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61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56684      在线人数 : 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616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616


    题名: 戰國、秦、西漢時期江陵墓葬研究
    作者: 徐靜欣
    贡献者: 孫鐵剛
    徐靜欣
    关键词: 戰國

    西漢
    江陵
    墓葬
    日期: 2006
    上传时间: 2009-09-17 17:12:44 (UTC+8)
    摘要: 江陵,即戰國郢都,為楚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重地,具有濃厚且典型的楚文化風格,然而此地楚文化風格卻在西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後為之斷絕。隨著近年來考古資料與文物的大量發掘,湖北江陵的重要性逐漸展現。江陵出土的楚墓葬數量眾多,墓葬形制具有共通性,且有明顯等級之分;另外還出土一批秦至西漢墓葬。發掘過程中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江陵出土楚墓遠較秦墓與西漢墓葬多;且發掘出土的楚墓與秦墓、西漢墓的葬制、葬具、隨葬器物風格皆有所差異,顯然楚文化在江陵地區雖為典型文化,卻未獲得充分延續。本文期望能全面性探討這三個時期墓葬究竟有何不同特色?其所顯示的時代背景為何?是什麼樣的動盪造就了喪葬文化的改變?又是什麼樣的因素,使得秦與西漢的墓葬習俗有所承續?
    參考文獻: 1. ﹝周﹞管仲著,﹝唐﹞房玄齡注,《管子》,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五冊法家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 ﹝周﹞李耳,《老子本義‧附錄》,世界書局編輯部,《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3. ﹝周﹞晏嬰撰, 《晏子春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二○四冊傳記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4.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第6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5. ﹝周﹞墨翟撰,《墨子》,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五四冊雜家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6. ﹝周﹞荀況撰,﹝唐﹞楊倞註,《荀子》,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冊儒家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7. ﹝周﹞列禦寇撰,﹝晉﹞張湛注,《列子》,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子部第三一冊道家類,台北:世界書局,1986-1988年。
    8. ﹝周﹞屈原著,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楚辭》,台南:台南北一出版社,1972年。
    9. ﹝秦﹞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五四冊雜家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0. ﹝漢﹞賈誼、司馬相如著,徐超等譯注,《賈誼、司馬相如文》,台中:暢談國際,2004年。
    11. ﹝漢﹞賈誼撰,《新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一冊儒家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12.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新華書局,1985年。
    13.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 ﹝漢﹞劉向撰,《說苑》,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子部第二冊儒家類,台北:世界書局,1986-1988年。
    15. ﹝漢﹞劉向撰,《新序》,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子部第二冊儒家類,台北:世界書局,1986-1988年。
    16. ﹝漢﹞焦延壽撰,《焦氏易林》,台北:新文豐,1987年。
    17. ﹝漢﹞毛亨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頂淵文化,2004年。
    19.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音義,《孟子注疏》,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一八九冊四書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20. ﹝漢﹞戴德撰,《大戴禮記》,收入《四部叢刊經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21. ﹝漢﹞陸賈撰,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
    22. ﹝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2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
    2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台北:台灣古籍,2001年。
    25. ﹝漢﹞桓譚,《新論》,收入《藏世傳書》,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出版,1996年。
    26. ﹝漢﹞劉熙,《釋名》,收入《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七八冊小學類,台北:世界書局,1986-1988年。
    27. ﹝漢﹞王符撰,﹝清﹞王繼培箋,《潛夫論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28. ﹝三國﹞王肅著,王德明主編,《孔子家語譯注》,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29. ﹝吳﹞韋昭注,《國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一六四冊雜史類,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30. ﹝魏﹞酈道元,《水經注》,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史部第九四冊地理類,台北:世界書局,1986-1988年。
    31.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32. ﹝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印,1989年,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33. ﹝唐﹞孔穎達等撰,《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印,1989年,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34. ﹝蕭梁﹞蕭統,《昭明文選》,台北縣:文友書局,1975年。
    35. ﹝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36. ﹝宋﹞司馬光著,章鈺校記,《資治通鑑》,台北:新象書局,1986年。
    37.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8. ﹝宋﹞宋敏求撰,﹝清﹞王鳴盛校,《長安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9. ﹝宋﹞朱熹集注,《楚辭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40.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簡體字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41. ﹝宋﹞范曄原著,楊家駱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42.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43. ﹝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
    44. ﹝清﹞孫星衍撰,《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45.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6. ﹝清﹞胡復初修,黃昺杰纂,《大冶縣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年。
    47. ﹝清﹞王先慎撰,鐘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48.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華正出版社,2002年。
    49.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50. 伊東倫厚、宮本勝、閒山達也、佐藤政行、末岡實編,《白虎通索引(附本文)》,北海道中國哲學會「中國哲學」資料專刊第三號,東京:東豐書店刊,昭和54年。
    51. 何休解詁,《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第7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52. 余培林,《詩經正詁》,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53. 吳云、李春台,《賈誼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54. 季旭昇撰,《說文新証》,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55. 袁珂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56. 高樹藩重修,《新修康熙字典》,台北:啟業書局,1989年。
    57.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58.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59. 聞人軍譯注,《考工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0.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1. 撰人未詳,《三輔黃圖》四庫善本叢書史部,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線裝。
    62. 蔣禮鴻撰,《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2153019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3019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3019101.pdf104KbAdobe PDF21325检视/开启
    53019102.pdf325KbAdobe PDF22501检视/开启
    53019103.pdf1429KbAdobe PDF23111检视/开启
    53019104.pdf672KbAdobe PDF25056检视/开启
    53019105.pdf954KbAdobe PDF25598检视/开启
    53019106.pdf214KbAdobe PDF21342检视/开启
    53019107.pdf311KbAdobe PDF22215检视/开启
    53019108.pdf41KbAdobe PDF2104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