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7211      Online Users : 6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7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70


    Title: 追求富國裕民:清末民初中國實業教育研究(1904-1922)
    Authors: 邱秀香
    Chiu,Hsiu-hsing
    Contributors: 林能士
    Lin, Neng-shih
    邱秀香
    Chiu,Hsiu-hsing
    Keywords: 實業教育
    職業教育
    黃炎培
    教育制度
    社會發展
    industri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yen-pei Huang
    educational system
    social develop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7 17:05:48 (UTC+8)
    Abstract: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後,西方社會產生了急遽的變化。新的生產方式必需要有新知識與新技術的人才加以配合,這也使得西方的人才培育有了新的發展方向,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即是因應此種環境下所產生的教育體制。
    十九世紀中葉後,中國在內外交侵的情況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開始了一連串的變動,新的觀念不斷衝擊著傳統中國,舊有的教育制度受到抨擊,新的人才觀念因應而起,實業教育也在一連串的改革變動中被帶進中國來。實業教育的推展主要目標在使中國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得以因此富強,但此套制度的推行後卻發現整體社會經濟並未隨之發展,反而出現人才不能為社會所用的窘境,以教育作為社會引導的理想顯然未能實現。在實業教育倍受檢討的過程中,開始有知識分子提出職業教育的理念,認為教育推行應該要符合社會現狀,個人生計滿足後社會經濟才得以發展。從實業教育轉化為職業教育代表著知識分子對於教育與社會發展關係已有不同看法。本文藉由晚清實業觀念與實業教育思想的提出,藉以瞭解近代中國對於社會經濟觀念的轉變;同時也藉由實業學堂的設置及畢業生出路情形,對於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討論,並以日本實業教育發展做為參酌,將兩者關係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ccurred in 18th Century, western society had been changed abruptly. New manufacture mechanism required new knowledge and new techniques cooperated. It conducte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 new dire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19th century, China suffered from the upheaval caused by both homeland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late empire was impelled to begin a series of alteration. Meanwhile, as the influences of western ideology,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as getting criticism. The society needed all kinds of talents, therefore, the industrial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occasion. The intellectuals relied on the developing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save empire, not only for the heavy industry but also the light one, thus the economics of the country could be improved. But the results fell short of expectations. Many graduates of industrial schools could not find jobs and also the economics did not have bettered. The ideal that the new educational system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elev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economics was disillusioned. In this situation, some intellectuals changed their avocation from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demands. And the country economics would grow up after the people could satisfy their livelihood. Becaus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represente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d had different min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education implement.
    Reference: 壹、中文資料
    一、 檔案與官報
    (清)四川學務公所,《四川教育官報》(1909年)。
    (清)浙江學務公所,《浙江教育官報》(1910年)。
    (清)商務官報局編,《商務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本,民國71年)。
    (清)學部,《學部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本,民國69年)。
    (清)學部總務司編,《光緒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中國出版社,民國69年)。
    (清)學部總務司編,《光緒三十四年第二次教育統計圖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影本)。
    《遂安教育公報》(1920年)
    上海市檔案館藏,「上海市繅絲工業同業工會」檔案,S37-1-115。
    江蘇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江蘇教育行政月報》(1913-1914)。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上海圖書館影本)。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第二次教育統計圖表》(上海圖書館影本)。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第三次教育統計圖表》(上海圖書館影本)。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第五次教育統計圖表》(上海圖書館影本)。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第四次教育統計圖表》(上海圖書館影本)。
    教育部編,《教育公報》(北京:教育部教育公報經理處,民國3-14年)。
    二、文集與史料匯編
    《江蘇第三次省教育行政會議彙錄》(民國7年9月)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25(台北:文海出版社影本,民國60年)。
    大生系統企業史編寫組編,《大生系統企業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中國史學會編,《洋務運動》(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局,1981)。
    天津市檔案館、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津市工商業聯合會編,《天津商會檔案匯編(1903-191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王寶平主編,呂順長編著,《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交通大學校史資料選編,《交通大學校史資料》第1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86)。
    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清末編•民國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5年)。
    朱有□,《中國近代學制史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朱有□、戚名秀、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汪敬虞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1895-1914年》(上海:科學出版社,1957)。
    故宫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下冊(北京:中華書店,1976)。
    孫毓棠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1840-1895》(上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7年)。
    張之洞,《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
    教育部編,《全國教育行政會議各省區報告彙錄》(台北:文海出版社影本,民國75年)。
    教育部編,《全國教育行政會議紀略》(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5年12月)。
    教育部編,《教育部行政紀要》(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5年)。
    教育部編,《教育部採錄全國實業校長會議分別令、咨行各案之彙刊》(民國7年3月)。
    盛宣懷,《愚齋存稿》(台北:文海出版社影本,民國52年)。
    陳景磐、陳學恂主編,《清代後期教育論著選》(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陳學恂、田正平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留學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陳學恂編,《中國近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章開沅、劉望齡、葉萬忠主編,《蘇州商會檔案叢編》(武昌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一版二刷)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4冊(台北: 天一出版社影本,民國74年)。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編,《中國現代教育文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趙靖主編,《穆藕初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潘懋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鄭觀應,《增訂盛世危言正續編》(台北:中華雜誌社,民國54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台北:谷風出版社,1980)。
    璩鑫圭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實業教育•師範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薛福成,《庸盦全集》(台北:華文書局,民國60年)。
    三、日記、自傳、回憶錄、口述歷史
    元樹主編,《郭沫若創作精編—郭沫若自傳》(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中)(台北:龍文出版社,民國79年)。
    吳汝綸,《桐城吳先生(汝綸)尺牘》第四(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8年)
    吳汝綸,《桐城吳先生日記》(下)(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沈宗瀚,《克難苦學記》(台北:正中書局,2003)。
    沈雲龍訪問,林能士、藍旭男紀錄,《凌鴻勛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
    周學熙,《周止菴先生自敘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4年)。
    胡光麃,《波逐六十年》(香港:新聞天地,民國53年)。
    凌鴻勛,《七十自述》(台北:三民書局,民國58年)。
    凌鴻勛,《凌鴻勛年譜外紀》(台北:中油油花出版委員會,民國70年)。
    陳啟天,《寄園回憶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陳嘉庚,《南僑回億錄》(上)(台市:龍文出版社,民國78年)。
    黃炎培,《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3年)。
    劉蘋華,《筆雄萬夫—葉楚傖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5年)。
    蔣夢麟,《西潮》(台北:晨星出版社,1994年)。
    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1(北京:中華書局,1983)。
    朱榮華,〈為刺繡藝術開創一代新風〉,《南通文史資料》(4)(1984年11月)。
    吳逸,〈我少年時所住的湖北蠶業講習所〉,《武漢文史資料》1986年第2輯。
    張今生,〈回憶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天津文史資料選輯》27輯
    惲寶潤,〈農學家鄒秉文〉,《文史資料選輯》88輯。
    盛毓度,〈我祖父創辦南洋公學的經過〉,《上海文史資料選輯》59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四、報刊雜誌、校友會誌
    《上海私立金業乙種商業學校十二周紀念雜誌》(上海:民國6年)。
    《江西農報》(1908年)
    《江甯實業雜誌》(1910年)
    《江甯學務雜誌》(1910年)
    《江蘇省立第二農業學校十年概況錄》。
    《直隸省立甲種水產學校一覽》(民國6年1月)。
    《南通師範校友會雜誌》第7期(民國5年9月)。
    《浙江省立蠶科職業學校卅週紀念特刊》。
    《浙江省農業學校十週紀念刊》。
    《教育週報》(1913年)
    上海申報社編,《申報》(1906-1911年)
    中華教育改進社編,《新教育》(1919年)。
    中華職業教育社,《教育與職業》(1917-1921)。
    世界社主編,《民立報》(1911年)
    北京高等師範編,《教育叢刊》(1922年)。
    江蘇省教育會,《教育研究》(1913-1915年)。
    東方雜誌社編,《東方雜誌》(1904-1910年)
    南通友益俱樂部編,《南通實業教育慈善風景附參觀指南》(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9年12月)。
    南通學院紡織科學友會出版,《紡織之友》6期(民國26年6月)。
    教育雜誌社編,《教育雜誌》(1910-1921年)。
    盛京時報館編,《盛京時報》(1907年)。
    無錫縣教育會,《無錫縣教育會年刊》(民國7年11月)。
    錫金教育會,《白話報》(1908年)。
    五、年鑑、年表、工具書
    《當代中國實業人物誌》(臺北:文海出版社影本,民國67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編,《中國科學技術專家略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王鍾琦、吳邦珍,《寶山勸學所光緒三十三年學事一覽》(上海:光緒34年7月)。
    周邦道著,《近代教育先進傳略》初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0年)。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教育年鑑》1(台北:出版社不明,民國70年)。
    唐鉞編著,《教育大辭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3年)。
    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大事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劉英杰主編,《中國教育大事典,1840-1949》(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譚汝謙,《中國譯日本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民國69年)。
    六、專書
    井上清著,宿久高譯,《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75年)。
    日本文部調查局,林本、施金池譯,《日本之成長與教育—教育之展開與經濟之發達》(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64年)。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古□,《現代中國及其教育》(上海:中華書局印行,民國23年)。
    田正平,《留學生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比較現代化」課題組譯,《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朱文富,《日本近代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朱英,《晚清的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朱英、石柏林,《近代中國經濟政策演變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何曉夏、史靜寰著,《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1)。
    呂順長,《清末浙江與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李恩涵、張朋園等著,《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71年5月再版)。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5月再版)。
    汪向榮,《日本教習》(北京:新華書店,1988年)。
    周育民,《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周建波,《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周談輝,《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4年)。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政大歷史系,1999)。
    胡令遠、徐靜波編,《近代以來中日文化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孫雪梅,《清末民初中國人的日本觀—以直隸省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郝延平著,李榮昌、沈祖煒、杜恂誠等譯,《十九世紀的中國買辦:東西間橋樑》(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8年)。
    馬敏,《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馬敏,《商人精神的嬗變—近代中國商人觀念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商麗浩,《政府與社會:近代公共教育經費配置研究》(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下(台北:南天書局,民國76年)。
    張仲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城市、企業、社會空間》(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的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仲禮著,費成康、王寅通譯,《中國紳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張忠民,《艱難的變遷:近代中國公司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1年)。
    張彬,《從浙江看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張瑞璠、王承緒主編,《中外教育比較史綱》(近代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許紀霖,《精神的煉獄:文化變遷中的中國知識分子》(香港:三聯書局,1992)。
    陳先元、田磊,《盛宣懷與上海交通大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58年)。
    陶水木,《浙江商幫與上海經濟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聯書店,2000)。
    章開沅、馬敏、朱英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海:中華書局,民19)。
    賀躍夫,《晚清士紳與近代社會變遷—兼與日本士族比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黃炎培,《清季各省興學史》(台北:文海出版社影本)。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4年)。
    虞和平,《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
    賈士毅,《民國財政經濟問題今昔觀》(台北:正中書局,民國43年)。
    賈士毅,《民國續財政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2年)。
    雷諾茲 (Reynolds, Douglas R.),《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譯,《中國人日本留學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熊慶年,《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中日教育發展比較》(成都:巴蜀書社,1999)。
    趙承福主編,《山東教育通史》(近現代卷)(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劉桂林,《中國近代職業教育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潘文安等編,《中國商業教育》(南京書店,民國22年)。
    衛春回,《張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盧燕真,《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8年)。
    錢曼倩、金林祥主編,《中國近代學制比較研究》(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閻廣芬,《經學與辦學:近代商人教育研究》(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
    關曉紅,《晚清學部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蘇平,《蔡暢傳》(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七、期刊論文
    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urguiere),〈從辛亥革命前後實業教育的發展看當時資產階級社会政治的作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研討論會論文集》》(下)(北京:中華書局,1983)。
    王汎森,〈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以日本因素為例〉,《二十一世紀》總45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2月)。
    王笛,〈清末新政與近代學堂的興起〉,《近代史研究》1987年3期。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5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第6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1年8月)。
    吳稚暉,〈科工救國〉,《中山文化教育季刊》1卷2號(1934年)。
    孫慧敏,〈從留學生到實業家—以穆湘玥(藕初)與童世亨(季通)為例〉,《史原》21期。
    桑兵,〈清末興學熱潮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1989年6期。
    許良英,〈竺可禎—中國近代科學家和教育家的典範〉,《近代史研究》1985年1期。
    陳姃湲,〈簡介近代亞洲的「賢妻良母」思想—從回顧日本、韓國、中國的研究成果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12月)。
    陳進金,〈三○年代實業教育的爭論〉,《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關曉紅,〈張之洞與晚清學部〉,《歷史研究》2000年3期。
    貳、外文資料
    一、西文資料
    Borthwick, Sally.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Era,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83)。
    Bastid-burguiere, Marianne. Education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
    Hayhoe,Ruth、Bastid-burguiere, Marianne.eds, 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 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 Armonk, N.Y.:M.E. Sharpe, 1987)。
    二、日文資料
    石川松太郎等編,《講座日本教育史•近世Ⅰ/近世Ⅱ•Ⅰ》(東京: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昭和59年)。
    文部省調查局,《日本ソ成長シ教育—教育ソ展開シ經濟ソ發達》(東京: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63)。
    呂萬和,《明治維新シ中國》(東京:六興,1988)
    汪婉,《清末中國對日教育視察ソ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
    周啟乾,《明治ソ經濟發展シ中國》(東京:六興出版,1989)。
    東亞同文會調查編輯部,《宣統三年中國年鑑》(東京:編者發行,明治45年初版,大正元年再版)。
    阿部洋,《中國近代學校史研究—清末ズれんペ近代學校制度ソ成立過程》(東京:福村出版株式會社,1993年)。
    阿部洋,《中國ソ近代教育シ明治日本》(東京:福村出版社,1990)
    阿部洋編,《日中教育文化交流シ摩擦—戰前日本ソ在華教育事業—》(東京:第一書房,昭和58)
    唐澤富太郎,《學生ソ歷史:學生生活ソ社會史的考察》(東京:創文社,昭和55年)。
    馬家駿、湯重南,《日中近代化ソ比較》(東京:六興出版,1988)。。
    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東京:內山書店,1960)。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7153503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153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350301.pdf67KbAdobe PDF2956View/Open
    15350302.pdf134KbAdobe PDF21031View/Open
    15350303.pdf304KbAdobe PDF21188View/Open
    15350304.pdf673KbAdobe PDF22110View/Open
    15350305.pdf667KbAdobe PDF21707View/Open
    15350306.pdf834KbAdobe PDF21281View/Open
    15350307.pdf530KbAdobe PDF21338View/Open
    15350308.pdf200KbAdobe PDF21183View/Open
    15350309.pdf196KbAdobe PDF21677View/Open
    15350310.pdf146KbAdobe PDF21160View/Open
    15350311.pdf162KbAdobe PDF21959View/Open
    15350312.pdf381KbAdobe PDF2252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