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60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25137      Online Users : 4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608


    Title: 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明嘉靖朝政治文化
    Authors: 尤淑君
    Contributors: 張哲郎
    尤淑君
    Keywords: 大禮議
    名分禮秩
    身份原則
    皇權私化
    政治文化
    正當性
    濮議論
    人情論
    明倫大典
    經典詮釋
    天命思想
    國家禮制
    郊祀禮
    廟制
    黨爭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7 17:11:30 (UTC+8)
    Abstract: 本文擬以明代大禮議事件,作為研究嘉靖朝政治文化的切入點,試圖透過名分禮秩的角度去分析大禮議牽涉的「七爭」 、頒佈《明倫大典》 及國家禮制變革三方面,找出政治權力、儒家經典詮釋及國家禮制三者的關係,以瞭解嘉靖朝的政治文化有何變化。本文提出的問題如下:
    一是嘉靖君臣如何透過經典再詮釋的方式,建構人情論的理論體系,說服士人接受「大禮議」的結果,而嘉靖君臣又如何逐步變易國家禮制,證明政權的正當性基礎,完成皇權重塑的目標。並且觀察後來隆慶朝至崇禎朝的歷朝皇帝如何處理睿宗獻皇帝的祧遷問題,回過頭來證明嘉靖皇帝是否成功地建立了自身世系的正當性。二是嘉靖君臣面臨公私衝突時將會如何抉擇,這些抉擇又會使嘉靖君臣關係與權力分配原則產生何種變化,從而觀察權力核心中的政治人物如何去界定自己在團體中的地位、擁有的職權範圍與政治結構中的既有限制。並且探討大禮議將如何影響嘉靖朝各種團體的人際關係、權力結構及政治生態,從而討論嘉靖皇帝如何能成功箝制士人對大禮議的不滿輿論,探討皇權伸入官僚體系的政治效應。三是大禮議的結果將使名分禮秩出現何種危機,而名分禮秩的危機又會使嘉靖朝造成何種政治效應。再從名分禮秩的意義去討論皇權究竟要作為包括廣大臣民在內的公共中心,還是作為保證皇帝個人私利的手段呢?一旦皇權的公共性質隱晦不明時,將對整個社會秩序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並且探索士人們如何依循政治權力、社會經濟與思想文化的變化,藉由儒家傳統經典再詮釋的方式,力圖讓名分禮秩回歸「合禮」的軌道,從而限制皇權的範圍,讓政治秩序與社會秩序回復合理的安排。
    Reference: (一)史籍、政書類(按筆劃排序)
    1.〔明〕支大綸,《皇明永陵編年信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共2冊,1969。
    2.〔明〕方獻夫,《席方二公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12冊,臺北:國聯,據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1964。
    3.〔明〕毛紀,《密勿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9冊,3卷,臺南縣: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十六年刻本影印,1996。
    4.〔明〕毛澄,《三江遺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6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十六年刻本影印,3卷,1996。
    5.〔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收入《中國史學叢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共6冊,1965。
    6.〔明〕王世貞,《嘉靖以來內閣首輔傳》,收入《明清史料彙編初集》第一冊,臺北:文海,1967。
    7.〔明〕朱國楨,《皇明大事記》,收入《四庫禁毀叢刊》第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明刻本,原缺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四十八,共3冊,2000。
    8.〔明〕朱國楨,《皇明史概》,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明崇禎間原刊本,共3冊,1992。
    9.〔明〕朱國楨輯,《皇明大政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崇禎刻皇明史概本,36卷,1996。
    10.〔明〕何孟春,《何文簡疏議》,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9冊,1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11.〔明〕何棟如輯,《皇祖四大法》,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1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萬曆十二年刻本影印,12卷,1996。
    12.〔明〕李東陽纂,申時行重編,《大明會典》,收入《元明史料叢輯第二輯》第十四至十八冊,臺北:文海,明萬曆十五年司禮監刊本,共30冊,1984。
    13.〔明〕李景隆等撰,《太祖實錄》,收入《明實錄》第1-8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捲影印,紅格鈔本所缺則據別本補,257卷,共8冊,1967。
    14.〔明〕李贄,《續藏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影印本,1974。
    15.〔明〕沈朝陽撰,《皇明嘉隆兩朝聞見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明萬曆二十七年江東沈氏原刊本影印,12卷,共3冊,1969。
    16.〔明〕沈節甫輯,《記錄彙編》,收入《宋元明善本叢書十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上海涵芬樓影印明萬曆刻本,共216卷,26冊,1969。
    17.〔明〕明太祖,《皇明祖訓》,收入《明朝開國文獻》第三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國立北平圖書館原藏本,1966。
    18.〔明〕明太祖,《祖訓錄》收入《明朝開國文獻》第三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國立北平圖書館原藏本,1966。
    19.〔明〕明世宗撰,《敕議或問》,收入《記錄彙編》第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上海涵芬樓影印明萬曆刻本,共6冊,1969,。
    20.〔明〕明世宗輯,《正孔子祀典說》,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3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1卷, 1997。
    21.〔明〕明世宗輯,《明堂或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3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1卷,1997。
    22.〔明〕俞汝楫等纂,《禮部志稿》,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印書館,景印文淵閣本, 1934-1935。
    23.〔明〕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收入《明代史籍彙刊》第38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嘉靖增補本影印,十二卷,1969。
    24.〔明〕范守己撰,《皇明肅皇外史》,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2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清宣統津寄廬鈔本影印,46卷,1996。
    25.〔明〕范欽,《嘉靖事例》,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第51冊,8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26.〔明〕夏言,《桂洲先生奏議二十卷外集一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60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重慶圖書館藏明忠禮書院刻本影印,21卷,1996。
    27.〔明〕席書,《席方二公疏》,收入〔明〕陳子龍等編,《皇明經世文編》第12冊,臺北:國聯出版社,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影印,共30冊,1964。
    28.〔明〕徐學謨撰,《世廟識餘錄》,臺北:國風出版社,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萬曆徐氏家刊本影印,共2冊,1965。
    29.〔明〕桂萼,《文襄公奏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0冊,臺南縣:莊嚴,據重慶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三年桂載刻本影印,8卷,1996。
    30.〔明〕桂萼,《桂文襄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12冊,臺北:國聯出版社,據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1964。
    31.〔明〕張孚敬,《太師張文忠公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三年張汝紀等刻增修本影印,19卷,1997。
    32.〔明〕張孚敬,《皇明詔制》,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5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十八年霍韜等刻本影印,8卷,1996。
    33.〔明〕張孚敬,《張文忠公文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12冊,臺北:國聯出版社,據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1964。
    34.〔明〕張孚敬,《敕諭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5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明萬曆三十七年蔣光彥等寶綸樓刻本影印,2卷,1996。
    35.〔明〕張孚敬,《諭對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成》第5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明萬曆三十七年蔣光彥等寶綸樓刻本影印,34卷,1996。
    36.〔明〕張居正等修,黃彰健編,《世宗實錄》,收於《明實錄》第70至91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捲影印,紅格鈔本所缺則據別本補,566卷,共21冊,1967。
    37.〔明〕張鹵撰,《皇明嘉隆疏鈔》,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2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內府藏本,1996。
    38.〔明〕梁儲,《鬱洲遺稿》,民國二年順德梁氏絲綸堂重刊本,十卷,補遺一卷。
    39.〔明〕許重熙,《嘉靖以來注略》,收入《四庫禁毀叢刊》第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六年刻本,14卷,2000。
    40.〔明〕陳子龍等編,《皇明經世文編》,臺北:國聯,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影印,共30冊,1964。
    41.〔明〕焦竑,《國朝獻徵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成》第100至106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曼山館刻本影印,120卷,1996。
    42.〔明〕費宏等修,黃彰健編,《武宗實錄》,收於《明實錄》第61至69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國立北平圖書館紅格鈔本微捲影印,紅格鈔本所缺則據別本補,197卷,共8冊,1967。
    43.〔明〕黃光昇,《昭代典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成》第12至13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天津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八年周曰校萬卷樓刻本影印,28卷,共2冊,1996。
    44.〔明〕楊一清等奉敕撰,《明倫大典》,明嘉靖七年內府刊本,24卷,共6冊。
    45.〔明〕雷禮纂輯,徐鑒校梓,《國朝列卿紀》,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成》第92至94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徐鑒刻本影印,165卷,共3冊,1996。
    46.〔明〕熊鳴岐輯,《昭代王章》,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明師儉堂刊,共二冊,1980。
    47.〔明〕鄧士龍,《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據明藍格鈔本,共3冊,1993。
    48.〔明〕霍韜,《霍文敏集》,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12冊,臺北:國聯出版社,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1964。
    49.〔明〕薛應旂撰,《憲章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9至11冊,46卷,臺南縣:莊嚴文化,據陝西省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年陸光宅刻本影印,1995。
    50.〔明〕禮部編,《太廟敕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3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1卷, 1997。。
    51.〔明〕譚希思撰,《明大政纂要(八)》收於《元明史料叢編第三輯》第29至40冊,臺北:文海,清光緒思賢書局刊本,共12冊,1988。
    52.〔明〕嚴嵩,《南宮奏議》,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十四冊,臺北:國聯,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影印,共30冊,1964。
    53.〔明〕嚴嵩撰,《嘉靖奏對錄》,明嘉靖間刊本,13卷,共四冊。
    54.〔清〕不著編人,《御選明臣奏議》,臺北:京華書局,清乾隆四十六年刊本,共4冊,1968。
    55.〔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2。
    56.〔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影印本,共2冊,1985。
    57.〔清〕段玉裁,《明史十二論》,臺北:廣文書局,清道光十三年刊本,1968。
    58.〔清〕夏燮,《明通鑒》,長沙:岳麓書社,共三冊,1999。
    59.〔清〕張廷玉等修,《明史》,北京:中華書局,武英殿本,共28冊,1997。
    60.〔清〕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清光緒間浙江刊本縮印,1987。
    61.〔清〕清高宗敕選,《明臣奏議》,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913至922冊,北京:中華書局,武英殿本,共十冊,1985。
    62.〔清〕傅維鱗,《明書》,臺北:華正,畿輔叢書影印本,共8冊,1974。
    63.〔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永和:史學出版社,湛貽堂原刻本,1974。
    64.〔清〕談遷,《國榷》,臺北:鼎文,影印本,共10冊,1978。
    65.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第一冊》,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
    (二)經書、子書、文集、筆記類
    1.〔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注疏,《禮記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文選樓藏本校,1955。
    2.〔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文選樓藏本校,1955。
    3.〔宋〕朱熹,《校點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
    4.〔宋〕朱熹編,《二程全書》,收於《四部備要》子部第137冊,臺北:中華書局,據江寧刻本校刊影印,共三冊,1966。
    5.〔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3。
    6.〔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7.〔明〕王士性撰,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8.〔明〕王世貞,《名卿績紀》,收入《明代傳記叢刊》第42冊,臺北:明文,影印本,4卷,1991。
    9.〔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收入《國學基本叢書》第103至1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書館,據萬有文庫版本印行,共8冊,38卷,1968。
    10.〔明〕王臨亨撰,凌毅點校,《粵劍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11.〔明〕王瓊,《雙溪雜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39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涵芬樓影印明刻今獻彙言本影印,1995。
    12.〔明〕朱國楨,《湧幢小品》,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6冊,32卷,臺南縣:莊嚴文化,據遼寧大學圖書館藏明天啟二年刻本影印,共2冊,1995。
    13.〔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14.〔明〕余繼登輯,《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幾輔叢書》本,1997。
    15.〔明〕李詡撰,魏連科點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12。
    16.〔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據清道光七年姚氏扶荔山房刻本,共三冊,1997。
    17.〔明〕張萱,《西園聞見錄》,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影印本,共三冊,1996。
    18.〔明〕張翰,盛冬鈴點校,《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道光鈔本,1985。
    19.〔明〕陳洪謨,盛冬鈴點校,《治世餘聞》,北京:中華書局,《記錄彙編》本,1985。
    20.〔明〕陳洪謨,盛冬鈴點校,《繼世紀聞》,北京:中華書局,《記錄彙編》本,1985。
    21.〔明〕陸容撰,《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12。
    22.〔明〕焦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八卷,1981。
    23.〔明〕黃景昉撰,《國史唯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麓原林氏鑑堂彙鈔抄本,12卷,1997。
    24.〔明〕楊一清,《楊一清集》,北京:中華書局,共2冊,2001。
    25.〔明〕楊廷和,《楊文忠三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八卷,1986。
    26.〔明〕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27.〔明〕葉權,《賢博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28.〔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明嘉靖四十五年刊本,1997。
    29.〔明〕鄭曉,《吾學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4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明萬曆27年鄭心材刻本,共6冊,2000。
    30.〔明〕李清,《三垣筆記》,北京:中華書局,嘉業堂本,1982。
    31.〔清〕毛奇齡,《大小宗通繹》,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1041卷,北京:中華書局,據藝海珠塵本影印,1985。
    32.〔清〕毛奇齡,《辨定嘉靖大禮議》,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1041卷,北京:中華書局,據藝海珠塵本,2卷,1985。
    33.〔清〕王士禛,《分甘餘話》,北京:中華書局,1989。
    34.〔清〕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35.〔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康熙四十年文粹堂刊本,2冊,1982。
    36.〔清〕全祖望,詹海雲校注,《鮚埼亭集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37.〔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文選樓藏本校定,1955。
    38.〔清〕胡培翬,《儀禮》,臺北:鼎文,1973。
    39.〔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香港:龍門書店,據南海孔氏刻印古香齋袖珍本影印本,70卷,1965。
    40.〔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市:中華書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2卷,共2冊,1985。
    41.〔清〕黃宗羲,李廣柏注譯,《明夷待訪錄》,臺北:三民書局,1995.7。
    42.〔清〕萬斯大,《宗法論》,臺北:廣文書局,清道光十三年刊本,1968。
    43.〔清〕萬斯同,《群書疑辨》,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12卷,1972。
    44.〔清〕萬斯同,《廟制圖考》,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29冊,臺北:臺灣商務,1976。
    45.〔清〕顧炎武著,《日知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46.〔清〕梁份,《帝陵圖說》,收入國家圖書館分館編,《稀見明史史籍輯存》第30冊,北京:線裝書局,國家圖書館藏本,2003。
    47.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四•家範篇》,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復刊,影印本,1979。
    48.婁子匡主編,《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四•嫡庶篇》,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復刊,影印本,1979。
    (三)中文專書
    1.丁易,《明代特務政治》,北京,群眾出版社,1983。
    2.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卜鍵,《嘉靖皇帝》,臺北縣:知書房出版,1996。
    4.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5.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6.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王崇武,《明靖難史事考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8.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9.王樂理,《政治文化導論》,臺北:五南,2002。
    10.王鏡輪,《故宮寶卷》,臺北:實學社,2003。
    11.左東岭,《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2000。
    12.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發行,2003。
    13.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14.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15.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
    16.何寶善,《嘉靖皇帝朱厚熜》,北京:燕山,1987。
    17.余和祥,《皇室禮儀:規天矩地貴賤明》,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18.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9.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論》,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20.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
    21.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
    22.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4。
    23.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
    24.吳緝華,《明代制度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25.吳晗,《吳晗史學論著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6.吳晗,《讀史劄記》,北京:三聯書店,1983。
    27.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28.李小林等著,《明史研究備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29.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0.李文治,《明清時代封建土地關係的鬆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31.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
    32.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2002。
    33.李洵,《下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4.李洵,《正德皇帝大傳》,吉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35.李學勤等編,《孟子注疏》,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36.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6。
    37.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38.杜奎英,《中國歷代政治符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1963。
    39.杜建明,《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山東:齊魯書社,1998。
    40.杜恂誠,《中國傳統倫理與近代資本主義–兼評韋伯《中國的宗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3。
    41.周良霄,《皇帝與皇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2.周劭,《中國明清的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43.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44.孟森,《明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5.明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代大辭典•明史》,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46.林延清,《嘉靖皇帝大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47.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48.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49.林乾,《嘉靖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50.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51.林燊祿輯,《明辭釋易輯錄—萬曆野獲編》,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2。
    52.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8。
    53.建築理論及歷史研究室編,《北京古建築》,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54.柳肅,《中國建築:禮制與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55.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56.韋家驊,《楊慎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7.韋慶遠,《明清史辨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58.韋慶遠,《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9.徐復觀,《中國人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60.馬起華,《政治心理分析》,臺北,正中書局,1984。
    61.高陽,《明朝的皇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62.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63.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64.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65.張榮明,《中國的國教:從上古到東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66.張榮明,《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的政治宗教》,臺北市:星定石文化出版社,2002。
    67.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68.張顯清,《嚴嵩傳》,安徽:黃山書社,1992。
    69.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0.郭于華,《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2。
    71.郭伯恭,《永樂大典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72.陳文石,《明洪武嘉靖間的海禁政策》,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6。
    73.章景明,《殷周廟制論稿》,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
    74.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75.華力進,《政治文化概念在政治研究上的功能及其問題》,臺北:憲政思潮,1973,抽印本。
    76.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
    77.開明書店編,《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4。
    78.馮天瑜,《元典:文本與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79.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縣:臺灣食貨出版社,1994。
    80.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81.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82.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
    83.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1。
    84.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
    85.黃景略、葉學明,《中國歷代帝王陵墓》,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86.黃開華,《明史論集》,香港九龍:誠明出版社,1972.2。
    87.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
    88.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9.楊陽,《王權的圖騰化:政教合一與中國社會》,臺北:星定石文化出版社,2002。
    90.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91.虞云國,《宋代臺諫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
    92.熊秉真等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9。
    93.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94.劉岱總編,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95.劉岱總編,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09。
    96.劉岱總編,藍吉富、劉增貴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97.劉澤華,《中國的王權主義:傳統社會與思想特點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8.劉澤華,《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香港:中華書局,1988。
    99.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100.錢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學林,1991。
    101.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2.錢茂偉,《明代史學編年考》,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103.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三民書局,1994.9。
    104.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105.閻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06.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107.謝國楨,《明清筆記叢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108.韓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2002。
    109.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
    110.懷效鋒,《四朝政治風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1.懷效鋒,《明清法制初探》,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112.懷效鋒,《嘉靖專制政治與法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113.羅冬陽,《明太祖禮法之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4.譚天星,《明代內閣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115.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四)日文專書
    1.三田村泰助,《明と清》,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4。
    2.小島毅,《中国近代におけゐ礼の言說》,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6。
    3.山井湧,《明末清初政治評論集》,東京:平凡社,1971。
    4.山井湧,《明清思想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80。
    5.山根幸夫,《新編明代史研究文目錄》,東京:汲古書院,1993。
    6.山根幸夫編,田人隆、黃正建等譯,《中國史研究入門(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7.中山八郎,《明清史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95。
    8.井上徹,《中国の宗族と国家の礼制:宗法主義の視点からの分析》,東京:研文出版社,2000。
    9.岡田武彥,《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明代史研究會編,《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1990。
    11.荒木見悟,《明清思想論考》,東京:研文,1992。
    12.溝口雄三,《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3.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4.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編譯館,1994。
    15.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6.劉俊文主編,南炳文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明清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17.諸橋轍次,《諸橋轍次著作集•第四卷》,東京:大修館書店,1975。
    (五)外文專書
    1.Alexander, Jeffery C.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臺北縣:立緒文化,1997。
    2.Bandits, David Robinson eunuchs , and the son of Heaven— Rebellion and economy of Violence in Mid-M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2001.
    3.Fisher, Carney Thomas , The Great Ritual Controversy in Ming China. Ann Arbor Mich.: UMI, 1977.
    4.Fisher, Carney Thomas The Chosen One : Succession and Adoption in the Court of Ming Shizong .Sydney : Allen & Unwin ,1990.
    5.Hucker, Charles O. The Censorial System of Mi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6.Pye, Lucian 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BelknapPress,1985.
    7.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Oelgeschlager, 1981.
    8.Solomon, Richard A., Mao’s Revolution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9.孔飛力(Kuhn, Philip A.)著,陳兼等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10.本狄克斯(Bendix, Reinhardt)著,劉北成等譯,《韋伯:思想與學說》:MAX BEBER:An Intellectual Portrait,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11.安沃那特著(Waltner, Ann),曹南來譯,《煙火接續─明清的收繼與親族關係》:Getting an Heir:Adop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in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2.牟復禮(Mote, Frederick W.)、崔瑞德(Twitchett, Denis)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7: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13.米歇爾.克羅齊埃(Crozier, Michael)著,劉漢全譯,《科層現象》:Le Phénomène Bureaucratique,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4.艾柯 (Eco,Umberto),《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1995。
    15.艾爾曼 (Elman, Benjamin A.)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書局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南京:江蘇人民,1997。
    16.艾森斯塔得(Eisenstadt, S. N.),閻步克譯,《帝國的政治體系》: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17.何炳棣(Ho, ping-ti),《明清社會史論》: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18.杜維明(Tu Wei-ming),陳靜譯,《儒教》:Confucianism,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19.里克爾(Ricoeur,Paul),林宏濤譯,《詮釋的衝突》:Le conflitdes Interpretations,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
    20.尚•勒狄克(Jean Leduc),林錚譯,《史家與時間》:Les historiens et le temps,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21.彼得柏克(Burke, Peter)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22.柯文(Cohen, Paul A.)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rent,Experience,and Myth,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23.朗 (Wrong, Dennis H.),《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臺北:桂冠出版社,1994。
    24.馬克斯.韋伯(Weber, Max)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Konfuzianismus und Taoismus,臺北:遠流,1995。
    25.馬克斯•韋伯(Weber, Max)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6.馬克斯•韋伯(Weber, Max)著,顧忠華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
    27.斐伊(Pye, Lucian W),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臺北:五南,1988。
    28.羅森邦 (Rosenbaum, Walter A.),《政治文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
    29.墨子刻(Metzger, Thomas A.)著,顏世安等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六)期刊論文
    1.Bary, W. T. de,張永堂譯,〈中國的專制政治與儒家理想〉,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頁213-264。
    2.Faure, David. “State and Rituals in Modern China---Comments on the "Civil Society" Debat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ety,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 (Taipei, 1999),pp.509-535.
    3.Hucker, Charles O.,張永堂譯,〈明末的東林運動〉,收入《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頁163-211。
    4.小島毅,〈宋代天譴論の政治理念〉,《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7(東京,1988),頁1-87。
    5.小島毅,〈明代禮學的特點〉,收入《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1996),頁393-409。
    6.小島毅,〈郊祀制度の変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08(東京,1989),頁123-219。
    7.小島毅,〈嘉靖の禮制改革につい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17(東京,1992),頁381-426。
    8.尹湘兵,〈明世宗與宦官〉,《黑龍江社會科學》,47(哈爾濱,1998),頁75-77。
    9.方弘仁,〈明嘉靖朝五次兵變初探〉,《明史研究專刊》,5(臺北,1982.12),頁63-82。
    10.水口拓壽,〈井上徹著《中国の宗族と国家の礼制:宗法主義の視点からの分析》讀記〉,《臺大歷史學報》,28(臺北,2001.12),頁275-280。
    11.王才中,〈司馬光與濮議〉,《晉陽學刊》,5(太原市,1988),頁74-81
    12.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臺北,1994.06),頁333-373。
    13.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6:4(臺北,1998.12),頁1-19。
    14.王柏中,〈明嘉靖年間的廟制變革問題試探〉,《社會科學戰線》,2(長春市,2001),頁141-146。
    15.史華慈(Schwartz, Benjamin L.),〈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兩極性〉,《儒家思想的實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書館,1980.10)。
    16.史華慈(Schwartz, Benjamin L.),王汎森譯,〈中國政治思想的深層結構〉,《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社出版社,1992)。
    17.甘懷真,〈「舊君」的經典詮釋-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新史學》,13:2(臺北,2002.06),頁1-44。
    18.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31(臺北,2003.06),頁45-75。
    19.田澍,〈「大禮議」與楊廷和閣權的畸變〉,《西北師大學報》,37:1(蘭州,2000.01),頁88-95。
    20.田澍,〈明代「大禮議」新探〉,《學習與探索》,119(哈爾濱,1998.06),頁135-140。
    21.田澍,〈洪武祖制與嘉靖前期革新〉,《社會科學戰線》,5(長春,2000),頁153-159。
    22.田澍,〈張璁議禮思想述論—對張璁在大禮議中「迎合」世宗之說的批判〉,《西北師大學報》,35:1(蘭州,1998.01),頁1-7。
    23.田澍,〈嘉靖前期改革條件的生成—明代改革新思維〉,《西北師大學報》,36:1(蘭州,1999.01),頁68-104。
    24.田澍,〈嘉靖前期科舉制度的改革及其現代啟示〉,《西北師大學報》,37:6(蘭州,2000.11),頁8-12。
    25.田澍,〈嘉靖前期監察制度改革述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4(蘭州,2003.07),頁73-77。
    26.田澍,〈嘉靖革新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西北師大學報》,39:5(蘭州,2002.09),頁105-110。
    27.田澍,〈論正德十六年皇位空缺時期明廷政局的走向〉,《西北師大學報》,34:2(蘭州,1997.03),頁51-57。
    28.田澍,〈論明代「大禮議」的革新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北京,1999),頁55-63。
    29.石磊,〈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臺北,1982春),頁1-43。
    30.朱鴻,〈心慊慊而乖違—論明宣宗從「好聖孫」到「好」聖孫的轉變〉,《鴻禧文物》,3(臺北,1998.03),頁93-112。
    31.朱鴻,〈赤裸裸的武力奪國--明代君位繼承制度與「靖難」事件〉,《國文天地》,11:12=132(臺北,1996.05),頁48-53。
    32.朱鴻,〈論明仁宗的求言納諫〉,《教學與研究》,17(臺北,1995.06),頁169-207。
    33.朱鴻,〈論明宣宗的另面樣貌〉,《明清論叢•第一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12),頁245-253。
    34.朱鴻林,〈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0:2(臺北,1999.06),頁483-529。
    35.江天健,〈北宋英宗濮議之剖析〉,《文史學報》,19(臺北,1989.03),頁209-227。
    36.西嶋定生,〈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中國上古史論文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11),頁729-748。
    37.西嶋定生,〈漢代における即位儀礼〉,《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1983.8),頁93-113。
    38.何淑宜,〈讀《明史紀事本末•更定祀典》〉,收入《中國明代研究學會第四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明史紀事本末》研讀成果發表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2.12.29發表,未刊印。
    39.吳大昕,〈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顧〉,《明代研究通訊》,2(臺北,1999.07),頁91-106。
    40.吳振漢,〈王世貞「史乘考誤」所論嘉、隆之際史事〉,《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7(中壢市,1998.06),頁65-92。
    41.吳智和,〈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3(吉林,1991),頁20-29。
    42.吳晗,〈胡惟庸黨案考〉,《燕京學報》,15(臺北,1934.06),頁164-205。
    43.巫仁恕,〈劍橋中國史第七卷明史之評介﹝<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1.> by Frederick W. Mote and Denise Twitcheet﹞〉,《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2:4(臺北,1991.12),頁202-210。
    44.李洵,〈「大禮議」與明代政治〉,《東北師大學報》,5(長春,1986),頁48-62。
    45.李晉華,〈關於明實錄問題材料彙輯〉,《大陸雜誌》,43:3(臺北,1971.09),頁41-57。
    46.李衡眉,〈昭穆制度與宗法制度關係論略〉,《歷史研究》,2(北京,1996),頁26-36。
    47.李衡眉、張世響,〈從一條錯誤的禮學理論所引起的混亂說起—「禮,為人後者為之子」緣起剖析〉,《史學集刊》,4 (吉林市,2000.11),頁78-82。
    48.杜淑芬,〈讀《明史紀事本末•大禮議》〉,《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明史紀事本末》研讀成果發表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3.20發表,未刊印。
    49.谷川道雄,〈中國社會構造的特質與士大夫的問題〉,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史論著選譯•專論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177-198。
    50.谷川道雄,〈六朝時代的名望家支配〉,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史論著選譯•專論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154-174。
    51.阪倉篤秀,〈寧王宸濠の亂—明朝諸王分封制の一齣〉,《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上)》,(東京:汲古,1990.03),頁111-130。
    52.孟廣軍,〈從嘉靖朝大禮議等事看閣權對皇權的制約〉,《北方論叢》,131(哈爾濱,1995.03),頁91-93。
    53.林延清,〈嘉靖帝對內閣的強化、完善與控制〉,《南開學報》,4(天津,1996),頁9-13。
    54.林延清,〈嘉靖皇帝打擊和裁抑宦官〉,《史學集刊》,4(吉林,1994),頁17-21。
    55.林延清,〈嘉靖皇帝裁革鎮守太監〉,《文史雜志》,4(天津,1994),頁25-26。
    56.林延清,〈嘉靖皇帝新論〉,《歷史教學》,10(天津,1994),頁51-53。
    57.林延清,〈論明代兵變的經濟原因和歷史作用〉,《明史研究論叢》,4(江蘇,1985.05),頁368-382。
    58.林素英,〈《儀禮》中為繼父服喪的意義〉,《漢學研究》,34(臺北,1999.12),頁 91-108。
    59.林素英,〈為「父」名、「母」名者服喪所凸顯的文化現象—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中國學術年刊》,2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同學會,1999.03),頁33-71。
    60.林素英,〈降服的文化結構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中國學術年刊》,19(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03),頁59-101。
    61.林麗月,〈閩南士紳與嘉靖年間的海上走私貿易〉,《師大歷史學報》,8(臺北,1970.05),頁91-111。
    62.林麗月,〈閣部衝突與明萬曆朝的黨爭〉,《師大歷史學報》,10(臺北,1982.06),頁1-19。
    63.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17:2(新加坡,1999.12),頁61-90。
    64.邱炫煜,〈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新詮〉,《簡牘學報》,15(臺北,1994.12),頁235-257。
    65.金澤中,〈談遷《國榷》初探〉,《中華書局文化復興月刊》,22:1=250(臺北,1989.01),頁43-53。
    66.姜勝利,〈明遺民與清初明史學〉,《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1(蕪湖,2003.01),頁9-14。
    67.姜勝利,〈清人文獻中的明史材料拾補〉,《史學史研究》,1(北京,1997),頁67-70+73。
    68.姜勝利,〈清代明史史料學〉,《史學史研究》,8(北京,1996),頁63-66。
    69.施正康,〈明代南方的安陸皇莊〉,《明史研究論叢》,3(江蘇,1985.05),頁112-139。
    70.凌純聲,〈中國古代社之源流〉,《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7(臺北,1964春),頁1-44。
    71.凌純聲,〈中國祖廟的起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臺北,1959春),頁141-174。
    72.凌純聲,〈北平的封禪文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6(臺北,1963秋),頁1-100。
    73.宮崎市定,〈明代蘇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眾〉,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史論著選譯•明清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229-265。
    74.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論文集》,78:1 (臺北,1989),頁137-159。
    75.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40(臺北,1993),頁3-96。
    76.常建華,〈明代江浙贛地區的宗族鄉約化〉,《史林》,5(上海,2004.10),頁35-41。
    77.常建華,〈明代宗族祀廟祭祖禮制及其演變〉,《南開學報》,3(天津,2001),頁60-67。
    78.張立文,〈論張璁的「大禮議」與改革思想〉,《浙江大學學報》,32:4(北京,2002.07),頁12-19。
    79.張哲郎,〈從明代皇帝之即位詔及遺詔論明代政權之轉移(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臺北,1998.05),頁1-27。
    80.張哲郎,〈從明代皇帝之即位詔及遺詔論明代政權之轉移(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4(臺北,1997.05),頁7-34。
    81.張維屏,〈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史評類」對於所錄明代著作的評述分析明人的史評論著〉,《政大史粹》,4(臺北,2002.07),頁89-107。
    82.張德信,〈祖訓錄與皇明祖訓的比較〉,《第一屆兩岸明史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國明史研究學會,1994),頁1-36。
    83.張璉,〈近三十年海外明史研究學術期刊概介〉,《明代研究通訊》,1(臺北,1998.07),頁15-28。
    84.張璉,〈從大禮議看明代中葉儒學思潮的轉向〉,《明清史集刊》,3(香港大學,1997.06),頁51-68。
    85.張顯清,〈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和後果〉,《史學集刊》,4(吉林,1988),頁7-15。
    86.曹國慶,〈嚴嵩與嘉靖間江西籍閣臣〉,《江西社會科學》,12(南昌,1994),頁99-103。
    87.陳戍國,〈《大明律》與明代禮制以及相關問題〉,《湖南大學學報》,16:3(長沙,2002.05),頁3-8。
    88.陳建國,〈明代皇位繼承問題與政治鬥爭〉,《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3:4(西安,1998),頁59-63。
    89.陳恆嵩,〈《書傳大全》取材來源探究〉,收入《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頁295-316。
    90.陳飛龍,〈禮記學記與皮弁祭菜辨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9(中壢,1991.06),頁15-42。
    91.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3(臺北,1980.07),頁79-116。
    92.陳捷先,〈明清地位繼承制的因襲與創新〉,《歷史月刊》,116(臺北,1997),頁57-63。
    93.陳超,〈明代「大禮議」前後的內閣體勢變化〉,《東北師大學報》,201(長春,2003),頁38-42。
    94.陳錦忠,〈《明史紀事本末》之作者與史源〉,收入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第二輯,(臺北:大立出版社,1985),頁517-544。
    95.陳歡、陳長征,〈《國榷》與《明通鑒》之比較〉,《安徽師大學報》23:2(蕪湖,1995),頁226-230。
    96.程光裕,〈北宋臺諫之爭與濮議〉,《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64)。
    97.程似錦,〈明季嘉靖年間李福達之獄考釋〉,《法商學報》,26(臺北,1992.06),頁569-599。
    98.華友根,〈薛允升論喪服制度及其在執法中的運用〉,《復旦學報》,5(上海,1998),頁135-140。
    99.馮爾康,〈清人「禮以義起」的宗法變革論〉,收入《明清論叢•第二輯》(北京:紫禁城,1999),頁300-318。
    100.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學術座談會記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2=38(臺北,2000.06),頁251-266。
    101.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入《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頁1-34。
    102.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臺大文史哲學報》,53(臺北,2000.11),頁69-99。
    103.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24(臺北,1999.12),頁1-28。
    104.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的兩種張力〉,《臺大歷史學報》,28(臺北,2001.12),頁1-22。
    105.黃俊傑、蔡明田,〈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6(中壢市,1998.06),頁1-43。
    106.黃進興,〈毀像與聖師祭〉,《大陸雜誌》,99:5(臺北:1999.11),頁1-8。
    107.黃進興,〈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孔廟改制談起〉,《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1:4(臺北,1990.12),頁917-941。
    108.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5:2(臺北,1994.06),頁1-82。
    109.黃進興,〈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大陸雜誌》,86:5(臺北,1993.05),頁8-34。
    110.黃開華,〈明政制上並設南京部院之特色〉,《明史論集》(香港九龍:誠明出版社,1972.2),頁1-52。
    111.黃開華,〈補明史南京七卿年表〉,《明史論集》(香港九龍:誠明出版社,1972.2),頁53-216。
    112.黃愛平,〈毛奇齡與明末清初的學術〉,收入《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頁543-560。
    113.楊啟樵,〈明代諸帝之崇尚方術及其影響〉,《明清史抉奧》(臺北:明文,1985.01),頁79-119。
    114.萬揆一,〈「議大禮」與楊升庵〉,《昆明師院學報》,1(昆明,1981),頁53-57。
    115.葛兆光,〈詮釋三題〉,《中國文化研究》,2(北京,2003.05),頁32-38。
    116.雷聞,〈論隋唐國家祭祀的神祠色彩〉,《漢學研究》,21:2(臺北,1993.12),頁111-138。
    117.甄曉嵐,〈試論霍韜在大禮議中的作用和地位〉,《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3:1(廣州,2003.02),頁124-128。
    118.劉子健,〈封禪文化與宋代明堂祭天〉,《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7(臺北,1964春),頁45-51。
    119.劉祥學,〈楊廷和與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6:2(廣西,2000.03),頁122-128。
    120.劉敦勵,〈古代中國與中美馬那人的祈雨與雨神崇拜〉,《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臺北,1957秋),頁31-96。
    121.歐陽琛,〈王守仁與大禮議〉,《新中華》,12:7(臺北,1949),頁97-102。
    122.鄭克晟、傅同欽,〈王陽明與嘉靖朝政治〉,《明史研究專刊》,11(臺北,1994.12),頁19-39。
    123.鄧志峰,〈嘉靖初年的政治格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上海,1999),頁88-92。
    124.鄧志峰,〈誰與青天掃舊塵—「大禮議」思想背景新探〉,《學術月刊》,7(上海,1997),頁97-103。
    125.錢茂偉,〈明人史著編年考錄〉,《浙江學刊》,6=89(浙江,1994),頁109-114。
    126.錢茂偉,〈論明中葉史學的轉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6(臺北,2001),頁43-50。
    127.錢茂偉,〈論晚明當代史的編撰〉,《史學史研究》,2(北京,1994),頁59-66。
    128.閻愛民,〈「大禮議」之爭與明代的宗法思想〉,《南開史學》,1(天津,1991),頁33-55。
    129.謝政諭,〈中國正統思想的本義、爭論與轉型: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論述〉,《東吳政治學報》,4(臺北,1995.01),頁241-266。
    130.謝貴安,〈《明實錄》修纂程序述要〉,《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3:1(武漢,2001.01),頁105-109。
    131.謝貴安,〈《明實錄》修纂與明代政治鬥爭〉,《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28(武漢,1997),頁108-113。
    132.謝貴安,〈睿宗、崇禎及南明諸朝《實錄》纂修考述〉,《史學史研究》,2(北京,1999),頁57-67。
    133.韓格理(Hamilton, Gary G.),翟本瑞譯,〈天高皇帝遠:中國的國家結構及其合法性〉,《中國社會與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頁103-132。
    134.瞿同祖著,劉紉尼譯,〈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型態〉,《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頁267-291。
    135.魏偉森,〈一個被忽略學者所留下之不可磨滅印記:漢學詮釋學之重構〉,《臺灣社會研究》,29(臺北,1998.03),頁131-152。
    136.羅仲輝,〈論明初議禮〉,《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74-91。
    137.羅輝映,〈楊廷和事略考實〉,《中國史研究》,2(北京,1990),頁45-51。
    138.羅輝映,〈論明代「大禮議」〉,《明史研究論叢》,3(江蘇,1985),頁167-188。
    (七)碩、博士論文
    1.田炳述,〈從理學到心學之發展看王陽明哲學的特色〉,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2.朱鴻,〈「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
    3.宋河璟,〈王陽明心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4.沈桓春,〈宗法制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5.徐秋玲,〈董仲舒的儒學轉化及其政治實踐—西漢儒生的困境:知識與權力的辯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6.張治安,〈明代嘉靖初年的議禮與黨爭〉,臺北:國科會六十一年補助論文,油印本,1972。
    7.郭淑吟,〈楊一清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8.郭瑞祥,〈代位繼承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9.程似錦,〈明世宗崇奉道教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10.趙克生,〈明朝嘉靖時期國家祭禮改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
    11.鄭德熙,〈明嘉靖年間朱子學派批判王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12.蕭慧媛,〈明代的祖制爭議〉,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13.謝德瑩,〈禮記孝親之禮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14.魏蘊澤,〈明世宗與嚴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6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0153003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30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003101.pdf43KbAdobe PDF21386View/Open
    53003102.pdf101KbAdobe PDF21374View/Open
    53003103.pdf446KbAdobe PDF22327View/Open
    53003104.pdf756KbAdobe PDF25088View/Open
    53003105.pdf747KbAdobe PDF22619View/Open
    53003106.pdf1446KbAdobe PDF23372View/Open
    53003107.pdf931KbAdobe PDF24352View/Open
    53003108.pdf222KbAdobe PDF21642View/Open
    53003109.pdf129KbAdobe PDF26952View/Open
    53003110.pdf603KbAdobe PDF22223View/Open
    53003111.pdf238KbAdobe PDF21739View/Open
    53003112.pdf279KbAdobe PDF2271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