influences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The last part is to elaborat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e capacity of Taiwanese gover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ace of national identity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not only hopes to apply western theories to Taiwan’s situation, but also hopes to provide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ustry a view on developments and reasons of the chang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
Reference: | 中文書目 一、中文專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工會編著,以民意修憲向歷史負責,台北:中央文物,1992年。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9月。 中華徵信所,中華民國大型企業排行,台北:中華徵信所編著,1991年。 中華徵信所編,台灣區五十九年度百家最大民營企業,台北:中華徵信所,1971。 王志弘、王淑燕等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9月。 王紅玲編著,當代西方政府經濟理論的演變與借鑒,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轉型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993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6年。 王紹光、胡鞍鋼著,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逸舟,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王銘義,不確定的海峽──當中華民國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台灣政治學會主辦,「台灣政治學會1998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12月13日。 正中書局主編,存在、希望、發展—李登輝先生「生命共同體」治國理念,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 田弘茂等主編,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出版社,1997年。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1月。 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1995年9月。 石之瑜,政治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8月。 石之瑜,當代台灣的中國意識,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石之瑜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3年。 任德厚,政治學,台北:再版,自刊本,總經銷:三民書局,1993年。 朱松柏編,分裂國家的統一歷程,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1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1998年5月。 江宜樺,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國家發展會議兩岸關係議題共同意見,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年2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科技化國家宏圖,台北:1997年。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台北:1995年1月。 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出版社,1995年。 吳庚,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叡人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4月。 呂亞力,政治學概要,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9月。 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5月。 李少軍、劉北成譯,Michel Mann著,社會權力的來源—自源起到西元1760年的權力史,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4年。 李金梅、黃俊龍譯,Gellner, Ernest著,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李金梅譯,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著,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6月。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文化,1999年8月。 李英明、張亞中合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2000年。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5月。 李琮,第三世界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李筱峰,台灣史一百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 杜麗燕、李少軍譯,Carnoy, Martin著,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圖書,1995年。 汪學文主編,台灣海峽兩岸各種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8年8月。 阮銘等著,民主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10月。 孟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出版社,2001年。 林文斌、劉兆隆譯,Andrew Heywood著,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4月。 林水吉,民主化與憲政選擇,台北:風雲論壇,2002年。 林正義,台灣地位三角習題,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 林添貴譯,Zibgniew Brezinski著,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台北:立緒出版社,1998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7月。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2年。 俞可平、黃衛平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88年。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8月。 施正鋒主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洪金珠、許佩賢譯,若林正丈著,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6年1月。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4月。 胡祖慶譯,白魯恂(Lucian W. Pye)著,中國人的政治文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82年。 若林正丈,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台北,故鄉出版社,1989年12月。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1983年5月。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 徐賁,走向後殖民與後現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7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高永光,論政治學中國家研究之新趨勢,台北:永然文化,1995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一九七二∼一九九二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4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一九五0∼一九七二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3年。 國史館編,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台北:國史館,2000年。 國史館編,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2000年。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研究局編,台灣問題文獻資料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2年8月。 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年3月。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7月。 張明貴譯,恩格爾(Alan Engel)等著,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出版社,1985年10月。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策中心,1989年。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葉強出版社,1993年2月。 張慧英,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 許介鱗,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1996年。 許介鱗、李文志、蕭全政等著,台灣的亞太戰略,台北:國策中心,1991。 許信良,新興民族,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3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5月。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9月。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晚報社總經銷,1992年。 陳菁雯等譯,Marsh, David & Stoker, Gerry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1998年。 陳學明譯,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著,合法性危機,台北:時報出版,1994年。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2月。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彭明敏看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彭懷恩,朝向高層之路—中華民國的內閣菁英,台北:動察,1986年。 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 黃昭元,兩國論與國家定位,台北:學林出版社,2000年5月。 黃國昌,「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1992年12月。 黃裕美譯,杭亭頓(Samuel P.Huntington)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實錄告白,台北:印刻出版社,2001年5月。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年。 劉北成譯,Theda Skocipol著,國家與社會革命,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劉國基編,兩國論全面觀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蔣介石,「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書告,台北:中正文教基金會,1971年。 蔣經國,蔣總統言論集,台北:1978。 蔡政文主編,邁向已開發國家—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1990年。 鄭牧心,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 鄭貞銘,民意與民意測驗,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月。 盧建榮,分裂的國家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2月。 盧曉衡主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 蕭新煌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年。 賴香吟譯,若林正丈著,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 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82年。 戴國煇,台灣結與中國結,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6月。 蘇進強,台海安全與國防改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5年。 二、期刊論文: 《台灣社會研究》編委會,「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激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二十期,1995年8月,頁1-15。 尹章義,「『台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台灣研究(北京),1994年第2期,頁4-16。 王甫昌,「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第一屆台灣政治學會年會」論文集,1994年12月17日。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卷,第1期,1989年春季號,頁71-116。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18期,1995年2月,頁1-37。 王振寰、錢永祥,「邁向新國家? 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0期,1995年8月,頁17-55。 石之瑜,「人權與國家認同:大陸政策中的差別與歧視」,東亞季刊(台北),第27卷第1期,1995年7月,頁17-37。 石之瑜、姚源明,「社會科學研究認同的幾個途徑」,東亞季刊(台北),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36。 任德厚,「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之發展」,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1期,1990年,頁1-30。 汪宏倫,「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台灣社會學(台北),第一期:2001年6月,頁183-239。 周玉山,「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9卷第8期,1996年8月,頁6-20。 林正義,「特殊國與國關係」之後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政治科學論叢(專刊)「展望跨世紀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9年12月,頁105-127。 林佳龍,「地方選舉與國民黨政權的市場化:從威權鞏固到民主轉型,1946-94」,輯於陳明通、鄭永年合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頁169-259。 林佳龍,「威權侍從主義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卷,第一期,1989年春季號,頁117-144。 胡佛,「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台北),第15卷,第12期,1983,頁16-19。 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與墾殖國家的政治民族塑造」,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研討會論文,東吳大學主辦,2000年12月3日,頁1-18。 施振榮,「二十一世紀新台灣-人文科技國」,新世紀智庫論壇(台北),第1期,1998年2月,頁101-105。 夏鑄九,「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台北)1995年8月,頁57-102。 徐振國,「從威權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2期,2000年7月,頁1-26。 時殷弘,「美國對華政策和台灣問題的未來」,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頁50-53。 袁鶴齡,「國家認同外部因素之初探—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4卷第2期,2000年7月,頁141-163。 高永光,「新國家主義研究興起的探討」,國魂月刊(台北),1989年5月,頁69—85。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台北),第23卷第9期,1995年,頁6-43。 張榮豐,「對中國大經貿政策」,輯於趙春山編,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民主基金會,1992年11月,頁139-156。 楊開煌,「台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輯於吳玉山、何思因合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0年,頁497-526。 董立文,「中共的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學術研討會論文,東吳大學主辦,2000年12月3日,頁1-20。 趙建民,「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對抗: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1期,1998年1月,頁54-71。 劉勝驥,「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3期,1998年3月,頁7-30。 劉鴻暉,「民主化與產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三個制度支柱之研究途徑」,輯於朱雲漢、包宗和主編,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九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6月,頁181-208。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三十四期,1999年6月,頁1-68。 瞿宛文,「國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評論《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第20期,1995年8月,頁151-175。 三、學位論文: 李氣虹,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3月。 侯承旭,以台灣發展經驗檢視發展取向國家機關,台南:政治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張鐵志,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化──台灣新政商聯盟與國民黨政權維繫,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許甘霖,黨資本的政治經濟學──石化業個案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陳啟清,國家與土地改革──戰後初期台海兩岸比較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1月。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董立文,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1月。 董思齊,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1949年以來台灣國家認同的困境,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盧奕旬,八0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4月。 賴建國,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0月。 英文書目 1. Books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83. Appelbaum R. and J. Henderson (eds.), Stat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Pacific Rim, Newbury Park, Cal: Sage, 1992. Berger, Peter L & Luckmann, Thoma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 Anchor Bk.s, 1990. Bhabha, Homi K.,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1990. Christopher, Warren, In the Stream Hist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Dirlik, Arif,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5. Easton, David, and Jack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 Mc Graw- Hill Book Company, 1969. Easton,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Evans, Peter B., Rueschemeyer, Dietrich, and Skocpol, Theda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Fitzgerald, Robert (ed.), The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the Far East, London: Frank , 1995. Garner, James W., Political Science and Government, New York: American Book Store, 1928.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Goodnow, Frank J., The Work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Lancaster, Pa: Wickersham Press, 1905. Guibernau, Montserrant, Nationalisms: 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6. Hall, John A. & Ikenberry, John, The State,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9. Haggard, Stephan and Kaufman, Robert R. (ed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Adjustment,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Horowitz, Donald L., A Democratic South Africa? :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in a divided societ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Huntington, Samuel and Moore, Clement, (eds.),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NY: Basic Books, 1970. Hudson, Robert and Fred, Reno (eds.), Politics of Identity: Migrants and Minorities in Multicultural States, New York: St. Martin, 2000. Jessop, Bob,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Johnson, Chalmers,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Kazancigil, Ali, The State in global perspective, Brookfield, Vt., USA: Gower, 1986. Kroeber, A, L, and Clyde 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Peabody Museum Papers, 1952. Leng, Tse-Kang, Taiwan China Connection: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6. Levi, Margaret, Consent, Dissent, and Patriot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7. Linz, Juan J. “State Building and Nation Building,” European Review, v.1, n.4, 1993, P. 355-369. Lowenthal, Abraham F., Exporting democracy: 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 themes and issu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Macridis, Roy C. & Brown, Bernard E. (ed.), Comparative Politics, Cal: The Wadsworth Inc. Press, 1990. Mann, Michael, State, War and Capitalism: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 1988. Migdal, Joel S., Kohli, Atul, & Shue, Vivienne ,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 : 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Migdal, Joel S.,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State 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cities in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Miller, Allice, For Your Own Good: Hidden Cruelty in Child-rearing and the Roots of Violence (trans. by Hannum, H.),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s, 1984. Nandy, Ashis. The Intimate Enemy: Loss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Nordlinger, Eric,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O`Brien, Martin and Penna, Sue (eds.), Theorising Modernity: Reflexivity,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in Giddens` Social Theory, New York: Longman, 1999. Ohame, Kenichi.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 Peter Schweitzer (ed.), Dividends of Kinship: Meanings and Uses of Social Relatedness, London: Routledge, 2000. Pye, Lucian W. The Mandarin and Cadre: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 Rueschemeyer, Dietrich, Stephens, Evelyne Hubber & Stephens, John,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he Orient, London and New York: Peregrine, 1995. Shapiro, Michael J. and Alker, Hayward R. (eds.), Challenging boundaries : global flows, territorial ident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Simon, Denis Fred and Kau, Michael Y.M., (eds.), Taiwan: Beyond the Economic Miracle, Armonk, N.Y. : M.E. Sharpe, 1992. Thorndike, Edward L.,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9. Tilly, Charles & Haimson, Leopold H., Strikes, wars, and revolut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trike wave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M, E, Sharpe , 1996. Wade, Robert,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East Asi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Weiss, Linda & John Hobson,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Polity Press, 1995. Weiner, Myron & Huntington, Samuel P. (ed.),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 Little, Brown, 1987. Williams, Raymond,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London: Penguin, 1966. 2. Articles Barkey, Karen and Parikh, Sunit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Stat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7. pp. 523-549. Benedict, Ruth, “Configurations of Culture in North Americ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o.34, 1932, pp.1-27. Bentley, G. Carter, “ Ethnic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no.29, 1987, pp.24-55. Block, Fred, “The Ruling Class Does Not Rule,” Socialist Revolution, no. 33, 1977, pp.6-28. Chun, Allen. “From Nationalism to Nationalizing: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In Postwar Taiwa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31, 1994, pp.1-50. Easton, David, “Limited of the Equilibrium Model in Social Research,” Behavioral Science, April 1956, pp.96-104. Krasner, Stephen D., “ Review Article: Approach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no.2, 1983, pp.220-232. Krasner, Stephen D.,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21, no.3, 1988, pp.66-94. Mann, Michael,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 and Res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no.25, 1984, pp. 185-213. Mcbeath, Gerald A., “The Changing Role of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Democratizing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7, no.18, 1998, pp. 303-320. Migdal, Joel S., “A Model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Howard Wiarda (ed),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p.41-55. Moore, Thomas G.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Asian Perspective, vol.23, no.4, 1999, pp.88-93. Nettle, Peter J. “The State as a Conceptual Variable,” in J. Hall (ed.)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London: London Routledge, 1994), pp. 9-36. Schmitter, Phillppe C,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 vol.36, 1974, pp. 85-131. Skocpol, Theda & Finegold, Kenneth, “State Capacity and Economic Intervention in The Early New Dea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97, 1982, pp. 275-278. Skocpol, Theda, “A Critical Review of Barrington Moore’s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Politics and Society, no.4, 1973, pp.1-30. Teng-hui Lee, “Understanding Taiwan: Bridging Perception Gap,”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6, October 1999, p.9-14. Tun-jen Cheng,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 July 1989, no. 41, pp. 471-499. Tun-jen Cheng, “The Mainland China-Taiwan Dyad as a Research Program,” in Tun-jen Cheng, Chi Huang and Samuel S. G. Wu, eds., Inherited Rival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mmer, 1995), pp.1-22。 Weber, Max, “The State and Its Context,” in Roy C. & Bernard E. Brown (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 (California: The Wadsworth Inc. Press), pp. 25-40.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0260002 9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000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